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_手术并发症的概念

普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_手术并发症的概念,第1张

普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

一、颈部(甲状腺)手术并发症 手术类别: 甲状腺腺瘤切除术 甲状腺单叶次全切除术 甲状腺单叶全切术 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甲亢) 甲状腺癌根治术 甲状旁腺切除术(甲旁亢) 1、手术死亡(发生率约 2/万)-以窒息、切口下出血和甲亢危象为主 2、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3、术中颈部血管损伤,造成手术中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4、术中喉返神经损伤(钳夹、缝扎或切断) ,导致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呼吸困难,严重 者永久性丧失功能,甚至需终生依赖气管造口 双侧神经损伤时可导致急性窒息须紧急气管插管或切开(发生率约 2~3%,甲状腺全切术、 甲亢、甲状腺癌手术发生率较高) (一过性发生者可在 3 个月至半年内恢复) 5、喉上神经损伤,导致呛咳、误吸发生和发音改变(发生率约 05%)

6、术后气管软化发生,导致窒息甚至死亡(甲状腺肿物体积较大者容易发生,发生者须行 气管切开或插管) 7、术后头痛(颈过伸脑循环紊乱综合征) ,手术体位所致(发生率约 40~50%,对症止痛 等处理即可) 8、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暂时性或永久性(发生率

二、阑尾切除术并发症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术中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髂血管损伤等,罕见) 3、术中肠管损伤(回肠、结肠等,需手术修补) 4、术后腹腔内出血(阑尾系膜血管、阑尾残端出血,需二次手术治疗) 5、术后腹腔感染,以盆腔脓肿最多见,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发生率约 2~5%) 6、术后

阑尾残端破裂致脓肿形成(发生率约 05%) 7、术后门静脉炎、肝脓肿及脓毒症(较少见) 8、术后粪瘘、腹壁窦道形成(少见) 9、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发生率

三、疝修补/成形手术并发症 手术类别: 斜疝修补/成形术 直疝修补/成形术 滑疝修补/成形术 复发疝手术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术中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罕见) (损伤腹壁下血管、髂血管等) 3、术中损伤肠管、膀胱(滑疝、疝囊较大者容易发生,增加术后感染发生率) 4、术中损伤重要神经(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致术后伤口疼痛) 5、术中损伤精索,致睾丸萎缩,丧失性功能、生育功能 6、术后阴囊血肿、水肿(疝囊较大者容易发生) 7、切口积液、血肿、感染、裂开,愈合延迟 8、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卧床者) 9、切口感染严重者需取出疝修补网片 10、疝复发(复发率 2~3%,需二次手术) 11、术中损伤血管或神经引致下肢永久性麻木、肢体供血障碍

四、肝脏手术并发症 手术类别: 肝癌切除术 肝血管瘤切除术 肝脓肿切开外引流术 肝囊肿切开内引流术 肝内结石、肝部分切除术 肝外伤、肝修补或切除术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门静脉、下腔静脉、肝动脉等重要血管损伤) 3、肿瘤无法切除 4、术中损伤胆道(术后胆漏,胆汁性腹膜炎) 5、术中损伤肠管、肠漏 6、术中损伤肾、肾上腺等 7、术中损伤膈肌,致气胸(需胸腔闭式引流术) 8、术后腹腔内出血,需二次手术(发生率

后膈下积液、脓肿和肝内感染 14、术后胸腔积液 15、术后腹腔内感染,原发性腹膜炎(发生率约 8~20%) 16、粘连性肠梗阻 17、切口积液、血肿、感染,愈合延迟 18、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

五、胆囊切除、胆道结石手术并发症 手术类别: 单纯胆囊切除术 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 管引流术 胆肠吻合术 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成形术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门静脉等重要血管损伤) 3、胆道损伤,胆汁性腹膜炎,致肝胆管狭窄、黄疸,胆管炎等(发生率约 1~2%) 4、肝脏、胰腺、胃肠道损伤(发生率

14、术后结石复发(肝内胆管结石复发率约 20~30%) 上述二者需胆道镜取石或二次手术,6-8 周后经胆道镜反复多次取石,最终仍可能残留结石 14、应激性溃疡,胆道出血 15、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长期腹泻、疼痛症状不缓解) 16、粘连性肠梗阻 17、切口积液、血肿、感染,愈合延迟,切口疝 18、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手术死亡率约 25~30%

