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kelsey lee怎么赚钱

健身kelsey lee怎么赚钱,第1张

kelsey lee韩国著名健身教练。kelsey lee,本名李胜焕,韩国著名减肥健身教练,现任[PROPTA](锻炼运动选手与好莱坞明星世界性个人教练团体)韩国区总负责人,自创的减肥法。为了摆脱像银鱼一样瘦弱的外表,开始了运动,2006年挑战PROPTA(锻炼运动选手和好莱坞明星的、世界性的训练团体),成为了第一个韩国籍的健美先生。同时,kelsey lee还是营养专家主要成就。

  绍兴县是全国商贸市场大县之一, 已经从一个农业大县、资源小县,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经济强县和第一纺织大县。柯桥中国轻纺城已成为目前亚洲最大的轻纺专业市场,轻纺产品总销售额占全国的1/3。 在2004年全国民营企业五百强中,绍兴县占有20席。 经济以轻纺为主,所有制结构以民营为主,工业销售的85%来自民营企业,具有浓厚的浙江色彩。如果说昆山是打工经济,顺德是老板经济,绍兴县就是民营经济。绍兴县的发展需要在外资上下工夫。

  绍兴县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接宁波,西邻杭州,下辖4个街道、15个镇,人口71万县域面积1130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地柯桥。 绍兴县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原始部落定居时代,属于河姆渡文化圈的绍兴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区域。从秦汉(公元前221年)到明清(公元1911年),绍兴一直是中国南方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历代名人荟萃,代有人杰。素有“江南明珠”、“丝绸之府”、“文化之邦”、“名士之乡”之美誉。 “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浙江省首批命名的小康县之一。1991年起,均为“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多次名列前10位。1988年起,连续三届名列全国财政收入“十大财政县”行列。2002年,再次跻身全国经济十强县。绍兴县还是全国村镇建设先进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国农村卫生保健工作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绍兴县是全国商贸市场大县之一,柯桥中国轻纺城已成为目前亚洲最大的轻纺专业市场,轻纺产品总销售额占全国的1/3。名列全国10大专业批发市场第2位。依托中国轻纺城建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绍兴柯桥经济开发区已初具规模,是绍兴县对外开放的重要区域。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县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都得到长足的进步。全县涌现出一批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 美、城乡一体的现代化新农村、新城镇。

  绍兴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绍兴县统计局(2006年2月21日)

  2005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宏观调控持续、国际贸易磨擦加剧、要素制约严重等新情况,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保强争优、统筹发展”工作主题,扎实开展“五个年”①活动,攻坚越坎,负重奋进,国民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和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 合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初步测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65:645:290调整为 : : 。人均生产总值 元,比上年增长 %。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国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简称百强县)排名由上年的第十位晋升为第九位。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结构升级取得较大突破,三产比重明显提高,体制创新不断深化,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要素制约突出,部分企业赢利能力下降明显,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影响社会稳定因素仍然不少,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仍需进一步协调。

  二、农 业

  全县完成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651万亩,总产量1634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6%和03%,粮经面积比由上年的53:47调整为55:45。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007万亩,比上年下降32%。其中:蔬菜播种面积2010万亩,比上年下降50%;花卉播种面积447万亩,比上年下降39%。

  林、牧、渔业生产稳步发展。林特基地不断巩固扩大,全年新发展林特基地122万亩,现有国家级、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2295万亩,茶叶产量9223吨。农庄经济蓬勃发展,全县已建和在建的休闲农庄37家,其中已建成20家。牧、渔业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全县有效控制了禽流感冲击,全年生猪饲养量5625万头,比上年增长32%,肉类总产量329万吨,比上年增长69%,家禽饲养量60338万羽,比上年减少110%,淡水产品产量244万吨,比上年增长42%。

  科技兴农进一步深入。大豆蛋白纤维等一批高科技新品种、新技术进入规模化生产,全县新增省级农业科技企业4家。生态农业建设全面启动推广,创新一批生态农业模式,“稻鸭生态共育标准”成为我县首只省级地方标准,新增国家绿色食品4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20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12只。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3323亿元,比上年增长213%,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家。

  外向型农业持续发展。全年新建外拓基地1050万亩,累计达到8480万亩,拥有外建加工企业18家,其中2家被当地认定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外设市场及农产品直销点205个,境外贸易公司7家, 境外农贸市场1家。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清水河道”建设全面展开,全年完成水利总投入265亿元,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2395千公顷,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454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67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40348亿元,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36325亿元,利润总额526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5%、238%、06%,其中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6056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12702亿元,利润总额408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9%、237%、9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布及丝织品3592亿米,比上年增长144%;印染布11351亿米,比上年增长173%;化学纤维12777万吨,比上年增长202%。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大纺织业升级势头良好,印染后整理技术加速推广应用。规模以上非纺与大纺织业比重由上年的224:776调整为287:713。

  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增强,循环经济深入推进,省级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71%。列入省考核的十一项经济效益指数综合得分19634分,万元产值电耗49753千瓦时/万元,比上年下降44%,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131%。

  规模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99家,比上年增加121家,其中产品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193家,比上年增加28家,其中超10亿元及以上的企业22家,超20亿元的企业5家,超60亿元的企业1家。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县上市企业累计达到8家,企业管理创新在全县面上不断推广。

  建筑业发展迅速。完成建筑业增加值7640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实现利润954亿元,比上年增长375%,税金总额1128亿元,比上年增长43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425万平方米。年末拥有特级资质等级建筑施工企业1家,一级资质等级建筑施工企业10家,二级资质等级建筑施工企业18家。2005年,共创建省级及以上优质工程36项,其中“鲁班奖”(含参建)3项、“国优工程”2项、“钢结构金奖”8项、“白玉兰奖”5项、“钱江杯奖”10项。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投资总量继续增加。全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52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工业性投资12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城市建设及非工业投资5544亿元。

  投资结构明显优化。非纺与大纺织业的比重由上年的382:618调整为609:391,其中大纺织业完成投资4690亿元,比上年下降291%,非纺行业完成投资7318亿元,比上年增长789%。

  投资强度不断提高。全县土地投资强度达到149万元/亩,比上年提高206%。

  房地产投资保持稳定。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788亿元,比上年增长03%,开发面积3281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9%,新开工面积1099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754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531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88%。2005年,房地产企业新增二级资质企业1家。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增长加快。全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5034亿元,比上年增长166%;餐饮业472亿元,比上年增长147%。

