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去t3航站楼接人把车停在哪里?

开车去t3航站楼接人把车停在哪里?,第1张

有两个办法:

1、停车在停车场里,尽量离电梯近一点,记住车位的字母和数字,便于下来的时候找;这是合法的做法。

2、在机场高速收费站之前,找一个安全的路边停下,会看到有不少车都停在路边,然后等你要接的人下飞机了给你打电话,一般下飞机走出来还需要十分钟,有托运行李就更长时间,再慢慢悠悠开进去,这样你可以不交停车场的停车费。

介绍

交通中心位于3号航站楼前,地下有两层总面积为30万平方米的巨大停车场,可停车7000辆。旅客从停车场下车后,乘坐电梯可直达候机楼内,避免了携带行李上下奔走之苦。

在交通中心的地面上,就是轻轨交通车站,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这一椭圆形玻璃壳体结构不但是机场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为旅客带来了便利。届时,旅客可从城内乘坐轻轨交通直到航站楼。

1、新疆无花果

新疆无花果具有“水果皇后”的美名,品质优良,风味独特,它在塔里木盆地大量栽培,以阿图什种植最多,年产果子二百多亩。其时果甘甜多汁,味芳香,堪兴岭南香蕉和奶油椰丝比美,除鲜果入市外,还可做果干和果酱。

2、新疆苹果

新疆野苹果类型较多,主要有绿球果、黄球果、红球果、绿长果、黄长果、红长果等,是某些栽培类型的直系祖先,在引种驯化、杂交育种和种质资源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新疆野苹果为古地中海区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残遗植物,它对于揭示亚洲中部荒漠地区山地阔叶林的起源、植物区系变迁等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3、新疆枸杞

新疆枸杞,拉丁文名:Lycium dasystemum Pojark茄科、枸杞属多分枝灌木,枝条坚硬,稍弯曲,灰白色或灰**,嫩枝细长,老枝一有坚硬的棘刺;裸露或生叶和花。叶形状多变,倒披针形、椭圆状倒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顶端急尖或钝,基部楔形,下延到极短的叶柄上,裂片卵形,边缘有稀疏的缘毛;

花丝基部稍上处同花冠筒内壁同一水平上都生有极稀疏绒毛,由于花冠裂片外展而花药稍露出花冠;花柱亦稍伸出花冠。浆果卵圆状或矩圆状,红色,种子肾脏形,花果期6-9月。

4、新疆雪莲

新疆雪莲,别名新疆雪莲花,菊科植物雪莲花属。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主要生长在山坡上、石缝中、山谷里、草甸中等海拔高达2400米的地方,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的乌鲁木齐、博克达山、和硕等地,俄罗斯也有少量的分布。

5、新疆沙棘

沙棘(拉丁名: 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别名醋柳、沙枣,是植物和其果实的统称。植物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是一种落叶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沙棘为药食同源植物。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

乌鲁木齐立秋能种这个蔬菜。

该蔬菜最适春秋两季栽培,而以秋栽为主,因幼苗对不良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故播种期不严格,只要能避过先期抽薹,并将生长盛期安排在冷凉季节就能获得丰产优质。春栽选用抽薹迟的品种。12月上旬至翌年2月上旬播于大、小棚或冷床该蔬菜内,如采用电热线育苗,播种期可推迟15至20天,等幼苗长到3至4片真叶时按5cm乘5cm苗距进行移苗;等幼苗长到6至7片真叶时,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可以带叶进行定植。秋栽于6月下旬至8月旬播种。

斤菜,是伞形科斤属植物。

斤菜的根系为浅根系,一般分布在7至36厘米的土层内,但多数根群分布在7至10厘米的表土层。由于根系分布浅,斤菜不耐旱。直播的斤菜主根系较发达,经移植的由于主根被切断而促进侧根发达,因而斤菜适宜育苗移栽或无土栽培。

茎在营养生长期为短缩状,生殖生长期伸长成花薹,并可产生一二级侧枝。茎的横切面呈近圆形、半圆形或扇形。斤菜最高能长60厘米。

叶着生在短缩茎的基部,边缘锯齿状。叶柄较发达,为主要食用部分。叶柄横截面直径1至4厘米不等。叶柄中各个维管束的外层为厚壁组织,并突起形成纵棱,故使叶柄能直立生长。厚壁组织的发达程度与品种和栽培条件有密切关系,在高温、干旱和氮肥不足的情况下,厚壁组织和维管束发达。若厚壁组织过于发达,则纤维多、品质差。

斤菜为二年生蔬菜,第二年开花。花为复伞形花序,花小、白色,花冠5个,离瓣。斤菜花属虫媒花,通常为异花授粉,但自交也能结实。

果实为双悬果,圆球形,果实中含挥发性芳香油脂,有香味。成熟时沿中线裂为两半,但并不完全开裂。种子呈褐色,内含一粒种子,种子粒小,椭圆形,表面有纵纹,透水性能差。种子有休眠期,发芽慢,收获时不易发芽,高温下发芽更慢,在有光的条件下比黑暗条件容易发芽。种子千粒重04克左右。生产上播种用的种子实际上是植物学上的果实。

斤菜主要价值

斤菜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蔬菜,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钙、磷、铁、钠等20多种营养元素。蛋白质和磷的含量比瓜类高1倍,铁的含量比番茄多20倍。

