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老师的放羊班观后感怎么写

美术老师的放羊班观后感怎么写,第1张

美术老师的放羊班观后感写作如下:

首先,**展现了一群边缘少年通过美术老师的引领和关怀,找到了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格和背景,他们或内向或叛逆,或孤独或困惑,但在美术教师的指导下,他们学会了表达自己,找到了与他人沟通的方式。这让我深思教育的力量,每个孩子都是有潜力和价值的,只要给予机会和正确的引导,就能找到自己的光芒。

其次,**中的美术老师以他的真诚、耐心和热情影响了学生。他不仅在教学上给予学生指导,更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成长问题。他对学生的个性和才华给予了肯定,架起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信任桥梁。这让我意识到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现和激发学生的潜能,给予他们积极的支持和引导。

此外,**也呈现了艺术的力量和教育的多样性。不同的学生通过绘画和创作表达内心情感,并在艺术中找到了自我。艺术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人文素养。这让我深深体会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意义。

最后,**向观众传递出关于成长、理解和包容的信息。学生们经历了挣扎、困惑、矛盾和迷茫,但是他们在美术老师的引领和班级的支持下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结局。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理解和包容他人的不同,尊重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并给予他们支持和帮助。

总的来说,**《美术老师的放羊班》通过情节和人物的刻画,向观众传达出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它让我深思教育的力量,教育的多样性以及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同时,它也让我感受到美术和艺术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这部**让我思考了自己对教育的态度和行为,希望将来能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做出更多积极的贡献。

写观后感的主要内容

1、剧情与情感:分享对**剧情和情感的观察和感受。描述**的故事情节是否引人入胜,是否有悬念和高潮,以及角色之间的情感联系如何展现等。

2、拍摄和制作:评价**的摄影、音乐和制作质量。可以谈论**的镜头运用、音效或配乐是否恰当、画面的美感等。

3、演员表现:评价演员的表演和角色塑造。分享对演员的演技和角色表现的看法,是否能够真实而生动地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变化。

4、主题和思考:探讨**所揭示的主题和思考。可以思考**中的信息和寓意,对现实生活有没有启发,是否传递了一些深层的价值观和哲理。

5、个人观点:提供对**的个人观点和评价。分享观看**后的个人感受和体验,以及对**的推荐或观众群体的建议。

在写观后感时,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思考和表达能力,结合自己的观点和观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可以借用相关的细节和场景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最重要的是,观后感是个人的主观体验,没有对错之分,所以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1989年病逝于北京,享年93岁。

茅以升为铁道科学技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在工程教育中,始创启发式教育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致力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

扩展资料:

茅以升主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1989年11月12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3岁。

茅以升的工程伦理思想以工程爱国思想为根基,这是为改造腐败、落后被列强侵略的旧中国所赋予他的强大动力。“以人为本”思想是茅以升工程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他处理工程活动中各种复杂关系的最基本的伦理原则。

而以“工程爱国思想”为根基,“以人为本”思想为核心的茅以升工程责任伦理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工程社会责任伦理、工程自然责任伦理和工程职业责任伦理

-茅以升

  爱迪生的故事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 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

  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 ”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

  爱迪生 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助手的脸红了。

  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爱迪生未成名前是个穷工人。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见他,关心地说:“看你身上这件大衣破得不象样了,你应该换一件新的。”

  “用得着吗?在纽约没人认识我。” 爱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

  几年过去了,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

  有一天,爱迪生又在纽约街头碰上了那个朋友。“哎呀”,那位朋友惊叫起来,“你怎么还穿这件破大衣呀?这回,你无论如何要换一件新的了!”

  “用得着吗?这儿已经是人人都认识我了。” 爱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国王让金匠做了一顶新的纯金王冠。但他怀疑金匠在金冠中掺假了。可是,做好的王冠无论从重量上、外形上都看不出问题。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日思夜想。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慢慢坐进澡堂时,水从盆边溢了出来,他望着溢出来的水,突然大叫一声:“我知道了!”竟然一丝不挂地跑回家中。原来他想出办法了。

  阿基米德把金王冠放进一个装满水的缸中,一些水溢出来了。他取了王冠,把水装满,再将一块同王冠一样重的金子放进水里,又有一些水溢出来。他把两次的水加以比较,发现第一次溢出的水多于第二次。于是他断定金冠中掺了银了。经过一翻试验,他算出银子的重量。当他宣布他的发现时,金匠目瞪口呆。

  这次试验的意义远远大过查出金匠欺骗国王。阿基米德从中发现了一条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减轻的重量,等于他所排出液体的重量。这条原理后人以阿基米德的名字命名。一直到现代,人们还在利用这个原理测定船舶载重量等。