  商贸设施不断完善。轻纺城市场改造升级一期、国际贸易区一期基本完成,钱清原料市场改造一期进展顺利,富丽华大酒店等一批商贸服务设施投入运行。农村现代流通网加快建设,全县已开设农村放心店318家,学校放心店86家,在全国率先达到“镇镇有连锁超市、村村有放心店”目标。成功举办了2005年中国(绍兴)国际纺织品博览会,实现商品成交总额1678亿元。

  商品交易市场稳步发展。年末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74个,实现商品市场成交额47191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中国轻纺城纺织面料市场成交额27627亿元,比上年增长70%;化纤布成交量2734亿米,比上年增长68%;钱清轻纺原料市场成交额173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稳步增长。全年自营进出口总额达45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自营出口33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加工贸易出口额283亿美元,同比增长335%;进口总额1170亿美元,增长111%。出口呈现产品、市场、主体、贸易方式四个多元化趋势,非纺产品出口增长15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421%,出口的国家和地区达173个,出口额列前三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阿联酋376亿美元、美国263亿美元、伊朗229亿美元。全年有自营出口业绩的企业由上年的726家增加到993家。加工贸易出口比重由上年的66%上升到84%。

  利用外资难中求进。全年新批三资企业83家,增资调整43家,合同利用外资5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1%,实际利用外资23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5%。滨海工业区和柯桥经济开发区合同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全县800%和820%。利用外资呈现出跨国合作意识增强、结构调整型、资源集约型项目增多等特点。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315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3%,全年新设境外窗口16家。

  七、交通、旅游业

  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全年完成全社会客运周转量97885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9%,货运周转量6921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9%。2005年交通建设总投资64亿元,城乡公交候车亭建设全面启动,新建候车亭1119只,公交线路布局进一步完善。杭金衢高速公路绍兴连接线提前通车,县道公路砂改油工程全面完工,杭甬运河绍兴县段二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80793公里③。

  旅游业快速发展。出台鼓励旅游业发展经济政策,通过举办“鉴湖金秋旅游节”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打响了“稽山鉴水”旅游品牌。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934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3%,境外游客6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0%,其中外国人5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3%。实现旅游总收入2350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国际旅游收入234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1%。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财政在确保预算收支基本平衡的同时,积极优化支出结构,保障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全年财政支出1890亿元,比上年增长292%,其中: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049亿元;城市维护费支出111亿元;科教文卫支出538亿元;抚恤和社会救济事业经费以及社会保障补助支出128亿元。

  金融机构存贷款平稳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45552亿元,比年初增加7860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122亿元,比年初增加288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本外币)32381亿元,比年初增加4176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明显进步。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考核,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首批浙江省科技强县”称号。全年新建县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14家,其中省级以上6家、市级7家,累计拥有厂办科研机构142家。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2892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11661人。全年新实施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38项,其中国家级21项,获得省科学技术奖5项,市级科学技术奖18项。全年专利申请数500件,获国家授权专利229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全年共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69项,其中16只产品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家,其中国家级2家,累计拥有县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94家,其中国家级20家、省级22家。

  创牌工作成效显著。新增中国名牌产品4只,国家免检产品6只,省名牌产品6只,市名牌产品11只;中国驰名商标3件,省著名商标14件,市著名商标40件,累计拥有中国名牌产品6只,国家免检产品10只,浙江名牌产品32只,绍兴名牌产品56只;中国驰名商标4件,省著名商标54件,市著名商标106件。

  质量检验工作进一步加强。参与纺织品国标制定实现零突破,全市首只纺织品国家标准—《阻燃织物》顺利通过国家审定。对719家企业质量档案实行动态登记,全年共完成省级定期监督检查145批次,合格率为883%,对9596台计量器具实施强制检定和周期检定。

  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历时两年的高中段布局调整基本完成,提前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高中段普及率提高到965%。年末拥有普通中学32所,在校学生521万人,专任教师3022人;小学145所,在校学生717万人,专任教师2707人;中等职业学校5所,在校学生118万人,专任教师476人。其中各类民工子女学校12所,中小学外来民工子女在校学生240万人。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全年新增省市重点、示范、文明学校和示范专业94个,2005年,普通高考上线率945%,连续5年居全市第一,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136个。全省首创村完小教师“三单制”免费培训模式,全面培训村完小教师近1200名,“三大培训工程”扎实推进,共培训农民245万人,其中被征地农民150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大县建设步伐加快。全县共有县级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镇(街)文化站19个,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1个,全年书刊发行量491万册,公共图书馆图书藏书量13万册。整合资源组建成立了绍兴小百花艺术中心和绍兴县文化发展中心。新创建81个文化村、2个省级东海文化明珠镇、2个市级文化示范镇。实施“文化五进”工程,全年举办各类广场文化活动37场,组织演出205余场次,送**下乡1895余场次,新编越剧大戏《越王句践》。情景歌舞剧《在那紫薇盛开的地方》、莲花落小戏《一只红木箱》等作品先后在国家、省评比中获奖,陈飞荣获第2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广电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面完成广播“村村响”工程,积极推进“村村阅报栏”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发展工作加强。绍兴莲花落、王星记扇被列为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昌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卫生事业迈上新台阶。年末拥有卫生机构3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3个,实有床位2556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2526张,卫生技术人员3673人,其中医生1458人。社区卫生服务不断深化,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六位一体”功能得到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得到加强,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300/10万以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参保人数达5859万人,覆盖率达903%。爱国卫生工作成效明显,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功并通过全国爱卫会考核验收,新创建省级卫生村16个、社区1个、单位1个,市级卫生镇2个、村13个、社区5个、单位1个。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拥有各类体育场馆数23个,全年共获亚洲级金牌2枚、全国级金牌6枚、省级金牌14枚、市级金牌100枚,体育成绩跃居全市第一位,我县籍运动员徐东香在第十届全运会上获得2枚金牌,成为全市唯一在全运会上获得金牌的运动员。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大学生赛艇公开赛,精心组织全民健身宣传月活动,举办了第三届“柯桥杯”桥牌邀请赛、县龙舟赛和中老年文体大展示等一系列全民健身活动,共开展体育活动2296场次。柯桥街道湖滨社区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优秀全民健身活动站”,齐贤镇获得浙江省首批“体育强镇”称号。