药用价值斤菜中具有许多药理活性成分,主要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物质、挥发油化合物、不饱和脂肪酸、叶绿素、菇类、香豆素衍生物等。科研人员研究最多、最深入的是斤菜素。斤菜中富含斤菜素,可以平稳降压。斤菜中钙、磷含量较高,可增强骨骼健康。斤菜纤维素含量高,经过消化产生一种抗氧化剂,可以抑制肠内细菌。还可以加快肠的蠕动,促进排泄。斤菜中富含钾,可预防浮肿。斤菜中富含铁,经常食用能起到补铁的作用。斤菜中含有可以中和尿酸的物质。

Valles Marineris(水手峡谷)是火星上上最大的峡谷,也是太阳系最大的峡谷,水手峡谷确实可以作为太阳系的一个著名景点。

水手峡谷是一个跨越4000公里的峡谷。在峡谷最宽的地方可达200公里,深度可达10公里。如果这个峡谷在地球上的话,它将从洛杉矶延伸到美国的大西洋海岸,也可以说其长度相当于从我国海口一直延伸到新疆的乌鲁木齐。相比之下,我们地球上的美国大峡谷才只有30公里宽,16公里深。一览火星,我们会发现火星峡谷成为了火星的标志,就和木星的大红斑一样。

不过要说峡谷的长度,金星峡谷的长度更胜一筹,金星的这个峡谷很特殊,长度超过7000公里,长度不仅比火星峡谷要长甚至比地球的尼罗河还要长,金星巴尔提斯峡谷是目前太阳系发现最长的峡谷,不过它的深度只有1公里-3公里深。

行星科学家认为火星上的水手峡谷大约在35亿年前开始形成,当融化的地壳熔岩不断涌入Tharsis巨型火山后,周边的岩层就会产生裂痕或者裂缝,再加上水手峡谷裂缝处的岩层也不结实,所以导致了水手峡谷越来越宽。

奥林帕斯山在19世纪的时候科学家不知道它是一个火山,从地球观测只能看到这是一个亮点,科学家们还以为这是火星上的雪。奥林帕斯山高达21229米,是珠穆朗玛峰的两倍还多,确实是太高了……

奥林帕斯山不仅特别高,而且奥林帕斯山属于盾牌型火山,下面的部分特别大,事实上,整个夏威夷都可以很轻松的融入奥林帕斯山。尽管奥林帕斯火山体积很大,但它实际上是火星上较年轻的火山之一,它形成于大约31亿至37亿年前,而这座山的某些部分甚至只有几百万年的 历史 。相对来说,这座火山还很年轻,所以科学家们认为这座火山可能仍处于活跃状态。

但是,如果太阳系中最高的山峰确实爆发了,它就不会产生像地球火山爆发一样的场景。奥林匹斯火山是盾牌火山,它形成于熔岩的热点之上,不会猛烈地喷发,低粘度熔岩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会缓慢而持续地流动。

稳定的熔岩流然后变硬形成火山的侧面,这就是为什么奥林帕斯山有非常缓慢的斜坡。事实上,奥林帕斯山的平均坡度只有百分之五。

太阳系中似乎很少有地方一点水都没有,无论它是以什么形式存在。金星上甚至有少量的水蒸气,大约是百万分之二十的含量。每一次发现液态水的来源,科学家都会好好把握,因为这也许就是发现外太空生命的机会。水是一种溶剂,追根溯源,生命的进化需要水,水是生命最基本的元素,它可以促进代谢过程。

欧罗巴

几年来,欧罗巴一直是生命的最重要“候选星之一”,在地表下的海洋里,几乎每一种方式都在告诉我们欧罗巴有一层陡峭的结冰外壳。由于木星的潮汐效应,水可以保持液态,这些水甚至还可能在厚厚地壳下保持温暖的温度。有一些证据表明,冰间歇泉或者热液经常会从欧罗巴表面喷涌而出,欧罗巴不仅可以提供生命的可能性,而且如果条件合适,甚至可以提供复杂的生命。

木卫三Ganymede

Ganymede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甚至比水星还要大。天文学家们通过卫星数据研究发现,在160公里厚的冰层之下,有一片海洋,海洋不仅温暖,而且味道还很咸。与欧罗巴不同,目前还没有发现冰泉活动。这可能是因为木卫三的潮汐效应减少了。

卡利斯托木卫四

卡利斯托的组成与木卫二相似,是离木星最远的一颗,受到的辐射最少。它甚至有一个磁场,增加了一些额外的保护。

科学家知道这里有水,但是科学家不知道水是由什么形式存在的。卡利斯托缺乏地质活动,如果没有某种防冷物质的存在,木卫四可能无法维持液态海洋,这意味着那里可能只有大量的冰。

火星

火星可能曾经有过海洋,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曾经都是海洋。现在火星表面还残留着运河甚至湖泊的痕迹,包括从古代海洋蒸发而来的化合物,以及季节性水冰覆盖表面的痕迹都证明了火星曾经的气候有多么宜人。

还有一种很有趣的可能性,火星表面下仍然有水,可能以含水层结构的形式存在。理论上说,这些地下水仍然可以让火星表面下的生命存活。那么,问题是这种水是以冰还是液体的形式存在,有多少在土壤下面。一整片海洋不太现实,但大量的地下水是很有可能的。未来的火星探测任务任务,如火星2020年漫游者和俄罗斯的外火星探测器,会特别寻找火星表面下的有机物和水的迹象。

月球的这个撞击坑的直径相当于从伦敦到雅典的距离。巨大的艾特肯盆地宽2500公里,是月球上最大、最深和最古老的盆地。事实上,它在一些地方深达6公里。相比之下,地球上一些最大的撞击坑也只有几百米深。