六、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并发症 手术类别: 脾切除、食道胃底周围血管离断、食道横断吻合术 门腔人工血管搭桥分流术 脾肾分流术 手术只能减少消化道出血机会,无法治疗肝病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手术死亡(发生率约 3~5%) 3、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门静脉、下腔静脉等重要血管损伤) 4、术中胆道损伤(术后胆漏发生,胆汁性腹膜炎) 5、术中脾切除时胰尾损伤(术后胰瘘及感染发生,严重者死亡) 6、术中胃壁损伤(脾切除术) ,肠道损伤,消化道漏发生 7、术后腹腔出血,需二次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减退所致) 8、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不理想,

近期上消化道再出血,死亡率增加,以及远期消化道出血 (发生率约 10~20%) 9、术后膈下积液、感染(脾切除术后常见) 10、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出现发热、腹痛,严重者死亡 11、脾切除术后脾热 12、断流术后食道胃瘘、吻合口瘘、出血,食道狭窄,纵膈及胸腔感染 13、术后人工血管内血栓形成 14、术后肝性脑病,肝昏迷,严重者死亡 15、术后肝肾综合征,肾功能衰竭,严重者死亡 16、术后肝肺综合征,呼吸功能衰竭,严重者死亡 17、术后肝功能衰竭,DIC,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导致死亡 18、术后顽固性腹水 19、粘连性肠梗阻 20、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等 21、术后深静脉、肠系膜静脉、脾静脉血栓形成 22、胃肠道功能障碍,顽固性胃潴留

七、脾脏手术并发症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脾动、静脉损伤) 3、术中胰尾损伤(术后胰漏及感染发生增加,严重者死亡) 4、术中胃肠道损伤-胃漏、肠漏 5、术后腹腔内出血,需二次手术 6、术后急性胰腺炎发作(发生率约 1~2%) 7、术后肠系膜血栓形成 8、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OPSI) (发生率约 3~5%,儿童较多见) 9、脾切除术后脾热 10、膈下积液、血肿,胸腔、心包腔积液,感染 11、腹腔内感染 12、残脾感染、梗死 13、脾切除术后免疫功能减退 14、粘连性肠梗阻 15、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 16、术后复脾残留(易发生于 ITP 患者) ,导致治疗失败

八、胰腺手术并发症 手术类别: 胰腺囊肿切除术 胰腺囊肿内引流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胆肠吻合术 胰体尾切除术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肠系膜血管、门静脉、下腔静脉等重要血管损 伤) 3、术中周围脏器损伤,包括脾、胃肠道、胆道、肾脏、肾上腺等 4、术后出血,需二次手术(腹腔内出血或吻合口出血) 5、术后胰瘘-胰皮肤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率约 10~20%,死亡率约 10%) 6、术后胆瘘 7、术后胃肠吻合口瘘和十二指肠瘘 8、术后腹腔感染 9、术后胃排空障碍,出现术后腹胀、恶心、呕吐 10、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11、胰性脑病(急性胰腺炎发生率约 10~20%) 12、术后应激性溃疡,

消化道出血 13、术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14、全胰切除术后糖尿病 15、术后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导致顽固性腹泻等 16、术后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导致消化道大出血等 17、术后胰源性胸水和腹水 18、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

19、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

九、胃十二指肠手术并发症 手术类别: 胃大部切除术(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癌根治术 胃癌姑息切除术 胃空肠吻合术 全胃切除术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腹腔动脉、肠系膜血管、脾动静脉、门静脉等 重要血管损伤) 3、肿瘤不能切除,只能行短路手术 4、肿瘤侵犯周围脏器,需合并切除胆囊、部分胰腺、结肠或肝脏等 5、胆总管损伤,致胆汁性腹膜炎、术后胆管狭窄、黄疸、肝功能衰竭 6、胰腺损伤,致术后胰瘘 7、术后腹腔内出血,消化道出血或吻合口出血,需二次手术(发生率约 1~2%) 8、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发生率约 1~5%) 9、术后胃肠吻合口瘘或胃残端瘘 10、术后胃排空障碍,出现术后腹胀、恶心、呕吐 11、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12、输入袢、输出袢梗阻,狭窄性肠梗阻 13、术后倾倒综合征 14、碱性返流性胃炎(Billoroth II 式多见) 15、吻合口溃疡(发生率约 2~3%)

16、残胃癌 17、脂肪泻 18、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 19、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 20、体重下降,营养不良,贫血 21、远期胆石症发生率增加

十、结直肠手术并发症 手术类别: 结肠癌根治术 结肠癌姑息切除术 短路手术 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 经腹直肠癌根治术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骶前静脉、髂血管、肠系膜等重要血管损伤) 3、肿瘤不能切除,只能行短路手术 4、肿瘤侵犯周围脏器,需合并切除胆囊、部分胰腺、胃、小肠或肝脏等 5、胆总管损伤,致胆汁性腹膜炎、术后胆管狭窄、黄疸、肝功能衰竭 6、胰腺损伤,致术后胰瘘 7、脾脏损伤,需行脾切除术 8、输尿管损伤(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发生率约 1~2%) 9、膀胱和尿道损伤(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发生率约 3~5%) 10、盆腔神经损伤,导致术后排尿及性功能障碍(经腹会

