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你好,后背上如果进行针灸治疗的话一定要掌握好分寸,是不易深刺的,如果深度过大的话是完全可以伤及内脏的,包括气胸。
意见建议:
后背,尤其是上部如果针刺过深的话扎到肺脏的话是很容易引起气胸的,应该格外小心。
打开所有的针灸教科书均未见到有对针灸方向角度、深浅、赤白肉际做专门论述的,几乎所有的教科书讲到针刺方法的时候,无一不是直刺和平刺两种方法。果真应该这样吗?回答是否定的,在这里绝对没有挑战权威的意思,只希望用事实改变一个有待改变的观念,因为我们现在的针刺方法有许多已经脱离了传统的思想。纵观古籍,数处提到了“宁失其穴勿失其经”,从这句话我们延伸个案例,比如我们针足三里的时候,采用直刺的方法,有哪个医生注意到了针尖的方向?下针后有可能针尖偏上,也有可能针尖偏左或者偏右,当针尖偏左或右的时候其实已经偏离了经络,这样已经脱离了古人的思想,怎么还能奢望有好的效果呢?每看到或者听到人们抱怨针灸效果太慢我心中总是感到不平,这不全是针灸医师的错,也不是我们在学校学的不好,关键是我们的教科书错了,因为针灸教科书上就是这样教的啊!看看你周围的针灸专业毕业的医师,有几个能用针灸很好治病的啊!发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内心充满了纠结,发表了就有可能遭到非议,因为他触犯了我们几十年的中医教育,触犯了权威。但是我们还是要正视错误,我们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毁了针灸、毁了下一代!个人得失与真理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是非自有公论,随他去吧。
1、论针刺方向和角度
对于针灸的针刺方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论各不一样。针灸教材除了直刺和平刺别无二法,参考古籍所述,结合临床验证其实并非如此。针灸讲究的是经络,我们随便取一个穴位阳陵泉做例子,当针刺入这个穴位的时候进针的点也许是正确的,但是如果采取直刺的方法针尖就有可能偏离了经络,即使没有偏离左右效果也不突出,让我们来打一个比方:经络是一条无形的通路,这个大家都明白。暂且把这个通路看做是普通的公路,当我们准备开车从A点到B点的时候是否应该顺着公路直走?绝对不应该有人会从公路横穿过去,如果这样永远也不会到达目的地。同样的道理我们针灸的时候采取直刺的方法和横穿公路有什么区别呢?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做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只有当针顺着经络刺入的时候效果才能达到最大化,而且只有当针尖对着病的方向刺入的时候效果更好。比如我们针右侧的阳陵泉,针尖向上治疗阳陵泉以上胆经循行线的疾病立竿见影,针尖向下的时候治疗阳陵泉以下胆经循行线的疾病特效,阳陵泉针尖向下治疗踝扭伤就是最好的证明(只扎患侧)。经验认为不论针尖对着上下都不可以脱离经络,进针角度以35---45度最佳。骨面无肉处针刺可以平刺,不在这个角度范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信者可以一试。
2 、论针刺深浅
中药的不传之秘在计量,而针灸的不传之秘即在深浅。从而说明深浅对针灸的重要性,根据古人思想及临床经验我们总结了3个指导针刺深浅的要点便于记忆。
(1) 、《灵枢经》言:“在筋守筋,在骨守骨”。我们给予进一步延伸“在皮守皮,在脉守脉、在肉守肉”等。古人是智慧的,他们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可惜我们现在很少有人重视。比如我们临床治疗皮肤病和外感病,病在皮毛,深刺有何意义?再比如其病在骨,浅刺怎能直达病所?所以根据疾病深浅不同针刺的深浅亦不同,故分别采用浅刺、深刺治疗,效果差异极大。
