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潜水注意事项

户外潜水注意事项,第1张

2017户外潜水注意事项

 由于潜水呼吸是经过压缩的空气,氧分子通过血液的流动能更好地渗透到皮肤中,加快皮肤的新陈代谢,从面而达到美容肌肤的效果。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2017户外潜水注意事项,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潜水安全须知

 1、健康状况良好,6岁至60岁均可参加。

 2、会游泳、不会游泳的人都可以参加。

 3、酒醉后不能从事潜水活动。

 4、患有心脏病、气喘、高血压、中耳炎的人不能参加潜水活动。

 5、潜水时千万勿用耳塞。

 6、遵循与教练同行制。

 7、眼睛近视可选择与您近视度数相近的潜水镜。

 8、潜水时必须要掌握的几种手势语言:OK、上升、下潜、不舒服、有毒生物、请勿触摸。

 9、学会反压法。潜水时因为水的压力,在下潜到一定深度的时候会觉得耳朵疼痛,做了反压,疼痛感就会消失。反压法:从面罩上用手捏住鼻子,使鼻孔阻塞,然后用力吸气,听到“pop”声,空气灌入耳管,反压成功。或做咽口水动作,也可以使耳压平衡。

二、初次潜水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初次体验潜水给我们带来新鲜、好奇、刺激和神秘,同时也带来少许恐惧和紧张。 初次下水的朋友们可千万要注意了:

 1、检查器材

 潜水前万不可马虎的重要环节。首先自己组合器材,仔细检查之后交同行的潜水伙伴确认。为确保安全,潜水运动规定必须两人一组进行。双方相互检查对方的潜水器材,安全更有保障。

 背上器材,同潜水伙伴一起走入海水,当水深及腰时,站定,先戴上潜水面罩,随后套上脚蹼。穿脚蹼时相互倚靠对方的肩头,可保持身体的稳定。作完这一切,将调压器衔于口中,从第二减压部开始呼吸。身子后转,双脚擦地继续走向海中。取“身子后转擦地而行”的方式,意在防止因脚蹼的不便而绊倒。同时应观察背后有无海浪袭来或是否存在障碍物。

 2、入水

 确认一应器材准备妥当之后即可入水。入水的方式有陆地入水和船上入水两种,船上入水又分坐于船侧,身子向后倒入水中和身子向前跃入水中等两种方式。

 3、下潜

 行至预定的潜水地点后,双方面对面站定,相互明确表示“准备齐妥”的“OK”手势,然后大拇指向下比划,发出“下潜”的信号,沿海底的自然坡度逐渐潜入海中。首次体验潜水者,下潜深度不可超过六米。

 下潜途中应随时观察水压计,把握自己所处的深度。

 “释放”耳孔中的压力,是下潜时另一重要注意事项,不然耳孔会感觉疼痛。方法是捏住鼻子以嘴吸气,然后闭住口鼻出气,此时耳中会感到“噗”地一声,似有东西穿出。水压随深度变化,故耳孔压力的释放应时时进行。

 4、水中移动

 下潜到一定位置,即可随心四处移动。游水时,身体昼保持水中姿势,呈流线型。为减少体力消耗,应有规律地、缓慢但幅度较大地摆动脚蹼,不必紧张,平稳地呼吸,同时正确调整浮力,以避免同海底相碰。若身子开始感到沉重,可在浮力调节器里输入少许空气。密切注意周围的动静,频频同潜水伙伴交换信息。

 5、浮起

 潜水结束后开始上浮的动作,首先以手势告诉伙伴准备上浮,得到对方的确认后,排出浮力调节器的空气,缓缓上浮。此时应注意,一是上浮途中不可停止上呼吸,另一是上浮速度必须缓慢,否则有可能因水压的变化引起潜水障碍。浮上水面后立即在浮力调节器中充入空气,以保持浮力,并换成通气管呼吸。

 6、上岸

 浮出水面后游向岸边,至水浅处站起,按下水时的同样要领,取倒退的姿势双脚擦地行至陆地。上岸后须做好潜水记录。

 如果想更好地体验潜水的乐趣,认真听好下水前的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初次体验潜水的人,在潜水时会遇到的一些困难,希望对即将要来体验潜水的朋友会有所帮助。

三、潜水的益处

 1、 提高并改善人体的心肺功能,增强主要肌肉群的力量。

 2、 健身、美容。由于潜水呼吸是经过压缩的空气,氧分子通过血液的流动能更好地渗透到皮肤中,加快皮肤的新陈代谢,从面而达到美容肌肤的效果;由于人在水里消耗的热量比陆地上大,因此,潜水运动也成为减肥健身的好办法。

