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神经
脊髓每个节段发出一对脊神经,共31对(个别人32对),脊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及尾神经1~2对。脊神经由脊髓前根(运动根)和后根(感觉根)合成根神经通过椎间孔后,分成前支和后支。后支较细,穿横突向后行,分布于颈、背、腰、骶部肌肉和皮肤;前支粗大,向外前行,支配头颈、胸、腹及四肢的肌肉和皮肤。每一对脊神经前支在椎间孔外不远处发出交通支,与交感神经节相联系,并发出脊膜返支(窦椎神经)再入椎管,支配椎管内骨膜、硬脊膜、硬膜外血管、椎间盘后部纤维环、后纵韧带及关节囊。
一,脊神经的纤维
脊神经包含有四种神经纤维:
(一)躯体感觉纤维:神经末梢终于皮肤、肌肉、肌腱、关节和骨膜,向中枢传导各种深、浅感觉。
(二)躯体运动纤维:末梢终于前身骨骼肌中的运动终板,支配颈、躯干及四肢骨骼肌的运动。
(三)内脏感觉纤维:传导胸、腹部内脏、血管及腺体的感觉。
(四)内脏运动纤维:来自脊髓侧角交感神经元的纤维,分布至皮肤的汗腺、立毛肌、血管及肌肉内血管,使汗腺分泌、血管收缩及调节肌肉营养。
部分颈神经与脑神经联合支配的,称为交通支。例如C3,4部分纤维与副神经结合支配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故常见落枕患者胸锁乳突肌痉挛,当纠正落枕引起2~4颈椎小关节错位后,肌痉挛即可缓解。
二,神经丛
脊神经前支组成个种神经丛,即颈神经丛(C1~4组成)、臂丛(C5~8、T1组成)、腰丛(T12、L1~4组成)、骶丛(尾丛)(L4~5,S1~5、Co1~2组成),胸神经不组成丛。各神经丛分布情况如下:
(一)颈丛(C1~4前支)
1,皮支
(1)枕小神经(C2):支配枕外部、耳廓后面及乳突部皮肤。
(2)耳大神经(C2、3):支配耳廓。乳突及腮腺区皮肤。
(3)颈皮神经(C2、3):支配颈前面皮肤。
(4)锁骨上神经(C3、4):支配锁骨区、肩部及上胸部皮肤。
2,肌支
(1)胸锁乳突肌支(C2、3)。(参与副神经支配)。
(2)斜方肌支(C3、4)。
(3)颈深肌支:C1支配头前直肌、头侧直肌;C2~4支配头长肌;C1~4支配颈长肌;C3~4支配中斜角肌;C4支配前斜角肌。
(4)提肩胛肌支(C3~5)。
3,膈神经(C3~5)
(1)运动纤维:支配膈肌。
(2)感觉纤维:支配心包、膈、纵膈胸膜和肋胸膜一部分。
(3)至舌下神经交通支:支配颏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及甲状舌骨肌。
(4)至迷走神经交通支(C1):支配颅后窝硬脑膜感觉。
(二)臂丛(C5~8、T1前支)
1锁骨上分支
(1)肩胛背神经(C3~5):支配菱形肌及提肩胛肌。
(2)胸长神经(C5~7):支配前锯肌。
(3)锁骨下神经(C5、6):支配锁骨下肌。
(4)肩胛上神经(C5,6):支配冈上肌、冈下肌。
(5)胸前神经(C5~T1):支配胸大肌、胸小肌。
(6)肩胛下神经(C5、6):支配肩胛下肌、大圆肌。
(7)胸背神经(C6~8):支配胸阔肌。
2锁骨下分支
(1)外侧束
1肌皮神经(C5~7):皮支支配前臂外侧面皮肤;肌支支配肱二头肌及肱肌。
2正中神经(C6~T1):皮支支配手掌面桡侧三个半手指皮肤;肌支支配前臂旋前圆肌、掌长肌、指屈浅肌及桡侧屈腕肌、姆内收肌以外之拇指肌及桡骨侧之2、3蚓状肌、姆屈长肌、指屈深肌的桡骨头、旋前方肌。
(2)内侧束
1臂内侧皮神经(C8、T1):支配臂内侧面皮肤。
2前臂内侧皮神经(C8、T1):支配前臂内侧面皮肤。
3尺神经(C7~T1):皮支支配手掌面尺侧一个半手指和手背面尺侧两个半指的皮肤;肌支支配尺侧屈腕肌、指屈深肌之尺骨头、尺侧二个蚓状肌、各骨间肌及内收拇肌。
