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危险吗?

血管瘤危险吗?,第1张

      血管是什么疾病,很难治愈吗?

血管瘤只是个统称,血管瘤因发生在身体的不同部位,治愈的几率也不一样,而并发症也是根据血管瘤的部位而引起的,普通的血管瘤治愈后留有并发症的几率很小。

1

血管瘤从本质上可分为两种:

一种系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发育失常,血管过度发育或分化异常导致的血管畸形(错构瘤),一种系因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产生的真性肿瘤。按其结构分为四种,临床过程和预后各不相同—。

1、婴儿的血管瘤多是因为在妊娠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某些组织的分化异常所导致的,组织出现异常分化是由于控制基因出现了小小的错构而造成的,从而引发了血管瘤  

2、妊娠期的孕妇受到外力的作用,导致胚胎受到损伤,使局部组织出血,导致一部分造血干细胞到了其它胚胎细胞里,使其中一部分分化成了血管样组织,也就导致了血管瘤的发生。

2

除了这些因素,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还有一些可以诱发血管瘤的因素,如饮食、药物、及情绪变化等都可使激素水平失调,诱发血管瘤。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治疗方法,根据血管瘤的类型、生长部位、瘤体大小以及年龄等选择治疗方法,做到有针对性的治疗。

肝血管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营养合理,肝血管瘤 饮食的食物尽量做到多样化,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西,少吃薰、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肝血管瘤患者的饮食中要做到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平衡。这是肝血管瘤的饮食最基本的要求。

一般血管瘤属于良性病变,大部分血管瘤不会危害生命,但发现血管瘤,当然是越早治疗越好。

3

在平些日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病者,避免摩擦破损血管瘤一旦破损是很难止血的,如若造成感染,还会加重病情。可通过提高免疫力,服用具有一定抗肿瘤功效的药物,控制病情,预防恶化。

血管瘤为红色血管性损害,出生即发病,诊断不难。组织病理为真皮内血管扩大,充满大量红细胞。

一方面注意饮食习惯:

蔓状血管瘤主要是以动脉畸形为主,有时可侵犯皮肤发生局部溃疡,经常出血感染,应注意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预防感染。蔓状血管瘤表面皮肤温度高,应防止搔抓、碰撞、注意预防感冒。伴有疼痛时应避免剧烈活动、碰撞,天气寒冷时应注意局部保暖,饮食以清淡为主。忌烟酒、辛辣刺激食品,比如公鸡、鲤鱼、海鲜、虾、羊肉、狗肉具有发性的食物等。

一方面要做正确的治疗:

1、治疗蔓状血管瘤的痛苦很小,因此大多数人在治疗时都不需要采取麻醉

2、治疗蔓状血管瘤的患者如果有糖尿病、瘢痕这样的疾病或者对手术抱有很高要求的最好不要进行这项手术

3、治疗蔓状血管瘤后可能会有烧灼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持续几小时,有时甚至会出现水泡,但是不用太担心,一般在几小时内都是可以消退的

4、术后一定要对手术的部位用冰敷或冷却皮肤,使皮肤能保持湿润

5、手术后的皮肤很脆弱,一定要避免受创伤和刺激,而且要避免太阳照射,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使用消炎药物

1蜘蛛痣

多见于儿童,可以自行吸收消退。要求治疗者可做液氮冷冻治疗,而效果最快的是电解术,操作方法:注射少量局麻药后,对准蜘蛛痣中央扩张的小动脉做尖端放电,将小动脉烧凝,立即可见蜘蛛状毛细血管收缩,结痂脱落后不留瘢痕而愈。

2鲜红斑痣

治疗非常困难,近20余年来采用放射性核素敷贴,但技术操作比较麻烦,不易推广。近年来广泛采用激光治疗鲜红斑痣取得良好疗效。氩激光治疗鲜红斑痣能选择性地消除鲜红斑痣血管网,从而除痣效果确切,又不留瘢痕。对那些治疗效果不佳者,为应付社交活动的需要,外用遮盖剂或称伪装剂,能达到临时的满足。

3单纯性血管瘤

可以采用放射性核素敷贴或液氮冷冻。近年来采用磁疗也有一定效果,此疗法的最大优点是对患者无损伤,磁块可以拿回家去做,但是疗效较慢。现在更多地采用激光治疗。

4海绵状血管瘤

这种类型的血管瘤可以逐渐地吸收消退,但因血管瘤面积大、部位深,患者急切要求治疗。外科手术切除后植皮留有瘢痕,效果不理想。可采用胶体放射性核素做血管瘤内注射效果较肯定。对于较大、治疗有困难的病例,可试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既可获效,也不会发生不良反应。