  1764年,学校请瓦特修理一台纽可门式蒸汽机,在修理的过程中,瓦特熟悉了蒸汽机的构造和原理,并且发现了这种蒸汽机的两大缺点:活塞动作不连续而且慢;蒸汽利用率低,浪费原料。以后,瓦特开始思考改进的办法。直到1765年的春天,在一次散步时,瓦特想到,既然纽可门蒸汽机的热效率低是蒸汽在缸内冷凝造成的,那么为什么不能让蒸汽在缸外冷凝呢?瓦特产生了采用分离冷凝器的最初设想。

  在产生这种设想以后,瓦特在同年设计了一种带有分离冷凝器的蒸汽机。按照设计,冷凝器与汽缸之间有一个调节阀门相连,使他们既能连通又能分开。这样,既能把做工后的蒸汽引入汽缸外的冷凝器,又可以使汽缸内产生同样的真空,避免了汽缸在一冷一热过程中热量的消耗,据瓦特理论计算,这种新的蒸汽机的热效率将是纽可门蒸汽机的三倍。从理论上说,瓦特的这种带有分离器冷凝器的蒸汽机显然优于纽可门蒸汽机,但是,要把理论上的东西变为实际上的东西,把图纸上的蒸汽机变为实在的蒸汽机,还要走很长的路。瓦特辛辛苦苦造出了几台蒸汽机,但效果反而不如纽可门蒸汽机,甚至四处漏气,无法开动。尽管耗资巨大的试验使他债台高筑,但他没有在困难面前怯步,继续进行试验。当布莱克知道瓦特的奋斗目标和困难处境时,他把瓦特介绍给了自己一个十分富有的朋友--化工技师罗巴克。当时罗巴克是一个十分富有的企业家,他在苏格兰的卡隆开办了第一座规模较大的炼铁厂。虽然当时罗巴克已近50岁,但对科学技术的新发明仍然倾注着极大的热情。他对当时只有三十来岁的瓦特的新装置很是赞许,当即与瓦特签订合同,赞助瓦特进行新式蒸汽机的试制。

  淡泊名利

  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07个,却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门捷列夫

  在化学教科书中,都附有一张“元素周期表”。这张表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秘密,把一些看来似乎互不相关的元素统一起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体系。它的发明,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个创举,对于促进化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看到这张表,人们便会想到它的最早发明者——门捷列夫。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1834-1907)生于一八三四年二月七日俄国西伯利亚的托波尔斯克市。这个时代,正是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生产的飞速发展,不断地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化学也同其它科学一样,取得了惊人的进展。门捷列夫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诞生到人间。门捷列夫从小就热爱劳动,热爱学习。他认为只有劳动,才能使人们得到快乐、美满的生活;只有学习,才能使人变得聪明。

  门捷列夫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一位很有名的化学教师,经常给他们讲课。热情地向他们介绍当时由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始创的新原子论。由于道尔顿新原于学说的问世,促进了化学的发展速度,一个一个的新元素被发现了。化学这一门科学正激动着人们的心。这位教师的讲授,使门捷列夫的思想更加开阔了,决心为化学这门科学献出一生。

  门捷列夫在大学学习期间,表现出了坚韧、忘我的超人精神。疾病折磨着门捷列夫,由于丧失了无数血液,他一天一天的消瘦和苍白了。可是,在他贫血的手里总是握着一本化学教科书。那里面当时有很多没有弄明白的问题,缠绕着他的头脑,似乎在召呼他快去探索。他在用生命的代价,在科学的道路上攀登着。他说,我这样做“不是为了自己的光荣,而是为了俄国名字的光荣。”——过了一段时间以后,门捷列夫并没有死去,反而一天天好起来了。最后,才知道是医生诊断的错误,而他得的不过是气管出血症罢了。

  由于门捷列夫学习刻苦和在学习期间进行了一些创造性的研究工作,一八五五年,他以优异成绩从学院毕业。毕业后,他先后到过辛菲罗波尔、敖德萨担任中学教师。这期间,他一边教书,一边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进行研究,写出了《论比容》的论文。文中指出了根据比容进行化合物的自然分组的途径。一八五七年一月,他被批准为彼得堡大学化学教研室副教授,当时年仅二十三岁。

  攀登科学高峰的路,是一条艰苦而又曲折的路。门捷列夫在这条路上,也是吃尽了苦头。当他担任化学副教授以后,负责讲授《化学基础》课。在理论化学里应该指出自然界到底有多少元素?元素之间有什么异同和存在什么内部联系?新的元素应该怎样去发现?这些问题,当时的化学界正处在探索阶段。近五十多年来,各国的化学家们,为了打开这秘密的大门,进行了顽强的努力。虽然有些化学家如德贝莱纳和纽兰兹在一定深度和不同角度客观地叙述了元素间的某些联系,但由于他们没有把所有元素作为整体来概括,所以没有找到元素的正确分类原则。年轻的学者门捷列夫也毫无畏惧地冲进了这个领域,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工作。

