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施什么肥料会高产呢?

辣椒施什么肥料会高产呢?,第1张

辣椒品种众多,辣椒炒鸡蛋加入青椒才够味,吃火锅在蘸酱里面加入线椒和醋之后味道才好吃,在鱼粉里面加入几个小米椒才辣的过瘾,除了这些,做皮带面的时候需要加入辣椒油,也有一些变态辣需要的朝天椒等,不同的作用自然需要不同的辣椒品种,虽然辣椒有许多品种,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详细掌握了辣椒的需肥规律之后,种植辣椒就会变得得心应手。

辣椒种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肥料

刚才我们提到,辣椒品种有很多种,如果要一刀切的使用某一个肥料组合,显然不贴合实际,另外各个田地的肥力状态不一,需肥情况自然也有所不同,所以今天讨论的肥料用量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大家可根据自己家的田地状况和不同的辣椒品种选择增减用量。

了解辣椒的需肥规律会对辣椒的施肥方法有很大帮助。

辣椒根系属于较弱的作物,辣椒根部拔出泥土之后能够明显看出来,根部主要围绕在植株根部附近,有一个拳头大小,如果肥料跑出这个范围,很少能够被辣椒捕捉到,所以我们要集中在辣椒根部进行施肥,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辣椒属于吸肥量较多的蔬菜,氮磷钾三种肥料的比例为5:1:5为宜,如果生产1000公斤的鲜辣椒,至少需要氮肥5公斤,磷肥1公斤,钾肥5公斤。

既然辣椒又要施肥在关键位置,又要施大量肥料,会不会烧死根部?答案是不会,我们要采用的办法就是少量多次。

辣椒具体的施肥方法。

施足底肥,如果家中有优质的农家肥,可以每亩施用腐熟到位的农家肥500公斤,由于农家肥肥料浓度低,肥效时间长,所以可以作为辣椒的优质底肥,如果家中没有那么多农家肥,可以用复合肥作为辣椒的底肥,三元复合肥每亩40公斤即可。

多次施肥,辣椒施肥除了基肥还要追肥三次,一次是在提苗的时候,二次是在开花的时候,第三次是在大量坐果的时候。

轻施提苗肥,提苗肥要在辣椒移栽时候浇水的时候施入,每亩施用复合肥5-10公斤为宜。

稳施花蕾肥,

花蕾肥是在辣椒现蕾时候施肥,由于这个时候是辣椒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转变时期,如果肥料过量,辣椒就徒长,如果肥料不够,辣椒开花过少,接不了那么多果,肯定影响产量,所以这个时候施肥要稳,可以采用15-15-15的复合肥20公斤,加入过磷酸钙5公斤。

重施花果肥,辣椒开完花、授完粉就开始坐果了,坐果之后就进入了果实膨大期,这个时候就需要大量的水肥,只有水肥充足辣椒才能正常的生长,辣椒的产量才能有所保障,另外,这个时期也是决定辣椒品质的重要时期,施入适量的钾肥对于提高辣椒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施肥推荐5公斤尿素、5公斤复合肥、10公斤钾肥,施完肥料之后注意配合浇水,防治肥害出现。

椒的栽种过程中,施肥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辣椒高产栽培的必备因素,下面咱们一起来看一下辣椒的高产施肥方法。

辣椒生育期需肥特性:

1、辣椒为吸肥量较多的蔬菜,每生产1000公斤约需氮52公斤、五氧化二磷12公斤、氧化钾65公斤。

2、从初花至盛花结果是辣椒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旺盛时期,也是吸收氮素最多的时期,约占吸收总量的34%;盛花至成熟期,这时对磷、钾的需要量最多,约占吸收总量的50%。

氮肥需求规律:

1、辣椒辛辣味与氮肥用量有关,施用量多会降低辣味。供干制的辣椒,应适当控制氮肥,增加磷钾肥比例。

2、氮施用过量,营养生长过旺,果实会因不能及时得到钙的供应而产生脐腐病。

3、在初花期间要节制氮肥,否则,植株徒长,生殖生长推迟。

磷、钾的作用:

1、磷不足会引起落蕾、落花。磷是花芽发育是否良好的重要因素。

2、结果期如果土壤钾不足,叶片会表现缺钾症,发生落叶,坐果率低,产量不高。

微量元素缺乏:

辣椒对钙、镁、硼、锌等中微量元素有一定需求,开花结果期注意补充。

辣椒“三落”的防治:

1、高温、雨季易落叶、落花、落果。

2、要控制施用氮肥,小水勤浇,抗旱降温,及时排除雨涝。

3、盛蕾期喷洒300倍硼砂溶液,提高坐果率。

4、雨季到来之前喷洒1次30ppm产灵和1次150ppm防落素,相隔8天,并结合喷洒磷酸二氢钾或硫酸锌。

5、喷洒多菌灵或甲托(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液。

重施底肥:

亩产辣椒5000千克,施腐熟有机肥5000-8000千克,掺入硫酸钾型复合肥(315)40-50千克。整地前撒施60%基肥,定植时沟施40%。

稳施定植肥和缓苗肥:

1、定植前亩条施5公斤尿素作为定植肥。

2、辣椒缓过苗后,如果叶发黄,发苗慢或不发苗,可亩施入尿素5公斤,促进秧苗生长;如果苗长势强,则可不施肥。

经常喷施根外肥:

1、辣椒缓苗后,每隔10-14天喷1次03%磷酸二氢钾和06%的尿素溶液。

2、从破头起,加入02%硫酸锌和02%硫酸亚铁混合液喷1-2次。

3、初花期开始加入02%硼砂或01%硼酸溶液2次。

4、盛花盛果期,加入02%的硝酸钙2-3次

辣椒品种多,椒果颜色也有红、黄、绿、紫等多种。人们利用辣椒丰富艳丽的色彩,以辣椒为装饰,用于观赏,达到既美化环境、居室,又提供食品的双重目的

1、辣椒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辣椒是喜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不耐低温的植物。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5至30℃,当温度降到15至20℃时,种子发芽缓慢,低于15℃以下时几乎不发芽。开花期低于15℃时受精不良,大量落花,降到8℃以下不开花,花粉死亡,落花,即是个别座住幼果也不肥大,极易变形。但温度升到35℃以上时,花粉变态或不孕,同样不能受精而落花。所以,白天适宜温度25至30℃,夜间18至20℃生育最为良好。辣椒对光照的要求不太严格,和黄瓜、番茄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低得多,虽然耐弱光能力强,但长期弱光也能造成落花、落果或畸形果。

辣椒对钾肥敏感。土壤缺钾,辣椒植株矮小细弱,容易倒

伏,叶片卷曲,老叶逐渐变黄,有“叶烧”现象。我国南方红壤区、黄壤区和石灰岩风化土壤区因为高温多雨,产生的风化淋溶作用,土壤中含钾量较少,辣椒栽培早期就有缺钾表现,施用钾肥后增产效果明显。钾肥能够增强辣椒的代谢作用,有利淀粉和糖的形成。增施钾肥可增加对氮、磷吸收作用,有利于蛋白质形成,可提高植株的耐寒性、抗旱性、耐病性和抗倒伏等的作用。因此,在基肥中增施硫酸钾或氯化钾等化肥每亩5~10千克,与有机肥和难溶磷肥混合使用,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主要栽培品种

1 佛手椒 植株矮壮,株高约30cm,分枝性强。果实圆锥形指状,9--17枚簇生于枝端,长短不定,形如佛手而得此名。果实长4--5cm,在成熟过程中由乳白色变成黄、橙、红等颜色,色泽鲜艳,味甚辣,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

2 樱桃椒 果实球形,似樱桃,果径1cm左右。果实在生长过程最初是紫色,随着不断成熟变成浅紫色、**、橙色,最后变为大红色,同一株上各种颜色的果实同时存在,也称五彩椒或万紫千红。樱桃椒茎杆多为紫色,叶为深绿偏紫色,花紫色,植株紧凑,果实对生或散生于叶腋。

3 珍珠椒 株高20--25cm,分枝多,株形优美、果多,果实球形,果梗直立,果径0.5--0.8cm,味辣、散生。果实未成熟为乳白色、成熟后为鲜红色。花为白色,叶片深绿细小,较耐阴,易管理,观果期长,是家庭用来盆栽观果的最佳品种之一。因株形小巧玲珑,室内陈设颇为别致新颖。

4 朝天椒 植株挺秀,分枝稍少。果实细长,长2--3cm,果梗直立向上指天,散生。果皮颜色由绿变橘红到大红。 另外还有风铃辣椒、羊角椒、太阳椒等。

不能

辣椒这种茄科作物,对含有氯的肥料就施肥敏感,如果追施的肥料中含有的氯离子非常多,就会影响辣椒的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影响辣椒的产量以及品质

辣椒不能施氯化铵、氯化钾之类的含氯化肥,因为当氯离子达到一定程度后,对其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会导致产品的质量下降。施肥多以氮肥、磷肥、钾肥为主,根据不同生长阶段使用不同肥料。

辣椒施肥管理技术 

辣椒体内养分含量高,而转移率较低,茎、叶片养分大部分较难转移到果实中,茎、叶、花中养分含量和果实相当,因此辣椒属于整体需肥量大的作物。

一、需肥特点

1、喜硝氮、钾肥。辣椒属于无限生长类型,边现蕾,边开花,边结果。辣椒生长期长,喜温、喜光、但根系不发达,根量少,入土浅,不耐旱、不耐涝,且需肥量较多,耐肥能力较强。一般每生产1000公斤约需氮(N)3-52公斤、磷(P2O5)06-11公斤、钾(K2O)5-65公斤,吸收比例为1:02:13。辣椒偏重氮、钾肥,而对磷肥需求量不大,此外大量需求钙、镁、硼元素。

