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术的操作方法

骨髓穿刺术的操作方法,第1张

1穿刺部位选择 ①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后上方1~2cm处作为穿刺点,此处骨面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②髂后上棘: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③胸骨柄:此处骨髓含量丰富,当上述部位穿刺失败时,可作胸骨柄穿刺,但此处骨质较薄,其后有心房及大血管,严防穿透发生危险,较少选用;④腰椎棘突: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极少选用。

2体位 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时取仰卧位,前者还需用枕头垫于背后,以使胸部稍突出。髂后上棘穿刺时应取侧卧位。腰椎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

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直至骨膜。

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肥胖者可适当放长,胸骨柄穿刺约10cm),以左手拇、食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柄穿刺,穿刺针与骨面成30~40°角斜行刺入),当穿刺针接触到骨质后则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

5用干燥的20ml注射器,将内栓退出1cm,拔出针芯,接上注射器,用适当力度缓慢抽吸,可见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内,骨髓液抽吸量以01~02ml为宜,取下注射器,将骨髓液推于玻片上,由助手迅速制作涂片5~6张,送检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6如需作骨髓培养,再接上注射器,抽吸骨髓液2~3ml注入培养液内。

7如未能抽得骨髓液,可能是针腔被皮肤、皮下组织或骨片填塞,也可能是进针太深或太浅,针尖未在髓腔内,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再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上带有血迹,再行抽吸可望获得骨髓液。

8抽吸完毕,插入针芯,轻微转动拔出穿刺针,随将消毒纱布盖在针孔上,稍加按压,用胶布加压固定。

在血液科轮转,因组上的一位上级医师身怀六甲,不便于爬上爬下的去骨穿室做操作,因此组上的骨穿任务全部落在我身上了。经过上级医师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一番思考摸索,对于骨穿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才上临床的师弟师妹有所帮助。

首先需要明确骨穿的适应征和禁忌征,但这个各教科书均有详细描述,不再赘述。需要指出的是,在内科四大穿刺里面,骨穿算是最安全的了,所以新上临床的菜鸟们要大着胆子勇于实践,只要不要太过于粗暴,相信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大家都能很快的掌握骨穿。

1、物品准备:如图1所示,骨穿包(为了便于展示,骨穿包已经打开,非无菌包装状态)、消毒棉签、手套、麻药、2支5ml注射器、玻片、标本采集管和胶布。

2、穿刺部位选择:常用的穿刺部位有三个,髂前上棘,髂后上棘和胸骨。髂前上棘和髂后上棘穿刺部位相对安全(其实我想说的是很安全),而胸骨相对较薄,且胸骨后为纵膈,风险相对较大,只在髂前或者髂后穿刺困难时才考虑。我们医院常用的部位为髂后上棘。

髂后上棘怎么找?①对于大多数人,可以先找到髂棘,即双侧骨盆最高处,顺着往后摸,只要不是太胖,很容易就会摸到一个骨性凸起,那就是了(图2);②运气好的,病人俯卧位,可以看到臀肌上缘有两个凹陷(由附着于髂后上棘的肌键牵拉所致),髂后上棘在这两个窝里面找就可以了(配图的画风有点歪哈)(图2);或是有的人可以看见米氏菱形窝,两侧的两个顶点就是髂后上棘了(图2);③如果病人太胖怎么办?嗯要不你还是穿胸骨吧!

3、穿刺过程

前两步消毒、铺巾不多说。

第三步麻醉是有点门道的。骨穿的麻醉与其他三大穿刺略有不同,其他穿刺主要为皮下组织麻醉,一般都是边回抽边进针边麻醉。而骨穿麻醉的关键在于骨膜的麻醉,因为骨膜表面神经纤维非常丰富,如果麻醉不充分,在穿刺过程中患者是非常痛苦的。骨穿麻醉的方式为“点状麻醉”,即选测穿刺点为麻醉中心点,打完皮丘后,将麻醉针抵紧骨膜,此时患者会有刺痛感,开始推药,麻醉成功的话,此时患者会有明显的麻涨感。然后略微退针,逐次在开始的麻醉中心点四周进行浸润麻醉,推药时针尖要抵紧骨膜,不抵紧骨膜麻醉效果往往不佳。假如从上方俯瞰麻醉点,应该很像一个均匀洒满芝麻粒的烧饼。

