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品牌什么档次
整个2020年,线下健身房业务一度因为疫情陷入了大面积搁浅,但是家庭健身却逆势而上,股价暴涨、融资连连。一定程度来说,2020年健身行业的好消息都是家庭健身给的。
而当中最惹人注目的家庭健身品牌,除了已经上市的美国家庭动感单车品牌Peloton,就是被lululemon用5亿美元收购的Mirror。一面是当下最火热的运动品牌之一,一面是美国具有代表性的家庭健身创业新秀,二者的结合,给运动服饰与健身行业带来了无限遐想空间。
Mirror,一个产品正式亮相才两年多的健身公司,为何能得到市场如此的青睐?今天我们就来尝试回答下,这家健身新贵品牌的成长秘籍。
—本文要点—
- Mirror是什么?
- Mirror的融资与财务状况?
- 为什么说Mirror是一款「具有创新力」的健身产品?
- Mirror的女创始人Brynn Putnam,对产品有怎样的追求?
- lululemon为何要斥资5亿美元收购Mirror?
- Mirror产品的优缺点分析?
- 中国版Mirror是否已经出现?他们的市场前景如何?

▋Mirror是什么?
Mirror公司成立于2016年11月,其总部在美国纽约。创始人为Brynn Putnam,她是芭蕾舞演员,并兼任一家名为「Refine Method」的精品健身工作室老板。她创立Mirror的愿景,是打造一个「既方便又高质量的家庭健身房」。
Mirror创始人&CEO Brynn Putnam
2018年9月,在公司成立约两年后,Mirror的健身产品才正式向公众揭开面纱。从外观来看,Mirror就是一面和普通穿衣镜很像的产品,但其实这是一款配备了LCD面板、立体扬声器、液晶摄像头以及麦克风的高科技健身硬件产品。这款新式「健身镜」,向用户、教练提供了「双向互动」的沉浸式健身体验。
左为Mirror开启前,右为Mirror开启后
打开Mirror之后,用户可在界面内选择教练和喜欢的健身课程,镜子内界面实时显示用户的心率、健身动作。同时,用户在训练过程里,Mirror系统还可以通过检测用户佩戴的Apple Watch等可穿戴设备的运动数据,给予相应的锻炼建议。
根据官方数据,Mirror智能健身镜的产品尺寸为高度为132厘米、宽度为56厘米、厚度是35厘米。不占多余空间,只需挂墙或者靠墙就可使用。产品具体价格分三个部分——1495美元的产品费、250美元的安装费、以及每月39美元或者每年468美元的内容会员费。
目前,Mirror已经上线50多种内容课程,每节课时长为5-60分钟,课程种类多样,包含有氧、力量、瑜伽、普拉提、拳击、舞蹈、冥想等,随着产品逐渐完善,课程内容会有所增加。
▋Mirror的融资与财务状况?
在公司第一款产品尚未问世前,Brynn Putnam创建的Mirror就已获得Lerer Hippeau Venture 领投、First Round Capital参投的种子轮融资。而从产品问世之后,Mirror便更加受到资本市场的欢迎。
2018年,Mirror再次获得2轮融资,2019年获得B-1轮融资。直至2020年被lululemon斥资5亿美元收购,Mirror用两年的时间,实现了资本市场的「三级跳」。4轮融资的累积金额,达到了7480万美元。
财务方面,Brynn Putnam曾在接受Forbes采访时透露,「估计2019年Mirror收入将达到4500万美元,预计2020年将突破1亿美元,希望2021年年初可以开始扭亏为盈。」依据2020年中期lululemon的财报分析预测,2020财年Mirror的整体销售收入将为15亿美元。
▋为什么说Mirror是一款「具有创新力」的健身产品?
