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川妈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都见过这样的孩子——
他们经常读错字、写错字,无法流畅地阅读文章,写作业也很费劲,考试成绩老是垫底……
在老师眼里,他们是“学习困难户”;
在同学眼里,他们是“天生的笨孩子”;
在家长眼里,他们是“扶不起的阿斗”……
但你知道吗,这些被贴上“差生”标签的孩子,也许并不懒、并不笨,也不是不努力,而是患有一种叫 “阅读障碍症” 的生理性缺陷。
阅读障碍症,简单来说,就是由于大脑综合处理视觉和听觉信息不协调,而引起的一种阅读和拼写障碍症,主要表现有:
这种病症的发生率特别高, 在欧美等字母文字国家的病发率为15%,在中国等象形文字国家的病发率约为5%~8%左右 。
也就是说, 在咱们国家,每12个孩子中,就有1个患者;目前,全国约有1500万孩子正在饱受阅读障碍症的折磨。
但遗憾的是,“阅读障碍”在国内很少被提及;学术界对阅读障碍症的研究也比较晚,没有建立起标准化的诊断和干预方式;普通人即使碰到这类孩子,也不会想到要求助相关专家。
今年年初的时候,有一部纪录片,让我们真正地了解了患阅读障碍症的孩子的世界,以及这些家庭所承受的痛苦和压力,它就是—— 《我不是笨小孩》 。
这部纪录片由北师大纪录片中心的樊启鹏导演和妻子李瑞华联合执导,一共有3集,每集讲述一位有阅读障碍的孩子。
2017年末,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樊启鹏了解到了阅读障碍儿童家庭的故事,当时深受触动。
此后,他和妻子李瑞华用三年时间,追踪拍摄了其中三个家庭。
纪录片一经播出就引来巨大反响,连向来严苛的豆瓣网友,也给出了92的高分。
有的家长看完纪录片才发现,女儿每逢考试就全身发抖,也是因为患有阅读障碍症。她当晚就和女儿道歉,母女俩抱头痛哭,冰释前嫌。
还有一位给这部纪录片做海报的设计师,找到樊启鹏导演说:“你拍的这个?我就是。”
李瑞华和樊启鹏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 我们想要发出一声呐喊,希望让更多人看见阅读障碍,重新认识我们的孩子,接收孩子的差异性,敬畏生命。 ”
这部片子也确实让我们看到了——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即使有些孩子在读写上存在困难,也不意味着他们就是“笨小孩”。
阅读障碍,带给孩子的重重障碍
一般来说,患有阅读障碍症的孩子,在上小学前并没有什么异样,甚至比普通小孩更聪明伶俐和能说会道。
纪录片第一集中的校校,就是这样一个孩子。
校校出生于北京,六岁入学前,一直是家里的开心果。
他不爱哭不爱闹,性格活泼外向,沟通能力还特别好,跟谁都能聊到一块去。
直到进入小学后,各种问题才逐步显现出来。
一开始,他只是在课堂上坐不住,时不时走神不听课,摆弄手里的小玩意;
下了课,经常玩到忘记回教室,最严重的一次,是学校调了监控才找到他。
这种情况下,老师建议家长带校校去医院检查一下。
结果发现,校校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动症”,但智力水平并没有问题。
听到这个结论,校校妈妈暂时放心了。
她找来运动打卡App,希望通过让校校加强运动,促进多巴胺分泌,减轻多动症的影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动问题并没有减轻,学习问题却越发明显。
一年级的时候,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考双百或90多分,只有校校,一直都在及格线上下挣扎。
到了二三年级,当其他同学都能写作文时,校校花了一个上午,却连20个字都写不出来。
这下连校校妈妈也急了:这孩子到底出了啥毛病呢?
