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经济不景气,健身作为非刚需,市场出现了不少跑路等行业不理想现象,而许多按次付费的互联网健身馆正在兴起。
随着用户对运动健康生活的多样化需求,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去提供运动健康服务和商品将成为一种趋势。如果加盟这些互联网健身馆品牌,或者自己运营一家不同于传统的健身馆,采取不收会员费,主打“线上预约,线下健身”的模式,应该是比较可行的。
近年来,随着国民健身理念的增强,全民健身热潮在全国各地兴起。与此同时,健身馆、体育场馆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2013年中国商业健身俱乐部总数为5000余家,其中80%基本在维持或亏损状态。来自2018年健身行业报告数据则显示,近84%的健身俱乐部熬不过12个月。
超鹿运动、懒人易健等就在全国不少城市推出了互联网健身房。它们打破了传统健身房“会员卡”的零售模式,并将健身与康复产品结合,推出包含运动健身、健康管理、形体雕塑等医健课程。
从全国范围看,近年来也诞生了不少智能化健身平台,如光猪圈健身、LikingFit、乐刻运动等,它们通过对线下场景和服务的优化升级,结合智能化前沿科技,为用户提供更灵活、舒适、便利的健身体验,一个“新零售健身圈”正在形成。
在健身课程方面,健身馆建议推出减脂、增肌、美臀、燃脂热舞、普拉提等私教课程及舞蹈团操等健身课程。不同的是,在吸引会员方面,可以按次体验付费,不需要像在传统健身馆那样一次性购买一整套课程。而且,消费者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定制个性化私教课程。在价格上,课程售价不能与传统健身馆差距太大,而主要是根据私教的级别区别定价。在设施上,除了配备了卫生间、淋浴房等设备,可以自行运营或外包餐厅,售卖三明治、面包、沙拉、果汁、气泡饮料等健康轻食。
如果是加盟品牌,平台方会通过APP、地推等进行导流,向加盟健身馆分配会员。而个体健身馆就要通过大众点评、美团等城市生活平台,高德、百度等地图进行基础的宣传,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健身号、时尚达人等进行品牌形象的包装和推广。在社交媒体时代,用户还是很乐意分享健身照片和视频的,相信只要你场馆条件、运营服务能做的好,客流自然不用太发愁。
健康意识的提高在带动健身器材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健康食品的发展,近年来健身食品资本频频入局。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健康食品宣传的健康理念很好的契合了消费者的需求,调查显示约65%的消费者愿意为宣传有益健康的产品买单。未来随着健康产品不断的丰富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多元,这一赛道还将涌入更多的竞争者。
1、健康食品领域资本频入
面对健身行业智能化的必然趋势,众多资本开始进入市场。2020年国内健身行业共发生42起投融资事件,其中健康食品16起,占比最高;其次是智能健身与实体门店,均为7起,占比均为167%。
2、大多代餐产品用于替代正餐
健康食品往往与“轻食”挂钩,现代的轻食概念兴起于国外,从英式下午茶到西式简餐,制作简便的点心、三明治构成了早期轻食的雏形。后来,轻食在发展过程中又融合了日式餐饮的“定食”理念,并逐步表现出“三低两高”(低热量、低脂肪、低盐、高蛋白、高膳食纤维)的特点,越发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发展至今,轻食概念进入健身行业演变成了代餐产品,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代餐产品分为全面营养型与部分营养型,其中全面营养型主要指液体类代餐、代餐奶昔等;部分营养型又分为主食类与非主食类,具体情况如下:
对于代餐食品,大部分消费者选将其作为晚餐或午餐,其中在晚餐及晚餐前后食用的消费者最多,为35%,用于午餐及午餐前后的消费者为32%。代餐产品大多用来替代正餐,用于应酬或者正餐之外的场景较少。
3、消费者消费意愿是行业火热的基础
目前大部分代餐产品价格普遍更高,但是仍有不少消费者愿意为其买单。据了解,消费者购买代餐产品的动力主要是因为其宣传中提及的健康元素,而关于消费者支付产品溢价的意愿调查显示,消费者最愿意为宣传有益健康的产品买单,这一比例大豆了65%;其次便是优质产品,占比达到了51%;剩余的支付动力因素则均低于50%。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健身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并不存在所谓的普遍化,只不过是因为现在网络上兴起了一股健身的潮流,于是作为互联网比较玩得转的大学生而言,他们也是这股风浪的第一波尝试者,于是也就纷纷的开始模仿起了网上的健身运动,开始在健身房进行锻炼了。
但是这只是一种盲目从众的状态罢了,很多人充了几千块钱的健身卡,最后只去了健身房几次,随后就闲置下来了。后面再去这些健身房的时候,多半是以拍照为目的,而不是再考虑健身方面的问题了。拍几张帅气的照片发到朋友圈,感觉自己好像又变优秀了,在朋友圈里面的地位又高了一点,于是健身也就成为了一个面子工程。
大部分的人去健身房运动都坚持不下来的,基本上是只能维持三五天的样子。所以我们一时脑热花那么多钱去办一张健身卡年卡,实在是毫无必要。一方面是浪费的父母的血汗钱,另一方面这都是我们生活费好不容易省出来的。一次性充到这种没必要的地方去,这又是何必呢,只是给自己买一个心理安慰吗?