(3)后束
1腋神经(C5、6):皮之支配臂外侧面皮肤;肌支支配三角肌及小圆肌。
2桡神经(C5~T1):皮支支配臂和前臂背面、手背桡侧两个半手指皮肤;肌支支配肱三头肌之长头、肘肌、肱桡肌及前臂背侧各伸肌及桡侧之各伸肌。
(三)胸神经前支(T1~12)
(1)肋间神经:皮支支配胸前和胸部外侧皮肤,第二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称肋间臂神经,支配臂内侧面皮肤;肌支支配肋间肌。下6对肋间神经还支配腹肌。
(2)肋下神经:为T12胸神经前支。
(四)腰丛(T12、L1~4前支)
(1)髂腹下神经(T12、L1):皮支支配大腿上外侧及耻骨联合附近的皮肤;及支支配腹肌。
(2)髂腹肌沟神经(L1):皮支支配阴囊、阴茎根的皮肤(女性支配阴阜和大阴唇皮肤)及大腿上内侧皮肤;肌支支配腹肌。
(3)生殖股神经(L1、2):皮支支配大腿前侧、腹股沟韧带下方和阴唇皮肤;肌支支配提睾肌和肉膜。
(4)股外侧皮神经(L2、3):支配大腿外侧面皮肤。
(5)股神经(L2~4):皮支支配大腿前面皮肤及小腿内侧和足内侧缘皮肤(名隐神经);肌支支配股四头肌。
(6)闭孔神经(L2~4):皮支支配大腿内侧面中部皮肤和髋关节;肌支支配大腿内收肌群和闭孔外肌。
(五)骶尾丛(L4~、S1~5、Co1~2前支)
(1)阴部神经(S1~4):皮实支配会阴及外生殖器皮肤;肌支支配会阴肌。
(2)臀上神经(L4~S1):支配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
(3)臀下神经(L5~S2):支配臀大肌。
(4)肌支:支配梨状肌(S1、2)、闭孔内肌(L5、S1)及股方肌(L5、S1)。
(5)股后皮神经(S1~3):支配大腿后面皮肤。
(6)坐骨神经(L4~5、S1~3)
○1胫神经:皮支支配小腿后面及足外侧缘、足跟内外侧及足底的皮肤;肌支支配腓肠肌、跖肌、比目鱼肌、腘肌、胫后肌、拇屈长肌、趾屈长肌及足底部肌肉。
○2腓总神经:皮趾支配小腿前侧、外侧和足背皮肤;肌支支配胫前肌、伸拇长肌、伸趾长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及足背肌肉
(六)脊神经后支的分布:
(1)枕大神经(C2):支配头下斜肌、头夹肌。头最长肌及枕部皮肤。
(2)枕下神经(C1):支配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
(3)第3枕神经(C3):支配头半棘肌及枕部皮肤。
(4)颈神经4~8
(5)胸神经1~12
(6)腰神经1~5
以上头、胸及腰神经后支按节段支配颈、背、腰部的肌肉及皮肤感觉。其中L1~3后支的皮支组成臀上皮神经,支配臀部上部皮肤。
(7)骶神经(S1~5):从骶孔穿出支配臀中部皮肤。
(8)尾神经(Co1~2):从骶管裂孔穿出,支配尾部皮肤。
对于人体来说,颈椎的活动是一个很大的过程,长期佩戴会加速退化的过程,如果由外界因素诱发,如扭伤、交通事故造成的外伤等,都有可能使神经隆起、突出、压迫,造成头晕、头痛、四肢无力、视力丧失、耳鸣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可导致失明,耳聋、瘫痪、无法自理等严重后果。大多数颈椎压迫最终会演变为颈椎病,一旦颈椎病形成,它将进一步压迫颈神经。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意自己的习惯和习惯。
颈椎神经受压的症状:颈椎交感神经受压:会使患者出现视力下降、视力模糊、眼面部无力、流泪、畏光、听力丧失、耳鸣等症状,甚至导致失明、耳聋。颈椎压迫椎动脉神经:会导致椎基底动脉痉挛和脑供血、缺氧,使患者出现头晕、眩晕、偏头痛、视力损害、耳鸣、猝倒等症状。颈椎压迫颈神经根:可使患者出现颈部、肩部、背部疼痛、麻木症状,额外疼痛也可能会向手腕、手指放射,其放射范围与颈椎神经支配趋于一致。