经过医生的推荐,他们母子找到北师大心理学部舒华教授的研究团队,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原来,校校之所以学习成绩差,并不全是多动症的问题,而是因为患有典型的阅读障碍症。
就像色盲无法解码颜色一样,患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对文字的解码能力也比较弱。
在他们眼里,“那些字都是一闪一闪的,一会儿黑,一会儿白”。
所以,校校在阅读一篇文章时,经常看错字、看漏字、看串行,需要靠联想来判断词句的意思。
而且不光阅读有问题,写字时同样困难重重。
由于无法记住字形和笔画,校校只能“照葫芦画瓢”,想起哪笔“画”那笔,把字凑全乎就算完事。
这就导致,他经常是错字连篇、部首颠倒,到现在,连一二年级学过的汉字都记不全。
更麻烦的是,受到阅读障碍影响的不止语文,其他需要读题审题的科目,也好不到哪里去。
尤其在数学这个重灾区,他经常搞混分子分母,分不清除数和被除数,教了一百遍的公式也不会用……
这让爸妈轻易不敢检查校校的作业本,生怕看到满篇都是错题,血压分分钟飙到180!
为了帮助校校提高成绩,妈妈爸爸轮番上阵不说,连清华大学毕业的姥姥,也加入了辅导阵营。
但对于患有阅读障碍症的孩子来说,这种单方面的灌输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带来逆反情绪。
结果就像片中呈现的那样,一边是相信水滴石穿的要强妈妈,天天跟儿子死磕到半夜12点;
一边是饱受挫败感折磨的校校,压力大到产生厌学情绪,宁愿在学校玩也不愿回家;
而那些教也教不会的生字、写也写不完的作业,最终变成一个又一个导火索,让原本幸福和睦的家庭,上演着鸡飞狗跳、娃叫妈打的日常……
孤独和误解, 是要面对的最大困境
作为阅读障碍症患者,这些孩子不仅要承受学业上的压力,更要面对身边人的误解和偏见。
他们经常被打上“差生”标签,受到家长的责备、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弄,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
《我不是笨小孩》中的三位主人公,校校、群晓和若汐,就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第一集中的校校,被同学竖中指、骂“垃圾”,受到过不少言语上的欺凌。
第二集中的群晓,甚至不愿回忆起被伤害的往事。
第三集中的若汐,直接被老师骂到自闭:“为什么别的孩子都有提高,而你却越来越差,如果不想学就别学了,让学校开除你得了!”
放学回家后,她吓得开始发高烧,整个人萎靡不振,缩在沙发里默默流眼泪,再也不敢去学校。
这些误解和偏见就像一把把刀,扎在阅读障碍孩子的心里,让他们千疮百孔的内心,变得更加孤独和敏感。
片中最让人心疼的,是第二集里的群晓。
按说,群晓的家庭氛围更加宽松,父母的经济状况更加宽裕,比其他两个孩子幸运多了。
为了让儿子摆脱应试教育的压力,开启一段崭新的人生,爸妈把群晓转到一所外地的创新型私立学校,还给他改名叫“群晓”。
但群晓是一个自我要求很高的孩子,即使成绩在班里排中上游,他仍然不肯轻易放过自己。
一个生字要连续抄写18-30遍,反反复复背字形和字义,却还是死活记不下来。
每到这种时候,群晓就痛苦地在墙上挖出一个又一个洞,来发泄内心的不满和恨意。
他痛恨自己的不争气,“为什么别人看一眼就能记住,我却得记四五十遍?”
