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疼用艾炙炙什么穴位

舌头疼用艾炙炙什么穴位,第1张

艾灸保健穴位一:三里灸 部位:在小腿前外侧面的上部,外膝眼下四横指,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方法:艾灸条每次一支,点燃对准穴位,左右两穴灸完为止,每日一次,勿烫伤。 作用:理脾胃,调气血,助消化,补虚弱。 艾灸保健穴位二:神阕 气海 (火星人)7533

hi,大家好欢迎收看御艾小课文章,今天来和大家聊一聊艾灸上火这方面的问题,让大家知道艾灸上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哪些体质的人艾灸容易上火,并且和大家分享两个穴位可以泻火的。

客观的来讲艾灸上火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所以遇到上火的情况大家不用去考虑太多的,有些人可能想着自己体质不适合艾灸、还有一些人想着可能是艾条质量方面的问题,大家可以自己想一下平时我们生活中在不艾灸的情况下还会上火引起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上火情况!

突然想起来一句话,“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意思就是体内有湿热比较大的人,艾灸可以让体内的湿热散发出来,慢慢的火就降下去了艾灸上火是什么原因:

首先我想和大家说一下艾灸上火的话这个是正常的,因为艾灸的人很多每个人体质不同所以确实会有一些人存在上火的问题,上火才是正常的!有些人可能会把上火归结于艾条质量方面的原因,其实我觉得这个说法还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同样的艾条有些人怎么艾灸也不上火,但是有些人艾灸就会上火,说直白一些还是体制问题。而且不同部位上火反应的情况也是不同的。

而容易上火的人群通常包含两种情况,一种的话就是上热下寒体质的,什么是上热下寒体质?就是上体感觉热,下体感觉比较冷,例如脚丫子冰冷等,这种体质的话很容易上火的,而且上热会引起很多问题的,例如口腔溃疡、咽炎以及嗓子红肿、失眠以及眼睛干涩等问题的。而下寒的话一般就是感觉腹部或者腰部以下比较怕冷!

引起这种体质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有些人经常熬夜作息不好,饮食喜欢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等都是热性的食物,经常日积月累的会导致体内热毒比较多加重身体的负担,但是热毒没办法排出体外,所以就会导致身体淤堵!让代谢能力下降!!那么身体就会有问题了,例如长痘、色斑、上火等情况了。

还有些人可能是气血虚弱,那么这类人艾灸之后可能也会引起上火的情况,因为艾灸是人体阳气补充的一个过程,如果阴血不足,则阳气就会出现相对过盛,向外浮散导致上火。

而且不同位置上火的话对应的人体器官也是不同的,下面再和大家说一下上火部位对应的人体器官:

1胃火比较旺盛,胃火大家也都听过一般分为实火以及虚火,胃火旺盛的人容易饿,因为会导致胃部比较亢奋的,胃火旺盛很容消耗津液,例如有些人经常性口干、喜欢吃凉东西、喝水很多而且平时牙龈发炎、肿痛以及溃疡等问题,另外还会大便干结,便秘等问题。

2肺火比较旺盛,肺火旺盛的人的人一般艾灸之后会觉得嗓子干疼发紧、或者说干咳之类的情况,还有一些人艾灸之后口干舌痛、流鼻血等情况,这个一般是肺火比较旺盛引起的。

3心火比较旺盛的人有些艾灸会盗汗、心烦、口干、另外的话会有反复的口腔溃疡、牙龈肿痛、易怒等情况。因为中医中常说心为阳,属性为火,心主血开窍于舌,如果体内火邪厉害,那么很容易火热攻心,出现心烦意乱、失眠、口舌生疮、急躁易怒等情况的。

5肝火旺盛,肝火一般主要是因为外界刺激或者说压力比较大,另外还有一些人可能是睡眠质量不好,导致体内内分泌失调影响肝的休息以及排毒,所以肝火旺盛的人有些人艾灸后会引起头晕头痛、耳鸣、口干舌燥、眼睛干涩等问题。

6肾火,肾火比较大的人可能会感觉头晕目眩、烦热、腿酸等问题。

艾灸上火好不好:

说实话艾灸上火的话我个人觉得还是一种好现象的,因为上火的话也是好转的一种反应的,大家自己想一下体内热邪比较多,平时没办法排出来,但是艾灸的话能把体内的燥热之气通过人体薄弱的部位排出来,所以就会导致有些人牙龈肿痛、嗓子不舒服以及口腔溃疡等情况!而且艾灸上火也是人体自我机制的一个调理的过程,所以我们不用干涉就好了,如果真的是上火严重那么我们要做的首先就是滋阴,其次的话就是引火归元。

所以如果平时艾灸上火了,那么首先可以艾灸一下太溪穴,太溪穴的话是可以调动我们生命元气的,也就是可以滋阴的!其次的话就是艾灸涌泉穴,引火下行!