麻醉时注意防止无意识的使皮肤滑动。常见到很多同学打完麻药后发现麻药针眼和髂后上棘对不上,很多时候又得再麻一遍。

“点状麻醉”还有一个作用是可以估计拟穿刺的骨面大小。髂后上级毕竟是一个骨性凸起,有时候位置找不准穿在了髂后上棘的边缘则很容易滑针。在点状麻醉的过程中如果麻醉针进针较深仍未有抵触到骨面的感觉,则表示此处已不是髂后上棘的较突出部位,穿刺时尽量避免该部位,否则有可能即使进针很深了仍然够不着骨面。

检查骨穿针完好后,开始穿刺。穿刺针刺破皮肤到达骨膜时会有明显的抵触到硬物的感觉,此时进针建议沿着穿刺针长轴左右旋转,这样可以使穿刺针的针头钻进骨面,不易滑针,否则直接硬穿而不加旋转则容易使穿刺针从骨面滑脱,因为骨面多数时候并不平整。

穿刺时并非总是垂直进针,因为某些人的髂后上棘的较为宽大的骨面并不总是较为水平的,有可能是倾斜的,那么此时仍然机械的垂直进针,可能会容易“滑针”。此时如果让穿刺针略微倾斜使其垂直于骨面,反而会使穿刺更加容易。

穿刺成功的话,并不总伴有落空感,但至少穿刺针是稳稳当当的扎在骨骼上的。如果穿刺针晃晃荡荡的,则表示要么没有穿到位要么还在皮下组织。

4、抽吸骨髓

穿刺成功,拔出针芯,接注射器,抽吸05ml骨髓液做推片即可,抽多了会因为骨髓液稀释而影响检测结果。如果需要送检基因检测、流式细胞术等检查时,需要继续抽取数毫升的骨髓液,这个时候可以适当的抽慢一点,注射器的负压小一点,因为注射器的负压常可导致患者明显的酸胀感。但如果患者为高凝状态,那就另当别论,速战速决,尽快解决战斗为上策。

 导语:穿刺针头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胸骨穿刺不可用力过猛、过深这是哪种手术的做法大家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骨髓穿刺术(bone marrow puncture)是采取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

  适应症

 各类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随访;

 不明原因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增多或减少及形态学异常;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可做骨髓培养,骨髓涂片找寄生虫等;

 4部分恶性肿瘤的诊断,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骨髓转移瘤等;

 了解骨髓造血机能,指导抗癌药及免疫抑制剂的适用;

 骨髓干细胞培养或骨髓移植

  (二)禁忌症

 1血友病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如无特殊需要,勿作骨髓穿刺检查。

 2穿刺部位皮肤有感染者。

  体位和穿刺点

 ①髂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髂前上棘后1~2cm,该部骨面较平,易于固定,操作方便,无危险性;患者取仰卧位。

 ②髂后上棘穿刺点,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距后正中线约4~6cm;患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

 ③胸骨穿刺点,胸骨柄或胸骨体相当于第1、2肋间隙的位置(胸骨较薄,约10cm左右,其后方为心房和大血管,穿刺深度一般不超过1cm,严防穿通胸骨发生意外);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可置枕头,使胸部略为突出。由于胸骨骨髓液含量丰富,当其他部位穿刺失败时,仍需作胸骨穿刺。

 ④腰椎棘突穿刺点,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一般选择第11~12胸椎或第1、2、3腰椎棘突为穿刺点。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前者患者反坐于靠背椅上、双臂向前伏势式,使腰椎明显暴露;侧卧位时体位同腰穿。

 ⑤2岁以下小儿选胫骨粗隆前下方。

  术前准备

 1病人准备

 ①术前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②询问患者有无麻醉的药物过敏史,并签手术同意书。

 ③过敏体质者,需行利多卡因皮试,阴性者方可实施;

 ④帮助病人摆好体位,儿童或不能合作者由其他人帮助固定体位。

  术者准备

 ①核对患者信息(姓名、床号),明确适应症,排除禁忌症,对患者行出、凝血时间检查,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需输血浆或相应凝血因子改善后再实施。

