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怎么放松

太极拳怎么放松,第1张

如何在练拳时做到体松心静如棉裹铁松静自然?太极放松的最高境界是什么?长期以来,这些问题困扰着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有些爱好者感叹说:练了一辈子拳,还不理解什么是太极拳要求的‘松’。而很多太极拳爱好者也是不断地写文章,谈论太极拳的放松问题。可是一些文章要么晦涩难懂,要么说不到要害上。针对这一在太极拳爱好者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刊名家讲堂栏目特别邀请国内各个太极拳流派的名家老师,对这一问题做由浅入深的讲解,希望广大太极拳爱好者能够从中受益。练习太极拳要放松,这里的放松,不仅是精神上要放松,周身肌肉也要放松。只有做到了放松,经络才能畅通无阻,气血才能够顺达充盈四肢百骸,这样才能够达到增长功力、健体强身的目的。所以,练习太极拳,能否放松,是至关重要的。。---太极功初学太极拳,先要熟练套路动作,做到立身中正,姿势正确。等到动作熟练后,再专注放松。这时打太极拳,要意想丹田,让丹田带动肢体进行运动。每到一个式子的定式时,要沉肩坠肘一次,调整气息,使内气归于丹田。这就是一次放松。然后,再接着做下一个式子。每一个式子都要这样开合起落,使气血从丹田出发,达于四梢,复归丹田,在动作的外形上都要有一次沉肩坠肘的松沉过程。这其实是把太极拳当作活步桩功进行练习,活桩慢练,才能出功夫。开的时候要尽力张开,让肢体放松,内气通达四梢;收的时候要全部收回,做到气沉丹田。这样,开合收放要清晰,不能含混不清。按照这样练习,即使是初学者,也不会出现紧张僵硬的状态。到了高级阶段,外形动作的松沉开合已经习惯成自然了,这时就要专注于意念的放松。。---太极功谈到太极拳的放松问题,我们往往存在着一种错误认识,即认为练习太极拳的目的就是放松。其实,放松只是太极拳的一种训练方法,是一种手段。。---太极功练太极拳时不能放松,一般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意念上没有放松,再一个是肢体上没能放松。意念的不能放松一般比较容易理解,就是紧张。初学太极拳时,人很容易紧张,思想上一紧张,动作就僵硬。所以,练习太极拳首先要做到思想上不紧张,要顺其自然,这样就能在意念上放松。对练习太极拳时要求的肢体上的放松,一般人不理解,以为不用力,软软的就是放松了;认为放松就是松软、松懈。这是不符合太极拳的要求的。其实,肢体的放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太极拳在肢体上的放松要求是骨骼、肌肉、关节、韧带的拉长,所以,杨式太极拳要求动作舒展大方,充分拉伸各个部位的肌肉、韧带和关节。人体在动作舒展的时候,肢体才能放松,这样有利于血液循环,能做到气血顺畅。要做到放松,不仅要有老师的指导,自己也要不断练习,细心揣摩。练习太极拳,既不能僵硬,也不能松软。人体的各个部位原来是分散的,通过放松,使肢体各部位成为一体,节节贯串,劲力由脚而腿而腰,达于手指。运动的保健功能就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太极拳也是这样,在放松的状态下,气血就畅通无阻,充盈四梢,长期锻炼,就能增长肌肉力量,增长功力。另外,通过练拳,对自我也会有一个了解,能体会到气血的畅通,掌握身体的平衡。最重要的一点是,初学太极拳要先按照规则要领去练习,不要想着放松。按照规则要领,把动作做得规矩标准了,以后再求意念上的放松。只有动作熟练了,自然就能达到放松的要求,做到《太极拳论》中要求的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气沉丹田,周身一动无有不动。什么是放松?太极拳的放松标准是什么?我以为,练习太极拳只要能在身法上做到肢体柔顺,不僵滞,周身非常协调;在呼吸上,能做到和畅,不短促,不气喘;在面相上,能不紧张;在动作上,是自然的,和谐的,不是参差不齐的做到了这几个方面,就达到了太极拳的放松要求。僵滞、短促、紧张、参差不齐这些都是练习太极拳不能放松的表现。如何做到放松呢?我认为,首先要心静。心理因素是最主要的,李亦的《五字诀》讲:心不静,意不专。练太极拳,心必须要安静,心里有拳,才能把拳练好;心里胡思乱想,拳就不能练好。其次,身法要正确。练太极拳要讲究身法。