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介绍给我一本超好看的武侠小说呢?

谁能介绍给我一本超好看的武侠小说呢?,第1张

金古梁温黄,武侠万年长——武侠小说十大经典

孤枕侧畔,一灯如豆,看尽万千红尘旧事

刀枪入梦,剑气漫天,重温多少江湖恩仇

一说起武侠小说,每个像我这么大的男性或是比我小一些的男性都会眉飞色舞的侃上半天,仿佛每个人都是此中高手,但是武侠小说浩如烟海,能称得上作家的也多如牛毛,故高手或是低手之分并不在于看得多少,而在于精的程度。我之所以谈起这些来就不由得总是有些洋洋自得,便是因为我觉得自己看武侠小说既精又多,称得上此中高手,所以不吝独美,编排出这个“武侠小说十大经典”来,以便让更多的人走进或是真正走进我们的江湖!

那位看官说了,都是看武侠小说,你说你看得多也就算了,凭什么你看的就精了?说到这个问题,咳,倒的确是在下一直引以为傲的。到目前为止,我只看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黄易的作品,其他人,管他什么陈青云、诸葛青云、上官青云、司马青云……即便当年名头不小的卧龙生和正经火了一阵子的萧逸我也从来不看,总觉得他们不够段位,原本武功就有三六九等之分,有了一流高手,还有一等一的牛人,想来他们即便天赋再高、练功再刻苦,也就是个裘千仞的水准,断断上不了华山,何况大多数都是裘千丈那伙的,书写了不少,都是瞎吹的。

从看第一本武侠小说到现在,大概也有15年的时间了,占去了我现在年龄的一半多,基本上心智和肉体都尚未发育时就迷入此道。印象中第一部书,便是《神雕侠侣》,还是比较早的版本,淡青色的封皮,乳白色线条勾勒的人物在上面,读的模模糊糊似懂非懂,金庸的文字小学生看起来总有些吃力,所以没看明白多少。不过说来也奇怪,以我这般纯洁善良之人,当时还身为班长兼校大队委员,四大本文字,我竟然就记住了尹志平同学最光辉的事迹,以至于若干年后上了初中,准备重温神雕时,还脸红心跳兴奋异常,觉得《神雕侠侣》有点黄。现在想来,八成我也有王朔师傅那样的特异功能吧。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看得多了,我就琢磨这四大牛人的名字竟然都相互对应,该着人家四个能成名立万了——“金(今)”对“古”,“梁(凉)”对“温”,还都是年纪大的为谐音;“庸”以自谦对“龙”以自耀,也颇符合两位大师的自身脾性;“羽生”对“瑞安”虽然说不出什么,但好歹也都是两个字啊!自忖之下对四位高手的崇敬之情不由得又多了几分。

四个人中,数金庸的书看的最全,单只未看过《鸳鸯刀》和《越女剑》,但也不再打算看。古龙的书应该说看得最多,毕竟人家名下号称70多部,看得少了也说不过去,起先凡是看到写着“古龙”的便悉数拿来,后来知道熊大哥比较讲义气,经常把自己的名字署在他弟兄们的作品上,所以便挑着公认是他亲笔写的看,连给丁情批改的也不算。梁羽生的看的最少,恕我不敬,我以为梁羽生的作品是四个人中写的最差的!我完整地看过他的《萍踪侠影》和《白发魔女传》,《云海玉弓缘》和《弹指惊雷》咬着牙看到一半实在看不下去,当时已经上了高中,应该说鉴赏力不算低;更不是没有毅力,都是整套整套的租书,不看完也得给人家整套的钱,我实在是尽力了,太难看了!要情节没情节,要语言没语言,要人物没人物,要个性没个性,按说这四套都算得上梁羽生的名著了,当然,这种比较是建立在和其他三人的比较上,肯定比其他那些作家强。温瑞安的看过“神州奇侠系列”“四大名捕系列”“白衣方振眉系列”和一些短篇,至于后来的“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四大名捕前传”也都看了看,但感觉很滥!什么“金针细雨楼”、王小石、苏梦枕,纯粹乱写一气!看到诸葛先生竟然可以胸口出一个大洞以躲避暗器,然后自动愈合!我才知道,这位当年亲眼目睹萧秋水力抗燕狂徒、后来的六扇门第一高手,原是T1000!遂不忍再看,深恐他被“舒华辛力加”搞死,加之动辄满纸的“剑!”“刀!”……唉,武侠小说写到这种地步足以反映出马来西亚以及东南亚经济之不景气啊!黄易的只看过《寻秦记》,其时本科已经读完,12大卷每天一本,如饥似渴,当于项少龙惊闻项羽是他儿子时,掩卷长叹,一时惊为天人!后来又听说了大名鼎鼎的《大唐双龙传》,实在不敢看,怕耽误时间。不过这正说明我相信黄易,相信一定很好看,会让我手不释卷的,但是那样的话,我导师便会“手不释学位”了,遂作罢。