 ②自我介绍,洗后后对患者认真体检,测患者心率、血压。

 ③备齐穿刺物品,同时检查各物品的`消毒状态机有效日期:

 a一般物品:血压计、听诊器、一次性口包、帽子、无菌手套(2个)、消毒凝胶、消毒液(碘伏)1瓶、棉签1包。

 b骨穿物品:2%利多卡因(1支)、砂轮1枚、载玻片10张、推玻片1张、骨髓穿刺包。骨穿包内应有:18号、16号或12号骨髓穿刺针1个、弯盘1个、5ml和20ml注射器、无菌洞巾、纱布、干棉球、持物钳。按需要准备肝素抗凝管、细菌培养瓶等。

 c急救物品:肾上腺素、阿托品、可拉明、洛贝林、阿拉明,乃至输液装置、吸氧装置。

 ④洗手:术者按7步洗手法认真清洗双手后,双手涂抹消毒凝胶,准备操作。

 ⑤戴口包、帽子。

  具体操作

 1按上述方法摆好体位,确定穿刺点。(临床上以髂前上棘、髂后上棘为最常用,尤其髂后上棘骨质薄、骨髓腔大、量多,难于稀释)。

 2穿刺点周围常规皮肤消毒,取3-4支棉签蘸取碘伏,以穿刺点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消毒局部皮肤3遍,直径大约15cm,每1圈压上一圈1/3,第二次的消毒范围不要超过第一次的范围。

 3打开穿刺包,术者戴无菌手套。检查穿刺包物品齐全;检查骨髓穿刺针是否通畅,成人用16或18号穿刺针,儿童用12号穿刺针,将骨髓穿刺针的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胸骨穿刺约10cm);检查注射器有无漏气;覆盖消毒洞巾。

 4术者与助手核对麻药无误;用5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5ml;左手拇指、食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用2%利多卡因做局部皮内、皮下和骨膜麻醉。注意先倾斜5-10度进针、针头斜面朝上,打一直径约05cm-10cm的皮丘,再垂直骨面一直麻醉到坚硬的骨膜,注意回抽无血后推麻药,骨膜水平应上、下、左、右多点麻醉,重点麻醉皮肤与骨膜,以充分麻醉减少穿刺时患者的疼痛;纱布覆盖穿刺点右手拇指稍用力按压以充分浸润。

 5确认麻醉效果,穿刺操作者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骨髓穿刺针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穿刺则应与骨面成30~45度角刺入(穿刺针向头侧偏斜)。当穿刺针针尖接触坚硬的骨质后,沿穿刺针的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穿刺针,并向前推进,缓缓刺入骨质(注意向下压的力量应大于旋转的力量,以防针尖在骨面上滑动)。当感到穿刺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明穿刺针已进入骨髓腔。如果穿刺针尚未固定,则应继续刺入少许以达到固定为止。注意观察病人反应并处理。

 6拔出针芯,放于无菌盘内;接上干燥的20ml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吸,当穿刺针在骨髓腔时,抽吸时病人感到有尖锐酸痛,随即便有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抽取的骨髓液一般为01-02ml,若用力过猛或抽吸过多,会使骨髓液稀释。如果需要做骨髓液细菌培养,应在留取骨髓液计数和涂片标本后,再抽取2-4ml,以用于细菌培养。

 7涂片:将20ml注射器水平移至载玻片上方,迅速将骨髓液滴在载玻片上,助手立即制备骨髓液涂片数张作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检查。注意推片与载玻片呈:30~45度角,稍用力推开,制备的髓片应头、体、尾分明并有一定的长度,使细沙样浅肉色的骨髓小粒分布均匀。如临床疑有败血症,则于骨髓涂片后,再接上注射器抽取骨髓液4ml于培养瓶中,送骨髓培养。

 8如未能抽出骨髓液,则可能是针腔被皮肤或皮下组织块堵塞,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带有血迹时,再行抽吸即可取得骨髓液。如仍吸不出骨髓成分或仅吸出少许稀薄血液,则称为“干抽”,此种情况多见于骨髓纤维化、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等,需要更换其他部位再穿。