阴直肠癌根治术发生率约 25~ 100%) 11、术后腹腔内出血,消化道出血或吻合口出血,需二次手术(发生率约 1~2%) 12、术后吻合口瘘,导致粪性腹膜炎,严重者死亡(发生率约 20~30%)

13、术后腹胀、恶心、呕吐 14、尿潴留(男性发生率约 50%,女性发生率约 30%) 15、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16、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会阴部切 口延迟愈合) 17、肠造瘘口并发症(造瘘口粘膜炎、周围皮炎、狭窄、肠脱出、疝形成或肠管坏死与回缩) 18、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 19、术后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大便失禁等)

十一、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死亡 2、术中损伤股动静脉,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死亡 3、曲张静脉剥脱不全,术后早期复发 4、出血和血肿(多出现在腹股沟区或大腿中上段) 5、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严重者发生肺栓塞、死亡(发生率 20~30%) 6、术后肢体肿胀 7、术后症状不缓解或病情加重 8、切口积液、感染导致愈合延迟 9、下肢皮肤感觉功能障碍 10、远期复发 11、患肢色素沉着、皮肤溃疡等无法治愈

十二、腹膜后肿物手术并发症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 (腹主动脉、髂血管、肠系膜血管、门静脉、下腔静脉、脾动静脉等重要血管损伤) 3、术后出血,需二次手术 4、损伤胰腺-胰皮肤瘘 5、损伤胆道-胆瘘 6、损伤胃肠道-肠瘘 7、损伤脾脏、膈肌,女性子宫、卵巢、输卵管 8、肾、输尿管、膀胱损伤 9、术后腹膜后血肿、感染,严重者死亡 10、术后胃排空障碍,出现术后腹胀、恶心、呕吐 11、术后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 12、术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13、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 14、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

  http://cachebaiducom/cword=btii&url=http%3A//www%2Ekq88%2Ecom/kqwk/kqwk03/2006%2D6/19/15%5F56%5F41%5F695%5F2%2Ehtm&p=9d6fe716d9c044ff57ea96604d5c93&user=baidu

  BTII是一种新型的气管插管引导装置,主要用于气道困难病人的气管插管。该技术通过采用光导、食管引导进入气管的方法完成插管操作,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特点,没有常见的气管导管易滑入食管的顾虑,对于无法在喉镜下暴露咽喉结构的插管困难病人,有独到的可取之处。目前,因制作工艺的原因,BTII仅限在所需气管导管内径≥6mm者中使用,不适用于小年龄患儿。

  本研究中所有病例均采用BTII作光导食管引导插管。在插管成功率上,预知和未预知插管困难病人分别为989%(89/90)和938%(15/16),这一结果与纤维光导喉镜处理气管插管困难的成功率(92%~985%)〔6〕相似。从插管时间上来看,未预知插管困难的平均插管时间为32min,与Ovassapain及其同事报道〔7〕的在全麻下使用纤维光导喉镜插管的平均时间36min相近。预知插管困难者的插管时间较未预知插管困难者平均延长49min,则是因前者为清醒插管,需要有足够时间完善咽喉及气管内粘膜的表面麻醉。因此,在主要技术指标上,BTII基本已达到了纤维光导喉镜的先进水平。研究结果还显示,熟练者和非熟练者均无2次以上操作发生,但非熟练者2次操作成功的发生率和插管时间明显多于熟练者,表明应用这项技术仍需要有一定的操作经验。此外,从本研究得到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可得出近似公式b=a+12(cm),以此作为引导管定位的量化标准较以前根据管状呼吸音定位的方法更准确、省时。本文中,有关插管并发症如鼻衄等多因动作不够轻柔和操作次数增多所致,对于初学者尤需注意避免。

  综上所述,BTII光导食管引导插管技术可用于多种气管插管困难病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其成本远低于纤维光导喉镜(400∶1),因而具有推广价值。

造成喉咙痛你也算它是危害?过几天不就好了的嘛。

麻醉插管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的,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比如口腔黏膜损伤、牙齿损伤、咽痛,严重一点的会造成声门小关节的脱位,需要治疗。

  在我们临床工作中如何加强护理,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呼吸机治疗常见的并发症

  11与人工气道有关的并发症主要有损伤、导管堵塞、气管黏膜溃疡等。

  12呼吸机通气支持直接引起的并发症主要有:通气不足、通气过度、气压伤等。

  2 呼吸机治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1与人工气道有关的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11损伤 为了避免损伤气道,医生应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插管成功率;插管过程中应动作轻柔,避免反复插管,护士应认真观察,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于插管困难者或不配合者,如果生命体征平稳,可遵医嘱应用肌松剂或镇静剂来协助完成插管。

