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生的介绍

马长生的介绍,第1张

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马长生曾长期担任中国法学会理事,湖南省法学会副会长,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理事,湖南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等学术组织职务。1993年被湖南省社科院聘为特邀研究员,1995年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刑法研究所聘为特约研究员,2005年6月被山东大学刑事司法与刑事政策研究中心聘为客座研究员,2005年10月被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聘为兼职教授。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首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获得者。马长生教授大学毕业后较长时间从事政法工作,曾任湖南省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副主任,湖南省政法委调研处处长,湖南省综治办副主任。1992年1月任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1995年8月获法学副研究员任职资格,1998年8月获法学研究员任职资格,2001年11月任湖南师范大学正校级督导员。

主 任:

田景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中国保健科技学会顾问、中国药膳研究会名誉会长 ;

副主任:

王敏清:国家卫生部保健局原局长

杨保华:国家卫生部原办公厅主任

委 员: (按姓氏笔画排列,不分先后)

马彦彦: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妇产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

于秀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于国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医务处主任、主治医师

王建璋:中国企业家健商促进活动组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王伟刚:中日友好医院国际医疗部主任医师

王亚平:北京军区总医院肾脏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北京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总后专家库成员

王玉雯:北京妇产医院中医专家

王振国:中国医学基金会肿瘤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席

王洪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副教授

王立祥:北京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王 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

王耀献: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医疗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协会肾病分会副会长

王国干: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王莒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皮肤科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王 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

王笑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

王振常:同仁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放射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王宁利: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助理、眼科中心常务副主任、眼科临床部主任、眼科首席专家、教授

马东丽: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委员

马长生: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房颤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尹 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医务处处长、副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

付 鑫:国家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原司长

龙 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妇科主任、主任医师

母义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教授、博导

田 文: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审稿

田金州: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

叶树勇: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理事、中日企业家健康工程医务总监

叶京英: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咽喉科主任、睡眠呼吸监测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仝小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史 斌:首都医科大学教授、附属复兴医院内科主任兼任血液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

左萍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室研究员、教授、博导、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药审评专家

纪小龙:北京武警总医院纳米医学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树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耳鼻喉科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

刘炜宏:中国针灸杂志社社长

刘焰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刘正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

刘惠亮:北京武警总医院心脏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刘惠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肾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刘红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主任、主任医师

刘 博: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副研究员

刘晓惠:北京安贞医院科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刘 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吕仁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糖尿病肾病研究室主任、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博士生导师

吕 莉:北京武警总医院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吕树铮: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保健局老年心血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向红丁:卫生部糖尿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

乔晋琳:海军总医院康复理疗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常委、副秘书长

许润三:国家名老中医、教授,中日友好医院妇科特需门诊专家

许建阳:北京武警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理疗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许 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妇科主任、主任医师

许 媛:北京同仁医院外科主任医师、教授

米树华:北京安贞医院特需医疗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

朱凤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

朱新华: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解放军总医院干休所门诊部主任

朱思泉: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白内障科副主任、副教授、硕士导师

庄晓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伍沪生: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风湿免疫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

叶永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委员、国家中医管理局项目评审专家。

华 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兼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阮祥燕:北京市妇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妇幼保健研究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经络学组成员

何连德:解放军总医院原内科主任医师、中国企业家健康工程专家组高级顾问

何萃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副主任、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妇产科教授、硕士生导师

李佩文: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

李彩娟: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李 宁:北京佑安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

李连达: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研究室主任、国家新药及保健食品审评委员

李明旭:中华血液净化管理学会委员、海军总医院副主任医师

李淑媛:著名营养专家、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学会主任

李天庆: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医疗发展部主任、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

李瑞芬:北京军区总医院著名营养专家、中国烹饪协会营养学家、教授

李伟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学会毛发病学组委员

李 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泌尿科副主任、副教授

李雅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普内科、消化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李建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疗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 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特色医疗科主任、主任医师

李志霞:北京同仁医院肿瘤外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李田昌: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心内科副主任

李 彬: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研究员、教授、眼科中心医务办公室副主任

李冬梅: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吴玉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肿瘤科主任、北京抗癌协会理事