 3、 磨练意志,培养团队精神。潜水能够锻炼人的心里素质,让人学会如何面对陌生环境,增强处理危机和突发情况的能力。潜水员和潜水教练无论水平有多高,都必须严格遵守潜伴制度,不能单独潜水,潜伴之间必须相互照顾和帮助。

;

蹼泳是人们使用特制的装具利用潜水方式进行的水下竞技运动,是适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冒险精神的一个时尚运动项目。蹼泳属于潜水运动。潜水最初是作为谋生手段发展起来的。原始的潜水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明代时,广西、广东等地的水下采珍珠就已开始使用呼吸管潜水。1943年法国潜水者库斯托和雅克制成的压缩空气呼吸装具,给潜水运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潜水作为一项体育运动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

1959年1月在法国巴黎成立了世界水下活动联合会,制定了各种竞赛规则。60年代,世界各国采用实用潜水作为竞赛项目,如水中捞物、潜水定向、潜泳等等。70年代,潜水竞赛运动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穿脚蹼的游泳,带压缩空气呼吸装具的潜泳、屏气潜泳、水中定向、长距离的穿脚蹼游泳和水下狩猎以及水下球类等以速度为主的竞赛项目。国际上把在游泳池中的竞速潜水这个项目统称为潜泳。在我国,1986年底原国家体委作出决定,为适应今后开展活动和国际比赛的需要,将我国开展的游泳池竞速潜水比赛名称统一改为“蹼泳竞赛”。

我国于1959 年把潜水运动列为体育项目。经过重点试办、摸索经验,1962年原国家体委在广东省湛江市建立了直属潜水俱乐部,作为全国培训潜水运动技术骨干和研究潜水运动项目的发展的基地。1964 年,举办了第一次全国潜水比赛。此后,每年都举办全国潜水锦标赛,并将潜水(蹼泳)列入第六和第七届全国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全国有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潜水(蹼泳)活动。虽然我国开展潜水蹼泳运动的历史较短,但由于这个项目的特点,很快引起了广大青年人的积极参与,运动技术水平有了很快的提高。

1978年全国蹼泳锦标赛,男子100米蹼泳是52秒6,1980年就达到45秒4,1980年女子50米屏气潜泳已达到20秒5,开始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1983年,广东运动员邱亚帝以15秒8的成绩超过了男子50米屏气潜泳的世界纪录。1984年,湖北女运动员余建玲在国际比赛中,连破100米器泳和50米屏气潜泳两项世界纪录,一鸣惊人,震惊了世界潜坛,从此,打破了潜水运动世界纪录被少数国家垄断的局面,我国的潜水运动开始腾飞。1984年,我国加入了世界潜水(蹼泳)锦标赛,我国的潜水健儿屡建功勋,为国争取了荣誉,共获得56个世界冠军,在各类比赛中有116人次打破16项世界纪录。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体育的不断深化改革,潜水运动又获得了新的生机,逐步进人社会、走向市场,成为青年人健身娱乐、探索海洋的时尚、新兴运动项目。1995年,我国建起了水下运动协会潜水俱乐部,全国有20多个潜水俱乐部的分部,分布在北京、三亚、烟台、广州、广西、青岛、湛江、大连、深圳、福州、珠海、上海、厦门,已面向广大青少年开放,广泛组织活动。与法国已建立2200个俱乐部、有90%的人参加潜水(蹼泳)活动相比,我国的蹼泳运动还不普及。但是,事物的发展总是由小到大,有生命力的东西一定会茁壮成长。展视未来,潜水(蹼泳)运动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潜水(蹼泳)运动热正在大学校园悄然兴起。

问题一:潜水要注意什么事项? 1、潜水时要谨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切忌急于求成。潜水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初次体验潜水的爱好者到成为一个最高水平的潜水教练员,每个级别的课程内容逐次递进,在学习相应级别的课程后,方可在该级别对应的水域进行潜水活动。因此,为了自身安全考虑,在未接受相关级别培训前,请勿出于好奇或其他因素贸然挑战高级别水域。

2、在潜水时,要密切注意潜水深度,避免潜水太深造成自身不适。

3、不要伸手触摸美丽的珊瑚群和热带鱼等生物,以免发生意外。

4、潜水时紧跟教练,务必听从教练的指挥,谨遵二人同行原则。二人同行制是潜水的重要原则之一。即两人从入水到上岸,都必须保持在一起(同进出)。技术较佳者(如教练)不可任由同伴独自上岸。游在前方者(往往是技术佳者),须常常回头看同伴状况,并配合其体力技术放慢速度。游在后方者(如初学者),要保持在同伴的斜后方。要时刻保持与教练的手势联系。

5、选择正规潜水企业体验潜水活动。正规潜水企业不仅要有经审批的海域使用权,还要具备各类经营资质,并严格遵守体验式潜水操作规范,能够保证游客的潜水安全,价格也较适中。不要贪图便宜选择缺乏安全保护措施及安全培训的非正规潜水企业。

