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与太极腰

太极拳与太极腰,第1张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下面是我专门为您整理好的:。

 

太极拳特别注重腰部运动,有关著作中,讲的很多,如“腰为主宰”、“腰为驱使”、“源动腰脊转股肱”、“刻刻留心在腰间”等,都是说腰在太极拳运动中的重要性。

但有些练拳者,特别是初学者,对腰部运动的认识,还不够明确。如有的立身不正,歪歪斜斜;有的不知松腰松胯;也有的只知旋臂而不知转腰,动作显得别扭、僵硬。

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是对腰部在太极拳运动中的地位、作用和基本要领认识不清所致。

 一、腰部运动的作用

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

 1、腰起著承上启下、维持身体平衡和传导重力的中枢作用。

它把上体和下肢两部分紧密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是身法技巧的关键。它对带动全身和调整动作的变化,重心的稳定以及推动劲力到达肢体各部分,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腰一动,全身其它部位无有不动,形成上肢、下肢、躯干协调的运动。上肢运转要求转腰旋脊,以腰带臂,腰领手随;下肢运转要求以腰带胯,以胯带腿,以腿带足。

因此,打拳时各个手法和步法的变换,须以腰灵活运作来完成。  

 2、腰部起著蓄势发劲的作用。

拳论曰:“劲起于脚跟,主宰于腰,发于脊背,达于两膀,形于手指。”又说:“掌、腕、肘、肩、背、腰、胯、膝、脚,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

劲法中也强调以缩腰、拧腰配合蓄劲,以舒腰、转腰配合发劲,这既是太极拳的发劲特点,也是应遵循的规律。因此,太极拳八种劲法,虽然都形于手、臂、肩、肘,但劲力源头均发自腰部。

例如:棚劲“棚在两臂”,但主要靠腰与意气相配合,发出的劲力架对方,并借机击之;捋劲“捋在掌中”,也要靠转腰坐胯,顺势将对方引至自己下盘一侧,化解和防御对方攻势;挤劲“挤在手背”,主要靠腰椎后弓之劲,手脚并进,合力向前挤击;按劲“按在腰攻”,即靠腰劲带动全身整劲,用双手向前按击对方。

其它采、挒、肘、靠,也主要是以腰腿劲为基础,加上内气的鼓荡,以全身爆发力,快速准确地将对方弹出。以上例子充分说明腰是劲力之源,只要腰力运用得当,就可使周身力集中于一点,战胜对方。

例如:野马分鬃,不论左抱右分或右抱左分,腰部发出的力量都起主要作用。同时,拧腰送肩还可舒展两臂,延长进攻距离,达到“一寸长、一寸强”的技击之能。

 3、虚实转换全靠腰。

分虚实是太极拳的一大特点,须靠腰转动灵活、松沉。以两腿为例,腰向左转动,身体重心落在左腿,成为支撑腿,左为实;右腿起辅助支撑作用,为虚。反之,腰向右转动,右腿则为实。这样,两腿一虚一实的相互交替,自始至终伴随着打拳的进行。

由于分清了虚实,用力就能主次分明、有张有弛、区别对待,就能进退轻灵、松活,圆转自如。也便于以柔克刚,化解来力。可使身体基础稳固,经常处于端正安舒的状态。

 4、有助于增进身体健康。

腰部的左右旋转,可以松弛腹肌,牵动五脏六腑,内气流畅,增强肾功能, 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可以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回圈,加快新陈代谢,特别对腰背病痛的防治,有明显作用。

 

 二、太极拳对腰的要求

腰部应松、正、沉。拳论曰:“腰如车轮”、“腰如纛”。前者言其松,后者言其正。松,就是松腰松胯,使腰部肌肉自然放松,从而灵活;正,就是竖起“脊梁”与尾闾保持正直;沉,是塌腰,即腰胯微微下坐,使气沉丹田,两足有力,下盘稳固,柔中带刚,显示出沉实的内劲。

做到了上述这些,腰部姿势自然正确,就可达到“身形腰顶”、“支撑八面”、“腹内松静气腾然”的地步。否则,如果腰不正,尾闾必不能正,既不雅观,且易为人所制。同时,神必不能贯顶,劲力也必然不能由腰而发,也做不到周身完整。

正如先师们所说:“有不得机得势处,其病必于腰腿求之。”因此,身斜、曲腰、扭臀等,均在《内家拳14禁忌》之列。

 三、练腰五要

要充分发挥腰部作用,须处理好五个问题:

第一、加强腰部柔韧性锻炼。

这是武术的基本功,也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主要方法:

