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板子即杖刑或笞刑 扒下裤子打屁股(古代五刑之一)

古代打板子即杖刑或笞刑 扒下裤子打屁股(古代五刑之一),第1张

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古代官员在审讯犯人时,都会打板子,它可比古代的凌迟、灌铅、剥皮等刑罚轻得多,不过往往几板子下去,犯人屁股就已经皮开肉绽了,大多数人是很难承受这种痛苦的,打板子的数量主要是根据需要来定的。

打板子:又称杖刑或笞刑

古代打板子,其实就是我们杖刑或者是笞刑,只是不同时代称谓不一样,在奴隶制五刑中称“笞刑”,而在封建五刑中称“杖刑”,主要方式就是用木板或者竹板击打人的屁股或者背部的部位,可以说是一种较轻的刑罚,而且一般的是针对轻微犯罪而设,或作为减刑后的刑罚。

汉景帝时期的《箠令》规定了刑具规格,受刑部位,一般的分为小板、中板和大板,至于数量就要看具体的情况了,同时在实刑时中途不得换人,也算是一种人性化的规定了,不过挨板子的轻重,主要是看执行之人,所以一般的受刑之人在受刑之前,都会实现贿赂执刑人,这样他们下手时就会轻一点。

明代“板子”以小荆条制成,大头儿径二分七厘,小头儿径一分七厘,长三尺五寸。“杖”以大荆条制成,大头儿径三分二厘,小头儿径二分二厘,长三尺五寸。杖刑所用荆条均须消去荆节,统一用刑部颁发的模板校勘,且荆条上不许沾有铁钉等异物。

现在的笞刑在印度、新加坡、南非等16个国家依然在沿用,不过它仅限于鞭刑,主要是起到轻微的惩戒作用,打板子相对来说是一种较轻刑罚,不过在古代刑罚中还有一种也是非常的残忍的,那就是腰斩之刑,它是直接将人拦腰斩断。

腰斩之刑:将人拦腰斩断

腰斩这种刑罚和古代的砍头有点类似,不过砍头之后人是直接死的,而腰斩则不一样,它是让人慢慢的死亡,这种刑罚在周代就已经有了。一般在行刑之前,先将犯人绑在闸刀或者巨斧之下,然后利用巨大的下坠力量,将人从腰间一下子

电视剧里经常出现这样一句台词:拖出去重打20大板。然后犯人就被拖了出去这是“杖刑”留给我们的最初印象,这种古代所谓的“杖刑”真的就如同电视剧里面的演的一样吗?答案是并非如此,不仅不一样,而且还有很大的区别。

最为明显的区别是古代的杖刑是要脱下裤子打臀部。这可不要觉得有趣,根据史书记载,古代脱下裤子打屁股的后果是犯人皮开肉绽,常常几大板下去就没法再正常行走。一般20大板下去要经过几个月才能调整过来。

电视剧里面出现的镜头常常是故作疼痛,看不出惨不忍睹的“杖刑”场面。

电视剧至今仍旧有不少这种镜头,这种镜头实际上是bug的存在,在残酷的杖刑之下,怎么可能如此淡定?科普一下,古代杖刑的确是用板子打屁股,但真如电视演绎的那样:古代打板子是隔着裤子打吗?这个要分具体场景,大多数情况都是脱下内衣对犯人进行处罚,通常古代受到杖刑首先要趴着,露出臀部部位挨板子,这是常识。

绘画中古代杖刑的场景,绝不向电视剧镜头那般点到即止,而是高高的抬起棍子,用力的打下去,犯人通常忍不住这种剧痛,哀嚎着求饶。杖刑是古代的五刑之一,于西汉文景时期出现,延续到隋、唐、宋、元、明、清。实际上,杖刑不单单是打屁股,背、臀、腿都是常常被打的部位。臀部是较为常见的处罚方式之一。

宋代分为臀杖和脊杖,分别打臀部和背部,脊杖较重。元代至清末,笞刑则只打臀部。根据配图,我们可以预见当时犯人挨打的场景。

在古代犯人挨打的时候一般是“去衣受杖”,脱掉内衣,直接用毛竹、木板打臀部。不脱衣服的杖刑,是明代的廷杖,即是在朝廷上杖打官吏,有时候拖衣服,有时候因为形象问题隔着裤子打。