吴东海: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副主编、中日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吴永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

吴海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诊治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吴 晓: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副教授

吴明营: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谷涌泉: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秘书

谷雪虹:北京积水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沈珠军: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内科杂志》特约审稿人

苏有明:北京军区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中国医师整形与美容分会委员、全军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

汪家瑞:北京宣武医院名誉院长、心血管科主任、教授

肖利华:北京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杜雪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何悦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影像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何建国: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祁 哲: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陈光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陈彤云: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原主任

陈仁吉:北大口腔医院博士、副主任医师

陈意麟: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北京宣武医院原副院长、消化科主任

陈 虹:武警总医院肝移植研究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陈 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陈 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党委书记、消化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陈 方:北京安贞医院医务处处长、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

陈韵岱:北京安贞医院科研处处长、心内科副主任、副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学系办公室主任

林英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病研究所副主任医师

厐 鹤: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

杨德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华医学杂志审稿人、老年肿瘤学会执行委员

杨中苏: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血脂研究室主任、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博士

杨晋翔: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西医结合协会副会长

杨 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杨跃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杨金奎: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

杨博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导。

余振球: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家委员会总干事

张星华:北京空军指挥学院医院内科主任、首长保健室主任

张莉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张 京:海军总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张洪春: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

张燕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肛肠科主任、综合外科主任、大外科副主任

张志忠: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会员、北京市友谊医院主任医师

张山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张 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超声影像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张进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副院长、泌尿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张 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主任、心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 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科副教授、医学博士

张胜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

张舒心: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青光眼专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

张 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临床部副主任、眼底病专科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张 罗: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张建中:北京同仁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副教授

张兆光:北京安贞医院院长、心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声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医师

张新超:卫生部北京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卫生部急诊医学教育合作项目培训基地教育委员。

张健群: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英川:北京安贞医院心电生理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

邹留河:北京同仁眼科中心角膜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范景利:总后卫生部防疫大队队长、北京市预防医学会副会长

金 玫:北京中医医院业务副院长、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

罗成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美国结直肠外科学会会员

罗 毅: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小儿心脏科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林中鹏:中国人民大学华人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孟昭锐:全国高科技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主任

孟 旭: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常委

柳志红:阜外医院心内科肺血管病诊治中心副主任、心内科五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郑 刚:解放军401医院内二科副主任、博士

郑迎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门诊副主任

郑 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

庞秀琴: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眼外伤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

苑惠清: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周登峰:人民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医疗管理局教授

周文泉: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新药审评专家、国家中药品种保护评审委员会委员

周跃华:北京同仁医院屈光专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周 兵: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教授

周玉杰:北京安贞医院干部保健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侯曼岑:北京天坛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侯生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副院长

胡卫国:原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医疗处处长、教授、世界针灸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

施玉英: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白内障学组成员、北京市归国华侨联合

会委员、北京同仁医院白内障科主任

施学斌:北京安贞医院营养科主任、著名营养专家。

俞红霞: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

祝总骧:北京炎黄经络研究中心教授

姜 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ICU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席修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骆成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副教授

夏恩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妇产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赵战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专业建设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医学博士

赵守琴: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

贺丽霞: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诊抢救科主任医师

高学敏: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监局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保护品种审评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

高金声: 中国医院文化杂志社总编、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医院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高彦彬: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高江平: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

高秀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干部保健科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顾晓明:北京武警总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顾承雄: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唐 炘: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

徐志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主任

徐 浩: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心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海 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后、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主任

钱文燕: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钱 杰: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博士。

翁维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新药审评专家、博导。

袁申元:北京同仁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主任。

袁晋青: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主任医师、博士

袁贤奇: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诸国本: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

秦学文: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浦介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副主任、病理及生理实验中心主任、博导。

党爱国: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

黄永昌: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卫生部科教司原司长

郭维琴: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卫生部药物保健品种委员会委员

康治国:北京广安门医院肛肠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屠德华: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卫生部结核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陶 海:武警总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黄 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黄方炯: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黄 雯:北京同仁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黄志刚: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曹 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主任、医学博士

康 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康连鸣:卫生部心血管药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医学硕士