艾特肯盆地被认为是大约43亿年前形成的,也就是月球形成后的数亿年。不过它的起源仍然是个谜。如果它是通过高速撞击形成的,那么科学家们有望在盆地底部的月幔深处找到能够证明 历史 月球起源的物质,但事情也许没有那么简单。而艾特肯盆地位于月背,我们无法直接看到。

太阳系中最大的可见陨石坑是火星上的Hellas Planitia,直径有2300公里,底部深达7公里。它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你可以把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放进去。

形成HellasPlanitia的撞击所产生的物质从周围岩壁延伸到两公里外。HellasPlanitia是在大约38亿到41亿年前形成的,当时火星在太阳系晚期的时候被一个天体猛烈撞击,造成了这个陨石坑。

在陨石坑内有许多有趣的特征,这可能使它成为未来勘探任务中一个有趣的地方。它包含的沟壑,如果温度上升到足够高,由于它们在地表下的距离,将很有可能存在液态水。

最小的行星是水星,半径仅为2440公里(约为地球的三分之一)。最大的行星是木星。木星可以容纳1321个地球。最热的行星是金星,虽然水星离太阳更近。这是因为金星的大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会产生非常严重温室效应,温度可达462⁰C。最冷的行星是天王星,你可以想象零下-226⁰C的温度吗?

海王星是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所以你也许会认为它是最冷的行星。但其实天王星温度更低,迄今为止计算冥王星的最低温度是零下218⁰C。木星拥有最短的一天,也就是说它每9小时55分30秒绕轴旋转一次。最长的一天是金星,金星的一天比金星的一年更长,金星上的一天持续243天,但一年只持续225天,这是真的“度日如年”啊。最小的卫星是S/2009S1,土星的卫星之一。它只有300米的大小,田径赛道都要比一个卫星大。

海王星风暴

尽管它离太阳很远而且能量投入也很低,海王星风比木星强三倍,比地球强九倍。

1989年,旅行者2号在海王星的南半球追踪了一场巨大的椭圆形暗风暴。像飓风一样大黑点被观测到足够大足以容纳整个地球。它逆时针旋转,以每小时1200公里的速度向西移动。(哈勃太空望远镜随后拍摄的照片没有显示旅行者拍摄的大黑点。1994年在海王星北半球出现了一个类似的地点,但到1997年已经消失了。旅行者2号还拍摄了在较低的云甲板上投下阴影的云,使科学家能够直观地测量上、下云层之间的高度差异。

这颗行星有六个不同厚度的环,1989年旅行者2号的观测证实了这一点。海王星的环被认为是相对年轻和相对较短的寿命。

海王星13个已知卫星其中六个是由旅行者2号发现的。最大的,Triton,绕海王星运行,方向与行星自转方向相反。Triton是太阳系中迄今为止最冷的天体-其表面的温度约为-391华氏度(-235摄氏度)。尽管如此严寒,旅行者2号还是发现了喷泉喷出的冰物质向上超过5英里(8公里)。Triton稀薄的大气层,也是由旅行者发现的,从那时起已经从地球上被多次看到,并且正在变暖-尽管科学家们还不知道原因。

在地球上,即使是很强的的风暴也只会会持续数周,而不是数年。但是,在其他行星上,它们可以维持相当长的时间,比如木星。

木星大红斑风暴不仅猛烈,而且时间很持久。从地球上我们可以观察到,大红斑是逆时针旋转的红色漩涡。但是,在几个世纪之后,它正在满满缩小当中,也许在很快大红斑就会消失。

美国宇航局的朱诺号任务旨在更好地了解木星的起源和演化。朱诺号飞船于2017年4月经过木星的时候。捕捉到了这个风暴的近景图,这次距离木星大红斑是最近的一次了,数据最终为我们揭示了大红斑已经比之前缩小了很多。

在19世纪,风暴的宽度是地球的两倍多。到2017年观测的时候,大红斑已经缩小到地球直径的13倍左右。自从美国宇航局旅行者1号和2号在1979年经过木星以来,大红斑的宽度已经减少了三分之一和八分之一。

金星风暴与雷暴

金星作为太阳系中唯一没有磁场的行星,可以说非常特殊,环境也十分的恶劣,不仅有太阳从西方升起,东方落下的“习惯”,金星还拥有逆向自转的现象。金星简直是一片地狱景象,数不清的火山和超过地球大气压90倍的超高压,经常下硫酸雨的金星表面温度最高可达500摄氏度。虽然在宇宙中比金星温度高的星球数不胜数,但是太阳系之内金星确实是屈指可数的特别了。

除此之外金星风暴的风速约为每小时360公里,金星上的风暴几乎是一直在运动,所以金星云层保持着恒定的运动。在地球上,季节的变化取决于行星的倾斜:当一个半球离太阳更近时,它会经历更温暖的温度。

风暴之外的雷暴更是另一番景象,想象一下周围都是火山和甲烷的湖泊,天上下着硫酸雨,远处你还可以看到不停地雷暴。苏联的金星探测器到了没几个小时就失去了音讯,苏联科学家当时是低估了金星的“破坏力”

