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矢状轴在冠状面内进行的运动是内收、外展。
绕矢状轴在冠状面内进行的运动是内收、外展。矢状轴是呈前后方向平行于地面,与冠状面互相垂直的轴,人体互相垂直的三个基本轴之一。相当于数学三轴坐标系中的z轴。轴多用于表达关节运动时骨的位移轨迹所沿的轴线。
冠状轴(额状轴):呈左右方向平行于地面,与矢状面互相垂直的轴。垂直轴:呈上下方向垂直干地面的轴。矢状面是沿矢状轴方向所做的切面,它是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如该切面恰通过人体的正中线,则叫做正中矢状面。
垂直轴(vertical axis):为上自头侧,下至尾侧,并与地面垂直的轴。矢状面是指前后方向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该切面与地平面垂直。经过人体正中的矢状面为正中矢状面,该面将人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
冠状面是指左右方向,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纵切面,该切面与矢状面及水平面相互垂直。水平面也称横切面,是与地平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平面,该平面与冠状面和矢状面相互垂直。
为了正确描述人体结构的形态、位置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
必须制定公认的统一标准,即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
初学者必须准确掌握这项基本知识,以利于学习、交流而避免误解。
常用的方位术语 :
1、上和下:按解剖学姿势,头居上,足在下。
在比较解剖学或胚胎学,由于动物和胚胎体位的关系,常用颅侧代替上;用尾侧代替下。
在四肢则常用近侧和远侧描述部位间的关系,即靠近躯干的根部为近侧,而相对距离较远或末端的部位为远侧。
2、前和后:靠身体腹面者为前,而靠背面者为后。在比较解剖学上通常称为腹侧和背侧。在描述手时则常用掌侧和背侧。
3、内侧和外侧:以身体的中线为准,距中线近者为内侧,离中线相对远者为外侧。如手的拇指在外侧而小指在内侧。
在描述上肢的结构时,由于前臂尺、桡骨并列,尺骨在内侧,桡骨在外侧,故可以用尺侧代替内侧,用桡侧代替外侧。
4、内和外:用以表示某些结构和腔的关系,在腔里者为内,在腔外者为外,应注意与内侧和外侧区分。
5、浅和深:靠近体表的部分叫浅,相对深入潜居于内部的部分叫深。
人体的轴和面
(一)轴:以解剖学姿势为准,可将人体设三个典型的互相垂直的轴,
矢状轴一为前后方向的水平线;
冠状(额状)轴一为左右方向的水平线;
垂直轴一为上下方向与水平线互相垂直的垂线。
轴多用于表达关节运动时骨的位移轨迹所沿的轴线。
(二)面:按照轴线可将人体或器官切成不同的切面,以便从不同角度观察某些结构。
典型的切面有:矢状面,是沿矢状轴方向所做的切面,它是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如该切面恰通过人体的正中线,则叫做正中矢状面
;冠状面或额状面,是沿冠状轴方向所做的切面,它是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的纵切面,与矢状面和水平面相垂直;
水平面或横切面 为沿水平线所做的横切面,它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与上述两个纵切面相垂直。
需要注意的是,器官的切面一般不以人体的长轴为准而以其本身的长轴为准,即沿其长轴所做的切面叫纵切面而与长轴垂直的切面叫横切面
关节的屈与伸
在解剖学位置来讲,把肢体在矢状面向前运动的动作叫做屈,矢状面向后运动的动作叫做伸
如,向前抬手臂是肩关节的屈,从解剖位在矢状面向后运动叫做肩关节的伸
但是,以骨盆为界,在矢状面向后的动作叫做屈,向前叫做伸,
如,我们往下坐的时候,骨盆和膝盖都做了屈的动作,我们把小腿向后抬,我们的膝关节做了一个屈的动作,在回到解剖位的过程中,膝关节做了一个伸的动作
当然了,肌肉动作功能还不止这些,还有很多,比如
颈部的屈伸,旋转,肩关节的旋转,外展,内收,内旋,侧旋,脊柱的屈伸髋关节的内收外展等等等
关节的运动方法是什么
