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C,同学你选D,说明你还没理解弹簧的特性,比如我用两只手去拉一个弹簧拉力器,每只手的力量都是100N,按照同学你的理解是否拉力器该显示200N呢?应该是100N,同样,此题中的弹簧两端都是受到C选项上面大小的力量压迫啊,再由胡克定律F=kx,就可得到C选项了。
你的问题在于:不明白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或者说不明白“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真正含义。
我们进行某个物理量测量时,除了凭感官来粗略测量外,更精确的测量方法是利用工具。利用工具进行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建立未知量与已知量的相等关系。比如,托盘天平是用已知质量的砝码,根据杠杆“重力力矩”的平衡条件来获知物体的质量的;尺子是利用可以计算长度的刻度,根据“两线段(一个是尺子,一个是待测物体)起止位置的对齐时长度相等”来测量长度的。
对于力的测量,是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或作用力与反作用的相等关系来实现的。最简单的测力工具是弹簧秤(本题中的测力计带有表盘,结构要复杂一些,但本质相同)。弹簧秤是利用“可知”的弹簧弹力(通过示数),来测量与之相等的拉力的。
对于一个未知拉力 X,要获知它的大小:
(1)必须利用另外一个力 —— X 的反作用力或平衡力;
(2)这个力必须是已知大小的,否则我们就需要第三个、第四个,总之要有一个可知的力;
(3)在弹簧称中,弹簧伸长时产生的弹力可以通过相应的示数获知;
(4)要想让弹簧伸长,必须对弹簧施力;但只施加一个力,只会让弹簧移动,而不会伸长;所以必须同时对弹簧两端施力:一个当然是 X,另一个我们记作 Y;
(5)当弹簧伸长并处于平衡状态时:同时施加于弹簧两端的两个力(X 和 Y)满足平衡条件;弹簧本身也通过“伸长”对这两个外力的施力物体产生了相应的反作用力:X′、Y′,并且弹簧的伸长也产生了相应的示数;——而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可知的”、弹簧的弹力;此时,这四个力是大小相等的。由于X′、Y′ 可以从弹簧秤示数上读出,所以X、Y也就知道了。
说明1:直接将 X 单独作用到弹簧(称)上,令弹簧(称)移动,也能产生与 X 大小相等的弹力 X″,它也是 X 的反作用力。但是,此时的 X″ 是未知的——它不是弹簧伸长所产生的弹力,而是弹簧微观上的形变所产生的弹力。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不会变化。
说明2:弹簧秤显示示数,是因为弹簧伸长;弹簧伸长是因为有两个外力(X、Y)分别作用于弹簧两端。弹簧秤的这个工作原理,决定了弹簧秤在使用时必须有两个外力同时拉弹簧两端。
说明3: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弹簧秤的示数,显示的是力 X′ 和 Y′ 的大小,但是弹簧秤上的示数是怎样标记的呢?这步工作是在弹簧秤制作时完成的。将用弹簧秤测拉力的过程反过来:
用一个已知大小的固定外力(比如已知质量的砝码的重力,记作:X),作用于弹簧秤一端;同时保证另一端有一个足够大且大小可调的外力(比如将其固定在墙上,记作:Y);当弹簧达到平衡时,弹簧秤的弹力(X′、Y′)就与外力(X、Y)相等了;这时就可以将 X 的大小标记到弹簧秤上弹簧所伸长到的位置了;使用不同的已知外力 X,就可以得到不同的弹力 X′,也就得到不同位置的刻度了。(用位置来标记不同的弹力,是基于以下原理的:弹簧的弹力是其自身长度的函数——胡克定律)
当然,你也可以将 X + Y(即 2·X)的值标记到相应的位置,那么结果就会像你所认为的那样:弹簧秤测出的力的大小,是其两端外力的和,也就是其任意一端外力的 2 倍。——不过,据我所知,还没有用这种方式标记刻度的弹簧秤。
所以说,弹簧秤(包括任何测力工具)在制作出厂时就已经确定了:用它(们)进行测力时,所产生的示数,就等于作用于挂钩上的拉力,当然也等于另一端的那个拉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