涌泉穴:

太溪穴:

客观的来讲艾灸上火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所以遇到上火的情况大家不用去考虑太多的,有些人可能想着自己体质不适合艾灸、还有一些人想着可能是艾条质量方面的问题,大家可以自己想一下平时我们生活中在不艾灸的情况下还会上火引起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上火情况!

突然想起来一句话,“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意思就是体内有湿热比较大的人,艾灸可以让体内的湿热散发出来,慢慢的火就降下去了。

夏天天气炎热,身体的失调非常容易触发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可按摩巨阙穴3~5分钟,坚持2~3天,可将心火驱逐出体外。

心火旺盛伴口腔溃疡?有一个特效穴可以让你免受困扰

丨口腔溃疡多因心火盛

夏天天气炎热,人的情绪容易烦躁激动,进而胃口不好,饮食欠佳,睡眠也易受到困扰,要么睡不着,要么很容易醒。这些都是心火旺盛的表现。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当心火旺盛时,自然会在口腔内和舌头上有所反应,引发口腔溃疡。因此每到夏天,口腔溃疡就会频繁发作。

丨巨阙穴是心的侍卫

巨阙穴在胸部,胸腹交关的地方。中医认为,胸腔是天,腹腔是地。所以,这里也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天地之气交换的关隘。而且,这个地方地势十分险要,食管和动静脉都在这里通行,是人体的君主——心的宫城,是至尊之门,凛然不可侵犯。

巨阙穴的作用深不可测,它在心的外围,就好比仗剑立于君主旁边的卫士,清除君主旁边所有的危险,平定叛乱,保君主安宁,用通俗点的比喻就是御前侍卫。所以,按摩巨阙穴,能使心保持平和的状态。

丨巨阙穴可以这么找

巨阙穴所在的胸骨,外形也像一柄宝剑,巨阙穴就在骨头的顶端,胸骨剑突大凹陷的下面,里面是腹膜,上面是腹肌。从腹部往上,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就是巨阙穴。

每天在巨阙穴上按摩3~5分钟,温和施灸30分钟左右,坚持2~3天可以有效地将体内的邪火驱逐出去。另外,还可以配合艾灸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位巩固疗效。

丨口腔溃疡要注意什么

1 平衡饮食,尽量少吃“热性”食物。营养缺乏或贫血的人,尤其是缺乏铁和B族维生素的人,口腔黏膜很容易受损破溃。避免辛辣刺激,尤其是麻辣烫、红油火锅等刺激性的食物。

2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长期睡眠不足导致的免疫功能紊乱是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的常见诱因。

3 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中医认为,如果长时间受到烦躁、忧郁、压抑等不良情绪的困扰,很容易产生“郁火”,这也是导致口腔溃疡的常见原因。

口腔溃疡,相信很多朋友都得过这个病,或者说出现过这个症状,因为我们经常会在一些上火的情况下,口腔出现溃疡。

有人会说这是一个很小的症状,很简单的问题,您给我一个穴位,告诉我揉哪儿,按哪儿或者做什么就行了。

其实在我们的穴位 养生 保健当中,如果想要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就需要满足以下的几个条件

第一个是辨证要准确 ,就是我们要找到引起这个症状,哪怕是一个很小的症状的原因,如果这个症状很小,可有可无,您肯定会忽略它,如果这个症状已经对您造成了困扰,觉得很难受了,那么您必然会希望去解决它,哪怕只是一个小部位的小问题,何况口腔溃疡还代表着,内脏功能的一种特异性变化,所以 首先要找准病因,我们叫做辨证的过程。