金古二人的地位毋庸置疑,超然领先其他人,但是私下里以为金庸更高些。金庸的作品都是标准的小说,人物众多、性格各异、情节曲折、结构庞大……一部好小说相关的特点总是能够在他的作品中找到。而古龙则偏重立人物,但却很难大面积的塑造群像,举例来说,楚香帅堪称古龙笔下第一名人,与名动天下的小李飞刀也是伯仲之间,但是其浩浩几大本文字仿佛是他的个人传记,除了若有若无的胡铁花,其他人形象都不够鲜明,如果熊大哥摆明了说要写中国古代的福尔摩斯,那我没什么好说,但是就武侠小说而言,就略显单薄,尽管其缺点基本上都被古龙的天才妙笔遮掩住了,说的再进一步,古龙风格独到,但人物失之脸谱化——我们可以轻易的区分出萧峰、郭靖、张无忌、令狐冲的品性,但同样是主角,我就比较混淆楚留香、陆小凤、叶开,分不清荆无命、阿飞甚至傅红雪,也许有人说多看就分清了,可是这不恰好反映出人物塑造的功力差别了吗?梁羽生的小说没有资格进入前十。温瑞安的四大名捕系列同样过于突出人物,犯的和古龙一个毛病,有称得上名人的“成崖余、铁游夏、崔略商、冷凌弃”,却没有单独的、能立得住的故事。倒是一部“神州奇侠系列”,虽是温的早期著作,毫无成熟期的冷绝之感,但其中无论人物情节,抑或结构文笔都很到位,无处不宣扬的年轻、志气、友情、毅力、爱国乃至背叛、嗜杀、飚血、速度,无不令人血脉贲张,荡气回肠,堪称温最好的一套书!而且和金庸古龙比较习惯在晚期著作中提及早期著作中的高手类似,温瑞安著作中第一高手萧秋水就是这部书的主角,而后来堪称“小母牛坐火箭”的诸葛先生小花,在本书中不过是一个二三流武功的警察头目,只能跑跑龙套,估计给“八大天王”提鞋还差些火候!而且本书还是我所看到的唯一一部全面描写“蜀中唐门”的小说,以至于我大一入学那天还傻傻的特意问了下我们班自贡的男生“你们那里真的有一特牛的唐家吗?”还记得在《天下有雪》的最后,当“君临天下”李沉舟怀抱着赵师蓉的遗体自绝经脉,寂寞的死于漫天风雪中时,那种无可抑制的悲痛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这种感觉最近一次击倒我,是在去年的寒假。所以如果说金梁同门、温古一派,那么这套书可以看出温瑞安出道时还是以金庸为样本的。

这次评选还是老规矩——前十,如果哪位大侠一定要知道为什么是前十,而不是别的数字,那么希望你能先通过HSK再来这里讨论。温瑞安的《神州奇侠系列》和黄易的《寻秦记》一定入选。若有人一定说《大唐双龙传》也要入选,我也没脾气,谁让我又说好又没看过呢?但是《大唐》有一个缺点,太长了,不利于普及!既然推荐十大,就是希望我们的武侠文学事业能够日益发扬光大,以江湖浩然之气龙御八方,使我中华文明愈加威震天下,四狄宾服!化外蛮夷知之甚少,若以《大唐》为经典开化之,未免欲速不达反而使其自暴自弃,故《大唐》暂不入选为好。话说远了,既然前十已经有二,那么剩下的作品将在金庸和古龙二位牛人的作品中选出。