  十一、环境保护

  生态县建设全面推进。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复查,齐贤镇成为我县第三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年末,已建成省级生态镇6个,市级生态示范镇3个,市级生态示范村(场)23个,省、市、县级绿色学校41所,省、市级绿色社区10个。其中百福园社区成为全市唯一一家首批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先进社区,夏履镇中心校成为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学校。绿色认证取得重大进展,ISO14001认证企业突破100家。

  十二、城市建设

  城乡面貌明显改善。《绍兴县城乡一体化规划》、《县城2006-2010年近期建设规划》等各种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建成区面积达到38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由上年467%提高到541%,城市道路、市政环卫设施、环境景观、河道整治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等“五大”工程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稳步实施,全县已有18个村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6个村成为市级示范村。2005年,全县各级投入资金26亿元,新建小康住宅1393万平方米,新增村庄道路面积7924万平方米,新增通村公路1062公里,新增绿化面积6182万平方米,新建公厕145只。累计建成移民安置房346万平方米,安置落实下山移民191户。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接待能力进一步提高,成功举办2005中国最发达县域经济论坛、中国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等各类活动和展会。城市设施不断完善,全年新增城市道路路灯198盏,灯箱广告457只,建成区范围内实有铺装道路长度8906公里,铺装道路面积235万平方米, 排水管道长度183公里,日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51万立方米。城市卫生治理能力日益加强,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60万吨,垃圾无害化年处理量1095万吨,道路清扫面积已覆盖250万平方米。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据公安年报统计,年末户籍人口为7047万人,其中男性人口3490万人,女性人口3557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95%和505%。出生人口6446人,出生率为915‰,死亡人口4884 人,死亡率为693‰,全年净增人口1562人,自然增长率为222‰,比上年下降074个千分点。

  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计划生育率达996%,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机制不断创新,荣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县”称号。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28元,比上年增长13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241元,比上年增长144%。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31平方米。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7%和362%,分别比上年降低05、34个百分点,年未每百户居民民用汽车拥有量14辆。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新增就业9653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6695人次,帮助385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职工登记失业率为38%。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全年共组织各类职业技术培训21732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培训828人,参加技能鉴定10022人,核发各类职业资格证书8262本。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1815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9358名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每月享受952元的养老待遇。有1367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其中1211万人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为324万人发放养老金或生活补助费7339万元。有1280万名职工参加工伤保险,为334名工伤职工支付工伤保险金519万元;091万名职工参加生育保险,为166名女职工支付生育保险金106万元;571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6960万人次支付医疗费用8619万元;61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享受失业保险待遇5989人次;1961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不含被征地农民),为7461名参保对象发放养老金442万元。

  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列入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680人,比上年减少345人,723人得到国家抚恤、补助,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153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成绩显著。年末拥有各类福利院20个,床位1348张,收养751人。社区服务设施184个,全年接收社会捐赠款390万元。

  注:①“五个年”是指“结构升级攻坚年”、“外贸转型强化年”“城市功能建设年”“全面改革推进年”、“基层党建深化年”。

  ②全县公路通车里程80793公里不包含村级道路、城市道路及两个开发区内道路,为县公路管理段统计数据。

  ③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未经绍兴市统计局核定,今后均以《绍兴县统计年鉴》数据为准;

  ④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是按现价计算的初步核算数,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

  2006年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作者:徐建江 发布日期:2006-04-21 15:50 浏览次数:93

  文章来源:

  一季度,全县经济继续保持持续较快发展态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同时应清醒地看到,全县外贸、外资、投资回落态势尚未扭转,横向比较压力进一步加大,影响经济运行的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指标名称 计量

  单位 一季度 同比增长% 去年同期增长% 计划完成进度%

  生产总值 亿元 - - 140 -

  财政收入 亿元 1353 269 225 273

  #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 732 318 254 308

  自营出口 亿美元 729 -49 277 192

  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020 -270 -555 7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2972 -184 13 169

  #工业性投资 亿元 2337 -125 55 188

  城市建设及非工业投资 亿元 635 -345 -93 127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亿元 1459 166 165 230

  全部工业现价产值 亿元 31964 211 202 -

  工业产品销售收入 亿元 30614 205 215 183

  利润总额 亿元 883 102 -265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元 6454 121 166 -

  农村居民现金收入 元 4611 111 149 -

  1、工业产销衔接良好,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产销衔接良好。全县1-3月实现工业现价产值31964亿元,同比增长2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772亿元,同比增长205%。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0614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24756亿元,同比增长206%,产销率达952%。非纺行业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力。1-3月份,全县非纺实现工业总产值8540亿元,同比增长580%,增幅高出大纺织业(77%)503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16%。非纺行业增长点主要集中在PTA制造、铜铝材加工、金属制品业、水泥及水泥制品、客车制造等五类企业,除PTA制造(三鑫石化同比增长12638%)外,其他行业增长均在32%-78%之间。大纺织业由于受化纤行业增长缓慢的影响,全县规模以上大纺织业增速为77%,增速比全县平均低134个百分点。

  效益回升明显。工业经济效益自去年5月份止跌回升以来,一季度继续呈现加速回升的势头。1-3月实现利润总额883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利润631亿元,同比增长160%,增速为2003年9月份以来最高。纺织业和非纺业实现同步增长,分别实现利润306亿元、3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0%、170%。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得分18106分,同比增加061分。主要原因是工业品出厂价格与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剪刀差进一步缩小,一季度相差23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缩小761个百分点。主要原材料价格同比有所下降,如涤纶树脂(切片)平均每吨由去年同期的10425万元下降到9580元,同比下降81%,煤价同比平均下降46%,而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19%,其中纺织品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扬21%。

  运行质量提高。1-3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2865亿元,同比增长342%,新产品产值率达111%,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万元产值电耗492千瓦时/万元,同比下降84%。

  2、农业生产开局良好,农作物面积稳中有增。

  一季度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春耕生产开局良好,全县春季农作物播种面积继续稳定在25万亩左右,春粮面积达到285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68%,其中:小麦220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138%。经济作物受果用瓜、花卉苗木面积增长影响,虽然蔬菜面积有所减少, 但经济作物面积仍增长18%,达1561万亩,其中:果用瓜、花卉苗木、蔬菜播种面积分别为050万亩、415万亩、740万亩,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76%、51%、-33%。畜牧业生产形势较为低迷。受畜产品价格走低、家禽饲养连续滑坡影响,一季度生猪饲养量2742万头,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生猪存栏头数1569万头,比上年同期减少31%;出栏头数1173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42%;家禽饲养量26316万只,比上年同期减少102%。