第二呢,由于我们准确的辨证了,所以我们可以 找到切入点 ,找到改变这个症状, 干预这个问题的关键穴位 ,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个钥匙孔,当你找到这个关键点,刺激它才会有起效的基础,有了这两点还不够,还要找到最关键的刺激方法。

我们说了没有任何一种刺激方法是万能的,不要期待着用艾灸解决所有的问题,不要期待着用按揉解决所有的问题,不要期待着用一种单一的方法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任何一种刺激方法,它的刺激效能都是有限的,并且它 刺激的部位、刺激的层次、刺激的深度 所引起的穴位下面整体的感受反应都是不同的,程度不同、性质不同,取得的效果也会不一样,要找到合适的刺激方法。

其实我们的 养生 保健就和临床治疗一样, 要辨证准确、选穴正确、刺穴精确,这就是我们在临床治疗当中不断追求的过程,当然也是程氏针灸 以程莘农院士为代表的学术思想追求的经络辨证、穴性理论、三才针法 ,让我们 选穴正确、用穴准确、最后刺穴精确 ,我们把这样的学术思想也贯穿在我们的 养生 保健当中。

所以看我们的视频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程老师讲的内容跟别人老师可能有所不同。我们在这里除了把方法快速教给你之外,还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到一些背后的东西,一些理论化的东西,希望有术 引道 ,希望大家对我们中医针灸能够有一些比较正确化的认识,即使做 养生 保健也做得专业一点。

回到我们口腔溃疡的这个话题, 口腔不同的地方长溃疡代表不同的问题。 有人说不就是口腔里面长溃疡嘛,但在我们具备 经络思维 的医生眼中,如果经常在那个部位长溃疡,那么这往往代表了一种信息、一种提示。

我们把口腔大概进行一个划分,首先是 唇周 ,即还没有进入到口内,而是在唇周围,口唇周围是手足阳明经经过的部位,手阳明大肠经从这入下齿,还出颊口,左之右、右之左上颊鼻口,基本上是跟我们的上唇环唇这个位置相连,而足阳明胃经从目下,向下有入于上齿,还出颊口,交汇承浆,然后退却回来,沿着下颌的侧面走,这两条经脉,手、足的同名经,阳明经脉,一个跟大肠相连,一个和胃相连,这两条经脉把我们的口唇的上和下环绕在一起。

如果胃肠有热,就容易反应在我们 口腔的外周出现溃疡 。我们经常把长在口腔周围的溃疡,叫做“唇诊”。其实和现代医学相关的一个疾病,叫做疱疹病毒引起的口唇的感染,这种类型就同属于手足阳明经所管理的范畴。针对这种问题,我们会认为是胃肠有热,当然我们就会选择相关经脉的穴位进行泄热,选择手足阳明经的井穴来刺血。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是食指靠近拇指这一侧的指甲根角处的商阳穴,在商阳穴点刺出血。足阳明胃经的井穴是在我们足大趾次趾,也就是大趾旁边的第二个足趾靠小趾这一侧外侧的趾甲根角处,这个穴位叫历兑,这两个穴位分属于两条不同的经脉,都为井穴,刺血有助泄热,泻胃肠之热。

刺血的方法 ,以前也给大家做过介绍,就是用血糖仪的一次性刺血针消毒之后,点刺局部出2、3滴血即可,可以一周做两次。如果口腔溃疡刚刚新发,新发的时候马上来做效果最为明显。

如果溃疡发作在口腔之内,又分不同的部位, 口颊内侧出现的口腔溃疡 ,我们会责之于肝,因为肝是调畅情志,主疏泄的,但是我们刺激的这个部位,却在手少阳经脉当中,肝经属于厥阴经,但厥阴经要解决问题就得找少阳经解决,这是我们经络理论当中的一个理论基础,在这就不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了,只把这个穴位告诉大家。因为口腔溃疡出现在的部位在人体的偏上的部位,所以我们选手少阳经脉的井穴,手少阳三焦经脉的井穴叫关冲,关冲穴在我们无名指靠近小指这一侧指甲根角处,也是点刺出血。

如果这个口腔溃疡是长在我们舌头上面 ,我们知道舌为心之苗,心火比较旺盛的时候容易长在舌头上面,那么我们可以刺什么呢?就是手厥阴心包经的井穴叫做中冲,也就是中指指尖的部位,距离指甲大约01寸,指尖的尖端,点刺这里出血。