  他不分昼夜地研究着,探求元素的化学特性和它们的一般的原子特性,然后将每个元素记在一张小纸卡上。他企图在元素全部的复杂的特性里,捕捉元素的共同性。一但他的研究,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可他不屈服,不灰心,坚持干下去。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他又走出实验室,开始出外考察和整理收集资料。一八五九年,他去德国海德尔堡进行科学深造。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了物理化学,使他探索元素间内在联系的基础更扎实了。 一八六二年,他对巴库油田进行了考察,对液体进行了深入研究,重测了一些元素的原子量,使他对元素的特性有了深刻的了解。一八六七年,他借应邀参加在法国举行的世界工业展览俄罗斯陈列馆工作的机会,参观和考察了法国、德国、比利时的许多化工厂、实验室,大开眼界,丰富了知识。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增长了他认识自然的才干,而且对他发现元素周期律,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门捷列夫又返回实验室,继续研究他的纸卡。他把重新测定过的原子量的元素,按照原子量的大小依次排列起来。他发现性质相似的元素,它们的原子量并不相近;相反,有些性质不同的元素,它们的原子量反而相近。他紧紧抓住元素的原子量与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停地研究着。他的脑子因过度紧张,而经常昏眩。但是,他的心血并没有白费,在一八六九年二月十九日,他终于发现了原素周期律。他的周期律说明:简单物体的性质,以及元素化合物的形式和性质,都和元素原子量的大小有周期性的依赖关系。门捷列夫在排列元素表的过程中,又大胆指出,当时一些公认的原子量不准确。如那时金的原子量公认为1692,按此在元素表中,金应排在锇、铱、铂的前面,因为它们被公认的原子量分别为1986、67、1967,而门捷列夫坚定地认为金应排列在这三种元素的后面,原子量都应重新测定。大家重测的结果,锇为1909、铱为1931、铂为1952,而金是1972。实践证实了门捷列夫的论断,也证明了周期律的正确性。

  在门捷列夫编制的周期表中,还留有很多空格,这些空格应由尚未发现的元素来填满。门捷列夫从理论上计算出这些尚未发现的元素的最重要性质,断定它们介于邻近元素的性质之间。例如,在锌与砷之间的两个空格中,他预言这两个未知元素的性质分别为类铝和类硅。就在他预言后的四年,法国化学家布阿勃朗用光谱分析法,从门锌矿中发现了镓。实验证明,镓的性质非常象铝,也就是门捷列夫预言的类铝。镓的发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充分说明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的一条客观规律;为以后元素的研究,新元素的探索,新物资、新材料的寻找,提供了一个可遵循的规律。元素周期律象重炮一样,在世界上空轰响了!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在世界上留下了不朽的光荣,人们给他以很高的评价。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经指出。“门捷列夫不自觉地应用黑格尔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这个勋业可以和勒维烈计算尚未知道的行星海王星的轨道的勋业居于同等地位。”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并不是完整无缺的。一八九四年,惰性气体氛的发现,对周期律是一次考验和补充。一九一三年,英国物理学家莫塞莱在研究各种元素的伦琴射线波长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后,证实原子序数在数量上等于原子核所带的阳电荷,进而明确作为周期律的基础不是原子量而是原子序数。在周期律指导下产生的原于结构学说,不仅赋予元素周期律以新的说明,并且进一步阐明了周期律的本质,把周期律这一自然法则放在更严格更科学的基础上。元素周期律经过后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斗争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门捷列夫除了完成周期律这个勋业外,还研究过气体定律、气象学、石油工业、农业化学、无烟火药、度量衡等。由于他总是日以继夜地顽强地劳动着,在他研究过的这些领域中,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就。

  一九0七年二月二日,这位享有世界盛誉的科学家,因心肌梗塞与世长辞了。但他给世界留下的宝贵财产,永远存留在人类的史册上。

  1 巴斯德

  巴斯德为人类和人类饲养的家畜、家禽防治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在科学上的卓越成就。使得他在整个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德国的波恩大学郑重地把名誉学位证书授予了这位学者。但是,普法战争爆发后,德国强占了法国的领土,出于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侵略者德国的极大憎恨,巴斯德毅然决然把名誉学位证书退还给了波恩大学

  2 钱学森

  1935年8月的一天,钱学森从上海乘坐美国邮船公司的船只离开祖国。黄浦江浊浪翻滚,望着渐渐模糊的上海城,钱学森在心中默默地说:“再见了,祖国。你现在豺狼当道,混乱不堪,我要到美国去学习技术,他日归来为你的复兴效劳。”

  3波义耳

  罗伯特·波义耳用玻璃活塞继续实验,发现了很多值得注意的事情。当他向堵住的空气施加双倍的压力时,空气的体积就会减半;施加3倍的压力时,体积就会变成原来的1/3。当受到挤压时,空气体积的变化与压强的变化总是成比例。他创建了一个简单的数学等式来表示这一比例关系,现在我们称之为“波义耳定律”。