  3、投资增速继续回落,新开工项目有所增加。

  一季度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72亿元,同比下降184%,其中:工业性投资2337亿元,同比下降125%,非工业性投资64亿元,同比下降345%。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005亿元,同比增

项目性质:城市综合体

项目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安波路以南、营口路以西,周边已建、新建住宅区众多,是较为成熟的居民集聚地区。SOHO商业中心共计地上建筑面积约10万m²,属于五角场商圈的外围辐射地带,因此具有一定的商业竞争优势。  该商业中心由商务中心、休闲中心、及购物中心这三大板块组成,并在购物中心中配有一个大型超市。  休闲中心由三幢三层建筑组成,并配有地下车库,充分满足您的购物需求。  商务中心是一幢14层楼的商务楼,建筑面积约30051 m²;购物中心则包括一幢5层楼的购物中心A,建筑面积约21310 m²,一幢3层楼的购物中心B,建筑面积约4899 m²,这三幢建筑建在地下车库上,地下车库可以停放300余辆机动车,800余辆非机动车,足以应对该地区所有商户的停车需求。地面则以人流为主,建有城市绿地广场,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购物、休闲环境。  该商业中心将成为上海市东部地区居民消费、休闲中心。 项目性质:别墅  楼盘地址:上海市闵行区昆阳路3299号  中星红庐别墅位于上海市西南面,地处闵行区旗忠高端别墅区,北临宋长浜,西接昆阳路,东靠北沙港,元江路穿插其中,被称为“上海的温布尔登”。板块内拥有高端体育设施、商务配套以及相关产业支撑,聚集了上海·绿城玫瑰园、和记黄埔的御涛园及森林溪谷等众多高端别墅,已经成为上海最重要的顶级别墅区之一。旗忠5公里范围内,既有申嘉湖(S32)、沪金(S4)等高速公路,也有日韩聚集区的银都路商圈,和毗邻交通大学的东川路商圈,生活出行皆理想。同时,中星红庐别墅融入于大虹桥交通枢纽,距市中心仅27公里。A15建成后,全程高速就可直达徐家汇。出尘入世不过是一个红绿灯的距离,整个繁华城心就是您的私家配套。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别墅,便是在随意的转身后,即可拥抱大片的宁静。

我们常说风格是思想的外表,中星红庐的建筑表情,所传达的并非是一种浮于表象的欧洲印象,而是根植于海派精神的高雅贵族风范。撷取经典的都铎式英伦、浪漫的法式风格精华,融合百年海派居住文化,赋予建筑极富表现力的华贵外衣。在约46万平方米的土地上,200套建筑面积约300-600平米的纯独栋别墅自然生长,从细节开始的精雕细琢,将传世英伦、优雅法式与本土元素融会贯通、传古承今,恢弘谱写关于上层生活的完美表达。

中星红庐携手国际知名园林设计公司美国EDSA,联袂为追求高尚生活的贵族献上一幕幕宫廷园林盛景。以百年经典的造园手法,采纳自然精华,塑造社区风景的完美曲线。坡地与天然水系的高低错落,真石材打造的雕像小品,都足以将思绪带回到十八世纪的经典岁月。约1000~2000平方米的私家花园,将满目的奢华雍容,于庭院中时刻闪耀。面、线、点三种景观层级,形成室外社交的多重景观系统,丰富的层次、别致的细部和宜人的尺度,是一宅尽享三亩庭院的阔绰豪迈与奢想。

上海的高端别墅屡见不鲜,但是真正打造贵族般庄园生活的项目却屈指可数。纵观全上海,规划为容积率02以下的土地仅18块,其中17块位于旗忠森林体育城版块内,而中星红庐更以0175的超低容积率于其中独占鳌头。每一座独栋豪宅都在这贵乎稀有的宝地上,占据着2-4亩的土地。项目周边还拥有旗忠十八洞国际标准型高尔夫球场、世界级的水上运动中心和马术中心。中星红庐与高档别墅区配套相辉映,巍然磅礴的气势,贵重如城的疆域,坐落于此,恰如身份! 身处古北国际社区、虹桥CBD、徐家汇商圈这3大顶级商圈聚焦点,完美的地段,周全的配置,四通八达的交通,国际性的居住环境,无可比拟的高端区域,中星美华村一直都是官邸名流的居所。  早期上海的虹桥路段沿线一共拥有历史悠久的老式洋房60栋,其中美华村就占据了17席。几经历史轮番变动后,如今只剩下10栋具有传奇色彩的老式洋房依旧沉寂在美华村内。这些洋房基本建造于1933年到1947年,当中不乏诸多老上海名流人士曾经入住其中。千姿百态的洋房外观,风情各异,周边梧桐环抱,穿插于奇珍异草之间,幽静的绿色小道,包含着老上海的独特风情,无不吸引着各界名流青睐有加。著名的美国援华将领陈奈德与陈香梅女士的婚礼在美华村的一栋英国古老的乡村建筑风格,外观新颖别致的英式别墅中举行,并在婚后一直居住于美华村5号别墅。不仅如此,宋美龄、太古洋行总裁、中国著名医学家倪葆春、王淑真等也曾经是这座充满梦幻色彩大花园中的一位住客。

中星美华村由4幢高层公寓(3幢31层、1幢30层)和18栋别墅(其中8栋为新建别墅)组成,270度全景落地玻璃窗设计,不但没有普通高层给人的压抑感,更大限度的给予业主奢华的视觉盛宴。建筑设计风格以现代风格的新建玻璃幕墙高层公寓、别墅和保留的各类欧式别墅形成强烈的对比,玻璃幕墙的外立面,与绿色融为一体,新、老别墅在美丽的风景中错落有致的布置,并通过花园和自然生态环境的衔接,和谐的融合在一起。建筑群体的布局南北低,中部高,使视线南北贯通,并保留原有的布局形态,总体建筑高度和形态与周边建筑相协调,具有良好的视觉景观和空间过渡。适当的住宅高度,是欣赏风景的绝佳处,拥有足够的视野,窗外美景尽收眼底。进入美华村这刻起,将城市的尘嚣留在围墙之外,回到了美华村即是畅享放松的开始。  中星美华村走在时代前沿的豪宅建筑,代表着新老上海的城市精神。如果说美华村内的老别墅代表着旧上海上流名人的居住风貌,屹立于中间的4幢高层住宅,则代表着新上海的城市精神。气派硬朗的建筑风格,除去以往豪宅的繁琐外观,以其流畅的椭圆形线条,新潮的时尚设计感,符合上海这座与国际接轨的潮流大都市形象。