潜水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潜水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6、潜水前请认真检查装备。在每次潜水前,要检查装备是否合身以及功能是否正常,学习呼吸管和调节器的使用方法、水面休息方法、紧急情况处理等。

7、在进行水肺潜水时,一定要穿戴浮力控制装置和压力表,认清备用气源和低压控制充气系统的位置。除自己检查外,同伴间再相互检查一遍,以确保万无一失。正式潜水之前一定要在浅水池中将设备完全试验一遍。

8、背上器材,同潜水伙伴一起走入海水(那种后翻后跳的初学者不要学)当水深及腰时,先戴上潜水面罩,扶着同伴穿好脚蹼。作完这一切,将调压器衔于口中,从第二减压部开始呼吸。身子后转,双脚擦地继续后退走向海中,防止因脚蹼的不便而绊倒。

9、行至预定的潜水地点后,跟随教练沿海底的自然坡度逐渐潜入海中,第一次体验潜水者,下潜深度不可超过六米。下潜途中应随时观察水压计,把握自己所处的深度。

问题二:第一次深潜应该注意什么,本人对水性不太熟悉 潜水前,教练会教你如何使用呼吸设备,还有怎样调整耳压平衡,教练都是一带一下潜的,同时下潜是不要紧张就可以了,放松放松再放松

问题三:拿到潜水证后的第一次潜水,需要注意什么(自己不带 第一肯定是防水啦,省电的LED,聚光型好的

问题四:深海潜水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有哪些,对于初学者要注意的 最重要的是下水前和下潜中一定要捏住鼻子,在互气。使耳朵有涨的感觉,这样在下潜的时候才不会压的耳朵疼。要知道,压到耳朵是很痛苦的!

问题五:在普吉岛第一次潜水需要注意什么 如果是浮潜,其实危险性相比深潜还要稍高一些,虽然是穿着救生衣沉不下去,但是如果不会调整平衡和呼吸,又比较紧张的话,反而容易呛水。不过一般会一些游泳的人都没有问题,海水的浮力有比淡水要大,更适合调整身体平衡。只要不故作紧张,一般都没有问题。

如果是体验式深潜,一般都有教练带,而且会背上氧气瓶这些装备,危险性反而更低一些。真正体验之前也会浅显的教教你调整耳膜气压平衡的方式,因为水下深度增加,压力会变大,耳朵是比较容易受伤的部位。那各人的身体条件还是有差别,适合的水压也不同,一般来说,只要身体条件适合,深潜是非常NICE的体验。

问题六:深潜前需要什么准备?尤其是第一次。教练会进行具体怎样的培训? 70分 首先教你正确穿戴潜水衣及氧气瓶 呼吸器 最主要的是水下简单的手语

问题七:潜水应该注意些什么事项? ▲一瓶空气筒可以潜水多久

这没有固定的答案,每一个人的体质及技术经验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潜水的深度会影响潜水员消耗空气的速度。

水 深 潜 水 时 间

0-10m 120分钟

10-20m 60分钟

20-30m 40分钟

30-40m 30分钟

▲潮汐:我们都知道是受月球的影响,但潮汐对潜水人员非常重要。平时是6小时会有一次的涨或退,其中一个月两次的大涨潮(相对有大退潮)潜水员一定要小心,此时的水流会特别的强劲。

▲能见度: 这里指的是在水中的透明呈度。大体上冬天比夏天好,上午比下午好,礁岸比沙岸好,涨退潮交替之际比较好

▲空气栓筛塞(embolim):这是潜水员最须注意的潜水疾病。潜水员呼吸的是在水下透过空气筒供印应的高压空气, (调节器的作用)若吸满高压空气後,就立刻上升,会导至肺泡破裂 (上升後四周的水压力比肺中空气压力低),肺中空气会进入血液中,使血液循环停止。所以上升时,不是可以停止呼吸,必须保持大而缓慢的呼吸。

▲氮醉:一般潜水员在水深30公尺左右,会产生这种现象。氮醉会让人思考及判断力降低,严重时,会导至死亡。

▲潜水时间安全表

水 深 时 间 限 制 水 深 时 间 限 制

10 m 无 27 m 30分钟

12 m 200分钟 30 m 25分钟

15 m 100分钟 33 m 20分钟

18 m 60分钟 36 m 15分钟

21 m 50分钟 39 m 10分钟

本表仅适合12小时内未曾潜水者叁考

▲减压症:氮若不能排除体外,会化成小气泡破坏身体组织,妨碍血液循环所以请遵守潜水安全时间表。

▲二氧化碳中毒:会有呼吸加速。头痛及想吐的现象,潜水时,尽量避免停止呼吸(为了想潜久一点)或在深水中做太激烈的动作。

▲一氧化碳中毒:正常空气筒中是不会有一氧化碳存在,但避免到不熟的地方灌气(在压缩机灌气时,因排气不良而将一氧化碳同时灌入)。

▲器材穿着方法

步骤一:A乾式潜水衣,质料中含隹基料较为滑润。可以直接穿上。B湿式潜水衣,必须身体及潜水衣用湿,才能顺利穿上。C湿式潜水衣。如果在冬天,则可用滑石粉或痱子粉,涂在潜水衣内部。尤其是双手及双脚的部份,以利穿着。D穿着时,勿用指甲拉扯,以防扯破。