金庸的入围作品:《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鹿鼎记》《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这七套(其中《飞狐外传》《雪山飞狐》算做一套)。

古龙的入围作品:《多情剑客无情剑》《欢乐英雄》《陆小凤系列》《七种武器》《绝代双骄》《武林外史》。

金庸虽号称15部著作,可是真的称得上经典的,也就是无人能说出“不”字的,不过这七部。《碧血剑》相形之下就逊色不少,《侠客行》尚逊于《碧血剑》,《白马啸西风》虽笔触温暖,但在经典武侠的范畴里,中篇就决定了它就根本没有资格参与这件事。至于《连城诀》,当年看的时候还吓了一跳,要不是金庸老先生亲口认下的,还以为是“全庸”先生写的,水平之低甚至不如我看过的两本伪古龙著作,一个是《长干行》,一个是《快刀浪子》,当时看的时候都以为是古龙作品。尤其是后者水平尚可加上对古龙的盲目崇拜,很长一段时间里,“雪刀浪子”龙城璧都算是我的偶像之一,直到发现它们是假冒伪劣,遂弃之。楚留香,前文说过了,有些高大全;傅红雪也是。其实《流星蝴蝶剑》也不错,水平绝对在《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之上,可与《飞狐外传》相比,但是坦率地讲,《飞狐外传》是排不进十大的。至于《白玉老虎》《圆月弯刀》什么的都是和《侠客行》一个水平线上,尽管后者曾以“小楼一夜听春雨”引出了《三少爷的剑》这一部不错的小说,但丁情的执笔就决定了他们的地位。出身,绝对重要!

《鹿鼎记》:铁定入选。大学时候,总有宿舍不定期的借回来看,每次无论从哪本看起,都会一直看完,那种欲望如何形容?就像是看星爷的**,其时,中央六台不知道怎么回事,一个学期放了五、六遍《九品芝麻官》,大家几乎都背得下台词了,但每次演的时候,仍然傻呵呵的围在电视机下面,面带笑容等待情节按部就班的发展,然后我们按部就班的发自肺腑的大笑,间或真诚的恭维一句:这个禽兽!能让人有这种欲望阅读的书当之无愧的入选。至于其历史意义、社会意义、人性意义等台面上的话更是无需多言。而且其另类风格是《寻秦记》的导师。

《天龙八部》:堪称武侠小说的典范之作!多主人公、多线索,结构严谨、布局庞大,跨越年代久远,包容国家、种族矛盾,人物塑造极其成功!几乎所有主要角色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虽说其中被倪匡这个外星作家乱写了不少,但无损其经典光芒!

《射雕英雄传》:有人反对吗?我倒要看看那个不怕死的敢站出来!

《倚天屠龙记》:某种程度上,此书类似《天龙八部》,毕竟一根线上下来的。同样人物众多且塑造得很成功,活动地域广博,牵扯国家民族。除张无忌的优柔寡断人所尽知外,四个女性也都栩栩如生,令各色人等皆心有所许。

《笑傲江湖》:很多人都说这是金庸最好的作品,我却不以为然。当然,我的意思是排不到第一,前五名还是有的。尤其金庸笔下几个经典感情段落都在里面。

以上五部作品当入选十大。而《神雕侠侣》则落选。原因和评古龙的类似,四本大书,人物形象只有杨过小龙女,其他都是拜《射雕英雄传》所赐,杨过固然痴情,小龙女固然冰雪天人,但未免都过于心地偏执,难比上述五部,且敌不过古龙的入选佳作。

《多情剑客无情剑》:古龙笔下,不会再有人比“例不虚发”的小李飞刀更有名了!且本书在塑造一个牛人的同时,还叙述了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一段完整的江湖恩怨,此为古龙其他著作所少见也是缺乏的。何况,单单一个百晓生,只凭《兵器谱》便名动武林,全凭于此。

《陆小凤系列》:你可以不喜欢陆小凤,可以厌恶楚留香,但是你无法拒绝西门吹雪,无法不接受花满楼,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有比他们的人和名字更酷更帅的人和事物了,金庸笔下万千过客也没有此等人物,单凭此一点便可入选十大。

《欢乐英雄》:有人反对吗?