  4牛顿

  牛顿一人在家中的果园中,由于边走路边思考问题,无意间撞到园中的苹果树,这时一个苹果正好砸在牛顿的头上。牛顿突然从问题中醒悟过来,捡起了苹果,这时他又陷入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会落到地上,而不是飘上天空。最终牛顿提出一个最简单的现象产生的举世定律:万有引力。

  5普利斯特里

  普利斯特里刻苦好学,兴趣广泛。他曾学过古文、数学。自然哲学导论等,后因体弱多病,中断过一段学习,待康复后,他进入了考文垂的非国教的高等专科学校。因为他学习勤奋刻苦,成绩超群,学校同意他免修一、二年级的部分课程。他在后来的学习中,深感自己的数学与德语基础太差,又主动要求学校允许他补学了这两门。

  6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07个,却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7童第周

  著名学者童第周在国外留学时,与他同住的俄国人皮诺挑衅地说:“童先生,真辛苦呀,我一见到你,就想到了你的国家,东亚病夫……”童第周拍案而起:“不许你侮辱我的祖国!你可以代表你的国家,我就代表我的国家,从明天起,看我们谁先取得学位!”皮诺哑口无言。4年之后,童第周取得了博士学位,受到了欧洲生物界的赞扬,他为自己争了那口气,也为祖国争了光。

  8 毕达哥拉斯

  古希腊学者毕达哥拉斯有一个敏锐的音乐耳朵。对于铁匠打铁的声音,人们都习以为常,并不觉得他们彼此之间有什么不同。但他却听出了差别。有一天路过一家铁匠铺,就听出这一家的敲击声比其它的更谐和悦耳。他量了量铁砧和铁锤的大小,终于发现了音响的和谐与发声体存在一定比例关系的规律。

  9爱因斯坦

  有一次,爱因斯坦要把墙上的一幅旧画换下来,就搬来一架梯子,一步一步爬上去。突然,他又想起一个问题,沉思起来,忘记自己在做什么了,猛的从梯子上摔下来。摔到地上以后,他顾不得疼痛,马上想到:人为什么会笔直地掉下来呢?看来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线路运动的。爱因斯坦想到这里便马上站立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到桌边,提笔把自己的这个想法记了下来。这对他正在研究的问题——相对论有很大的启发。

  10诺贝尔

  当有人要诺贝尔写自传时,他认为不应拿自己的功绩吹嘘,他写道:“下面的记载,依我看是最漂亮的了: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当他呱呱坠地时,他那可怜的生命,本可断送于一位仁慈的医生之手。主要的美德:保持指甲清洁,从不累及他人。主要的过失:没有太太,脾气很坏,消化不良。唯一的愿望:不被人活埋。最大的罪恶:不祭拜财神。……”

  希望够

茅以升

茅以升,字唐臣。1896年1月9日出生于江苏省丹徒县(今镇江市)。先世经商,祖父茅谦为举人,思想进步,倾向革命,曾创办《南洋官报》,是镇江市的名士。茅以升出生不久,全家迁居南京。

茅以升6岁读私塾,7岁就读于1903年在南京创办的国内第一所新型小学——思益学堂,1905年入江南商业学堂,1911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唐山路矿学堂讲演时,指出开矿山、修铁路的重要性,坚定了茅以升走“科学救国”、“工程建国”的道路,他从此更加奋发读书,把建设祖国视为己任。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全班第一,5年各科总平均925分,为该学堂历史上所罕见。1916年茅以升通过了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其成绩之优秀,使该校教授们大为惊讶和赞叹。一年后的毕业典礼上校长当场宣布:今后凡是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原唐山路矿学堂)的研究生一律免试注册,茅以升为母校在国外争得极大声誉。1917年,获硕士学位。经导师贾柯贝(H·S·Jacoby)介绍,在匹兹堡桥梁公司实习,同时又利用业余时间到卡利基理工学院夜校攻读工学博士学位。1919年成为该校首名工学博士。博士论文《桥梁桁架次应力》的创见被称为“茅式定律”,并荣获康奈尔大学优秀研究生“斐蒂士”金质研究奖章。1979年应邀访问卡利基—梅隆大学母校时,校长授予他“卓越校友”奖章,以表彰他对世界工程技术方面作出的贡献。

1920年,茅以升应邀回母校任教授,时年24岁,是国内最年轻的工科教授。从此,开始了前后30余年的工科教育事业。次年,任交通大学唐山学校副主任(副院长)。1922年7月,他受聘为东南大学教授。1923年,该校成立工科,任第一任工科主任,1924年,东南大学工科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茅以升任首届校长。1926年,任北洋大学教授。1928年,任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即北洋工学院)院长。1930年,任江苏省水利局长,主持规划象山新港。1932年,又回北洋大学任教。他在任校长期间,对校务管理、教学体制,课程设施、教学设备等,都作过重大改进,使学校出现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局面,深受师生的拥护与爱戴。

茅以升五次出任唐山交通大学校长,始终关心母校兴衰,为母校赢得了荣誉和功绩。1991年,西南交通大学(文化大革命以后唐山铁道学院迁四川省易名西南交通大学)树茅以升铜像永志纪念。