步骤二:A救生衣,穿着在潜水衣之後。B与身体保持一个拳头宽的松紧度(挺胸状态)太紧会造成挤压,太松则会上下移动。

步骤三:A呼吸管有固定的带子固定在面罩带左侧(右侧位置是在水肺潜水时调整器的位置)。B呼吸管的位置装在面罩左边的耳前方。

步骤四:A面罩带上後,须将前面的头发拿出来,以免使面罩漏水。B为防止面罩模糊,可用囗水轻轻涂抹,烟草,海草也是不错的方法。

步骤五:A带型蛙鞋穿上前,先调整扣带的长度,通常无左右之分。B鞋型蛙鞋则和湿式潜水衣相同,必须先用水弄湿後,才能穿上,再加上固定带确保不会松脱。

步骤六:A配重带系於腰间,为最後穿配之物,。以利随时可解开。B配重块分放两边,如此在潜泳时能较易平衡。C配重带多馀部份须切除,最多不可超过15-20cm。

▲呼吸管的使用及排水

1潜入水中时,水会浸入呼吸管中,所以必须浮到水面上,用力吹气,将水排除。

2吸气要慢,吐气时要用力的吹。管中的水必须一囗气排除。

3潜入水中时,勿在水中吐气,以免浮上水面後就没有空气来作呼吸管的排水动作。

▲面罩的挤压与排水

1潜降时外压增加,会引起挤压。必须排除以免面部>>

问题八:深海潜水要注意什么 1、如果是初次潜水、或者初次到深海潜水,必须有经验丰富的潜水者陪同指导。

2、出发前仔细检查装备,特别是计时表计等。

3、下潜和上浮都要循序渐进,切记急速。因为你的身体要适应压力变化

4、一切意外情况要有预案,例如 海洋信息,温度、防鲨、防有害生物

问题九:潜水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1、潜水时要谨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切忌急於求成。潜水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初次体验潜水的爱好者到成为一个最高水平的潜水教练员,每个级别的课程内容逐次递进,在学习相应级别的课程後,方可在该级别对应的水域进行潜水活动。因此,为了自身安全考虑,在未接受相关级别培训前,请勿出於好奇或其他因素贸然挑战高级别水域。

2、在潜水时,要密切注意潜水深度,避免潜水太深造成自身不适。

3、不要伸手触摸美丽的珊瑚群和热带鱼等生物,以免发生意外。

4、潜水时紧跟教练,务必听从教练的指挥,谨遵二人同行原则。二人同行制是潜水的重要原则之一。即两人从入水到上岸,都必须保持在一起(同进出)。技术较佳者(如教练)不可任由同伴独自上岸。游在前方者(往往是技术佳者),须常常回头看同伴状况,并配合其体力技术放慢速度。游在後方者(如初学者),要保持在同伴的斜後方。要时刻保持与教练的手势联系。

5、选择正规潜水企业体验潜水活动。正规潜水企业不仅要有经审批的海域使用权,还要具备各类经营资质,并严格遵守体验式潜水操作规范,能够保证游客的潜水安全,价格也较适中。不要贪图便宜选择缺乏安全保护措施及安全培训的非正规潜水企业。

6、潜水前请认真检查装备。在每次潜水前,要检查装备是否合身以及功能是否正常,学习呼吸管和调节器的使用方法、水面休息方法、紧急情况处理等。

7、在进行水肺潜水时,一定要穿戴浮力控制装置和压力表,认清备用气源和低压控制充气系统的位置。除自己检查外,同伴间再相互检查一遍,以确保万无一失。正式潜水之前一定要在浅水池中将设备完全试验一遍。

ADVERTISEMENT

8、背上器材,同潜水夥伴一起走入海水(那种後翻後跳的初学者不要学)当水深及腰时,先戴上潜水面罩,扶著同伴穿好脚蹼。作完这一切,将调压器衔於口中,从第二减压部开始呼吸。身子後转,双脚擦地继续後退走向海中,防止因脚蹼的不便而绊倒。