除了这些喜欢假装健身的人之外,还有一波人也是雷打不动的安逸。像他们是从来不考虑什么健身运动的,他们只是喜欢在宿舍里面玩游戏,做一个安安静静的美男子。
像他们这些人,一旦下课放了学之后匆匆忙忙就赶往宿舍了,在游戏面前一切都是浮云。健身房就是给自己钱都不会去,更何况还需要给他们钱呢。又要出一身的汗,又要花那么多的钱,自己去操场上面跑两圈多好,所以在他们面前健身运动基本上是不会存在的。
现在大部分喜欢健身的人无非就两种,一种是对自己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视的心态的人,另一种是特别喜欢减肥又有自律能力的女孩子。
中国健身房市场已有20年的发展历史,总体来说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打力量型健身,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健身房投资规模小,主要针对男性顾客,强调体型肌肉塑造,专业性强,参与人少;第二阶段,主打有氧健身,90年代初到1998年,国外有氧运动的兴起,带动中国健身房发展,有氧健身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而且会员制的概念逐步流行;第三阶段,主打时尚健身,自1998年后至今,产生了健身房投资人,凭借投资者的资金保障,大型健身房应运而生。
近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倡导,以及2008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中国人的健身意识得到了很大提高。此外,由于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管理,近年国人尤其重视通过体育运动增强预防疾病。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针对20-69岁人群的调研发现,我国有51%的人群进行健身运动,比2013年提高15个百分点。2009-2014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断上升,2014年人数达到383亿人,庞大的健身人口未来将为健身行业带来巨大的需求。
目前全国健身房正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增,行业规模不断增大,2015年,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健身房数量已经超过4000家。但是国内健身房市场品牌分散,中国前十大品牌健身房仅占市场整体的164%,剩下的健身房又以非连锁为主,约占668%。较为分散的市场格局,对于巨头而言还有较大发展空间。今后健身房市场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高,实力较强的连锁健身房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因为今后人们对连锁健身房的信任度会逐渐增强。
未来健身房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在美国,每八个人中就有一个在健身,平均1万多人就拥有一家俱乐部,而我国平均100万人还不到1个,这意味着我国健身房市场还有较大潜力尚待开发。当前健身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健身房的市场价值将会进一步释放。
健身房的模式正在不断创新,与互联网融合后,逐渐出现娱乐化、碎片化、服务化的发展趋势。健身当前已经成为了一种健康、时尚的运动,能够覆盖更为广泛的消费者。而线上课程的出现,能够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产品的线上课程进行健身。目前人们对专业教练的需求日益增强,专业教练对人们的运动指导有较大意义,同时能够增强消费者的运动体验。
2015年我国健身房市场约为700亿元,随着人们健身意识进一步提升,健身房商业模式进一步成熟,市场将呈稳健发展态势。到2020年我国健身房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30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
欢迎关注活跃传媒的官微官网与我们探讨。
健身行业在国外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国内目前还刚开始起步并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
那么,在行业形势一片大好的前提下,健身教练这个职业发展又是如何呢?