 1、前俯腰。

两脚并立,两腿自然伸直。双掌上举,然后上体向前下俯。两手尽量贴着地面。如可能,还可以抱抱腿。

 2、后仰弯曲。

上体尽量向后仰,使腰部后弓。弯曲角度大小,要因人而宜。

 3、左右侧弓。

两脚开立。以左侧弓为例,左手插腰,右臂经头顶呈弧形向左肩方向伸垂,腰部向左侧屈弓。右侧弓方向相反。

 4、转腰也叫甩腰。

两脚开立,两臂向上伸直,然后腰胯微微向左旋转,两臂随势向左、向上、向右、向下翻转绕圈。再用同样方法反方向旋转、绕圈。旋转时两臂尽量增大绕环幅度,但应自然,不可僵直。

 5、转腰云轮。

两脚开立。原地不动,作左右云手式数遍。

 6、左右拧腰转体。

两脚并立,两手插腰。腰胯向左后拧转,力争看见右脚跟,再向右后拧转,力争看见左脚跟。不论向哪一侧拧转,均要求身正腰直,提顶吊裆,两脚不得移动。

上述六法,都是以髋关节为轴进行的。由于活动了腰胯,增强了腰脊关节的润滑,肌肉会更加柔韧、更有弹性,腰力也会大大提高。

第二、上体一定要保持端正自然。

习拳时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脊柱挺直。不前俯后仰、左右歪斜。无论四肢动作如何,都要做到肩与胯合,头顶、躯干到尾椎,始终保持在一条垂直线上。

上体正了,也就为腰正创造了条件。否则,撑不直脊梁,也就挺不起腰杆。

第三、腰部转动幅度、腰力运用要适当。

腰要围绕身体纵轴线从百会穴到会阴穴的上下一直线转动。以转动轻灵自如、连贯圆活为宜。动作顺畅,不致僵滞。

腰部是微动关节,由5个椎骨浅平面上下连线而成。转动幅度过大,容易造成上下椎骨连线处脱臼错位或损伤韧带。这样,不仅会四肢无力,无法活动,也将直接影响身体健康。

特别是一些老年朋友,肌肉逐渐萎缩、弹性降低,骨质疏松,关节韧带发生退行性改变。因此,演练中一定要因人而宜,量力而行,不可勉强。

 第四、腰部转动必须与胯部、肩部转动相随相合。

腰、胯、肩三者有呼应连承关系。腰胯上下紧密相连,运动时常常互相牵动,腰圈、胯圈并走。

肩与胯合是太极拳“外三合”之一。肩部也要求应随着腰、胯一齐转动。使两肩、两胯与腰齐进齐退。这样,身体上下一起转动,自然灵活,重心稳定,也便于内劲通过腰转,顺利地到达四肢末端。

切不可单独拧动腰动而胯不动,或胯动而腰不动。同时,还应与沉胯、敛臀、屈膝相结合。这样,既有利于气沉丹田、重心下降、上虚下实,更有利于保持腰正。

 第五、脚步大小、拳架高低要适中、得体。

脚步太大俗称老步、太小,对充分发挥腰部作用都不利。太小,则腰之转动亦小,不利于塌腰、落胯和内气下沉,也不利于攻防;太大,则进退提放不灵,容易被动失势。

拳架高低,主要看屈膝程度:屈膝程度浅,拳架就高;反之就低。如太高,迈步就小,腰之转动亦小;太低则重心下陷,两腿容易双重,虚实不清,进退也就不能随机应变。

因此,演练中脚步必须舒展,在此前提下,其大小应以不过前、过后、迎送相当、转动灵活为宜。始终保持同一高度,不可忽起忽落。这样,就能塌腰、落胯,转动灵活。既有利于技击,又有利于健身。

1、1、进攻队员抢篮板球

动作方法:进攻队员一般位于防守队员外侧,处于不利于抢篮板球位置。因此,进攻队员抢篮板球要突出一个“冲”宇。当同伴或自己投篮时,近篮的进攻队员首先要准确判断球的落点,运用身体虚晃的假动作,摆脱防守队员的阻挡,绕、跨、挤到对手的前面或侧前方,抢占有利位置,借助跨步或助跑起跳补篮或抢篮板球。

动作关键:准确判断球的反弹方向和落点,绕步或跨步冲抢,及时起跳。

1、2、防守队员抢篮板球

动作方法:防守队员处于抢篮板球的有利位置,位于进攻队员内侧,一般多采用“挡抢”。首先应保持正确的站位姿势,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重心落在两脚之间,两臂屈肘侧张占据较大的面积。当对手投篮出手后,首先应注意对手的动向,并根据与对手的位置,运用上步、撤步和转身抢占有利位置,把对手挡在身后,与此同时,观察判断球的落点准备起跳。起跳时前脚掌用力蹬地,向上摆臂并提腰,手向球的落点方向伸展,跳至最高点触到球时,用双手、单手抢球或将球点拨给同伴。如在空中抢到球未能传出,落地时应保持身体平衡和保护球,及时运用传或运转守为攻。