9、行至预定的潜水地点後,跟随教练沿海底的自然坡度逐渐潜入

10、潜到一定位置时看教练手势,即可四处移动(两人一起)游水时身体保持水中姿势。为减少体力消耗,要有规律地摆动脚蹼,不必紧张(小夥伴就在身边) 平稳地呼吸,同时正确调整浮力,以避免同海底相碰。若身子开始感到沉重,调解姿势在浮力调节器也能输入少许空气。观察身边环境和潜水夥伴交换信息。

11、潜水结束如果要上浮,首先以手势告诉夥伴准备上浮,两人要缓缓上浮。这个时候要注意,上浮速度必须缓慢,太快会因水压的变化引起潜水障碍(身体因水压变化需要一定时间缓解)。浮上水面後立即在浮力调节器中充入空气持浮力,并换成通气管呼吸。

12、浮出水面後游向岸边到浅水处,和入水时一样倒退上岸,上岸後须做好潜水记录。

13、下潜时要一定注意释放耳孔中的压力,不然耳孔会感觉疼痛。方法是捏住鼻子以嘴吸气,然後闭住口鼻出气,此时耳中会感到「噗」地一声,似有东西穿出。水压随深度变化,故耳孔压力的释放应时时进行

问题十:去三亚潜水,应该注意些什么啊。我第一次潜水啊? 潜水须知

1、健康状况良好,6岁至60岁均可参加。

2、会游泳、不会游泳的人都可以参加。

3、酒醉后不能从事潜水活动。

4、患有心脏病、气喘、高血压、中耳炎的人不能参加潜水活动。

5、潜水时千万勿用耳塞。

6、遵循与教练同行制。

7、眼睛近视可选择与您近视度数相近的潜水镜。

8、潜水时必须要掌握的几种手势语言:OK、上升、下潜、不舒服、有毒生物、请勿触摸。

9、学会反压法。潜水时因为水的压力,在下潜到一定深度的时候会觉得耳朵疼痛,做了反

压,疼痛感就会消失。反压法:从面罩上用手捏住鼻子,使鼻孔阻塞,然后用力吸气,

听到“pop”声,空气灌入耳管,反压成功。或做咽口水动作,也可以使耳压平衡宋体>提高并改善人体的心肺功能,增强主要肌肉群的力量宋体>健身、美容由于潜水呼吸是经过压缩的空气,氧分子通过血液的流动能更好地渗透到皮肤中,加快皮肤的新陈代谢,从面而达到美容肌肤的效果;由于人在水里消耗的热量比陆地上大,因此,潜水运动也成为减肥健身的好办法宋体>磨练意志,培养团队精神潜水能够锻炼人的绩里素质,让人学会如何面对陌生环境,增强处理危机和突 况的能力。潜水员和潜水教练无论水平有多高,都必须严格遵守潜伴制度,不能单独潜水,潜伴之间必须相互照顾和帮助

 潜水可以让人体验到失重的感觉,海洋造物的神奇,有太多的事物是我们不知道的,海洋的深、海洋的大,更显得我们人类的渺小,我们不但可以亲眼看多许多只有在电视、杂志才可以看到的生物,也可以亲自到太平洋去看看沉睡在海底的古代帆船和现代的战舰。

  潜水的简介

 随着潜水装备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潜水活动的深入研究,潜水终于可以作为一种休闲的方式走入我们的生活。在欧美国家中,无论男女老少都非常钟爱潜水运动。

 潜水是在海底进行的一项运动,海底的世界和陆地完全的两码事。在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空间中,潜水者可以彻底放松全身心,在海底让一切都随意而自然,在静谧的海底无言地观赏各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珊瑚和鱼类,用手势和眼神与同伴交流。潜水爱好者表示这种感受是不可能在陆地上获得的,也是没有真正潜入海底的人无法体会到的。

 潜水,是在一种类似失重的状态下,宇航员都是在泳池中训练失重状态下工作的,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空间,在不同的湖泊和海洋去,不断地体味生命中新的经历,在大自然中不断地体验新的乐趣,在一个新的世界里不断地去发现新的自我。

 潜水是一项极其强调团体精神的运动。无论潜水员甚至潜水教练的水平有多高,都必须严格遵循潜水规范中的潜伴制度,不能单独潜水,在潜伴发生危险时要及时救助,坚持团结互助的高尚品德;在潜水活动中要服从教练的指导,要有很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潜水的注意事项

 潜水是一项很耗体力的运动来的,潜水可以看到海底世界,潜水可以看到和陆地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和很多运动一样,潜水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潜水时因为水的压力,在下潜到一定深度的时候会觉得耳朵疼痛,做了反压,疼痛感就会消失。反压法:从面罩上用手捏住鼻子,使鼻孔阻塞,然后用力吸气,听到“pop”声,空气灌入耳管,反压成功。或做咽口水动作,也可以使耳压平衡。