这是古代常见场景(此图为清末),这是比较标准的“去衣受杖”。

也有一人执行杖刑,两人按住犯人,以免犯人忍受不了剧痛反抗。

所以电视剧的场景并不可信,按照古代律令,无论男女身份,都应该去衣受杖。实际操作中,宫廷、王府内的杖责,其实很多是皇帝在行家法,重在惩罚羞辱,脱下裤子是常事。

杖刑不只是中国才有,亚洲各国都有类似的刑法。比如日本,江户时期就有笞刑,用棍子、鞭子抽打背臀。

此图为古代朝鲜的笞刑

古代印尼的笞刑

截至目前,世界有16个国家实施类似笞刑的“鞭刑”:阿富汗、巴拿马、文莱、伊朗、阿曼、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南非、苏丹、斯威士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门、津巴布韦和新加坡。其中新加坡的杖刑尤为出名,不少网友都听过类似的传闻,至于(因尺度原因不便于再上传)各位读者可以网络搜索。

鞭杖惩罚自古就有

说起杖刑,那可是由来已久了。杖刑在我国古代的刑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著名的“五刑”之一。最早大概可以追溯到汉朝,不过当时没有明确杖刑这一处罚,而是将杖刑跟笞刑混作一团,笞就是用鞭杖或者竹板打的意思,字面上跟杖刑十分接近。

不过在汉朝的时候,哪有什么“拖出去打一百大板”,当时笞刑分为“笞三百”跟“笞五百”,后来考虑到,别说是“笞五百”了,“笞三百”下都少有活口,就将刑罚降低了一些,即便如此,杖下还是少有活口。要知道,起初杖刑(或者是笞刑),击打的部位一般都是后背,臀腿甚少,往往一顿杖刑之后,犯人皮开肉绽,即便不死也时日无多了。

打个比方,相信大家都看过《水浒传》,其中有这么一段,豹子头林冲被刺配充军,如果不是遇到了柴大官人,恐怕林冲免不了一顿杀威棒,杀威棒可不是杀杀威风那么简单,这一百棒下来,即便武功高强如林冲恐怕也难逃一死。

杖刑打屁股开始于唐朝

我国历史上的昏君不少,能被记住名字的也不少,这其中自然少不了隋文帝杨广,仅用了不到一世的时间就毁掉了隋朝,他也是有点道行的。杖刑发展到隋朝杨广这里,可以说是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杨广生气之时,拿起什么都可以作杖刑,有的时候甚至直接用鞭子抽,一顿威风下来,受刑者几乎无人生还,他还满脸疑惑的问众大臣,“吾杖重乎?”

到了唐朝的时候,唐太宗发现杖刑不是那么回事,一顿杖打,跟处以死刑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做出了一个重大改动,从此,杖刑不再是击打犯人的后背,而是重点击打犯人的臀部,从这里开始,“打屁股”才成为了主流。不止如此,历史上的“笞一百”跟“笞五百”都过于恐怖了,《唐律》中将杖刑分成了“杖六十”到“杖一百”五个等级,这也就是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形态了。

当然,法律是一回事,皇帝的脾气又是另一回事。如果某位官员不慎惹恼了皇帝,可以暂时忽视《唐律》,在唐玄宗时期,时任御史的蒋挺因为当庭说了几句唐玄宗不爱听的真心话,就像电视剧里那样,直接被左右侍卫上前一顿杖打,活活被打死在朝堂之上。

相信不少朋友小时候都有被自己父母教训过的经验,一般爸妈动手都会选择拿屁股开刀。实际上打屁股算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惩罚手段了,很多朝代使用杖刑都是把火力集中在臀部。不过为什么会选择臀部这个部位,而不是背部或者其它位置呢?主要是有两点原因,一是屁股上的脂肪比较多,就算打的比较严重一般也不会伤筋动骨;二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拖裤子也是件很羞耻的事情,这也给犯人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古代五刑,即笞、杖、徒、流、死。第一个讲的就是笞刑,也就是用荆条或者竹板责打犯人背部、臀部或腿部。

早在春秋时期,这个刑法就一直存在了。但是可操作性实在是太强了,究竟用竹板还是木板?用大多力度?究竟打背部还是臀部,还是腿部?这都没有个准确规定。杖刑理论上比笞刑重一个级别。

从汉朝开始,对于打屁股的各种刑法的规格开始有了明确的规定。

一直到了汉朝,汉景帝时,才在《棰律》里明文规定了笞刑的刑具规格(规定只允许用竹板,并且规定了长度5尺和厚度大头1寸,小头半寸),受刑部位(只准打屁股),以及施刑的过程中不得换人(为了防止力度不一样,从而对受刑人造成刻意伤害)。