代表城市精神的另一要素是高绿化率,美华村内保留了大片市中心极为罕见稀缺的原生态湿地资源,茂盛的绿化,成片的大草坪,香樟林、湿地松林、参天大树,高达60%的绿化率堪比上海最高级的西郊宾馆和兴国宾馆,使其成为沪上绿化率最高的豪宅建筑之一。美华村凭借其市中心独一无二的生态湿地资源,是其继地段、人文后唯一性的再次体现。  美华村就是这样一座代表上海精神的豪宅建筑,有着只属于上海这座大都市的独特味道。老别墅和新豪宅共存的和谐模式,将为上海铸就一座奢华标杆大宅。 千年扬州美如画,十里蜀冈艳西峰。扬州首个现代艺术人文社区,中星海上紫郡位于扬州风水宝地-蜀冈生态城片区,与国家5A级 风景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区无缝衔接,紧邻40万平方的扬州永久性保留城市绿肺----蜀冈西峰生态公园,可谓是难得的真正意义上的公园地产。周边未来将新增常住人口约20万人,是扬州未来高收入高消费人士的集聚区。 中星海上紫郡携手世界知名的澳大利亚柏涛(PTA)建筑设计公司,整体以城外繁华市井,城中鸟语花香的设计理念打造。采取ARTDEC的建筑风格,同时融合扬州传统园林的的元素,做到扬州“古都风韵,现代演绎”。 项目分为A、B两区,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 北面的A区为中星 海上紫郡,打造为25万平方的高档生活城邦,由6层退台式电梯花园洋房、11层小高层和16层、18层高层组成。户型设计从两房到四房都有,赠送露台、飘窗、空中花园等,满足市场的各项需求。 南面是B区—中星 紫郡金墅,是扬州首创的精英商业别墅群,设计为6万㎡精品商业街区,包含41席商业别墅、1栋3万平方超市大卖场和小区会所。 其中大卖场是周边三四公里范围内唯一的大型超市卖场,将满足购物、娱乐、餐饮、休闲等需求,辐射了周边所有将近20万的住宅人口,未来区域商业中心和区域人群消费聚集区。 中星 紫郡金墅为扬州精英人群带来商业别墅的商居一体的全新理念。一套商业别墅带来的是商铺、商务、生活三种功能,商务与生活的不同层面的可自由随意切换,多功能设计,一切尽在掌握。他占有三种珍贵资源:,商业中心的黄金商铺,花园式的商务办公,城中别墅的稀缺性。品一杯咖啡,尊享高尚、优雅的生活空间,一处充满艺术人文的气息的商居环境。紫郡金墅是集聚产品销售、企业会所、和居住办公多功能的集合,带来无限升值潜力。  中星海上紫郡作为中星在扬州的第一个项目,力求在当地树立起中星品牌,让“品质 筑就生活之美”的广告语唱响扬州的大街小巷。

上海中星 地处南徐家汇及上海南站地区,总面积约49527平方米。  酒店共23层,360套房间,其中:23层为总统房,21层22层为行政房,5-20层为标准房和套房。层高为39米。1-4层及裙房是酒店配套服务用房,其中一层大堂,二层餐厅,三层1500平方米大宴会厅及大小会议室,四层休闲层。层高52米,大堂跳空20米。酒店内设施齐全,有健身房、SPA及游泳池等,由全球规模最大的酒店管理集团——雅高集团参与管理。

昆山 昆山太平洋大酒店是一家独具欧陆文化特色的四星级渡假、商务酒店。位于昆山淀山湖畔,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紧邻上海,距离上海人民广场仅65公里,临近同三国道和苏沪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南依淀山湖800米天然水岸,与大观园隔湖相望;东西北三面被双泽港和宿浦港两条天然港湾环绕,让您感受到一份独特尊贵的现代大都市后花园。  酒店由16栋连体别墅组成,内设豪华套房、酒店式公寓及标准间,共111间,另设中西餐厅、宴会厅、健身中心、棋牌室、夜总会、康乐中心等休闲娱乐活动设施。

JSPTA商标总申请量1件

其中已成功注册0件,有0件正在申请中,无效注册1件,0件在售中。

经八戒知识产权统计,JSPTA还可以注册以下商标分类:

第1类(化学制剂、肥料)

第2类(颜料油漆、染料、防腐制品)

第3类(日化用品、洗护、香料)

第4类(能源、燃料、油脂)

第5类(药品、卫生用品、营养品)

第6类(金属制品、金属建材、金属材料)

第7类(机械设备、马达、传动)

第8类(手动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类(科学仪器、电子产品、安防设备)

第10类(医疗器械、医疗用品、成人用品)

第11类(照明洁具、冷热设备、消毒净化)

第12类(运输工具、运载工具零部件)

第13类(军火、烟火、个人防护喷雾)

第14类(珠宝、贵金属、钟表)

第15类(乐器、乐器辅助用品及配件)

第16类(纸品、办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类(橡胶制品、绝缘隔热隔音材料)

第18类(箱包、皮革皮具、伞具)

第19类(非金属建筑材料)

第20类(家具、家具部件、软垫)

第21类(厨房器具、家用器皿、洗护用具)

第22类(绳缆、遮蓬、袋子)

第23类(纱、线、丝)

第24类(纺织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类(服装、鞋帽、袜子手套)

第26类(饰品、假发、纽扣拉链)

第27类(地毯、席垫、墙纸)

第28类(玩具、体育健身器材、钓具)

第29类(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类(面点、调味品、饮品)

第31类(生鲜、动植物、饲料种子)

第32类(啤酒、不含酒精的饮料)

第33类(酒、含酒精饮料)

第34类(烟草、烟具)

第35类(广告、商业管理、市场营销)

第36类(金融事务、不动产管理、典当担保)

第37类(建筑、室内装修、维修维护)

第38类(电信、通讯服务)

第39类(运输仓储、能源分配、旅行服务)

第40类(材料加工、印刷、污物处理)

第41类(教育培训、文体活动、娱乐服务)