舌头上面其实还会略为复杂,因为舌头不同部位其实代表不同的脏腑功能,口腔溃疡长在舌尖、舌头侧面、舌头的根部,其实也代表了不同的脏腑问题,这就需要跟舌象相互结合来进行进一步的准确判断,我们大体上把舌头都归属于心。

还有一个部位,这个部位可能大家不是特别的关注,因为口腔溃疡是一个火的表现、热的表现,而我们往往关注那种实火,情绪易怒、焦虑,然后还有饮食方面过度的油腻,过度的燥热。但是那些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一些老年人的口腔溃疡或者具有慢性病史的口腔溃疡往往是虚实夹杂,甚至以虚为主,就是虚热为主, 阴虚有热,这时候的口腔溃疡就容易出现在上牙膛 ,我们叫做上颚,这个位置用舌头往上去顶,顶口腔的上壁、顶壁,如果在这个范围之内出现了口腔溃疡,或者在其他部位出现口腔溃疡,但这个部位明显的干燥,那么就意味着这种口腔溃疡不仅仅是实火,还是虚实夹杂的,如果只在那个部位,那就是以虚热为主,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增加一个穴位,就是足少阴肾经的照海穴, 照海穴有清热的作用,滋阴清热,偏于清热 ,并且对应的人体的解剖部位就是咽喉、口腔这样的部位,以这种虚热、干渴为主要症状。

所以我们要知道口腔溃疡,根据它的部位可以分属于不同的经脉,也可以分属虚和实或者虚实夹杂,那么现在想一想你的口腔溃疡长在什么地方呢?能不能对应的选穴,自己去保养一下呢?也想一想,为什么你的口腔溃疡经久不愈,是不是身体的内脏功能真的发生了一些变化,跟你的内在功能之间对应起来去思考去判断,看看能不能让我们变得更 健康 。

1. 客人在施灸之前要保持心情平静,大怒、大喜、大悲之后,不宜马上艾灸。

2. 艾灸后,要乐观愉快,心情开朗,精心调养,戒色欲,勿过劳,清淡素食,以助疗效。

3. 使用灸法调理要有耐心,勿急于求成,灸从久,要有长久坚持下去的信心,这样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养生保健,更要持之以恒。

4. 艾灸的一般无不良反应,但由于体质和症状不同,开始施灸可能引起发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一般不需顾忌,继续施灸即能消失。

5. 一般施灸后,要避免着凉,秋冬季待穿戴整齐后,头上和身上的汗出去后,再出门。春夏艾灸后,也要注意保暖。施灸的一个小时后洗澡,以免染上风寒。

6. 一般客人在艾灸之前后,都要喝一杯温白开水或姜糖水,有利于艾灸后排毒。

7、饭后一个小时在艾灸。

艾灸禁忌与注意事项 [篇2]

中医在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下边说说艾灸的一些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灸治可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回阳救逆,益气升陷,温通气血,扶正祛邪防病保健

一、艾灸适宜人群

1、寒性体质(手脚冰凉、精力不济、易受寒、怕冷、腹泻等)

2、少年、青年、老年,男性、女性、甚至刚出生的婴幼儿都可以艾灸,只要是寒性体质就可以,或者是要治疗因为受到湿寒或寒邪而导致的病痛。

3、艾灸多用于虚症寒症阴症为主的疾病,阴虚阳亢,邪热内盛,热症和实症不适合

二、艾灸不适宜人群

1、热性体质(口腔溃疡、脓包、怕热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2、女性例假期间不可艾灸。

3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的人不适宜用艾灸

三、艾灸前、中、后注意事项

艾灸前

1、因为艾灸时不能吹到风,艾灸前请关小门窗,房间内不可以通风。夏天也是,不可通风不可开空调。

2、饭后不可以马上艾灸,饭后1小时后才可以灸,因为过饱不可以艾灸。

3、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禁用;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艾灸中

1、艾灸时不可以过饱或过饥,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静舒缓。

2、艾灸中如果穴位表面出现湿气,是体内寒气通过穴位排出,体内寒气较重,艾灸起了作用。

艾灸后

1、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完毕,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