其实,人们在做其他活动时,也是要求身法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要求人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武禹襄对太极拳身法的要求,基本是按中国传统道德的要求提出的。再比如写毛笔字,要求身要正、心要正、笔要正、纸要正,这样才能写好字。太极拳的身法要求是中正安舒,心法上的要求是从容不迫。所以,练习太极拳一定要身法中正。只要做到中正安舒,上轻下沉,在心理上能从容不迫,就能达到周身放松。第三,拳势要规范。不管是练习传统太极拳套路,还是练习竞赛套路,都要做到动作规范。所谓规范,就是指动作要符合拳理要求。如果周身不能相随,内外不能相合,那么拳势动作肯定是不规范的。动作不规范,也就不能做到放松。在开始练习太极拳时,动作要慢一些;身法要正,不能歪斜;动作幅度要大一些。之所以动作要慢、要正、要大,这是为了把周身的肌肉松沉下去;同时,也能把关节韧带拉开,这样才能做到动作圆润自然,气势浑厚。只有把动作做慢了,身法加大了,才能做到深呼吸和气沉丹田。如果做到了这些,就能达到太极拳放松、松柔的要求。根据我个人的体会,放松是有阶段性的。初学阶段,是很难放松的,动作僵硬、断续,这是很正常的。等到动作熟练了,自然能够放松。从内部来讲,只有做到心静,才能从容不迫,自然放松;从外部来说,对动作套路越是熟练,越能够达到放松的程度,所谓熟能生巧。具体到练拳的身法来说,首先,练太极拳时一定要收腹,腹部一定要放松,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腹部不能放松,就会影响到全身的放松。其次,练拳要采用深呼吸,做到气沉丹田。如果在练习太极拳时出现了胸闷的现象,可以采用深呼吸的方法进行调节。如果深呼吸还不能解决,那么就要停止练拳,自然散步调节。胸闷现象的出现,都是由于拳势不规范、心不静、呼吸和拳势的配合不协调、周身紧张等原因造成的。如果身体局部出现紧张现象(比如腿部),那么可以停下来,用手拍打几下,以缓解局部紧张,然后再找出紧张的原因,进行调整。在武式太极拳中还有一种骨肉分离法的放松方法,这是武派太极拳的传统方法。一般来讲,我们所说的松沉是指肌肉来说的,骨骼是不可能松沉的。放松对肌肉的要求是肌肉松沉,骨骼方面的要求是关节要拉开。骨肉分离法就是在立身中正的情况下,意想前胸后背的肌肉从上到下像流水一样流到脚下涌泉穴;同时,骨骼有向上升的意识。这样,骨骼向上升,肌肉向下松沉,好像骨肉分离一样。长期练习,就会产生骨肉分离的松沉感觉。肌肉松沉后,肢体非常柔顺而内部又非常坚刚,这就是积柔成刚的练习方法。所以,练太极拳时,要求意向上升,气向下沉。另外,要想进一步放松,还要多学习体会老前辈们的练拳心得和拳论。再有,推手的放松与练习拳架的放松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相异之处。练拳架时,是个人自己练习,放松容易做到。推手时,则是有对抗,放松就不容易了。这时,只要能做到不丢不顶,就算做到放松了。怎样做到不丢不顶呢?我认为,除了做到练习拳架的要求外,还要练习来卸去补的方法,即对方来力后,我怎样把力量卸掉;当我进攻时,怎样把力量补充上去。这个方法是需要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下才能学会的。总体上说,推手时,只要双方不丢不顶,就是做到了放松。文章二 练太极拳放松的方法松松松,太极功,太极头条要放松;学太极,先学松,不松难得太极功。它充分说明,放松是演练太极拳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演练太极拳的必然所向和最高要求,这是太极拳难练的一点,也是衡量一个太极拳爱好者功底如何的重要方面。但从当前情况看,不少演练者对此还认识不清,做得不够,有的动作拘谨,面红耳赤;有的周身紧张,架子绷得生硬;也有的只知练拳,还不懂什么叫放松、为什么要放松等。因此,研究、探讨这个问题,对练好太极拳是十分必要的。现就个人体会谈点看法,诚请拳友指正。  一、放松的含义和作用  放松,就是演练时心情轻松愉快,无任何紧张情绪或压力;肢体的各个关节、器官及肌肉、韧带等松弛、舒展。特别要十分注意松肩、松腰、松胯、松腿部,尽量以骨酪的自然支撑力把人立起来,一点僵劲都不要。动作轻灵柔和,从容自如,含蓄匀称,顺遂流畅;不急不缓,不散不滞,但不能软弱无力或随随便便。放松是太极拳独特的练功手段和方法,目的是去僵求柔,积柔