通过最常用的家具之一「镜子」来激励人们居家运动,这便是Mirror的独到之处。
自产品出现以来,Mirror在美国获得了诸多赞誉:
《TIME》:Mirror是2018年度的最佳发明之一;
《华尔街日报》:让家庭跑步机顿时失去用武之地的健身产品;
《Vogue》:健身行业最具颠覆性的设备;
……
Mirror早期投资者之一,Spark Capital合伙人Kevin Thau曾评论说,「以前,从没有人考虑过将屏幕放到镜子中当作健身锻炼平台使用。他们不仅是在发布新产品,而是在发布新品类」。
大众熟知度高的家庭健身器材,都是跑步机、动感单车、椭圆机、划船机等传统产品。这些产品都曾因占地面积大且用户后续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最终「沦落」为了家庭晾衣架。
而镜子作为最普遍的家居用品之一,无论是生活里还是健身中,都有「自我督查、监测甚至是爱美、分享」等功能。而在心理建设上,大多数人健身的目标都是希望拥有美好身材,镜子的存在,也让用户时刻通过镜子「反省」自己的身材管理,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激励用户健身的作用。
一名正在使用Mirror居家健身的用户
从产品功能上,Mirror自问世开始就提供1V1私教产品,每三十分钟收费40美元,这一功能通过在线健身指导,帮助用户达到期待中的健身管理效果,可与线下健身房直接展开市场竞争。
▋Mirror的女创始人Brynn Putnam,对产品有怎样的追求?
Mirror简约的设计风格,兼顾了装饰和实用性。这款新型健身产品的背后,是一位女性创业者的巧思。
Mirror创始人&CEO Brynn Putnam,出生于纽约曼哈顿上东区的中产阶级家庭。她2001年考入哈佛大学,从学校毕业后,自3岁就学习芭蕾舞的她,便跟随宾夕法尼亚芭蕾舞团和加拿大蒙特利尔大芭蕾舞团进行巡回演出。与此同时,随着美国精品健身工作室的繁荣,她也兼职做了健身教练。
哈佛就读时期的Brynn Putnam
Brynn Putnam是一位颇具有创业精神的女性。在创办Mirror之前,尽管自己已经拥有了一家健身房,但Brynn Putnam因为怀孕,无法坚持每天前往健身房,她便因此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力图设计出一种新型产品,帮助人们在家也能达到健身的需要——恰巧在她生下儿子的那一天,她创办的Mirror获得了一笔种子轮融资。
虽然Brynn Putnam不懂技术,但常年对于健身的爱好和研究管理,能够帮助她专注于用户所想与用户所需,而不是试图在产品设计上钻牛角尖。对她而言,时刻保证用户与镜子的互动性,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用户不会在乎镜子后面长成什么样子,更不会在乎镜子重量是50磅还是60磅,因为产品已经都挂在墙上了。」Brynn Putnam曾在一次采访中说。
简洁美观的产品设计美学,也让Mirror一经推出便获得众多女性名人的推荐——如老友记瑞秋扮演者Jennifer Aniston、好莱坞女演员Reese Witherspoon、知名女主持人Ellen Degeneres及美国歌后Alicia Keys等等。她们争先恐后在社媒平台晒出的「好评」,也给了Mirror更多曝光机会。
▋lululemon为何要斥资5亿美元收购Mirror?
家庭健身硬件,是美国当下异常火热的创业领域。比如注重力量训练的Tonal、室内划船机Hydrow、集游戏竞赛健身为一体的家庭骑行Zwift等等,都是Mirror在这个领域的竞品。那么,为何Mirror能从中另辟蹊径,并引得lululemon斥资5亿美元来收购呢?
一言以蔽之,lululemon与Mirror,都是符合当下市场用户——特别是女性用户关于「理想化身」消费观的产品。

资深广告人空手(微信号:firesteal13)曾在文章中分享过关于「理想化身」的消费观解读:
「消费者到底在购买什么?那就是购买想成为的那个样子。而科技的赋能,就是能让消费者更直观看到,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lululemon和Mirror品牌气质非常像,都是具有「理想化身」气质的品牌。lululemon的服装一直以来便主打女性市场,但产品上身后,对用户自身尚缺少具像化的视觉刺激,而Mirror便正好弥补了lululemon产品的视觉短板。「穿上lululemon对着mirror健身」的场景,相信将在未来成为一股风潮。
▋Mirror产品的优缺点分析?