梅 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

程少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程海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

葛文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消化科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评审专家

韩 锐: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原副所长、教授博导、国家保健食品专家、中国抗癌协会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

韩仪敏: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韩德民: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鲁卫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内科主任、教授、博导

鲁 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

童腊梅:海军总医院妇产科、圣爱男科医院妇科主任

彭晓燕: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

傅汉菁: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

褚小玲: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蒋雄京: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惠汝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

雷仲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骨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医学会骨伤分会理事

赖爱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妇产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导师、教授

谭慧琼: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教授、主任医师

谭明生: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骨科脊柱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国脊髓损伤学会委员

霍 凤:北京市宣武区中医医院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樊中州:北京圣育中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世界中医男科学会常务理事

樊代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主任委员

樊朝美:卫生部心血管药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

熊必俊: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老教授协会老年学与老龄产业研究会主任

魏文斌: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副主任、眼科中心临床部副主任、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应用基础部主任、副教授

病病人的护理与康复、社区常见传染病的护理、社区紧急救护、社区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柴枝楠:中国中西医急救北京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急救分会委员、中日友好医院急诊部主任、世界急危重症杂志 主编、中日友好医院急诊部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常翠青: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张国虹: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护士指导员、全国健康护理管理中心主任

郎子平:社区健康教育首席专家

娄 伟:社区康复保健专家

陈风纪:专家服务中心主任

花宝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副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副所长

唐启盛: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院长

国际健美联合会现有168个会员国,亚健联有36个会员国,是最大的国际和亚洲单项体育组织之一,健美运动也是最为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随着人类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健美这一延缓人体肌肉衰老速度最为有效的运动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中国的健美运动也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在各地蓬勃开展。

1986年中国举重协会成立分支机构健美运动委员会,中国于1985年11月加入国际健美联合会(英文缩写IFBB)国内现有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十二个计划单列市,四个行业体协和国家体委的六所直属体院开展健美运动。健美项目已列入中国大学体育统编教材。自1994年以来,中国健美协会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重要健美赛事和会议。目前国内现有国际级健美裁判2人,国家级健美裁判22人。

为推动和发展中国大众健身健美运动水平,中国健美协会每年举办一届全国健美锦标赛、中国健身**大赛、全国健美俱乐部排位赛、沙滩健美暨健身风采大赛。根据健身市场发展的需要,协会还定期举办等级健身指导员培训班,健美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健美组织实行等级评定。

(1)中国健美历史上的第一

第一位将健美运动引入中国的推广人:赵竹光(上海人,1907~1991),被誉为“中国健美运动之父”。

第一家健美组织:1930年创办的上海“沪江大学健美会”。

第一部翻译的健身专著:1934年由赵竹光先生翻译出版了美国列戴民编著的《肌肉发达法》一书。

第一家健美研究会:1939年8月,由赵竹光、曾维祺和陈宪蹊三人成立的“肌肉发达法研究会”。

第一家健美学府:1940年创办的“上海健身学院”。这是中国第一所运用教学方法来指导健美锻炼的学府。

第一本健美专刊:1940年7月,由赵竹光任主编的《健力美》杂志正式创刊。

第一次中国市级健美比赛:1944年6月7日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礼堂,由现代体育馆、上海健身学院和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体育部联合发起举办了由20余人参加的上海健美男子比赛。

第一位市级健美比赛全场冠军:1944年6月7日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礼堂举办的上海健美男子比赛上,现代体育馆学员柳颙庵荣获全场冠军——“上海先生”称号。

第一位华人健美冠军:原国家举重队总教练黄强辉,1951年4月13日在他21岁时获得印度尼西亚全国健美冠军。

第一本全国性健美杂志:1980年底由《体育报》社编辑部主办的《健与美》杂志正式创刊。

第一届全国健美邀请赛:1983年6月2日~4日在上海举办的“力士杯”男子健美邀请赛。有9个单位的39名运动员参加。

第一个赞助健美比赛的企业:1983年上海体育用品厂,以“力士牌”杠铃等产品著名,出资举办第一届全国力士杯健美邀请赛。

第一位全国健美比赛男子全场冠军:1983年6月2日至4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力士杯健美邀请赛上,江苏运动员朱来喜获得男子健美全场冠军。