动作关键:准确判断球的反弹方向和落点,抢位挡人,及时起跳,迅速一传。

2、抢篮板球技术分析

抢篮板球是一项较复杂的技术,它是由抢占位置、起跳、空中抢球动作和得球后的动作等环节组成。

2、1、抢占位置

抢占有利位置是抢篮板球技术的关键环节。要根据投篮的方向、距离、弧度判断球未中反弹的落点以及观察对手的动向,快速移动抢占有利位置。不论是进攻队员还是防守队员,在抢篮板球时,都应积极抢占球篮与对手之间的位置,把对手挡在身后。同时注意球的落点及对手动向,准备起跳抢球。

2、2、起跳

在抢占位置的同时,要做好起跳的准备。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两臂稍屈置于体侧,重心落在两脚之间。注意观察判断球反弹的方向和落点,及时起跳力争在最高点将球抢获。

防守队员抢篮板球,一般多采用原地上步、撤步或跨步双脚起跳方法。进攻队员抢篮板球则多采用助跑单脚起跳或跨一两步双脚起跳方法。

起跳的关键是要准确判断球反弹的方向和落点,及时起跳,这样才能在最高点抢到球。

2、3、空中抢球动作

起跳在空中抢球时,应该用背或肩挡住对手,双手在头上张开,根据进攻或防守的位置和球反弹方向,采用双手、单手和点拨球等方法进行抢球。

2、3、1、双手抢篮板球 跳起在空中时,腰腹用力控制身体平衡,身体充分伸展尽量占据空间面积,两臂用力伸向球落点的方向,当身体和手到达最高点时,双手将球握紧,腰腹用力,迅速收臂将球拉回身前,两肘稍外张注意保护球。双手抢篮板球的优点是握球牢固,便于结合其他进攻动作,而且简单易学,容易掌握。其缺点是抢球的制高点和范围不及单手抢球。

2、3、2、单手抢篮板球 起跳后身体和手臂在空中充分伸展,抢球手臂伸向球的落点,当身体达到最高点指端触球时,用捻指、屈腕、屈肘动作,迅速握住球,将球拉回胸前,另一手迅速护球。单手抢篮板球的优点是抢球点比较高,控制范围大,也较灵活。缺点是不如双手抢球牢固。

2、3、3、点拨球 点拨球的动作方法与单手抢篮板球相似。当遇到身材较高大或球的落点离自己较远而不易获球时,可用指端点拨球的侧下方,将球点拨给同伴,或将球挑拨到便于自己接获球的位置。其优点是增加触球点的高度,缩短传球时间,为发动快攻创造有利条件。但点拨球的准确性及与同伴的配合时机较难掌握。

2、4、得球后的动作

得球后落地要稳,保持身体平衡,注意保护球。进攻队员抢到篮板球后应及时投篮或在空中直接补篮。如无投篮机会应迅速传出或运出,重新组织进攻。防守队员抢到篮板球,最好在空中即将球传出。如果空中不能传球,落地后应侧对前场,观察场上情况,先看远处,后看近处,迅速将球传出,或运球突破后及时传球。

从运动的角度讲,就是吸气时鼓起肚子,呼气时充分将腹部排空;从气功的角度讲,在运气作深呼吸时,首先要尽量放松全身的肌肉,平心静气的呼吸,然后再伸屈双手,尽放肺腑深深地用鼻吸气,直至不能再吸入空气为止。

再将吸入的空气运降至丹田,闭气调息约数秒钟,才由丹田处运作,经肺脏、气管、喉头吐放出来。在吸入空气又将之运降丹田气海时,闭气调息的时间初时约为三至四秒,日后则慢慢练习增加至八秒左右。

做深呼吸运动,注意切忌不要形成“憋气”。所谓“憋气”指呼吸及调息的时间过长,伤害了呼吸器官及其它神经系统。呼吸吐纳法分为鼻入鼻出、鼻入口出、口入口出、口入鼻出等多种。

扩展资料:

积极作用

从气功的角度讲,通过一吐一纳的深呼吸,能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冲击而畅通起来,并恢复各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各神经末梢也就跟着连带振奋起来。

直接或间接地刺激到血管作用,肌肉遂因新陈代谢的改善而增进了营养,一些慢性病或内伤,就顺乎神经系统恢复正常的机能,达到不药而愈的效果。

总之,呼吸吐纳是人类的自然动律,深呼吸则顺其机能而延长之,试图改善这种自然动律而谋夺天地造化之力,以强健我体。

--吐纳法

--吐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7898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7
下一篇2023-09-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