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目前的健身行业

怎样看待目前的健身行业,第1张

近几年来,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数量和规模都有大幅度提高,城市居民用于个人健身的消费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明显高于全球20%的平均速度。体育健身产业在我国还属于处在成长初期的新兴产业,它是一项前景广大的朝阳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据前瞻《中国健身俱乐部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健身俱乐部增长208%至4425家,会员数量增长213%至66338万人。不过,与美国等拥有成熟健身市场的国家相比,国内健身会员渗透率提升空间广阔。

当前,我国健身行业只是起步,民众的健身观念也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具备实力的健身房有望形成自身品牌力,实现连锁式复制和扩张,未来行业将形成“强者恒强头部集中,持续涌入尾部分散”的并行格局。

中国健身行业增长空间大,传统与新型结合颠覆想象

然而对比发达国家美国来看,我国健身行业的发展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根据三体云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健身行业渗透率(健身人口占总人口)高达203%,而中国只有31%。结合Frost&Sullivian的一则数据,2018年我国全民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率为187%,也小于美国的359%。

根据《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则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运动人群由2015年的36亿人提升至5亿人,对应健康休闲产业规模由

2015年的8000亿上升至3万亿,政策保障下可以预见短期内我国体育健身休闲行业的发展会持续增长。

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健身行业将从过往的销售主导向以重视用户体验提供服务转变,传统健身俱乐部已在内容上作出变革,而新型健身房也在把握住一定流量后开始向其他业务延伸。以超级猩猩为例,其在拥有了一定的用户流量后,2019年在上海开了第一家专门的私教门店,探索新的盈利点。在团课内容、私教这两个领域,新型健身房与传统健身俱乐部的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健身俱乐部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国家提出大健康时代,现在大力支持健身行业的发展,健身行业的发展是一个大趋势,在未来十年健身行业的发展都会如火如荼。健身教练也是一个热门的时尚的高薪行业。现在健身教练已经成为国内十大高薪行业,现在健身教练的月薪基本都在一万以上,好的教练工资两万,三万都很正常,积累足够的经验的健身教练还可以自己投资开家工作室或者小型的健身房,这都是一个特别好的职业规划。

现在健身行业就是为了帮助大家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走进健身房锻炼的会员都会请一个专业的健身教练一对一指导自己训练,因为专业的健身教练都是经过专业的系统培训之后考取国家相应的证书才能上岗就业的,专业的健身教练都具备专业的运动康复技能,普拉提孕产技能,体能训练师,可以帮助不同的人群解决各种问题。

健身行业的发展还是很大的,人们已经开始越来越注重健康,而长期坚持健身,对自身又有很大的好处,所以现在的健身行业,还是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国民健身锻炼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庞大的健身人口为健身房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我国健身俱乐部数量从2009年的2959家持续增长至2014年的3662家,虽然在2011年-2013年间,由于健身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出现关门潮,健身俱乐部数目增长率有下滑迹象,但是随着近年来需求的释放,健身房行业呈现复苏趋势,2015年健身俱乐部数目增长率高达2084%,数目达4425家;健身俱乐部会员数目增长率达2136%,数目达66377万人。

在健身俱乐部数量和会员人数迅猛增长的推动下,我国健身俱乐部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健发展,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健身俱乐部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健身房市场产值仅700亿元,随着健身意识的进一步提升和健身房商业模式的进一步成熟,预计2017年健身房市场规模将达878亿,未来五年有望保持12%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0年将达到1230亿元。

当前中国前十大建身房市占率仍较低,前十大健身房总品牌店面数目仅有740家,占市场总体健身房数目的164%,剩下的健身房以非连锁为主,约占健身房总数的668%。实力较强连锁健身房区域化特点仍然较为明显,与零售等业态受历史遗留原因较难进行跨区域扩张不同,健身房行业并不存在较强的区域壁垒,未来具有较大的整合市场的空间。

如今经济不景气,健身作为非刚需,市场出现了不少跑路等行业不理想现象,而许多按次付费的互联网健身馆正在兴起。

随着用户对运动健康生活的多样化需求,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去提供运动健康服务和商品将成为一种趋势。如果加盟这些互联网健身馆品牌,或者自己运营一家不同于传统的健身馆,采取不收会员费,主打“线上预约,线下健身”的模式,应该是比较可行的。