我国发射卫星状况发展回顾

自从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以来,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的卫星研制水平和制造技术不断提高,成功开发研制出了多种卫星,形成了不同的应用卫星系列,使一颗颗中国卫星在太空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我国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先后发射了50多颗卫星,其中,科学技术实验卫星9颗,返回式遥感卫星17颗,通信广播卫星9颗,气象卫星2颗,资源遥感卫星2颗,导航定位卫星2颗,测量大气密度的气球卫星2颗,国外卫星10颗。这些卫星的成功升空,不仅体现了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水平,使我国跨入了世界航天大国的行列,而且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提高国际地位等方面,都发挥出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实验卫星

在我国发射的9颗科学技术实验卫星中,前8颗是从酒泉发射中心发射的,最后一颗是从西昌发射中心发射的。9颗卫星中,“东方红一号”和“实践一号”两颗卫星是用“长征一号”火箭运载升空的。“技术实验卫星一号”、“技术实验卫星二号”和“技术实验卫星三号”这3颗卫星是由“风暴一号”运载火箭送上太空的。接着,“风暴一号”还将另外三颗实验卫星,即“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和“实践二号乙”采用一箭三星的办法,一举发射成功。第9颗卫星为“实践四号”,它是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上太空的一颗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这9颗卫星不但在太空运行正常,而且为我国卫星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空间物理探测作出了积极贡献。

如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1965年下半年起,经过4年多的研制,于1970年初完成了卫星的总装测试和各种空间环境试验。为了让全世界人们能用肉眼直接看到卫星在太空的邀游英姿和听到它发出的宏亮声音,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卫星与运载火箭分离入轨后,末级火箭将跟着卫星在空间上运行,还特意在本级火箭上加上“观测裙”,以提高火箭的亮度;同时,在卫星的壳体内装有《东方红》乐曲发生器和转播系统。为了发射这颗卫星,还专门研制了“长征一号”三级运载火箭,卫星发射场也是在原导弹发射试验场基础上改建和扩建的,还在全国各地新建了不少地面观测台站。所有这一切,虽然事先都作过论证和进行过必要的试验,但最后是否成功,还有待4月24日的飞行试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全面考核和验证了卫星、火箭、发射场和测控网各大系统的有效性和协调性。卫星入轨后,卫星上各个系统都工作正常,实现了“看得见,听得到,抓得着”的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我国科学技术实验卫星首次取得的重大成就。

1994年2月9日,我国的第9颗科学技术实验卫星——“实践四号”搭载“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这是我国在科学技术实验卫星的研制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实践四号”空间探测卫星的主要探测目的是测量近地空间的带电粒子环境,研究它们对航天器的影响。根据太空带电粒子的分布场情况,卫星选择了一条近地点高200公里,远地点高36000公里、倾角28度的较理想的运行轨道。在近地点,卫星处于辐射带边线以下,随着卫星向高轨道方向运行,卫星将进入辐射带并穿越辐射最强的区域,最后到达辐射带外边缘以外地区。这样,卫星大约每天有两次机会能测到辐射带沿高度分布的一个完整剖面。为了达到预定的探测目的,卫星上共配备了高能电子探测器、高能质子和重离子探测器、等离子体探测器、电位监视器和单粒子事件探测器等5项计6台探测仪器。由于配备的仪器考虑比较周到,可使探测的带电粒子成份比较完整,除电子、质子外,还有重离子;探测的能量也比较宽,几乎覆盖了对航天器有影响的所有能量范围;在探测空间环境带电粒子参数的同时,还能监视环境对卫星的效应。

“实践四号”的发射成功,不仅为太空带电粒子和航天器相互作用过程的研究提供了完整的、可相互印证的第一手数据。而且使我们对充满于太空中的带电粒子所组成的“辐射带”、“电离层”、“等离子层”和“太阳风”等以及它们对航天器的影响有了新的认识,从而为最终达到减轻和消除它们对航天器的损伤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返回式遥感卫星

我国已发射的17颗返回式遥感卫星都是从酒泉基地发射升空的近地轨道卫星。70年代的3颗卫星是用“长征二号”火箭运载升空的;80年代的8颗和90年代的第12,14颗是用“长征二号丙”火箭送上太空的;90年代的第13,16,17等3颗卫星则是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依次发射成功的。这16颗卫星均成功地返回降落在四川预定的落区。其中,1992年、1994年和1996年11月4日返回大地的这3颗卫星属于我国第二代返回式卫星,卫星上所载的新型遥感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分辨率达到几米,遥感图像清晰,标记齐全,信息量为第一代返回式卫星的13倍。唯一比较遗憾的是,1993年10月8日用“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的第15颗卫星未按预定计划返回祖国怀抱,它在茫茫太空不知所措地游荡了三年半后,于1996年3月12日坠落于大西洋南部海域。

由于我国发展应用卫星,首要目的是为了打破世界航天大国对空间技术的垄断,为战略方针服务,研制返回式卫星,掌握回收技术,成为我国优先要予以攻克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早在60年代,党中央就原则批准把返回式侦察卫星作为发展重点。在研制第一颗卫星的同时,就把侦察卫星所需的光学照相机、红外照相机、特种胶卷、姿态控制等关键技术,列入了预先研究计划。70年代初,我国第一颗返回式照相侦察卫星正式列入国家计划后,中央领导同志在“文化大革命”的混乱年代,对这颗卫星的研制给予了特别关注。1975年11月15日,这颗返回式卫星及“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技术阵地测试工作,随即转运发射阵地。11月26日按时发射,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轨道近地点高度173公里,远地点高度483公里,轨道倾角63度,不仅入轨精度符合设计要求,而且卫星在太空运行47圈后,又按遥控站发出的返回调姿遥控指令,安全返回。使我国初次尝试了卫星发射升空后又顺利返回地面的喜悦。1976年12月,在粉碎“四人帮”的大喜日子里,我国又一颗经过改进设计的返回式卫星圆满完成发射、侦察和回收任务。1978年1月,我国再一次进行了一次返回式卫星的发射,3天之后,返回。