(2)、《素问 刺要论》言:病有浮沉。刺有深浅。各正其理。无反其道。然春夏为阳。其气在外。人气亦浮。凡刺者。故浅取之。秋冬为阴。其气在内。人气在脏。凡刺者。故当深取之。又言。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者。谓春夏为阳。谓阴所养。故刺之各致一阴。秋冬为阴。谓阳所养故刺之各致一阳。春夏温必致一阴者。谓下针深刺至肾肝之部。得其气针便出之。是以引持之阴也。秋冬寒必致一阳者。谓下针浅刺至心肺之部。得其气推而内之良久出针。是推内之阳也。故素问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也。此点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春夏刺浅秋冬刺深法”。
“病轻宜刺浅,病重宜刺深”古人对这点也早有论述,只是我们没有重视罢了。如《难经》七十一难曰:经言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何谓也?然针阳者,卧针而刺之;刺阴者,先以左手摄按所针荣俞之处,气散乃内针。是谓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也。 上面的思想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根据季节气候不同针刺深浅亦不同,春夏阳气在外邪气在表故针不宜深,深则引邪入内。病在表在阳我们就要浅刺,病在表在阳的时候深刺不仅无助于表邪的发散甚至有引邪入内之虞。病在内我们就要深刺,病在内浅刺不能引邪外出。古人的话是很有道理的,发人深思。
(3)、经书言“刺远宜深,刺进宜浅”本言的意思是针和病相距较远宜深刺,针和病相距较近宜浅刺。比如足三里针刺可以治疗关节炎,因为足三里和膝关节较近所以针刺就要浅,如果针刺足三里治疗胃病就要深刺了,因为胃离足三里较远的缘故。
3、论赤白肉际
临床所见针灸医师取太白、公孙、束骨、京骨、后溪、腕骨等手脚内外侧穴位很少有正确者,取穴不准何谈疗效?究其原因对赤白肉际不明也。错不在古人,在后人不解古人之意也。
对于赤白肉际最早出现在《针灸甲乙经》:“京骨,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者中。”用于对穴位的描述,书中位置没有详说。现代解释:赤白肉际指四肢的内、外侧赤肉与白肉交界处,其中在上肢部屈侧(手掌侧)为阴面,皮色较白,所以叫“白肉际”;伸侧(手背侧)为阳面,皮色较深,所以叫“赤肉际”。在下脚部,脚掌为阴面,即“白肉际”;足背为阳面,即“赤肉际”。
纵观古人没有详细描述,今人以颜色论多有不妥。对于这个问题我也请教了许多专家学者,多与以上解释无异。再反观古人治疗多有效如覆鼓之说,而我们使用传统方法针刺很难达到那样的效果,是古人在夸大疗效吗?回答是否定的,原因是我们把穴位的位置都搞错了。对于这个问题我做了数年的研究,终于在09年看人类起源一章时找到了其中的答案,大家不可以小看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他在临床上直接决定了针刺的疗效。尤其是靳氏截针经常用到,并且对于手足内外侧各个穴位的准确定位有了一个明确的定论。
我们先来分析什么是赤白肉际,赤白肉际是怎么形成的?1、赤,红色也;白,白色也。赤白在这里是说手足掌部和手足背部颜色的对比。赤白肉际是指颜色交界的地方。对于这个大家的说法没有区别。然而当我们伸出手脚观察的时候根本找不到明显的赤白肉际。为什么会这样呢,古人在书上明明写着的怎么会看不清楚呢?其实仔细想想一点也不奇怪,让我们顺着时空回到古时------生产力极不发达,人们日出而作,手里拿着原始的工具不停的劳动,风吹日晒,因为手里一直握着工具,脚踩大地(赤脚或者穿着草鞋),从而使手握着工具的部分和脚踩着地的部分变成了白色,而手背和脚背一直裸露在外面的部分就变的颜色较深,所以当他们伸出手脚的时候便有了明显的赤白分界。而我们现在由于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进步,机械化代替人力劳动,已经远离了古人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不可能产生明显的赤白肉际的分界。当你针灸的时候再去寻找这个所谓的赤白肉际处怎么可能准确呢?
