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主也曾经一度热爱健身,也在学校办了一张健身卡,后来大二课多了起来也就没有续卡了。根据我在健身房一年多的健身经验呢,我来回答一下答主的问题。
答主问年卡有哪些优缺点?
不妨先来说说优点。最直接的,年卡的价格更划算。一般来说,几乎所有的健身房的价格都是时间越长,价格约划算的。像我当初健身的那家健身房,年卡的价格是2000元左右,而当时我办卡的时候问他们的客服说1000块钱能办多久,结果他们说最多只能 办到三个月。而最便宜的就是三年卡,价格只要4000不到。哪个划算,当然一目了然了。所以呢,从这方面来看,年卡的价格毫无疑问有很大的优势。但初次接触健身的人一定办年卡最合适吗?当然不是,年卡也有着不可避免的缺点。
其实年卡的缺点就在于年卡的时间太长了。因此对于很多人,年卡并不是最适合的。至于这个不适合是怎么样一个概念,题主可以打开58同城或者赶集网,在网站上搜一下健身卡转让,你能看到不小数目的各个健身房健身卡转让信息并且有时甚至会以极低的价格转让。一般情况下,转让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工作调动或者居住地变动。有很多人办了年卡,结果因为住址的变动,甚至城市的变动,导致来健身房健身很不现实。所以要么就把卡里剩下的时间浪费掉,要么就低价转让给别人。所以对于工作或者生活环境经常有变动的朋友,办理太长时限的健身卡都可能不是最合适的。因为到时候转让卡一定会造成一笔不小的损失。
2健身难以坚持。这种情况往往是最多的,很多人受网络上一些健身或者一些文章的影响,心血来潮去办了一张健身卡,更有甚者甚至一口气办了很长时限的卡,结果三分钟热度,越来越不愿意跑去健身,健身这种热情也就不了了之,答主身边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开学办了健身卡后最后仅仅跑去健身房洗澡而已。所以对于初次健身的朋友,我个人更加建议办一张月卡或者季卡,先看自己能否坚持下来,要是能够坚持下来,再续更长年限的也不迟。
3对健身房感到不满意。有些人可能在办卡时没有考察清楚健身房的具体情况,结果可能因为人多器材少等原因,选择了换健身房,这种情况也还是有的。
所以在办健身卡的时候,各位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
以上。
今儿下班后没有赶紧回家,因为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没有做—— 我在积蓄着耐心和决心前往已经宣布倒闭和即将关门的健身房奥森 。
上次去还是上周五,那时距离12月4日我知道老板携巨款跑路已经十余天。周五那天听同事说,可以前去登记健身卡情况。去了也就登记了姓名、手机号码和卡号及期限,其它关于具体处理方案,都没有,然后就说是让12月22日再来。
记得那天,乱糟糟的健身房,脏兮兮的淋浴间和更衣室,早就没有了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上团课的大教室摆了个乒乓球桌,几个年纪大的人正在那里玩乒乓。周边设施杂乱地堆积着。前台围着的都是一些从来没有见过的老年人,我只在中午运动,而他们应该属于晚上来洗澡的那拨人,听说他们当中很多人办的是十年卡或者终身卡……
今天过来一看,会员资历方面,原来的老板唤潮看来还是诚意满满的,一页半纸的备选健身房,可以以卡余额的5%转会费,去往任何一家。如果选择唤潮,还可以省却这5%的费用。问起私教的情况,比上次有进展的是,说没有方案,只能先登记。不过那表情似乎在说,其实登记也意义不大。
出来健身房,是冬至黑黑的天,虽然有点阴冷,但是不至于寒。想到前两周刚刚看过的《寻梦环游记》,觉得今天应该是这边世界和那边世界共享共通的日子,早先对于这个些许有点恐惧的日子,如今却满怀好感。
无论如何,通过血泪教训,我和健身房关系的第一个阶段已经彻底结束。今儿回顾总结一下,一一历数那些或隐或显的坑,也为日后的健身之旅能够走得更为扎实平稳。
深坑1:有卡不用。 这是大多数办健身卡的人最终选择的结果,但说心里话这确实是成本最小的一个坑。去年3月,我们同时购买奥森(当时还叫唤潮)会员卡的有20多人,据我观察,一个月来一次两次的人就算“常客”了,那些从头到尾就没见过的人估计就有一半。一年之后,愿意继续续卡的人也只有四五人而已。