第一次以观摩员身份列席国际健联的中国代表:1984年10月,应国际健美联合会主席本韦德先生的邀请,国家体委派了许放和娄琢玉二人,以“观察员”的身份出席了第38届国际健美联合会年会。

第一位获得国际健联奖励的人员:1984年10月在第38届国际健美联合会年会上,国际健美联合会对娄琢玉先生在中国开展健美运动和对国际健美运动所产生的影响,向他颁发了国际健美联合会的“功劳荣誉奖”。

第一位穿比基尼参赛的运动员:1985年5月20日,在哈尔滨市第2届健美比赛中,女运动员孙恒身着自己设计的黑色比基尼参加了比赛,成为中国穿比基尼登台比赛的第1人。

第一位到中国传播健美运动的国际健美联合会高级官员:1985年6月23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国际健联主席本韦德先生为中国健美运动员、教练员和健美爱好者讲授有关健美运动方面的知识。他重点讲述了健美训练的方法与技术;力量和营养之间的关系;女子健美运动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国际健美联合会的现状等问题。

第一批获得国际健联奖励的人员:1985年6月在北京,国际健美联合会主席本韦德先生为在发展中国健美运动中有突出贡献的陈镜开、赵竹光、曾维祺、娄琢玉、刘英、胡维予、张铁民、徐吉华和宋金亮九位同志颁发了奖章、奖状和荣誉证书。

第一个管理健美运动的组织机构:1986年10月,中国举重协会健美运动委员会成立,成为领导健美运动的专门机构。曾维祺被选为中国健美运动委员会主任;戚玉芳、裔程洪、孙玉昆被选为副主任;赵竹光被选为顾问。该委员会的任务是主管全国性健美比赛,指导和推动群众性的健美运动。健美运动委员会下设裁判组、教练组、科研组和女子组。

第一任中国举协健美运动委员会主任:1986年10月曾维祺被选举为首任中国举重协会健美运动委员会主任。

第一次增设女子健美比赛项目:1986年11月,在深圳举办的第四届力士杯健美邀请赛上,增设女子个人比赛项目。

第一位全国健美比赛女子全场冠军:1986年在深圳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力士杯健美邀请赛上,四川运动员陈静获得女子健美全场冠军。

(2)中国健美历史上的第一

第一对全国健美混双冠军:1986年11月28日至30日在深圳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力士杯健美邀请赛上,深圳运动员冷高伦和钱跃莲获得男女混双第一名。

第一部管理中国健美运动的法规文件:1987年4月23日原国家体委颁布了《举办健美竞赛、表演和训练班的暂行规定》。

第一期全国健美裁判员培训班:1987年10月4日由原国家体委举重处和中国举重协会健美委员会在安徽屯溪市举办了全国健美裁判员训练班。

第一届全国健美锦标赛:1987年10月14日~17日在安徽省屯溪市举行了全国第五届力士杯健美锦标赛。前四届力士杯比赛均属于邀请赛,从本届开始国家体委将一年一度的“力士杯全国健美邀请赛”正式改为“全国健美锦标赛”。

第一届全国健美冠军赛:1987年10月24日~26日在山东省淄博举行了全国第一届全国健美冠军赛。

第一家大型健美训练馆:1987年香港区启棠先生在广州开设“悦威健身中心”,该中心引进了百台先进的健美和健身器械,包括多功能和单功能的健身器以及跑步机、划船机、按摩机和蒸汽浴等,这一举措促进了中国健美界训练工作的革新,结束了只靠杠铃、哑铃等传统器械的时代。

第一本由国家体委批准正式出版的健美竞赛规则:1988年2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了《健美竞赛规则(试行)》(1987)。

第一位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业余健美锦标赛的领队:以国家体委举重协会中国健美运动委员会古桥秘书长为领队,运动员孙伟毅(上海)、何玉珊(北京)组成的中国健美代表队,参加了1988年10月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黄金海岸城举行的第42届世界业余健美锦标赛。

