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铃卧推时,上斜和平板哪个更能发展肌肉力量与胸肌体积

杠铃卧推时,上斜和平板哪个更能发展肌肉力量与胸肌体积,第1张

锻炼的部位不同,但是要注意锻炼的组数和RM次数。

胸肌包括: 上胸肌, 胸肌内侧, 胸肌外侧

先用较小的重量做一组20次的热身组,然后

上胸肌锻炼:上斜杠铃卧推

我对平板卧推从来都没有兴趣,因为平板卧推会过多地刺激三角肌前束。而上斜卧推能够很好地锻炼上胸部肌肉。把斜板的角度设置在30度,才能更好地刺激胸肌。大于30度,就会使重量过多地作用在三角肌前束上。全力以付做3组, 每组6~8次,每组都要练到力竭。下放杠铃时要注意控制速度,以缓慢而稳定为佳。但不要停留,也就是说,当举到最高点时,就立即将杠铃下放,保持动作的流畅。

胸肌内侧:坐姿器械夹胸

这个练习作为一个多关节参与的复合动作,能够有效地增长肌肉块,并且与杠铃卧推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这个角度独特的练习(在动作的最后,双手靠近),可以使胸肌得到更好地收缩(重点锻炼胸肌内侧)。器械练习比自由重量练习更加安全和稳定,不需要控制杠铃的平衡。在推出重量时,能够感觉到肌肉的收缩和产生的酸痛。全程动作6~8次,我建议做1-3组。

胸肌外侧:哑铃飞鸟

平板和上斜哑铃飞鸟,是发展胸肌外侧最好的练习。外侧胸肌的宽度和厚度对于整个胸肌来说非常重要。为了取得最佳的锻炼效果,要把哑铃尽量放低,使肌肉得到充分拉伸。在最高点时,不要使哑铃在一起,因为哑铃在最高点时,不能给胸肌提供有效的阻力。为了得到最佳锻炼效果和安全起见,建议你用缓慢的方式完成哑铃飞鸟练习。做3组,每组使用最大重量做6~8次。

还有锻炼之后注意营养的补充,尤其是水解乳清蛋白。

一、倾斜动作

首先将vipr置于身体正前方约一个脚掌的距离,双手置于vipr之上,然后屈髋屈膝下蹲,双手伸直,背部挺直,不要弓背耸肩。如果这个动作感觉很容易的话,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做一个进阶。

一条腿支撑,将vipr置于另一条腿前方约一个脚掌的位置,然后非支撑腿做一个向后伸展的动作。

手臂伸直带动上半身向前伸展,使手臂、躯干、腿位于一条直线,在动作过程中不要过多的屈膝。

在这个动作基础上我们加上对上肢的练习,同样的单腿支撑,动作和上面一样,不同的是,我们双手抓握vipr的双把位。

在腿向后伸展的同时,双手抓vipr水平与地面尽量向前伸展,这时候不仅考验到一个平衡能力,同时对肩关节有一个很好的离心控制。

在做这一系列的倾斜动作时我们都要注意,尽量保持髋关节的中立稳定和核心的收紧,不要出现髋外展的动作。

二、硬拉和推举动作

双手抓握双把位,将vipr置于大腿前侧,背部挺直,肩胛骨保持稳定,肩带下沉,然后屈髋微屈膝,做一个直腿硬拉的动作,当我们将vipr提拉到胸前时,继续向上做一个推举动作。我们硬拉和推举的动作要保持连贯,中间不要有停顿。

在这个动作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双腿硬拉进阶到分腿硬拉,将身体重心置于一条腿上,另一条腿。

微微离地,同样的屈髋微微屈膝,做一个单腿的硬拉,然后向上推举,这样可以加强我们的腿部肌肉的刺激。

在做这个动作时,对我们的核心控制有一个考验,我们一定要保持髋关节的稳定和核心收紧,避免在动作时出现身体晃动的情况。

三、翻转动作

双脚开立,将vipr置于身体正下方,保持背部的挺直,不要耸肩弓背,然后下蹲,双手环抱把位,发力将vipr翻转使其位于我们身体正前方,在最高点保持平衡,此时双手位于vipr下方环抱把位。