习练太极拳一般有三阶段,即柔顺阶段、沉着阶段和虚灵阶段,以太极拳的刚柔来说,就是积柔、成刚、刚柔无迹、虚至虚灵。虽有三个阶段,而又密不可分,待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升华。而在柔顺阶段,首先要解决的矛盾就是在去掉拙力僵劲的同时培养和建立柔顺之劲。应从“松沉”入手来解决这一矛盾。如果初学者一上来就求轻,则不仅不易去掉拙力僵劲,而且会更拘谨、更紧张。若专求轻,还容易导致神意涣散,气势散漫而偏软。而由松沉入手,不仅可以松化掉拙力僵劲,而且会松中有沉,益于柔顺的培养,又易渐入沉着。

  所谓松沉,就是放松之中有沉坠的意思。首先是放松松开,使全身内外、四肢百骸、筋韧皮肉尽可能地放松松弛;松外就是身肢放长、伸筋拔骨、肌腱拉长、筋肉离骨、骨节开张,使经脉舒顺通畅,丝毫无滞。譬如地下之沟渠,不塞而水行;输送之管道,不堵而流通;人体之经络,不闭而气通。

  如何操作呢操作在心,心想放松,则全身内外无不放松;心想松开,则筋肉竹节无不松开。操作的诀窍在意气贯注经穴。经络犹如山谷中之通道,山川间之河流;经穴则犹如城镇和村寨,依靠通道和河流相互通达,经穴是内气流行最活跃、最敏感之处。位于骨节之处的经穴谓节窍,是内气人于骨髓的窍门。意气贯注经穴 就是意想各节的节窍,如意想肩的节窍(肩井穴)放松松开,久之则肩关节自然放松松开;意想肘的节窍(曲池穴)放松松开,久之则肘关节自然放松松开;意想胯的节窍(环跳穴)放松松开,久之则胯关节自然放松松开;意想胸的节窍(膻中穴)放松松开,久之则胸自然放松松开,等等。以此类推,以意想窍,循窍而行,日日贯注,昼夜贯输,则筋肉自然离骨,骨节自然开张,达到放松松开的效果。又由于“意为气头,气随意行”的作用,所以在意想节窍放松松开的同时,内气由节窍人于骨髓之中,节节贯注,而又出于骨缝,充于肌肤,通于经络,达于四梢,则放松之中有沉着,久之便能达到松沉的效果。另外,周身内外上下除顶劲虚领、舌舐上腭和会阴上提外,其余各部位都要有向下放松沉坠之意,如沉肩坠肘、胸空腹实、塌腰敛臀、坐胯屈膝、气沉丹田、上虚下实等等。不论是站桩、定式,还是在周身运动时,都要想着放松松开沉坠,例如两手领臂向上松虚棚领时,手臂各节既要放松松开,手臂之阴面又要在沉肩坠肘、腰劲下沉的同时而有向下沉坠的意思。如此功行日久,不仅拙力僵劲自去,柔顺之劲亦会油然而生。非软非硬,非轻非重,顺之劲即以心内中和之气,行如柔水,流畅通贯周身内外,盘绕回旋,缓缓流淌,无停无滞,无间无断,日积月累,年复一年,而成太极柔韧之劲。柔中而有沉着,则外形似柔而内中有刚,功行日久,刚从柔中生出。