1982年9月9日,我国新研制的实用型返回式卫星获得成功。从此,返回式卫星进入了更加实用化的阶段。在整个80年代,一共发射了8颗卫星,每次都获得成功,这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之后,世界上仅有的三个真正掌握返回式卫星研制和发射技术的国家之一。不仅创造了100%发射成功的历史记录;而且返回式卫星的质量、水平也逐年增高。随着航天市场商业化的进程加快,从1987年的8月起,我国返回式卫星作为微动试验平台开始步入国际市场,先后承担了法国、德国和瑞典等国家的搭载试验,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1994年7月3日我国发射的第16颗返回式卫星成效巨大,我国专家在卫星上试验了一种“全姿态捕获新技术”,获得了使卫星在任何姿态下都能恢复正常运行的圆满效果。更令人难忘的是,1996年10月20日下午3时20分,我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从沉寂了两年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托起第17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地送上太空。卫星按预定轨道在绕地球飞行239圈,旅行15天后。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准确地于四川省的蜀中地区“下凡”。这颗卫星不仅创造了在太空邀游15天的新记录,而且共进行了17类搭载试验,这也是过去从未有过的。在17类搭载物中,有中国科学院搭载的一个重10千克的多功能生物培养箱,箱中分装着许多实验器,其中还特意放置了一只用于进行心肌观察和失重状态下病理反应实验的不足一个鸡蛋大的小乌龟。生物箱中另一项实验是细胞学中的神经细胞元生长发育实验,神经元取自一只刚到这个世界的幼鼠的脑细胞。生物箱中还搭载着两种植物:一种是具有抗癌作用的石雕柏(俗称芦笋);另一种是已长到1~2厘米高的萝卜苗。这两种植物实验的目的主要是研究其空间的变异机理及微重力下的其它反应。此外,还利用生物箱进行了水生生物及微生物的实验。

在17类搭载实验中,空间育种虽是一项例行实验,但很引人注目。因为1978年以来,我国在返回式卫星中相继多次搭载过的水稻、小麦,蔬菜、花卉,中药类计400多个品种的种子,经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70多个单位参与的地面试骏,证明利用太空持殊环境对种子进行处理,再返回地面选育、试种,均取得良好效果,开拓了一条科学育种的新途径。

第17颗返回式卫星还肩负有诸如国土普查、资源探测、地质地震调查、农村水利建设、城市规划和科学试验等多项任务。不仅试验了新型电子技术,还完成了6项具有可控温场的材料试验,其中,有一项是金属材料在空间加温到摄氏970度后熔化、观察其在微重力下的重新凝固现象,获得了很满意的结果。在搭载中,还进行了多项材料实验和锂电池的空间试验等。作为卫星研制单位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也不错过这次机会,利用卫星搭载实验,对高动态GPS自主导航定位系统进行了研究,以及在太空对光盘进行了首次应用试验,硕果累累。

但最激动人心的是在这颗卫星的回收舱里还放有两件最珍贵的物品,一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另一件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在举世瞩目的“九七”香港回归前夕,利用第17颗卫星,实现“五星·紫荆翔太空”,表达了“航天人”对迎接香港回归祖国和祖国统一大业的拳拳之心。

通信广播卫星

我国已升空的9颗通信广播卫星中,前7颗都是用“长征三号”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除第一颗“试验卫星一号”和第7颗“实用通信卫星五号”未能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之外,另一颗试验通信卫星以及“实用通信卫星一号”、“实用通信卫星二号”、“实用通信卫星三号”、“实用通信卫星四号”等5颗卫星都按预定计划依次进入赤道上空的36万公里高的地球静止轨道,并分别定点于东经125度、103度、875度、110·5度和98度的位置上。第8颗和第9颗都称之为“东方红三号”的通信卫星,是由“长征三号甲’火箭从西昌发射中心运载升空的。可惜的是,1994年11月30日发射的第7颗,也就是“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的首次发射,由于卫星上的姿控发动机有泄漏现象,燃料提早耗尽,致使卫星未能在预定位置定点。

由于以卫星为中继站的现代卫星通信技术通常工作在微波频段,通信容量大,通信方式既不易受电离层、对流层和气象条件的影响,也不受山川、河流、海洋、沙漠等地理条件的限制,卫星通信还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质量高、远距离通信价格便宜和可实现多址连接等优点,所以自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后,我国通信部门就迫切希望自己的试验通信卫星能早日问世,以改变我国通信技术落后的状态,为此,我国早在1970年6月,即开展了对通信卫星及其运载火箭的独立自主研究。

1975年6月后,国家成立卫星通信工程领导小组,并在领导小组之下成立了技术协调组,负责整个工程大总体的技术协调。经过1976年的大总体方案设计和总体协调,确立了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具体方案。1977年初,卫星各分系统的方案性样机研制出来后,即向国际电讯联盟提供了有关资料。同年3月8日,国际电联向全世界正式宣布中国卫星通信工程计划,并相继有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与我国进行了协调。为了加快工程进展步伐,1977年9月,该工程被列为航天战线三大重点任务之一。卫星的研制开始出现扬鞭催马的大好势头。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多年辛勤劳动和忘我战斗,至1983年,试验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已临近尾声。

