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深受幼儿喜爱,是在幼儿动作发展和思维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中来实现其教育目标的,对幼儿的发展具有较高的促进作用。如何充分有效地让幼儿在这段时间中积极投入,参与活动,得到充分锻炼,除了制定必要的户外体育活动目标以及教师的指导外,在其活动中如何正确、科学、有效地进行环境创设和提供各种符合小托班幼儿年龄特点的体育活动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25--35岁是幼儿动作发展和练习的重要阶段,户外游戏中丰富的材料和玩法是吸引幼儿参与活动最重要的因素,在户外游戏中,丰富的活动材料和有趣的材料玩法是吸引托班幼儿参与活动最重要的因素, 幼儿在与游戏材料的互动中能得到锻炼体能,增强身体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将从户外游戏活动材料入手,积极挖掘游戏材料的教育价值,以激发幼儿兴趣、探索材料的多种玩法、不断优化材料的开发与研究、使幼儿通过与活动材料的互动, 不断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促进幼儿的体能发展。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根据小托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创设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户外游戏环境和材料,注重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运动,自发生成,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关键词
户外游戏材料 材料研发 3—4岁幼儿
三、研究对象
小托班幼儿
四、研究过程
(一)统筹多方资源,利用废旧材料研发多种游戏材料
1统筹多方资源,进行材料的收集
在材料的收集方面,我们除了利用家长资源外,还利用教师资源、社区资源、社会资源等多方渠道,收集废旧材料、如我们到到超市收集家电大纸箱、泡沫板;到建筑工地收集pvc管子、木工板;到生活小区收集绒线、布条、毛绒玩具、彩条;到废品收购站协商选择我们适用的材料。
2因地制宜,变废为宝,自制游戏材料
我们制作的游戏材料“赶小猪”,就是用废旧的大纸箱子做了小猪的“家”,用旧报纸卷成纸棒赶“小猪”用;用废旧的牛奶箱子制作成了跨栏用的障碍;把废旧的报纸采用卷、缠、包装等方式进行装饰美化做成长短不一的纸棍,用废旧鞋盒子制作了“快乐的小拉车”;用废旧大纸箱子,制作了“打地鼠”老鼠藏的洞;用废旧的电冰箱纸盒子,制作了“喂老虎”游戏中“老虎”的身体;把纸箱子用剪裁装饰等方法制作了“连连爬”;用碎布制作了“小鱼”、用废旧无纺布做了“山洞”;用亮光纸做“果子”;还将粒粒橙、酸奶瓶、哇哈哈瓶用松紧带连接起来做成“拉力器”;用纸箱子做成弯弯曲曲的“小路”;用易拉罐做成了“滚筒”;废旧泡沫垫做成“飞盘”;蛋糕盒底座做成“托盘”(可以托着乒乓球、沙包、皮球等);废旧泡沫垫做成“乌龟”;废旧挂历纸刷上颜料,做成“荷叶”;我们还用饮料瓶剪成像小伞花形状,贴上鲜艳的装饰,拧上盖子,做成“小陀螺”旋转着玩;我们制作的“大飞轮”的游戏材料,就是用许多废旧的酸奶盒、牙膏盒拼搭而成的。
这些材料非常适合托小班幼儿进行户外游戏,材料的提供,使游戏更加丰富、更加有趣,小朋友每天摆放着这些游戏材料积极的参与户外活动,在玩的同时他们的身体素质与能力得到了提高,满足了身心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从不同层面满足了幼儿不同的兴趣需求。
(二)挖掘材料多种价值,探究材料多种玩法
1巧用材料,一物多玩
幼儿园运动器械中的“一物多玩”是指教师为幼儿提供同一种运动材料或运动器械,鼓励幼儿通过材料组合、方位变换、合作游戏等方式,不断创新、丰富玩法,提高幼儿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的一种途径和方法。
如何让同一种玩具或材料变出新的玩法,使幼儿愿意玩,从而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是我们课题实施中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如:在“玩瓶子”活动中,放手让幼儿利用废旧的饮料瓶进行各种跳的练习——把瓶子竖起来、躺倒或利用几个瓶子拼成图形进行单脚跳、双脚跳、助跑跨跳等。在组织幼儿玩自己制作的纸球时,鼓励幼儿玩出多种花样,如:踢纸球玩射门、抛接练习、用纸球当子弹互相追逐射击、赶小猪、我们还鼓励幼儿不用手拿球玩比如夹球比赛(夹在两腿中间跳着走,夹在腋下跑,放在脖子底下低着头走)。我们用几个很大的纸箱做成了山洞,孩子们各个钻得乐开了花;不一会儿这几个看似无用的纸箱又变成了捉迷藏的游乐场,顿时场地上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总之,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和废旧材料,让孩子们创造多种玩法,提高了幼儿锻炼的兴趣,发展了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实践一次次的证明:器材不需要“多”,而是需要“精”。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一物多用靠的是老师们的聪明与才智。
在我们设计和开发游戏材料的时候,常常也会遇到困惑,如感觉游戏材料不够新颖,自制的游戏材料有时发挥不到应有的作用,无法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分析反思,我们发现可以将游戏材料,合理的创新运用,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变换出各种各样游戏的玩法。
首先作为主导地位的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提供幼儿感兴趣的运动器械,供幼儿自主选择,自主组合如:“打门球”的游戏材料,我们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套自己的门球工具,在玩耍的过程中,幼儿可以独立操作,也可以自由组合,在组合的时候,既可以组合成两人或三人的小组,又可以组合成十人以上的大组,在玩耍的过程中,玩法灵活多变。这样的游戏材料为孩子们提供探索活动的机会,让幼儿通过探索,尝试以及运用自身已有的经验不断地寻求的活动方式。
其次,陈鹤琴指出:“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他的真世界”。为幼儿创设和投入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器械,是为了提供幼儿去挑战困难、解决问题的机会。运动中,在注重幼儿自身经验的习得的同时,还应充分给幼儿探索提供机会,做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启发者和引导者。如孩子们在玩“大飞轮”的时候,一开始孩子们先自由随意的在操场上推动大飞轮,孩子们跟随大飞轮自由的奔跑。后来我把大飞轮逐个按一定距离进行摆放,让孩子们走迷宫,孩子们在玩耍中受到的启发,玩出了更多的花样:如:将大飞轮平放的地上,大家一起在上面行走;或者将大飞轮平放的距离进行调整,可以练习跳的动作等等。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篇1教材简介:
秋天的草地上,狗、老虎、河马、斑马、袋鼠、狮子、兔子……孩子们喜欢的动物朋友正玩着捉迷藏的游戏,简洁而略带夸张的动物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每一种动物的典型特征。作者对绘本的很多环节都作了精心的设计,每次翻页都是让孩子来猜猜“谁藏起来了?”、 “谁转过身去了?”……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致的手工画令人赞叹。动物们轮流躲藏着、变换着各种不同姿态,让孩子们喜欢上这些可爱的动物们。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取了其中的9个动物,通过快乐的游戏,让孩子们不仅认识可爱的动物,并且在一次次的“捉迷藏”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发展他们的观察力、记忆能力,对各种动物之间的不同特征也会有更多更深入的理解。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动物的不同之处,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并清楚地表达。
2、引导幼儿通过纵横序列初步感知方位,能说出动物的具体位置,培养幼儿空间概念。
3、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知序列。
活动难点:
利用纵横坐标感知空间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件)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秋天的草地)秋天的草地真漂亮!小动物们也排着队来了,瞧,来了几个动物?你能说说它们是谁吗? (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
2、小动物排成几排?(2排),我们用数字来表示。
3、小动物要和你们玩个“猜一猜”的游戏:请你说出一个动物和别的动物不一样的地方,让别的小朋友猜猜它是谁?
4、用例如“头上有花的小动物是谁?”这样的话来说。
二、游戏一
1、小动物要和小朋友做个捉迷藏的游戏。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
2、小动物们躲起来了,小朋友闭上眼睛。哎,谁躲起来了?你怎么知道的?
