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同时进行。
饮食:肉、鱼、奶、豆、蛋类富含蛋白质,增肌肉需要的就是蛋白质了,在三餐中可以多吃这类食物;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每顿饭不宜吃的太饱。运动和饮食之间要间隔30分钟到1个小时,而运动完30分钟吸收比平时更好。如果平时吃饭不方便可以来一点蛋白粉或者增肌粉(瘦者更适合先吃增肌粉增重)。增肌粉或者蛋白粉可以在运动后30分钟吃一到两勺。
适合用6-12RM,刚开始用12-20RM,RM是指一次连续能做的最大次数的重量。比如20斤可以做10次,就是10RM,主要看这个重量能连续做的次数,用这个次数范围。每个部位都测出这个重量,这个重量要根据力量提升而加大,这样锻炼才是科学的。
初练者可以做8到12RM的负荷,每组做8到12个左右。每组做完休息不超过一分钟,每个动作做完休息不超过2分钟。做下面运动前先热身10分钟,可以小跑。
胸部:哑铃卧推、哑铃飞鸟、俯卧撑(各4组,俯卧撑做20个左右);
肱二头肌:哑铃单臂弯举、弯举(各6组) ;
腿部:深蹲、箭步蹲、提踵(各6组);
肱三头肌:哑铃俯身臂屈伸、窄距俯卧撑、哑铃颈后臂屈伸(各4组);
背部:引体向上(尽量做10个以上)、哑铃划船(各4组);
肩部:推举、前平举、侧平举(各4组);
腹肌:仰卧举腿4组。
腹肌每组做到力竭或者15到25个。每组做完的休息时间为20秒到30秒。腹肌一周练3次左右。第一天锻炼胸肌、肱二头肌,第二天锻炼腿部、肱三头肌,第三天锻炼背部、肩部,第四天休息。练四天一个循环。
不是 给你分析一下为什么不是
网上所谓先增肥再训练 核心想法就是觉得现阶段瘦弱 承受不住训练 觉得更大的体积就意味着更大的力量或者承受能力
那么在解剖学中我们可以得知 运动系统中 只有肌肉是唯一可以自主运动的 这是宏观层面来说 不是指细胞运动或者细胞内部一些蛋白质的运动 脂肪是以甘油三酯形式存储在皮下脂肪细胞里或者内脏的脂肪细胞里
首先它们不能收缩 那就意味着它们无法直接为运动提供力量
第二它们没有支撑结构 意味着它们不能像骨骼一样为肌肉提供支撑 也不能给你的大体结构做支撑 虽然肌肉里有脂肪组成的筋膜 筋膜可以维持肌肉张力帮助肌肉工作收缩 但是吃胖并不能有效的增长肌筋膜的水平 脂肪确实能让人的承受能力增加 但这是表现在外力对脂肪的冲击 并不表现在依附在骨骼的肌肉进行抗阻力 即使是做爆发力训练这种冲击较大的运动 也是肌肉在抗阻 因为冲击力不是首先大面积的撞击脂肪 冲击力会在薄薄的手或者脚心薄薄的皮肤和皮下脂肪被简单分散一些 大部分的传入骨骼 骨骼较为坚硬 对力的传导更完整 然后沿途的骨骼一直传递力量 肌肉接收力量并进行抗阻力维持肢体需要的状态 肌肉是有弹性的 能够很好的分散力量 然后剩余的力量再向外扩散 冲击力大部分被骨骼和肌肉承受了 但是重力没有 更重的脂肪会使你的组织收到更多的下落的力量
第三 它们供能需要大量氧气 而无氧运动恰恰大多数运动时处于缺氧或者无氧状态 不满意脂肪高效供能的需求 即使氧气摄入足够 并且需要脂肪供能 那么你前一天摄入的脂肪完全可以参与供能 并不需要以星期或者月为单位去囤积脂肪 这种行为只有在一些极限耐力运动员做一些长时间的耐力挑战时才有必要 所以在大多数情况囤脂肪去为运动供能是不必要的
以上三点总结一下 囤积脂肪 既不能增强你的力量 难以为抗阻力做保护或者支撑 供能也比较滞后 所以你根本不需要囤脂肪再训练 只会让你负担更大而已 确实 更多的脂肪意味着更大的负重 肌肉为了适应负重而增强 但远不如训练来的高效和有用 等你能够健康的囤好脂肪 可能别人都练的差不多了 别忘了 练腹肌的外观 减脂至少要占一半以上 囤了脂肪再训练 到时候不仅训练效率比别人低 减脂效率也比别人低 用了双倍周期却得不到双倍效果
可以直接练腹肌,期间穿插一些有氧运动。腹肌的锻炼就是就是做卷腹,平板支撑,腹肌撕裂,仰卧起坐一类的。发力一定要到位。还要保证训练量。还可以到keep上搜具体的视频教程。多补充蛋白质。如果是进行力量训练的话,那大概就是你的公斤数x2得到蛋白质的摄入克数。一般日常食物可能难以满足,所以可以通过额外吃一些蛋白粉之类的东西进行补充。比如 pqfitness 等一类的实体可以找找看看
练完腹肌以后跑步效果更好。因为先跑完步后会影响锻炼腹肌的力气,而且锻炼完腹肌后慢跑减肥的效果更好。
练腹肌的关键在于动作的强度,而不是次数越多越好(女性更适合锻炼马甲线,不适合这样的练法)。比如仰卧起坐能一次性做200个,也不如你两头起只能做10个的效果好。因为能做200个以上是练耐力,对肌纤维增粗不明显。每个动作锻炼10到15次左右。
