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取头、面、胸、腹部腧穴,最适宜的体位是

同时取头、面、胸、腹部腧穴,最适宜的体位是,第1张

答案:A

该题考查体位的选择。选择体位以既有利于正确定位,又便于针灸的施术操作和较长时间的留针而患者不致疲劳为原则,故仰卧位是同时取头、面、胸、腹部腧穴,最适宜的体位。(A对)。俯卧位适宜于头、项、脊背、腰骶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B错)。侧卧位适宜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C错)。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D错)。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E错)。

卧位就是病人卧床的姿势。护士应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协助和指导病人采取正确的卧位,以改善症状,利于治疗和检查,预防并发症,使病人感到舒适。

卧位的性质

根据病人的活动能力可分为三种卧位:

(1)主动卧位 病人自己采用随意的姿势卧于床上,并可自由变换卧位。

(2)被动卧位 病人活动能力丧失,没有能力改变卧位而躺在被安置的卧位。如昏迷、极度衰竭时。

(3)被迫卧位 病人意识清醒,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因疾病的原因,为缓解症状被迫采取的特殊体位。如呼吸困难时采用的端坐卧位。

还可根据是否平衡稳定将卧位分为稳定卧位和不稳定卧位。

 仰卧位

 (1)去枕仰卧位

①适用范围 

②要求 去枕仰卧。昏迷和全麻未清醒病人头偏向一侧,枕横置于床头。

(2)屈膝仰卧位

①适用范围 

②要求 仰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膝屈起。

(3)中凹卧位(休克卧位)

①适用范围 

②要求 抬高头胸部10~20度,以利于呼吸;抬高下肢20~30度,以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增加回心血量。

侧卧位

①适用范围 

②要求 与仰卧位比较,侧卧位的重心高,支撑面小,稳定性不如仰卧位。因此,为使病人舒适,增加稳定性,可使病人下腿稍伸直,上腿屈曲,两膝间置软枕。(臀部肌肉注射应下腿屈曲,上腿略伸直,以使臀部肌肉放松。)上肢自由屈曲于胸前或枕旁,必要时背后和胸腹前各置一软枕以支持侧卧位。

半坐卧位 

①适用范围 除与其他卧位交换用于休息以外,还有治疗意义。

②要求 摇起床头支架30~50度,再摇起膝支架以防身体下滑。

端坐位

①适用范围 

②要求 此强迫体位病人容易疲劳,可将靠背架摇起成近90度,以支持后背;胸前放跨床小桌,置软枕供病人俯前休息。

俯卧位

①适用范围 

②要求 俯卧,头偏向一侧,两臂屈曲于头的两侧,下肢伸直,胸下、髋部及踝部各放一软枕。

头低脚高位

①适用范围 

②要求 仰卧,枕横立于床头,以防碰伤头部。床尾垫高15~30厘米。

头高脚低位

①适用范围 

②要求 仰卧,床头垫高15~30厘米,枕横立于床尾。

膝胸卧位

①适用范围 

②要求 病人跪卧,两小腿稍分开,大腿与床面垂直,胸部贴床面,腹部悬空,头转向一侧,手放头两侧。

截石位

①适用范围 

②要求 病人仰卧于检查台上,两腿屈曲分开放于支腿架上,臀部齐床边,双手放胸前或放身体两侧。应注意保暖和遮挡。

原位固定伤员,伤员应被固定在硬木板担架上搬运,绝不可用帆布软担架抬运伤员。

两人或三人用手分别托住伤员的头、肩、臀和下肢,动作一致地将伤员托起,平放在硬板或门板担架上。绝不可一人抱头、一人抱脚的不一致搬动。

脊柱骨折伤员搬运:骨折的脊椎骨容易损伤脊髓,不能活动和负重。

病人有胸、腰椎骨折时,应使病人取俯卧位,胸部稍微垫高。

   艾灸 能有效刺激 穴位 ,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炎止咳的作用,对于治疗 咳嗽 的作用还是很好的,但是有很多人就会有疑问了,究竟要艾灸哪些穴位呢今天我给大家整理了艾灸治疗咳嗽的方法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艾灸治疗咳嗽的穴位