如果照这个理论那是否就是说我们抓握东西的部分和脚踩着地的部分都算作白的部分呢?没有接触物体和地的部分算作赤的部分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让我们继续回归古时看看古人的手足,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得出一个真实的结论。
古人绝对不可能有我们现在的富足生活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因为很少活动导致脂肪堆积,而古人不停的劳动,加之物质极度匮乏,不会有我们这么高的营养饮食,故以肌肉为主而不会产生过多的剩余脂肪。从而可以推断古人的手脚的肉比较单薄,很难像我们现在人的手脚这样厚实。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断,一个没有丰满肌肉的手他抓握东西的时候赤白肉际会在什么地方,一个没有丰满肌肉的脚他踩在大地上赤白肉际会在什么地方?答案已经很明显:赤白肉际正好应该位于手掌和脚掌掌骨的下缘,这个地方和《针灸甲乙经》:京骨,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者中的描述正好吻合。大家使用的时候只看到了赤白肉际,而忽略了“大骨下”这么重要的部分。
经临床验证这样选取穴位治疗相应疾病确实可以做到效如覆鼓,由此更进一步说明古人所言不虚。
针灸三论不过言及古人针灸思想冰山之一角,其博大精深非一言能尽,但愿以上三论对针灸同仁有些许帮助亦足也。
靳庆东
2012年6月13日晨改于北京
你好,三寸相当于四个横指的长度。为十厘米。
横指同身寸也叫"一夫法",是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者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人体体表标志取穴法。就是依据人体表面特征部位作为标志,用来选取穴位的方法,如五官、毛发、脐窝、骨骼突起及孔隙、肌肉隆起等。
2、骨度分寸法。可谓是最精确的取穴方法,就是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比例折算尺寸作为定穴标准的方法。如腕横纹至肘横纹作十二寸,也就是把这段距离划成十二个等分,取穴就以这为标准。
3、手指同身寸法,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寸的应用。那究竟中医中的一寸,二寸、三寸是怎么确定的呢?
这是依据取穴人的手指为尺寸标准来取穴的定位方法:
有中指同身寸,以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一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拇指同身寸,以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一寸,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横指同身寸,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手指同身寸法一般应用在较短距离的测量,不适合较长距离的测量。中医的穴位养生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采用的,如果你不懂得中医,则很难取得较好的疗效。穴位养生有“近部取穴”与“远部取穴”之分,“近部取穴”是指在病痛的局部和邻近选取穴位,其应用非常广泛,大凡其症状在体表部位反映较为明显和较为局限的病,均可应用,也就是取痛点和痛点附近的穴位,越近效果越好。
例如,眼病取眼睛附近的睛明、球后、攒竹、风池穴等;鼻病取鼻子周围的迎香、巨髎穴;胃痛取胃旁中脘穴等。背部、胸部的穴位还能治疗相近的内脏疾病呢。“远部取穴”就是在距离病痛较远的部位取穴,临床上多选择肘膝以下的穴位进行治疗,例如胃
仅供参考
9 膈俞穴理气降逆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取法:自然垂臂时,肩胛骨下角横平第7胸椎,沿肩胛骨内侧端与后正中线的中点做垂线与第7胸椎水平的交点处。