  21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对于神清不配合的患者在建立人工气道前采取适当的药物镇静或局麻,可避免对循环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213导管堵塞 分泌物、痰液一定要及时清理,吸痰要彻底、到位,对痰液粘稠者应给予气管点药、膨肺后彻底吸痰,避免痰液粘于管壁上引起导管堵塞。对于躁动不配合治疗者应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口腔内放置一枚牙垫,避免患者将导管咬扁,造成导管堵塞。

  214导管误入一侧支气管 妥善固定导管,每班认真检查导管的深度,听诊两肺,判断两侧呼吸音是否一致,并及时准确记录,如果深度发生改变,立即给予调整。

  215导管脱出 妥善固定导管,寸带松紧适宜,以伸进一指为宜,固定的胶布如被口水浸泡应及时给予更换;呼吸机管路不应固定过紧,应有一定的活动余地,对于躁动、不配合的患者更应注意,以免牵拉使导管脱出;翻身时一定先把管路从机械臂上放下翻身后再重新固定,以免牵拉引起导管脱出。对于不配合治疗或无意识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约束,并加强巡视,以免自行拔出插管。

  216气管黏膜溃疡 套囊压力过大会造成气管黏膜毛细血管血流减少或中断而出现黏膜坏死,压力过低则出现误吸,套囊压力维持在20-25mmHg可以同时避免以上情况发生,因此,临床上必需严密检测套囊压力。对于长时间应用呼吸机而无法脱机的患者,应及早气管切开,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吸痰时负压不可过大,时间不宜过长,避免短时间内反复刺激气道,下吸痰管时不应给负压,以免导致黏膜破损,进而出现溃疡;严格无菌操作,有效清理呼吸道,避免气道黏膜继发性的感染。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痰液的性质、量。

  217皮下、纵隔气肿 气管切开24小时内护士应严密观察有无皮下气肿、纵隔气肿的发生,定期检查皮下有无捻发音,如果有要及时通知医生,及时给予处置,并记录皮下气肿发生的部位、范围,注意气肿范围有无扩大。

  22呼吸机通气支持直接引起的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21通气不足 应用呼吸机治疗应选择合适的呼吸机管路,减少呼吸死腔,保证呼吸机管路的密封,严密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参数,观察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222通气过度 患者如出现通气过度的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调整呼吸支持参数(减少潮气量、减慢支持频率、降低触发灵敏度),增加呼吸回路死腔(延长呼吸管路),也可使用药物抑制患者自主呼吸,同时积极处理高热、疼痛等。

  223气压伤 预防重点在于鼓励患者自主呼吸或采用部分通气支持方式,限制支持潮气量,合理设置高压报警限。

  224心血管功能抑制 预防及处理上应鼓励患者自主呼吸,尽量不使用呼气末正压,并使用强心药、升压药等稳定病人的心功能。

  225肺部感染 预防上应重视:进行适当的胸部物理治疗,定时翻身、叩背、体位引流、震颤、咳嗽、充分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采用封闭式吸痰方法;采用合理的气道湿化方法,临床上常采用蒸馏水加温湿化和气管点药湿化,蒸馏水每天更换,湿化罐每星期更换一次;充分进行声门下分泌物的引流;进行人工气道护理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插管内充分进行吸痰,并将口腔分泌物及时吸净,再进行口腔护理,防止分泌物流入气道引起肺部感染;鼻饲时应将床头抬高30-45度,可减少胃液反流,如疾病情况不允许,可协助患者右侧卧位以利于胃的排空,在鼻饲或进食前需检查气管内导管的气囊,并根据需要充气,避免食物反流时误吸;增加营养支持,增强机体抵抗力;严格进行呼吸机消毒与维护,做好呼吸机的终末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呼吸机管路内的冷凝水应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末端应低于气管插管的位置,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感染;呼吸机管路一星期更换一次,污染的随时更换。

  3 结论

  呼吸机的管理和护理是呼吸机治疗的重点,掌握了呼吸机治疗可能引起的并发症,掌握了预防方法,就会减少呼吸机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呼吸机治疗的效果。