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业余健美锦标赛的男运动员:1988年10月第42届世界业余健美锦标赛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黄金海岸城举行,来自44个国家的108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中国运动员孙伟毅(上海)、何玉珊(北京)参加了雏量级和轻量级比赛。

第一位个人出资赞助运动员参加国际健美比赛的人士:杨敬民(辽宁)。

第一位国际健美裁判员:1989年古桥先生被国际健美联合会批准为国际B级健美裁判员,这是中国第一位国际级健美裁判员。

第一批健美国家级裁判员:田振华、牛爱君、张盛海、张巍、谷忠德、马长生等。

第一次全国健美比赛设立“特别单项奖”:1989年全国健美冠军赛根据国家体委审定的最新《健美竞赛规则》中“全国健美冠军赛可设特别奖”的规定,在研究分析中国健美运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首次增设了“最佳表演奖”、“最佳动作配乐奖”、“男子最佳小腿三头肌奖”和“女子最佳腹肌奖”四项特别奖。其目的旨在促进中国健美运动向着表演性、艺术性、全面性发展,以求尽快接近世界水平。

(3)中国健美历史上的第一

第一任中国健美协会裁判委员会主任:田振华(北京)

第一任中国健美协会科研委员会主任:田里(浙江)

第一任中国健美协会教练委员会主任:杨敬民(辽宁)

第一任中国健美集训队总教练:杨敬民(辽宁)

第一届中国先生**大赛:'92“利斯杯”首届中国先生、**大赛于1992年11月28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本次比赛依照国际奥林匹亚先生、**的比赛方式进行。与以往健美比赛最大的区别就是运动员不分级别同台角逐。次届参赛者均为1992年全国健美锦标赛各级别前三名获得者。

第一位中国健美先生:1992年11月28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的'92“利斯杯”首届中国先生、**大赛上杨新民荣获“中国健美先生”称号。

第一位中国健美**:1992年11月28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的'92“利斯杯”首届中国先生、**大赛上张萍荣获“中国健美**”称号。

第一批健美先生、**称号获得者:1993年6月12日国家体委根据《健美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试行)》规定,授予张惠明(江苏)、杨新民(山东)、李根勤(陕西)、王力劲(煤矿体协)、顾晔(江苏)、易康明(安徽)、曲智进(火车头体协)和甘清春(冶金体协)等8名健美运动员“健美先生”称号。授予崔武生(江苏)、纪明丽(山东)、魏媛(煤矿体协)、张海洪(天津)和翟美玲(西安)等5名健美运动员“健美**”称号。

第一位“亚洲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993年8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十届亚洲女子健美锦标赛上,中国健美界望高资深的老前辈娄琢玉先生被亚洲健美联合会授予“亚洲杰出贡献奖”,成为亚洲地区接受此称号的第一人。

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业余健美锦标赛的女运动员:1993年11月28日中国首次派出张萍和许勤华两名运动员参加了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业余女子健美锦标赛,引起了国际健美界的瞩目和好评。

第一位在世界业余女子健美锦标赛上取得最好成绩的运动员:1993年11月28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业余女子健美锦标赛上,中国运动员张萍获得第十名,成为亚洲地区唯一入选的队员。

第一支中国健美明星(国家)队:为尽快提高中国健美运动水平,推动健美运动,加强高水平运动员的管理,经国家体委批准,中国健美明星(国家)队于1994年7月在北京成立。由中国健美协会直接管理的这支明星队,共有队员15名,分别来自全国十个省市和行业体协。他们都是活跃在中国健坛并在国内外比赛中屡获佳绩的优秀健美运动员。该队平时分散,赛前集中,除担负全国巡回表演任务外,还将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健美比赛。

第一任中国健美明星(国家)队队长:队长是巍媛(煤矿体协,女);副队长是杨新民(山东,男)。

第一支中国健美明星(国家)队运动员:张海洪(天津,女)、张萍(上海,女)、许勤华(上海,女)、顾晔(江苏,男)、易康明(安徽,男)、邵忠文(安徽,男)、纪明丽(山东,女)、李根勤(陕西,男)、陈佳民(沈阳,男)、赵英军(广洲,男)、曲智进(火车头体协,男)、王力劲(煤矿体协,男)、秦成勇(煤矿体协,男)、甘清春(冶金体协,男)。