第43类(餐饮住宿、养老托儿、动物食宿)

第44类(医疗、美容、园艺)

第45类(安保法律、婚礼家政、社会服务)

  绍兴县是全国商贸市场大县之一, 已经从一个农业大县、资源小县,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经济强县和第一纺织大县。柯桥中国轻纺城已成为目前亚洲最大的轻纺专业市场,轻纺产品总销售额占全国的1/3。 在2004年全国民营企业五百强中,绍兴县占有20席。 经济以轻纺为主,所有制结构以民营为主,工业销售的85%来自民营企业,具有浓厚的浙江色彩。如果说昆山是打工经济,顺德是老板经济,绍兴县就是民营经济。绍兴县的发展需要在外资上下工夫。

  绍兴县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接宁波,西邻杭州,下辖4个街道、15个镇,人口71万县域面积1130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地柯桥。 绍兴县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原始部落定居时代,属于河姆渡文化圈的绍兴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区域。从秦汉(公元前221年)到明清(公元1911年),绍兴一直是中国南方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历代名人荟萃,代有人杰。素有“江南明珠”、“丝绸之府”、“文化之邦”、“名士之乡”之美誉。 “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浙江省首批命名的小康县之一。1991年起,均为“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多次名列前10位。1988年起,连续三届名列全国财政收入“十大财政县”行列。2002年,再次跻身全国经济十强县。绍兴县还是全国村镇建设先进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国农村卫生保健工作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绍兴县是全国商贸市场大县之一,柯桥中国轻纺城已成为目前亚洲最大的轻纺专业市场,轻纺产品总销售额占全国的1/3。名列全国10大专业批发市场第2位。依托中国轻纺城建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绍兴柯桥经济开发区已初具规模,是绍兴县对外开放的重要区域。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县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都得到长足的进步。全县涌现出一批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 美、城乡一体的现代化新农村、新城镇。

  绍兴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绍兴县统计局(2006年2月21日)

  2005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宏观调控持续、国际贸易磨擦加剧、要素制约严重等新情况,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保强争优、统筹发展”工作主题,扎实开展“五个年”①活动,攻坚越坎,负重奋进,国民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和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 合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初步测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65:645:290调整为 : : 。人均生产总值 元,比上年增长 %。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国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简称百强县)排名由上年的第十位晋升为第九位。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结构升级取得较大突破,三产比重明显提高,体制创新不断深化,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要素制约突出,部分企业赢利能力下降明显,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影响社会稳定因素仍然不少,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仍需进一步协调。

  二、农 业

  全县完成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651万亩,总产量1634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6%和03%,粮经面积比由上年的53:47调整为55:45。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007万亩,比上年下降32%。其中:蔬菜播种面积2010万亩,比上年下降50%;花卉播种面积447万亩,比上年下降39%。

  林、牧、渔业生产稳步发展。林特基地不断巩固扩大,全年新发展林特基地122万亩,现有国家级、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2295万亩,茶叶产量9223吨。农庄经济蓬勃发展,全县已建和在建的休闲农庄37家,其中已建成20家。牧、渔业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全县有效控制了禽流感冲击,全年生猪饲养量5625万头,比上年增长32%,肉类总产量329万吨,比上年增长69%,家禽饲养量60338万羽,比上年减少110%,淡水产品产量244万吨,比上年增长42%。

  科技兴农进一步深入。大豆蛋白纤维等一批高科技新品种、新技术进入规模化生产,全县新增省级农业科技企业4家。生态农业建设全面启动推广,创新一批生态农业模式,“稻鸭生态共育标准”成为我县首只省级地方标准,新增国家绿色食品4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20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12只。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3323亿元,比上年增长213%,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家。

  外向型农业持续发展。全年新建外拓基地1050万亩,累计达到8480万亩,拥有外建加工企业18家,其中2家被当地认定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外设市场及农产品直销点205个,境外贸易公司7家, 境外农贸市场1家。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清水河道”建设全面展开,全年完成水利总投入265亿元,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2395千公顷,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454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67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40348亿元,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36325亿元,利润总额526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5%、238%、06%,其中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6056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12702亿元,利润总额408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9%、237%、9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布及丝织品3592亿米,比上年增长144%;印染布11351亿米,比上年增长173%;化学纤维12777万吨,比上年增长202%。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大纺织业升级势头良好,印染后整理技术加速推广应用。规模以上非纺与大纺织业比重由上年的224:776调整为287:713。

  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增强,循环经济深入推进,省级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71%。列入省考核的十一项经济效益指数综合得分19634分,万元产值电耗49753千瓦时/万元,比上年下降44%,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131%。

  规模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99家,比上年增加121家,其中产品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193家,比上年增加28家,其中超10亿元及以上的企业22家,超20亿元的企业5家,超60亿元的企业1家。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县上市企业累计达到8家,企业管理创新在全县面上不断推广。

  建筑业发展迅速。完成建筑业增加值7640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实现利润954亿元,比上年增长375%,税金总额1128亿元,比上年增长43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425万平方米。年末拥有特级资质等级建筑施工企业1家,一级资质等级建筑施工企业10家,二级资质等级建筑施工企业18家。2005年,共创建省级及以上优质工程36项,其中“鲁班奖”(含参建)3项、“国优工程”2项、“钢结构金奖”8项、“白玉兰奖”5项、“钱江杯奖”10项。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投资总量继续增加。全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52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工业性投资12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城市建设及非工业投资5544亿元。

  投资结构明显优化。非纺与大纺织业的比重由上年的382:618调整为609:391,其中大纺织业完成投资4690亿元,比上年下降291%,非纺行业完成投资7318亿元,比上年增长789%。

  投资强度不断提高。全县土地投资强度达到149万元/亩,比上年提高206%。

  房地产投资保持稳定。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788亿元,比上年增长03%,开发面积3281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9%,新开工面积1099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754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531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88%。2005年,房地产企业新增二级资质企业1家。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增长加快。全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5034亿元,比上年增长166%;餐饮业472亿元,比上年增长147%。

  商贸设施不断完善。轻纺城市场改造升级一期、国际贸易区一期基本完成,钱清原料市场改造一期进展顺利,富丽华大酒店等一批商贸服务设施投入运行。农村现代流通网加快建设,全县已开设农村放心店318家,学校放心店86家,在全国率先达到“镇镇有连锁超市、村村有放心店”目标。成功举办了2005年中国(绍兴)国际纺织品博览会,实现商品成交总额1678亿元。

