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身房训练肌肉围度

关于健身房训练肌肉围度,第1张

初学者的训练强度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一味追求大重量。简单地说,任何动作做小重量、多次数时,能够加强耐力;而做大重量,少次数时,则能增加肌肉围度。一般来说,耐力训练用的重量,应该是你做大约12~15个就力竭的重量,做3~4组;而围度训练要用你只能做3~6个就力竭的重量,做2~3组。具体数量建议根据个人情况问下专业教练或自己所在健身房达人。

一般健身的头3个月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当然在这其间也要养成正确的姿势和用力习惯,和正确的呼吸方式,否则很快就容易进入瓶颈期。

同一个大肌群的训练间隔48~72小时,肌肉练习后需要得到及时的营养补充和休息,过多训练不利于恢复生长,当然间隔大于72小时的话效果又下降了。

另外,有个说法是30%的锻炼加70%的营养才能加强增肌效果,建议多吃牛肉、鸡胸肉和蛋白,特别注意运动后1小时内务必进行营养补充。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上臂围度主要指的是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围度。30CM对于一般的成年人来说不算什么,中等体型身材的围度基本上都在28CM左右。像健美运动员奥林匹亚先生罗尼库尔曼的上臂围度就达到了585CM。但是像LZ一样13岁就能有30CM的上臂围度其实还是很厉害的。

健身人员的肌肉纬度是指肌肉的横截面大小。

如果你是去健身房,就选择大重量,少次数的做相对部位的器械肌肉练习。比如胸大肌联系的杠铃推胸。可以选择你的绝对力量的60%开始做,每组10次左右。(不包括热身组)然后逐渐加大重量,减少次数。每组直到力竭为止。

5组左右就可以换另一种器械继续深刺激肌肉。另外要选择蛋白质的摄入量。要快速练起肌肉围度,没有蛋白质的帮助是不够的。正确的选择合适的蛋白质,一般的鸡蛋清就可以。煮鸡蛋的清。每天分不同时间饮食10个左右的蛋清,(蛋黄每天最多吃俩)训练前吃一点,训练后多吃一点。另外训练时要保持水的正常摄入。

1、上下身比例:以肚脐为界,上下身比例应为5∶8,符合“黄金分割”定律。

2、胸围:由腋下沿胸部的上方最丰满处测量胸围,应为身高的一半(测量时,被测者身体直立,两臂自然下垂,测量未成年女性时,测量者将皮尺水平放在两肩胛骨下角,前方放在乳峰上,测胸廓一周的围度。测量成年女性时,测量者将皮尺水平放在两肩胛骨下角,前方放在第四根肋骨与胸骨的连接处,测胸廓一周的围度,先测安静时胸围度,再测深吸气时胸围度,最后测深呼气时胸围度。

3、腰围:在正常情况下,量腰的最细部位,腰围比胸围小20厘米(测量时,被测者直立,两臂自然下垂,不要收腹,呼吸保持平稳。

4、臀围:臀部最大位置,臀围比胸围大4厘米。(测量时,被测者两腿并拢直立,两臂自然下垂。测量者将皮尺水平放在髋部左右大转子骨的尖端,围臀一周臀部最粗的地方所测得的围度为臀围)

5、肩宽:两肩峰之间的距离,肩宽等于胸围的一半减4厘米。

6、大腿围: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线下,大腿围比腰围小10厘米。

7、小腿围:在小腿最丰满处,小腿围比大腿围小20厘米。

8、足颈围:在足颈的最细部位,足颈围比小腿围小10厘米。

9、上臂围:在肩关节与肘关节之间的中部,上臂围等于大腿围的一半。

10、颈围:在颈的中部最细处,颈围与小腿围相等。

只要你不是身高特别高的(在1米95以上),也不是用药(类固醇这类的,不是说蛋白粉这种补充剂,注意区分)的选手,不吃那种体脂率超过的,那么46厘米的臂围都可以算作绝对一流的水平了。

举几个例子,刘孟易,国内顶尖的健体运动员,身高也有1米78,普通人中绝对算比较高的了,一般状态下的臂围也就45厘米多点,充血状态下为48厘米,还有拿到IFBB职业卡中国最年轻的健体运动员,“小萝卜”张哲瑜,屈臂的臂围也就435厘米,充血状态下46厘米多,这都是国内顶尖,国际比赛上也能拿到冠军的健体人才,身材在普通人中也不算矮的,不充血也达不到46厘米的水平,46厘米真的已经很强了。

