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最优的健身频率,一周练几次才是最有效的?
一项在里约热内卢大学的实验中,受测者分为三组,且每周训练的频次不相同,分为:每周两次(每周二、四)、每周三次(每周一、三、五)、每周四次(二、三、四、五)。
每组训练,使用相同全身性训练菜单,并于实验开始后第四、第八个月测量受测者在卧推、滑轮下拉、腿部推举此三项目的力量增幅。
实验结果发现:
三组在力量增长上无明显差异,然而,每周训练达四次的组别,在实验初期的力量增幅,的确稍高一些。
尽管有些研究指出:每周至少要训练3~5次,力量才会有显着增长,但此份研究却显示,随着训练时间增加,两者在力量增长的差异越来越小!
这对大家来说是个好消息,毕竟你不需要再去苛求自己的训练频率,只要坚持下去,效果一样很好。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训练频率,只能给大家一些大的准则:
1某个肌群的训练越是艰苦,它恢复所需的时间越长。训练强度如何衡量,比如说:你每次举起的重量为15kg,你完成了40次,那么这一项训练的强度就是600kg,如果下一次,你能完成更多,
2 肌肉细微损伤越严重,恢复时间越长。肌肉细微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机械功和离心负荷。
每组做8-12次时,损伤最严重(或者使用大重量,每组做30-60秒)。如果你的训练强调的是动作的离心阶段(比如慢速离心,强调离心的方法,专门的离心训练),损伤也很严重。
举例来说,举重选手每周可以训练6天,他们每组动作次数很少超过5次,离心阶段不存在,因为他们举起杠铃之后就让它自然下落,所以频率可以很高。
这也意味着,如果你是以增大肌肉为目的,那么最好你每次都要练到位,休息时间长一些;而如果你想练力量,那就加大重量,休息时间可以短一些。
具体的休息时间是怎样呢?
1 恢复能力强 / 训练时间多的人,在5-7天内,每个肌群可以练两次。
2 恢复能力一般,或者生活压力大的人,在8-10天内,每个肌群可以练两次。
这也不是绝对的,你还要考虑到间接训练(比如说,当你训练胸部时,肱三头肌也得到了训练)。
对于健身新手来说,建议的训练频率一周控制3次,如果你的体能基础很差,频率甚至会更低,那么这时,你每次应该把全身大肌群都练到,这样同样有不错的效果。凡事过尤不及,健身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你需要做的只是坚持,而不是临时卯一股劲拼命练。
1、在健身训练中基本的次数,要求每一组训练完成8~12次反复,也就是每一组至少完成8次反复,不超过12次反复。之所以是这个次数,是根据人体生物力学和经过长期科学实践后得出的结论。所以我们看到的大部分健身训练计划中的次数都是十次左右。当然训练是否非常有效,靠次数限制是不科学的。科学的做法是体会到训练肌群泵感为妙,泵感是检验训练有效的标志。
2、所谓泵感,就是目标肌肉在相当强度的抗阻力训练后,导致大量的血液涌向目标肌肉,此时,肌肉会产生膨胀的感觉,称为泵感,这个过程称为泵血。
3、接着说训练组数和次数,举个例子:有能力完成举起10次重量的能力,要求能尽力举起12次,使肌肉产生“发胀”的感觉。这也就是使局部位肌肉群在能产生10次力量的情况下,肌肉强迫产生举到最后12次的力量,并使肌肉产生最强烈的发胀反应。每组要做到规定的最后一次,它是指要求采用准确的技术动作能力举到最后一次。如果不能举到规定的次数,说明采用的重量太重了。如果超过规定的次数,说明采用重量太轻。
4、一般为了使局部肌肉群出现良好的泵感,每个动作需要练3~5组,每块肌肉采用3~4个不同的训练动作,每块肌肉群的总组数12~16组。小肌肉群的腹、前臂和小腿等每组练15~20次。
首先要明确一点的是,训练计划不会一直固定不变,因为你的训练目标会改变、身体的体型、体能也在改变,所以训练计划也要适时的进行更改以适应新的目标。
健身用的肌肉群分化训练是最常见最多用的方法,一般来说,胸部+肱三头肌/背部+肱二头肌/肩部+核心训练/腿部臀部/有氧练习或者HIIT为一个周期,然后再休息1-2天,正好是一周的时间。
在你刚开始接触健身或者停滞了一段时间再进行恢复时,可以进行全身训练,主要大肌群各自安排一组动作,每组3-5个动作,进行全身性肌肉适应训练。负重偏小、中等。
然后再过度到更加具体的分化训练,在强度、负重都较小的情况下,即使是腿部和背部这样的大肌群,也可以一周2-3次训练,增加频率提高肌肉耐力。
在强度递增的情况下,腿部和背部这样的大肌群,一般一周一次、最多两次,因为强度越大、越需要较长恢复时间,并且你还有其它部位和方式的训练安排。
但是腰腹核心可以隔天训练,只要没有肌肉酸痛感,时间又允许的情况下。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你要明确健身的目的,
为了减肥、还是为了增肌、还是为了 健康 保持运动!