隋唐时期,笞刑和杖刑虽然恢复打背部和腿部,但是在刑具上改用了荆条,因而缩小了尺寸,笞刑刑具长度35尺和厚度大头2分,小头15分;杖刑刑具长度35尺和厚度大头2分7厘,小头1分7厘;50下以下为笞;100下以下为仗。总体来说还是比较轻的。

到了宋朝以后,基本上不再打腿了,因为打腿容易致残。但是把打脊背和打屁股分得非常明确了,分为臀杖和脊杖。脊杖是相对较重的刑法,那么臀杖也就成了一般惩罚措施了。

元朝一直到清末,无论是笞刑还是杖刑,才真正又规定了只准打臀部。但是一直到了明朝中期才又恢复了小竹板。

明朝的皇帝最喜欢打官员的屁股,一开始用的是荆条打的,这一打皮开肉绽,但基本不伤筋骨。所以明朝的官员拿着小羊皮往鲜血淋淋的屁股上一贴,久而久之,长了个羊毛屁股。那就是身份的象征了,这些人就基本上不会再挨板子了。要打板子的衙役扯开裤子一看,立马跪了,爷,您请回吧。这就好比混江湖的混子,上门挑战,自己攮自己一刀,然后对方立马怂了类似。意思人家屁股都打了无数回了,都长羊毛了。还在乎你这一两次板子?

但是由于板子打的多了,打板子的人也长出了经验,为了打出节奏,也为了警示受刑人不要再犯法,一边拷打,一边有节拍地唱数。

一二三四五,皮肉受点苦。六七八九十,回去坐上席。再打二十板,郎中抢饭碗。

打屁股虽然是最轻的一种刑法,但也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一种刑法。行刑人的岗前培训,可不不在于这些表面的调子,而在于苦练技术。

技术练好了,自然还有大把的银子赚。练打板子的技术很下苦工,用大板子打豆腐,声音巨响,豆腐却不能破;打包着纸的砖头,砖碎了纸却不能破。练成了,可以=达到万无一失、炉火纯青了,才能去执法打人。可以一板子下去,皮开肉绽;也可以打一百下一点伤都没有;甚至皮肤完好,但是内脏已经破裂。掌握了这样的本领,就有大把的生意可做了。

经过2000多年的选择,打脊背、打腿被废除了,但是古人最终还是保留了打屁股。究竟是什么原因?

理论上应该还是屁股上肉多,怎么打基本上不大可能致残。即满足了惩罚的需求,又满足了不避男女老幼,当众脱裤子打屁股而带来的羞辱感。

身中间脖颈最细,古人则于此斫之;臀肉最肥,古人则于此打之……后人之爱不忍释,实非无因——鲁迅《突然想到》

当然了,此外还有很多文化因素在。比如:小孩子做错事情了,作为父母最手到擒来的教育小孩子的方式就是扒了裤子,打屁股。因为只有屁股上的肉打坏了,还可以长出来。

而2000多年来,官员们都自称百姓的父母官,既然是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当然还是要以打屁股为主的。

在古代众多刑法中,“杖刑”在各大影视剧中是最常见的,近年来,随着古装影视剧的兴起,几乎在每一部剧中都可以看到“杖刑”的存在。对于一个上位者来说,只要有谁做错事情,或者惹他不高兴了,直接让人拉出去痛打一顿也是常有的。

在影视剧中,被打的人所发出的叫声,让观众隔着屏幕都觉得疼。一般来说,影视剧都有夸大的成分,既然影视剧有虚假的成分,

那在真实历史上,“杖刑”到底有多疼呢?

一、

“杖刑”背景

想要知道“杖刑”有多疼,就得先了解一下这种刑法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执行的。

关于“杖刑”,大慧记得《水浒传》里面就有一个非常经典的镜头,这部剧中被打的对象是宋江,当时宋江因被妇人诬陷,只穿着一件破烂的衣服,被官差们压着狠打。宋江虽然算不上硬汉,但好歹也是有骨气的人,却差点被屈打成招。

能让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差点投降的刑法,在大家眼里到底有多厉害呢?