近年来,随着国民健身理念的增强,全民健身热潮在全国各地兴起。与此同时,健身馆、体育场馆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2013年中国商业健身俱乐部总数为5000余家,其中80%基本在维持或亏损状态。来自2018年健身行业报告数据则显示,近84%的健身俱乐部熬不过12个月。

超鹿运动、懒人易健等就在全国不少城市推出了互联网健身房。它们打破了传统健身房“会员卡”的零售模式,并将健身与康复产品结合,推出包含运动健身、健康管理、形体雕塑等医健课程。

从全国范围看,近年来也诞生了不少智能化健身平台,如光猪圈健身、LikingFit、乐刻运动等,它们通过对线下场景和服务的优化升级,结合智能化前沿科技,为用户提供更灵活、舒适、便利的健身体验,一个“新零售健身圈”正在形成。

在健身课程方面,健身馆建议推出减脂、增肌、美臀、燃脂热舞、普拉提等私教课程及舞蹈团操等健身课程。不同的是,在吸引会员方面,可以按次体验付费,不需要像在传统健身馆那样一次性购买一整套课程。而且,消费者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定制个性化私教课程。在价格上,课程售价不能与传统健身馆差距太大,而主要是根据私教的级别区别定价。在设施上,除了配备了卫生间、淋浴房等设备,可以自行运营或外包餐厅,售卖三明治、面包、沙拉、果汁、气泡饮料等健康轻食。

如果是加盟品牌,平台方会通过APP、地推等进行导流,向加盟健身馆分配会员。而个体健身馆就要通过大众点评、美团等城市生活平台,高德、百度等地图进行基础的宣传,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健身号、时尚达人等进行品牌形象的包装和推广。在社交媒体时代,用户还是很乐意分享健身照片和视频的,相信只要你场馆条件、运营服务能做的好,客流自然不用太发愁。

  前景及趋势看好,建设器材和健身俱乐部都是不错的创业方向。参考《中国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现代人注重健康管理,近年国人尤其重视通过体育运动增强预防疾病。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针对20-69岁人群的调研发现,我国有51%的人群进行健身运动,比2013年提高15个百分点。2009-2014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断上升,2014年人数达到383亿人,庞大的健身人口未来将为健身行业带来巨大的需求。

  随着我国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加强,健身行业发展的速度依然比较可观,从2012年开始增长速度有所放缓。2014年,健身行业产值达到127228亿元,增长率为818%。

  目前商业健身房一般采取会员制收费,健身房会员总数和健身房收入关联较大。受健身俱乐部数量的影响,会员数量在2011-2013年间也出现了放缓趋势,而近两年有意愿参与健身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会员数量出现了显著的增长。

从总量上看,2018年国内健身俱乐部门店数已达46050家,规模和美国基本持平。但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健身产业的渗透率还远远低于美国。其中,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健身房相对规模较早,但受限于市场容量,规模相对较小。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健身产业的潜力十足,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北上集中,新一线西南繁荣

全国城市中,2018年北京、上海俱乐部数量旗鼓相当,均为1300-1400家左右。还有,深圳俱乐部数量为731家,广州685家。在新一线城市中,成都、重庆健身产业发展势头旺盛,在过去一年内保持了较高增长率,而成都俱乐部数量达到558家,仅次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可谓是发展繁荣。

转型升级,智能健身成趋势

互联网智能健身房因其创新运营模式,也引发了资本关注。2018年,在健身领域融资事件共41起中,其中与互联网智能健身房有关的融资数量有15起,占比达37%。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此类创新模式尽管看似更适应市场需求,但占比仍然较低。从细分品类来看,健身俱乐部依然占据最多的市场资源并且增长稳定,北上广深有4179家健身俱乐部,而近两年兴起的互联网智能健身房目前仅在一线城市布局,北上两地不足400家,仅占比4%,未来有望成为健身房的新一轮发展趋势。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健身俱乐部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4248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2
下一篇2023-10-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