标 题: 作者单位:山东飞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内容摘要: 为适应手术的需要 , 病人在手术时必须处于不同的手术体 1 对胃内压的影响 电动手术床 病人在手术时由于麻醉的作用 ,胃食管 位 。在手术时由于对病人实施了麻醉 ,病人全部或部分知觉已 连接部的关闭功能削弱 ,胃内容物易受体位的改变而发生反流 。 消失 ,肌肉松弛 ,保护性反射作用大部已消失或减弱 ,基本失去 侧卧位较仰卧位易反流 ,头低位时最易反流 ,但可积聚于咽喉 , 自主调节能力 。因此 ,改变体位所产生的生理功能变化可较明 并经口腔流出 ,所以发生误吸的机会较平卧位为少 。 2 手术体位的安置 显 [更多详细]手术无影灯, 电动手术床, 有关, 手术, 的几, 种体, 位介, 正文内容:为适应手术的需要 , 病人在手术时必须处于不同的手术体 1 对胃内压的影响 电动手术床 病人在手术时由于麻醉的作用 ,胃食管 位 。在手术时由于对病人实施了麻醉 ,病人全部或部分知觉已 连接部的关闭功能削弱 ,胃内容物易受体位的改变而发生反流 。 消失 ,肌肉松弛 ,保护性反射作用大部已消失或减弱 ,基本失去 侧卧位较仰卧位易反流 ,头低位时最易反流 ,但可积聚于咽喉 , 自主调节能力 。因此 ,改变体位所产生的生理功能变化可较明 并经口腔流出 ,所以发生误吸的机会较平卧位为少 。 2 手术体位的安置 显 ,如果不加以注意和及时处理 ,最终可出现缺氧 、 二氧化碳蓄 积、 低血压 、 心动过速以及神经损伤或麻痹等并发症 1 。故不适 手术体位的安置 ,首先要符合手术的要求 ,但又不能过分妨 当的手术体位可增加病人的痛苦 ,延迟康复 ,甚至造成不可挽回 碍病人的生理功能 。安置体位应着重注意各种衬垫物和支撑物 的后果 。因此 ,合适的手术体位对手术病人是十分重要的 。 的放置位置和支撑点 ,着力点和固定点要满足手术和病人的要 1手术体位对生理的影响 求 ,在此前提下 ,保证着力点不妨碍病人的呼吸 ,不能影响静脉 1 1 对呼吸的影响 手术体位对呼吸的影响主要来自地心引 回流 ,不能导致软组织受异常压迫和牵拉 。 2 力和机械性干涉两方面因素 。血管中的血液和胸腹腔的脏器 2 1 仰卧位 仰卧位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术体位 , 普通外科 、 (或巨大肿块 、 妊娠末子宫 ) 均可随体位的改变而产生相应的引 心脏外科 、 泌尿外科 、 骨外科 、 神经外科和妇产科的大部分手术 力作用 。对胸腹腔和膈肌施加外来压力 ,如垫物安置不当 ,肾垫 均可采取此种手术体位 ,但根据各个手术的不同 ,仰卧位在摆放 或胆囊垫升起 ,过屈截石位或俯卧位时病人自身的体重压迫胸 时又有不同的侧重点 ,可分为以下几种 。 腹壁 ,腹腔深部牵开器压迫肝区或脾区 ,胸腹腔内垫塞纱布 ,手 2 1 1 水平仰卧位 水平仰卧位是应用最多的仰卧位 ,适用于 术助手依靠于病人胸部等 ,均为机械性干扰的常见原因 。这些 普通外科 、 心胸外科 、 妇产科等 ,如脾切除 + 断流分流 , 房、 室间 干扰可以导致胸廓和膈肌的活动受到限制 , 膈肌上升使胸廓容 隔缺损修补 ,经腹子宫肌瘤切除等 。其要点为头部垫高 3 cm~ 积减少 ,辅助呼吸机的有效性减退 ,肺泡受压萎缩 ,呼吸道无效 5 cm ,以保持前屈 ,利于放松肌肉和静脉回流 ,对头面部或颅前 腔、 阻力和顺应性改变 ,肺内血容量改变或肺血管系淤血以及肺 窝手术尤为重要 ; 双臂伸直贴向体侧 ,用事先放置于胸背部的横 通气和灌流比例变化 。 被单卷裹固定 窝部用软垫垫高 20 度 ,使膝关节和髋部适当屈 1 2 对循环的影响 手术病人一经麻醉后 , 其呼吸动作 、 骨骼 曲 ,利于放松腹壁肌肉减轻腹肌对胸廓呼吸动作的限制 ; 足部不 肌张力 、 心肌收缩力及血管收缩等代偿机制被抑制或削弱 ,循环 应覆盖重被褥 ,不能将器械盘压在足上 。 系统内的血液几乎完全可被体位改变所支配 。改变手术体位 , 2 1 2 头高斜坡位 适用于普通外科 、 口腔科 ,如颈部巨大肿 可使病人体内静脉血液出现重分布 ,增加或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 瘤、 腮腺混合瘤切除等 。摆放此种体位时手术床呈水平位 ,而头 出现一过性低血压 。例如采取头高 30 度体位 ,可立即出现低血 侧高 10 度~15 度 , 足底应贴于支撑架 。此种体位对于呼吸功 压 ,随即改为头低 30 度体位 ,血压又可有效回升 ,如突然搬动病 能较差的病人是有效和适宜的 ,但不利于循环 。人 ,甚至可诱发病人急性虚脱而发生猝死 。这类意外易发生于 2 1 3 甲状腺手术位 主要用于甲状腺手术 。其要点是在轻 术毕血容量不足或血管机能尚未完全恢复的病人 , 以及心肌明 度头高斜坡位的基础上 ,垫高肩部 ,使头保持后仰位 ,颈部伸直 , 显劳损或贫血虚弱的病人 。 并处于最高位置 ,有利于减少手术出血 。长时间头部过度后仰 , 1 3 对脑组织血流量的影响 改变体位对脑血流量的影响较 易导致颈部肌肉牵拉过度引起术后枕部头痛 。