互联网发展改变了万事万物,健身行业也是如此。全球健身大背景里,互联网健身崛起和垂类精品工作室的发展,使得大家并不只有健身房一种选项。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也逐渐打破了时间与空间距离,使得健身这件事不限时间与地点,方便更多人选择。
Mirror产品优点不必再过多赘述,方便、高效、易上手、私密性强、减少健身房的通勤时间。但Mirror的缺点也同样明显,前期费用高昂、维护成本高、同时也难以弥补用户在线下场景的互动社交需求。

不过,在捉摸不定的疫情大环境下,未来一段时间内Mirror还将是家庭健身领域备受资本青睐的产品,但Mirror的品牌想象空间还有多大,这有待市场的进一步考证。
▋中国版Mirror是否已经出现?他们的市场前景如何?
去年伊始,直接对标美国Mirror的中国魔镜健身公司便层出不穷。
其中声量最大的,就是在2020年连续获得2轮融资、累积融资金额达8500万美元金融的FITURE。资方包括腾讯、红杉资本、C资本、凯辉基金、黑蚁资本、BA等知名投资公司。
FITURE产品图,由张继科拍摄展示
目前,FITURE产品已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亮相,由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担任专业燃力官,售价也是由产品费用、年度会员费等构成,基础价格为8000+人民币。而在明星教练、健身内容等产品体验方面,FITURE也在持续发力。
颇有科技感的健身镜,的确受到了资本的欢迎。但在国内的C端市场,大多数人尚因为售价过高以及堪比健身房年费的内容课程费,对产品总体持观望态度。从现有情况来看,FITURE未来仍需要用更多的增值服务,来持续留住客户。
不过,资本对市场抱有乐观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消费者对健身产品持续高涨的热情。根据阿里巴巴的春节暖报显示,在春节假期前夕的1月20日-25日,健身类商品成交额环比上涨968%,成交人数上涨783%,家用单杠、跳绳、健身踏板等居家健身器材同比涨超100%,想要在国内爆火的AI智能健身镜,自然能够多分得一杯羹。

归根来说,中美两国消费者的健身习惯与市场环境仍存在差异,在大洋彼岸一炮走红的健身模式,在国内仍需要经历反复磨练,才能够开花结果。因此,对于FITURE、myShape等一干对标Mirror的国产品牌来说,距离打造「高端家庭健身房」的目标,他们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健身行业从海外进入中国已有20余年,并且经历了多次改革。近两年来,健身行业再次迎来增长提速,2019年全国一线与新一线城市共有健身房近28万家,会员数量达到879万人。在模式上,除了健身俱乐部,也衍生出团课精品工作室、私教工作室和24小时健身房等新兴模式,当前健身房行业保持火热发展的趋势。
乐刻成为我国健身房一哥
乐刻成立4年以来快速渗透了8个城市,拥有超过450家门店,为全国门店数量最多的健身房。其余新模式健身房中,以LikingFit、光猪圈、快快智能、超级猩猩为代表,在团课内容、收费模式、运营时间上进行创新,并尽可能将产品和服务标准化,从而吸引消费者。新模式品牌几乎都是轻资本、轻人力运营,所以扩张压力较小,近几年扩张速度较快。根据公司官网,截至2020年6月底,乐刻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健身房门店数450家,会员数450万人,位居行业第一。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0年6月底
目前门店数量以中高端健身房为主
国内健身房模式从大而全的传统健身房起步,受限于较大的占地面积、较高的资本投入和本地化能力,市场较为分散、品牌区域型特征明显,未来在资本介入下行业洗牌将加速。
我国健身房知名品牌区域化非常明显,一兆韦德和威尔仕分别有73%和66%的门店在上海,壹健身所有门店均在北京,金吉鸟44%的门店在南京,尚无一家品牌能做成真正的全国连锁。