1984年3月28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运往发射阵地。4月8日傍晚,夜色开始笼罩大地,只见银白色的运载火箭喷射着桔红色的火龙渐渐从发射架上升,向天际飞去。19时40分,运载火箭三级准确入轨,卫星与运载火箭分离后,卫星按预定程序起旋至37转/分。卫星在大椭圆转移轨道上飞行良好。4月10日8时47分,地面发出遥控指令命令卫星的远地点发动机点火,卫星进入准静止轨道。4月16日18时27分57秒,卫星成功地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从此,在茫茫宇宙上空增添了一颗由中国人研制的一颗新星,即“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卫星直径21米,总高3·1米,重461公斤;卫星上装有2台转发器,使用C波段开展电话、电视及广播业务。从此,使我国通信广播卫星的研制及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于1984年、1986年、1988年、1990年又成功地发射了5颗静止轨道通信广播卫星。几年的运行证明,卫星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并于1986年开始,利用自己研制的通信卫星,首批开通了北京、拉萨、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广州等城市的卫星通信。随后,又为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多套节目、电视教育和云南、贵州、新疆等省的一些地方电视台节目提供服务,大大提高!

了全国的电视覆盖率。此外,还开通了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的对外广播,并为邮电、水利、金融等部门提供了数字、、文字传真和数据报表传送等通信手段,使其真正成为提高国民经济建设效益的“倍增器”。

值得一提的是,从理论上讲,虽然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频段卫星轨道位置有120个之多,但就某一个国家而言,真正可利用的位置却十分有限。我国准备占用和已经占用的位置也仅有东经100度附近的可数的几个。其中,东经1105度这一轨道位置,我国与日本已发生过争议,尽管这个位置早已为我国的“东方红二号甲”卫星使用过。另外,专家们认为,曾为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占用的125度这一位置对我国特别重要,因为定点于这个位置的卫星,其波束覆盖我国全部领土,特别是对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更能接收到十分良好的信号。但按照国际电联的有关规定,我国对东经125度位置的使用权将因我国第一颗试验卫星即将“寿终正寝”于1997年11月份到期,在此之前,如果我国不发射新的通信卫星去占用,将产生两种很不利的结局:要么花巨额外汇去购买或租用一颗非国产卫星去占据这一位置;要么拱手交出,坐视别国去抢占这一位置。在这种无形的电波之战日趋白热化的关键时刻,我国经过10年呕心沥血研制的“东方红三号”国内通信、广播、电视传输卫星于1997年5月12日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红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地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为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东方红三号”卫星装有24个C频段转发器。其中6个中功率转发器用于电视传输、18个低功率转发器用于电话、电报、传真、数传等通信业务。它可连续向全国同时传输6路彩色电视节目和8100路电话,寿命8年,可满足2000年前后全国各地收转电视和广播以及通信的要求。该卫星为箱形星体结构,由结构、电源、热控、测控、姿态和轨道控制、推进及通信等7个分系统组成。太阳电池阵为定向帆板结构,翼的最大跨度达181米,最大高度为571米,全星采用比较先进的模块化的总体构形方案。所以“东方红三号”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通信卫星技术已得到飞速发展,为我国挤进竞争激烈的通信卫星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气象卫星

了解、掌握气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社会的生产、交通和日常生活的关系都十分密切,并日趋重要。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气象变化万千,由于交通不便,过去主要靠建在各地的为数有限的地面气象观测站,测出当地的风速、气温、气压、降雨量、日照和温度等气象六要素,然后将这些数据用有线和无线通信手段集中到气象中心(局)进行综合分析,做出预报。但由于受到海洋、沙漠、高原、高山、海岛的影响,在相当大的国土上无法观测天气情况,每次集中到气象中心的数据有限,集中和分析、处理数据的手段又比较落后,很难及时准确地向全国各地预报台风、暴雨、寒流和高温的来临,往往由于防患措施跟不上而造成不应有的生命财产损失。

自1960年4月1日美国发射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后,卫星居高临下,能鸟瞰世界各地,每隔半小时就可以获得一次将近一亿平方公里面积的云图资料,不仅可以昼夜不停地测出和提供大面积的温度、湿度、压力、风力等定量的遥感气象资料,而且这种观测不受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国界、时空的限制。气象卫星这种用常规气象观测方法不能比拟的优越性显露出来后,我国气象工作者对研制我国自己的气象卫星的呼声日益高涨,并得到党中央的大力支持,正式列入了国家计划。

我国研制的第一颗气象卫星为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命名为“风云一号”。主要任务是获取全球气象资料,并向全世界气象卫星地面台站发送气象信息。同时也获取海洋资料,为海洋部门服务。“风云一号”卫星本体是14米XI4米XI2米的六面体。星体外侧对称安装6块太阳能电池帆板,帆板展开后卫星总长达86米。卫星运行在高度为901公里、倾角99度、周期102分钟的太阳同步轨道上,每天绕地球运行14圈。卫星结构上的显著特点之一是采用了长寿命的三轴姿态控制系统,使卫星上的两台可见光和红外扫描辐射仪(扫描宽度可达3000公里)能始终对准地球,对地指向精度小于10度,星下点分辨率达1l公里。1988年9月7日,我国用“长征四号”运载火箭,从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风云一号”送入预定轨道。从发回的气象信息看,专家们认为图像清晰,纹理清楚,层次丰富,及时准确。