然后发力翻转vipr使其按照原路径返回至我们身体正下方,在这个动作中我们要有节奏的屈髋屈膝以及翻转vipr。

使整个动作有一个连贯性。再就是整个动作过程中,我们的背部是挺直的,双脚要踩实地面。

给大家介绍了三种vipr的使用方法,大家可以应用在平时的健身中,也可以慢慢琢磨vipr更多的使用方法。

区别在于握杆时小臂的旋转程度不同。

握直杆时,掌心都朝上,双掌平行,这时小臂外旋角度最大,肱二头肌收缩也最强烈(你把小臂端平,旋转手腕,就会感觉大外旋时肱二头肌收缩)。

当使用曲杆时,握杆的双掌不平行,有一定角度,虽然这样握肱二头肌并不是收缩最好的,但这样握杆比较舒服,不易对手腕产生过大压力。

上斜推杠铃一般重量会更大一些,注重胸肌大块的锻炼。

上斜推哑铃重量偏小,因为要支持两手各自的平衡,更注重对肌肉细节的雕刻。

总之,杠铃炼大块肌肉,哑铃在对肌肉的细节、不满意的地方做细部锻炼

1,排屑好

2,空间大

3,操作方便

对于斜床身数控车床和平床身数控车床,购买的时候,不少客户犯嘀咕,到底哪个好呢?啥区别啊?总结了斜床身数控车床对比平床身数控车床的四点优势供大家参考

  1、加工精度高

  数控车床的传动丝杆是高精度的滚珠丝杆,丝杆与螺母之间的传动间隙很小,但也不是说没有间隙,而只要有间隙,当丝杆向着一个方向运动后再反向传动时,难免会产生反向间隙,有反向间隙就会影响数控车床的重复定位精度,从而影响加工精度。斜床身数控车床的布局直接可以影响X方向滚珠丝杆的间隙,重力直接作用于丝杆的轴向,使传动时的反向间隙几乎为零。平床身数控车床的X方向丝杆不受轴向重力影响,间隙无法直接消除。这就是设计给斜床身数控车床带来的先天精度优势。

  2、机床刚性好,切削时不易引起振动

  斜床身数控车床的截面积要比同规格平床身的大,即抗弯曲和抗扭能力更强。斜床身数控车床的刀具是在工件的斜上方往下进行切削,切削力与工件的重力方向基本一致,所以主轴运转相对平稳,不易引起切削振动,而平床身数控车床在切削时,刀具与工件产生的切削力与工件重力成90°,容易引起振动。

  3、铁屑由于重力的关系不易产生緾绕刀具,利于排屑

  由于重力的关系斜床身数控车床不易产生缠绕刀具,利于排屑;同时配合中置丝杆和导轨防护钣金,可以避免切屑在丝杆和导轨上堆积。

  4、自动化程度高

  机床刀位数的增加,自动排屑机的配置,实际上都是为自动化生产打基础。一人值守多台机床,一直是机床发展的方向。斜床身数控车床再增设铣削动力头、自动送料机床或者机械手,自动上料,一次装夹完成所有的切屑工序,自动下料,自动排屑,就成了工作效率极高的自动数控车床。虽然平床身数控车床的也可以增加动力铣头和自动上料,但其结构在自动化生产方面处于劣势。

没有严格区别,只是有些动作用曲杆效果好些

一个完全的健身方案应当包含吃(饮食),练(训练),睡(睡眠)三个方面,而练则由心肺,力量,柔韧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有鉴于此,本人给出的训练计划是:开始时用5-10分钟有氧热身,最后用5-10分钟拉伸放松,中间是40-50分钟的力量训练。力量训练主要有:1)背部:引体向上(颈前下拉);2)胸部:平板卧推(坐姿推胸);3)腿部:杠铃深蹲(史密斯蹲);4)肩部:杠铃推举(哑铃推举);5)臂部:杠铃弯举(哑铃弯举);6)腹部:仰卧起坐(仰卧举腿)。

训练备注:训练一周3次,隔天进行,每次1小时左右,练全身,每个部位一个动作,括号里的动作备用,一个动作3组,每组8-12次,动作与动作之间间隔2分钟,组与组之间间隔30-60秒,用力时呼气,放松时吸气,动作要稳要慢。必须用逐渐增加重量来使肌肉的适应力增大,从而对训练产生反应。使用自由调节重量的器械进行训练。这可以使肌肉对器械产生的反抗力起到更好的反应。因为它可以使更多的肌肉都能参与到运动中去。做动作时,无论是举起还是放下,都要控制好动作,这样就可以集中用力,避免借力。 

饮食方面:少吃多餐,适量多摄入蛋,奶,肉。每日食谱为:适度的蛋白质、较少的脂肪、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3种主要营养素的比例应为25∶20∶55左右。馒头、面条、米饭等主食及山芋、燕麦、土豆等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非常高,可作为首选。蛋白质是肌肉增长最重要的营养源,健美训练者蛋白质的摄人应以非脂或低脂食品为主,如脱脂牛奶、蛋清、鱼、去皮家禽、牛排等。

睡眠方面:每天晚上最好睡足8小时,中午若有时间可再午睡30分钟。对了,训练时间尽量安排在下午至傍晚时段,因为人体在此时段体力和柔韧性都处最佳状态。最后祝您早日健身成功!