薪资水平
底薪(一线城市2500左右,二三线城市1800-2000之间)+课时费(一线城市300元/节起,二三线城市200元/节起);健身教练平均薪资15000左右;
发展方向
可以看出,无论是从行业前景,薪资待遇还是职业发展这几个维度来看,健身教练都是一个值得被看好的职业。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谁都可以去做健身教练呢?答案是否定的。
据健身教练黄埔军校(梦想青成)统计,目前从事健身教练的人群中,退伍军人,体育专业学生,退役运动员,健身爱好者等人群占到总数的百分之八九十,也就是说从事这个行业的大多都是有专业背景,或是有训练基础,又或者是对健身有着天生的爱好的人群。
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健身教练资质乱象调查 资质证书五花八门多达20余种 花费几百元即可免试拿证 业内人士呼吁制定从业标准
在某App上,一个教练晒出了自己多达9种的健身教练资质证书
“3月不减肥,全年徒伤悲”,进入3月不少人开始健身锻炼。而在健身教练的选择上,不少人坦言主要“看外形”,至于教练是否经过考核持证上岗则不得而知。北京青年报教务老师调查走访本市多家连锁健身房及健身工作室发现,健身教练的资质证书五花八门。作为从事与健康密切相关活动的专业人士,健身教练有统一的门槛要求吗?健身房宣称的“高级”教练是如何评定的?对此,北青报教务老师展开了调查。
现象
健身房数量激增 练“坏”就医不在少数
北青报教务老师近日走访了位于亚运村、回龙观、双井、青年路等区域的健身房,通常是从地铁口一出来,就有拿着宣传单的人上前热情地打招呼:“游泳健身了解一下。”以青年路区域的朝阳大悦城为坐标,通过某App查询附近的健身房,一公里内就有38家。而双井附近一公里的范围内,更是查询到多达90家健身房。目前市面上的健身房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连锁机构,另一类是在公寓内的“家庭式健身房”,对外的名字多为“健身工作室”。
一方面健身房数量激增,健身教练需求巨大,但另一方面到医院就医的健身患者也不在少数。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科医生邵振兴告诉北青报教务老师,平时会遇到不少因健身不当而出现损伤的患者,“比如使用器械健身的人会因为力量过大而造成肩关节损伤、髌骨关节软骨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等。”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有很多种,除了因为自身把控不当之外,与健身时有没有专业教练在旁指导以及教练的水平高低都存在一定的关联。(教务老师 张小妹 彭小菲)
调查
健身教练证书多达20余种
上周末,北青报教务老师来到褡裢坡地铁站附近一家健身房,不少人在这里挥汗如雨。一侧墙壁上贴有在职教练的介绍,介绍中不乏各种资质证书名称,例如“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亚洲高级私人教练资格认证”等。
在某App上,不少健身房也晒出其健身教练的证书。北青报教务老师浏览了十余家健身房,就看到21种不同的健身教练资质证书,名字称号五花八门,例如,中国健美健身独立培训师证书、社会体育指导员证(健身教练)、高级私人体适能教练证书、私人健身教练职业技能培训证书、诺亚第肩颈功能训练结业证书、SSC运动科学课程证书、中国健美协会专业健身指导员证书、全能私人教练专家证书等。
根据证书的落款不难发现,这些证书的出处主要有三类:体育总局或人保局、健身协会、培训公司。证书内容里,虽然最显眼的都是“高级健身教练”、“教练称号”等字眼,但仔细看不难发现,数量最多的还是培训结业证书,证明“在某某地方经过培训,现已结业”。
采访中北青报教务老师还发现,不管是哪类健身房,都没有明确的、统一的教练入职门槛或资质要求,有些需要查看教练的毕业院校和职业资格证以及经验,知名健身房还要再进行内部考核。“家庭式健身房”的招聘门槛则比较低。大悦城附近某公寓内的一个健身工作室,其负责人此前是健身爱好者,据他透露,自己在招聘时主要看有没有健身基础,如果教练没有资质证书,会在入职后再组织培训考试。
网售证书免试7天可拿证
北青报教务老师在前述21种健身教练资质证书的发放机构中,联系了一个落款为“人才荣誉信息管理中心”的公司。对方表示,他们只负责制作证书并把证书信息录入网上系统,不管是高级教练、中级教练还是初级教练,只要按照相应的等级付费,提交姓名等信息就可以了。“我们不考核等级,根据客户需求定制”,而不同的级别价格也不同,初级证书480元,中级680元,高级860元。此外,每年还需要缴纳20元的信息维护费。
这家公司官方网站的介绍中写着“经主管部门批准”,但对于是哪家主管部门批准,工作人员含糊其辞,并一再强调自己就是一个信息平台。