为了加深记忆,群晓想出一个近乎自虐的学字方法——用笔把字“刻”在胳膊上,刻得越疼,记得越牢。
由于读写速度太慢,群晓偷用音乐课、表演课等其他学科的时间来写作业,一度引发同学和老师的不满。
他经常说:“你肯定有一个地方不及别人,要抱着悲观的心理,才能不停地努力练习下去。”
他明知道同桌丹洋是个学霸,每次考试都能轻松拿第一,却还是忍不住跟人家作比较。
有一次,群晓看到丹阳的作文写了整整两页,心生羡慕,回去后给老师发了十几条短信追问写作方法。
虽然老师认为群晓已经写得不错了,但他就是会一直纠结于这个问题。
吉他课上,群晓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咬牙努力,却还是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忍不住流下了委屈的泪水。
下课后,其他同学都在休息玩闹,只有群晓还在一丝不苟地打着拍子,反复练习刚才的唱段。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群晓如今的阅读速度,已经追上了同龄人。
但就像群晓爸爸说的,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不是在他那个位置上,就理解不了他的痛苦。
所以我们难以想象的是,当他独自面对那些破碎的篇章、闪烁的文字,是如何在悲伤、焦虑、彷徨和无助中,一路孤军奋战下去的……
克服障碍, 更需要爱与接纳
校校妈妈在接受采访时,有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
“我不担心他的未来,我知道在慢慢长大以后, 他用自己的长处,依然能在 社会 上好好生存。
我过不去的是现在,我熬不过这一次一次的作业,和一次一次的考试。”
舒华教授也说过:
“ 阅读障碍儿童最困难的阶段是小学,只要帮他们度过去,跟着大家走,不必要求太高,等上中学、特别是高中和大学之后,他们会找到自己的诀窍,用其他策略来对付阅读障碍的问题。那时候他们的特长便可以发挥作用了。 ”
但问题是,在现有的应试教育大环境下,一次次的考试排名和作业压力,同龄人之间的内卷竞争,都会让家长焦虑不已。
纪录片第三集的主人公若汐,就处在这种令人窒息的环境中。
若汐没有校校那么反叛和豁达,也没有群晓那种宽松富足的成长环境,她出生在河北的一个二胎家庭,上面还有一个读中学的姐姐。
更惨的是,姐姐若含是个超级学霸,学习从来不用爸妈操心,经常拿奖状拿到手软。
相比之下,若汐就是个典型的学渣了。
从一年级开始,她的语文成绩就只有50分、30分,每天晚上做作业都要熬到九、十点钟。
面对阅读障碍带来的学习问题,若汐妈妈始终无法放宽心态,而是将所有精力都放到小女儿身上。
一遍教不会就教两遍,两遍教不会就教三遍;若汐写作业写到几点,她就在旁边辅导到几点……
有时候看到若汐趴在桌子上,不肯端正态度好好写作业,她就气得用小棍敲打在女儿背上,或是把卷子撕得粉碎。
结果,母女俩一个委屈地嚎啕大哭,一个坐在沙发上沉默不语,只能等爸爸来缓和矛盾。
但凡家有学龄儿童的老母亲,可能都体会过这种辅导作业的痛。
没过多久,若汐妈妈就因为过度的焦虑和压力,患上一种罕见的风湿免疫疾病,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这件事给家庭带来了许多变化:爸爸辞职在家,给若汐当全职司机和作业辅导员。
若汐一边兼顾学习,一边自觉承担起部分的家务劳动。
妈妈虽然不忘关心若汐的学习,但因为自己患病的缘故,也逐渐接纳了女儿的阅读障碍问题。
随着一家人变得越来越温馨和睦,若汐的学习成绩也终于有了起色。
期末考试中,她破天荒地在各学科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语文788分,数学87分,英语80分。
为了鼓励女儿再接再厉,爸爸做了一大桌子好菜,妈妈亲手给若汐颁发了一张奖状。
他们也终于意识到,这份进步的背后,不仅有女儿的不懈努力,更是基于家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撑。
其实,除了偶尔的失控和冲突,片中的三组父母,都是非常包容和支持孩子的。
校校妈妈经常组织集体活动,好让儿子更好地展示自己,以免他因为学习成绩差,受到误解和孤立。
群晓妈妈直接辞了职,去山西给儿子当陪读,从此和家人过上了双城生活。
若汐妈妈怕女儿长期受挫,就报了舞蹈班和绘画班,让她通过课业以外的特长展示自己,结交更多小伙伴。
也正因为有了这种良好的亲子关系打基础,孩子们才能慢慢克服阅读障碍,取得长远的进步和成长。
消除障碍, 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对于患有阅读障碍的孩子来说,仅靠父母的单方面努力是不够的,还得结合专业机构、学校、老师等 社会 上方方面面的力量。
如果你觉察孩子在读写上存在障碍,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寻求专业机构的诊断和干预治疗。
片中的校校、群晓和若汐三个孩子,都找到了北师大教授舒华所率领的读写障碍儿童研究团队。
虽然国内没有标准化的诊断和干预方法,但这支团队通过一个个的个案研究,找到了许多有效的训练方式。
比如,针对每个孩子在阅读、拼音和字词上的问题,他们制定了一系列以 游戏 形式为主的训练计划。