小朋友真厉害,都能根据动物的身体特征看出来。
三、通过纵横序列认识房间号
1、小动物们在草地上玩得真开心,现在它们还想到家里玩捉迷藏的游戏。
2、(出示课件)看,小动物的家有几层?(三层)最高的是几楼?最低的是几楼?中间呢?(在白板上写出楼层号)看,一楼有几个房间?哪间是第一间?(老师写上房间号)
3、我们把1楼的第一个房间叫做101,前面的1表示什么?后面的1表示什么?那1楼的第二个房间叫几零几?第三个房间呢?
2楼的第一个房间叫什么?第二个房间是几零几?第三个呢?谁能说出3楼的房间号?
4、现在我们来做个“我说动物你说房间号”的游戏,反之,我说房间号,你说动物。
四、游戏二
1、现在,动物们要继续玩捉迷藏的游戏了。看,谁躲起来了?(河马)你是怎么知道的?河马的嘴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河马住在哪个房间?你能用“几零几的谁藏起来了”这样的话来说吗?
2、一个动物藏起来你能找到,多藏几个你能找出来吗?
3、这次是谁躲起来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它们住在几零几房间?
4、小朋友真厉害,都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找出来。
5、这次小动物是怎么躲的?它的身体怎么样了?(小猪转过身来了)哦,原来是让我们找转过身来的动物。几零几的小猪转过身来了?
6、 看,这次有几个动物转过身来了?(3个)它们是谁?谁能用“几零几的谁转过身来了”来说?老虎的身体是什么样的?你怎么知道是狮子?它是狮子爸爸还是妈妈?
7、小朋友们眼睛真亮,都能找到躲起来的小动物。如果动物再多躲几个你还能找到吗?那躲几个你能找到?全都躲起来你能找到吗?
8、(出示课件)几个躲起来了?你还知道它们是谁吗?河马在哪儿?犀牛呢?301会是谁?你还记得哪个动物的位置?
五、幼儿操作
1、这儿也有楼房,还有9个动物的,请你把动物送回它们的房间好吗?
2、结合课件评价。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都回到自己房间了吗?(检查操作结果)啊,小朋友真能干!小动物谢谢你们。
六、结束
今天我们和小动物玩了捉迷藏的游戏,老师的书上还有好多动物在玩捉迷藏呢,走,和老师一起去找找吧。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篇2活动名称:红蓝魔方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手、眼、口协调能力及反应能力。
2、锻炼幼儿一物多玩的探索能力。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互相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红蓝魔方各6个、音乐、绳子3条。
活动过程
一、《找对应》
教师将红蓝魔方随意摆放到圈中,当老师说到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时,例如:2+2,红队幼儿和蓝队幼儿要将正确得数的魔方放到自己队伍的圆圈中,哪队最先完成就为获胜,这个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孩子运算能力,在活动中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反应能力。
二、《比多少》
教师将红蓝魔方随意摆放到圈中,红队、蓝队幼儿听到音乐后立即将红蓝魔方放回自己队伍的圆圈中,音乐停止后哪队的魔方多,就为获胜队,主要锻炼孩子们的配合能力和反应能力。
[游戏规则]
1、游戏前将孩子分成红蓝两队。
2、游戏开始后每队幼儿必须将红蓝魔方分别放到自己队伍的圆圈中。
三、《扭扭走》
教师引导孩子将红蓝魔方按规律摆放成一条直线,进行S线行走,主要锻炼孩子的按规律排序和身体协调性。
[游戏规则]
首先孩子要将红蓝魔方按照红蓝红蓝……的规律摆放成一条直线,并且每个魔方中间要有一定间隔,能够绕S线走。
四、《跳跳跨跨》
在上一个游戏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孩子将红蓝魔方变换一种方式按照红红、蓝蓝的规律进行摆放,练习双脚跳跃和分脚跳跃,主要锻炼孩子的跳跃能力
[游戏规则]
孩子在第二关游戏之前,要将魔方重新按照红红蓝蓝……的规律按一定间隔摆放好,看到红色的魔方就双脚从魔方上面跳过,看到蓝色的魔方就要双脚分开从魔方侧面跳过。
五、《叠叠高》
教师引导孩子将红蓝盒子两两重叠摆放,进行跨跳练习,锻炼孩子的跨跳能力。
[游戏规则]
孩子在第三关游戏时,要将魔方两两重叠摆到一起,孩子从魔方前面起跑跨跳,跨过魔方。
六、《搭建城堡》
红队幼儿和蓝队幼儿分别拿自己队伍中的6个魔方进行城堡的搭建,哪对搭建的高又不会倒塌就为获胜组,主要锻炼孩子们之间的配合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游戏规则]
1、幼师再次将孩子分成红蓝两队,请小朋友用自己队伍中的魔方来共同配合搭建城堡。
2、在搭建城堡过程中小朋友不能走出自己队的圆圈中,看看那队的小朋友搭建的城堡最高,并且还能最快搭建完。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的竞争能力,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3、与同伴合作进行的搭建游戏。
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活动中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的培养锻炼。
难点:幼儿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以及个别幼儿协调性的培养。
活动准备
四个小凳子、五张卡片、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开始:
老师:我们现在一起做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抢凳子”
2、游戏规则:
五位小朋友一组,每人张卡片,活动室中间放四个小凳子,老师说开始童幼一起打节或放音乐五位幼儿要按节开始走,再说停的时候抢到自己的位置。如果抢不到主要被淘汰出局领读手中的卡片或说一句爱老师的句子。游戏继续执行,每组玩三边
3、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1、中班幼儿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有他特有的年龄特点: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活动中学会交往;动作发展更加完善,体力明显增强。这些表明这一时期的幼儿更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引导。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幼儿在活动中大部分能主动参与进来,个别甚至能主动协助老师完成活动;有些幼儿在活动能自主创造一些动作,使得整个活动能很好的开展下去;幼儿的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得到了锻炼;一些平时不合群的幼儿也能参与进活动中,孤僻的行为有所改观。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由于他们入园我就是班主任,所以对班上幼儿的情况比较了解,对他们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都有一个比较全盘的掌握。也因此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在活动中个别幼儿对老师的指令理解不清时,我亲自到其身边进行解释和示范,对个别不能达到要求的幼儿降低对其的要求。大部分幼儿都能配合老师的指令进行活动,因此活动也得以顺利开展。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整个活动幼儿的参与度较高,但是对一些发展较快的幼儿来说,活动相对交简单,因此出现了个别幼儿的热情持久度不高的现象,在今后的活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方面,以使得所有的幼儿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更加细致的考虑活动的各个环节,在基本活动的过程中适时的提高一些活动的要求,让发展较快的幼儿能全程投入到活动中来,比如:让他们来发号指令,指挥幼儿的活动节奏等。
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但他们的动作协调性以及灵活性都还需要加强锻炼。本班个别幼儿在平时的活动中不合群,性格比较孤僻。为了锻炼幼儿的动作灵活性和协调性,引导离群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设计了本次活动。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篇4活动目标:
1、探索尝试地垫的多种方法。
2、初步学习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方法。
3、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地垫、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做热身运动:天天锻炼身体好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地垫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客人,它来和我们做游戏,我们来看看它是谁?(出示地垫)
在和它做游戏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做动作的时候注意一下旁边的小朋友,不要碰到别的小朋友,小朋友之间要相互谦让。
2、幼儿自由地玩地垫。(现在我们就和它一起做游戏吧!)
3、请幼儿示范自己的玩法。
三、利用地垫练习跳跃。
1、幼儿尝试用地垫进行跳跃练习。
(请你想一想我们怎么才能和地垫一起做跳跃的练习呢?)