茅以升开创了“学生考先生”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终身致力于教育改革,发表了《工科教育之研究》等20余篇论著,倡导“先习后学,边习边学”,理论结合实际的教育制度。

茅以升从选择桥梁专业时起,就把培养桥梁建设人才和在祖国江河上修建桥梁视为自己的终身目标。1933年,他辞去舒适的教授工作,接受浙江省的邀请,担任钱塘江桥工委员会主任委员、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职务。茅以升用不到两年半的时间,于1937年11月,在极其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建成了钱塘江大桥,打破了外国人垄断中国近代化大桥设计和建造的局面,这是中国桥梁建设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也是中国桥梁史上一个里程碑。因建桥功绩,1941年,中国工程师学会授予茅以升荣誉奖章。

1942年,他赴贵阳任桥梁设计工程处处长,筹备中国桥梁公司。着眼未来,他将钱塘江桥工处的同仁和有志深造的工程技术人员,吸收到桥梁公司,培养他们成为桥梁建设的技术骨干。

茅以升深知科学技术进步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1950年,他又欣然接受铁道技术研究所所长(后为院长)的职务。这时他虽已年过半百,仍以过人的精力,不辞辛劳,开始了铁道科学研究院的创业。经32年的辛勤耕耘,该院已发展成专业齐全,实力雄厚的综合研究机构,为铁路科技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是铁道科学研究院的奠基人,是铁道科研事业的开拓者,在科研领导工作中一贯主张理论结合实际,强调继续教育,倡导专题经济核算,支持新生事物。

茅以升一生勤奋学习、不断研究创新。结合钱塘江桥的设计与施工,他与工程师们共同研究“流沙与冲刷的关系”、“如何将木桩头深深埋入江底”、“倾斜岩层上的沉箱如何稳定”、“合金、铬钢杆件的性质”等,研究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古代桥梁等问题。在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中和人民大会堂的结构设计和审定中,他的技术、经验和智慧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切工作均无法正常进行,他以古稀之年仍然孜孜不倦的学习和研究。这期间,他应大桥局总工程师之请,研究桥梁振动问题,解除了人们对武汉长江大桥在大量群众步行过桥,桥身晃动所产生的困惑。

茅以升是最早从事科普事业的科学家之一。1950年,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成立,他当选为副主席。他是最勤奋的科普作家,在他发表的200多篇论著中,有关科普工作的论著和科普文章约占1/3。他的《没有不能造的桥》一文,在1981年荣获全国新长征科普创作一等奖。

为加强国际科技交流,提高中国的国际威望,他曾先后率团访问捷克、苏联、意大利、瑞士、法国、葡萄牙、英国、瑞典、日本、美国,并作学术报告。他在华侨知识分子中从事大统一、大团结工作,号召两岸科技工作者为祖国统一“大桥”各修一座“引桥”,使海外华人、港台同胞深受鼓舞。

他积极参加人民政权的建设,先后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常委,1984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历任国务院科技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全国科普协会副主席、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北京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市科协主任委员、中国科技报研究会理事长。他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的主要创建者,任第一、二、三届理事会理事长和第四、五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主持成立了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委员会,任主任委员,该会经茅以升与太沙基教授联系,被国际土协接受为团体会员,为我国土力学界在国际社会中取得了应有的地位。

茅以升积极致力于党的爱国统一战线事业,1952年,他参加九三学社,后任中央副主席。为密切党和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和九三学社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茅以升早就立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由于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需要,直到1987年,党组织才接受他的申请,批准他为中国***党员,92岁高龄的茅以升终于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他终身奋斗、追求,正如他总结自己的一生所说,人生征途“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他终身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治学严谨,善于独立思考,勇于开拓创新;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数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呕心沥血,把毕业精力、知识和智慧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祖国的教育、科技和桥梁建设事业,赢得了广大知识分子的敬佩和爱戴。他的崇高形象永远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楷模。

中国近代桥梁事业的先驱

1933年3月,浙江省决定在钱塘江上兴建大桥,以贯通浙江省铁路、公路交通。浙江省建设厅长曾养甫、浙赣铁路局长杜镇远和浙江公路局长陈体诚一致推举茅以升担此重任。消息传来,他非常兴奋。尽管面临筹款能否成功,面临能否打破当时大一些的桥梁都是“洋人”修建的局面,能否击败“洋人”的竞争,以及在险恶大江上造桥能否胜任等尖锐复杂的问题,他还是鼓起勇气,知难而上,开始了对钱塘江大桥从筹办、设计、建造、炸毁、直到修复的领导工作。