少 ,且为间接影响 。正常脑组织血量的维持主要靠平均动脉压 2 1 4 头低斜坡位 常用于休克病人 ,手术床呈水平位而头侧 和脑血管阻力两项因素 。脑血管阻力在直立位时最小 ,在水平 低 10 度~ 15 度的斜坡位 , 有利于下肢静脉回流和维持循环 。 仰卧位时有所增高 ,头低位时则显著增高 ,不利于脑血流灌注 。 避免过度头低 ,因为可能引起呼吸功能不全 、 颜面部水肿 、 结膜 对原先已有脑水肿的病人则影响更明显 ,应给予警惕 。 水肿和眼球突出 ,甚至可因脑静脉淤血而致脑水肿 。472 CHIN ESE NU RSIN G RESEARCH March ,2005 Vol 19 No 3B 素也有生理性因素在内 ,常同时并发循环系统的功能紊乱 。 3 1 1 肺通气不足 任何压迫或限制胸廓活动 ,以及影响膈肌 收缩的因素 ,导致胸廓 - 肺顺应性降低 ,均可引起肺通气不足 。 早期可能影响轻微 ,但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 ,可出现缺氧和二氧 化碳蓄积 。 3 1 2 呼气性呼吸停止 即迷走性呼吸停止 ,当病人由仰卧位 改为坐位或头高斜坡位的过程中膈肌下沉 、 肺泡持续扩张 、 肺泡 牵张感受器持续兴奋 ,通过迷走反射导致呼吸停止 。一旦发生 , 可通过压迫上腹部以抬高膈肌或注射大量阿托品 。 3 1 3 上呼吸道阻塞 在侧卧 、 俯卧或坐位姿势中 ,如果头颈 前屈过甚 ,容易导致上呼吸道梗阻 ,即使已经行气管插管 ,也有 导管折屈梗阻的可3 1 4 肺部疾病播散或窒息 痰多 、 咯血或支气管胸膜瘘的病 人 ,当取健侧卧位后 ,患肺的脓 、、痰 血容易侵入健侧引起疾病播 散 ,如果突然大量涌出 ,易导致急性窒息 。 3 1 5 误吸 、 窒息 术前禁食不严或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 ,如 果存在体位安置不当而出现呼吸困难腹压增高时 , 容易促使胃 内容物反流引起误吸 ,严重时可致窒息 ,甚至猝死 。 3 2 循环系统并发症 手术时手术体位引起的循环系统的并 发症是十分常见的 ,而且有时是不可避免的 。对此 ,手术时护理 人员应密切观察 ,及时发现并向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汇报 ,以免 引起难以纠正的循环功能紊乱 。 3 2 1 有效血容量减少 、 低血压 下肢的潜在贮血容量可达 600 mL ,在取坐位或头高位时血液容易淤积在身体的低垂部 位 ,从而出现严重的低血压 。为防止这类并发症 ,可将下肢用弹 力绷带包扎 ,减少血液的淤积 。 3 2 2 急性循环功能不全 、 血压骤降 病人在麻醉后循环代偿 功能减弱 ,如果突然改变体位或搬动病人 ,可诱发急性循环功能 不全和血压骤降 ,甚至导致猝死 ,多见于血容量不足 、 血管紧张 度减退 、 心肌明显劳损或贫血虚弱等病人 。 3 2 3 急性肺水肿 、 顽固性低血压 截石位时如果将双腿抬 高 ,回心血量可显著增加 ,对心肺功能低下的病人可能超出心脏 负荷引起急性肺水肿 。如将抬高的下肢放平 ,有效循环血量可 骤减 ,出现血压下降 ,甚至出现顽固性低血压 。 3 2 4 产妇仰卧低血压综合征 妊娠末期的产妇取仰卧位时 , 巨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而使回心血量骤减 ,引起血压下降 ,甚 至循环虚脱 。此时 , 将病人改为左侧卧位 , 或将子宫向左侧推 移 ,或向上托起子宫 ,症状可缓解 。 3 2 5 血压急剧升高 巨大腹腔肿瘤病人 ,在仰卧位时可能因 肿物压迫腹主动脉而引起血压急剧升高 , 严重者可继发左心衰 竭。 3 2 6 血管并发症 截石位时 ,膝部约束带过紧 ,可造成下肢 静脉血栓形成 ,支腿架对动脉的压迫 ,对老年人有可能导致 动 脉栓塞引起小腿坏死 。上肢过度外展 、 外旋 ,时间过长可引起手 指坏死 。长时间为头低位可引起面 、、颈 眼部充血水肿 , 甚至出 现脑水肿 。 3 3 周围神经损伤 在手术过程中手术体位固定不当可引起 周围神经损伤 。在麻醉状态下病人的肌肉松弛 ,生理反应减弱 , 软组织 、 神经 、 血管所受的压力和牵张力超过其代偿程度 ,易损 2 1 5 屈氏体位 将病人的 窝部安置在手术床的中 、 1/ 3 末 交界处的可折叠部 ,头部呈 10 度~ 15 度低斜坡位 ,手术床的末 片摇低 30 度 ,可减少下肢静脉回流 ,避免单纯头低斜坡位的缺 点。 2 1 6 胆囊垫升起位 主要用于胆囊切除 、 胆道探查的病人 , 将病人的胆囊部位安置在手术床的胆囊垫上方 , 当手术需要时 将其升起 。胆囊垫的升起可限制下胸廓呼吸动作 ,妨碍下腔静 脉回流 ,引起血压骤降 ,时间越长影响越大 。 2 2 侧卧位 侧卧位经常用于心胸外科 、 神经外科 、 骨科和泌 尿外科手术 3 , 如小切口房 、 室缺损修补 , 食管癌根治 , 椎管探 查 ,肾切除等 。