2、对肥料依赖性大。辣椒一生吸收的氮、钾肥,其中60%的氮元素、67%的钾元素来自肥料,因此,辣椒生长期间,需要多次追肥。

3、生育期需肥规律辣椒在不同生育时期,吸收的氮、磷、钾等养分的数量也有所不同。

①从出苗到现蕾,植株根少、叶小,需要的养分也少。

②从现蕾到初花植株生长加快,植株迅速扩大,对养分的吸收量增多。

③从初花至盛花结果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旺盛时期,是吸收氮素最多的时期。

④盛花至成熟期,植株的营养生长较弱,对磷、钾的需求量较大。总结:辣椒开花到坐果,需要氮肥多;坐果到成熟,需钾肥多。

二、施肥技术

(一)基肥

辣椒属茄科作物,对氯敏感,忌氯作物。因此复合肥只能用硫酸钾型复合肥。

1、用量:一般亩施农家肥4000-5000公斤,45%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45-60公斤或51%纯硫基复合肥(17-17-17)40-50公斤。如果没有农家肥,最好使用平衡型复合肥时,添加适量的翠姆微生物菌剂

2、用法:整地前底施60%,定植时沟施40%,以保证辣椒较长时间对肥料的需求。

(二)追肥

追肥一般在傍晚,距离根部15厘米左右,追完后随即灌溉浇水。追肥原则是少量多次。第一次追肥:在辣椒初花期后,坐住果时进行第一次追肥,当大部分植株门椒坐果后,浇第二次水,并结合浇水,重施一次肥。一般每采收一次果,结合浇水追肥一次,每次每亩追施高氮高钾型肥料总结:辣椒有用作鲜椒食用,有制作干椒。做鲜椒的追肥时偏氮肥,但是不能过量,否则旺长坐果率低。制作干椒的重点在坐果上红后,要追氮肥的基础上、偏钾肥。钾是决定干椒颜色、品质的元素。

(三)叶面喷肥

1、辣椒生长期间,最好结合病虫害喷药防治时,在坐果后,适当的喷施02%-04%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每亩50公斤左右7天一次,用肥量少,吸收率高,转化率高,可有效防止落花落果。

2、对于南方,偏酸性土壤容易缺钙,因此,可适当喷施钙肥,每亩50公斤左右防治辣椒脐腐病。

3、在鲜椒采收的高峰期,辣椒需要吸收大量的镁肥,05-1%的硝酸镁溶液,每亩50公斤左右,连喷几次。

4、辣椒缺硼时,用01%的硼砂溶液,每亩50-100公斤,隔7天喷施一次。

过磷酸钙2一3公斤、草木灰10公斤。施肥后划锄一下,随即浇水。此时,植株已接近封垄。这一阶段在温度的控制上,白天畦温21一26度,夜间不低于15度为宜。在夜间外界最低气温降至接近0℃之前,应立即加扣临时小拱棚,进行防寒保温。若来不及加扣小拱棚,可用塑料薄膜在辣椒棵上再覆盖一层以免冻坏植株,确保幼果生长。在晴天中午时辣椒进入花期后的管理尤其重要,这个阶段的管理,以促花、保花,促进坐果为主要目的。

种植户应科学、适当的把控种植地块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等条件,配合疏花疏果,辣椒徒长,发生这种病害的时候,辣椒植株的茎秆表现出来的现象是细而且很长,节间也是比较长,叶片颜色偏浅,导致开花减少。主要原因是由于肥水太过于大,尤其是氮肥施用太多,生产上既要防止门椒坐住时叶面积偏小造成“坠秧”,又要防止生长过旺造成植株徒长形成“疯秧”。

通常在初花期采取“控”的措施促进根系生长,而门椒坐稳后又要采取“促”的在辣椒种植过程中,植株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磷肥、钾肥的需求量较高。尤其在开花期、结果期,我们要重视磷酸钙、尿素、磷酸钾等肥料的配合施用。在辣椒生长前期,不适宜进行追在辣椒授粉期间棚内环境湿润,可以增加柱头的黏着性,利于花粉管的萌发,完成受精。辣椒一茬花可持续一周左右,这段时间内上午8-11点之间需保持棚内环境湿润,提高授粉率。辣椒有许多的品种,在种植前,我们需要充分的考虑到消费者的习惯,还有经济效益以及我们自己的环境条件来选择合适的辣椒来种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9733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1
下一篇2023-10-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