茅以升当时在北洋大学任教。他两下杭州调查研究钱塘江建桥的可行性。钱塘江上水、风、土都不比寻常。上游山洪暴发时,水流湍急,下游怒潮倒灌时,波涛险恶,如果上下同时并发,或遇到台风,江水翻腾激荡,势不可挡。江底流沙深达40米以上,受水流冲刷,变迁莫测,突然刷深的最大变化可达10米以上。茅以升仔细研究分析了钱塘江的水文、气象和地质资料,经过调查考虑之后,结论是虽然难度极大,但“在有适当的人力、物力条件下,从科学方面看,钱塘江造桥是可以成功的”。他以无比的勇气和信心,要在钱塘江上施展抱负,为国争光。

茅以升白手起家,就任“钱塘江桥工委员会”主任委员,开始筹建工作,拟成建桥计划书。翌年,浙江省政府成立“钱塘江桥工程处”,茅以升任处长,他邀请罗英任总工程师,延聘了4位工程师,吸收了29位刚从大学工科毕业不久的青年,组成了桥工处的技术队伍。

在此以前,浙江省交通厅已清铁道部顾问美国桥梁专家华德尔提出钱塘江桥工程设计方案。经研究认为,华德尔方案全桥长1872米,正桥29孔,公铁两线路平列,孔径小,墩子多,水上工程量太大,不适合江水与河床地质条件,需758万元(银元),造价太高。茅以升独立思考,自行设计出6个方案进行比较。在评选工程设计方案时,茅以升的设计方案以其经济合理性一举夺标。

中选方案桥址选在闸口六和塔旁。其优点是地质较好;江面较窄,再经堤岸整治,约束江流,使江面宽度缩为1000米;主流稳定,建桥50多年来,通航孔道不变。大桥全长1453米,正桥长1072米,由16孔跨度为6584米简支钢桁梁组成,钢梁选用铬铜合金钢,强度高,重量轻,抗锈蚀。北岸引桥3孔,南岸引桥1孔,都是用50米的钢拱梁和钢筋混凝土框架及平台组成。全桥方圆配合,色调稠和,主次分明,浑然一体。全桥设计方案明显优于华德尔方案的特点有:全桥长度减少;钢梁自重减轻;采用双层结构,桥墩长度减去约一半;墩距加大到67米,减少桥墩数量,水下工程量锐减,从而工期缩短,工程造价大幅度下降;采用等跨度梁,遭破坏时便于修复。全桥造价(决算)仅53164万元(法币)。

在施工上,采取了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的措施,如利用钱塘江的水来克服钱塘江的流沙,利用潮汐涨落浮运架梁等。在施工组织上,采用了“上下并进,一气呵成”的新办法,有效地组织五家承包公司,基础、桥墩、钢梁等工程同时进行,只要两个相邻墩子完工,即可架梁,从而保证了在困难丛生的情况下,工程得以提前完成。

在施工中他克服困难,不断改进施工技术与创新,例如,沉箱下水浮运问题,在修建船坞、滑道失败后,成功地采用了水平轨道运输;沉箱浮运就位后,因洪水猛涨、潮水激荡,多次发生锚走绳断,冲走沉箱事故,后改用10吨混凝土大锚、并用高压射水将重锚埋入泥沙,才使沉箱得以定位;为使长30米的木桩桩顶入土10—15米而设计专用送桩;采用独特的射水打桩法,使原来每24小时打桩1—2根,增加到20根以上;在墩位处沉放柴排和石笼,防止沉箱移动和倾斜;此外,还设计制造了不少特殊工具与设备,如特制打桩船、送桩、沉箱起吊设备,钢梁浮运专用托架等。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大桥处于关系国家安危的战略地位,茅以升决定组织赶工,他几乎每天都下到桥基气压沉箱内,与员工研究措施。经全体员工努力奋战,于9月26日通了火车,宣告大桥建成。从1935年4月6日动工起,历时不到两年半。不幸的是,战局恶化,于同年12月23日茅以升不得不挥泪亲自参与将桥炸毁。直至1953年茅以升亲临主持大桥修复工程,才使其得到新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40多年来,这座大桥始终是南北交通的枢纽,担负着繁重的运输任务,为祖国建设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茅以升始终关心大桥的运营、养护、维修情况,并于1984年视察运行近50年的大桥后,就另建第二座钱塘江桥向中央提出可行性建议。

中国铁路桥梁史这样评价钱塘江桥:“20世纪30年代,在自然条件比较复杂的钱塘江上,以当时尚不发达的施工技术,用不到3年时间,由我国工程师自行设计并监造,建成了一座基础深达478米的双层公铁两用桥,这是旧中国铁路桥梁建设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也是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培养造就了一批桥梁工程科技人才

茅以升在修建钱塘江桥时已下决心,要使已组成的桥梁技术班子,在钱塘江桥建设中得到锻炼,成长壮大,让他们在祖国的江河上修建各式各样的大桥。为此,他把钱塘江大桥工地办成了训练培养桥梁技术人才的学校。为了给国家培养更多未来的建桥队伍,在大桥施工期间,每年暑假前还致函国内各工科院校,请他们选派三年级大学生80人来工地参观实习两个月,每天上课12小时,其余时间分派至各工点实习。桥工处不仅供应食宿,热情接待,还指定专人讲解、辅导。茅以升本人也在百忙中抽时间为他们讲课。这一创举,受到各大学的热烈欢迎。