健身市场正在形成全新竞争格局,健身业态将更为细分和丰富,传统健身房、私教工作室、团课工作室等数者并存,彼此呈现出明显差异化。
消费分级趋势显现,大众定位健身房仍为主流模式,高端健身房开始快速发展,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将流向不同类型的健身房。从健身房定位来看,价格差距将拉开。随着收入水平和健身意识的提升,消费者从纯价格敏感转变为注重性价比,同时付费意愿也在提升,定位中高端(年费高于4000元)的健身房发展迅速,同时高端(年费高于8000元)的健身房也有很大潜力。
从渗透率看发展空间:潜力巨大
根据IHRSA 2019的数据报告显示,美国截止2019年健身俱乐部数量是39570家,健身持卡会员数6250万,健身人口渗透率为203%。整个欧洲共有61984家健身俱乐部,从2017年起每年的增长率约为46%,健身人口达到6220万,渗透率为101%。其中,德国、意大利、英国以及法国是欧洲健身市场最大的前四个国家,这几个国家的俱乐部发展相对都较稳定,每年健身俱乐部数量的增幅都在3-5%区间,相比健身产业发展中国家增长曲线较显平稳。
根据三体云动数据中心不完全统计,2019年中国健身俱乐部门店数量约49860家(不含所有类型的工作室),已远超美国,甚至已经逼近整个欧洲健身市场。2019年中国整个健身行业的健身会员数约为6812万,在会员的绝对数量上中国要高于美国,但在1395亿的总人口基数下,中国49%的健身人口渗透率相比美国的203%有着约41倍的差距,相比欧洲平均水平的101%也还有约21倍差距。疫情间接地促进健身人群的增长,尤其是家庭健身人群大幅度提高,这也意味着我国的健身人口渗透率在持续增长。
——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健身俱乐部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在华中区域健身教练培训学校,湖北武汉空中健身教练培训学院值得报考。
武汉空中健身教练培训学院是中国健美协会及社会体育指导中心认证的零基础健身教练培训基地。针对零基础学员开展私人健身教练基础、增肌训练、减脂训练、综合评估&拉伸、私人健身教练SOP、私人健身教练完美流程及团操等职业技能培训,学制内颁发国家健身健美协会CBBA证书、KZPT体适能教练证书、KZPT减脂塑形教练证书、KZPT增肌教练证书、KZPT康复&拉伸教练证书、KZPT完美流程教练证书。教学内容基于直营健身门店百万会员真实需求打造健身教练培训知识框架,定期开展行业研学结合一线实践反馈,综合完善教学体系。一线实战名师授课,学完即安排就业。
武汉空中健身教练培训学院(成立于2016年)隶属于空中健身集团。空中健身集团成立于2012年目前在湖北武汉已拥有15家成品门店,遍布武汉三镇各大主流商圈,注册会员累计超过150万人次。旗下涵盖连锁健身俱乐部、AK拳馆、少儿体适能、瑜伽馆。
随着2035年全民健身政策引导及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个人健康和身体塑形的关注度逐步提高,新一线城市健身房会员渗透率达到3-6%,虽与日韩10%、欧美10-20%相比,还有可观的健身人口提升空间。近年来除主流传统健身房之外,精品团课健身房、24小时健身房、私教工作室等模式也得到快速发展,迎合不同消费场景需求。同时在互联网经济基础上,线上健身、直播健身等“互联网+”概念形态的健身场景也快速的发展和商业化中,优质的健身教练人才缺口逐步扩大,未来健身赛道发展可期。
武汉空中健身教练培训学院健身教练培训课程模块:私人健身教练基础、减脂&增肌训练、功能解剖、综合评估&拉伸、私人健身教练SOP、私人健身教练完美流程、团操动感单车课、健身格斗课、康复进阶课、就业指导课。
空中健身教练培训学院近期毕业合影
学习周期:学制1-3个月
学习对象:运动健身爱好者、退伍军人、体育生;
学习收益:获得国家专业证书、形体蜕变、结业即安排就业。
师资力量:一线名师授课,真实场景实战教学。
选择理由:基于空中健身直营门店会员需求定制化私人健身教练技能迭代,务实所学即可用;健身门店内实景上课,培训区和会员训练区相连,提前感知就业场馆,实战学完即可上岗;