血管瘤可分为几种类型: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草莓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蔓状血管瘤等。血管瘤按照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症状,需要我们一一来区分。

毛细血管瘤是血管瘤较为常见的一种,属于血管畸形。由扩张和增生的毛细血管网构成,影响美观、破溃出血、生长迅速的血管瘤会侵及其他器官,引起畸形、毁容等。

海绵状血管瘤是在出生时即出现的低血流量的血管畸形,又称为静脉畸形。病变除位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外,还可发生在粘膜下,肌肉甚至骨骼。血管损害一般发展较慢,大多数静脉畸形呈海绵状。海绵状血管瘤如因外伤或继发感染破溃时,有招致严重失血的危险。

草莓状血管瘤通常为较小而突出皮面的结节状肿物。好发面部、头皮、颈部、肩背部、外阴部,也见于任何部位初发如针头至黄豆大。形叶草莓。瘤体柔软,有一定压缩性。发生于皮肤或肌肉组织的血管瘤可损伤血管引起继发感染、溃疡、毁容。

混合型血管瘤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等所混合的血管瘤,与单纯的草莓状血管瘤并无异样,但随着表面血管瘤的发展,同时侵入真皮和皮下组织,皮下侵犯的范围可超过表面病损面积,形成隆起的包块,形态不规则,多见于面部及四肢。可引起呼吸、饮食、视觉和听觉等功能障碍。

1、什么是血管瘤?

血管瘤是指发生于血管组织的一种肿瘤,是由于血管组织的错构、畸形、瘤样增生而形成。绝大多数为良性肿瘤。极少数中如:血管内皮瘤、血管肉瘤、血管母细胞瘤等为恶性肿瘤,约占5%左右。血管瘤还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占75%,即先天胎生性,是由于人体胚胎期血管网异常增生而形成,出生时有;继多发生数在婴儿期出现,病因尚不清楚。

血管瘤可发生人体各部位,如颜面、四肢、胸腹等体表及脑、肝、胸、腹腔等部位。

血管瘤危害:出血、感染、溃疡及压迫、破坏组织器官功能形态,可影响容貌及人体生长发育。

2、血管瘤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1、遗传因素。2、妇女在怀孕期间,受到环境污染,药物刺激及不良因素导致胚胎3个月内血管网异常增生扩张。3、环境污染及食物因素。4、外伤因素。

3、血管瘤有什么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有哪些?

血管瘤的临床表现:血管及周围组织肿块,颜色改变或红或青紫,局部温度偏高,局部血流丰富及血管杂音,排除其它疾病。

常用的检查诊断方法有:1、皮肤温度测定。2、血流量测定。3、x-ray拍片检查。4、CT、B超、磁共振检查。5、血管造影检查。6、穿刺或切片检查。

4、血管瘤怎样分类?

血管瘤大致可分为:1、毛细血管瘤。2、鲜红斑痣。3、海绵状血管瘤。4、蔓状血管瘤。5、淋巴血管瘤。6、恶性血管瘤。7、混合性血管瘤。

5、目前国内治疗血管瘤的方法有哪些?

由于血管瘤极具破坏性,又易复发等特点,目前尚是一种疑难病症,无特效方法。国内医学专家经过多年研究与摸索,取得了一定效果,具体方法有:

1、手术疗法。2、硬化剂局部注射法。3、放射疗法。4、液态氮冷法。5、激光疗法。6、介入栓塞疗法。7、物理压迫疗法。8、激素疗法。9、局部封闭疗法。10、中医药辨证治疗。11、铜蒸疗法。12、药光疗法13、电化学疗法。14、电针治疗。

6、血管瘤患者平时注意什么?