其实《七种武器》也不错,但是因为独立成篇,难免高低相错,影响整体水平,其中《离别钩》为第一档,《孔雀翎》和临时拉来的《拳头》为第二档,《长生剑》《霸王枪》《碧玉刀》《多情环》底之。有很多人喜欢《绝代双骄》,但是公平的讲,此书笔法尚显稚嫩,无论人物、故事还是最基本的震撼力都不如温瑞安的《神州奇侠系列》。《武林外史》其实很应该入选,但是既然是十大,无论从哪方面看,它都不如已经入选的十部,倒是不如作等外推荐篇:)

隆重推出,华语武侠十大经典小说——

传统篇

1. 天龙八部

2. 射雕英雄传

3. 倚天屠龙记

4. 笑傲江湖

5. 多情剑客无情剑

6. 陆小凤系列

7. 欢乐英雄

8. 神州奇侠系列

另类篇

1. 鹿鼎记

2. 寻秦记

作者:川妈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都见过这样的孩子——

他们经常读错字、写错字,无法流畅地阅读文章,写作业也很费劲,考试成绩老是垫底……

在老师眼里,他们是“学习困难户”;

在同学眼里,他们是“天生的笨孩子”;

在家长眼里,他们是“扶不起的阿斗”……

但你知道吗,这些被贴上“差生”标签的孩子,也许并不懒、并不笨,也不是不努力,而是患有一种叫 “阅读障碍症” 的生理性缺陷。

阅读障碍症,简单来说,就是由于大脑综合处理视觉和听觉信息不协调,而引起的一种阅读和拼写障碍症,主要表现有:

这种病症的发生率特别高, 在欧美等字母文字国家的病发率为15%,在中国等象形文字国家的病发率约为5%~8%左右

也就是说, 在咱们国家,每12个孩子中,就有1个患者;目前,全国约有1500万孩子正在饱受阅读障碍症的折磨。

但遗憾的是,“阅读障碍”在国内很少被提及;学术界对阅读障碍症的研究也比较晚,没有建立起标准化的诊断和干预方式;普通人即使碰到这类孩子,也不会想到要求助相关专家。

今年年初的时候,有一部纪录片,让我们真正地了解了患阅读障碍症的孩子的世界,以及这些家庭所承受的痛苦和压力,它就是—— 《我不是笨小孩》

这部纪录片由北师大纪录片中心的樊启鹏导演和妻子李瑞华联合执导,一共有3集,每集讲述一位有阅读障碍的孩子。

2017年末,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樊启鹏了解到了阅读障碍儿童家庭的故事,当时深受触动。

此后,他和妻子李瑞华用三年时间,追踪拍摄了其中三个家庭。

纪录片一经播出就引来巨大反响,连向来严苛的豆瓣网友,也给出了92的高分。

有的家长看完纪录片才发现,女儿每逢考试就全身发抖,也是因为患有阅读障碍症。她当晚就和女儿道歉,母女俩抱头痛哭,冰释前嫌。

还有一位给这部纪录片做海报的设计师,找到樊启鹏导演说:“你拍的这个?我就是。”

李瑞华和樊启鹏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 我们想要发出一声呐喊,希望让更多人看见阅读障碍,重新认识我们的孩子,接收孩子的差异性,敬畏生命。

这部片子也确实让我们看到了——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即使有些孩子在读写上存在困难,也不意味着他们就是“笨小孩”。

阅读障碍,带给孩子的重重障碍

一般来说,患有阅读障碍症的孩子,在上小学前并没有什么异样,甚至比普通小孩更聪明伶俐和能说会道。

纪录片第一集中的校校,就是这样一个孩子。

校校出生于北京,六岁入学前,一直是家里的开心果。

他不爱哭不爱闹,性格活泼外向,沟通能力还特别好,跟谁都能聊到一块去。

直到进入小学后,各种问题才逐步显现出来。

一开始,他只是在课堂上坐不住,时不时走神不听课,摆弄手里的小玩意;