拔罐功效:理气降逆,活血通脉。主治胃脘痛,呕吐,呃逆,饮食不下,便血,咳嗽,气喘,吐血,潮热,盗汗。
10 肝俞穴疏肝理气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拔罐功效:疏肝理气,利胆解郁;主治黄疸,胁痛,脊背痛,目赤,目视不明,夜盲,吐血,眩晕。
11 胆俞穴疏肝利胆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背部,当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拔罐功效:疏肝利胆,主治黄疸,胁痛,口苦,呕吐,饮食不化,肺痨,潮热。
12 脾俞穴健脾和胃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拔罐定位: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功效:健脾统血,和胃益气。主治腹胀,呕吐,泄泻,痢疾,便血,饮食不化;水肿,黄疸,背痛。
现在一般来说是作为装饰用的,最早的时候是用来在上边打上品牌的英文或者品牌的LOGO的,但现在绝大多数作为装饰用。就比如西装袖子上的扣子,纯粹作为装饰用,西装的外口袋在出厂前也是封着的。一般不用。
(1)扎四缝治好孩子厌食症。
两岁半的丫丫开春后胃口一直不好,刚开始妈妈以为春天气候多变,过阵子就没事了。没想到两个多月内,孩子足足掉了七八斤肉。奶奶看着原来的小胖墩都快瘦成干干瘪瘪的芦材棒,可经常追着她喂不下一口饭,心里直着急。瘦也还罢了,孩子明显没精神,也不如以前活泼好动。在医院营养科,医生说孩子营养吸收有障碍,但吃了些药仍不见好转。奶奶觉得丫丫肚子里可能长蛔虫,她想起中医院有“挑疳积”的,就把孩子带过去试试。
中医师在丫丫双手指关节中点 8个被称作“四缝穴”的点上扎了几下,挤出不少黄水和小血珠,看得妈妈和奶奶直心疼,但随后一个星期,丫丫的胃口果然好些了。两个星期后又去扎了一次手指,挤出的黄水很少,医生说疳积症状已不明显,不用再扎了。妈妈心里嘀咕:扎了手指也没见打下蛔虫,真能有用吗?她将信将疑。但一个月来孩子吃饭香,体重增加了,脸色也逐渐红润了。
(2)蛔虫病不等同于疳积。
民间经常将驱蛔虫跟“挑疳积”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两个不能等同的概念。丫丫不是肚里长蛔虫,而是患了疳积症。中医所讲的疳积主要是由于过食肥甘厚腻的东西伤害到肠胃,久而形成积滞,造成营养吸收障碍,进而影响到正常生长发育,一般通过传统的“扎四缝”法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而孩子肚子里长蛔虫,也会出现干瘦、乏力等类似疳积的营养不良症状,虽然“扎四缝”也能缓解其症状,但不能促排蛔虫。若确诊孩子肚子里长蛔虫,还是通过吃药打虫更可靠。
(3)扎四缝捏背脊可促消化治疳积。
以前疳积的小孩多皮肤干瘪、四肢瘦小,有不少非但不厌食,反而是胃口很大,每餐吃很多,肚子鼓鼓的,但常拉肚子。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上述的症状已较少见,而过食高蛋白、高糖等食品使孩子营养失调,进而出现两眼无神、面色发黄、乏力少动的症状却更多见了。这类孩子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肝旺克脾,烦躁易怒,睡眠不宁或有动作异常,在治疗上应以消积健脾疏肝为主。除了通过药食治疗,利用传统的扎四缝和捏背脊疗法效果也不错。
①扎四缝:刺激手指经络。扎四缝是分别扎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接近掌心的指关节中点共8 个“四缝穴”,因这四个穴位上分别有不同的经络通过,这些经络又与五脏六腑相接,通过适当地刺激它们,不仅能治疳积,还可起到调整其他脏腑功能,治疗小儿多动、遗尿等多种作用。如:食指有大肠经经过,这一经络与消化功能有关,扎该穴对治疳积帮助最大;中指有心包经经过,扎该穴可泻“心火”,助治烦躁哭闹、睡眠不宁等热症;无名指有少阳三焦经经过,与肝、胆关系密切,扎该穴可降肝火,治疗孩子因肝火旺引起的多动旺;小指有心经和小肠经经过,与心、肾、子宫、睾丸等器管联系密切,扎该穴可治遗尿。有疳积症时,扎完食指四缝穴,挤出来的是**的黏液,严重的甚至可挤出有油珠的黏液 ,正是这些脂肪的沉积堵塞了经络,影响到脾胃功能的正常发挥。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通过扎四缝,能使孩子的唾液淀粉酶分泌增加,而且肠中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的分泌也相应增加,正是这些消化酶的增加,有助于小儿消化功能的改善,从而促进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