第一次举办洲际性健美大赛:1994年8月26日至29日亚洲健美锦标赛在广东东莞市举行。这次大赛包括第十一届亚洲女子健美锦标赛、第八届亚洲混合双人健美锦标赛和第五届亚洲男子职业——业余健美锦标赛三项赛事。

第一对在世界混双健美比赛中取得最好成绩的运动员:1994年11月7日在瑞典博朗市举行的’94世界女子和混双健美锦标赛上,中国健美选手纪明丽、顾晔获得第十名。

第一次举办国际性健美大赛:1994年11月26日至27日在上海体育馆举行了国际健联男子业余健美选手最高级别的大赛——第48届世界健美锦标赛。来自五大洲64个国家和地区的165名健美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中国选手王力劲获得70公斤级第九名的好成绩。

第一个中国健美协会训练基地:1995年在辽宁省沈阳市建立了“中国健美协会训练基地”。

(4)中国健美历史上的第一

第一位亚洲男子健美冠军:山东健美运动员秦承勇,1995年8月23至28日在中国重庆举办的第31届亚洲男子健美锦标赛上代表中国队夺得75公斤级冠军,这是中国男运动员在亚洲健美大赛中摘得的首枚金牌。

第一位获得“健美大师”称号的运动员:1995年12月3日在日本关岛举行的第49届世界男子健美锦标赛上,中国健美运动员陈佳民获得65公斤级第八名。他是中国第一个获得“健美大师”称号的选手。

第一位国际健联执委会资深委员:1996年1月国际健美联合会公布了该会执委会最新名单,共计28人。其中有中国健美前辈娄琢玉先生。

第一届中国健身**大赛:1996年12月22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体育馆举行了首届中国健身**大赛。大赛从10月份开始分别在深圳、天津、杭州、大连、西安、成都六个分区进行了预赛,筛选出38名优胜者来广州参加决赛。经过再次淘汰,选出10人参加总决赛。比赛项目有“健美形体”、“徒手健身操”、“轻器械健身操”、“健骑机操”和“健身知识问答”。

第一届中国健身**大赛冠军:1996年12月22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体育馆举办的首届中国健身**大赛上,北京选手刘令姝荣获本届大赛桂冠。

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健身**大赛的运动员:1997年11月中国首次派出王丽君(陕西)和陈敏(广西)两名运动员参加了在斯洛伐克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健身**锦标赛,引起了国际健美界的瞩目和好评。

第一个管理健美运动从业人员的基本的制度:1998年4月1日,中国健美协会颁发《健身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它的颁布,填补了中国健身指导员技术管理上的空白,标志着中国群众性健美运动的管理工作在制度化的轨道上又前进一步。它的施行,不仅能规范健美从业人员的技术管理,保障健身健美爱好者的活动效益,而且激励健美从业人员对大众健美事业的热情,加快健身健美运动的普及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产业化的步伐。

第一任中国健美队专职领队:1998年7月中国健美协会公布新组建的中国健美队领队为古桥先生。

第一任中国健美队专职总教练员:1998年7月中国健美协会公布新组建的中国健美队总教练为杨敬民先生。

第一支中国健身**代表队的运动员:1998年7月中国健美协会公布了新组建的中国健美(健身**)队名单,运动员有程丹彤、黄艳艳、王丽君、陈敏、易海燕。

第一位亚洲健美大师称号获得者:1998年8月29日至30日在越南胡志明市举行的第二届亚洲健美大师比赛(年龄在45周岁以上的选手参加)中,中国健美选手杨新民(山东)获得冠军。

第一次按市场规律运作的全国健美锦标赛:1998年9月2日至5日在在辽宁省沈阳市举办的’98“中国裤子城杯”全国健美锦标赛,是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首次直接与商家签约并成功举办的全国性健美锦标赛。