当然了,你可能感觉,好像这几个练健体的,围度也不那么大,不是我们认识的那些肌肉巨兽阿,那些健美的都是动辄50+的臂围阿,而且身高也都不算高。记住了,不论健体运动员怎么说,他们用不用药,健美运动员不用药是不可能的,在保持低体脂的情况下,还要有那么大围度,必须要药物来促进。

如果真的有人在体脂不高的情况下,还能有一个类似职业健美运动员的围度,那么这个人的天赋也已经到了,上 科技 可以冲击冠军的程度,那么也没有必要坚持自然。而且就算是真的有人有这么好的基因,也是在全世界都凤毛麟角的数量。

举几个臂围能过50的例子,下面这个人,我想很多健身爱好者都知道他,可以说是最出名的“健身网红”之一了,轮子哥Larry Wheels,他身高1米86,体重将近120公斤,可以做超过300公斤的触胸但是无停顿卧推,200公斤的卧推对他来说只是普通的训练组,他的臂围是大约527厘米(2075英寸)。

还有中国的IFBB Pro程亦山,1米75,臂围有52,非赛季甚至能到53+。

这两位这种的人,一般健身房根本不可能见到,所以臂围46厘米,真的很厉害了。

本人看自己充血47cm的臂围,真没感觉大在哪里

(1)男子个人的七个规定动作:

①前展双肱二头肌

面向裁判员直立,两脚自然开立,抬起两臂,弯屈肘部与肩齐高,两手握拳,拳心向下,收缩肱二头肌及全身肌肉。

②前展双背阔肌

面向裁判员直立,两脚自然开立,以两手握拳或张开的方式置于低腰部,然后用力伸展背阔肌,同时收缩全身前面的肌肉。

③侧展胸部(左右侧不限)

运动员选择较好的一只手臂侧向裁判员站立,以右侧为例:右手弯起,紧握拳,左手握住右手腕,右腿屈膝以脚尖点地,挺起胸部,用力弯屈右臂,使右臂肱二头肌收缩隆起,同时收缩腿部肌肉,尤其是股二头肌和小腿肌。

④后展双肱二头肌

背向裁判员直立,弯屈双臂与腕部(动作与前展双肱二头肌相同)。然后一脚以脚尖着地提起脚跟向后支撑,用力收缩全部手臂以及肩部肌肉、上下背肌、大腿、小腿肌肉。

⑤后展双背阔肌

背向裁判员直立,将双手置于腰部,肘部张开,一脚以一脚尖着地,提起脚跟向后支撑,将背阔肌尽力伸展,用力收缩小腿肌。

⑥侧展肱三头肌(左右不限)

侧向裁判员站立,双手置于身后,再以双手指互勾或者以后面的手握着前面的手的手腕,靠向裁判员的这条腿必须屈膝以足尖着地,用力收缩前侧手臂展示肱三头肌,并提起胸部,用力收缩腹肌及大、小腿肌。

⑦前展腹部和腿部

面向裁判员直立,将双手置于头后,一只腿向前伸出,收缩腹部肌肉,身体向前微倾似含胸拔背的动作,同时收缩前伸腿的肌肉。

(2)女子个人的五个规定动作

①前展双肱二头肌

面向裁判员直立,双手上举过头手臂与躯干成45度,两手张开放松或者握拳,右腿向右方伸直,收缩肱二头肌。 腹肌、大腿肌、小腿肌。

②侧展胸部(左右不限)

侧向裁判员直立,前腿向前屈膝脚跟提起,前面的手臂弯成90度,掌心向上。其它要领与男子侧展胸部要领相同。

③后展双肱二头肌

背向裁判员直立,双臂上举过头成45度,两手张开放松或者握拳,一条腿向后侧伸出,脚跟提起,收缩肱二头肌、上背肌群、骶棘肌、大腿肌、小腿肌。

④侧展肱三头肌

侧向裁判员站立,要领与男子侧展肱三头肌要领相同。

运动员也可选择较好的一只臂展示肌肉,右(或左)侧对裁判员,前腿向后伸直,两臂于身后,收缩肱三头肌、胸肌。腹肌、大腿肌、小腿肌。

⑤前展腹部和腿部

(3)男女混合双人的五个规定动作

要求与男子个人和女子个人规定动作相同。

(4)自由造型

自由造型运动员应从前、后、左、右四个面来显示体形和肌肉。动作数量:男子不得少于15个;女子不得少于20个。每个造型应有短暂的停留。自由造型是运动员能否表现出艺术化及舞台舞蹈化动作,来展示其肌肉发达程度的表演