继第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发射成功之后,1990年9月3日,我国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火箭又成功地发射了一颗气象卫星。因这颗卫星的结构、轨道和功能,与第一颗卫星基本相近,故称之为“风云一号乙”气象卫星。当卫星飞临我国上空时,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一马当先,向北京传送了第一幅反映前苏联亚洲地区的卫星云图资料,人们兴奋地从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看到不仅有可见光云图,又新添了红外云图,云层、湖泊、河流和山峦清晰可辨,完全可与先进国家的卫星云图相媲美。

继“风云一号”之后,我国于1987年即着手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的研制工作。作为一颗新型气象卫星,其结构、性能与“风云一号”都有较大差别。它的外形为直径21米、高16米的圆柱体,表面粘贴有近2000个太阳能电池片,使用寿命约为3年。由于该卫星装有多通道扫描辐射计、S波段数传和云图等两个波段的转发器,UHF波段数据收集和天气图广播转发器指标达到国内通道100个,国际通道33个;等效全辐射功率又分为原始主图、展宽云图和天气图等三种情况,功能比较齐全,需要解决一系列工程难题。

1994年初,卫星在测试中发生故障后,作为该项任务的承制单位对卫星诸多方面进行了质量攻关,并通过和各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大力协同,严把质量关,终于使这颗凝聚着我国航天战线全体人员10年心血的新星有了可靠的质量保证。

1997年6月10日,我国利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从西昌发射中心顺利地将“风云二号”送上太空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于6月17日最终定位于东经105度离地球赤道36万公里的高空。由于“风云二号”比“风云一号”视野更为广阔,功能更强,用途更广,它投入业务运行后,将为广大用户提供展宽数字图像、天气图传真以及各种经过处理的气象产品,并将在自然灾害监测和气候变化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继1988年和1990年相继发射两颗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后,1997年又成功地将一颗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送上预定轨道,并且已发回清晰云图,可以连续监测天气变化情况,这标志着我国气象卫星研制和发射已步入国际先进水平,从此,我国的气象卫星事业和对卫星资源的应用能力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承揽国际商业卫星

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下,负责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工作的决策者,于1984年开始考虑中国航天如何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的问题。

1985年5月,我国以参加日内瓦国际空间商业会议为契机,组成了一个4人代表团出席会议。当代表团团长在会上向世界航天界的各国代表作了《中国为世界提供发射服务可能性》的报告时,人们的脸上顿时充满惊讶的表情,紧接着就是会场秩序的一阵骚动和互相交头接耳的议论。第二天,一份法文报纸登出一条问号加惊叹号的消息,标题竟是:“羽毛未丰的中国航天技术要参加国际竞争!?”

这就是中国航天准备走向世界放出的第一个试探性气球。为了使国际上更多的厂商能了解中国的航天技术水平,同年6月,中国又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国际航天技术展览会。由于经过精心准备,中国航天技术展这次却大显风采,起到了意想不到的轰动效应。紧接着,1985年10月26日,我国以航天部的名义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中国运载火箭投放国际市场。承揽国外卫星发射业务。”从此,中国航天敞开了数十年紧闭的大门,决定在世界航天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也许是天公有意作美,当我国向世界宣布要进入国际市场的消息后仅三个月,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生爆炸,机毁人亡;不久,美国为了填补因航天飞机停止营业而留下的运载工具空白,赶紧研制的“大力神”和“德尔它”运载火箭也相继失事。而欧空局的“阿丽亚娜”运载火箭也发射失败。这时,急不可耐的西方各大卫星公司,开始把眼光投向中国,从而为我国进入世界卫星发射市场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难得机会。

1986年1月,中国同瑞典国家空间公司正式签订协议,用中国的“长征二号丙”火箭为该公司搭载发射一颗邮政卫星。这是我国与国外最早接触、签署的一份正式发射卫星的协议。

1987年的8、9月间,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两颗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在8月份发射的那颗卫星上,搭载了法国马特拉公司的两个微重力实验装置;这是我国首次实现用航天技术向国外用户提供服务,成为中国正式进入国际航天市场的一个标志。

1988年9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正式对外开放。从此,这个深山峡谷的神秘面纱被揭开,旅游者和参观者络绎不绝,接洽卫星发射任务的客户也接踵而至。1990年4月7日,由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承包,我国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亚洲一号”卫星,定点于东经105·5度的赤道上空,这颗由美国制造的卫星是当时世界上同类型卫星中使用最广,技术最成熟的一颗中小型卫星,工作寿命9·5年。“亚洲1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为我国发射国际商业卫星提供了经验,同时也增添了我们走向国际市场的信心。

为了履行1988年11月1日,中国和美国休斯顿公司使用中国“长征二号E”发射供澳大利亚使用的两颗“HS-601”卫星(简称澳星)的正式合同,1992年8月1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用自己研制的大推力火箭,顺利地将这颗重型的“澳赛特BI”通信卫星发射升空。当闪闪发亮并装饰着美、澳、中三国国旗的乳白色的太空巨龙“长二捆”于14时凌晨7时多一点从发射台上徐徐升起,直冲九重云霄时,为此而奋斗不懈的我国航天战士,如释重负,兴高采烈,相互祝贺。1994年8月28日,在全世界的注目下,我国又用“长征二号E”将美国休斯公司为澳大利亚研制的“澳赛特B3”通信卫星一举送入太空。“澳星”的多次发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已拥有发射重型卫星的实力,无疑对我国承揽国际商业卫星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