第一家个人品牌健身房:中国最早推行大众健身操的著名教练马华,用自己的名字做品牌,即“马华健身俱乐部” 于1998年11月22日在北京开业。

第一位获亚洲健美冠军称号最多的运动员:张萍,从1990~1995年共获得6次亚洲女子健美冠军。

第一套健身指导员考级教材:1999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成立了健身指导员考级教材编审委员会,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副主任、中国健美协会主席宋兆荣同志任名誉主编,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业务一部主任、中国健美协会秘书长古桥同志任主编,并委派河北工业大学郑庆继教授、浙江师范大学田里教授、山西大学相建华教授、上海体育学院张盛海副教授执笔撰写,考级教材包括《健美理论与实践》、《健身指导员基础理论教程》、《现代健身房服务指南》《健身法教程》。

第一期国家级健身指导员、全国健美裁判员培训班:中国健美协会于2000年7月15日~25日,在北京首次成功举办第一期国家级健身指导员、全国健美裁判员培训班,共有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1名健身教练员、健美运动员参加了培训。教学组成员有古桥、田里、相建华、杨敬民、王宏、薛永阁和、程丹彤。

(5)中国健美历史上的第一

第一批国家级健身指导员:2000年7月15日~25日中国健美协会在北京举办的第一期国家级健身指导员培训班上,审批了田里、相建华、马长生、杨敬民等71人为国家级健身指导员。

第一次由市级健美协会承办的全国健美锦标赛:2001年5月15日至19日在山东省临沂市举办的2001“鲁南制药杯”全国健美锦标赛,是由临沂市健美协会等单位承办,赛会取得圆满成功。

第一次在全国健美比赛中对运动员进行违禁药物检查:2001年5月15日至19日在山东省临沂市举办的2001“鲁南制药杯”全国健美锦标赛上,首次对参赛的运动员进行违禁药物检查。赛会根据国际健联亚洲区副主席、亚健联秘书长蔡保罗先生的提名和比赛仲裁委员的抽签,分别对5个级别的5名运动员进行了药检。

第一批亚洲B级健美裁判员:北京的田振华、刘福来、恩玉平、薛永阁,吉林的张巍,山东的谷忠德,浙江的田里、卢晓文,陕西的刘绍东,重庆的陈静,广西的周鹤轩,大连的范丽萍,新疆的卢跃萍,化工体协的牛爱君,火车头体协的马长生和上海体育学院的张盛海等16人。

第一次参加世界运动会健美比赛:2001年8月15日至20日在日本秋田举行的第六届世界运动会健美比赛上,中国健美运动员马志涛参加了男子65公斤级的比赛。这是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运动会健美比赛,也是国际健美联合会第一次点名邀请中国参加除世界锦标赛之外的国际健美大赛。

第一位亚洲健身**冠军:2001年9月6日至9日第三届亚洲健身**锦标赛在韩国斧山举行,中国选手程丹彤获得健身**160米以上级冠军。

第一届中国健身先生大赛:2001年9月在江苏省无锡市中国健美协会成功组织举办了全国首届中国健身先生大赛,填补了世界健身健美竞赛的一项空白,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共计27名。

第一届中国健身先生大赛冠军:2001年9月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的全国首届中国健身先生大赛上,内蒙古自治区选手冀锋荣获A组桂冠,四川选手谢黎明荣获B组桂冠。

第一期全国专业健美教练员培训班:2002年8月4日~10日国际健美联合会授权中国健美协会,在北京首次举办全国专业健美教练员(韦德训练法)培训班,共有学员297名。教学组成员:古桥、郑庆继、田振华、田里、张盛海、相建华、李庆华。

第一次参加亚洲运动会健美比赛:以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任王筱麟为领队,由教练员李庆华和运动员杨新民、张惠明、刘兴刚、林沛渠、曹雄杰组成的中国健美代表队,参加了2002年10月4日至5日在韩国斧山举办的第14届亚洲运动会健美五个级别的比赛。

第一位执法亚运会健美比赛的裁判员:2002年10月4日至5日在韩国斧山举办的第14届亚洲运动会上,中国首位国际健美裁判员古桥先生参加了健美比赛项目的执法工作。

第一次联合举办的全国健美锦标赛和中国健身先生、**大赛:2003年10月14日~2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举。来自31个省市的267名选手,参加了男子8个级别、女子6个级别、男女混双比赛项目和健身先生2个级别、健身**3个级别项目的比赛,这是中国健美协会首次将健美运动的两种竞赛项目安排在一起的比赛。