下了课,经常玩到忘记回教室,最严重的一次,是学校调了监控才找到他。

这种情况下,老师建议家长带校校去医院检查一下。

结果发现,校校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动症”,但智力水平并没有问题。

听到这个结论,校校妈妈暂时放心了。

她找来运动打卡App,希望通过让校校加强运动,促进多巴胺分泌,减轻多动症的影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动问题并没有减轻,学习问题却越发明显。

一年级的时候,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考双百或90多分,只有校校,一直都在及格线上下挣扎。

到了二三年级,当其他同学都能写作文时,校校花了一个上午,却连20个字都写不出来。

这下连校校妈妈也急了:这孩子到底出了啥毛病呢?

经过医生的推荐,他们母子找到北师大心理学部舒华教授的研究团队,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原来,校校之所以学习成绩差,并不全是多动症的问题,而是因为患有典型的阅读障碍症。

就像色盲无法解码颜色一样,患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对文字的解码能力也比较弱。

在他们眼里,“那些字都是一闪一闪的,一会儿黑,一会儿白”。

所以,校校在阅读一篇文章时,经常看错字、看漏字、看串行,需要靠联想来判断词句的意思。

而且不光阅读有问题,写字时同样困难重重。

由于无法记住字形和笔画,校校只能“照葫芦画瓢”,想起哪笔“画”那笔,把字凑全乎就算完事。

这就导致,他经常是错字连篇、部首颠倒,到现在,连一二年级学过的汉字都记不全。

更麻烦的是,受到阅读障碍影响的不止语文,其他需要读题审题的科目,也好不到哪里去。

尤其在数学这个重灾区,他经常搞混分子分母,分不清除数和被除数,教了一百遍的公式也不会用……

这让爸妈轻易不敢检查校校的作业本,生怕看到满篇都是错题,血压分分钟飙到180!

为了帮助校校提高成绩,妈妈爸爸轮番上阵不说,连清华大学毕业的姥姥,也加入了辅导阵营。

但对于患有阅读障碍症的孩子来说,这种单方面的灌输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带来逆反情绪。

结果就像片中呈现的那样,一边是相信水滴石穿的要强妈妈,天天跟儿子死磕到半夜12点;

一边是饱受挫败感折磨的校校,压力大到产生厌学情绪,宁愿在学校玩也不愿回家;

而那些教也教不会的生字、写也写不完的作业,最终变成一个又一个导火索,让原本幸福和睦的家庭,上演着鸡飞狗跳、娃叫妈打的日常……

孤独和误解, 是要面对的最大困境

作为阅读障碍症患者,这些孩子不仅要承受学业上的压力,更要面对身边人的误解和偏见。

他们经常被打上“差生”标签,受到家长的责备、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弄,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

《我不是笨小孩》中的三位主人公,校校、群晓和若汐,就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第一集中的校校,被同学竖中指、骂“垃圾”,受到过不少言语上的欺凌。

第二集中的群晓,甚至不愿回忆起被伤害的往事。

第三集中的若汐,直接被老师骂到自闭:“为什么别的孩子都有提高,而你却越来越差,如果不想学就别学了,让学校开除你得了!”

放学回家后,她吓得开始发高烧,整个人萎靡不振,缩在沙发里默默流眼泪,再也不敢去学校。

这些误解和偏见就像一把把刀,扎在阅读障碍孩子的心里,让他们千疮百孔的内心,变得更加孤独和敏感。

片中最让人心疼的,是第二集里的群晓。

按说,群晓的家庭氛围更加宽松,父母的经济状况更加宽裕,比其他两个孩子幸运多了。

为了让儿子摆脱应试教育的压力,开启一段崭新的人生,爸妈把群晓转到一所外地的创新型私立学校,还给他改名叫“群晓”。

但群晓是一个自我要求很高的孩子,即使成绩在班里排中上游,他仍然不肯轻易放过自己。

一个生字要连续抄写18-30遍,反反复复背字形和字义,却还是死活记不下来。

每到这种时候,群晓就痛苦地在墙上挖出一个又一个洞,来发泄内心的不满和恨意。

他痛恨自己的不争气,“为什么别人看一眼就能记住,我却得记四五十遍?”