  所以,由松沉入手求柔顺是初习太极拳者去掉拙力僵劲,进入柔顺阶段,培养太极柔韧内劲的关键和方法。

1太极拳运动是一种在放松状态下的运动,心静体松、缓慢柔和、轻灵沉稳、连贯圆活的技术特点决定了放松是太极拳第一要素。就像走路需要速度、跳高需要弹跳、推铅球需要力量一样。2只有放松才能使肌肤关节,处处开张,周身通经活络、血气通畅,起到太极拳养生保健的作用。俗话说:“通者不痛、痛者不通”,就是这个道理。3只有在意念引导下的放松,才能使演练出的太极拳轻灵、沉稳、柔和,才能以意行气,打出太极拳的内劲,表现出太极拳的韵味。松,是松开、解开,太极拳称为松静、松柔、松活、松劲。是指练拳时,在保持正确姿势的情况下,在心情清静的状态下,有意识地让心脏、全身关节和肌肉进入最大限度的整体放松,形成一种由内向外有机的放松整体。陈鑫在拳论中说:“沿路缠绵、静运无慌、肌肤骨节、处处开张。”意思是说:练拳是要心情安静、动作柔缓、细腻,肌肉、关节、韧带没有一处不放松的地方。沉,意为下落、下降,太极拳称为沉静、沉稳。太极拳演练中的沉,是在放松的前提下,息心静意,气沉丹田,在形体上做到沉肩垂肘、松腰落胯,使之下盘稳固,两足有力。一代名师李雅轩比喻太极拳的沉犹如载重之船,上有重力下沉,下有浮力上承,有明显的沉稳之意。松与沉是太极拳的两个要素,是统一的整体,故有松沉之说。松与沉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松是在沉的基础上的放松,沉是在松的前提下沉实;没有沉的松是松懈、漂浮,没有松的沉是沉重、是僵滞,所以松沉相因,松沉互济。在演练中对松沉的整体要求是,舒松自然,庄重沉稳。头部:正直沉着,神贯于顶。肩臂:松沉下垂,两臂沉曲。胸腹:舒松内含,气沉丹田。腰胯:圆转自如,松静沉塌。腿足:虚实分明,轻灵沉稳。学会放松首先要做到心情清静、意念专一、排除杂念,用意念引导动作,用思维活动把握、支配和调控演练技术,使精神贯注到每一个动作细节,心静是放松的前提。放松是由内向外的整体放松,必须先做到内松。内松是心松、意松、精神放松,有意识、积极地引导全身关节、肌肉、韧带放松。全身不该用力的地方毫不用力,全身没有一处不放松,逐步做到松得静,松得透,内松是放松的主导。腰是全身运动的枢纽,人体的旋转、进退、虚实的变化,动作的转换全贯穿于腰的运动。腰松是放松的关键。四、注意以下几点:1放松是用意的,是积极振作的,不是漫不经心,消极疲沓的,不能把放松做成松软漂浮,也不能把内意收敛理解成无精打采,甚至闭目养神。2放松的练习要始终坚持用意不用力的原则,将由内向外放松贯穿练拳的始终,不能虎头蛇尾,打打就忘了放松,或打这套放松,打那套不放松。也要培养在集体练拳时、听配乐练拳时的积极放松。3太极拳的动作是靠肌肉的伸展和收缩交替完成的,完成动作的力,在放松意念的引导下,应该是富有弹性和韧性的“内劲”。即在动作蓄发转换过程中要最大限度放松,在动作定势时应是沉稳,贯劲,但是这种沉稳是含蓄,这种贯劲是轻灵而富于弹性的。

练习太极拳,很多人第一次就会被老师告诉要放松,和人交流时会听到不够松,甚至还会在你练拳时听到有人问,松下来还怎么抬起胳膊。有老师傅说,这辈子就练个放松。。。总而言之,松是太极拳习练人员永远避不开的一个字。那如何放松,都要放松哪里,松到什么程度呢?