 大椎穴

 在后背,低头,找到脖子后面正中的骨性突起,即第七颈椎的棘突,向下的骨间隙取大椎穴。

 肺俞穴

 先低头,找到脖子后正中的骨性突起,这是第七颈椎的棘突,向下数三个这样的突起,到第三胸椎棘突,旁开两指处即为肺俞穴。

 膻中穴

 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连线中点,即为膻中穴。

 天突穴

 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正中,即为天突穴。

 天门穴

 先低头,找到脖子后正中的骨性突起,这是第七颈椎的棘突,向下数二个这样的突起,到第二胸椎棘突,旁开两指处即为天门穴。

 身柱穴

 先低头,找到脖子后正中的骨性突起,这是第七颈椎的棘突,向下数三个这样的突起,到第三胸椎棘突,棘突下凹陷处为身柱穴。

 膏肓穴

 先低头,找到脖子后正中的骨性突起,这是第七颈椎的棘突,向下数四个这样的突起,即第四胸椎棘突,旁开四横指处为膏肓穴。

 脾俞穴

 沿肩胛骨下缘向脊柱作一直线,这个是第七胸椎棘突下,向下数4个突起,再想两侧旁开两指处。

 肾俞穴

 取俯卧位,两腰骨高点平第四腰椎,向上数两个腰椎,向两侧旁开两指即是肾俞穴。

 丰隆穴

 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与外侧踝尖连线的重点,筋骨前嵴外二横指处为丰隆穴。

 定喘穴

 先低头,找到脖子后正中的骨性突起,这是第七颈椎的棘突,旁开05寸处即为定喘穴。

艾灸治疗咳嗽的方法

 外感咳嗽艾灸

 1、风寒袭肺

 主要症状:咳声重浊,气急,喉咙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 鼻塞 ,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艾灸取穴:患者取俯卧位,灸大椎,风门穴。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每穴灸10-15分钟,5-10次为一个疗程;用隔姜灸的方法,每穴灸5-7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一个疗程;采用隔蒜灸的方法,每灸3-4壮后换一次蒜片,以施灸处出现湿润红热现象,患者有舒适感为宜,每穴5-7壮,每日或隔日一次,急性,重症每日两次,7-10次为一个疗程;根据所选穴位进行无瘢痕灸,用少许蒜汁或油脂先涂抹待灸穴位皮肤表面,置麦粒大的艾炷于穴位上,每穴3-7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一个疗程。

 艾灸功效:解表散寒止咳。

 2、风热犯肺

 主要症状:咳嗽咳痰不爽,痰黄或粘稠,喉燥咽痛,常伴随恶风身热,头痛,鼻流黄体,口渴等表热症,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艾灸取穴:患者取俯卧位,取列缺穴,合谷穴,肺俞穴,大椎穴施灸。用艾条温和灸,以温热连续刺激,每次灸5-10分钟。或者采用隔姜灸,取新鲜老姜,根据穴区部位,切成厚02-05厘米的姜片,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置大或中等艾炷施灸,待施灸部位皮肤有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3-5壮。

 艾灸功效:疏风 清热 , 宣肺止咳。

 3、风燥伤肺

 主要症状:喉痒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咳痰不爽,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感,常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艾灸取穴:患者俯卧位取定喘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施灸。用艾条温和灸,以温热连续刺激,每次灸5-10分钟。或者采用隔姜灸,取新鲜老姜,根据穴区部位,切成厚02-05厘米的姜片,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置大或中等艾炷施灸,待施灸部位皮肤有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3-5壮。

 艾灸功效:疏风润燥,宣肺止咳。

 内伤咳嗽艾灸

 1、痰湿蕴肺

 主要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尤其以晨起咳甚,咳声重浊,痰多,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胸闷气憋,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艾灸取穴:患者取俯卧位,取大椎,风门穴,取仰卧位,取膻中,天突,丰隆穴施灸。用艾条温和灸,以温热连续刺激,每次灸10-20分钟,5-10次为一个疗程;采用隔姜灸,取新鲜老姜,根据穴区部位,切成厚02-05厘米的姜片,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置大或中等艾炷施灸,待施灸部位皮肤有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3-5壮。采用隔蒜灸的方法,每灸3-4壮后换一次蒜片,以施灸处出现湿润红热现象,患者有舒适感为宜,每穴5-7壮,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急性,重症每日两次,7-10次为一个疗程。