其实这个项目具体情况不同,写法也不同,最好是找专业机构做实地调研再写。
给你个案例,简单参考下。
前瞻产业研究院《某健身工作室项目商业计划书》
第1章:某健身工作室项目摘要
11某健身工作室项目概况
111项目背景
112项目简介
12某健身工作室项目优势分析
13某健身工作室项目融资与财务分析概况
131项目融资方案概况
132项目财务分析概况
第2章:某健身工作室项目公司介绍
21公司发展简况
22公司组织架构
23公司管理模式
24公司经营情况
第3章:某健身工作室行业及目标市场分析
31某健身工作室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
311行业发展历程
312行业发展现状
313行业市场前景预测
32某健身工作室项目目标市场分析
321政策、经济、技术和社会环境分析
322市场规模分析
323盈利情况分析
324市场竞争分析
325进入壁垒分析
326市场分析总结
第4章:某健身工作室项目产品/服务分析
41某健身工作室项目产品/服务简介
411项目产品/服务名称
412项目产品/服务特征
413项目产品/服务性能用途
42某健身工作室项目产品生产经营计划
421项目产品生产方式
422项目产品生产设备
423项目品质控制和质量改进
424项目产品成本控制
43某健身工作室项目产品/服务前景分析
431项目产品/服务竞争优势
432项目产品/服务市场前景
第5章:某健身工作室项目研究与开发
51现有技术开发资源以及技术储备情况
52项目团队对外合作情况
53项目研发团队技术水平
54项目研发投入计划
55项目研发团队激励机制与措施
第6章:某健身工作室项目市场营销策略
61某健身工作室项目营销战略
62某健身工作室项目市场推广方式
第7章:某健身工作室项目融资和资金退出
71某健身工作室项目资金需求用量与期限
711项目总投资
712固定资产投资
713流动资金
72某健身工作室项目资金筹集方式
721项目资本金筹措
722项目债务资金筹措
723项目融资方案分析
73某健身工作室项目资金筹集方式
74某健身工作室项目资金使用规划
75某健身工作室项目投资回报计划
76某健身工作室项目资金报酬与退出
761股票上市
762股权转让
763股权回购
764股利
第8章:某健身工作室项目财务预测
81财务评价基础数据
82某健身工作室项目销售收入预测
83某健身工作室项目成本费用估算
84某健身工作室项目财务评价报表
841项目现金流量表
842项目损益表
843项目利润分配表
85某健身工作室项目财务评价结论
第9章:某健身工作室项目投资风险与控制
91政策风险与控制
92资源风险与控制
93市场不确定性风险与控制
94市场竞争风险与控制
95研发与生产风险与控制
96成本控制风险与控制
97某健身工作室项目财务风险与控制
98某健身工作室项目管理风险与控制
99某健身工作室项目破产风险与控制
第10章:根据实际项目的不同特征,可进行适当调整
靠谱,但还是建议想学健身教练的伙伴多对比参考几家,对比就业安排、教学内容及毕业教练的综合薪酬等。
空中健身在武汉十多年了,空中健身学院也从2016年到现在一直延续着招生培训就业安排,空中健身教练培训学院的学生很多都已分布各大湖北省内健身场馆,有成为工作室合伙人的、有成为连锁健身房私教经理的、有成为教练培训师的、也有在会籍方面找到成就感的会籍区总,当然也有因受疫情影响而遭遇健身场馆关停转业的,但在零基础健身教练培训这件事,空中健身学院一直在路上。
武汉空中健身教练培训学院是中国健美协会及社会体育指导中心认证的零基础健身教练培训基地。针对零基础学员开展私人健身教练基础、增肌训练、减脂训练、综合评估&拉伸、私人健身教练SOP、私人健身教练完美流程及团操等职业技能培训,学制内颁发国家健身健美协会CBBA证书、KZPT体适能教练证书、KZPT减脂塑形教练证书、KZPT增肌教练证书、KZPT康复&拉伸教练证书、KZPT完美流程教练证书。教学内容基于直营健身门店百万会员真实需求打造健身教练培训知识框架,定期开展行业研学结合一线实践反馈,综合完善教学体系。一线实战名师授课,学完即安排就业。
武汉空中健身教练培训学院(成立于2016年)隶属于空中健身集团。空中健身集团成立于2012年目前在湖北武汉已拥有15家成品门店,遍布武汉三镇各大主流商圈,注册会员累计超过150万人次。旗下涵盖连锁健身俱乐部、AK拳馆、少儿体适能、瑜伽馆。