1、避免剧烈运动,外力碰撞。2、避免较大情绪波动。3、饮食宜清淡,忌辣椒、酒等辛辣刺激性、发性食物。4、避免瘤体在太阳下曝晒。

肝血管瘤是发生于肝脏的一种常见良性肿瘤,发病率01~03%,是由肝脏先天性发育异常,肝血管瘤内皮细胞增生或继发性血管扩张所致。其病因与遗传、饮食、环境及外伤等有关。肝血管瘤的分型较多,其中以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常见。

本病多见于女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可单发,亦可多发;左右肝叶均可发生,其中以左叶多见。肝血管瘤大小不一,小者仅以毫米计,早期难以发现;大者可达数十公斤,个别重者可达20余公斤。本病发展缓慢,病程可达数十年之久。

肝血管瘤早期较小时,可无任何症状。当肿瘤逐步增大,压迫周围器官时,可再现上腹不适、腹胀、腹痛。

肝血管瘤受外力碰撞时,可破裂出血;另有巨大血管瘤,可自行破裂,发生腹腔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极少数病人可能恶变。

肝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以预防为主。得了肝血管瘤不要着急,要克服恐惧心理,积极治疗,治疗越早,疗效越好。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保守治疗、手术、介入疗法等。其中药物治疗效果肯定,且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因而作为首选方案;而手术、介入治疗因伤害较大,并发症多,不宜作为肝血管瘤治疗的最佳途径。

肝血管瘤患者应注意以下事项:

1、禁酒、禁辛辣刺激性、发性的食物,忌海鲜,忌油腻过重。

2、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过度,避免肝区受外力碰撞。

3、保持情绪稳定,忌大喜、大悲、暴怒等。

1毛细血管型血管瘤

肿瘤是由大量交织、扩张的毛细血管组成。表现为鲜红或紫红色斑块。与皮肤表面平齐或稍隆起,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以手指压迫肿瘤时,颜色退去;压力解除后,颜色恢复。

2海绵状血管瘤肿瘤由扩大的血管腔和衬有内皮细胞的血窦组成。损害为大小不等之紫红、暗红或青红色结节或斑块,质软,血窦大小不一,有如海绵状结构,窦腔内充满静脉血,彼此交通。表面呈半球形或分叶状,压之体积可缩小。多为单发。组织病理示真皮下部和皮下组织的血管扩大成不规则的空腔,腔内充满血液。血管外膜细胞增生。表现为无自觉症状、生长缓慢的柔软肿块。头低位时,肿瘤因充血而扩大,恢复正常体位后,肿块即恢复原状。表浅的肿瘤,表面皮肤或黏膜呈青紫色。深部者,皮色正常。触诊时肿块柔软,边界不清,无压痛。挤压时肿块缩小,压力解除后则恢复原来大小。

3蔓状血管瘤

主要由扩张的动脉与静脉吻合而成。肿瘤高起呈念珠状或蚯蚓。扪之有博动感与震颤感,听诊有吹风样杂音。若将供血的动脉全部压闭,上述之博动及杂音消失。

治疗血管瘤之前需要根据个人的发病部位、类型以及血管瘤的深浅和年龄等因素进行统计,然后针对不同的身体情况和病情,采取手术治疗,或者是放射治疗,也或者是使用冷冻外科等方式进行治疗,更可采取激光照射等方式进行治疗。治疗之前务必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然后才能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

如果您还有相关问题,可以进官网进行咨询

血管瘤(hemangioma)是由胚胎期间成血管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常见于皮肤和软组织内的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活跃的内皮样胚芽向邻近组织侵入,形成内皮样条索,经管化后与遗留下的血管相连而形成血管瘤,瘤内血管自成系统,不与周围血管相连。

1毛细血管型血管瘤

肿瘤是由大量交织、扩张的毛细血管组成。表现为鲜红或紫红色斑块。与皮肤表面平齐或稍隆起,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以手指压迫肿瘤时,颜色退去;压力解除后,颜色恢复。

2海绵状血管瘤肿瘤由扩大的血管腔和衬有内皮细胞的血窦组成。损害为大小不等之紫红、暗红或青红色结节或斑块,质软,血窦大小不一,有如海绵状结构,窦腔内充满静脉血,彼此交通。表面呈半球形或分叶状,压之体积可缩小。多为单发。组织病理示真皮下部和皮下组织的血管扩大成不规则的空腔,腔内充满血液。血管外膜细胞增生。表现为无自觉症状、生长缓慢的柔软肿块。头低位时,肿瘤因充血而扩大,恢复正常体位后,肿块即恢复原状。表浅的肿瘤,表面皮肤或黏膜呈青紫色。深部者,皮色正常。触诊时肿块柔软,边界不清,无压痛。挤压时肿块缩小,压力解除后则恢复原来大小。

3蔓状血管瘤

主要由扩张的动脉与静脉吻合而成。肿瘤高起呈念珠状或蚯蚓。扪之有博动感与震颤感,听诊有吹风样杂音。若将供血的动脉全部压闭,上述之博动及杂音消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4737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0
下一篇2023-09-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