北青报教务老师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健身教练证”发现,办理教练证、瑜伽证的商家就有200余家。北青报教务老师联系了其中两家,要求看证书样品,而对方发来的证书样品与北青报教务老师探访的健身房里展出的部分证书完全一样,“社会健身指导员证”、“中国国际信息化人才资格认证的健身教练”等都在列。卖家还表示,办理这些证书都不需要考试,只要填写基本信息并支付200元至500元不等的费用,最快的7天就可以拿到证书。(本组文/教务老师 张小妹)
观点
缺乏统一标准致使证书泛滥
为什么这么多证书能生存?业内人士和专家普遍认为原因有两个:一是行业发展迅速,健身教练需求量大;另一方面缺乏统一的从业标准。
首都体育学院教务处副处长、青少年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博士张世平说,从健身行业1998年前后进入中国市场起,就一直存在证书泛滥的状况,多数都是收钱、发证,真正把培训技能放在第一位的还比较少。此外,随着健身市场的不断扩大,健身资格证书种类也越来越细,康复、营养、核心训练、拉伸训练……都能有一个证书。
在健身行业工作十余年的陈曦对此深有感触。她说,目前业内比较认可的是美国运动协会(ACE)、美国国家体能协会(NSCA)、美国运动医学协会(ACSM)、美国国家运动医学会(NASM)的国际四大教练认证,但实际上多数人拿到的都是短期培训公司的证书。而由于市场对健身教练的需求太大,所以招聘时就不那么严格,真正“持证上岗”的健身教练比较难找。“健身行业现在发展很快,出现大大小小很多健身房,对健身教练的需求也迅速增加。市场无限发展,人员无限量招,但规则和制度缺失,就出现了现在这种证书泛滥的情况。追根溯源,还是因为目前对于健身行业人员配备的标准缺失。”
应制定从业标准且门槛不宜过低
“我认为无论何种证书,都应该有一个基本的从业标准,门槛不宜过低。尤其是那些没有任何从业经验的人,随便拿个证书就上岗,去指导别人健身,是有危害性的。”张世平建议,健身教练资格证书的发放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对那些有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出身背景的人,经过培训可以上岗;二是如果没有专业背景,就要有在这个行业里的实践经历,应该从基层做起,逐步熟悉这个行业,积累一些常识和经验,再去接受系统培训。
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主任周旭亮律师提醒市民,在选择健身房及健身教练时,应当先核实健身房是否拥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健身教练是否拥有国家或协会颁发的教练资格证,在核实完上述情况后再行付款及运动健身。(本组文/本报教务老师 张小妹 雷嘉 彭小菲)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首先,健身房行业建设并不算特别规范,因为是近些年才迅速发展的产业,因此政策还不够完善。并且国家对于这一个行业的监督还不到位,因为这一个行业本身也没有形成一种业内标准,因此不论怎么说,它这一个行业还不够完善,因此导致有的健身房质量层次不齐,并且相关人员也是良莠不齐。
具体事例有最近人民日报讲到的一位女孩脑子一热花了整整十四万班了一张健身卡,但是当她要退卡的时候却被要求赔四万五。这是一位在南京的女士,她就是经不住推销,最终花了十四万去购买了一位私教的健身课程,回家后她想退款,可是事情却往往没有那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要赔钱,那就是这一个健身房的合同上面写着的这个合同签订之后想要撤销这一个合同,那必须要支付百分之三十的违约金。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当这一位女士打电话去12306投诉之后,再到这一家健身房去找相关人员的时候,发现这一家健身房的总经理和私教教练相继离职了。这时候可算是把金女士坑惨了。(相关的文章可以去寻找人民日报的相关文章,那里有更加全面的信息)
与此同时,健身房建设的不完善发生也是正常的事情,小编的学校是国内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在学校内的一家健身房也是差一点坑骗了大量学生的健身费用,最终还是消防领导出面才将这一个健身房的情蛊解决好。此类事情在健身运动事业上是层出不穷的,因此我们悬着去健身房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比较正规的健身房。
更加上有的一些相关的健身人员并不是正规来源,行业规范也不是很完善,因此我们在健身房的时候,更加要注意与一些陌生人保持距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