你知道关节的运动方法是什么吗?很多人知道关节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但却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运动来让关节发育得更好。我已经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关节的运动方法是什么的相关信息,一起来看看吧。
关节的运动方法是什么1
关节的运动形式与关节的形态结构有关。每一种运动都是围绕某个运动轴在一定的基本平面进行的。关节的基本运动有屈伸、外展与内收、回旋、环转和水平屈伸。
(1)屈伸:运动环节绕额状轴在矢状面内做的运动。一般来说,向前运动为屈,向后运动为伸。但膝关节及其以下关节则相反。
(2)外展、内收:运动环节绕矢状轴在额状面做的运动。运动环节末端远离正中面为外展,向身体正中面靠近为内收。
(3)回旋:运动环节绕本身的`垂直轴在水平面内做的运动。由前向内旋转为内旋(或旋前),由前向外旋转为外旋(或旋后)。
(4)环转:运动环节以近侧端为支点,绕额状轴、矢状轴以及它们之间的中间轴做连续的圆周运动。此运动可描绘成一个圆锥体图形的运动,故又称圆锥运动。如上肢在肩关节处做向前或向后的绕环运动。
(5)水平屈伸:运动环节在水平面内绕垂直轴做前后运动,是体育运动中的一种运动形式,生活中少见,如上肢(或下肢)在肩关节(或髋关节)处,外展90度后再向前运动称水平屈,如向后运动则称水平伸。
平时注重这些关节运动对,于预防和解决一些关节疾病可以带来很好的效果,而且还能够尽可能地治疗一些关节疾病的发生,所以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都应该更加注重这些常识的认识,帮助自己减少他造成的更多不利伤害。
关节的运动方法是什么21、揉膝:
用双手的手掌放在两腿的膝关节上,然后同时揉搓左右膝关节,每次大约揉搓100次,力度不宜过大。
2、转踝:
坐在椅子上,抬起两腿,两只脚同时分别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转动30次。然后再伸直两腿,将两脚分别绕在踝关节上,上、下摆动各30次。
3、蹲坐: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自然下垂贴在身体两侧。然后从站立位置缓慢下蹲,蹲至两大腿与小腿相接触时再慢慢站直身体,反复活动10次。锻炼时两眼要平视前方,不要低头或仰头。身体肥胖或体弱多病的人下蹲时尽量手扶稳定的物体,再逐渐增加下蹲的次数。
4、踏步:
原地踏步时,将大腿抬高,尽量让脚前部着地,左右两脚轮流踏步50次。
每天坚持活动身体各关节,首先从双手指关节开始,然后再从腕、肘、肩关节入手。其次是颈椎、胸椎和腰椎关节的活动。紧接着是胯、膝、踝关节活动。最后是各脚趾关节的活动。活动这些部位时,站着坐着都可以,但活动的动作要缓慢,每个关节的活动次数最好从3-5次开始,然后再根据身体需要适度增加。
背部以两大肌肉为主:背阔肌、斜方肌
肌肉解剖:
在手臂冠状面上进行运动时,背阔肌外沿的伸展程度是很大的,肩关节矢状面上斜向上方生长。
肩胛骨控制到位,肩胛骨的灵活程度决定了背阔肌的受刺激程度。
斜方肌分为上中下三部分组成,对背部厚度、立体感来说非常关键。
1、上斜方肌训练
手臂先动(直接驱动力),肩胛骨联动,更刺激背阔肌+大圆肌
肩胛骨先动(直接驱动力),更刺激斜方肌中束
斜方肌、三角肌后束、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的分界线决定背部的立体感和细节感。
大圆肌起始位置:肩胛骨至大臂前侧
背阔肌:手臂是第一驱动力,肩胛骨联动,伴随着较大行程的肩胛骨动作
大圆肌:肩胛骨相对稳定情况下,大圆肌参与度稍高
斜方肌(中下部为主,对厚度影响较大):肩胛骨是第一驱动力,手臂联动
1、双臂划船动作,肩胛骨驱动,伴随着肩关节后伸
2、通过肩关节运动特性,颈后高位下拉(宽距、宽距对握),刺激斜方肌
大圆肌发力更多:伴随较大幅度的挺胸动作,向后下拉的时候肘关节尽量打向身体后侧
背阔肌发力更多:身体尽量保持地面垂直,手臂向身体两侧(冠状面)下拉的过程。肘关节向后打的角度越大,背阔肌参与度越低
1、高位下拉:
身体近似与地面垂直,稍向后仰:侧重于背阔肌(下背部)
向上离心过程中,肩胛骨随阻力向上
手肘意识
上身后仰角度:
2、单臂哑铃划船:
肱骨后移+肩胛骨的下降(小范围),用肘关节划最大半径的圆,同时肩胛骨后缩完成顶峰收缩,下放手臂的同时肩胛骨系统同时松开,使背阔肌产生张力。
健体:重视腰间比,背阔肌上段训练为主,力多集中在斜方肌、大圆肌。握距较正常握距宽。
划船时三角肌后束感觉明显,背阔肌没感觉?