钱塘江桥工处在完成本身任务之处,为了锻炼队伍,还接受一些其他桥的设计任务,如广州“六二三”桥;福建省峡兜乌龙江桥的测量钻探、初步设计;1936年,为筹建武汉长江大桥,进行了钻探和桥址比较工作,并作出了建桥计划书。抗日战争胜利后,又提出“武汉大桥计划草案”。这些工作,虽因经费无着落而无结果,但锻炼了人才,为以后的建桥者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1941年唐山交大恢复正常教学以后,他又一次虚席让贤,自己去开拓新的工作领域,就任交通部桥梁设计工程处处长,开始谋划抗战胜利后修复铁路、修建桥梁等工作。抗日战争时期,生活艰苦,很多有志造桥的工程技术人员,谋生无路。他筹建了桥梁公司,把这些技术人员和原钱塘江桥工处的部分员工,集中到桥梁公司,当时,虽然没有桥梁设计施工工程,就组织他们学习,研究桥梁的设计和施工,布置桥梁标准设计系列,并搜集参考资料,为武汉长江大桥、上海越江工程及修复遭破坏桥梁等工程准备方案。1946年,茅以升代表上海“越江工程委员会”提出了《上海市越江工程研究报告》,接着又承担了部分桥梁修复工程,其中包括承办钱塘江桥正式修复的设计与施工。尽管这些工作无利可图,却培养了掌握新技术的人才,对祖国的建设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茅以升不顾责难,派人经营商业,以其收入作为这批职员的生活费用。1944年,桥梁公司经济十分困难濒于倒闭,茅以升筹划未来,从培养人才着眼,还毅然送大量人员去美国实习。对出国人员的家属,照支工资,直到回国。这批留美人员各有专攻,收获很大,归国后,大都成为祖国大型桥梁建设的前驱和骨干,在祖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致力于工科教育,倡导教育革命精心培育科技人才

1920年起,前后约30余年,茅以升在教育战线上,倾注了不少心血。他曾出任东南大学、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北洋大学、唐山工学院等多座大学校长,立基创业,功绩显著,是知名的教授和杰出的教育家。

茅以升在各校任职期间,对校务管理、学校体制、课程设置、教学设备、科学研究、学术活动、教学作风、学生工作和校园管理等,都亲自过问,并作了重大改进。

他在教学工作中,治学严谨,实事求是,素以认真、严格、诲人不倦著称。授课时讲求概念清楚,逻辑严密,注意深入浅出,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用事例解释理论概念,力求讲清每一理论原则的实践意义,使学生透彻领悟,融会贯通。课外与学生交流,尽心辅导,并征求意见,以改进教学。

他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他认为教师的责任不仅是授业,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力学习、自力研究的习惯和能力。他反对把学生当作“受体”的灌注式教学,实行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成为“主体”。他以自己的治学经验“博闻强记,多思多问,取法乎上,持之以恒”要求学生。他独特的教学方法是通过“考先生来考学生”。每次上课的前十分钟,先指定一名学生,让他就前次学习课程提出一个疑难问题,从学生所提问题的深浅,可知他对课程是否作过深入的钻研和探讨及领会程度。问题提得好,或教师都不能当堂解答的提问者,给满分。如提不出问题,则由另一学生提问,前一学生作答。此法推行后,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学习思想极为活跃,学业大进,深受学生欢迎。同时,学生所提问题,能使教师受到启发,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亲自带领教育科学生来听茅以升的课,对他的教学方法评价很高,认为“这的确是个崭新的教学上的革命,是开创了我国教育的一个先例,值得推广”。

茅以升认为旧教育的弊病是理论与实际脱节,通才与专才脱节,科学与生产脱节,片面追求理论教育的“质”,严重忽视培养人才的“量”。他于1926年在上海交大30周年纪念刊和《工程》杂志上发表《工程教育之研究》的论文,批判理论脱离实际的欧美教育制度,呼吁建立适合我国现状的教育制度。主张“先授工程科目,次及理论科学,将现行程序完全倒置”。并且从学制、招生、课程、考核、教授、实习、服务等方面,提出大破大立的改革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认为为新社会培育人才,更应进行教育革命。1949—1950年,他撰写专论《教育的解放》、《习而学的工程教育》等,强调按照人的认识规律,由感性知识入手,进而传授理性知识,先让学生“知其然”,而后逐渐达到“知其所以然”,从而把理论与实际、科学与生产、读书与劳动、学校与现场紧密结合起来。1962年,他将自己的教育思想系统整理写成《建设一个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教育制度》,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小组会上发言,受到周总理高度评价。

此外,他还强调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和科技水平,投身科普工作,抓业余教育和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他重视教育、重视培养人才,几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呕心沥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中国土力学的开拓者

