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上可以提前十分钟起床,在床上先做一组俯卧撑,尽量坚持到最后一个,手做软了后,在翻过来做仰卧起坐,彼此循环三组。后,起床,上班时,如果路程在5公里以内,我建议可以跑步去,先慢走,在慢跑,然后小跑,再平跑,到最后几百米时可以冲刺。到达后,趁身热,压压腿,免得第二天腿疼,然后花10分钟左右的时间做下蹲起立,单腿起立,条件允许的话,再做爆发力俯卧撑,循环三组,因为都是爆发力,所以花不了多长时间的,工作闲的时候,可以做做蹲蹲马步左右出拳,或者再任何时候都可以找个什么杠杆,或者门方上面,做几组上下拉,上拉时头部要过手位,下放时手臂要审直,下班后可以远地慢跑15分钟,再把白天的动作重复循环,最好买个臂力棒活动,变着花样弄,再买个练拉力的弹簧,一般体育用品处都有卖,价钱又不贵,两样也就50元左右。晚上睡觉前可以做做器具,再把早上的重复循环一下。
以上既可以锻炼,又可以偷懒。而且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和金钱。这是针对上班族的做法,如果你每天都有空,你可以把时间延长。
2 )每个动作都可以练出不同的肌肉,即使是你有很小的变化,比如所握距之间的距离,所以掌握一个叫好的姿势,那么你就要好好听当时教练是如何教你使用这些仪器的。
每个部位最好做2个以上的动作,比如说,做胸部,它可以分为上延,中延和下延,这些部位都可以通过,斜上握推,平板握推和斜班握推。最后再用飞鸟来结束胸部的练习,这样做的思想是从局部到整理来联系,效果是非常好。
而每组动作中间需要休息,根据你体型较瘦,那么休息时间为30-40秒之间。
这样训练下去,我想你的身体会非常了不起的!
3 )无氧运动作用:增肌、增力等。
常见的无氧运动项目有:如赛跑、举重、投掷、跳高、跳远、拔河、肌力训练等。
无氧运动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无氧运动大部分是负荷强度高、瞬间性强的运动,所以很难持续长时间,而且疲劳消除的时间也慢。无氧运动的最大特征是:运动时氧气的摄取量非常低。由于速度过快及爆发力过猛,人体内的糖分来不及经过氧气分解,而不得不依靠“无氧供能”。
这种运动会在体内产生过多的乳酸,导致肌肉疲劳而不能持久,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呼吸急促。
肌肉恢复期为48~72小时,因此在肌肉没有完全恢复之前再继续锻炼同一块肌肉是没有效果的,相反会影响锻炼效果。一般在大肌肉锻炼的同时有小肌肉的参与运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把参与运动的肌肉同一天锻炼效果是最好的。
组数、次数要求,大肌肉3~4组、6~10次、3~4个动作,小肌肉2~3组、8~12次、2~3个动作。大肌肉包括:胸肌、背阔肌、腹肌、腿部。训练初期要适当减轻重量、加大数量。
每组锻炼的次数是指:一次性可以完成的数量,比如你一口气可以做30个俯卧撑为一组,按要求到力竭每组只能做8~12个,那么就需要在你的身上负重,使你有压力做不到30个,最多只能做8至12个。每做一组间隔休息60~90秒,换动作训练间隔休息2~3分钟,一次总运动量为45~60分钟为宜,不能超过90分钟。运动前需要热身5~10分钟,运动之后15~30分钟之内及时补充100克食物(1个脱脂面包、1~2个鸡蛋白)。
胸肌、三头肌:
俯卧撑,按照增肌要求,数量要控制在8~12个。胸肌分为上侧、中部、下侧;内侧、中部、外侧。
胸部上侧:上斜(头高脚低身体与地面成30~40度)
胸部中部:平卧(身体与地面平行)
胸部下侧:下斜(头低脚高身体与地面成30~40度)
胸部内侧:窄距(双手支撑地面窄于肩)加强三头肌训练
胸部中部:常距(双手支撑地面等于肩)
胸部外侧:宽距(双手支撑地面宽与肩)
一天训练计划:平卧3~4组,每组8~12次;上斜2~3组,每组8~12次;下斜2~3组,每组8~12次。初步阶段不要考虑支撑距离,采用常距。哑铃(装水塑料瓶)飞鸟3~4组,每组8~12个。同时参考哑铃训练三头肌姿势。