锻炼腹肌的四个动作: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两头起、悬垂举腿(强度依次增加)。如果仰卧起坐可以做30个以上,那么就做仰卧举腿;仰卧举腿能做15个以上,就做两头起;两头起能做15个以上就做悬垂举腿。一周练三次,每次一个动作练3组,每组做10个左右。另外,体脂率高于百分之十以上脂肪就会盖住练出的腹肌。相扑运动没有肌肉就是因为如此。如果有小肚子的话,还需要慢跑40分钟左右减脂。一周3到5次左右。如果无法一次性跑40分钟,中间可以快走一段时间。
减脂。你真的以为腹肌是练出来的吗当然不是,腹肌是瘦出来的,只要体脂低,腹肌就不容易被厚厚的脂肪掩埋。比如说大部分非常瘦的男生,往往不用怎么练,腹部就是四块腹肌的模糊轮廓。而瘦的话,多练练腹部可以使得腹肌轮廓和线条更加明显。 下图是我刚刚给题主画的一个包含腹部肌肉的平面图。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腹部肌肉其实并不复杂的,想要局部的瘦下来基本上不可能,你必须把体脂降下去才行。
通常一说到练腹部就会说到仰卧起坐。但是做仰卧起坐的时候,有的人有人架着腿都做不起来,如果腿弯着而没有人什么物体压住的话就更难了。这是因为有支点的时候大腿的肌肉其实会借力,而且双手是不应该抱着头的,捏住耳垂就好了,有人起来的时候甚至脖子会一起一落的,这是脖子也在发力,做的时候腰痛,有可能是腰也在发力。可能做完之后腹部没什么感觉,倒是脖子疼腰痛。
最后说一个练腹肌的误区,有人说,背啊腿啊这些大机群必须休息,腹部就不用休息了,可以天天练。不对,腹肌每次练最多也不要超过半小时,多了往往是无效训练,你最好要找到孤立肌肉群的发力感,不然做到后面就总是在依靠爆发力、惯性或者其它肌肉的借力作用在做。而且练过一个周期后是需要有休息时间的,不然的话可能有两个不良后果:一是肌肉产生耐性,分泌物质使得你的肌肉更加的耐耗,导致你越练越找不到感觉。第二个可能就是肌肉一直是在撕裂而没有恢复。不然你以为“腹肌撕裂者”就是每天撕裂但是不恢复吗?那跟下苦力有多少区别?
先进行强度不大的有氧和无氧运动,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然后在慢慢增肌,大概一年之后在进行减脂。
一、增肌和减脂二者区别首先增肌需要热量的支持,减脂则需要尽可能的小号热量,二者是正好相反的。他们是不能同时进行的,增肌你会发现只要你进行超强度的训练,全身肌肉在训练过后会发热说明你的肌肉在增加。而减脂则需要一个相对较慢的过程,因为消耗热量对于我们来说相比于增加热量要困难一些的。
二、 如何确定自己是该增肌还是减脂其实这个很简单,来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的体型属于偏胖型的,并且已经对你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等,那么你首先需要减脂,把你身体中多余的脂肪先去掉,然后你在增肌。但是如果你的体型是胖,但不属于偏胖的人,那么你就适合用增肌来让自己松弛的肌肉紧致起来,然自己看起来比较瘦。
很多人错误的认为增肌不是锻炼腹部是应为腹肌藏在衣服里面不用锻炼,反正也没有人看见。但是腹肌确实体现一个人完美身材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之一。相对而言,增肌或者减脂都是一个长期坚持的结果,你要想知道自己到底是应该增肌还是减脂,首先要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不能盲目的去做。其实增肌是锻炼腹肌的最重要的运动,增肌的运动有仰卧起坐、俯卧撑、引体向上等。但是你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的前提条件是,你的脂肪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否则不仅起不到增肌锻炼腹肌的作用,还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伤害。所以自己在健身的同时也要注重全面的发展,身体整体的和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