颈椎压迫脊神经:轻度病例导致四肢麻木、手臂麻木、手指握力下降。腰椎压迫神经通常是我们所说的腰椎间盘压迫神经,这类患者几乎都有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典型的症状之一是腰痛,这并没有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他们认为,购买几张膏药后疼痛就会得到治愈,这忽视了疾病的危害,最终导致神经受压,进而影响整个下肢的功能。
由于椎动脉受压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严重刺激动脉痉挛、血液循环,即使白天没有症状,如果夜间使用不当枕头,也会导致颈椎神经受压引起失眠。颈椎压迫脊神经,轻度导致四肢麻木,手臂麻木,手指握力下降,走路如踩棉花,走路容易摔倒等症状,甚至导致瘫痪,生活不能自理。
1脑
脑 (英:brain,拉:encephalon)枢神经系统主要部,位于颅腔内低等脊椎物脑较简单哺乳物脑特别发达,脑,脑脑干三部
(1)脑:神经系统高级部,由左,右两脑半球组,两半球间横行神经纤维相联系每半球包括:
①脑皮层(脑皮质):表面层灰质(神经细胞细胞体集部)脑表面往凹沟(裂),沟(裂)间隆起,增加脑皮层面积脑皮层发达,思维器官,主导机体内切程,并调节机体与周围环境平衡,所脑皮层高级神经物质基础
②髓质:称"白质",位于脑皮层内部,由神经纤维所组
③基底神经节:半球底部白质,由神经细胞集
(2)脑:脑,间蚓部两侧膨脑半球,表层灰质即脑皮层,许横行沟许叶脑内部由白质灰色神经核所组,白质称髓质,内含与脑脊髓相联系神经纤维脑主要功能协调骨胳肌运,维持调节肌肉紧张,保持身体平衡
(3)脑干:包括间脑,脑,脑桥延髓,布着由神经细胞集神经核或神经枢,并量,行神经纤维束通,连接脑,脑脊髓,形态机能枢神经各部联系整体脑各部内腔隙称脑室,充满脑脊液体,脑通脑,脑,间脑脑干(包括脑,脑桥延髓)四部
2脊髓
脊髓枢神经系统低级部位位于椎管内,呈扁平柱形,端平枕骨孔脑相续,端呈圆锥形圆椎末端第腰椎缘,全约45厘米,平均重30克,颈部与腰部两膨,与四肢功能关横切面看,央蝴蝶形灰质,周围由白质组灰质央央管灰质向外突部角,与脊神经根相连,内含间神经元;向前突部前角,内含运神经元,其纤维构脊神经前根;侧角内含植物性神经元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按位置前索,侧索索别脑脊髓及脊髓内各段联系起脊髓功能两面:传导功能,自部器官神经冲,先经根入脊髓,经行传导束脑,脑发部冲,通行传导束传脊髓,再经前根传至全身部器官二反射功能,脊髓灰质许低级神经枢,完某些基本反射,排便,排尿等内脏反射膝跳反射,跖反射等躯体反射情况,脊髓反射都高级枢控制进行脊髓突横断,与高级枢失联系,产暂性脊休克脊髓损伤断某水平理功能目前由于医进步,许脊髓损伤病已能恢复其理
3枢神经系统
枢神经系统神经组织集部位枢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脑脑,脑,间脑,脑,脑桥,延髓体反射表现枢神经系统同空间间传入冲进行整合,神经元间机能发突触联系,使枢神经系统表现兴奋扩散,抑制反馈突触结构机能特性,决定兴奋传递单向性,使机体内外界刺激反应更加协调准确特别脑皮层高度发展,神经系统重要高级部
4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枢神经系统外神经组织总称包括各种神经,神经丛神经节周围神经系统端同枢神经系统脑脊髓相连,另端通各种末梢装置与身体其器官系统相联系周围神经包括12脑神经,31脊神经植物性神经植物性神经交神经副交神经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集部位称神经节周围神经根据功能同,传入神经,传神经混合神经