从1990年4月至1997年6月的10年间,我国分别承揽了10颗国际商业卫星的发射任务。它们分别是瑞典的“弗利亚科”科学试验卫星,亚洲卫星通信有限公司的“亚洲1号”、“亚洲2号”通信卫星,亚太通信卫星有限公司的“亚太1号”、“亚太1号A”通信卫星,巴基斯坦的“巴达尔1”科学实验卫星,澳大利亚的“澳赛特BI”、“澳赛特BZ”、“澳赛特B3”通信卫星以及美国的“艾科斯达1号”通信卫星。为了使我国航天技术在世界市场上站稳脚跟,以优质,高效、安全的服务参与世界竞争。近几年来,我国对各个卫星发射场的设备、设施进行了现代化的更新改造,使发射的实时指挥更趋现代化,数据的采集处理能力明显增强,指挥显示更精确直观,其综合发射能力已成为国际第一流水平。这充分说明,我国的航天事业正一步一步地走向世界,在激烈竞争的世界卫星发射市场中主宰沉浮的命运,已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参考资料:

http://techsinacomcn/o/50205shtml

乌鲁木齐附近地区没有种香椿的。

香椿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香椿的繁殖分播种育苗和分株繁殖(也称根蘖繁殖)两种。

播种繁殖的由于香椿种子发芽率较低,因此,播种前,要将种子加新高脂膜在30至35℃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起后,置于25℃处催芽。至胚根露出米粒大小时播种(播种时的地温最低在5℃左右)上海地区一般在3月上中旬。出苗后,2至3片真叶时间苗,4至5片真叶时定苗,行株距为25x15厘米。

分株繁殖,可在早春挖取成株根部幼苗,植在苗地上,当次年苗长至2米左右,再行定植。也可采用断根分蘖方法,于冬末春初,在成树周围挖60厘米深的圆形沟,切断部分侧根,而后将沟填平,由于香椿根部易生不定根,因此断根先端萌发新苗,次年即可移栽。移栽后喷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发,苗体水分不蒸腾,隔绝病虫害,缩短缓苗期。

香椿苗育成后,都在早春发芽前定植。大片营造香椿林的,行株距7x5米。植于河渠、宅后的,都为单行,株距5米左右。定植后要浇水2至3次,以提高成活率。

采摘技巧

普通栽培和矮化密植栽培的香椿,一般在清明前发芽,谷雨前后就可采摘顶芽。这种第至次采摘的,称头茬椿芽,不仅肥嫩,而且香味浓郁,质量上乘;以后根据生长情况,隔15至20天,采摘第二次。新栽的香椿,最多收2次,3年后每年可收2至3次,产量也相应增加。至于保护地栽培的,通过加温,冬季也可采摘,如不加温的,可在早春提前供应树芽。

矮化栽培

育苗

1、选择优质种子

选当年的新种子,种子要饱满,颜色新鲜,呈红**,种仁黄白色,净度在98%以上,发芽率在40%以上。

2、保温催芽

为了出苗整齐,需进行催芽处理。催芽方法是:用40℃的温水,浸种5分钟左右,不停地搅动,然后放在20℃至30℃的水中浸泡24小时,种子吸足水后;捞出种子,控去多余水分,放到干净的苇席上,摊3厘米厚,再覆盖干净布,放在20℃至25℃环境下保湿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翻动种子1至2次,并用25℃左右的清水淘洗2至3遍,控去多余的水分。有30%的种子萌芽时,即可播种。

3、适时播种

选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沙性土和土质肥沃的田块做育苗地,结合整地施肥,撒匀,翻透。在1米宽畦内按30厘米行距开沟,沟宽5至6厘米,沟深5厘米,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地播下,覆盖2厘米厚的土。

4、幼苗管理

播后7天左右出苗,未出苗前严格控制浇水,以防土壤板结影响出苗。当小苗出土长出4至6片真叶时,应进行间苗和定苗。定苗前先浇水,以株距20厘米定苗。株高50厘米左右时,进行苗木的矮化处理。用15%多效唑200至400倍液,每10至15天喷1次,连喷2至3次,即可控制徒长,促苗矮化,增加物质积累。在进行多效唑处理的同时结合摘心,可以增加分枝数。

定植后管理

1、整地施肥

日光温室栽培香椿一定要施足底肥。每亩施优质农家肥不少于5000公斤,过磷酸钙不少于100公斤,尿素25公斤,撒匀深翻。然后整畦栽苗,一般畦宽80至100厘米

2、定植密度

定植密度以每亩定植3万株左右,株距15厘米、行距15厘米为宜。

3、精细管理

温度管理:开始几天可不加温,使温度保持在1℃至5℃以利缓苗。定植8至10天后在大棚上加盖草苫,白天揭开,晚上盖好。使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18℃至24℃、晚间12℃至14℃。在这种条件下经40至50天即可长出香椿芽。

激素调节:定植缓苗后用抽枝宝进行处理对香椿苗上部4至5个休眠芽用抽枝宝定位涂药,1克药涂100至120个芽,涂药可使芽体饱满,嫩芽健壮,产量可提高10%至20%。

湿度调节:初栽到温室里的香椿苗要保持较高的湿度。定植后浇透水,以后视情况浇小水,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在85%左右。萌发后生长期间,相对湿度以70%左右为好。

光照调节:日光温室香椿生产,要有较好的光照才能促进生长。采用无滴膜,并保持棚膜清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5326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1
下一篇2023-09-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