一,放松不是目的,二是手段

首先,放松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手段,不是目的,这个要明确。

太极拳放松的三个层次

二,放松的几个层次

首先,练太极拳要放松的是精神、大脑,人在精神紧张的时候,身体的协调性,反映能力都会降低,身体是无法放松的,肌肉是紧张的,气也无法沉下去。在这个状态,人是没法练习好太极拳的,这个状况很多人都会有,如初学太极拳,精神紧张会导致手忙脚乱,顾头不顾脚。参加比赛的时候,会手脚发软,身体发汗。这个精神紧张,在生活工作学习当中也会经常遇到,相信大家都有体会。

所以,学练太极拳首先要精神放松,则气不上涌,身体协调。学习训练会事半功倍。

其次,是身体放松,肢体实现对拉拔长,节节松开。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之一就是肢体对拉拔长,节节松开,意气力节节贯穿,这个层面的放松主要就是关节的松开。太极拳的练习,要求全身关节松开,实现对拉拔长,从而带动全身肌肉等软组织的松开,意气力的节节贯穿进而促进其内部的气血循环的改善,改善我们整个身体的情况。这个道理很简单,比如我们手用力握拳,你会发现手掌打开后手掌是没有血色的。因为你的用力造成手、臂的软组织紧张,而导致气血循环阻断。所以肢体关节松开,是对全身气血循环的改善,进而调理身体,亚健康的身体很快得到改善。这也是太极拳健身的一大优势。

再次,太极拳的松是不顶。这个不顶不用在盘架上,是应用在推手训练中。

太极拳的打手歌中写到棚捋挤按需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还有粘连黏随不G顶,引进落空合既出。和人推手训练,只有松下来,不去用力顶才能感受到各种力的变化,相生相克,才能周身一体,节节贯穿。才能引进对方,而后合出。

只有不顶才能粘连黏随,如衣附体,让对方处处受制,而我方才能听的对方破绽而借机借力打力。所以,这个层面的松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不用力,彻底松开,松下。

太极太极拳放松的三个层次

精神放松,这个阶段大部分是初学者需要注意的,首先摆好学习心态,不急于学习更多的招式动作,不给已经施加压力,练太极拳本事解放自我,放松自我的过程,从基础练起,不骄不躁,由浅至深,由易至难,循序渐进。要知道欲速则不达。其次,训练氛围很重要,尽量营造开心快乐无压力的训练氛围,减少外部压力,这个需要太极拳老师自己光大爱好者共同努力。再次,可以听一些轻柔舒缓的背景音乐,音量不用太大,能够让人快速放松精神。再有,初学太极拳时,更重要的不是精神放松,而是精神专注,专注的停老师的讲授,专注的练习。太极拳的训练过程是有大脑记忆向身体记忆专换的过程。最终靠身体记忆,靠身体感受意气力的变化,所以我们有体悟这个说法。

身体放松,身体放松是在精神放松的基础之上的,有了精神放松,才会身体放松,才能气沉丹田。而做到身体放松,就要对身法要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做到肢体的对拉拔长,劲力的对称饱满。太极拳身法歌诀如下:

一身备五弓,

处处走弧形。

以腰为主宰,

进退劲力整。

三合有尺度,

脚下亦轻灵。

收颚头领起,

坠肘肩不耸。

胸含不能挺,

脊椎方拔正。

敛臀收小腹,

胯坐腰始松。

双膝微外展,

膝与脚尖逢。

圆挡开胯式,

只在一言中。

双足平行站,

略宽肩更稳。

双腿微曲下,

身松气自沉。

劲力松下来,这个阶段,我们上面有叙述,主要应用在推手训练中,所以,也得从推手训练中训练如何松下来,除了单推手和四正手的训练,还要有两人相互的喂劲发放训练,学会舍得,心态平和,不要总急于吧对方推出去,而是要学会让对方推进来,不要怕输。好好去理解什么是引进落空。要知道用力推人是本能,而粘连黏随,引进落空,随曲就伸是功夫,才是我们需要掌握和刻苦训练的目的。做到别人和你接触时,周身不挂力,接那不要哪。才是真正的能松下来了。

太极拳放松的三个层次

所以练拳的过程是我们提高成长的过程,在多练,多想,多看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练习目的,一定会松下来的。