 艾灸功效:祛痰除湿,止咳。

 2、痰热郁肺

 主要症状:咳嗽气息急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粘稠或为黄痰,咳吐不爽,或痰有热腥味,或咳吐血痰,胸肋胀满,或咳引胸疼,面赤,伴随身热,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腻,舌质红,脉滑数等症。

 艾灸取穴:患者仰卧屈膝,取太渊,三阴交,俯卧取肺俞穴,丰隆穴,阴陵泉穴。用艾条温和灸,以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5-10次为一个疗程;采用隔姜灸,取新鲜老姜,根据穴区部位,切成厚02-05厘米的姜片,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置大或中等艾炷施灸,待施灸部位皮肤有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3-5壮。

 艾灸功效:清热化痰,肃肺止咳。

 3、肝火犯肺

 主要症状: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常感痰滞咽喉,咯之难出,量少质粘,或痰如絮状,咳引胸肋胀痛,咽干口苦,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或舌边尖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艾灸取穴:患者仰卧屈膝取尺泽,三阴交,行间,俯卧位取肺俞穴。用艾条温和灸,以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5-10次为一个疗程;采用隔姜灸,取新鲜老姜,根据穴区部位,切成厚02-05厘米的姜片,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置大或中等艾炷施灸,待施灸部位皮肤有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3-5壮。

 艾灸功效:理气化痰,肃肺止咳。

 4、肺阴亏耗

 主要症状: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常伴有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口干,舌质红少苔,舌上少津,脉细数。

 艾灸取穴:患者仰卧屈膝取太渊,三阴交,孔最,俯卧位取肺俞,膏肓穴施灸。用艾条温和灸,以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5-10次为一个疗程;采用隔姜灸,取新鲜老姜,根据穴区部位,切成厚02-05厘米的姜片,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置大或中等艾炷施灸,待施灸部位皮肤有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3-5壮。

 艾灸功效: 滋阴 润肺,敛肺止咳。

快速止咳 偏方

 1、萝卜葱白汤巧治风寒咳嗽

 材料:萝卜1根,葱白6根,生姜15克。

 做法:锅里放三碗水,将下入切好的萝卜,煮熟后,将葱白、姜下锅,煮成一碗汤,带渣一次服。

 功效:适用于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红糖姜枣汤巧治伤风咳嗽

 材料: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

 做法:锅中加三碗水,加入红糖,鲜姜,红枣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可痊愈。

 功效:适用于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 产后 受寒 腹泻 ,恶阴等。

 3、芫荽汤巧治伤风咳嗽

 材料:芫荽(香菜)30克,饴糖3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汤。取大米汤三汤匙与芫荽,饴糖搅拌后蒸10分钟,趁热一次服,注意避风寒。

 功效:适用于发汗透表,治伤风 感冒 引起的咳嗽。

 4、白萝卜蜂蜜巧治风寒咳嗽

 材料: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

 做法: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

 功效:适用于发汗散寒,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

 5、贝母甲鱼巧治阴虚咳喘

 材料:川贝母5克,甲鱼1只(约500克),鸡清汤1公斤,葱、姜、花椒、料酒、盐各适量。

 做法:将甲鱼宰杀,去头及内脏,切块备用。将甲鱼块放蒸盆内,加入贝母、盐、料酒、花椒、葱、姜,上笼蒸1小时许,趁热服食。

 功效:适用于滋阴清热,润肺止咳,退热,治阴虚咳喘,低热,盗汗等。

 6、鲜梨贝母巧治肺痈咳嗽

 材料:鲜梨500克,贝母末6克,白糖30克。

 做法:将梨去皮剖开,去核,把贝母末及白糖填入,合起放在碗内蒸熟,早晚分食。

 功效:适用于清热化痰,散结解表,用治咳嗽或肺痈,症见胸痛,寒战,咳嗽,发热,口干,咽燥,痰黄腥臭或脓血痰等。

猜你感 兴趣 :