 潜水不仅需要兴趣和勇气,还要有娴熟的技术和一定的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按照世界潜水活动联合会(CMAS)组织的规定从事潜水活动必须持有“上岗证”--潜水执照。它就是去全世界潜水的通行证,就如同开车一样,拥有了潜水执照才能到全世界参加开放水域(自然水域)的潜水活动。

 现化的潜水装备和正规的潜水员培训制度是潜水安全的有力保证。在下水的时候要检查潜水装备是否安全完整。同时牢记不能单独潜水,在潜伴发生危险时要及时救助,坚持团结互助的高尚品德。

 潜水时必须要掌握的几种手势语言:OK、上升、下潜、不舒服、有毒生物、请勿触摸。

 以下人士不宜参加潜水活动:患有心脏并气喘、高血压、中耳炎的人不能参加潜水活动。而酒后人士也不能参加潜水活动。

  潜水技巧有哪些

 潜水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不受制于重力的活动---在水下,借助于水肺装备和水的浮力,你可以随心所欲,上下左右随意移动,这是任何其他运动都无法比拟的美妙感觉,一种超乎寻常的自由,抛开一切尘俗的放松,就在吸气的嘶嘶声中真实的呈现。了解潜水的技巧可以帮助享受潜水的乐趣。

 潜水前万不可马虎的重要环节。首先自己组合器材,仔细检查之后交同行的潜水伙伴确认。为确保安全,潜水运动规定必须两人一组进行。双方相互检查对方的潜水器材,安全更有保障。

 下潜到一定位置,即可随心四处移动。游水时,身体昼保持水中姿势,呈流线型。为减少体力消耗,应有规律地、缓慢但幅度较大地摆动脚蹼,不必紧张,平稳地呼吸,同时正确调整浮力,以避免同海底相碰。若身子开始感到沉重,可在浮力调节器里输入少许空气。密切注意周围的动静,频频同潜水伙伴交换信息。

 记住岸上的`培训员告诉你的那些要领。教练带你下潜,如果第一次下水觉得不适应,可以浮上来,调整一下呼吸,再次下水。在水下要听从潜水教练的指导。

 带装备潜水,称为水肺潜水。是需要佩戴一定的配重的,你要是有配重就不会感觉往上浮了,如果带了配重还是有上浮的感觉,说明配重不够。在水下呼吸时,让心情放松,保持平稳地呼吸就行,不要像在陆地上大口呼吸。

  潜水的好处有哪些

 地球表面有75%的面积被海水覆盖,而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人类,对神秘的海底世界充满了畏惧和憧憬,几千年来一直渴望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潜水运动终于慢慢发展起来了。潜水是一项集合健康、勇敢、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运动,如今潜水已是当今国外一种十分流行的休闲运动。

 潜水能锻炼人的体魄,促进人体各组织器官机能的改善,特别对呼吸,心血管系统有良好的作用,可以减轻腿沉、静脉曲张患者的痛苦,也有利于改善过度疲劳者的睡眠。同时,海水里的矿物盐化成离子充满了我们的器官,迅速补充了体内所缺少的微量元素。

 休闲潜水者使用的是经过多级净化后压缩入瓶的纯净空气,这对于饱受大气污染的都市人来说,等于“洗”了一次肺;同时,在水下运动消耗大,并能通过模仿鱼类的游姿,均匀地舒展身体的每一部分,有极佳的健身效果。

 潜水可以让人体验到失重的感觉,海洋造物的神奇,有太多的事物是我们不知道的,海洋的深、海洋的大,更显得我们人类的渺小,我们不但可以亲眼看多许多只有在电视、杂志才可以看到的生物,也可以亲自到太平洋去看看沉睡在海底的古代帆船和现代的战舰。

潜水要准备什么

潜水要准备什么?现代社会当中的爱好越来越多,有些人喜欢跳伞,有的人喜欢滑雪,有的喜欢潜水,当然这些运动前都需要做好一切的准备,那潜水要准备什么呢?我给大家整理了潜水要准备什么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潜水要准备什么1

潜水要准备什么

1、潜水要准备必要的装备

11、呼吸管。配合面镜使用,可以使游泳者不用抬头换气。增加了排水阀的设计使排水更容易,简便。特别适合于水面浮潜以及游泳不会换气的人使用。

12、浮力调整背心。在水中通过进排气阀,调整自身在水中的浮力,在水面可作救生衣使用。

13、潜水服。可以为潜水员保暖同样保护潜水员避免水中礁石或其它动植物伤害,特殊的防水,耐压设计,在水下的视角更大。硅胶的材质,游泳潜水都适用。特别是对害怕鼻子呛水的游泳初学者很有效果。