背阔肌、二头肌、前臂:
一天训练计划:仰卧引体向上:(没有单杠情况下)需要凳子两把,中间放一跟木棍,双手与肩同宽反握于木棍上,意念集中在背阔肌和二头肌上,用力将身体胸部贴近木棍。适当调整将数量控制在每组8~12次,3~4组。双手正握木棍,宽距与窄距各做2~3组,每组8~12次。哑铃(可以用装水塑料瓶代替)俯身划船3~4组,每组8~12次。同时参考哑铃训练三头肌姿势。
三角肌、斜方肌、腹肌:
一天训练计划:仰卧起坐姿势,大腿弯曲成45°,身体与大腿成90°,脚勾住物体,双手抱头并抓住重物,腹部收缩时身体与地面成90°,下放至原位,使腹肌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每组10~12个,3~4组。接着做仰卧起腿,双手抓住扶手,腿部绑重物,同样次数、组数。侧身做重量稍减,俯身做可锻炼腰背肌。其他肌肉动作训练姿势。
腿部肌肉:负重方式稍改,姿势相仿。
小结:如果有单杠和哑铃配合效果更好。单杠训练法:
单杠可以做引体向上、直臂提腿、曲尺、翻腾、正反手上杠、倒挂起身等很多运动。一般练到的是胸、背、腹、上臂、前臂等部分。数量同上。
哑铃为健身必备器械,其功能可代替多种器械,一般一副哑铃要选择60公斤左右。
时间段选择:
1、早晨时段:运动前30~60分钟吃100克易消化食物,少许牛奶。
2、上午时段:早饭一个半小时之后运动。
3、下午时段:午饭2小时后或晚饭前两小时之外开始,运动前30~60分钟吃100克易消化食物。
4、晚间时段:晚饭后一个半小时,并且运动结束要离睡觉一个小时之外。
望采纳 谢谢
首先要有一对可调重量的哑铃的,不同的重量针对不同动作,每组数量在做8到12力竭最适合初练者健美增肌,所以每组数量在8到12个,重量也调到做完这个数量就力竭。每组做完休息不超过一分钟,每个动作做完休息不超过2分钟
做下面运动前先热身10分钟,可以小跑。
第一天
胸部:哑铃卧推 4组
哑铃飞鸟 4组
俯卧撑 4组(数量20到30个)
肱二头肌:哑铃单臂弯举 6组
弯举 6组
腹肌
第二天
腿部:深蹲 6组
箭步蹲 4组
提踵 6组
肱三头肌:哑铃俯身臂屈伸 4组
窄距俯卧撑4组
哑铃颈后臂屈伸 4组
腹肌
第三天
背部:宽、窄距引体向上 各4组(尽量做10个以上)
哑铃划船 4组
肩部:推举 4组
前平举 4组
侧平举 4组
腹肌
第四天休息
其他动作练完后再练腹肌
腹肌:仰卧举腿 4组
腹肌每组做到力竭或者15到25个。每组做完的休息时间为20秒到30秒。
腹肌一周练3次左右
是练三天休息一天的循环重复
1、在健身训练中基本的次数,要求每一组训练完成8~12次反复,也就是每一组至少完成8次反复,不超过12次反复。之所以是这个次数,是根据人体生物力学和经过长期科学实践后得出的结论。所以我们看到的大部分健身训练计划中的次数都是十次左右。当然训练是否非常有效,靠次数限制是不科学的。科学的做法是体会到训练肌群泵感为妙,泵感是检验训练有效的标志。
2、所谓泵感,就是目标肌肉在相当强度的抗阻力训练后,导致大量的血液涌向目标肌肉,此时,肌肉会产生膨胀的感觉,称为泵感,这个过程称为泵血。
3、接着说训练组数和次数,举个例子:有能力完成举起10次重量的能力,要求能尽力举起12次,使肌肉产生“发胀”的感觉。这也就是使局部位肌肉群在能产生10次力量的情况下,肌肉强迫产生举到最后12次的力量,并使肌肉产生最强烈的发胀反应。每组要做到规定的最后一次,它是指要求采用准确的技术动作能力举到最后一次。如果不能举到规定的次数,说明采用的重量太重了。如果超过规定的次数,说明采用重量太轻。
4、一般为了使局部肌肉群出现良好的泵感,每个动作需要练3~5组,每块肌肉采用3~4个不同的训练动作,每块肌肉群的总组数12~16组。小肌肉群的腹、前臂和小腿等每组练15~20次。
在健身训练计划当中,我们经常看到5X5、8X6、12X3等这种数字,这种几乘几的数字就是“次数X组数”。
通常一个动作做若干组,每组做若干个,这形成了我们训练计划的基本架构,所谓组(sets),就是训练者开始一个动作在停下来休息之前连续举起次数的组合。
为什么训练要分组?