随着2035年全民健身政策引导及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个人健康和身体塑形的关注度逐步提高,新一线城市健身房会员渗透率达到3-6%,虽与日韩10%、欧美10-20%相比,还有可观的健身人口提升空间。近年来除主流传统健身房之外,精品团课健身房、24小时健身房、私教工作室等模式也得到快速发展,迎合不同消费场景需求。同时在互联网经济基础上,线上健身、直播健身等“互联网+”概念形态的健身场景也快速的发展和商业化中,优质的健身教练人才缺口逐步扩大,未来健身赛道发展可期。
武汉空中健身教练培训学院健身教练培训课程模块:私人健身教练基础、减脂&增肌训练、功能解剖、综合评估&拉伸、私人健身教练SOP、私人健身教练完美流程、团操动感单车课、健身格斗课、康复进阶课、就业指导课。
空中健身教练培训学院近期学员毕业合影
学习周期:学制1-3个月;
学习对象:运动健身爱好者、退伍军人、体育生;
学习收益:获得国家专业证书、形体蜕变、结业即安排就业。
师资力量:一线名师授课,真实场景实战教学。
选择理由:基于空中健身直营门店会员需求定制化私人健身教练技能迭代,务实所学即可用;健身门店内实景上课,培训区和会员训练区相连,提前感知就业场馆,实战学完即可上岗;
毗邻中南财大南湖校区
训练区
器械区
标准男女淋浴室
外景
前台
功能区
7月以来,头部健身房品牌“金吉鸟健身”被曝出旗下多家门店接连关闭。
金吉鸟创建于2005年、巅峰时期曾在40多个城市拥有400多家店铺、1万员工、吸纳超200万会员。
稍早一些,金吉鸟曾因“超额预付费”等原因被南京市市场监管局约谈,更早一些,2020年初该品牌曾被曝出拖欠员工工资。
中国第一批健身房要回溯至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健美操与跳操房出现。2000年后,健身房短暂爆发。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共有健身房近28万家,会员数量达到879万人,市场规模达到337亿元。
市场规模算不上大,但民众不断上升的健身意识,赋予了这条赛道极大的想象力。但另一方面,关店、倒闭、卖身的消息在过去几年不绝于耳。
这令人深思:线下健身房到底怎么了?这还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1928年,美国旧金山,一个14岁的男孩因身体原因无奈辍学。第二年,他被妈妈带去听了美国营养先驱Paul Bragg关于健身和营养的演讲。此后他开始戒糖、改变糟糕的生活方式、改善饮食、规律锻炼。
八年后,男孩在加州的奥克兰市开出了美国第一家健身房。他叫杰克·拉兰内,后来他在美国被尊为了“健身之父”。
这是健身房这门生意的开端。
20世纪80年代,健身房在中国出现。过去短短四十年的时间里,国内健身房已经迈过以下三个周期:
跑得太快不全是好事。
三体运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健身人口渗透率仅为49%,作为对比,在英国这一数据为149%,美国更是高达203%。
低渗透率制约了国内健身产业的发展,也进一步导致了当前国内外健身产业在商业模式上的本质差异。
招商证券资料显示, 在美国,健身产业盈利构成大部分依赖食品、补剂、减肥消费、服装器材等,场地+教练比重较小,国内则恰恰相反,盈利主要还是由场地及教练来驱动。
具体到健身房这门生意,当前国内健身房主要营收来源分为三大部分:会员卡销售、私教课程、水吧。其中,会员卡销售细分为年卡、季卡、月卡、次卡等不同产品,私教课程则包含了泳教课、瑜伽课、团操课等,水吧在营收中占比较小。
“会员卡+私教课程”是主要的营收来源,会员卡年卡预售+私教课打包售卖,则是核心的营收手段。
这种经营模式下,一家健身房维持现金流的能力直接与销售水平挂钩。