  商品交易市场稳步发展。年末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74个,实现商品市场成交额47191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中国轻纺城纺织面料市场成交额27627亿元,比上年增长70%;化纤布成交量2734亿米,比上年增长68%;钱清轻纺原料市场成交额173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稳步增长。全年自营进出口总额达45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自营出口33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加工贸易出口额283亿美元,同比增长335%;进口总额1170亿美元,增长111%。出口呈现产品、市场、主体、贸易方式四个多元化趋势,非纺产品出口增长15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421%,出口的国家和地区达173个,出口额列前三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阿联酋376亿美元、美国263亿美元、伊朗229亿美元。全年有自营出口业绩的企业由上年的726家增加到993家。加工贸易出口比重由上年的66%上升到84%。

  利用外资难中求进。全年新批三资企业83家,增资调整43家,合同利用外资5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1%,实际利用外资23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5%。滨海工业区和柯桥经济开发区合同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全县800%和820%。利用外资呈现出跨国合作意识增强、结构调整型、资源集约型项目增多等特点。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315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3%,全年新设境外窗口16家。

  七、交通、旅游业

  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全年完成全社会客运周转量97885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9%,货运周转量6921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9%。2005年交通建设总投资64亿元,城乡公交候车亭建设全面启动,新建候车亭1119只,公交线路布局进一步完善。杭金衢高速公路绍兴连接线提前通车,县道公路砂改油工程全面完工,杭甬运河绍兴县段二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80793公里③。

  旅游业快速发展。出台鼓励旅游业发展经济政策,通过举办“鉴湖金秋旅游节”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打响了“稽山鉴水”旅游品牌。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934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3%,境外游客6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0%,其中外国人5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3%。实现旅游总收入2350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国际旅游收入234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1%。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财政在确保预算收支基本平衡的同时,积极优化支出结构,保障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全年财政支出1890亿元,比上年增长292%,其中: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049亿元;城市维护费支出111亿元;科教文卫支出538亿元;抚恤和社会救济事业经费以及社会保障补助支出128亿元。

  金融机构存贷款平稳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45552亿元,比年初增加7860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122亿元,比年初增加288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本外币)32381亿元,比年初增加4176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明显进步。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考核,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首批浙江省科技强县”称号。全年新建县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14家,其中省级以上6家、市级7家,累计拥有厂办科研机构142家。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2892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11661人。全年新实施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38项,其中国家级21项,获得省科学技术奖5项,市级科学技术奖18项。全年专利申请数500件,获国家授权专利229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全年共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69项,其中16只产品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家,其中国家级2家,累计拥有县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94家,其中国家级20家、省级22家。

  创牌工作成效显著。新增中国名牌产品4只,国家免检产品6只,省名牌产品6只,市名牌产品11只;中国驰名商标3件,省著名商标14件,市著名商标40件,累计拥有中国名牌产品6只,国家免检产品10只,浙江名牌产品32只,绍兴名牌产品56只;中国驰名商标4件,省著名商标54件,市著名商标106件。

  质量检验工作进一步加强。参与纺织品国标制定实现零突破,全市首只纺织品国家标准—《阻燃织物》顺利通过国家审定。对719家企业质量档案实行动态登记,全年共完成省级定期监督检查145批次,合格率为883%,对9596台计量器具实施强制检定和周期检定。

  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历时两年的高中段布局调整基本完成,提前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高中段普及率提高到965%。年末拥有普通中学32所,在校学生521万人,专任教师3022人;小学145所,在校学生717万人,专任教师2707人;中等职业学校5所,在校学生118万人,专任教师476人。其中各类民工子女学校12所,中小学外来民工子女在校学生240万人。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全年新增省市重点、示范、文明学校和示范专业94个,2005年,普通高考上线率945%,连续5年居全市第一,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136个。全省首创村完小教师“三单制”免费培训模式,全面培训村完小教师近1200名,“三大培训工程”扎实推进,共培训农民245万人,其中被征地农民150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大县建设步伐加快。全县共有县级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镇(街)文化站19个,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1个,全年书刊发行量491万册,公共图书馆图书藏书量13万册。整合资源组建成立了绍兴小百花艺术中心和绍兴县文化发展中心。新创建81个文化村、2个省级东海文化明珠镇、2个市级文化示范镇。实施“文化五进”工程,全年举办各类广场文化活动37场,组织演出205余场次,送**下乡1895余场次,新编越剧大戏《越王句践》。情景歌舞剧《在那紫薇盛开的地方》、莲花落小戏《一只红木箱》等作品先后在国家、省评比中获奖,陈飞荣获第2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广电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面完成广播“村村响”工程,积极推进“村村阅报栏”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发展工作加强。绍兴莲花落、王星记扇被列为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昌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卫生事业迈上新台阶。年末拥有卫生机构3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3个,实有床位2556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2526张,卫生技术人员3673人,其中医生1458人。社区卫生服务不断深化,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六位一体”功能得到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得到加强,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300/10万以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参保人数达5859万人,覆盖率达903%。爱国卫生工作成效明显,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功并通过全国爱卫会考核验收,新创建省级卫生村16个、社区1个、单位1个,市级卫生镇2个、村13个、社区5个、单位1个。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拥有各类体育场馆数23个,全年共获亚洲级金牌2枚、全国级金牌6枚、省级金牌14枚、市级金牌100枚,体育成绩跃居全市第一位,我县籍运动员徐东香在第十届全运会上获得2枚金牌,成为全市唯一在全运会上获得金牌的运动员。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大学生赛艇公开赛,精心组织全民健身宣传月活动,举办了第三届“柯桥杯”桥牌邀请赛、县龙舟赛和中老年文体大展示等一系列全民健身活动,共开展体育活动2296场次。柯桥街道湖滨社区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优秀全民健身活动站”,齐贤镇获得浙江省首批“体育强镇”称号。

  十一、环境保护

  生态县建设全面推进。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复查,齐贤镇成为我县第三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年末,已建成省级生态镇6个,市级生态示范镇3个,市级生态示范村(场)23个,省、市、县级绿色学校41所,省、市级绿色社区10个。其中百福园社区成为全市唯一一家首批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先进社区,夏履镇中心校成为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学校。绿色认证取得重大进展,ISO14001认证企业突破100家。