14、呼吸调节器。是潜水员在水下呼吸的工具。

15、脚蹼。独特的鸭蹼增强了打水的效果,使人在水中推进速度更快,打腿更轻松。特别适合追求速度的人使用。

16、浮力调整背心。在水中通过进排气阀,调整自身在水中的浮力,在水面可作救生衣使用。

2、近视朋友需要准备面镜

对于近视的同学,如果不能戴隐形眼镜,需要提前跟潜店确认是否有适合自己度数的近视面镜,部分潜店的近视面镜是需要额外收费或提前预定的。如果潜店没有合适的面镜,就需要提前自己购买。如果本来就习惯戴隐形眼镜,课程中完全可以使用隐形戴潜店面镜,记得告知教练自己戴着隐形。

3、潜水需要准备的其他物品

除了必须装备外,还要带些什么

必要要带的是,泳衣/比基尼/泳裤,这些可以直接穿在湿衣里面。

其他东西可以根据去潜水的地点、自己的情况选择:

浴巾:上水之后,最好尽快把自己擦干,有些潜店会在船上提供浴巾,如果没有就要自己准备一个。一般建议选择速干材质,体积小方便带,多次潜水之间干的快。

外套/浴袍:如果船程比较长,船开起来很容易冷,最好准备防风的外套,浴袍等。15分钟以内的,每潜中途会回到潜店休息,基本可以不必准备;15-30分钟,建议备个浴袍;超过30分钟,尤其是像仙本娜、帕劳等开放式快艇出海的地域,最好备个厚实的大外套。

潜水的注意事项

1、入水

确认一应器材准备妥当之后即可入水。入水的方式有陆地入水和船上入水两种,船上入水又分坐于船侧,身子向后倒入水中和身子向前跃入水中等两种方式,这里只介绍陆地入水的要领。

背上器材,同潜水伙伴一起走入海水,当水深及腰时,站定,先戴上潜水面罩,随后套上脚蹼。穿脚蹼时相互倚靠对方的肩头,可保持身体的稳定。作完这一切,将调压器衔于口中,从第二减压部开始呼吸。身子后转,双脚擦地继续走向海中。

2、下潜

行至预定的潜水地点后,双方面对面站定,相互明确表示“准备齐妥”的“OK”手势,然后大拇指向下比划,发出“下潜”的信号,沿海底的自然坡度逐渐潜入海中。首次体验潜水者,下潜深度不可超过六米。

下潜途中应随时观察水压计,把握自己所处的深度。

“释放”耳孔中的压力,是下潜时另一重要注意事项,不然耳孔会感觉疼痛。方法是捏住鼻子以嘴吸气,然后闭住口鼻出气,此时耳中会感到“噗”地一声,似有东西穿出。

潜水的好处有哪些

1、潜水具有减肥瘦身的功效

水域的环境大大不同于陆地,研究证明,人在水中活动时受到的阻力是空气中的800多倍。水带来的巨大阻力会加大运动的难度和总量,使你完成某一动作所用的力量为通常所用的6倍以上,因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健身效果。另外方面,水环境的热传导能力是空气的20多倍,即使呆在水中静止不动也会消耗很多能量。就如一个滚烫的鸡蛋,放入水中冷却要比放在空气中快的多。

2、潜水具有美容肌肤的效果

其实潜水对人还有独特的美容按摩疗效。人在水中运动基本不会出汗,减少了汗水中盐分对肌肤的刺激。同时,肌肤经过水流和波浪的拍打而发红变热,这使得毛细血管扩张,可以提高皮下血管的循环功能,具有特殊的按摩作用,可以减少肌肤的松弛和老化,使肌肤光洁、润滑、富有弹性。

潜水要准备什么2

1、轻装备

轻装备指的是面镜、呼吸管和脚蹼——潜水三宝,你在浮潜时有这几件装备就可以了,而水肺潜水则还需要有重装备,指的是浮力调节装置(BC)、呼吸调节器、潜水仪表、气瓶等。潜水装备有无数的款式和颜色,你可以根据潜水的形式、目的、自己的喜好和身体特点来选择不同特性的装备。

2、面镜—水底世界的窗口

尝试在水中睁开眼睛,能看见的只是一片模糊的景象,这是因为水的密度比空气大,光线到了水中会有折射。而眼睛的焦距是根据空气中的光线来调节的,因此,面镜使你的眼前保留了空腔,让你有清晰的视线。面镜与游泳眼镜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不仅罩着眼睛还罩着鼻子,这是因为潜水时为了防止挤压,需要平衡鼻腔内的压力,所以游泳眼镜不能用于潜水。