在大部分人心目中,健身房一次性就能收取用户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费用,看起来是一门很赚钱的生意,实则不然。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是健身房属重资产运营模式。房租、设备租赁及维护费用、水电费、人工管理费用等,近些年呈持续上涨趋势;
二是健身房的日常运营,过于依赖预售会员卡、打包售卖私教课程这种模式产生的现金流。位于通州某健身房的会籍顾问乔磊告诉市值榜,他所在的健身房单月成本支出为20万元左右,平均单月营收(会员卡预售+私教课)也处于这一水平。
单月收支平衡的情况下,已经售出的会员时长以及私教课,却要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才能消化完,这实际上构成了健身房的负债。
这意味着,一旦健身房不能维持新会员的增长数量、老会员的续费率、降低私教课程的消课周期,很可能走向悬崖边缘。
“加州健身的倒下,是整个传统健身房市场走下坡路的开端。”健身行业前从业人员林凡告诉市值榜。
2016年7月,成立于1996年的加州健身香港总部陷入财务危机,很快其北京分公司以“统一内容整顿”为由暂停开放,最后以倒闭告终。
传统健身房市场走下坡路早有预兆。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自2010年至2013年,我国健身俱乐部数量增长几乎停滞。
一组更为残酷的数据是,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 2013年中国商业健身俱乐部中,80%基本在维持或亏损状态。 而据媒体报道,2002年前后,健身房行业的毛利率高达40%。
十年,健身房这门生意从赚钱变得不赚钱,非但如此,2015年前后短暂回暖之后,传统健身房再次走向下坡路,发生了什么?
从2010年开始,顺着时代发展的主轴,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端倪:
1、2010年之前行业盲目扩张、竞争,成为接下来几年的主旋律;
2、2014年之后,租赁及人工成本开始上涨,“行业竞争+成本上升”成为传统健身房两大经营难题;
3、2016年至今,乐刻、超级猩猩、keep等携资本与新模式进入市场,同时租赁成本再度急剧上升。
行业竞争+成本压力+新物种冲击,成了压在传统健身房身上的三座大山。
这条负重不断叠加的行业演进路径,是行业的一道筛子。2016年以来,加州健身、青鸟健身、威尔士健身、浩沙健身、金吉鸟等行业知名品牌,都陷入不同程度的困窘,他们或寻求卖身而不得,或因现金流枯竭无奈倒下。
他们的困顿甚至倒下,不能只归咎于经营不善。
传统健身房已经走过的40年里,倒闭与新生是常态,身处这个行业的人,他们经营的健身房定位或高或低,规模或大或小,他们中有的人通过直营或加盟的方式不断扩充规模,有的偏安一隅不做他想。
但无论如何,健身房这门生意的核心商业模式不曾变,即主要通过年卡预售及私教课程打包售卖的方式获得现金流,用以健身房日常运营。
行业早期,入场时机就是最大的竞争力,这种运营模式得以奏效。
随着时间推移, 传统健身房难免陷入“竞争加剧——同质化明显——低价竞争——销售至上——利润压缩——行业洗牌”的连锁陷阱, 更不惶论,这本就是一门重资产运营的生意,还必须直面急剧攀升的房租及人力成本。
不赚钱甚至亏损,便成了常态。
林凡表示,如果从财务角度看整个行业的经营状况,保守估计90%以上的健身房都处于亏损状态。
持续获得现金流的能力,成了衡量一家健身房经营优劣的重要标准,而健身房维持现金流的能力又直接与销售水平挂钩,导致销售能力成了传统健身房的核心竞争力。林凡透露,这甚至让行业衍生出了专门提供销售服务的公司。
长此以往,行业不正之风一度猖獗。过去几年有不规范者甚至在租赁场地、购进设备后,通过预售回收成本,然后携款跑路。
“很多较大规模的健身房老板,他们事实上不依靠健身房赚钱,而是拿预收上来的现金流进行炒股、做别的生意等,做成了万事大吉,做不成的健身房也就倒闭了。”林凡告诉市值榜。
同样不能忽视的一点在于,当服务能力让位于销售水平,最终影响的是用户的健身体验,导致续费率水平低下,这无疑也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2016年被诸多 体育 产业内人士称为“ 体育 产业发展元年”。聚焦健身房产业,这一年从政策到企业到投资方,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政府出台多项战略性文件,鼓励健身行业二次发展;