其中 ,当用于泌尿外科手术时 ,将病人的腰肋部 置于肾垫上 ,称为肾垫升起位 。摆放侧卧位时应注意 : 头部与躯 干应保持正常关系 ,不扭转 、 前屈或后伸 ; 下位下肢取髋膝屈曲 接近 90 度 ,有利于固定及放松腹壁 ; 上位上肢保持伸直位 ,两膝 之间放置软垫 ; 胸侧壁的下方 ,靠近腋窝端垫以软垫 ,避免臂丛 神经和血管受压 ,同时有利于手术野的显露 ; 骨盆是固定侧卧姿 势的重点部位 ,可在其前后放置大砂袋 ,再用宽布束带行约束固 定 ,在不妨碍手术野的前提下 ,用宽胶布粘贴于肩胛部作牵拉固 定 ,防止病人前倾 。 2 3 截石位 截石位常用于妇科手术 、 泌尿外科手术及肛肠手 术 ,如经阴道子宫全切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等 。安放截石位 时不应采取头低斜坡位 ,抬高或放平下肢的动作要缓慢 ,特别是 对于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 ,支腿架应衬以软垫 ,以防腓总神经损 伤或 窝动静脉栓塞 ; 过屈截石位可加重腹腔内容物压迫膈肌 , 应予以警惕 。 2 4 坐直位 坐位姿势仅适用于颈椎椎板手术和后颅窝手术 , 因为这种姿势有利于暴露手术野 ,减少静脉充血 。坐直位时应 着重于体位的固定 ,包括将手术床调整为中间凹 、 两头高 ,双肩 部需用弹力绷带加以固定 ,上下肢也需用弹力绷带固定 ,以减轻 周围静脉淤血 。坐直位有明显的缺点 ,即对循环功能影响明显 , 容易并发脑气栓 , 而且体位的固定不易保持 , 近年来已较少采 用 ,而以侧卧位代替 。 2 5 俯卧位 俯卧位适用于脊柱椎板手术和后颅窝手术 。在 行俯卧位手术时应注意 : ① 在病人麻醉后特别是行气管插管全 麻时应缓慢将病人转为俯卧位 ,头、、颈 胸椎应在同一水平上旋 转 ,防止颈椎损伤和气管插管滑脱 ; ② 在双肩及胸骨柄位置安放 垫物 ,同时在骨盆安放垫物 ,以双侧髂前上嵴和耻骨结节作为负 重点 ,应做到胸腹壁稍离开手术床而呈悬空状态 ,保持膈肌的呼 吸功能不受影响 ; ③ 保持垫物的稳定性十分重要 ,否则如因病人 体重压迫 ,可以引起呼吸困难和缺氧 ,并可压迫下腔静脉影响静 脉回流导致顽固性低血压 ; ④ 俯卧位时如果腹部受到垫物轻度 压迫 ,便可引起远端静脉压明显升高 ,如果压迫严重可导致下腔 静脉完全闭塞 ,下半身的血液将通过椎旁静脉网回流入心 ,椎板 手术的手术野出现淤血 ,渗血增加 ,影响手术操作 4 - 6 。 3 手术体位不当引起的并发症 正确舒适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7 。因手 术体位不当引起的并发症可分为两类 , 即生理性和解剖性并发 症 。生理性并发症多由重力因素和反射因素引起 ,主要表现呼 吸功能和循环功能的改变 ; 解剖性并发症由压迫 、 牵拉和限制等 因素引起 ,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 、 血管和软组织的损伤 。 3 1 呼吸系统并发症 体位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可有机械性因 伤 ,尤其是位置浅表的周围神经 。在头低斜坡位 ,腕部被固定而 身体下滑时 ,颈丛神经受牵拉可引起损伤 ; 上肢过度外展 、 外旋 , 护理研究 2005 年 3 月第 19 卷第 3 期下半月版 ( 总第 140 期) 或侧卧位未给以上胸部枕垫 ,可损伤到臂丛神经 ; 桡神经和尺神 经位置表浅 ,固定不当易被挤压受到损伤 ; 面部受压还可引起面 神经损伤 ; 在截石位和侧卧位时 ,腓总神经可因膝外侧受到支架 和其他硬物挤压而受到损伤 。手术者不自觉的对病人的挤压也 是造成周围神经损伤的重要原因 8 。根据解剖关系和诱因 , 重 视体位的安置 ,周围神经损伤可防止 。一旦发生周围神经损伤 , 需用夹板固定肢体 ,并进行主动和被动肌肉活动锻炼 ,多数可在 6 个月内得到恢复 。 4 其他特殊并发症 在全麻肌松药的作用下 ,颈部肌肉张力消失 ,移动或固定病 人头部不当 ,可引起颈椎损伤性截瘫 ,病死率极高 。对头部固定 不当还可引起眼部损伤 9 。骨突出部位如髋 、、、髂骶 足跟或头 枕部受到长时间固定压迫 , 可出现皮肤和皮下组织红肿损伤或 压疮 。此外还可能出现局限性脱发和腰背痛等并发症 。 5 讨论 根据不同手术的需要和实施手术者的要求 , 在尽量减少对 病人生理功能影响的前提下 ,放置于充分暴露手术野的体位 ,根 据实践经验所知 ,除病人个体疾病因素外 ,安放体位时应使头与 躯干成一直线 ,摆放体位时应考虑手术过程中人体各系统的适 应能力和各部位所能承受的压力 ,尽量减少病人痛苦 。实践证 明 ,卧位的摆放应按人体力学要求 ,既暴露切口 ,又减少压力 ,以 最大限度降低手术体位所带来的并发症 。 因此 ,在工作中要求巡回护士对各种手术体位对各系统的 473 影响应做到心中有数 ,掌握好安置手术体位的基本功 ,发现问题 及时更正 ,切实做到预防在先 ,防患于未然 。