比如,通过字理教学法讲解汉字结构,通过梳理汉字家族,建立字形与字义的联系,从而帮助孩子学习汉字。
其次,能遇到一位真心接纳和帮助孩子的老师,或找到一个环境相对宽松、不唯成绩论的学校,也是相当重要的。
校校的班主任于老师,就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
有一次,校校在课堂小测试中,史无前例地获得了满分。为了给校校和家长增加信心,于老师特意在班级群里表扬了他。
看到这个消息后,校校妈妈一边高兴地给拍摄团队展示群消息,一边为老师的用心良苦感动到快要落下泪来。
后来,于老师在接受纪录片采访时说,“孩子不笨,只不过在某一方面确实有困难。所以要给他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让他能够得到肯定,觉得在这个学校是被需要的。”
而群晓所在的私立学校,在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方面,更是充满了尊重和包容。
这所学校的课程都是启发式的,各个学科之间相互打通,既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孩子的兴趣,又能让群晓这样的孩子,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最棒的是,班主任武老师坚信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从来不会用成绩的好坏来衡量他们。
为了更好地帮助群晓,武老师还特地和学校教研团队开会,让其他老师也了解了什么是阅读障碍症,以及如何看待有阅读障碍症的孩子。
但遗憾的是,就在第二集快结束的时候,由于投资方突然撤资,学校不得不就地解散。
这让群晓和父母陷入了两难的选择:要么重新回到应试教育环境,要么跟随原学校团队到开封游学。
最终,父母还是尊重了儿子的决定,让他跟着武老师去游学。
这样的选择,多少透着点对现实的无奈。
尽管对于像校校、群晓和若汐这样的孩子来说,走的每一步都很艰难,但在正确的指引和悉心的呵护下,相信他们会走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稳。也希望 社会 各个方面,都能给他们更多的耐心,还有爱。
如果你家的孩子也出现类似的情况,请不要再简单地认为“他只是笨”,他可能是遇到了更复杂的问题。
当然,也不要随便“对号入座”,光凭自己的经验就判定孩子有“阅读障碍”。如果有怀疑,请带着孩子寻找真正专家的帮助,经过科学严格的检查和测试来判断。
看到这群孩子,想到1500万这个庞大的数字,我在为自己孩子庆幸吗?
没有,我心里想的是,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不完美的,他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短板(也许还不到障碍或缺陷的程度)。
而我们呢,总是抱着纠正、扭转的心态,总想能够通过一些方法和手段,把他的短板补齐、把他改造、塑造成“正常”甚至“超常”的模样。
而往往忘记了还有一种思路,接受、接纳这就是他独特的样子,顺势而为。
就像片中一位老师说的那样, “我们不能拿已有的尺子,去衡量奇特的生命,要对每一个生命都充满敬畏之心。 ”
我们常说接受孩子成为普通人,但在此之前,我们更应该接受的,是接受孩子他本来的样子。
胡歌突然发声,依然为最爱的她,暖心又令人唏嘘
就是施瓦辛格。阿诺舒华应该是港台那边的音译。
《夏日麽麽茶》中光良还是品冠的(记不清是那个了,反正是无印良品中的一个)有一句台词:“我是阿诺舒华辛力加”就是指他。
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的**:
终结者3 (2002)
间接伤害 (2002)
第六日 (2000)
魔鬼末日 (1999)
蝙蝠侠与罗宾 (1997)
圣诞老豆 (1996)
蒸发密令 (1996)
终结者Ⅱ (1996)
真实的谎言 (1994)
威龙二世 (1994)
幻影英雄 (1993)
终结者II (1991)
幼稚园特警 (1990)
宇宙威龙 (1990)
红场特警 (1988)
铁血战士 (1987)
过关斩将 (1987)
不公平的遭遇 (1986)
魔鬼司令 (1985)
两个大太阳 (1985)
终结者I (1984)
毁灭者柯南 (1984)
野蛮人柯南 (1982)
疯狂大镖客 (1979)
饥饿生存 (1976)
大力神在纽约 (1970)
舒华:《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彭聃龄,舒华,陈煊之:《汉语认知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舒华,张学民,韩在柱:《实验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舒华,张亚旭:《心理学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李文玲,张厚粲,舒华:《教育与心理定量研究方法与统计分析:SPSS实用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