30年代,国际上对土力学的研究还刚刚开始。茅以升在钱塘江大桥施工中遇到桩打不下和沉井下沉发生歪斜等现象,经过对钱塘江流沙的研究,他感到土力学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立即开始刻苦钻研,很快掌握了这门新兴学科。他对库伦土压力经典理论中所存在的问题有独到的见解,经常与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的创始人太沙基教授通信讨论研究。1938-1941年间,他在唐山工学院开课讲授,是我国第一个讲授土力学课的人。同时向全校师生作“Stresses on Retaining Wall”等学术报告。1940年,与其兄、弟捐款,请中国工程师学会设“石渠奖金”,专奖研究土力学的优秀会员。1948年,在上海发起“中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基本建设工作全面铺开,面临许多复杂的地基基础问题,急需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方面的人才与技术,这时,茅以升认为应尽一切努力普及并提高土力学知识,他于1952年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组织成立了土力学小组,举办土力学学术交流和普及讲座。在他的倡仪下,这种土力学学术活动逐渐传播到天津、上海、南京各地。1957年,茅以升主持成立了全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委员会,并成为国际土协的团体会员。同年,他代表我国土力学学会参加了在伦敦举行的第四届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为我国土力学界在国际上取得了应有的地位。几十年来,我国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科学技术已有显著的提高与发展,这一切与茅以升的长期领导和关怀是分不开的,他对我国这一科学技术的开拓、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铁道科学研究院的奠基人铁道科技事业的开拓者

茅以升担任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工作,长达32年之久。1950年,他被任命为铁道技术研究所(后改为研究院)所长时,全所只有60人,4个研究组,只能从事一些试验工作。他不计较单位大小,职位高低,他考虑的是,要发展铁路运输事业,必须发展铁道科学技术,铁道科学是一门内容极其复杂而理论又比较高深的综合性的“技术科学”,这是一个需要开拓和发展的领域。他一方面亲自主持院务工作,另一方面以研究院为基地,研究科学管理、科研方针,中国铁路建设与铁路科研的关系,进一步发展他的教育、生产、科研相结合的思想。这一期间,他结合在科研管理上遇到的问题,先后发表了20多篇论文和文章,如《科学研究的组织和体制问题》、《我国铁路科学研究的远景》等,阐述了科学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生产技术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在基础科学与生产专业之间,技术科学是桥梁”,产业部门的研究机构的任务是使技术经验理论化,学科理论实用化。“生产技术是技术科学的实践,实验技术则是基础科学与技术科学的实践。对生产而言,实验技术是生产技术的前导,有时生产技术亦有实验技术的性质,这就是‘中间工厂’中的生产”,指出生产技术需要综合的技术科学中学科的综合理论。

首先,他肯定了铁道科学研究院主要从事技术科学研究,他明确提出:“铁道科研工作当然应该为铁道运输服务,也就是在提高铁路运输效率的要求上,负有解决技术问题的主要责任”。他针对铁路专业技术综合性的特点,强调铁道科学研究院也要办成铁路专业齐全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茅以升的办院思想,始终贯穿着理论结合实际,科研为生产服务这一条红线。他参加主持制订的1956、1963、1977年铁道科学研究工作远景规划,都是“针对运输生产建设的技术关键,选定铁路发展中的重大、综合、长远、理论方面的课题,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解决实现铁路现代化的各种科学技术问题。”

1956年编制铁道科技发展规划时,他站在全路科技发展的高度,强调要把铁道系统中的全部科学力量组成全国性的分门分类大小成套的科学工作网,把铁道科学研究院作为整个铁道科研力量,全国科研工作网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核心来考虑。

他主张“生产中来,生产中去,科学为生产服务”,科研立题要结合运输生产需要,而且强调要尽快把科研成果应用到生产上去,要求“加强发展研究,安排好中间试验,及时组织科研成果的审查、鉴定和推广、形成运输生产力”。他主张对课题进行经济核算,认为只有通过经济核算,才能体现出科研工作投入少、产出高的特点,进一步明确科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早在60年代初,他就面对科技迅速发展这个现实情况,强调职工继续教育和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组织各种专业训练班,建立大学生进院摸底考试制度和导师制度,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补课和培养。先后在院内成立了红专大学、科技学院和教育中心(研究生部)。铁道科学研究院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茅以升80岁高龄还亲自招收研究生。

茅以升历任铁道科学研究院历届学术委员会主任,离职后,还兼任院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他提倡学术民主,主张学术争鸣。

铁道科学研究院在茅以升的领导下,经过全院职工的努力,到1980年,全院职工已达3532人,其中科技人员1827人;全院设有10个研究所,1个实验工厂,1个环形铁道试验段;30多年来共取得1800多项研究成果,其中约60%在铁路运输生产建设中发挥了作用。铁道科学研究院现已建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铁道科技研究试验中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8640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9
下一篇2023-09-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