1 艾灸排毒反应

2 艾灸经络养生的方法

3 具体的艾灸方法 冬季艾灸的最佳时间

4 咳嗽时针灸的穴位

5 艾灸治疗咳嗽穴位

6 艾灸后会有哪些反应正确方法是什么

在生活中中经常会遇到需要急救的人,而人工呼吸就是一种较为常见急救方法,那么人工呼吸的方法怎么做?人工呼吸的常用方法有哪些?人工呼吸方法气死很简单,掌握正确的要领后就可以轻松救人了,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人工呼吸的做法吧。

1、人工呼吸的方法

人工呼吸的方法大致有三种,包括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其中以都对口吹起的人工呼吸方式最为方便有效。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简单、容易操作,气体的交换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气体量,对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

2、口对口呼吸的操作方法

1、首先使病人取仰卧位,头部后仰,先吸出口腔以及咽喉部分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急救者蹲于患者一侧,一手托起患者下颌,另一手捏住患者鼻孔,将患者口腔张开,并敷盖纱布,急救者先深吸一口气,对准患者口腔用力吹入,然后迅速抬头,并同时松开双手,听有无回声,如有则表示气道通畅。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14--16次左右,直到自动呼吸恢复。

3、什么时候口对鼻吹气

如果病人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即为口对鼻吹气。救护人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吹进气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为最合适。口对口之间,如果有纱布。则放一块叠二层厚的纱布,或一块一层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响空气出入。

4、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

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便于观察病人的表情,而且气体交换量也接近于正常的呼吸量,但最大的缺点是,伤员的舌头由于仰卧而后坠,阻碍空气的出入。所以作本法时要将舌头按出“n”这种姿势,对于淹溺及胸部创伤、肋骨骨折伤员不宜使用。

5、仰卧压胸操作方法

1、先将患者衣扣和腰带松开,呈仰卧位,背部垫高,头偏向一侧,呼吸道保持通畅。

2、急救者蹲于患者一侧或跪于患者大腿两侧,面向患者头部,双手手指分开,拇指向内,横放于两侧肋弓上面。两臂伸直,上身前倾,借身体重力推压患者胸部使气体排出,两秒钟后急救者松开双手,上身挺起;经两秒钟后,待患者胸廓自行扩张,空气吸入肺内,如此反复操作,每分钟约16-20次左右。

6、俯卧压背法

此法应用较普遍,但在人工呼吸中是一种较古老的方法。由于病人取俯卧位,舌头能略向外坠出,不会堵塞呼吸道,救护人不必专门来处理舌头,节省了时间(在极短时间内将舌头拉出并固定好并非易事),能及早进行人工呼吸,气体交换量小于口对口吹气法,但抢救成功率较高。目前,在抢救触电、溺水时,现场还多用此法。但对于孕妇、胸背部有骨折者不宜采用此法。

7、俯卧压背法操作方法

1、伤病人取俯卧位,即胸腹贴地,腹部可微微垫高,头偏向一侧,两臂伸过头,一臂枕于头下,另一臂向外伸开,以使胸廓扩张。

2、救护人面向其头,两腿屈膝跪于伤病人大腿两旁,把两手平放在其背部肩胛骨下角(大约相当于第七对肋骨处)、脊柱骨左右,大拇指靠近脊柱骨,其余四指稍开。

3、救护人俯身向前,慢慢用力向下压缩,用力的方向是向下、稍向前推压。当救护人的肩膀与病人肩膀将成一直线时,不再用力。在这个向下、向前推压的过程中,即将肺内的空气压出,形成呼气,然后慢慢放松全身,使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形成吸气。

4、按上述动作,反复有节律地进行,每分钟14~16次。

答案:A

考点手术卧位的选择精析侧卧位常见于需要做灌肠的患者,或需要做肛门及腹部手术检查的患者,故第7题选D。截石位主要是做会阴部检查、阴道灌洗(如膀胱镜、妇产科检查、阴道灌洗等)及产妇分娩时使用,故8题选B。去枕平卧位常见于椎管内麻醉术后胸腹部手术患者,故9题选A。俯卧位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或脊椎手术后的患者,故10题选C。避错本题几项体位适应证易混淆,考生应详细记忆,准确区分各体位的应用范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2663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9
下一篇2023-10-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