一般的面镜由强化的安全玻璃镜片、贴合脸型的橡胶或硅胶群边及可固定位置的调整头带组成。强化的安全玻璃镜片可以防止破碎成有高度危险的细长玻璃碎片。群边的材质硅胶要强于橡胶,这是因为硅胶比橡胶耐用3-4倍,不容易使皮肤过敏,更为柔软和舒适。有些面镜设有排水阀,是个单向活门用来排除面镜内的积水。选择面镜的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合适和舒适与否,其他器材也是如此。一个不合适的面镜可能会漏水还可能引起过敏,减少很多潜水的乐趣。

测试面镜合适与否,只要将面镜轻轻放在脸上,(不必带上头带)然后用鼻子吸气,合适的面镜会紧贴在脸上直到你呼气。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要确定你能轻易地在面镜外捏住鼻子。面镜的样式多种多样,有单片镜片,两片镜片和多片镜片很多种,通常只有两片镜片的款式配有可矫正视力的镜片。

在面镜的第一次使用前可用沾有牙膏的软布轻轻擦拭镜片的两面以去除保护油膜。面镜在每次使用后需要用清水充分清洗,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不要受到阳光直射。如果你是在海水中使用了面镜,最好能用温水浸泡数分钟,以防有腐蚀性的盐垢产生。如果你无法在使用后马上清洗,最好把面镜放在水中,因为干掉的盐分很难彻底清除。

3、呼吸管—轻松呼吸

首先,当你的水面休息或游泳时,你的脸在水中向下看或找东西时,你可以通过呼吸管呼吸以减少气瓶中空气的消耗。第二,当水面有风浪时,可以利用呼吸管的管口高度通常高于波浪高度而避免让水涌进嘴里。第三,如果你在远离船只或岸边的地方出水,而气瓶中的空气又所剩无几,呼吸管能使你较轻松地游回船上或岸上,你的脸可以自然地放在水中。而在浮潜时,呼吸管更是必需的装备,你可以不用抬头在水里呆上整整一天。试试吧。

一般的呼吸管设计是一端开口,另一端是有咬嘴的弯管。呼吸管的上半部(管身)通常是半硬的塑料管,下半部的咬嘴多由硅胶制成。一个合适的呼吸管要有适当的曲度(适合你自己的脸型),内径2厘米左右,长度30~35厘米。合适的呼吸管除了舒适外还要呼吸容易。试用时,可以将咬嘴放在嘴唇与牙齿之间,将管身靠在左耳前,咬嘴应该合适舒服,不会擦伤嘴部或造成下巴疲劳,并且,含在嘴里是平直的。

4、脚蹼—提供强大的前进动力

脚蹼宽大的面积能提供给你强大的动力,使你不必靠划动双手以产生动力,使得双手能解放出来从事其他工作。脚蹼主要分为无跟和套脚型两种。套脚型脚蹼一般用于温暖水域或浮潜。无跟脚蹼要与潜水靴一起使用。大而坚硬的脚蹼使用起来速度快,但容易疲劳和抽筋;小而柔软的脚蹼缺少推动的力量。

脚蹼有不同的材料、设计和特点。脚蹼的设计包括有:龙骨,用来增加脚蹼的硬度和平衡;排水孔,减低对脚蹼的阻力以增加效率;导流沟,让水平滑地滑过脚蹼,增加速度。选择脚蹼要根据你的体型、体力和潜水的环境,重要的是舒服和合适。

有氧运动:

就是在氧气充足的状态下进行的体育运动,你可以这么简单的理解,任何持续时间较长,韵律性较强,心率维持在最大心率的60%~80%下的运动都可以称为有氧运动。(差不多刚刚好喘不过气的程度,关于心率的问题,后面会提到)比如跑步,单车,舞蹈,各种健身操之类的。有氧运动的心率一般都在每分钟130次左右为最佳,也就是我们说的“黄金心率”。

无氧运动:

是相对于有氧运动的,没有明显的界限,比如跑步,如果是短跑,那基本上就属于无氧运动。因为这是短时的,爆发性的,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氧气几乎来不及参与供能。如果心率达到每分钟150次时,这时的锻炼就开始为有氧与无氧的混合代谢了,如果心率达到了每分钟160次,甚至180次以上,这时的运动就已经属于无氧运动了。真正发展肌肉的运动是无氧运动,这个你对比下长跑运动员和短跑运动员的体型就知道了,短跑运动要强壮的多,长跑运动员体型较消瘦。

常见的有氧运动:步行、快走、慢跑、竞走、滑冰、长距离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跳绳/做韵律操、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等等。

常见的无氧运动:短跑、举重、投掷、跳高、跳远、拔河、俯卧撑、潜水、肌力训练长时间的肌肉收缩等。

把力量训练放在有氧之前,无论是对于减脂还是增肌的效率都要更高。

所以,由以上的分析可知,长距离的游泳是属于有氧运动,但是潜水的就是属于无氧运动。

潜能健身分享文章,关于健身运动如果还有想咨询的,可以点击观看,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1218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5
下一篇2023-10-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