第一次允许自然人、法人和社会团体有资格直接报名参加的全国健美健身赛事:2003年10月14日~20日,2003年“豪晟杯”全国健美锦标赛和中国健身先生、健身**大赛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举行。与往年不同的是,该次比赛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体育局、行业体协、体院(校)有参赛资格外,各个健身俱乐部、社会团体、个人也可直接报名参赛。此举是中国健美健身竞赛体制的一次革新,意在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真正“普及”健美健身运动,为广大健身爱好者和健身俱乐部提供展示健美英姿的舞台。

第一位健美世界冠军钱吉成:2005年11月底,在上海举办的第59届世界男子健美锦标赛中,钱吉成勇夺60公斤级冠军。

竞赛类别

(1)健美锦标赛

(2)健美邀请赛

(3)健美俱乐部赛

(4)健美先生、**赛

马长生教授曾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996年7月在大连参加“犯罪控制与公众参与国际研讨会”,1997年4月在香港参加“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惩教与康复”学术研讨会,1998年8月在韩国汉城(后改称首尔)参加第12届国际犯罪学大会,2000年12月在北京参加“世纪之交刑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12月在湖南湘潭参加“中国—欧盟死刑问题国际研讨会”,2003年8月在韩国釜山参加由韩国比较刑法学会主办的“2003年夏季国际学术研讨会(危险社会的刑事对策)”,并在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代表团的安排下,同著名刑法学家马克昌教授一起,应邀在韩国刑事政策研究院先后发表学术演讲。马长生教授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学术观点,曾被国内外诸多媒体和学术刊物报道与发表,产生了一定影响。

马长生教授于2003年还以湖南省法学会副会长的身份,代表湖南省法学会,联系湖南省五所大学的法学院和湖南省政法机关共同参与,具体组织领导承办了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从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马长生教授特别关注腐败犯罪的惩治与预防,先后出版了《经济犯罪的定罪与量刑》(1988年),《渎职犯罪的定罪与量刑》(1989年),《腐败犯罪学研究》(2002年),《刑法热点问题研究》(2003年),《国际公约与刑法若干问题研究》(2004年),《经济犯罪热点问题研究》(2005年),这些著作从不同角度对腐败犯罪发生的原因,防治的措施,个罪的定罪与量刑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与探讨。马长生教授与中国社科院法学所资深学者欧阳涛先生共同主编并由马长生为主撰写的《经济犯罪的定罪与量刑》,是我国全面研究经济犯罪的早期著作,被陈兴良博士主编的《中国法学著作大词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称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较为系统地、科学地论述了有关经济犯罪的情况、特点、原因、预防等一系列理论问题,阐明了经济犯罪定罪量刑的有关问题,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犯罪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中国政法大学刑法教研室资深学者王志文先生在《湖南法学》1990年第一期发表书评认为,欧阳涛、马长生主编的《经济犯罪的定罪与量刑》“既解决了经济犯罪的许多理论问题,又解决了司法实践中有关经济犯罪定罪与量刑的许多实际问题,显示了本书的理论深度、较大的科学价值和司法实践的现实意义,对于刑法学界有关经济犯罪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更有力地同经济犯罪作斗争,均有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这部著作于1991年5月被湖南省法学会授予“湖南省法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992年4月被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湖南省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马长生教授还主持了由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湖南社科界联合会1999—2000年立项的重点科研课题《腐败犯罪学研究》,并与蔡雪冰教授合作,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第三期、《法学杂志》2001年第三期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关于构建腐败犯罪学的几个问题》、《腐败犯罪学论要》,率先提出将腐败犯罪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来构建。《腐败犯罪学研究》在中央党校教授林喆博士的积极参与下顺利结项,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这部著作被学界认为是将腐败犯罪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首部著作。马长生教授主编的《国际公约与刑法若干问题研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4年12月出版后,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著名刑法学家赵秉志教授在《检察日报》发表书评,认为该书开创了“刑法学研究的新境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8895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9
下一篇2023-09-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