2、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的跳跃方法。
3、启发幼儿将地垫加长、垒高,再进行跳跃。
4、将地垫叠加在一起,幼儿集体练习跳跃。
5、集体游戏
四、游戏:小小解放军
玩法:老师递过来一张纸条(打开看,)刚刚老师接到一个任务,我们要帮助解放军叔叔完成一个任务,把地垫送到目的地,在这段路途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要穿过草地,钻过山洞,跨过小河才能到达目的地。
教师先示范并讲清楚规则,幼儿再游戏。游戏分两组同时进行,看看哪组最快。
五、结束部分
幼儿在地垫上放松整理,教师进行评价。
活动反思:
体育《我和垫子一起玩》在课的设计上,我根据中班幼儿贪玩、好动的年龄特点,以游戏引发幼儿尝试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整个活动自然化、生活化,提升了幼儿大胆尝试,积极探索的能力,并让幼儿从中体验与大家一起玩的乐趣。
今天的体育活动玩垫子游戏,为了使幼儿能在游戏中得到更多的乐趣,活动的开始部分的热身运动,我以游戏的形式展开,幼儿跟着老师学小飞机入场。分别作了上肢和下肢的运动,训练幼儿头、手、腕、胳膊、腰、胯、腿,使幼儿的全身得到了运动。还玩了一个好玩的“听口令做反动作”的游戏孩子们的激情也特别高,效果非常好。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我让幼儿自由探索垫子的多种玩法,孩子们都迫不及待的在我面前展示自己的玩法,但可能是由于我准备的'垫子太大的原因,幼儿除了把垫子放在地上躺着玩等,也没能想出太多种玩法,在这一环节中,我多次和幼儿分享他们的玩法。小结时我告诉他们一个人玩垫子好玩,但是几个或者很多人一起玩垫子更好玩,这样将幼儿带入下一个环节,第二次探索玩垫子,这样让孩子们又新增了玩垫子的兴趣。本次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内自由探索,充分发挥了幼儿做为活动主体的作用。我以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等不同的身份参与活动,增加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及情趣,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我根据突发状况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篇5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继续了解游戏规则的重要性,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2、进一步积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基本特征的相关经验。
活动准备:
1、插入材料:小兔躲猫猫。
2、红、黄、蓝三色大小不同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房子若干。
3、长耳朵、红眼睛、短尾巴饰品若干。
4、**三角形一个、萝卜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找小兔
1、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动物朋友,猜猜是谁(音乐)一起看看是谁(画面)
2、找找小兔躲在哪里,引导幼儿说说他们躲在哪里,并点数三角形的角和边……
二、扮小兔
1、师:我们也来扮小兔做躲猫猫的游戏,老师想扮兔妈妈,你想扮谁
2、教师鼓励孩子根据角色进行装扮(长耳朵、红眼睛、短尾巴)。
三、躲猫猫
1、介绍游戏背景和玩法:这里有什么房子它们是什么形状
2、第一次玩躲猫猫:(师)兔妈妈去找小兔,启发小兔试着说说:我躲在了形的房子里(与宝宝交流:为什么妈妈找不到或找到宝宝的原因,体会说清自己躲藏的图形屋,妈妈才能找到自己)。
3、第二次玩躲猫猫:引导小兔躲的时候声音轻轻的,小手小脚藏得好好的,听到妈妈的指令再去躲,并启发小兔完整地说说:我躲在了哪里(与宝宝交流:为什么妈妈找不到或找到宝宝的原因)。
4、第三次玩躲猫猫(手机响起,妈妈接听并与兔宝宝商量是否同意鸭妈妈一起来玩躲猫猫游戏)。
(1)引导宝宝看提示板、听妈妈指令轻轻地找个图形房子躲起来,并启发小兔完整地说说:我躲在了哪里(与宝宝交流:为什么鸭妈妈找不到或找到宝宝的原因)。
(2)跟着鸭妈妈到教室里再玩躲猫猫的游戏。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篇6活动目标:
1、利用废旧的瓷砖作画,增进幼儿与母亲之间的情感交流。
2、培养幼儿的表达与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油画棒、瓷砖、抹布等
活动过程:
1、准备一块瓷砖或地砖。清洗干净,保持干燥。
2、活动中由家长和孩子共同使用油画棒,完成一幅瓷砖画。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篇7游戏目标:
1、能大胆生动的表现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并能根据自己对故事《三只小鸡》的理解,在语言、动作、表情上有所增加或改动,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2、学习选择使用替代的游戏材料,合理的布置游戏情境。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熟悉三只小鸡的故事,并能在语言及动作上生动的表现。
2、物质准备:桌椅若干,三只小鸡、老牛头饰若干,故事磁带、录音机一架。
游戏重点难点:
游戏重点:引导幼儿讨论如何设置出牛圈内外的场景。
游戏难点:按照故事发展的情节顺序进行表演,大胆的从动作、表情、语言等方面表现自己对角色的理解。
游戏指导:
1、进一步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在第一阶段能较好的从语言方面表现个角色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用不同的表情动作表现富有个性的角色。
2、师生共同讨论情境的设置和材料的使用。
(1)教师介绍提供的几种材料。
(2)师生共同讨论情境的设置方法:重点引导幼儿讨论如何设置出牛圈内外的场景。
3、幼儿欣赏同伴的表演,师生共同评价游戏情况。
4、引导幼儿提出分组游戏应注意的问题,并制定游戏常规。
(1)角色的分配应共同协商,对有争执的角色应互相谦让或想办法解决。
(2)收放材料要轻拿轻放,会听信号收拾游戏材料。
(3)共同协商创设游戏情境。
5、幼儿游戏,教师以角色的身份或观众参加游戏进行适当指导。
鼓励大家积极参加表演游戏,按照故事发展的情节顺序进行表演,大胆的从动作、表情、语言等方面表现自己对角色的理解。
6、评价:引导幼儿进行较客观的自评他评,提出活动遇到的困难及自己的解决方法,提出对游戏的新需要。
活动反思
1、活动简况:
幼儿在游戏中能初步了解各角色的性格特点,对于主人公小黑鸡,小白鸡、小花鸡的角色对话也基本掌握。也懂得了要做一个礼貌的好孩子。但对于老牛的角色对话掌握的不够。
2、不足之处:
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活动中教师问的较多,幼儿的思维受牵制较多。
3、原因:
材料中只准备了挂图与指偶,故事的表现形式较单一,无法引起幼儿较多的兴趣。
4、对策:
(1)利用自由活动时间,播放该故事,增加对故事情节的了解。
(2)利用区域时间丰富幼儿有关三只小鸡的故事情节。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篇8目标:
1.通过猜色游戏提高有意注意能力,探索记忆的规律与方法。
2.熟悉轮流扔骰子的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准备:
1.同种颜色的圆形磁铁扣若干;饼干或月饼铁盒圆盖若干;三面为红色、三面为绿色的红绿色骰子一枚。
2.游戏卡片若干张,上面分别贴有按不同模式排列的红、绿圆点,其中有的圆点排列有规律,如"红绿红绿……""红红绿绿红红绿绿……""红绿绿红绿绿……""红红红绿红红红绿……"等,有的圆点排列是随机的(见图4)。
玩法:
1.两名幼儿参与游戏,先选择一张游戏卡片置于铁盒圆盖内,然后用圆形磁铁扣分别遮盖住卡片上面的红、绿圆点,这张游戏卡片同时也被磁铁扣固定在了铁盒圆盖内(见.图5)。
2.游戏时,幼儿依次扔骰子,并根据骰子朝上一面所显示的颜色,去猜铁盒圆盖中哪一枚磁铁扣下面的圆点颜色有可能与骰子所示颜色相同,并将这枚磁铁扣翻开。比如,当投到红色骰子时,幼儿就要设法去猜哪个磁铁扣下面的圆点有可能是红色的。如果卡片上露出的圆点颜色与骰子所示颜色一致,则猜测成功,可以获得这枚磁铁扣。如果猜测错误,则要用这枚磁铁扣重新盖住圆点,让对方继续扔骰子,游戏重新开始。以此类推,直至全部猜出。
3.待幼儿熟练后,可增加游戏难度。即在幼儿猜错时,把磁铁扣重新盖住圆点,然后将铁盒圆盖转一圈。
规则:
1.扔骰子后,两名幼儿要根据骰子朝上一面的颜色去猜磁铁扣下的圆点颜色,猜对者可以赢走这枚磁铁扣。
2.每猜一次只能翻一枚磁铁扣,不得连续翻看。
3.游戏结束时,得到磁铁扣多者为胜。更换游戏卡片,游戏继续进行。
评析:
"猜红绿"的亮点在于游戏材料的巧妙选择与应用。教师收集来饼干或月饼铁盒圆盖,拿它作为游戏底盘,与磁铁扣和圆点卡片组合在一起,幼儿迅速被这个与磁铁有关的游戏材料所吸引。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游戏卡片上的圆点明显小于磁铁扣,红、绿圆点都能完全被磁铁扣遮盖住,有效防止了幼儿在猜测时看到圆点边缘颜色的可能。
游戏过程设计则处处体现提升幼儿智力的意图。幼儿最初的猜测往往是盲目的,但后来渐渐学会了有意注意与观察。经历几次失败后,幼儿逐步发现了红、绿圆点的排列规律,从而根据排列规律推断被遮盖住的圆点颜色。由于圆点是封闭排列的,一旦旋转铁盒圆盖,幼儿就容易受到干扰,从而增加了游戏的难度,等等。这一游戏对幼儿观察、思维能力等的发展非常有价值。教师在活动中善于放手,让幼儿自主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寻找记忆方法发现颜色圆点排列规律,而不是一发现幼儿有错误就给予纠正或告诉答案。比如,当幼儿猜错时,教师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寻找圆点颜色的排列秘密。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常常出人意料,比如,在两人游戏中,幼儿采用的策略各不相同。有的幼儿在了解了圆点排列规律后,会尝试运用机械识记的方法提高猜测的准确性,即使铁盒圆盖旋转了,也能记住圆点的排列规律;有的幼儿为了增加对方猜测的难度,采取"跳着拿"磁铁扣的方法,导致对方出现即使按圆点规律拿取也不易判断的困难。
"猜红绿"游戏的变通性很强,教师可根据本班幼儿的能力做出多种设计。首先,可以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卡片,卡片上圆点的排序可以是有规律的,也可以是无规律的,有的可以简单点,有的可以复杂点。活动后期,教师甚至可以引导幼儿自己设计游戏卡片。其次,铁盒圆盖可以多准备几个,可以有大小之分,大圆盖上面的圆点数量可增多,猜测难度也会随之提高。再次,可以设计多变的游戏规则。例如,看到红色骰子要求猜绿色圆点,看到绿色骰子要求猜红色圆点等。总之,游戏设计思路可以灵活多变,以让幼儿的学习更富创意和活力。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篇9准备材料:米口袋提圈lO个、宽松紧带20根、彩色卡纸。
制作方法:
取2个米袋提圈,将2根宽松紧带连接米袋提圈,形成一个拉力器。
游戏方法:
1.健康活动:
(1)儿童自由用双臂使用拉力器,进行扩胸活动。
(2)将提圈拉力器一头固定在活动场地的柱子上,进行单臂射箭活动,或一脚踩住拉力器一端,一手使劲往肩上拉,练习单臂肌肉。
(3)两人一组玩开火车的游戏。
(4)将拉力器横放于地面,充当小河等障碍物,进行单腿或双腿跳的练习。
2思维训练活动:
(1)将各色提圈拉力器悬空挂成一排。
(2)幼儿蹦跳触物,并根据相应色彩模仿动物的声音或动植物的形态。如触摸到黑和白的挂饰,可模仿奶牛一边叫一边走回来,或模仿斑马哒哒地跑回来;如果触摸到绿色的提圈挂饰,可模仿柳枝飘回来;如果触摸到红色的提圈挂饰,可模仿花朵,唱着红花的歌走回来……
3.建构活动:作为马路的隔离带或围合动物园的成品材料使用。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篇10活动目标:
能动脑筋、有耐心地用钓鱼竿钓起不同形状的瓶子,坚持完成任务,不放弃。
活动材料:
筷子、细绳、吸管、装饰过的可乐瓶。
活动玩法:
1用蓝色的纸板围一个池塘将装饰过的瓶子放进去,瓶口朝上。
2拿一根钓鱼竿,把鱼线(线的尾部系一小截吸管)放进瓶子里,抬起鱼杆将瓶子钓起来。
规则:
1可以调整鱼竿上的小吸管,但不能用手将吸管放进瓶子里。
2钓过的瓶子及时还原,钓竿用完放回瓶子里。
新《纲要》指出:培养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幼儿园户外大型体育器械如滑滑梯、攀登架等形式固定、玩法单一,中小型体育活动材料也都是以球、绳、圈为主,这些都不能满足幼儿体育活动多样化的需求,而自制体育器械因有节约、实用、有趣、灵活等多种功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
一、自制体育器械的材料特点
1要考虑材料的多样性。单一地让幼儿玩某一种体育器械,一般不会让幼儿有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应挖掘器械的多种玩法,将多种器械合理搭配,多种材料灵活组合、变通,让熟悉的材料充分发挥其应有的魅力,满足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让幼儿乐在其中。
2要考虑到材料是幼儿感兴趣的。要激发幼儿对运动材料的兴趣,使幼儿既喜欢玩,又乐于探索。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运动材料的运动功能比较显性,容易限制幼儿的思维。
3要考虑材料安全、卫生、耐用。器械在活动过程中是与幼儿直接接触的,所以材料选择一定要遵循安全、卫生、耐用的原则。
二、自制体育器械的材料投入
1自制体育器械材料的来源
(1)材料的收集。设立一个“废旧材料搜集区”,放置塑料类(塑料瓶、塑料袋、塑料片等)、纸张类(纸杯、纸盘、纸袋、广告纸、彩色纸等)、自然物类(树皮、草根、石头、动物壳等)、其它类(碎布头、零毛线等)四个纸箱,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同时也较好地体现了家园合作的精神。
(2)材料的筛选。首先要检查材料的安全性。如将一些有棱角的材料进行加工使其光滑(竹竿、木头、瓶罐等),或将一些破烂的瓶罐剔除;其次要检查材料的可利用性。剔除一些已经没有使用价值的材料,如一些过于破旧的废纸盒等;最后还要检查材料的卫生性。将可清洗物品统一进行清洁,然后利用太阳光或紫外线进行消毒,或将有的不能保证其卫生的材料剔除掉,以确保材料的无毒无害。
(3)材料的分类整理。收集的材料五花八门,教师可针对不同材料的使用价值进行统一分类整理。如零毛线、小药瓶、广告纸等则可整理到美工区内;石头、豆子则可放置在瓶类作为乐器整理到音乐区内;纽扣、塑料袋则可整理到科学区内等等。最后将一些可用在体育活动中的废旧材料集中在一起又进行分类放置,如瓶罐类、纸张类、绳类、棍类、布类等等,一目了然,便于制作。
2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
在幼儿园提倡“变废为宝”的号召下,我园就自制了大批量的体育玩具。如:废旧布料做的沙包、易拉罐做的高跷和拉力器、碎布和旧丝袜做的流星球、饮料瓶做的“火箭炮”等等。对于自制体育器械,我有以下体会。
(1)从幼儿兴趣出发进行制作。教师要通过对幼儿平日的活动进行细心观察,善于去发现幼儿喜欢些什么、需要些什么,从而有选择性地去制作出幼儿感兴趣的器械。如:根据幼儿园小朋友对小动物袋鼠跳的样子感兴趣,制作出了玩具“布袋娃娃”;由幼儿对蓝猫咕噜噜果奶的喜爱,用其空瓶制作了“保龄球”。
(2)充分利用材料。可以制作成形式多变、各种各样的活动器械。例如说可以将同一种材料制作成多种类型的器械开展活动:一个饮料易拉罐可以做成高跷、梅花桩、滚滚车、保龄球、响罐……。同样,同种类型的器械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如“投掷物”:可以用报纸揉成团做成、用布缝制而成、用沙和布(沙包)来制作、用夹子制作等等,可谓是丰富多彩。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不同的材料以新颖的面目出现这能激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不断变化着的器械能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积极性更高、兴趣更大。
(3)制作器械时要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幼儿有年龄的差异和能力的差异,教师要针对不同幼儿之间的不同差异为幼儿准备适合他们的器械。如针对小班小朋友年龄小,身体肌肉发展不完善,各方面能力都较弱的特点,从安全因素出发,本着使用简易的目的,用布与海绵制作成形象生动的“葫芦娃”,提供给小班幼儿,帮助他们练习抛接等动作,以达到培养和发展他们手肌肉能力的目的。大班的小朋友较之小班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好的发展,则可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要求,进一步的发展和锻炼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可为大班幼儿提供自制器械“布袋娃娃”,让幼儿钻在缝制装饰过的布袋里进行跳跃练习,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控制平衡的能力以及身体的协调性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自制体育器械的运用
教师在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时一定要明确“物尽其用,一物多玩”的指导思想,不拘泥于器械的常规玩法,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动脑、大胆思考出用一种器械创造出多种不同的玩法。那么应如何有效地运用自制体育器械,真正达到发展幼儿的目的呢?