您的点赞、关注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别忘关注啊

练太极拳放松的方法

“松松松,太极功,太极头条要放松;学太极,先学松,不松难得太极功。”它充分说明,放松是演练太极拳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演练太极拳的必然所向和最高要求,这是太极拳难练的一点,也是衡量一个太极拳爱好者功底如何的重要方面。但从当前情况看,不少演练者对此还认识不清,做得不够,有的动作拘谨,面红耳赤;有的周身紧张,架子绷得生硬;也有的只知练拳,还不懂什麼叫放松、为什麼要放松等。因此,研究、探讨这个问题,对练好太极拳是十分必要的。现就个人体会谈点看法,诚请拳友指正。

  一、放松的含义和作用

  放松,就是演练时心情轻松愉快,无任何紧张情绪或压力;肢体的各个关节、器官及肌肉、韧带等松弛、舒展。特别要十分注意松肩、松腰、松胯、松腿部,尽量以骨酪的自然支撑力把人立起来,一点僵劲都不要。动作轻灵柔和,从容自如,含蓄匀称,顺遂流畅;不急不缓,不散不滞,但不能软弱无力或随随便便。放松是太极拳独特的练功手段和方法,目的是去僵求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太极

  放松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点:

1.有助於消除疲劳,特别是大脑可以得到净化和调整,思维清晰。同时,四肢百骸普遍受到良性功能刺激,各系统器官功能协调、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平衡,大大增强免疫力。---太极

2.有利於气血经络畅通,达到舒筋活血,促进新陈代谢,避免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甚至气滞血糖等副作用。---太极---太极---太极---太极

3.有利於动作转换的轻灵、协调,否则,就显得僵硬、笨拙。 ---太极---太极

4.便於内气下沉,上虚下实。既有利於身体稳固,又有利於发力扎实,因此,也可以说,不会放松,发力就不会有力。---太极---太极---太极

5.有利於追求柔软,积柔成刚。只有松柔,才可生刚;没有松柔,就没有刚劲。同时,也可把练拳的过程作为品味太极拳深刻内涵的过程,加深对拳理拳法的理解。---太极---太极

---太极

  二、怎样才能做到全身放松

第一.要思想人静。心静才能体松,体松也才便於心静。两者互为其根,互相作用,相辅相成,是辩证关系。如果练拳时边练边说话,不仅会使动作紊乱,内气外散(“内练一口气”),而且身体也很难放松,既达不到养生目的,也不利於技击。因此,练拳前一定要做好各项准备,从预备式开始,就要屏弃一切杂念,物我两忘,将思想全部集中到所练的套路上,镇定、沉著,专心致志,静心演练。---太极---太极---太极

  第二.要用意识引导行动,这是太极拳的运行法则。拳论说:“意气君来骨肉臣”、“用意不用力”。意是一身的统纲。前辈讲:“没有意,只有形,就是体操。”因此,行拳中一切动作都应由意念支配,以意领先,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这样,全身的筋、骨、皮、肉和肌腱、韧带才可得到彻底放松和舒展。---太极功

  第三,要顺应阴阳,顺应自然规律,阴阳相和。一切动作都应是自身本能的“天然自动”,而非故意做作。动静相兼,虚实结合,曲直互用,蓄发互孕,刚柔相济。每个动作都应在规律的架构内活动,既不能不到位,也不能超越其界限。要掌握好分寸,适可而止,不能随心所欲或反序乱序,务使动作平常自然,轻松愉快,圆润和谐。

  第四,要动作轻灵。“听之至细,动之至微”。轻起轻落,慢起慢落,点起点落。真正做到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身体不能“硬邦邦的”。落脚不“扑腾扑腾”的响。

  第五,要“慢中求功”,这是太极拳与其他拳种的一个重要区别。演练时一定要以缓慢的速度进行,不急不躁,没有对快速、猛烈的追求,不仅不以"速度取胜",而且还应"以慢制快",只有这样,才容易便身心放松,没有紧张的心理和情绪;才能不用僵力、拙劲、强劲,使肢体像春风杨柳一样,绵绵不断地向前行进。

  第六,要适量运动,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实效,不要负重锻炼。如果运动过量,身体不仅不会感到轻松,反而容易造成不应有的损伤。要因人制宜,量力而行,把握好运动量。初学者要由简而繁,由易而难,循序渐进,不可贪多求快,急於求成。老年人和体质较差的对高难度动作不要强求,不要与年轻人攀比,这样,才能有益於身心,延年益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4978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0
下一篇2023-09-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