其实,买卡时就知道会有这样结局的人肯定不少,但是我们总是倾向于乐观估计未来,这是人的本性。后面由于主动或者被动的原因,每去一次健身房都需要很多理由来支持。在奥森办卡之前,我曾经在一个单位内部用的健身室买过多年的卡,价格比较便宜,但是基本的健身器材和瑜伽课程还是一应俱全的。就是这张卡,使用频率也少得可怜。这其间有两次外借和挂职的经历,那更是半年以上的“买卖不见面”。
深坑2:健身鸡汤。 我承认,我“意志坚定”地办卡并确定无疑地要购买私教课程,就是因为看了一篇网上阅读量甚众的文章。平常跑友圈流传类似的健身文章其实非常多,但我一直觉得,力量训练自己练练就得了,俯卧撑和平板支撑差不多可以解决大多数问题。可是2016年初,我看了一篇文章,语言平实,经历真实,感受朴实,有简单真实的数据,就说她自己花了几万块的私教课如何在半年之内彻底改变的故事。一般这种文章会配有让人喷鼻血的和鸡血文字,但是这篇却没有,仿佛就是隔壁单位的一个普通女孩的遭遇。我一下子被打动了,觉得以目前跑步的实际情况确有必要去体验一下私教课程。
同志们同志们,喜欢读鸡汤不是坏事,却千万不要忘了结合自身情况加以甄别。有时候表面上情况看起来差不多,实践起来,却千差万别。自制力如何?爱不爱研究(从看不看产品说明书就能看出来)?有没有钻研精神?这些比有没有钱的影响力更大,效果也更加不同。
和我差不多同时在健身房开始增肌训练的一个同事,他自己研究课程,一开始还总是请教我一些问题,后来简直就成了我的老师。我时胖时瘦,他却线条越来越清晰,人也健硕了很多。像我这种基本属于“不带着脑子”去训练的人,也不愿意多花时间去研究,我感觉还是认认真真做一些基础性的“傻事”为好,鸡汤之类的文字还是一律不要去看为好。
深坑3:频频换教练。 我的结论是: 让你买课的教练一定不会把让你买的这个课程带结束。 一年半来,我的教练前前后后换了十几位,这个行当的流动性实在太大。不要小看这换教练,坏处多多。 最大的坏处是,训练失去延续性。 健身本来是个延续性的工作,体能在不断变化,生理心理也都在不断变化,可是现实逼你需要不断对新教练说,自己的健身目的,自己目前的基础,然后教练还需要根据你说的和实际运动表现不断进行调整。每次运动还需要查看以前的资料——大多数教练根本就不愿意在某个个案上多花时间。等到好不容易熟悉了,教练又换了。 第二个坏处也是非常明显的,训练失去统一性。 每个教练的动作习惯都不一样,有时候差异之大让人惊讶。比如,有个教练说坐推或扩胸时,腰部都需要贴着器械后背,避免腰部借力。另一个教练却认为必须得空出一个拳头大小的空间,这样才能更好地运动到胸部。再加上每个人喜欢做的动作也千差万别,所以感觉我每次都在做不一样的动作,但是最后啥动作也没深刻记住。
第一次找教练指明要最好的教练,因为我认为自己有比较丰富运动经验,后来,他们就推荐了一位所谓的“金牌教练”,我迄今还记得他的名字叫King,体验了一节课之后,买课、一周三次训练、一日三餐上传饮食照片等等。正在我觉得一切步入正轨之际,一个月之后,他和我说他老婆怀孕,要回家陪着,然后帮我换个教练——嘿嘿,后来有人告诉我,king是自己去开工作室去了。还有一个特别棒的拉伸课教练,我真心实意第二次买他的拉伸课,希望能够长久带下去,可惜一次课没上他也跟着去工作室了。还有一个教练说是回老家结婚去了,结完婚,说那就继续生了孩子再来上班。反正大多数莫名其妙地就离开了。
深坑4:变着法子卖课。 和一切服务行业一样,利润是他们最大追求目的,所以买课,买买买,是他们万变不离其宗的宗旨。嘴巴里也许会说“帮助你减肥”、“帮助你实现目标”等等,但经常主动地提出买课确实是他们的属性。有些人对抗促销很有方法,不管你怎么说,只买自己最迫切需要的;但是也有像我这样的,其实本来只有百分之十的需要,但是在一再游说下,反而容易一冲动去购买自己只会后悔、也不太符合自己收入水平的产品。
根据我观察,健身房促销的方法一般有却不限于以下几种:
需要法: 你肌肉太紧张了,拉伸课是必须配备的,一般来说力量课都是一对一配上拉伸课的,否则锻炼效果减少一半云云。
业绩帮忙法 :“姐,我业绩压力太大了,这个月还缺少一点点,能不能帮个忙?”或者“资历要升级了,还差一点点积分,不管多少,表示一下也可以。”或者直接如那个回家结婚生孩子的教练一般,声称只需要交1000元定金就算是帮忙提高绩效了。汗。
促销赠送法: 逢年过节、双十一双十二、周年庆什么的,健身房会搞一些听起来很合算的促销活动,什么满十送一啊,什么八五折啊,这时教练经理就会像蜜蜂一般,不停地在耳边叨叨。耳根软的人也会不胜叨扰,掏钱平息。
