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舞的基本动作及要领是什么?

藏舞的基本动作及要领是什么?,第1张

藏舞的基本动作及要领如下:

上肢部分:

一、齐眉晃手。

两手下垂,动作时弯曲腕部,屈肘,以腕部带动,在胸前交替摆动。右手是顺时针的,左手是逆时针的。这个动作有大的,中的,和小的三种。区别在于晃手的位置高度不同。

二、晃盖手。

一只手晃,另一只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由上而下形成上弧线流。单手的晃盖也常出现在腰部附近、腹部前面。

三、髋前划手。

两手下垂,左右手在髋部前依次由内到外依次划圆。左手逆时针方向,右手顺时针方向,在平面上画圆。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是有规律的连接。

四、摆手。

双手向两侧下垂,前后45度摆动,手腕主动。

五、横向摆手。

两只手放在身旁,多为单手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手臂,手臂随着动。

六、平面摆手。

两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由外至里于胸前横放,手腕托起,手臂附着。

下肢部分:

一、碎踏。

双脚交替踏步,膝盖颤动,脚步节奏相等。可以进退转体。

二、颤踏。

在抬起另一条腿时,轻拍双膝,动作腿重拍踏地伸直膝关节颤动(变支撑腿)。运动时,踏地与抬起另一条腿同步,颤动时上半身平稳放松。

三、抬踏颤(抬踏亦叫“冈打”)。

膝盖下垂,同时抬起前脚掌,由膝关节驱动,脚踝发力,脚掌在膝关节颤抖的同时迅速拍打。

四、吸颤步。

做腿吸腿的动作时,支撑腿蹭踮膝部一次,再落下“碎踏”二次。注意保持上身稳定放松。

五、退踏步。

动作腿后退半步,脚掌着地,同时支撑脚离地面,支撑脚踏地,动作脚踩地板颤膝。动作时,具有踩地板后顺势滑动的特点。

藏族舞蹈特点:

藏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歌曲旋律优美辽阔、婉转动听,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刚柔相济。颇具特色的男子《踢踏舞》、独具表演性的各种《鼓舞》和集体自娱性的《弦子》、《锅庄》等,都是倍受藏族人民喜爱和广为人知的舞种。

藏族的民间自娱性歌舞,如果从音乐节奏和舞蹈的风格、点来进行划分,种类之多令人瞠目。但如果从歌舞的形式进行划分,基本上可分为“民间歌舞”与“宗教舞蹈”两大类。也可细分为“谐”、“卓”、“囊玛”和“羌姆”4大类。

凡以歌舞为主的集体自娱性圆圈舞蹈,一般被泛称为“谐”;而在圆圈歌舞中,具有较强表演性的集体舞,则被人们一般泛称为“卓”。此外,在具有表演性的“卓”中,经常可以看到以各种“鼓”作为舞具进行的舞蹈。

藏族舞有什么基本动作

 藏民族是个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同时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那么,下面就由我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藏族舞的基本动作吧。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藏族舞的基本动作

  1、藏族舞的基本动作

 1。1、齐眉晃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1。2、晃盖手

 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1。3、髋前划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1。4、前后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1。5、横向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1。6、平面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2、藏族舞是什么

 藏民族是个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同时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漫长民族历史孕育下的若干节日中,几乎找不到不以歌舞作为敬奉神灵和欢娱民众、借以把节日欢乐气氛推向最高潮的先例。

  3、藏族舞的活动仪式

 望堆举行"望果节"时,为筹备活动,人们较平日更早地开始忙碌。妇女们点燃场院的炉灶,开始了煮茶、捣奶……;男人们忙着支撑帐篷、布置铺满兽皮的观礼座席、在场院南边已垒起的高台上插柳枝和青稞麦等。近中午时分,"望果节"的庆典会场终于布置就绪。在主人热情的招呼下,受邀的外乡宾客依次就座于嘉宾席,并接受主人献上的青稞酒,按习俗用中指蘸酒挥弹三次,以表示对天地诸神的敬重。