2、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便于排毒,水温可以稍微高点。不可以喝冷开水,夏天也是。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3、艾灸后不可以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况下,我都是洗好澡后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开几小时后再洗澡。

4、艾灸完,如果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此时身体在进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劳累。

其他注意事项:

1、灸的顺序:先阳后阴,先背腰部后胸腹部,先上部后下部,先头面躯干后四肢,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艾灸的补法,温灸,火灭后按摩穴位;泄法,用嘴吹,助燃,开其穴,起消散作用

3、强壮男子虚症实症顽症,皮肉深厚处,宜施大柱多桩;型衰体弱久病虚症慢性病,宜小柱少桩

4、颜面五官,心脏大血管处,心经区,阴-部及重要经腱,关节活动处,不宜施直接灸,以防危险或留疤痕影响功能

5、婴幼儿的卥门不宜直接灸

四、以下情况最好不要施灸:

1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2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3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五、艾灸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影响效果。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应找到适当的支撑点,使持艾条的手保持平稳,避免因手不稳,使燃烧的艾条碰触并烫伤皮肤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眼睛应避开艾灸产生的'烟,以免使眼睛出现流泪等不适。实施艾灸的房间应通风,以便散烟雾,但人应避风而坐。

4、随着艾条的燃烧,将产生灰烬,应及时将灰弹掉,以免掉到身上,灼伤皮肤。装灰的容器应为不可燃的铁、玻璃等制品,以防灰里火星复燃。

5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或放入盛少量水的容器内,以利于熄灭。当日或隔日如再施艾灸,可取新艾条。待数日用剩的艾条风干后,可再利用。

6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7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8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9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小剂量,或灸的时间短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拾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11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灼热微红,属正常现象。

12、如若不小心灼伤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吸收。勿挤压、抓搔,忌发物、房事。

  舌头溃疡的治疗 方法 用中医疗法,有减轻症状,减少复发次数的功效,了解复发性口腔溃疡。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舌头溃疡中医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舌头溃疡中医治疗方法一:

 (1) 证属脾胃伏火,又感风热者,宜清脾胃伏火,散风热,可用泻黄散。

 藿香 防风 栀子 石膏 甘草 此方可加金银花,便秘者加瓜蒌、贝母。

 (2) 证属胃火有余,阴分不足者,宜清胃滋阴,引热下行,可用滋阴降火煎。

 生石膏 熟地 麦冬 知母 牛膝 亦可加玄参、竹叶、石斛等。

 (3) 证属肾虚,火不归原者,宜阴阳双补,引火归原。可用全真一气汤。

 熟地 附子 牛膝 麦冬 五味子 白术 山药 体虚者选加党参、太子参、沙参。

舌头溃疡中医治疗方法二:

 ① 脾胃积热

 症状:数目多而密集的浅溃疡,周边充血,中心区表面有淡**假膜,灼疼明显。面红热,口渴口臭,唇红干燥,尿黄便干,舌质红、舌苔黄或厚腻,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通腑。

 方药:清胃散加减。生石膏15g,黄连10g ,黄芩10g,栀子3g,当归12g,生地10g,寸冬10g,赤芍10g,牛膝10g。若便秘加大黄、芒硝;红肿者加二花、公英。 ② 心火上炎

 症状:口舌生疮,溃疡面积小而数目多,多位天舌尖和舌前部或舌侧缘,溃疡周边充血明显,灼痛剧烈;口热口渴,急躁心烦,夜寐不安,小便短赤涩痛;舌尖红,舌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心降火,凉血利尿。

 方药:导赤散合泻心汤加减。生地10g,竹叶6g,黄芩12g,黄连12g,滑石9g,木通10g,栀子12g,丹皮10g,赤芍10g,甘草20g。尿赤加白茅根、大小蓟;烦躁口渴加麦冬、玄参 ③ 肝郁气滞

 症状:口舌生疮,多位天舌缘,溃疡数目少。复发与情绪及月经有关,经前复发,经后渐愈,月经失调,量过多或过少,经血有块,小腹胀疼。胸肋胀闷,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经前乳房胀痛。舌尖红或有瘀斑,舌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舒肝理气,调理冲任。

