蒙古舞蹈基本动作7个手位

蒙古舞蹈基本动作7个手位,第1张

蒙古舞蹈基本动作7个手位如下所述:

1、一位手

双臂弯曲位于胯前,双手指尖相对,手心向下,手腕微压,双臂从肩膀到手指间处形成一个圆形,双臂胳膊肘尽量向前。

2、二位手

手臂伸直位于胃下腹上的地方,手掌向下。

3、三位手

(1)前三位

两臂伸直位于身体两侧斜前方,手掌向下。

(2)旁三位

双臂伸直位于身体斜前方方向,手心向下。

(3)后三位

两手臂伸直位于身体两侧斜后方,手掌向下。

4、四位手

双臂与肩同高,双手向上翘起,手掌用力向外推出,双臂略弯。

5、五位手

双臂略弯位于双肩斜上方45°角,手指间相对,手掌向外推出。

6、六位手

(1)第一种

双臂交叉于胸前约15厘米左右,双手向外推出,指尖向上翘起。

(2)第二种

手臂弯曲,指尖相对于胸部约15厘米,手掌向下,手腕微微压,肘部高于手掌。

(3)第三种

双臂弯曲位于肩上,双手指尖点肩,胳膊肘与肩同高。

7、七位手

双手握拳,大拇指向外翘出,叉于腰上,双手手腕压腕,胳膊肘尽量向前。 

以上来源网络。

 蒙古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从事畜牧狩猎生产。由于长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因而形成了蒙古舞蹈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蒙古族民间舞蹈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盅碗舞。盅碗舞一般为女性独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风格。舞者头顶瓷碗,手持双盅,在音乐伴奏下,按盅子碰击的节奏,两臂不断地舒展屈收,身体或前进或后退,意在表现蒙古族妇女端庄娴静、柔中有刚的性格气质。舞蹈利用富有蒙古舞风格特点的“软手”、“抖肩”、“碎步”等舞蹈语汇,表现盅碗舞典雅、含蓄的风格。兴安盟民间流传的盅碗舞,舞姿质朴简单,没有严格的规律动作。  二是筷子舞。筷子舞以肩的动作见长,一般由男性表演。舞者右手握筷,不时击打手、腿、肩、脚等部位,有时还击打地面(或台面)。随着腕部的翻转变化,有时肩部活泼地耸动,有时腿部灵活地跳跃,有时转身左前倾,有时转身右前倾。其肩部的动作既有律动感,又具有一种特殊的韵味,融欢快、优美与矫健为一体。动作虽简单,但却以技巧取悦观众,故有一定的表演性质。在兴安盟民间流传的筷子舞,既有男性独舞,也有男女群舞。在表演形式上由单手执筷子发展为双手执筷子,肩部、腰部、腿部的舞蹈语汇也更加丰富。因此舞蹈显得欢快、明朗、新颖,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蒙古族热情、开朗、剽悍、豪迈的民族个性。  三是安代舞。安代舞于明末清初发祥于科尔沁草原南端的库伦旗。最初是一种用来医病的萨满教舞蹈,含有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意思,后来才慢慢演变成为表达欢乐情绪的民族民间舞蹈。传统的安代舞,有准备、发起、高潮、收场几个程序,都由“博”来主持。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兴安地区带有迷信色彩的安代舞已不复存在,而是把它作为一种民间歌舞传承下来。在科尔沁地区,在逢年过节时、在庆祝丰收的日子里、在喜丧婚嫁和迎宾的宴会上,人们都要跳安代舞。姑娘媳妇挥舞头巾跳,小伙子脱去马靴光着脚丫跳,孩子们做着鬼脸跳……舞蹈动作有甩巾踏步、绕巾踏步、摆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冲跑、翻转跳跃、凌空踢腿、腾空蜷身、左右旋转、甩绸蹲踩、双臂抡绸等等,这些优美潇洒的动作,融稳、准、敏、轻、柔、健、美、韵、情为一体,形成了盛大的狂欢场面,把美和对美的追求推向了极致。  四是查玛。查玛是藏传佛教为了弘扬佛法、传播教义、阻止邪恶诱惑、坚定佛门信念而举办的一种带有庆典性质的艺术活动。历史上,在“殿宇雄壮、比拟佛国”的科尔沁地区乃至内蒙古自治区全境,绝大多数寺院召庙都曾一年一度由喇嘛们表演这种舞蹈。至今,部分召寺依然传承表演这种舞蹈。查玛在蒙古族舞蹈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柔臂的基本动律是由肩依次带动、大臂、肘、小臂、碗、手的波浪运动,动作一定要连贯,柔美连贯的。

蒙古民族的舞蹈文化与他们的狩猎、游牧生活有密切联系。蒙古民族祖先的原始舞蹈形态,在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凿刻的阴山崖画、乌兰察布崖画中,有着生动真实的表现。在古代,蒙古族还有很多模仿凶猛动物的舞蹈,如“白海青”(白鹰)舞、熊舞、狮子舞、鹿舞等。这些舞蹈作为独立的形式,大都失传,但在萨满舞中仍有反映。

扩展资料:

蒙古舞的特色:

蒙古族舞蹈有的古朴雄壮,有的典雅健美,有的刚柔相济,有的风趣幽默,有的舒缓曼妙,有的潇洒明快。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舞步轻捷,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洋溢着蒙古人的纯朴、热情、勇敢、粗犷和剽悍,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蒙古族舞蹈与美酒有不解之缘。在民间,几乎有酒必有歌舞相伴,有歌舞也必有美酒助兴。说蒙古族是以歌舞为伴的民族一点都不为过。

蒙古舞入门基本动作是肩部动作。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

蒙古舞的种类

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传统的马刀舞、鄂尔多斯、筷子、安代、布利亚特婚祀、驯马手、小青马、盅碗舞等,节奏欢快、舞步轻捷,都表现出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精壮的健康气质。保留节目有"筷子舞"、"马刀舞"、"驯马舞"、"盅碗舞"、"挤奶员舞"、"鹰舞"、"牧民的喜悦"、"祝福""鼓舞"等。

蒙古舞提压腕要领

在做提压腕的时候要和硬肩相互配合,同时还要和其他的舞步配合。提压手腕时要注意与肩部配合,以肩肘为支点,帮助手腕做好动作,这样就能使动作干净利落,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顿挫感。

上身有了动态,舞姿便会显得十分优美,蒙古舞韵味也随之而出。在蒙古舞中,提压腕是一种腕部动作,也是一种非常经典的动作,富有活力、力量和豪爽气质,是体现蒙古族风格的重要元素。

提压腕被蒙古族人称为招手式舞蹈,舞蹈动作小巧玲珑。手型是四指并拢,大拇指正旁打开的基本手型。提压腕是由腕部带动进行上下提升,动作干脆有停顿,不要将动作做成上下翻动,这样会显得特别僵硬,也不要用手臂用力。每个人在练习提升腕部时,都要按1-6位手来练习。串在一起就是一场完整的舞蹈。提压腕有两种,一种是双手同时提升腕部,另一种是双手交替提升腕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628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4
下一篇2023-09-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