(1)在晨间体育活动时,根据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器械的区间投放。针对活动场地、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活动的兴趣以及幼儿的基本动作等进行体育玩具的区间投放,做到活动量大的和活动量小的玩具相结合,上肢和下肢的体育玩具相结合等,以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为主。如晨间体育活动中,小班小朋友喜欢玩报纸制作的大纸球,我们就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投放;中、大班的幼儿动作发展较好,我们在提供玩具时,就提供有挑战性、幼儿感兴趣、体现幼儿两两合作的体育玩具,如:跨越纸盒制作的障碍等,并供幼儿自主摸索其多样的玩法。
(2)在集体体育活动时,重点进行自制体育玩具的一物多玩。在开展体育活动时,我们重点让幼儿自主探索玩具的多种玩法,让一种材料发展幼儿的多种动作,幼儿在集体的体育活动中进行多种方法的练习,让幼儿在玩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3)将自制体育玩具编排成各种器械操进行展示。如用废旧布条做成的“弹力拉力器”操、用挂历纸做成的“双截棍”操、用旧长丝袜与旧布条做成的“流星球”操、在酸奶瓶中放置黄豆做成的“响瓶”操、还有筷子操、竹竿操等等,让我们的课间操更为丰富多彩。
总之,自制体育器械活动的开展大大地提高了幼儿活动的兴趣,通过幼儿的参与和体验,身心和动作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和发展。今后,我们还将把自制体育器械的活动延伸到家庭,让幼儿在与父母共同游戏的过程中,增进亲子情感。
一、丰富的物质材料是开展科学活动的重要前提
二、适宜的物质材料、恰当的投放方式是幼儿获取科学经验的关键
如:大班科学活动“力”。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让幼儿体验感知到力,如果单凭教师的说教和演示,或者是空洞的说理,是很难达成教育目标的。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准备生活中常见的、幼儿熟悉的丰富的物质材料,可准备:童车、动物摇椅、拉力器、皮球、高跷、小推车、小汽车、小篮子、玩具枪等,
大班的科学活动“空气”。
材料投放:打气筒、气球、塑料袋、各种吹气玩具等。
小班科学活动“玩水”。
材料提供(1)每桌一个空盆、一盆水,一个茶杯,一个塑料袋,每桌一块抹布,玩具若干。(2)盆、杯、袋摆放在每桌桌子的中间,四周放置一些玩具。
活动目标:激发探究兴趣,培养幼儿观察力;让幼儿感知水是流动的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体验玩水的乐趣,知道水是透明、无味的,知道人是离不开水。
中班科学活动“充气玩具”。
材料提供(1)充气玩具若干,每桌气筒、棉线、毛巾若干等。
一、设计意图
我园注重利用废弃材料自制玩教具,在我班,利用师生共同收集的废旧塑料酸奶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等制作了大量的瓶罐类健身玩具,旨在培养幼儿节约资源的良好品质,充分利用自己收集的废旧材料进行合适的体育锻炼,从小感受低碳环保生活的乐趣。根据中班上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我与瓶罐齐锻炼。
二、活动目标
1、喜欢利用自己收集的废旧瓶罐进行体育锻炼、游戏。
2、能用瓶罐布置运动场地,锻炼握举、平衡、跳跃及躲闪能力。
3、增强环保意识,获取主动收集瓶罐的生活经验。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洗净消毒的自制瓶罐玩具若干(数量是幼儿人数的两倍),音乐。
2、知识准备:已初步掌握班级自制瓶罐玩具的名称和玩法。
四、活动过程
(一)做瓶罐操
教师:今天我们要跟瓶罐朋友们一起锻炼,请先找到我们的拉力器朋友,跟老师一起随音乐做做热身操吧!(请幼儿分批有序地去健身区拉力器篮中每人取一对拉力器再回做操的点齐做拉力操热身。)
(二)瓶罐游戏
1、教师与幼儿合作将瓶罐放在活动场地上,布置成“小桥”、“树林”、“小溪”等活动情境。
(锻炼幼儿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幼儿参与热情。)
2、幼儿四散在活动场地,在老师的看护下按自己的意愿尝试通过“小桥”(平衡)、穿越“树林”(躲闪跑)、跨越“小溪”(跳跃)。
3、请个别幼儿演示,然后提出要求:除刚刚的方法,你还有更奇妙的布置“小桥”、“树林”、“小溪”的想法么?你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方法通过“小桥”、穿越“树林”、跨越“小溪”呢?
4、 幼儿分组讨论、探索,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思考不同的布置方法和锻炼方式。
5、教师让幼儿用自己思考出来的方法过“小桥”、“树林”、“小溪”并将多于的瓶罐运送回“瓶罐之家”。
(三)瓶罐按摩
幼儿边听舒缓的音乐边用手中的瓶罐轻拍自己的手臂、肩部、腿部,进行整理活动。
将瓶罐“送回家”,结束活动。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1设计意图
在一次餐后区域活动时,两个小女孩把纸杯当小电话,模仿着大人聊天,只见她们你一句我一句说的可高兴了。其他孩子们觉得好玩,也纷纷用纸杯当小电话玩起了打电话的游戏,忽然一个孩子说:"要是纸杯真的可以当小电话传声音那该多好玩呀!"孩子们听这个提议可兴奋了兴致盎然地说着"用纸杯做电话"的不同看法,我马上捉住孩子这一兴趣点,根据大班孩子动手能力强、喜欢探索特点,设计了本次的科学活动"奇妙的传声筒"。预设以幼儿自主学习为主,旨在通过科学的探索,引导幼儿在做做玩玩中获得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主动尝试、积极探索科学的兴趣。
一、活动目标
(一)了解声音能通过棉线、铜丝、塑料绳的震动进行传递。
(二)学习对比观察,能对探索的问题进行预测与验证并作出准确的记录。
(三)感受探索科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
1.初步知道"传声筒"的玩法。
指导语:引导幼儿探索能让传声筒传声的方法。
(二)材料准备:
1.ppt多媒体课件:《奇妙的传声筒》《电话屋》。
2.两人一套幼儿操作记录材料(线绳连接的传声筒、细铜丝连接的传声筒、塑料绳连接的传声筒操作记录卡)。
3.场地准备:园内较开阔的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
(一) 出示用棉线连接的传声筒,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1.幼儿自由玩棉线连接的传声筒,探索传声筒玩法。
指导语:老师今天带来什么?用棉线连接的传声筒能不能传递声音呢?请两个小朋友一组找个舒服的地方试一试!