竞赛时间

(1)“自选动作”(即自由选型)比赛时间

男子个人、集体造型为60秒;女子个人为90秒;男女混合双人、女子双人为120秒。

(2)其它各项比赛时间

根据裁判长的讯号开始、转换或结束动作。一般在1.5

分钟左右,最多不超过2分钟。运动员走上比赛台后,应有礼貌地自然站直,面向裁判员。表演结束后,仍应是自然站立姿势,向裁判员鞠躬示礼后,立即离开赛台。

竞赛规程

1、男女个人竞赛

预赛:全体运动员按号序入场,排成一行或多行,由裁判长指挥,分别做四个转向。然后运动员按5人为一组,男子做四个规定动作,女子做五个规定动作。裁判员以“×”号为记选出其认为最佳的15名运动员。记录员根据裁判员选定的名单,统计出“×”号最多的15名运动员参加复赛。如计算15名时,遇有相等的“×”号者,须再进行“比较淘汰”,直至选定入选人数为止。

复赛:第一轮运动员按号序逐一入场,在自备音乐伴奏下做自选动作。第二轮全体运动员按号序入场,自然站立,由裁判长指挥做向后转两次,随即站到裁判长示意的位置。裁判长根据裁判员提出的比较号码,进行规定动作的比较,每组一般不超过3人,直至比较结束。

决赛:运动员按号序逐一上场做自选动作,然后全体运动员入场,由裁判长指挥集体做规定动作动作。最后在大会备用音乐伴奏下,全体运动员做不定位的自选动作。

2、男女混合双人竞赛

预赛:与男女个人竞赛相同。

复赛:第一轮运动员逐一进场,在裁判长指挥做五个规定动作,随即站到赛台后部或两侧,等候比较。根据裁判员提出的运动员赛号,进行五个规定动作的分组比较。比较结束裁判员在第一轮评分表内打分。第二轮运动员按号序逐对入场做自选动作。裁判员在第二轮评分表内打分。在计算时,将两轮评出的有效名次分相加,即为运动员的复赛得分。根据分数大小选出参加决赛的六对运动员,遇得分相同时,则以小分值多者名次列前。

决赛:运动员按号序逐对入场,做自选动作。做完退场,然后按号序令前三对一组上场,做五个规定动作,再三对一组做规定动作。裁判员在决赛评分表内打分。记录员把决赛分和复赛分相加,即为运动员的决赛总分。

3、集体造型复赛

集体造型表演赛每对不得少于三人参加,时间为60秒,按国家规定的省、市、自治区标准排列,逐队上场表演。裁判员在集体造型评分表内打分。

4、女子双人竞赛

女子双人表演赛只进行复赛和决赛,表演时间为90秒。

复赛:运动员逐队上场,在自备音乐的伴奏下做自选动作。裁判员在女子双人比赛评分表内打分。记录员收回评分表,计算名次。选出六对参加决赛。即为运动员的决赛得分。

决赛:运动员逐队上场做自选动作,记录员计算名次分时,应将复赛和决赛两轮得分相加。

5、单项特别奖

1、最佳表演奖

⑴全体入场,介绍运动员,集体做五个规定动作退场。

⑵逐一上场,做自由造型。

2、最佳动作配乐奖

⑴全体入场,介绍运动员,集体做向右的四个转向退场。

⑵逐一上场,做自由造型。

3、女子最佳腹肌奖

⑴全体入场,介绍运动员,不退场。

⑵前展腹部肌肉。

⑶从左右45度角的侧面展示腹部肌肉。

4、男子最佳小腿肌奖

⑴全体入场,介绍运动员,不退场。

⑵集体做向右的四个转向。

⑶从内外侧展示左小腿。

⑷从内外侧展示右小腿。

⑸从后面展示左右小腿。

⑹突出展示小腿的自由造型。

运动员服装

1、男运动员必须穿规定式样的比赛三角裤。

2、女运动员必须穿单色不耀眼的、能完全显露出腹部和背部肌肉的“比基尼”赛服。不能带有花纹图案、商标和任何附加的装饰品。也不能带有金、银闪光色。

3、男女混合运动员的比赛服颜色必须是一致的深色。

4、运动员的号码牌必须牢固地挂在或缝在比赛裤的左前侧。

5、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准穿鞋、袜,不准戴手表、手镯、脚镯、项链、耳环、假发和其它装饰物;身上不准贴胶布或裹绷带;身上不准有人工刺花。女运动员的头发不能披下超过肩部。