5神经枢
神经枢称反射枢枢神经系统内某特定理机能具调节作用细胞群或受某种刺激细胞群别布枢神经系统各部位,反射起重要作用每种反射枢结构,称该反射枢些简单反射,需通神经系统低级部位能完膝跳反射枢位于腰部脊髓复杂反射枢,枢神经系统内布较广,布几同部位其基本部位,呼吸枢存于延髓,脑桥至脑皮质,延髓呼吸枢基本,其余各级枢通影响延髓呼吸枢调节呼吸运,同枢内,神经元间联系错综复杂
神经元呢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形态种细胞表面许突起所科家神经细胞胞体突起两部观察描述胞体部身体其部位细胞差包括细胞膜、细胞浆细胞核等较特殊神经细胞胞浆内含带色素斑块称尼氏体或虎斑突起部两种种突起短支称树状突;另种突起往往较且称轴突论树状轴突均传导兴奋冲作用像电线传导电流轴突结构比较复杂外面包层叫髓鞘东西像电线外面包层塑料皮似神经胶质具非重要作用神经细胞具支持、营养形髓鞘功能
轴突轴突树状突树状突轴突、树状突细胞体间都通叫突触结构发联系突触间两层膜膜间极空隙电显微镜才能看兴奋冲条神经轴突传送突触前面层膜产些化物质乙酷胆碱、甲肾腺素等些化物质再释放两层膜空隙内作用于面层膜便使神经冲沿着面条神经传种神经传导速度非快每秒钟传送1~100米远旦体受外界刺激神经冲迅速神经细胞通突触途径传十、十传百……迅速传脑由脑皮层进行析综合再通另外套神经通路命令发送全身外界刺激做及恰反应
神经衰弱脑内抑制程减弱神经细胞兴奋性相增高外界刺激产强迅速反应使神经细胞能量量消耗神经衰弱患者表现既容易兴奋易于疲劳另面脑皮层功能弱化其调节控制皮层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减弱现植物神经功能亢进些症状
你好,建议先排除一下其他内科疾病。颈椎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伏案工作者健康的疾病,它的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头晕、恶心甚至视物模糊,吞咽模糊。
上肢麻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上肢麻木一般呈与神经根分布范围相一致的节段性麻木;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时明显加重。一般颈5神经根导致肩部外侧麻木;颈6病变会导致拇指背侧及虎口部位麻木;颈7病变导致中指麻木;颈8病变导致小指尺侧麻木;胸1 病变导致肘内侧部位的麻木。脊髓型颈椎病也会导致上肢麻木,容易混淆,需要进行鉴别。一般脊髓型颈椎病会导致四肢的麻木,表现出躯体不规则的感觉障碍,同时伴有浅反射的减退、肌腱反射的亢进以及病理反射的阳性体征。
上肢无力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上肢无力一般表现在其运动神经根支配肌肉节段;一般还伴有肢体麻木、放射性疼痛;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时明显加重。一般颈5神经根导致肩部外展、肘屈曲无力;颈6病变会导致拇指背伸、手腕背伸无力;颈7病变导致中指屈曲手指无力;颈8胸1 病变导致五个手指分开、合拢无力。脊髓型颈椎病也会导致上肢无力,容易混淆,需要进行鉴别。一般脊髓型颈椎病会导致四肢的无力,同时伴有躯体不规则的感觉障碍,同时伴有浅反射的减退、肌腱反射的亢进以及病理反射的阳性体征,甚至有大小便的功能障碍。
希望上述回复能够帮到您,顺祝安康!