2.分组再次探索,发现拉直棉线震动才能传声。
指导要点:两个小朋友合作探索,发现要把棉线拉直、话筒贴紧耳朵才能传递声音;传递声音时棉线在震动。
(二)幼儿分组探索,引导幼儿探索声音通过连接物的振动传递,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1.出示三种不同连接物连接的传声筒,学习记录。
指导语:瞧!老师还带来了两种不同的传声筒,一种用铜丝连接的传声筒,另一种是用塑料绳连接的传声筒,请小朋友比一比三种不同连接物连接的传声筒,看看哪种传声筒传声的本领大?请小朋友来做小小裁判员,一边做实验一边把实验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上。
指导要点:介绍记录表格,引导幼儿学习记录的内容与方法。
2.幼儿两人一组合作实验,比较三种不同连接物连接的传声筒那种传声本领最大,并把探索结果记录下来。
指导要点:请幼儿两人一组合作探索,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记录:连接物是否拉直、是否能感受到振动、是否能传递声音。
(三)分享交流,启发幼儿把传声筒传声的探索与发现用语言表达出来。
1、幼儿交流实验结果。
指导语:请小朋友说说你们的探索发现,那种传声筒传声的本领最大?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记录的结果,大胆说出自己在探索中的发现。
2、播放课件,了解声音传递的秘密。
指导语:为什么铜丝连接的传声筒在拉直或不拉直的情况下都能传递声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的秘密。
(知道声音通过连接物的振动进行传递,铜丝硬振动快,声音就容易传递到另外一只话筒,所以铜丝不管拉直或是不用拉直都可以传递声音。而棉线和塑料绳软,松松的棉线和塑料绳会抑制、减弱并最终吸收震动,使震动无法到达另一只话筒,只有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才能很好地传递震动,让声音随着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的震动顺利地传递到话筒的另一端。)
(四)了解"传声筒"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知电话传声的秘密。
1、激发幼儿寻找传声筒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电话传声的秘密。
提问: 请小朋友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应用了"传声筒"传声的原理?
2、观看课件《电话屋》,初步感知电话传声的秘密。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电话是如何把我们说话的声音传递出去以及如何接收的全过程。
四、活动延伸
(一)将幼儿制作的不同的"传声筒"投放在科学区,鼓励幼儿课间继续探索发现声音传递的更多奥秘。
(二)在美工区提供材料,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不同的传声筒,通过尝试和改进更多的"传声筒"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附资料:
1、传声筒的小秘密传声筒利用的就是声波引起固体振动传播的原理。一般的固体的传声能力强于空气和水,线在拉直后与固体相似,可以提高传声能力,降低声波损耗,达到传声效果。声音通过连接物的振动进行传递,铜丝硬震动快,声音就容易传递到另外一只话筒,所以铜丝不管拉直或是不拉直都可以传递声音。而棉线和塑料绳软,松松的棉线和塑料绳会抑制、减弱并最终吸收震动,使震动无法到达另一只话筒,只有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才能很好地传递震动,让声音随着拉直的棉线或塑料绳的震动顺利地传递到话筒的另一端。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2幼儿园科学活动:好玩的弹性物品
一、活动目标
发现物体的弹性,了解弹性与人们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
利用材料制作弹性玩具。
三、活动准备
细铁丝、画纸、圆柱体、橡皮泥若干。皮筋、皮球、气球、拉力器等。
四、活动过程
1 、出示“会跳的小狗”引起兴趣,了解物体的弹性
我们教室里来了两只小狗“汪汪汪”小狗可开心了,你们看,它们跳得多开心呀!我们欢迎欢迎两只小狗,不过两只小狗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个问题,想听听是什么问题吗?
(汪汪,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是怎样跳起来的吗?)
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听,小狗是怎样回答的,好吗?(你们听好了)
“小朋友真聪明,在我们的身体下有弹簧,潘老师用力把我压下去,下面的弹簧变短了,我就沉下去了,潘老师一松手呀,我们就跳起来,弹簧呢也就恢复原样了。”
教师小结:听明白小狗的话了吗?噢,原来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会发生变化,松开力时,又恢复原状,这就叫物体的弹性。
2 、提供各种材料,让小朋友感知发现弹性。
两只会跳的小狗还给我们带来好多好玩的物品,等一下请小朋友去玩一玩,看看这些好玩的东西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儿操作:拉拉皮筋会变长,一松手又变成原来的样子压皮球,皮球会扁,松手又鼓起来了。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样玩的?发现它们有什么变化?
3 、弹性的作用,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弹性物体有好多好多,你们知道还有什么东西有弹性吗?
自行车打气,座垫装弹簧,是为了减少振动,夹子、理发推子有弹簧是为了方便使用,沙发、床用海棉和弹簧是为了坐躺时更舒服,水龙头开关里有皮垫子是为了防止漏水,弹簧秤用来测量物体的轻重……。
4 、小制作“会跳的小人”
师:今天“会跳的小狗”让我们知道了我们生活中离不开有弹性的物品,为了谢谢他们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个“会跳的小人”送给他们好吗?
出示示意图
老师带来了制作“会跳的小人”的示意图,请小朋友看看,你们能看明白吗?谁能告诉我第一幅图示是什么意思?第二幅呢?
老师讲解后幼儿操作。
5 、结束:让我们一起来和会跳的小狗跳舞吧。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影子的“眼睛”
大班幼儿对影子这一有趣的光学现象特别感兴趣,他们喜欢和影子做游戏,因此我们经常会开展有关影子的科学活动,这些活动一般都是围绕着影子产生的原理展开,幼儿较难理解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本次活动我们运用反证的方法,通过为动物的影子找“眼睛”,让幼儿自己对有关影子的错误或模糊的前概念进行验证,从而进一步理解纸挡住光就会出现影子,而纸没有挡住的地方光就能透过等粗浅的科学知识。
活动目标
1.探索为动物的影子找“眼睛”的方法,知道纸没有挡住的地方光能透过,反之则产生影子。
2.能与同伴合作观察和记录,并对生活中的光和影的现象有继续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剪纸动物的头饰、手电筒、剪刀若干、背景板一块、幼儿记录纸若干。
2.教师演示材料:关于动物影子的PPT、已剪好眼睛的兔头、手电筒、集体记录纸一份。
活动过程
一、说说影子,引起兴趣
1.师:这几天我们都在玩影子游戏,你们发现影子有哪些有趣的现象
幼:影子有时会变得很长,有时又会变得很短,有时又会消失不见。
幼:我跑影子也跑,我停下来影子也会停下来。
幼:影子的颜色都是黑黑的,有的深,有的浅。
2.小结:影子真像一个魔术师,有时会出现,有时又会躲起来;有时会变长,有时又会变短。
(分析:在本活动开始之前,我们首先对刚刚结束的影子游戏进行交流,教师在提问时特意突出“有趣”二字,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幼儿探索影子特性的兴趣。通过教师的小结,帮助幼儿回顾关于影子的各种经验,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二、比较不同的影子,记录各种猜测结果
1.教师演示关于动物影子的PPT,幼儿根据局部特征猜测分别是哪些动物的影子。
2.出示有眼睛的兔子影子的,请幼儿说说这个影子和前面看到的影子有什么不同。
3.猜猜为什么兔子的影子上会有眼睛,幼儿结伴商量并记录猜测结果。
4.交流各种猜测记录。
猜测一:在兔子头像上画两只眼睛;
猜测二:在兔子头像上贴两只眼睛;
猜测三:在兔子影子上画两只眼晴;
猜测四:在兔子头像上剪两只眼睛。
5.教师在集体记录纸上记下幼儿的各种猜测,并提出要求。
师:请你们用商量好的办法试一试,然后再用手电筒照一照,看看小动物的影子上能不能看到眼睛。