  十二、城市建设

  城乡面貌明显改善。《绍兴县城乡一体化规划》、《县城2006-2010年近期建设规划》等各种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建成区面积达到38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由上年467%提高到541%,城市道路、市政环卫设施、环境景观、河道整治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等“五大”工程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稳步实施,全县已有18个村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6个村成为市级示范村。2005年,全县各级投入资金26亿元,新建小康住宅1393万平方米,新增村庄道路面积7924万平方米,新增通村公路1062公里,新增绿化面积6182万平方米,新建公厕145只。累计建成移民安置房346万平方米,安置落实下山移民191户。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接待能力进一步提高,成功举办2005中国最发达县域经济论坛、中国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等各类活动和展会。城市设施不断完善,全年新增城市道路路灯198盏,灯箱广告457只,建成区范围内实有铺装道路长度8906公里,铺装道路面积235万平方米, 排水管道长度183公里,日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51万立方米。城市卫生治理能力日益加强,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60万吨,垃圾无害化年处理量1095万吨,道路清扫面积已覆盖250万平方米。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据公安年报统计,年末户籍人口为7047万人,其中男性人口3490万人,女性人口3557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95%和505%。出生人口6446人,出生率为915‰,死亡人口4884 人,死亡率为693‰,全年净增人口1562人,自然增长率为222‰,比上年下降074个千分点。

  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计划生育率达996%,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机制不断创新,荣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县”称号。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28元,比上年增长13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241元,比上年增长144%。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31平方米。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7%和362%,分别比上年降低05、34个百分点,年未每百户居民民用汽车拥有量14辆。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新增就业9653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6695人次,帮助385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职工登记失业率为38%。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全年共组织各类职业技术培训21732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培训828人,参加技能鉴定10022人,核发各类职业资格证书8262本。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1815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9358名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每月享受952元的养老待遇。有1367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其中1211万人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为324万人发放养老金或生活补助费7339万元。有1280万名职工参加工伤保险,为334名工伤职工支付工伤保险金519万元;091万名职工参加生育保险,为166名女职工支付生育保险金106万元;571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6960万人次支付医疗费用8619万元;61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享受失业保险待遇5989人次;1961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不含被征地农民),为7461名参保对象发放养老金442万元。

  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列入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680人,比上年减少345人,723人得到国家抚恤、补助,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153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成绩显著。年末拥有各类福利院20个,床位1348张,收养751人。社区服务设施184个,全年接收社会捐赠款390万元。

  注:①“五个年”是指“结构升级攻坚年”、“外贸转型强化年”“城市功能建设年”“全面改革推进年”、“基层党建深化年”。

  ②全县公路通车里程80793公里不包含村级道路、城市道路及两个开发区内道路,为县公路管理段统计数据。

  ③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未经绍兴市统计局核定,今后均以《绍兴县统计年鉴》数据为准;

  ④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是按现价计算的初步核算数,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

  2006年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作者:徐建江 发布日期:2006-04-21 15:50 浏览次数:93

  :

  一季度,全县经济继续保持持续较快发展态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同时应清醒地看到,全县外贸、外资、投资回落态势尚未扭转,横向比较压力进一步加大,影响经济运行的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指标名称 计量

  单位 一季度 同比增长% 去年同期增长% 计划完成进度%

  生产总值 亿元 - - 140 -

  财政收入 亿元 1353 269 225 273

  #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 732 318 254 308

  自营出口 亿美元 729 -49 277 192

  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020 -270 -555 7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2972 -184 13 169

  #工业性投资 亿元 2337 -125 55 188

  城市建设及非工业投资 亿元 635 -345 -93 127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亿元 1459 166 165 230

  全部工业现价产值 亿元 31964 211 202 -

  工业产品销售收入 亿元 30614 205 215 183

  利润总额 亿元 883 102 -265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元 6454 121 166 -

  农村居民现金收入 元 4611 111 149 -

  1、工业产销衔接良好,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产销衔接良好。全县1-3月实现工业现价产值31964亿元,同比增长2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772亿元,同比增长205%。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0614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24756亿元,同比增长206%,产销率达952%。非纺行业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力。1-3月份,全县非纺实现工业总产值8540亿元,同比增长580%,增幅高出大纺织业(77%)503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16%。非纺行业增长点主要集中在PTA制造、铜铝材加工、金属制品业、水泥及水泥制品、客车制造等五类企业,除PTA制造(三鑫石化同比增长12638%)外,其他行业增长均在32%-78%之间。大纺织业由于受化纤行业增长缓慢的影响,全县规模以上大纺织业增速为77%,增速比全县平均低134个百分点。

  效益回升明显。工业经济效益自去年5月份止跌回升以来,一季度继续呈现加速回升的势头。1-3月实现利润总额883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利润631亿元,同比增长160%,增速为2003年9月份以来最高。纺织业和非纺业实现同步增长,分别实现利润306亿元、3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0%、170%。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得分18106分,同比增加061分。主要原因是工业品出厂价格与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剪刀差进一步缩小,一季度相差23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缩小761个百分点。主要原材料价格同比有所下降,如涤纶树脂(切片)平均每吨由去年同期的10425万元下降到9580元,同比下降81%,煤价同比平均下降46%,而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19%,其中纺织品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扬21%。

  运行质量提高。1-3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2865亿元,同比增长342%,新产品产值率达111%,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万元产值电耗492千瓦时/万元,同比下降84%。

  2、农业生产开局良好,农作物面积稳中有增。

  一季度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春耕生产开局良好,全县春季农作物播种面积继续稳定在25万亩左右,春粮面积达到285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68%,其中:小麦220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138%。经济作物受果用瓜、花卉苗木面积增长影响,虽然蔬菜面积有所减少, 但经济作物面积仍增长18%,达1561万亩,其中:果用瓜、花卉苗木、蔬菜播种面积分别为050万亩、415万亩、740万亩,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76%、51%、-33%。畜牧业生产形势较为低迷。受畜产品价格走低、家禽饲养连续滑坡影响,一季度生猪饲养量2742万头,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生猪存栏头数1569万头,比上年同期减少31%;出栏头数1173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42%;家禽饲养量26316万只,比上年同期减少102%。

  3、投资增速继续回落,新开工项目有所增加。

  一季度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72亿元,同比下降184%,其中:工业性投资2337亿元,同比下降125%,非工业性投资64亿元,同比下降345%。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005亿元,同比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1697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6
下一篇2023-10-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