为了减肥就多做有氧运动,比如跑步、单车、做操,
如果是为了增肌,就要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健身计划,
饮食、作息时间、训练计划、
吃好、睡好、练好、
自律的生活才能得到健身的效果
不谈饮食和休息的话,之谈训练,
首先要认识人体的结构,
人体各个部位肌肉的运动方式,
背部整体是个大肌肉群,
腿部整体是个大肌肉群,
手臂的肩(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属于小肌肉群,
肌肉的增长需要通过训练让肌纤维肌细胞拉伸充血,
然后提供足够的营养和休息就会增长,
背部和腿部的大肌肉群训练后需要72小时恢复时间,
手臂、腹部的小肌肉群需要48小时恢复时间,
还要根据训练量的大小来调整休息时间,
训练强度越大休息的时间越长,
所以健身的训练时间规划要根据以上的条件进行调整,
不能简单的说“周一练胸、周二练背”那么简单,
要综合整体来计划,
把身体的肌肉群分开练,(胸、背、臀腿、肩、手臂、腹部)
单独练一天胸,胸肌分上中下,主要动作以推胸和夹胸动作为主
单独练一天背,重要动作以拉的动作为主,从上向下拉,从前向后拉,
单独臀推练一天,主要动作以深蹲、弓步蹲为主,最好配护腰和护膝,
单独练一天肩,虽然练胸会刺激肩的前束,练背会刺激肩的后束,但是肩是分前束中束后束三部分,肩的中束不好练,所以单独练一天,
单独练一天手臂,虽然练胸和背的时候会刺激到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但是还是需要单独训练一天,
单独练一天腹部,也是练一练核心,练腹部的动作有很多,但是我要强调的是练腹部要以安全为重,不要把练腹部练成腰椎粉碎机,
以上训练中间也要穿插有氧运动,比如跑步或单车,
还有就是训练前后都要做好拉伸,
保护好自己的肩关节、脊柱、腰椎、膝盖,
量力而行的健身,循序渐进的锻炼,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祝你有个 健康 的身体!
健身6个月~1年之间,每周两次训练,每个部位练一次;每个部位1个主要动作+1个补充动作
健身1年~3年之间,每周2~3次训练,每个部位练一次;每个部位1~2个主要动作+2个补充动作
健身3年以上,每周最多5天训练,每个部位可以练两次,第一次主要部位训练负重大,组数多;第二次主要部位训练,负重轻,组数少;
1个主要动作+1个补充动作,比如 背部训练, 主要动作:引体向上或俯身划船 4~6组; 补充动作:坐姿下拉或哑铃划船 2~3组
新手建议三分化训练,一周训练三次,胸一次,背一次,腿一次,两个月以后在进行五分化训练,把手臂,和肩膀加入,一周训练五次,我这么练了几年,增肌成功
大家好,我是运动小知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
刚开始健身,周一练胸 周二背 周三 肩 周四腿 每天训练完都可以带几组腹肌做做
一个循环结束 休息一到两天 重复
练一段时间了 可以加入手臂日
等你进阶了
周一 胸三头 周二背二头 周三 肩腿 各种变换
三天就可以一个循环 不过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刚开始看自己身体承受能力吧,只要肌肉不是特别酸痛至少练三天以上吧,我刚开始练的时候每天都练,记得当时上班时上楼梯脚是用手抬上台阶的,这样我也没有停下来,记得坚持一个半月减少十斤,还塑形挺好的[微笑]
检测一个优秀的健身教练的关键之一是能否为健身会员制定安全、有效、个性化的健身计划,时刻监督会员的坚持情况,要有责任心,定期检查健身器材,保持训练环境的干净卫生,为会员的安全和健康负责任,如果你的健身计划非常成功,那么你的客户将会因为你的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甘之如饴的买单,这也是你能够在健身教练这个行业稳步发展的重要的一小步!
初次接触健身会员的时候,你端先要做的就是了解你的会员的健身目标是什么他们想要使自己的形体达到一个什么的标准。并且要细心的了解会员的身体情况:包括有没有受过大的伤病和相关的医疗记录,有针对性的对训练的时间和训练强度做出科学的调整,以免对身体造成二次的伤害。
为健身会员制定健身计划时要专门针对需求和目标,这样在锻炼的时候才会发出自己全部的心力,充满动力的集中精力努力锻炼。其次要有明确的书面计划,确保健身计划的清晰明确和可读,如果客户不能理解如何完成计划时,他们是不会执行计划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保障时间一定要高效,不要为会员安排与他们的需求和目标不相关的不能反映其需求和目标的运动,为他们制定有效的、对他们有利和让他们乐在其中的运动。
在为健身会员设置的耐力训练中,要保障训练量和训练的强度呈现反比的关系,既如果你的负荷变大,强度提高的时候,一定将将训练的数量相应的降低。在训练的过程中,要让会员掌握自己的健身计划,告诉会员成功完成健身计划的关键事情,根据健身会员的具体情况适当的对健身计划作出更加完美的修改。使得健身会员在训练的时候不会因为训练的过于乏味,而产生消极的情绪,影响训练。当健身产生比较初的效果时,会员的及时反馈也是对锻炼的一个好的提升。
一个好的健身教练要做到专门针对会员需求、目标和能力,不要过度制定计划,因为这样会使会员感到反感、筋疲力尽。了解会员他们内心的世界,真正的了解他们真正需要应对的是什么问题,这样才能制定出适合他们每周安排的计划,相信想要全身心的投入健身的朋友都想要健身锻炼是便利可行的,而不是一件烦心事。
在健身器材中,“五组”和“三组”指的是可以将一个动作分成多少组来完成。
例如,如果你进行哑铃弯举,可能会将这个动作分成五组,每组包含15次重复动作,每组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时间(通常为60-90秒)。而如果进行深蹲等其他动作,可能会将这个动作分成三组,每组同样包含15次重复动作,每组之间也有一定的间隔时间。
这样的分组练习有助于让肌肉得到适当的休息和恢复,同时也能让你在短时间内完成更多的重复动作,从而增加锻炼的强度和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