 方药:丹枝逍遥散加减。柴胡6g,龙胆草9g,栀子9g,香附6g,枳壳6g,赤白芍各10g,川芎20g,当归10g,菊花10g,益母草10g,生地 10g,甘草20g。若前不见古人情严重可形成气滞血瘀,可用桃红四物汤或合失笑散加减。常用当归10g,赤芍10g,丹参10g,川芎15g,桃仁 10g,红花10g,鸡血藤15g。 ④脾虚湿困

 症状:溃疡数目少,面积大而深,久治难愈合,口淡乏味,口粘不渴,头晕头重,胃脘满闷,食欲不振,便溏腹泻,体弱乏力,舌淡胖嫩有齿痕,苔白滑,脉弦数。

 治法:益气健脾,芳香化湿。

 方药:七味白术散加减。党参11g,白术15g,茯苓15g,苍术10g,薏仁20g,半夏6g,厚朴6g,泽泻10g,佩兰10g,砂仁10g,桂枝10g,木香10g,炙甘草20g。纳差加焦三仙、莱菔子;嗳气时加旋复花、代赭石。

 ⑤阴虚火旺

 症状:口舌生疮,好发于舌根,舌尖及舌下,溃疡数目少,周边微红,灼痛轻微,口燥舌干,面热唇红,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心烦急躁,五心烦热,尿黄便干,舌苔薄黄,脉沉细数或弦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熟地20g,玄参10g,山萸肉12g,女贞子12g,

 旱莲草12g,麦冬12g,知母12g,黄柏12g,黄连12g,丹皮10g,赤芍10g,泽泻9g,茯苓9g。

 ⑥脾肾阳虚

 症状:口舌生疮,溃疡少而分散,表面暗紫,四周苍白,轻微疼痛。面色胱白,面浮肢肿,形寒肢冷,下利清谷,小腹冷痛,小便多,舌质淡,舌苔白,脉沉弱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散寒化湿。

 方药:附桂八味汤加减。附子10g,肉桂3g,熟地10g,萸肉10g,山药15g,党参10g,茯苓12g,干姜6g,泽泻10g,甘草10g。

舌头溃疡的发病原理

 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

 患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易发生口腔溃疡,主要是通过影响免疫系统而致病。口腔溃疡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肝炎等有关。研究表明:30%-48%的口腔溃疡患者有消化道疾病,如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情况。其中9%以上有消化道溃疡。

 内分泌变化

 有些女性患者往往在月经期发生,可能与体内雌激素量下降有关。有些女性每逢经期或行经前后就会出现口腔溃疡,用药治疗只能暂时缓解,下月行经时依然如故地出现,疼痛难忍,与此同时,还常伴有口干、心烦、易怒和大便干结等令人烦恼的症状。临床研究发现,月经期出现口腔溃疡主要是由于体内黄体酮水平增高而雌激素(孕酮等)的水平降低所致。

 精神因素

 有的患者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睡眠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发病,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遗传因素

 如父母双方均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时,其子女约有80—90%患病,若双亲之一患此病时,其子女约有50—60%患病。

 其他因素

 如缺乏微量元素[2]锌、铁,缺乏叶酸、维生素B12以及营养不良等,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的可能性。病毒可能是口腔溃疡的始动因子,但目前尚未在患者血清中查出相关抗体,亦未见从口腔溃疡病损组织中分离出病毒的报道。细菌对口腔溃疡的作用已提出了多年,与口腔溃疡关系密切的细菌有血链球菌及幽门螺杆菌。体内超氧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率不平衡、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比例失调及总体水平下降可引发口腔溃疡。微循环障碍致血流速度慢,血液流量低,毛细血管静脉端管径扩张,造成局部缺血、缺氧从而引起黏膜膜损伤,溃疡形成。血清中缺锌、缺铁、高铜等与RAU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有报道称戒烟亦可诱发口腔溃疡。牙膏中的成分12-烷硫酸钠(SLS)可能刺激黏膜,诱发口腔溃疡。