怎么判断落枕还是肩周炎
怎么判断落枕还是肩周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都是喜欢看电脑,长时间的看电脑导致很多人都已经患上肩周炎,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怎么判断落枕还是肩周炎的相关资料。
怎么判断落枕还是肩周炎1一、体征上的不同。落枕造成的颈肩部位疼痛没有明显的压痛点,也就说只是脖子不能扭动,肩膀也不能上抬,但并不会影响肩部关节的自由活动。而肩周炎就不一样了,不仅肩关节不能自由活动,肩部也不能按压,按压会出现明显的压痛症状。
二、疼痛部位以及疼痛感不同。落枕出现不适症状的部位,主要是颈枕部,而且容易经常性出现,其疼痛有如触电般,手指还会出现麻木感。而肩周炎大部分是以肩部疼痛症状为主,并且晚上痛感强烈,疼痛呈钝痛或刀割样痛。
三、诱发因素不同。落枕通常是因为颈部外伤或睡眠姿势不当引起。而肩周炎主要是肩部受凉,开车时冷气对着肩膀吹等引起。
四、X射线片检查的不同。落枕患者在颈椎的X射线片上可能有骨质增生及椎间孔变小的变化,肩周炎病人的颈部X射线片则没有明显的变化,或者只是出现颈椎部老年化的一些特征。
无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颈、肩部不适现象,一旦出现就要引起警惕,有些情况可能不是单一问题引起的,并发性出现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需要及时治疗。
怎么判断落枕还是肩周炎2简单的说,落枕是一种因为睡眠姿势不正确造成的短期的肌肉拉伤,一般三、五天就能恢复,而肩周炎则是一种长期的肌肉疼痛,需要长期治疗,这是二者最明显的区别。
另外,可以从以下3方面来判断:
症状:由于落枕导致的颈肩疼痛,往往是局部范围内没有压痛点,只是有颈部疼痛和颈肩部位的活动障碍,比如脖子不能扭动,肩膀抬不起来等,但肩部功能都还是好的,对于肩部关节的外展动作都是可以完成的,而且落枕引起的神经根性颈肩部疼痛不适,常常会感觉疼痛和触电一样,手指有时还会出现麻木。相对而言的肩周炎如果在肩部的某块肌腱或者关节处按压就会感到疼痛感,并且肩关节的运动能力受到很大限制。肩周炎的疼基本上只是在肩部,并且晚上痛感强烈,疼痛呈钝痛或刀割样痛。
过往病史:落枕主要是以颈枕部的不舒服情况为主,可能是会出现经常性的落枕或者颈部出现过外伤。而肩周炎大部分是以肩部疼痛症状为主,肩部受凉,开车时冷气对着肩膀吹的情况最可能引发肩周炎。
拍片检查:X射线拍片出来的检查结果可以有区分,落枕的患者在颈椎的X射线片上可能有骨质增生及椎间孔变小的变化,肩周炎病人的颈部X射线片则没有明显的变化,或者只是出现颈椎部老年化的一些特征。
一旦发现肩颈部有不适,不论是落枕还是肩周炎,都应该及早去正规医院就诊治疗,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怎么判断落枕还是肩周炎31、疼痛性质及伴随症状,颈椎病的疼痛常为麻痛、灼痛、放射性痛,多向手部放射,无肩关节活动障碍;肩痛伴颈项疼痛不适和颈项僵硬及颈项活动障碍,上肢及手指麻木疼痛,有时发麻的手指有感觉障碍。肩周炎在活动肩关节时,可诱发钝痛、酸痛,疼痛限于肩部,伴随肩关节的功能障碍,突出的是上举、外展和旋转动作受限,无感觉障碍等神经症状。
2、肌肉萎缩;颈椎病表现为肩、臂、手等上肢肌肉皆可萎缩,但以手部内在肌肉萎缩多见;肩周炎在肩周围的肌肉可有萎缩,如三角肌、肱二头肌、冈上肌等。