藏族舞的特点

 藏族是个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同时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漫长民族历史孕育下的若干节日中,几乎找不到不以歌舞作为敬奉神灵和欢娱民众、借以把节日欢乐气氛推向最高潮的先例。后来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换,成为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劳动歌舞形式。这种劳动歌舞今天已被搬上舞台,成为历史上劳动艺术的纪念。

 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总括名称。藏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并与汉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西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文化。较常见的藏族舞蹈有弦子、锅庄、踢踏等。藏族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而各具特色。

 在藏族的民间节日中,希冀丰收与欢度“望果节”是辛劳了大半年后人们的最大期盼和喜悦。在藏语中“望果节”的“望”字,意为“田地”,“果”为“转圆圈”,“望果节”的整个意思便是:围绕丰收的田野歌舞。

藏族舞的分类

 西藏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由于各地区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劳动对象不同,尤其是地理条件的差异和宗教文化的影响,城镇和农村、农村和牧区、牧区和森林地带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舞蹈形态和形体动作。就目前发掘和发现的古代舞蹈以及前藏、后藏、昌都、阿里西部地区藏族民间舞和古典舞分布的现状来看,真是多彩多姿,五光十色:

 有顿足为节,连臂踏歌,热烈欢腾的农村“果谐”(圆圈歌舞)。

 有踏步为节,重脚下节奏点子变化,热情欢快的“堆谐”(俗称踢踏舞)。

 有以歌为主,歌舞结合,悠扬雅曲的“囊玛”(内庭歌舞)。

 有踏地为节,“喳”、“顿”、“踏”相结合,顿挫有力的“达谐”(林区圈舞)。

 有注重情绪表现,舞姿优美豪放的农牧区“果卓”(旧称锅庄舞)。

 有圆润舒展,长袖翩翩,铃声震荡,粗犷激扬,重技巧动作,表现狂热情绪的“热巴”铃鼓舞。

;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16个是:

踢踏类:第一基本步,第二基本步,第三基本步,退踏步,抬f踏步,连三步,七下退踏步,七下转身,滴答步,悠踢步,悠滑步,跨悠步,二三步。

弦子类:平步,拖步,斜拖步,单撩,双撩,三步一撩,单靠长靠,四二步,二步踏撩。

锅庄类:三步一跨,单腿跨转身,刨地点地转身。

上肢动作类:齐眉晃手,晃盖手,髋前划手,前后摆手,横向摆手,平面摆手。

藏族舞蹈,从总体上可划分为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两大类。这两大类舞蹈都有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而潇洒的翩跹舞姿和独具特色的舞蹈风格及形式。其中的《羌姆》,则属于宗教舞蹈类别中最为重要的寺院祭祀性舞蹈。

寺院舞蹈《羌姆》 的产生和流传,与藏传佛教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同时,又由于藏传佛教中不同派别的存在,使被人们俗称为“跳神”舞蹈的《羌姆》,在舞蹈形式、道具使用以及表演者的装束等许多方面,又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与差异。

详解藏族舞每个动作舞姿的步骤慢动作如下:

一、上肢动作

1、齐眉晃手: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

2、晃盖手: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

3、髓前划手: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宽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

4、前后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二、下肢动作

1、碎踏:双脚全脚交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等。

2、颤踏:弱拍双膝下沉,动作腿重拍踏地伸直膝盖颤动,同时抬起另一只腿。

3、抬踏颤:弱拍双膝下沉,同时抬起前脚掌,重拍膝关节带动,踝关节发力,脚掌快速击打地面,同时颤膝。

4、吸颤步:动作腿吸腿时,支撑腿蹭踮颤膝一次,再落脚“碎踏”二次。

5、退踏步:动作腿后撤半步,脚掌着地,同时支撑腿微离地面,da拍支撑腿踏地,再动作腿踏地颤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3429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6
下一篇2023-09-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