(分析:教师通过演示动物影子的PPT,出示有眼睛的兔子影子的,引发幼儿对两种影子进行比较,从而自然地过渡到猜测、记录阶段。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大胆猜测“如何才能在动物的影子上看到眼睛”,并在教师的鼓励下开始初步验证自己的各种设想。)
三、实验验证,寻找答案
1.幼儿运用猜测的方法进行验证,并进行记录。
师:请你们在做实验的时候,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记录下实验结果。试过自己的方法后,也可以试试别人的方法。
2.幼儿根据实验情况交流自己的发现。
●光透过动物头饰上的小洞后影子上就会有“眼睛”
师:为什么给动物头饰画眼睛、贴眼睛都无法让我们在影子上看到眼睛,而剪个小洞就能看见呢
小结:手电筒的光透过纸上的小洞后影子就会有眼睛,而画眼睛或贴眼睛都会将光挡住,所以影子上就看不到眼睛。
●洞的大小和“眼睛”大小之间的关系
师:小动物的眼睛都一样大吗为什么是不是洞剪得大眼睛就大,洞剪得小眼睛就小呢
小结:剪的洞越大透过的光就越多,影子上的眼睛就越大。反之,剪的洞越小透过的光越少,影子上的眼睛就越小。
(分析:实验验证后,当幼儿开始交流实验结果时,教师的开放式提问能有效引导幼儿进行细致观察,并鼓励幼儿用浅显的语言来解释较为复杂的光学原理。教师预设的一些关键提问,能够帮助幼儿对光和影子的一些错误或是模糊的前概念进行验证,并通过同伴间的引导、自己的操作,从而进一步理解“影子上如何才能出现眼睛”的光学现象。)
四、延伸活动:手影游戏
1.出示手影游戏的PPT,请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
2.幼儿在区角中模仿手影动作进行游戏。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落下来
设计意图:
在地球上,所有东西往上一抛都会落下来,这是小班幼儿都有的生活经验。但是对幼儿熟知的经验有没有进一步探索的意义和价值呢我们试图通过一个集体活动来推动幼儿对这些生活经验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以帮助幼儿学习观察、比较、记录等科学探索的方法。
目标:
1.观察、比较物体下落时的现象,对物体的下落现象感兴趣。
2.能用记录的方式和语言来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准备:
1.第一次操作所需的材料:纸杯、纸盘、泡沫积木、树叶、羽毛、软球、丝巾、绳子、手帕、废弃的饮料瓶、三毛球等,数量之和多于幼儿人数。
2.第二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上,每人增加一份记录纸和笔。
3.第三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样大小、颜色的手工纸每人一张。
过程:
一、观察一种物体的下落现象并清楚表达
1.提出任务。
师: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没那么简单考考你”的挑战游戏。“没那么简单考考你”是什么意思呢(看上去很简单,其实不简单。)
师:我们知道在地球上所有的物品往上一抛,都会――(幼儿补充:落下来。)这个问题真的很简单!但是你是否注意到,每种东西落下来是什么样子的呢又能否用清楚流畅的语言来表达呢这可有点不简单了。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品落下来的样子,等一会儿要请你表达。
2.教师操作,逐一让物体下落。
3.交流与总结。
(1)幼儿交流。
(2)教师总结:大家通过仔细观察,把“落下来”这件事情表达得很清楚。有的注意到了落下来的声音,有的观察到了落下来的样子,有的发现了落下来的速度。很棒!
(开门见山地让幼儿带着任务观察物品落下来的现象,为下面环节的展开作经验准备。)
二、观察、比较两种物体下落现象的不同,用记录方式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1.提出任务。
师:我们今天的挑战是“没那么简单考考你”,下面请选择两样物体,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用动作解释“同一高度,同时落下”),观察它们的不同,并记录下来。
教师在幼儿操作时的指导要点如下:
●注意了解幼儿是否遵守“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的规则。
●当幼儿有了自己的发现时提醒他们记录下来。
●当幼儿记录有困难时,可以让他们观察同伴记录,提醒他们用符号进行记录。
2.交流与总结。
(1)幼儿交流自己的记录。
教师这时可以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幼儿创造性地用符号来表示自己的发现。
●幼儿记录物体下落速度的不同表现。
(2)总结物体下落现象的相关因素。
师:大家通过观察、比较、记录,知道了物体落下来时有许多不同。可是,这些不同可能和什么有关系呢(根据幼儿的回答总结:可能与物体的轻重、大小、形状以及风力有关。)
(这个环节的任务难度提高了,即要在前一个环节观察的基础上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并且从语言表达转为记录表达。)
三、探索让同样的纸出现不同的下落速度
1.提出任务。
师:请记住我们的挑战题目是――(幼儿补充:没那么简单考考你。)
师:(出示一张手工纸,使其落下)给你们一张同样的纸,使它下落的速度和我的不一样。看上去简单,其实不简单哦!试一试吧。
2.幼儿操作。
教师边与幼儿一同操作,边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指导要点如下:
●当幼儿出现折叠动作时,便上前鼓励,并与之比较两张纸的下落速度有何不同。
●当大多数幼儿受同伴影响采用折叠方法时,教师应进一步引导:除了折叠.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团、撕开等。)
3.交流与总结。
教师在总结时可以让所有幼儿将变化后的手工纸与教师手中的手工纸一同落下,进行比较观察,鼓励幼儿设法使纸落得快一些。
(在进行了两个环节的尝试、观察、比较和对下落相关因素的思考之后,这个环节尝试让幼儿解决问题,即如何让两张相同的纸下落速度不一样。)
四、结束
师:在“没那么简单考考你”的挑战游戏中,你们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努力思考和尝试,取得了胜利,为自己鼓掌吧!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物体间的间隙
设计意图
进入秋天,各种果实和农作物逐渐成熟,于是利用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大人们要带孩子回家团圆的机会,我们给孩子们布置了“走进田野,采集果实”的任务。节后回来,那火红的辣椒串、金橙橙的玉米棒子,还有各种各样的高粱秸、谷子穗、带荚毛豆等农作物,纷纷登上了我们班的展示台。孩子们对这个小展台情有独钟,一有空就围拢过来整理和摆弄。
在一次装瓶时,有个孩子偶然发现在他装满的一瓶花生里,竟然还能再装上半杯小米!看着小米慢慢地从花生的空隙里穿过、漏下,孩子们都特别惊奇!追随孩子们的兴趣点,于是一个关于“物体间的间隙”的科学探索活动就在孩子们的激烈讨论和探索中展开了。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物体与物体之间是有间隙的。
2.探索合理有序地安排不同物体的空间。
活动准备
盘子、纸杯、乒乓球、玻璃球、小米、记录表、筛网、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实验用品,说说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么不同
1.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什么呀”“谁愿意来说一说,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么不一样呢”
2.小结:乒乓球大大的、圆圆的,玻璃球小小的、圆圆的,而小米又细又小,当我们用手抓起小米时,小米会从我们的指缝里流下来。
二、幼儿探索、尝试把小米、乒乓球和小玻璃球都装到一个瓶子里
1.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把三个杯子里的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都装到一个玻璃瓶里,看谁最爱动脑筋,能把他们都装进去!”
2.指导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注意操作规则,不要把小米撒到外面。
三、说说我的发现
1.师:“有的小朋友已经装完了,清你拿着记录表坐到前面来”“没有成功也不要紧,把你怎样装的记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装的你成功了吗”
四、引导幼儿用筛网将掺在一起的玻璃球和小米分开,再进一步探索其他的装瓶方法
五、交流、讨论实验结果
提问:“这一次你成功了吗成功的请举手!”