 9、加压固定骨髓液抽取完毕,重新插入针芯。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穿刺处,右手将穿刺针(稍旋转)拔出,并将无菌纱布敷于针孔上,按压1~2min后,对有出血倾向者,防止骨膜下血肿形成或流血不止,局部碘伏消毒,换消毒纱布覆盖,胶布加压固定。

 10穿刺后注意局部有无出血,一般静卧2~4小时,无任何变化可照常活动,术后2日内勿用水洗,防止感染。

 11外周血涂片:选中指或无名指指尖,局部酒精棉球消毒,左手捏紧指尖,右手持注射器针头快速刺破指尖皮肤,擦除第一滴血后,制备血涂片2-3张一并送检。

  (六)术后物品的处理:

 1穿刺针、注射器等锐器须放入专门的医疗锐器收集箱;

 2骨穿包、无菌手套、注射器等外包装纸放入黑色生活垃圾袋,其余物品投入标有放置医疗废物的**垃圾袋中。

  (七)注意事项

 1注意无菌观念,已防止感染,穿刺过程中注意“爱伤观念”。

 2术前行出、凝血时间检查,有出血倾向患者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对血友病患者禁止作骨髓穿刺。

 3注射器与穿刺针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

 4穿刺针头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胸骨穿刺不可用力过猛、过深(胸骨外板厚仅135mm,髓腔75mm),以防穿透内侧骨板伤及心脏、大血管。

 5抽吸液量如为作细胞形态学检查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有核细胞增生度判断、细胞计数及分类结果。

 6由于骨髓液中含有幼稚细胞,极易发生凝固。因此,穿刺抽取骨髓液后立即涂片。骨髓液取出后应立即涂片,否则会很快发生凝固,致涂片失败。

 7如穿刺过程中,感到骨质坚硬、穿不进髓腔,提示可能是大理石骨病,应作骨骼X线检查,不可强行操作,以防断针。

 8骨髓穿刺成功的标志:

 ①抽吸时有短暂的痛感;

 ②骨髓液中可见淡**骨髓小粒或脂肪滴;

 ③涂片检查有骨髓特有细胞,如巨核细胞、网状细胞、浆细胞等;

 ④作分类计数时,骨髓片中杆状核与分叶核之比大于血涂片。

骨髓穿刺的教程如下:

1、穿刺部位的选择: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胸骨柄、腰椎棘突等;

2、体位: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时取仰卧位,前者还需用枕头垫于背后,以使胸部稍突出。髂后上棘穿刺时应取侧卧位。腰椎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

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直至骨膜;

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长度上,以左手拇、食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柄穿刺,穿刺针与骨面成30~40°角斜行刺入)。

当穿刺针接触到骨质后则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

5、用干燥的20ml注射器,将内栓退出1cm,拔出针芯,接上注射器,用适当力度缓慢抽吸,可见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内,骨髓液抽吸量以01~02ml为宜,取下注射器,将骨髓液推于玻片上,由助手迅速制作涂片5~6张,送检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如需作骨髓培养,再接上注射器,抽吸骨髓液2~3ml注入培养液内;

6、抽吸完毕,插入针芯,轻微转动拔出穿刺针,随将消毒纱布盖在针孔上,稍加按压,用胶布加压固定。

术后护理:解释:向病人说明术后穿刺疼痛是暂时的,不会对身体有影响。观察:注意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如果有渗血,立即换无菌纱块,压迫伤口直至无渗血为止。保护穿刺处:指导病人48-72小时内不要弄湿穿刺处,多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防止伤口感染。护理问题:焦虑、恐惧。与担心操作不当有关。知识缺乏。缺乏相关的疾病知识及文化程度有限引起。有出血的危险:与骨髓穿刺有关。潜在的并发症:感染。用干燥的20ml注射器,将内栓退出25px,拔出针芯,接上注射器,用适当力度缓慢抽吸,可见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内,骨髓液抽吸量以01~02ml为宜,取下注射器,将骨髓液推于玻片上,由助手迅速制作涂片5~6张,送检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2539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8
下一篇2023-10-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