注意事项:扎四缝消毒要严格,对取穴和进针的深浅也有一定的要求,最好不要在家里或资质不良的诊所扎,以免出意外。以往就曾出现过不懂操作要领的黑诊所用针给孩子使劲“挑”,把手指的肌纤维挑断了。其实用针扎就有刺激效果,根本无须盲目挑;挤出**黏液后,最好隔一周扎一次,一般一个疗程连扎 3次;扎完手指不能马上碰水,并注意保洁,以免引起针口感染;有发烧症状或是平素体弱易晕针的小儿不宜进行这种治疗;不吃鹅、鸭、芋、笋及海鲜等发物,以防感染。
(2)捏脊:刺激督脉和膀胱经。捏背脊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另一种古老而实用的疗法。人体背部的正中为督脉,督脉两侧为足太阳膀胱经,这两条经脉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捏脊疗法就是通过疏通这两条经脉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扶正祛邪的目的,临床上也常用来治疗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呕吐、便秘、咳喘等症。这种疗法简便易行,痛苦小,见效快,且易学易懂易操作,有心的家长学会后,在家里就可常给宝宝做。
保健,经专人教导后,在家里也可以操作。
教你一招:怎样给宝宝捏脊
首先让宝宝俯卧或侧卧在床上,背部保持平正,肌肉尽量放松;家长站在宝宝身体一侧,双手食指半屈,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用食指中节靠拇指侧面抵住宝宝椎骨,双手大拇指与向上捏起宝宝背部正中脊椎两侧的皮肤交替自下向上捻动,一直推到颈后与肩平的大椎穴,一次捏五六遍。一般每天捏一次,7~10天为一个疗程。
在捏脊的过程中,还可适当用力拎起孩子的肌肤,称为“提法”,每捏三五次提一下,可增加对相应穴位的刺激量。提和捏的力度应以孩子皮肤微红为宜,不可过度。
注意事项:此法适用于半岁至六七岁的婴幼儿,因过小的宝宝皮肤娇嫩,力度掌握不好易损皮肤;太大的孩子背肌厚,提捏难到位,疗效不佳;一般在早上起床前或晚上临睡前进行效果较好,或是在饭后 2小时后再进行;每次捏的时间不宜长,3~ 5分钟即可;室内温度要适中,捏脊者要选修整指甲,且手要够暖,手法要轻快,用力和速度要均匀;背脊皮肤有破损,或者患有疖肿、皮肤病及高烧时要暂停,有心脏病或有出血倾向的小儿不宜。
登山包不知道怎么挑选的看过来!这也不能随便买!因为在户外如果没选好遇到下雨或者容易坏的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所以我们在购买的时候可以参考我说的因素噢~
容量登山包的容量大小应该符合你的需求和计划的行程。如果你计划进行一日徒步或短途登山,一个30-40升的包就足够了;如果你打算进行长途穿越或高山攀登,需要一个容量在50升以上的大包!
在购买的时候会写多少升的容量!按需求购买即可!正常买的话40L就可以咯~
材质耐磨防水登山的时候经常与石头摩擦!所以耐磨非常重要!而且登山过程可能遇到下雨等情况所以要买防水的材质!同时抗撕裂也很重要,可以选择尼龙面料或其他高强度纤维材质。
注重背负系统登山包的背负系统应该舒适合适,能够有效分散负重,减轻背部压力。最好选择带有可调节胸、腰带以及多个背负点的背负系统。
背负系统可以起到排汗和支撑的作用
口袋和细节登山包应该有足够的口袋和收纳袋,方便存放和分类物品。此外,需要考虑一些细节设计,可以绑扎外部物品的绳索,以及可以轻松装卸配件的翻盖式设计!
以上就是购买登山包需要注重的细节啦!现在你们会挑选了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