主要是累计训练量,增加刺激,把控运动负荷。
以俯卧撑为例:
如果一次性做30个肌肉就会力竭,此时停止训练,那么你就进行了一次单组训练。
这种训练对于新手来讲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对于有一定训练基础的老鸟来讲就不会产生什么刺激了。
我们在休息了一段时间之后再做30个,达到第二次力竭,此时我们做了2组训练,训练刺激就要高于单组。
所以在一次训练中,根据目标我们会安排若干组数以达到更深的刺激。
力竭的原因是,在大强度速度快的训练当中多为无氧供能,依赖磷酸原系统和快速糖酵解系统,而快速糖酵解系统在供能的同时会产生乳酸,乳酸堆积使肌肉变得酸痛导致力竭。
分组训练可以使肌肉得到充分的间歇,在此期间机体能代谢出部分乳酸使肌肉恢复运动能力。
分组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训练量,应该每组训练都达到一定的疲劳状态,这样才能产生一定的代谢压力,而不是将一组的训练量拆分成多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训练都一味的追求高组数。
训练量和组数的关系
首先要了解训练负荷的概念,训练负荷主要涉及两个因素,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强度代表训练刺激的深刻程度,训练量代表着训练刺激积累的数量。
两者共同影响着训练效果,合理的负荷才是真正产生效果改变身体的要素。
训练强度x训练量=训练负荷。
一般来讲强度越大训练量就越低,根据训练目标会选择不同的强度与量的配比。
例如,以提高爆发力和力量为主,训练强度较大,训练量相对较小。首先要确定训练目标,然后选择动作,再给这个动作配上重量:
训练目标:下肢力量
动作选择:深蹲
重量选择:5RM
次数选择:≤5
在重量选择上要严格遵循RM原则,RM原则决定了动作次数与重量,所以训练组数的安排极大程度上决定了训练量。
训练量和组数的关系
1、高强度训练
高强度意味着更大的重量,更快的速度。代表性的训练有:极限速度训练、爆发力训练、最大力量训练。
高强度训练无论是速度型和力量型都会造成神经系统压力,如:30米极限冲刺、高翻、1-3RM深蹲等。进行这些训练时神经高度兴奋,瞬时输出很高,且疲劳速度较快难以重复过多次数,所以单组训练量较低,因此需要较多组数才能达到训练量的积累。建议组数3-6组。
大强度需要更长的间歇时间达到完全恢复,建议间歇2-5分钟。
理论上讲更大的重量强度更大,比如3RM 3x3,但极限重量容易导致动作变形和快速疲劳等问题,损伤风险比较大。所以一般建议进行稍低一点重量并增加组数比如:5x5,同样可以收获较好的训练效果。
2、中强度训练
增肌训练是中等强度训练的典型代表,发展肌肉维度为可以说是健身人群需求量最大的目标之一。
肌肉生长主要是以肌肉纤维增粗为主,中等强度训练会造成肌肉系统的疲劳。肌肉的耐受力比较强,只有进行足够强度的、多次的刺激才能带来疲劳的积累;所以训练量偏高,训练重量在6-12RM之间,训练组建议在3-6组。
一般多关节参与、大肌群发力的运动可采取较大的强度如8x6 ;单关节、小肌群发力为主的训练,强度略低,采用10x4比较合理。
为了追求更深入的刺激效果,每组训练都应尽力做到力竭状态,并且要做到组间不完全间歇,建议间歇时间30-60秒,这样不仅能给肌纤维带来充分刺激还能产生很强的代谢压力,让肌肉有明显的泵感,毛细血管密度增加对肌肉维度也有贡献。
3、低强度训练
低强度训练意味着训练重量低、持续时间长、训练量高的特点。耐力训练基本都属于低强度训练,代表训练有肌耐力训练、心肺耐力训练。
肌肉耐力的训练主要针对于慢肌纤维和慢速糖酵解供能系统,每组需要重复13-20次甚至更高的次数;单组高次数就意味着单组训练量较大,通常来讲耐力训练不需要太多组数,因为训练量主要在次数上得到凸显,较少组数即可满足训练要求,一般肌耐力训练建议 2-3组;由于强度低,对肌肉的刺激小,恢复速度较快,组间间歇建议<30秒。
心肺耐力训练主要针对有氧氧化系统,强度足够低,对肌肉刺激很小,通常以时间来划定组数,心肺耐力一般不需要分组,因速度完全可控,强度可以随时调节,所以持续一定时间即可达到训练负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