6、运动员可以在全身进行人工上色,但必须在预赛前24小时就用上。

7、运动员可以在全身涂少量的油,如植物油,不准用带颜色油。

裁判评分标准

1.男子个人

(1)肌肉 指全身结构统一的发达肌群,包括围度、力度和密度。约占评分比重的60%。

(2)匀称 平衡的骨架、端正而又比例协调的人体外观以及布局 观对称的肌肉形态。约占评分比重的10%。

(3)造型

用肌肉控制的能力,以展示身体各部肌群的动作。规定动作要规范,自由造型要连贯流畅具有艺术感,气质要与音乐、动作融为一体,整套动作要有鲜明个性。约占评分比重

的10%。

(4)仪表与气势 运动员的形象、姿态、发型以及赛场表现,约占评分比重的10%。

(5)皮肤 全身皮肤健康情况,有无纹身、斑痕及着色不当。约占评分比重的10%。

2.女子个人

(1)体格健康、强壮,约占评分比重的20%。

(2)骨架匀称、举止优雅,约占评分比重的20%。

(3)肌肉发达、线条清晰,四肢比例合适、肌肉分布匀称。约占评分比重的40%。

(4)气质高雅,仪态端庄,约占评分比重的 20%。

3.男女混合双人

(1)体型和肌肉发达水平是否和谐。

(2)表演的动作在姿势、节奏、幅度、体位、舞台气势、福韵等方面是否和谐。

(3)准确完成规定动作,做到动作配合默契。

(4)自由造型整齐一致,此起彼伏,你追我进、左右对称、前后呼应、刚柔相济。

4.女子双人 参考男女混合双人评分依据。

5.集体造型

队形变化连贯,精神振作,肌肉发达程度与体格匀称,表演富有创造性,造型具有艺术性以及整体性的舞台艺术感。

6.最佳表演奖(男、女个人,混双,女双)

①成套动作编排合理、流畅。

②动作有创新。

③造型具有鲜明的个性。

④肌肉清晰、匀称。

⑤从四个侧面展示形体。

7、最佳动作配乐奖(男、女个人,混双,女双)

①动作与音乐融为一体。

②音乐段完整。

③肌肉匀称、清晰。

8、男子最佳小腿肌奖

①整体匀称,有雕塑感。

②与全身肌肉比例协调。

9、女子最佳腹肌奖

①腹肌整体匀称,沟纹清晰。

②肌肉条纹与肌肉布局整齐有力度。

谢谢!

如果从外形上看,一个男人是否真的强壮,其实手臂肌肉的围度似乎并不能代表强壮,就算手机肌肉围度再粗也不能说明整个身体是否强壮,但是一双肌肉围度很大的手臂,从外形上看给人的感觉就是力量和强壮,从来没有健身训练的人,似乎永远感受不到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将短袖T恤袖口撑起来的感觉,当然脂肪也能撑起来,但是就是另外一种感觉了。

经常坚持健身的人似乎都会非常在意自己的手臂肌肉,会互相和周围的健身者相互比较,毕竟如果说两个男人比胸肌,那个画面确实有点奇怪,而且手臂肌肉围度是否够大,直接影响着你所在健身房的排名,虽说现在都会取消粗胳膊的男生为单身的“麒麟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麒麟臂就是手臂力量的体现,那么普通人手臂肌肉的围度与健身者肌肉的围度,差异有多大?

肌肉围度的差距

“绅士”也算是“麒麟臂”的忠实爱好者,对于自己的手臂肌肉也是格外在意,现在的臂围能够勉强达到30多,因为皮下脂肪比较低,所以看起来会更粗大一些,虽然也想着在提升一个档次,但是无奈确实天赋有限,像“绅士”这样的臂围在很多健身健美大佬的眼里,可能就是个稍微大个点的猴,但是如果和普通的男性比,个人还是很有自信心的,曾经也和一些工地工人或者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比较过,虽然说手臂围度可能相差不大,但是从健身审美的角度来看,普通人的手臂肌肉确实比不上健身者的手臂肌肉。

双臂力量的差距

手臂粗壮的人不一定手臂力量就大,胖子的手臂看起来也挺粗壮的,但是力量上甚至比不上普通人,但是我们这里说的是手臂肌肉的围度,而不是手臂的围度,很多人总是觉得健身力量训练,练出来的肌肉是死肌肉,没有一点力量,这点其实只要你去健身训练了,就会知道,训练出来的“麒麟臂”,力量真的很大,就拿最简单的掰手腕来说,就“绅士”这种菜鸡,和很多不健身的男人扳手腕,都没输过,所以从力量上来说,健身者的手臂力量要强于普通男性的手臂力量。

当然,手臂肌肉虽然重要,但是健身的人也不要过于去注重手臂肌肉的训练,而忽视掉其他部位的肌肉训练,毕竟只有一对强壮的手臂,看上去也会比较奇怪。

你觉得健身肌肉男和工地打工的工人掰手腕,哪个能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 https://hunlipic.com/meirong/94580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3
下一篇 2023-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