3、肩痛、颈椎病以颈项肩背疼痛不适为主,上肢上举抬高疼痛反而减轻,牵拉下垂时疼痛加重,疼痛为神经根性,多伴有放射性的手指麻木或麻痛。肩周炎以局限的肩痛为主,肩臂上举、外展和旋转运动时疼痛明显加重;以肩关节的功能障碍为特征,不能向患侧侧卧,多于夜间疼痛加重,无手指麻木的症状
4、压痛点、颈椎病在肩部无压痛点,肩背及颈项部有压痛,如椎旁肌、项肌在枕骨附着处,斜方肌、冈上肌、冈下肌、提肩胛肌、大小菱形肌、大小圆肌等处可有压痛点。肩周炎以肱二头肌长、短头附着在肩部的压痛点和沿三角肌前后或三角肌肱骨段压痛点最为常见,冈上肌腱通过的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等处可有压痛点,个别病例在斜方肌、冈下肌、小圆肌等处有压痛点。
1肩部原因
中老年人的软组织退行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
2肩外因素
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肉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
-
项背部、肩胛区和三角肌区神经、血管
1副神经accessory nerve :为第十一对脑神经,自颈静脉孔出颅后,向下外行于胸锁乳突肌的深面,从该肌后缘中点斜越颈外侧区,入斜方肌深面,支配该肌。如一侧副神经损伤,则斜方肌瘫痪,导致下垂、抬肩无力。
2肩胛背神经dorsalscapular nerve(C5):起自臂丛的根部,穿经中斜角肌,斜向后下方,经肩胛提肌深面至菱形肌深面。支配肩胛提肌和菱形肌。
3肩胛上神经suprascapular nerve(C5、6):起自臂丛上干,向后与肩胛上动脉伴行,经肩胛横韧带下方入冈上窝。支配冈上肌,主干继续向外绕经肩峰与肩胛颈之间,进入冈下窝,分布于冈下肌。
4腋神经axillary nerve(C5、6):自臂丛后束起始后,伴旋肱后动脉穿四边孔至三角肌深面;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皮支穿三角肌后缘浅出,分布于肩部和臂外侧上部皮肤(臂外侧上皮神经)。
5肩胛下神经subscapular nerve(C5~7):已述于腋腔
6胸背神经thoracodorsal nerve(C6~8):已述于腋腔。
7肩胛上动脉suprascapular artery :起自甲状颈干,行向外下,经前斜角肌和膈神经的前方,自肩胛横韧带上方进入冈上窝,与肩胛上神经伴行,绕肩胛颈至冈下窝,分布于冈上、下肌及肩胛骨。
8颈横动脉transverse cervical artery:起自甲状颈干,行向外侧,经前斜角肌和膈神经的前方,越过颈外侧区下部,至肩胛提肌的前缘分为升、降两支。降支经肩胛提肌内侧,沿肩胛骨脊柱缘下降,分布于行程附近的肌肉(如冈上、下肌,斜方肌和背阔肌等)。有人颈横动脉缺如,则代之以直接起于锁骨下动脉的肩胛背动脉,亦可分为升、降二支。
此外,尚有已述于腋腔的腋动脉的分支:旋肱前、后动脉,肩胛下动脉及其分支(胸背动脉和旋肩胛动脉)等,均分支供给肩带肌、肩关节及附近结构。
9肩胛动脉网:在冈上窝、冈下窝和肩胛下窝,来自锁骨下动脉甲状颈干的肩胛上动脉和颈横动脉降支,与来自腋动脉肩胛下动脉的旋肩胛动脉和胸背动脉形成广泛的吻合,叫做肩胛动脉网,动脉网的存在有助于腋动脉损伤或结扎时(在腋动脉第一、二段)侧副循环的建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