讨论:“为什么先装乒乓球,再装玻璃球,最后装小米的方法比较容易成功呢”
六、观看课件,引导幼儿懂得物体与物体之间是有间隙的,要学会合理安排物体的空间
师:“先装乒乓球,因为乒乓球占的地方大,然后放玻璃球,这样玻璃球就把大的空隙给填上了,最后我们再放上小米,这样小米又把更小的缝隙也给填上了,所以最后它们都被装了进去。”
七、拓展幼儿对物体间间隙的理解
引导幼儿再次尝试:装满的瓶子里,还能再装上半杯水吗为什么
八、幼儿分享交流实验的结果,进一步感知水所占的空间
师:“小朋友你们都成功了吗为什么这么满满的一瓶子玻璃球和小米,还能装上这一小杯水呢”(因为水把更小的缝也给填上了)
九、结束活动
把实验材料投放到幼儿的活动区里,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活动情况,可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不规则的物体之间的间隙,比如尝试装核桃、花生、豆子,或者石头、鹅卵石、沙子等。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3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探索让物体站起来的方法。
2、交流探索结果,增强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能“站住”的和不能“站住”的物品多种,如:盒子、瓶、笔、纸、直尺、羽毛、书、水彩笔、积木、牙签、吸管(粗、细)等,每组一份。
2、辅助站立的物品,如:插塑积木、橡皮泥、米、沙子、胶带、剪刀、皮筋等。
三、活动过程:
(一)、观察活动材料,引起幼儿兴趣。
1、根据生活经验来说说哪些东西能站住,哪些东西不能站住?
2、实际操作,区分哪些东西能站住,哪些东西不能站住?
3、提问:为什么有的东西一站就站住了,而有的东西不容易站住呢? (二)、尝试用多种方法让不能站住的物体站起来。
1、提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那些不能站住的东西站住呢?
2、幼儿尝试操作。
3、陈列展览,相互交流。
(三)、在没有辅助物的帮助下,尝试让纸站起来。
1、要使纸站起来有多少种办法呢?
2、引导幼儿尝试用自己的办法使纸站住。
3、陈列展览,相互交流。 总结:今天小朋友想到了许多好办法让不能站的物体站起来了,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物体也想站起来的,让我们一起去校园里找一找,想个办法帮帮它,好吗?
幼儿时期的主要学习资源是玩具,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学习方式是玩具的玩耍和操作,通过对玩具的操作从中得到生活的启发。幼儿往往对玩具爱不释手,一个不起眼的小盒、小罐等废旧物品也同样能使幼儿从中找到乐趣,激发他们心灵的窗口。通过美工教学,引导幼儿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制作玩具是发展幼儿动手、思维、想象等多方面能力的有利途径。
通常我们都把废旧材料当作无用的垃圾丢掉,其实,有些废旧材料对幼儿来说,具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教育价值。利用这些废旧材料制作玩具不仅锻炼了幼儿动手、动脑、手眼协调能力,还能扩展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自制玩具是自己制作、不是能在市场或超市能买到的玩具,因地制宜地使用现有的材料,要通过现有的材料和废旧物品的特性加上个人的思维想像创造设计出你心目中想得到的玩具,制作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尽量能配合教育教学活动,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具有适时性、针对性和创造性等特点。自已制做的玩具能有时代感,能反映时代需求,体现现代教育观念,具有适时性;能充分体现设计者的思路和使用者的要求,具有针对性;同时能反映制作者的制作水平,具有创造性。制作者利用现有的废旧材料,制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现代特色的玩具,既能节约资源、节省经费,还能消化废旧物品,而且在玩具制作成功的时候还能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培养和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
一、巧用废旧物品,美化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的发展是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我园把握利用废旧材料让幼儿积极参与的原则,请各位教师收集各种废旧物品,有一次性纸杯、奶盒、碎布头、毛线、蛋糕盘、旧光盘、等等,应有尽有,教师经过加工装饰,都成了一副副美丽的图画和作品,如大五班的“巧手比一比”,是教师指导幼儿用树叶、旧毛线、布头和种子等粘贴的作品,形象逼真,颜色自然。废旧光盘制作的龙身,粘贴在活动室的墙上非常的逼真;小二班的毛线粘贴画,纸盒玩具等,有用废旧彩笔拼成的动态人物;旧光盘制作的毛毛虫、小花等,都引起了幼儿的关注。孩子们兴奋不已,主动地把家中的一些废旧物品带来和老师一起制作,孩子们感受制作过程中的快乐,一件件旧物品在师生的手中变成了一副副美丽的图画,象这样的环境创设既环保又经济,还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并体验了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幼儿养成了节约的良好习惯。
二、改造废旧物品,开展区域活动
我们幼儿教师要时时处处做有心人,心中要时刻有“变废为宝”的意识,要积极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因为在我们身边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将废旧物品进行改造,做成成品或半成品玩具投放到活动区,供幼儿游戏。
在我班开展的“娃娃家”中,我们用海绵和碎布缝成包子、馒头、扁食等;在“理发店”区域中,幼儿从家中带来的洗发水瓶、化妆品瓶子成了他们百玩不厌的玩具;在“操作区”里,我们将果冻盒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孩子按颜色和大小进行排序;在“计算区”里,我们投放塑料瓶盖子、扣子等,让幼儿练习数数和学习分类,搜集塑料瓶子,让幼儿进行颜色、大小、高矮、粗细分类,训练幼儿的感知;还有瓶盖与瓶子进行配对;在“美工区”里,我们引导幼儿用瓜子壳、碎布、旧报纸装饰成漂亮的画和手工作品等;在“音乐区”我们用油漆桶做成小鼓、果冻盒做成碰铃、方便面桶做成铃鼓等;使幼儿在学学、找找、玩玩中学到更多数学和环保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无论哪个区,我们都或多或少地投放废旧物品,并及时更换。这些自然物和废旧物品品种多,操作性强,并且大部分是幼儿收集的,他们会倍加珍惜。
三、利用废旧物品,开展体育活动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开展以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正常的幼儿户外活动时间一天在1~2小时,其中包括早操(课间操)、户外游戏、 户外散步 、体育活动等等。我园非常注重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园克服了室内活动空间小的问题,充分利用户外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废旧的瓶子、易拉罐、挂历纸、纸筒、奶盒等这些平时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东西却能变成孩子好玩的玩具。为了丰富幼儿的户外活动,使户外活动器械及材料得到优化,我们具体的做法是有效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小型体育玩具;充分挖掘体育器械的潜力,以物代物,一物多玩。我们充分发动幼儿收集多种材料,为了形成幼儿有条理的收拾和整理的习惯,我们引导幼儿一一给这些材料做记号,分门别类放好。如:酸奶瓶用松紧带连接成拉力器,增强幼儿的臂力;易拉罐做成了梅花桩,让幼儿练习平衡;旧布和棉花做成飞镖,让幼儿进行投掷活动;奶粉桶做成推小车,锻炼幼儿走、跑能力;薯片做成跨栏,锻炼幼儿的跨、跳能力等等,多样化的活动器械,多样化的玩法,激发了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满足了幼儿探索和发展的需要。
四、再用废旧物品,改变家长观念
现在的家长重视买来的玩具,忽视自制的玩具,重视孩子的学习,忽视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园就要求孩子写字、算题、背古诗、参加各种学习班,他们认为这样才是教育,才是学习,才能开发智力,事实上这样做违背了幼儿的成长规律。有一篇文章《孩子的权利》里面讲述了孩子的权利就是玩,学会玩,在玩中学,10岁前的孩子要学会玩32种游戏,有玩泥团;捏泥人;用硬纸板做面具;用沙子堆城堡;用手脚作画,用旧物改做玩具;这就是国际儿童游戏协会推荐的部分儿童游戏活动,也都是我们小时候爱玩的,更是幼儿园《纲要》中所倡导的游戏教学法。我将这一观点介绍给孩子的家长,转变家长的教育观。
我们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如用牙膏盒做机器人;用一次性纸杯做狮子、老虎;用红茶瓶做小汽车等,总之,家长在一次次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时,发现了废旧物品对孩子的教育价值,它既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家长看到了孩子的进步,改变了以往的买现成玩具的观念,真正的把一件件废旧物品变成了宝贝,倍加珍惜。
总之,我们坚持“变废为宝”“贴近生活”的原则,多渠道的收集各种废旧物品,自制成玩教具充分运用到幼儿园活动中,给孩子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不但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而且能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还能促进幼儿不断探索、玩出新的花样,保证了各种活动材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大大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为幼儿园节省资金,真正体现低投入、高效益的教育理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