2、以私教工作室、精品团课工作室、“O2O平台+器械运动”为主的新模式健身房雨后春笋般冒出;
资本以极大的热情涌入健身运动赛道。《中国国际 体育 投融资报告》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健身创业公司共完成29起投融资行为,超过20家公司融资金额达到千万级。
政策利好、背靠资本、适逢移动互联网与新零售风口,这些新物种们,集体发动了一场对传统健身房的冲击。
他们概念不同、理念不同、模式不同,但目标一致:要么改良,要么变革,在死气沉沉的健身房市场杀出一条血路。
具体来看,私教工作室以提供私人教练课程为核心服务,场所内一般配置有氧区、器械区、自由力量区、休息区等;精品团课工作室以提供单一类型付费团课为核心服务的健身运动空间,场所内一般配置团操房。典型团课类型如瑜伽、动感单车、拳击等。
此外则是以O2O平台+器械运动为核心服务的健身运动空间。场所内一般配置有氧区、器械区、自由力量区、休息区等。主打互联网健身、24小时无人管理,按次或按月消费等概念。
对这几种模式,市值榜做了如下对比,便于更为直观的理解。
私教工作室更像是袖珍版的传统健身房,只是相对而言更聚焦私教课程,增强了服务意识,但规模较小导致,成本得以压缩的同时现金流也有所下降,本质上与传统健身房无异,我们不做过多讨论。
包括精品团课工作室在内的一众新型健身房,他们的进化主要集中在:付费模式—“颠覆年卡、没有会籍顾问”、健身内容—专注细分赛道、健身时间—24小时及分时预约等。
从用户需求出发,传统健身房本质上是一门租赁场地、运动器材的生意,这种粗放的经营模式把选择权完全交到用户手中,预售会员付费的模式之下,用户来与不来、健身频率高不高都完全取决于自己,这也导致整个行业沉睡用户占比较高,且会员续费率低。
而主打团课、私教的新模式也将选择权交给了用户,只是他们将需求分割,把场地、时间、价格、内容等拆分成一个个细小模块,供用户按需自由组合。
也就是说,用户需求本质上没有变,传统也好新物种也好,无非就是要告诉用户去哪里练、怎么练。 区别在于,传统健身房更注重前者,新物种们明显更注重后者。
这一情况下,新型健身运动空间相比传统健身房,更依靠运营驱动而非销售驱动。团课课程内容、私教课教练、线上化手段最后实际上在为运营做支撑,归纳起来就成了“内容吸引用户——线上化手段获客——私教服务水平增加粘性”这一闭环。
在商业模式上,新型健身运动售卖的实际上还是场地+运动器材,但放大了对课程内容的建设,更加注重精细化运营。
与此同时,按时、按次的付费模式下,教练实际上承担起了很大的压力,他们直接关乎到用户留存以及续费率。
所以我们看到, 当前健身房产业最本质的一个变化在于,核心竞争力由销售水平变成了课程内容以及教练的专业性与服务能力。
传统健身房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新物种们的分流、教练流失等方面的压力。
另一方面,从用户“去哪里练”“怎么练”这两个原始需求出发,当前新型健身空间,更多吸引的是健身小白。对他们来说,“怎么练”是优先级更靠前的需求,场地规模、器械相比之下反而不那么重要。
但对于那些健身老手,需求优先级可能恰恰相反——他们才应该是传统健身房极力争取的用户。
所以本质上, 传统健身房与新物种,“合”的关系要远远大于“竞”。 传统健身房这门生意不性感,但也死不掉。
当然,传统健身房还是要做出改变,如果还继续让服务让位于销售,那这条下坡路就要走到底了。
(文中林凡、乔磊为化名。)
参考文献
1《2019—2020中国健身市场发展白皮书》,德勤研究所;
2《长城前瞻 超级猩猩:健身房的零售革命,打破“健身对赌”牢笼》,长城证券;
3《健身蓝海千帆竞发,需求撬动千亿市场》,光大证券;
4《热潮之下蓄势待发的中国健身行业》,招商证券;
5《健身房今冬关店潮?揭秘行业20年的潜规则》,蛋解创业;
6《三十年了,国内健身房依然几乎不赚钱》,华商韬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