为了加深记忆,群晓想出一个近乎自虐的学字方法——用笔把字“刻”在胳膊上,刻得越疼,记得越牢。

由于读写速度太慢,群晓偷用音乐课、表演课等其他学科的时间来写作业,一度引发同学和老师的不满。

他经常说:“你肯定有一个地方不及别人,要抱着悲观的心理,才能不停地努力练习下去。”

他明知道同桌丹洋是个学霸,每次考试都能轻松拿第一,却还是忍不住跟人家作比较。

有一次,群晓看到丹阳的作文写了整整两页,心生羡慕,回去后给老师发了十几条短信追问写作方法。

虽然老师认为群晓已经写得不错了,但他就是会一直纠结于这个问题。

吉他课上,群晓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咬牙努力,却还是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忍不住流下了委屈的泪水。

下课后,其他同学都在休息玩闹,只有群晓还在一丝不苟地打着拍子,反复练习刚才的唱段。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群晓如今的阅读速度,已经追上了同龄人。

但就像群晓爸爸说的,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不是在他那个位置上,就理解不了他的痛苦。

所以我们难以想象的是,当他独自面对那些破碎的篇章、闪烁的文字,是如何在悲伤、焦虑、彷徨和无助中,一路孤军奋战下去的……

克服障碍, 更需要爱与接纳

校校妈妈在接受采访时,有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

“我不担心他的未来,我知道在慢慢长大以后, 他用自己的长处,依然能在 社会 上好好生存。

我过不去的是现在,我熬不过这一次一次的作业,和一次一次的考试。”

舒华教授也说过:

阅读障碍儿童最困难的阶段是小学,只要帮他们度过去,跟着大家走,不必要求太高,等上中学、特别是高中和大学之后,他们会找到自己的诀窍,用其他策略来对付阅读障碍的问题。那时候他们的特长便可以发挥作用了。

但问题是,在现有的应试教育大环境下,一次次的考试排名和作业压力,同龄人之间的内卷竞争,都会让家长焦虑不已。

纪录片第三集的主人公若汐,就处在这种令人窒息的环境中。

若汐没有校校那么反叛和豁达,也没有群晓那种宽松富足的成长环境,她出生在河北的一个二胎家庭,上面还有一个读中学的姐姐。

更惨的是,姐姐若含是个超级学霸,学习从来不用爸妈操心,经常拿奖状拿到手软。

相比之下,若汐就是个典型的学渣了。

从一年级开始,她的语文成绩就只有50分、30分,每天晚上做作业都要熬到九、十点钟。

面对阅读障碍带来的学习问题,若汐妈妈始终无法放宽心态,而是将所有精力都放到小女儿身上。

一遍教不会就教两遍,两遍教不会就教三遍;若汐写作业写到几点,她就在旁边辅导到几点……

有时候看到若汐趴在桌子上,不肯端正态度好好写作业,她就气得用小棍敲打在女儿背上,或是把卷子撕得粉碎。

结果,母女俩一个委屈地嚎啕大哭,一个坐在沙发上沉默不语,只能等爸爸来缓和矛盾。

但凡家有学龄儿童的老母亲,可能都体会过这种辅导作业的痛。

没过多久,若汐妈妈就因为过度的焦虑和压力,患上一种罕见的风湿免疫疾病,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这件事给家庭带来了许多变化:爸爸辞职在家,给若汐当全职司机和作业辅导员。

若汐一边兼顾学习,一边自觉承担起部分的家务劳动。

妈妈虽然不忘关心若汐的学习,但因为自己患病的缘故,也逐渐接纳了女儿的阅读障碍问题。

随着一家人变得越来越温馨和睦,若汐的学习成绩也终于有了起色。

期末考试中,她破天荒地在各学科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语文788分,数学87分,英语80分。

为了鼓励女儿再接再厉,爸爸做了一大桌子好菜,妈妈亲手给若汐颁发了一张奖状。

他们也终于意识到,这份进步的背后,不仅有女儿的不懈努力,更是基于家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撑。