体验法: 我的拳击课就是因为体验一节之后决定买的。那节体验课确实紧凑简洁,我也发现拳击燃脂效果很好,双眼直盯着对手攻击,显然有利于祛除我内心的懦弱和恐惧,而且拳击教练还是专门教泰拳的高手,我亲眼看到他依靠双手抓着柱子,硬硬将自己横着空中的样子。只可惜,拳击课只上了两节,我右手小指就开始腱鞘炎,至今也没有好清楚。拳击课至今还烂在健身房的电脑里。
深坑5:毫不留情地打击。 天下所有的老师和家长基本上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不表扬”。道理很简单,你这个也好,那个也好,那么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健身房私教的不表扬当然更有营销上的目的。比如,一个会员自己在练器械,就会有教练上来说,你这个动作不规范那个动作很危险,想要做得对,自然是由专业教练指导才对。请了私教的呢?教练也会经常叨叨,啊呀,体脂又上来啦,肌力还太差啦,动作还是不协调……怎么办呢?应该多来啊,每周至少三次,每次至少两个小时,一个小时力量,一个小时拉伸。要不就说,我另外有个学员,每次来三个小时;要不,上周我有一个会员,一次性买了100节私教课,她体脂率已经百分之15了。别小看,“别人家的孩子”套路,哪里都有。
深坑6:这当然是最大最深的坑,坑中之坑——倒闭关门跑路。 当我买下三年期的会员卡,当我一次次买下私教课时,虽然心里对魔鬼身材充满了期待,但是对健身房能不能维持到那一天也有担忧和害怕,以及鬼使神差的狗屁侥幸理。同事说你怎么敢胆大买那么长时间的年卡,我想仰天长啸:“还不是因为贪便宜和侥幸心理”。天下之大,怎么会那么巧,关门就会是这家呢?
事后想想,奥森发展太快,快得不可思议,确实有违常理。半年之内,收购、合并了将近40家连锁店。听说收购了20家左右的健身房之后,就去银行贷款;而同时,奥森早就开始运营另一个门类——济地金融,借着推销高利理财产品,已涉及金融诈骗。如果我能在易名之初,就想着在网上查查当成集团、奥森健身和济地金融等之间的关系,估计也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大的损失。
当然,作为一位普通的运动爱好者,我们当然没法具有一双慧眼去看透商业运营背后的利益纠葛,但是抱着“天上不掉馅饼”和“不为别人的目光去选择”,只遵循内心真实的需要,只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总归是没错的。
像这次,我几乎没有犹豫,还是选择自己承担转会费,转到附近较近的一家健身房。而这次,我真的要凝神屏气,靠自己,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练好身上的每一块肌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自制力不够坚定:大部分人一两个月不间断去健身房健身还能够坚持,但是时间再长就无法坚持下去了。截止到2020年1月10日,据统计办完健身卡后坚持不下去的人已经达到60%了。所以也别太过气馁,自制力差是人类的共性,只要能够坚持下去还是能够挽救自己的。
2、冲动消费:很多拥有健身卡的人,绝大部分是因为健身房工作人员的推销,一时脑热冲动的购买了健身卡,因而也可以了解到这类人群,冲动的消费下必然不能坚持。
3、工作太忙,空闲时间太少:办健身卡的人大部分是白领、金领。作为高档写字楼的办公室精英,因此这类人在工作上相对来说是比较忙碌的,因为会忽视锻炼。
扩展资料:
为了健身,花钱买了东西最终却闲置浪费,这些看起来十分“合理”的理由,背后隐藏着的是体育消费的不理性:办卡时满腔热情,心怀憧憬,可三分钟热度一过,就再不愿意去健身房走一趟。
体育消费中偶尔不理性也不是只有坏处,有些人因此迫使自己养成了运动的习惯,有些人因为“试错”的过程而发现到底什么运动才适合自己。真正让人担忧的是,有些人以为买了跑步机、办了健身卡就是热爱运动的表现,更能因此变得更健康。运动并没有捷径可走,想着花了钱就能坐享其成,太不切实际。或许对这些人来说,花钱满足的是购物欲望,而不是运动需求。
人民网-人民日报体坛观澜:我们为什么办健身卡
人民网-浙江坚持锻炼的成年人近15% 四成健身卡休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