可能有人会说,不过是挨了一顿打而已,其他好汉们连刀都挨了不少,也不见得他们吭半句,宋江绝对有辱好汉的形象。如果大家知道宋江被打得有多厉害,可能就不会觉得他不够硬汉了。

“杖刑”,简单来说就是用棍子打犯人,但是大家可别小看官差手中的那根棍子,

在不同时期,面对不同人物,官差手里的棍子有着完全不同的威力。

“杖刑”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唐朝以前,“杖刑”与“笞刑”的本质是一样的,两者的执行工具都是由竹子制成的“棰具”,打犯人的背部、臀部或者大腿。

在唐朝以前,“杖刑”的具体要求还没有那么严格,对犯人执行“杖刑”时往往没有使用特定的工具,而是现场有什么就用什么,隋文帝生起气来,直接拿马鞭作为“杖刑”的工具。

二、

“杖刑”的发展

虽然被执行“杖刑”的犯人都是被打,但是,不同时期被打的部位也不同。在唐朝以前,“杖刑”可不像大家所看到的打屁股那么简单。在汉朝皇帝眼中,“杖刑”只是受点皮肉之苦而已,算是最轻的刑法。作为“仁君”,汉朝皇帝经常用“杖刑”替代砍手砍脚之类的刑法。

皇帝们觉得“杖刑”是所有处罚方式中最轻的,但是,皇帝并不知道,每当犯错的官员被打完以后都生不如死。

隋文帝用

“杖刑”代替其他刑法的那几年,死伤率竟然比以往更高。最让他感到奇怪的是,朝中官员的辞官率竟然提升了一半以上。

对此,隋文帝觉得非常纳闷,难道“杖刑”很疼?

事实上,官员之所以会那么害怕“杖刑”,主要是因为被打的部位是背脊。背部的骨头可是非常脆弱的,被啪啪啪的痛打一顿,分分钟骨断筋折。

到了贞观年间,李世民因为了解“杖刑”的杀伤力,于是对“杖刑”进行改革,把打背脊改为打屁股,并且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杖刑”的数量,从这一点看,唐朝时期的“杖刑”制度还是挺完善的。

然而,规矩是皇帝定下的,还得后人肯遵守才行,

唐玄宗生起气来直接把祖上定下的规矩放一边,完全把惩罚当作发泄,因为皇帝的任性,朝中官员蒋挺就被当场给打死了。

相较于唐朝,宋朝在这方面还是比较遵守规矩的,基本上会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再者,宋朝“杖刑”的使用率也比唐朝更高,除了影视剧上所看到的痛打一顿再流放以外,有些被判死刑的犯人也会被重杖至死。

同样是在宋朝,“杖刑”在军队却特别泛滥,几乎成了立威的常用手段。有士兵不听话?打一顿,打到听话为止,有谁不服上级?还是打到屈服为止。

宋朝军队对外作战能力弱,对内的立威手段却粗暴有效。当然,这种方式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百姓们宁可饿死也不愿从军,甚至连武状元都不愿意到军营挨打。

到了明清时期,“杖刑”在律法方面再次健全,还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发了新的项目:廷杖。明朝时期,被执行“廷杖”的人还穿着衣服,遇到运气好的,屁股上还有垫着一层棉衣。到了后期,别说在屁股上做保护措施,就连裤子都被扒掉了。

三、打击力度

同样被执行“杖刑”,有人被当场打死,有人被打得不敢当官,被打的人到底有多疼呢?万历年间,臣子赵用贤曾经被打得屁股上的肉都脱落下来了。还有另一位官员则被当场打晕,一直到三天过后才清醒过来。

清朝时期,打人再次打出了新花样,用来惩治犯人的刑法,竟然成为小吏敛财的手段。

相传,有三个要被执行“杖刑”的犯人,第一个送了一百多两银子给官府,那位犯人被打后当天就没事了。第二个犯人送了六十两,被官差打成严重的皮外伤。

第三个犯人家里穷,拿不出那么多钱,他的家人好不容易才凑了三十两银子,结果,只交三十两银子的犯人被官差打断了骨头。看似一条普通的棍子,却成了衙门中人最喜欢的敛财工具。

被衙役痛打的犯人,一般都是因为犯事才被抓进去的,所以,不管他们被打成怎样,都不算太冤。最悲惨的还是民间普通百姓。康熙年间,很多地方官为了催缴税务,直接用“杖刑”开道,在无良官员的操作下,被打死的百姓不计其数。

康熙年间全国人口达到一亿多人,国土面积也达到了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然而,有很多地方都是还没有开发的,根本种不出农作物。

在土地贫瘠的地方,百姓们所种出来的作物完全不够果腹,更加别说缴纳税粮了。可是在“杖刑”面前,百姓们只能把全家的口粮拿出来上缴。看似繁盛的朝代,民间百姓却承受着难以承受的压力。

被执行“杖刑”的人有多疼?在有心人的操作下,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最疼的,还是那些身无分文的普通百姓,“杖刑”的存在与执行,更是折射出了中国古代残酷的社会环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5823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2
下一篇2023-09-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