增大肌肉块的14大秘诀:大重量、低次数、多组数、长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动一致、顶峰收缩、持续紧张、组间放松、多练大肌群、训练后进食蛋白质、休息48小时、宁轻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数:健美理论中用RM表示某个负荷量能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比如,练习者对一个重量只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可见,5-10RM的负荷重量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的健美训练。

2. 多组数:什么时候想起来要锻炼了,就做上2~3组,这其实是浪费时间,根本不能长肌肉。必须专门抽出60~90分钟的时间集中锻炼某个部位,每个动作都做8~10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时肌肉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一直做到肌肉饱和为止,“饱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适度的标准是:酸、胀、发麻、坚实、饱满、扩张,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显粗壮等。

3. 长位移:不管是划船、卧推、推举、弯举,都要首先把哑铃放得尽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举得尽量高。这一条与“持续紧张”有时会矛盾,解决方法是快速地通过“锁定”状态。不过,我并不否认大重量的半程运动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举起,在慢慢地放下,对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别是,在放下哑铃时,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让性练习,能够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视了退让性练习,把哑铃举起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很快地放下,浪费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时机。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两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只休息1分钟或更少时间称为高密度。要使肌肉块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频繁地刺激肌肉。“多组数”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础上的。锻炼时,要象打仗一样,全神贯注地投入训练,不去想别的事。

6. 念动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经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练某一动作时,就应有意识地使意念和动作一致起来,即练什么就想什么肌肉工作。例如:练立式弯举,就要低头用双眼注视自已的双臂,看肱二头肌在慢慢地收缩。

7. 顶峰收缩:这是使肌肉线条练得十分明显的一项主要法则。它要求当某个动作做到肌肉收缩最紧张的位置时,保持一下这种收缩最紧张的状态,做静力性练习,然后慢慢回复到动作的开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觉肌肉最紧张时,数1~6,再放下来。

8. 持续紧张:应在整个一组中保持肌肉持续紧张,不论在动作的开头还是结尾,都不要让它松弛(不处于“锁定”状态),总是达到彻底力竭。

9. 组间放松:每做完一组动作都要伸展放松。这样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还有助于排除沉积在肌肉里的废物,加快肌肉的恢复,迅速补充营养。

10. 多练大肌群:多练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仅能使身体强壮,还能够促进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有的人为了把胳膊练粗,只练胳膊而不练其他部位,反而会使二头肌的生长十分缓慢。建议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复合动作练习,如大重量的深蹲练习,它们能促进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这一点极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没有足够重视,以致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训练计划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举、引体向上这5个经典复合动作。

11. 训练后进食蛋白质:在训练后的30~90分钟里,蛋白质的需求达高峰期,此时补充蛋白质效果最佳。但不要训练完马上吃东西,至少要隔20分钟。

12. 休息48小时:局部肌肉训练一次后需要休息48~72小时才能进行第二次训练。如果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则局部肌肉两次训练的间隔72小时也不够,尤其是大肌肉块。不过腹肌例外,腹肌不同于其他肌群,必须经常对其进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练4次,每次约15分钟;选三个对你最有效的练习,只做3组,每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组间隔时间要短,不能超过1分钟。

13. 宁轻勿假:这是一个不是秘诀的秘诀。许多初学健美的人特别重视练习重量和动作次数,不太注意动作是否变形。健美训练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负重的重量和动作次数,而且还要看所练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动作变形或不到位,要练的肌肉没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训练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实上,在所有的法则中,动作的正确性永远是第一重要的。宁可用正确的动作举起比较轻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标准的动作举起更重的重量。不要与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挂在心上。

没有哑铃可用重物代替也可用矿泉水瓶装沙子或水代替

没有哑铃可用重物代替也可用矿泉水瓶装沙子或水代替

锻炼的肌肉部位有区别

杠铃平推对于胸肌的外侧刺激为主,而头高脚低的卧推则主要刺激胸肌上半部,头低脚高的杠铃卧推则是对于胸肌的下半部有较强的刺激

因此要想塑造出整个胸肌的完美形态,需要多种姿态配合锻炼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其他锻炼也是如此,如窄握杠铃卧推和寛握杠铃卧推,所刺激的肌肉部位都是不尽相同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2568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8
下一篇2023-10-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