 中医病因机制

 祖国医学界早已对口腔溃疡有记载。按照中医的理论体系,口腔溃疡有以下几种病因:一是外感六*,主要是燥、火两邪,燥邪干涩,易伤津液,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津伤火灼,口疮乃发。故口疮多在秋季及气候突变时容易复发。二是饮食不节,由于过食辛辣肥厚之品或偏食,致火热内生,循经上攻,熏蒸口舌,并常耗伤心肺肾之阴津,致口疮发生。三是情志过极,患者素日思虑过度,心烦不寐,五志郁而化火,心火亢盛,上炎熏灼口舌,或心火下移于小肠,循经上攻于口,均可致口舌生疮;或平素多有郁怒,肝郁气滞,肝气不疏,郁而化火,暗耗阴血,致冲任经脉不调,经行之时,经气郁遏更甚,肝火旺盛,上灼口舌而致口疮。四是素体阴亏,患者素体阴液不足,或久病阴损,虚火内生,灼伤口舌,乃至口舌生疮。五是劳倦内伤,或久病伤脾,脾气虚损,水湿不运,上渍口舌,而致口疮;或郁久化热,湿热上蒸,亦可致口疮。更有甚者,脾气虚极,伤及脾阳,脾阳不足,寒湿生热,上渍于口,可发口疮。六是先天察赋不足,或久用寒凉,伤及脾肾,脾肾阳虚,阴寒内盛,寒湿上渍口舌,寒凝血淤,久致口舌生疮。总之外感六*燥火,内伤脏腑热盛是致病主因,主病之脏在于心和脾(胃)。

看了“舌头溃疡中医治疗方法”的人还看:

1 快速治疗口腔溃疡的食疗方法

2 口腔溃疡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3 口腔上颚溃疡的治疗方法

4 中医排毒八法

1、艾灸的功效与作用

(1)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起到最好的作用。

(2)防病保健,防病于未然

中医学一直非常重视预防疾病,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等思想,艾灸在治疗疾病之外,还具有预防疾病和保健养生的作用,是传统的防病保健方法之一。

(3)清热解毒,调节机体功能

艾灸法只要使用得当,既能散寒,又能清热,对机体有双向调节的作用。

(4)温经散寒,促进人体气血的运行

气寒血涩,血液运行缓慢容易凝结而生病,对此就可采用艾灸的方法,温经散寒,保持血液运行正常。

(5)行气通络,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艾灸相应的穴位,就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功能的作用,起到增强人体抗病的作用。

2、艾灸的禁忌

(1)禁忌部位

颜面部;关节活动处;大动脉处、心脏部位、静脉血管、肌腱潜在部位;妊娠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均不能艾灸。

(2)禁忌人群

孕妇和处于生理期的女性不能艾灸;空腹、过劳、过饱、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极度疲劳和对灸法恐惧者,应慎用艾灸。

(3)禁忌病症

外感温病、阴虚,内热、实热证;传染病、高热、昏迷、抽搐,或极度衰竭,形瘦骨立,呈恶病质之垂危状态,自身已无调节能力者,不宜施灸。

3、拔罐的好处

(1)行气活血

拔罐能刺激血管壁的收缩以及舒张,加速有毒废物的排出。

(2)祛风散寒

通过拔罐,可以将人体内的湿气、寒气,通过皮肤组织渗透出来。

(3)消肿止痛

拔罐能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可迅速带走局部堆积的炎性渗出物及致痛物质,从而消除肿胀,缓解疼痛。

(4)通经活络

人类身体的经络、穴位和五脏六腑都是相连相通的。借助拔罐,能刺激身体表面的穴位,进而通过筋骨经络,使得人体内部器官得到相应的调理,让人气血畅通。

4、拔罐的坏处

(1)经常拔罐可能会导致皮肤感染。

(2)拔罐时间过长,会出现水泡或血泡。

(3)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烫伤,出现炎症化脓症状。

(4)体质过于虚弱者拔罐,会使虚者更虚,达不到治疗的效果。

(5)拔罐后,皮肤毛孔舒张,一旦受冷风或吹空调等,容易引起感冒或发热。

艾灸的作用

1、调和阴阳

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

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艾灸的禁忌:

1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2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3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扩展资料:

什么是艾灸:

1艾灸,顾名思义,和艾叶及针灸有着紧密的关系。不错,艾灸确实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点燃,熏烤人体的穴位,再利用其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2艾灸并不是现代人发明的,其由来已久,在中国的远古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所以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可是艾灸却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因此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

参考资料:艾灸有四大禁忌--人民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5858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2
下一篇2023-09-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