其实,除了偶尔的失控和冲突,片中的三组父母,都是非常包容和支持孩子的。

校校妈妈经常组织集体活动,好让儿子更好地展示自己,以免他因为学习成绩差,受到误解和孤立。

群晓妈妈直接辞了职,去山西给儿子当陪读,从此和家人过上了双城生活。

若汐妈妈怕女儿长期受挫,就报了舞蹈班和绘画班,让她通过课业以外的特长展示自己,结交更多小伙伴。

也正因为有了这种良好的亲子关系打基础,孩子们才能慢慢克服阅读障碍,取得长远的进步和成长。

消除障碍, 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对于患有阅读障碍的孩子来说,仅靠父母的单方面努力是不够的,还得结合专业机构、学校、老师等 社会 上方方面面的力量。

如果你觉察孩子在读写上存在障碍,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寻求专业机构的诊断和干预治疗。

片中的校校、群晓和若汐三个孩子,都找到了北师大教授舒华所率领的读写障碍儿童研究团队。

虽然国内没有标准化的诊断和干预方法,但这支团队通过一个个的个案研究,找到了许多有效的训练方式。

比如,针对每个孩子在阅读、拼音和字词上的问题,他们制定了一系列以 游戏 形式为主的训练计划。

比如,通过字理教学法讲解汉字结构,通过梳理汉字家族,建立字形与字义的联系,从而帮助孩子学习汉字。

其次,能遇到一位真心接纳和帮助孩子的老师,或找到一个环境相对宽松、不唯成绩论的学校,也是相当重要的。

校校的班主任于老师,就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

有一次,校校在课堂小测试中,史无前例地获得了满分。为了给校校和家长增加信心,于老师特意在班级群里表扬了他。

看到这个消息后,校校妈妈一边高兴地给拍摄团队展示群消息,一边为老师的用心良苦感动到快要落下泪来。

后来,于老师在接受纪录片采访时说,“孩子不笨,只不过在某一方面确实有困难。所以要给他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让他能够得到肯定,觉得在这个学校是被需要的。”

而群晓所在的私立学校,在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方面,更是充满了尊重和包容。

这所学校的课程都是启发式的,各个学科之间相互打通,既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孩子的兴趣,又能让群晓这样的孩子,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最棒的是,班主任武老师坚信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从来不会用成绩的好坏来衡量他们。

为了更好地帮助群晓,武老师还特地和学校教研团队开会,让其他老师也了解了什么是阅读障碍症,以及如何看待有阅读障碍症的孩子。

但遗憾的是,就在第二集快结束的时候,由于投资方突然撤资,学校不得不就地解散。

这让群晓和父母陷入了两难的选择:要么重新回到应试教育环境,要么跟随原学校团队到开封游学。

最终,父母还是尊重了儿子的决定,让他跟着武老师去游学。

这样的选择,多少透着点对现实的无奈。

尽管对于像校校、群晓和若汐这样的孩子来说,走的每一步都很艰难,但在正确的指引和悉心的呵护下,相信他们会走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稳。也希望 社会 各个方面,都能给他们更多的耐心,还有爱。

如果你家的孩子也出现类似的情况,请不要再简单地认为“他只是笨”,他可能是遇到了更复杂的问题。

当然,也不要随便“对号入座”,光凭自己的经验就判定孩子有“阅读障碍”。如果有怀疑,请带着孩子寻找真正专家的帮助,经过科学严格的检查和测试来判断。

看到这群孩子,想到1500万这个庞大的数字,我在为自己孩子庆幸吗?

没有,我心里想的是,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不完美的,他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短板(也许还不到障碍或缺陷的程度)。

而我们呢,总是抱着纠正、扭转的心态,总想能够通过一些方法和手段,把他的短板补齐、把他改造、塑造成“正常”甚至“超常”的模样。

而往往忘记了还有一种思路,接受、接纳这就是他独特的样子,顺势而为。

就像片中一位老师说的那样, “我们不能拿已有的尺子,去衡量奇特的生命,要对每一个生命都充满敬畏之心。 ”

我们常说接受孩子成为普通人,但在此之前,我们更应该接受的,是接受孩子他本来的样子。

胡歌突然发声,依然为最爱的她,暖心又令人唏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3902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8
下一篇2023-09-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