答:肩胛骨向前扣的问题,肩胛骨没有办法后缩和下降。杠铃向上拉的位置轨迹有问题。握距问题,可能过窄。
如何找到肩胛骨感受?
高位下拉拉至胸部,离心过程中,手臂先向上伸,再慢放肩胛骨,感受肩胛骨的舒展。
训练优先级:宽度(冠状面动作)>厚度(矢状面动作)
即多做引体向上,高位下拉动作。
针对背部形态来说,多训练上背部。
下拉和划船配合的好处是使整个背部快速充血。
直臂下压时较宽握距,下拉做偏向于大圆肌和背阔肌更多的,偏重于大圆肌
较窄握距,下拉做偏向于背阔肌中下部
重量比较大的正式组
8次动作中保证6次非常标准的动作,能清晰感受到目标肌肉发力的。7,8次可以稍有代偿。
硬拉练背尽量不要放训练开始几个动作。
4次背训练为一个小循环,组间间歇时间最长不要超过2分钟:
说到练腿,我想大家觉得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给大家的,不是新奇的动作,但是以一种新的训练思路,如果你想拥有一双强壮有力的腿,稳定的下肢,那就认真读完这篇文章,我想你一定会感受到不一样的训练思维。
想要练好你的腿,那你必须学会深蹲,我知道对非常多的人来说,似乎进入健身房,靠近深蹲架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这就是你首先要克服的问题,那就是放下你的自尊心,虚荣心,就算深蹲架旁边有彪形大汉也好,健美冠军也好,全部无视掉,因为你是为自己而战。
而我们不是每个人都是天才,不是每个人的腿部天赋都非常好,那我们要做的就是,一开始不要就像着拿25公斤的杠铃片去做组,我们首先拿小重量去感受,这就是变强的基础。
我想大家经常能够在健身房中看到,很多人装了很大重量的片,但是深蹲的时候的幅度非常浅,有的人感觉只是膝盖微微弯曲一下,就直接蹲起来了,我想问,这样有用吗?这样的四分之一深蹲,半蹲是绝对无法让你的腿部变强壮的。
深蹲,记住必须要深!至少要让我们的髋部关节低过我们的膝部关节,这才是一个标准的幅度,这样才能够让我们的动作达到最高效率化。
只要你想要让你的深蹲进步,那下一个也是你要学习的重要技巧,那就是如何改善用脚推动的能力,这需要我们怎么做呢?答案就是硬拉,硬拉是继深蹲之后腿部训练第二大法宝,如果你在深蹲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把力量施加在地上,那你要如何把肩膀上的重量反推回去呢?你要学习如何主动的推动,这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所以借由硬拉,我么你要用双腿来驱动。
有人会说硬拉不应该是一个以拉为主导力的动作吗?其实并不是,如果我们把硬拉当做一个推的动作,也就是用腿部推动杠铃离地,直到我们最后锁定完成硬拉,我们则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如果我们能够在硬拉时,启动的时候想象我们用腿推动地面,将杠铃离开,就已经完成了我们最重要的一步了,但是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这过程中腰背部也要尽可能的做到绷紧,打直,否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弄受伤可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在腿部训练中,我们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只把训练当做一个矢状面,如果你想一下,人们会做大腿伸展,深蹲,弓步,但这都是矢状面的动作。
但是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角度去做弓步,这里的好处就在于,你不需要只靠股四头肌,你的双腿其实有更多的肌肉可以在这个动作中发力,你的大腿内侧有相当多的肌肉,也就是内收肌群,你还有外展肌群在大腿外侧,这都是我们可以去训练的地方,都可以让这些肌肉生长,都可以有所成长,只要同时训练三个面就好了。
那如何做到呢?我们教大家一种立体的弓步动作,首先是最传统的弓步。
传统的弓步大家都会做,然后第二个动作换成侧弓步,如果你没有做侧弓步,你就不能充分锻炼到双腿了,因为你没有锻炼到腿上的所有肌肉。
之后你再转身向后做弓步,这三个动作合起来,就连续训练到了我么你的矢状面,额状面和最后的横状面。
其实这样我们就能看出,一个简单的弓步动作,也可以延伸出这样多的动作,这就不局限于只在矢状面了。
这样的练腿方式是不是更加新奇呢?如果你有所感悟,那就赶快去尝试吧,毕竟只有实践才是证明真理的唯一标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