气管插管护理:1、对插管的深度做好标记,以便于观察导管是否移位,百如下移至一侧主支气管可致单侧通气,上移至声门上即丧失人工气道的作用。2、听诊肺部呼吸音情况,有无单侧支气管插管、肺不张。3、充气气囊压力应小于27kPa(20mmHg),有的可小于40kPa(30mmHg),注气5ml左右,一般4-6h放气一次,每次5-10min,以防粘膜受压而损伤。放气前应先吸净气囊上方、气管及咽喉腔的分泌度物或血液,以免误吸入肺或造成内窒息。4、保持足够的液体量,维持体液平衡。吸入气体予以充分湿化,每天使用生理盐水200-400ml。5、每天进行口鼻腔护理,随时清除分泌物。拔管指征:1、所需机械通气治疗的基础疾病、创伤已稳定或得到明显改善,能自主摄入一定的热量、营养,状态和肌力良好;2、败血症已容得到控制;3、心血管功能基本稳定,心排指数>2L/(min·㎡);4、呼吸功能明显改善,自主呼吸强,需呼吸机支持的通气量<180mL/(kg·min);5、吸氧浓度<40%时,PaO2>80kPa(60mmHg);6、PEEP≤049kPa(5cmH2O)。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2992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9
下一篇2023-10-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