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  宋诗里的“江湖派”

【说文】  宋诗里的“江湖派”,第1张

        “江湖派”?乍一听,以为是武林江湖,其实,它是南宋中后期的诗歌派别,歌吟山水、笑傲江湖。

      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有个人叫陈起,集编著、出版、卖书和藏书于一身,是宋代刻书两大家之一。他还是诗人,平日里常与一些江湖诗人交往。陈起把这些诗收集起来,编成《江湖集》刊印,后来又陆续刻印《江湖前集》《江湖后集》《江湖续集》传世,其中自然也有他自己的诗。这些诗的风格相近,作者的遭际与心态也相差不大,人们就依《江湖集》,称他们为“江湖诗派”。他们以布衣和低层官吏为主,逍遥自在,当然也有些人干谒公卿,靠献诗维持生活。

      这里说的“江湖”,是与“庙堂”(官场)对应的,因为这些诗人大都远离庙堂。

1,

      南宋光宗绍熙年间,浙江永嘉诗人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不满当时盛行的江西诗派堆砌典故、炫耀学问的倾向,推重晚唐诗风,虽然他们诗歌的内容很少反映现实,但抒发个人情感、吟咏田园,恬淡自然,给诗坛吹来一股清新空气。他们几个人的表字里都带一个“灵”字,故被称为“永嘉四灵”。

      江湖诗派受“永嘉四灵”的启蒙,是“四灵”的发展,成为诗坛浩荡的一派。研究者统计,能列入江湖诗人行列的,竟然有138人,诗人之多、诗作之丰富,巍然成峰。

      江湖诗派的作品,数量大、内容广,不仅仅是讴歌山水、吟咏风月、亲近自然。他们还指斥时弊、讥讽朝政,表达不与当朝者为伍的意愿;吊古伤今,怀念故国(北宋),忧虑时局。他们既抒写异乡漂泊、怀才不遇的悲苦;又抒发欣羡隐逸、鄙弃仕途的情绪……

      江湖诗人的很多作品真切动人,但不免有些消沉。

      他们以晚唐诗风为宗,喜欢写五言、七言近体诗,尤擅七绝。小题材、小景物常常成为诗作的主要内容,艺术手法灵活多样,少用典、不雕饰,平白质朴,风格纤巧清丽。

2,

      江湖诗派,有大名的作者不多,但有首诗却家喻户晓,诗名是《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作者叶绍翁是江湖派重要诗人,曾在朝廷当过小官,但更多时候隐居西湖之滨,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而且还时有诙谐,尤以七言绝句最佳,比如下面几首: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嘉兴界

        平野无山见尽天,

        九分芦苇一分烟。

        悠悠绿水分枝港,

        撑出南邻放鸭船。

    寄赵眉翁(二首选一)

        两度驰书未报音,

        温陵尺纸定千金。

        多应驿使曾相访,

        短艇烟波无处寻。

      叶绍翁还写过《四朝见闻录》,属于史料笔记性质,记载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事迹,补正史之不足。

      和叶绍翁一样,高翥也是江湖诗派中的高手,他一生无官无职,只喜游荡山水,专心作诗,画亦极佳。

    《清明日对酒》是高翥的名作,入选《千家诗》,广为流传:

        南北山头多墓田,

        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

        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

        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节祭扫,满目青冢,烧纸、痛哭,思念泪滴成血。扫墓后各自归家,儿女欢乐,只有狐狸没有离开,所谓“狐死必首丘”。“狐犹如此,人何以堪”?在诗人看来,还是“人生有酒须当醉”来得实在。谭嗣同当年读此诗,深受感动。

      高翥的诗,清新质朴,平易自然,但时有机巧。

      看看他的《秋日》:

        庭草衔秋自短长,

        悲蛩传响答寒螿。

        豆花似解通邻好,     

        引蔓殷勤远过墙。

      再看他的另一首《秋日》:

        旋买扁舟载一翁, 

        片帆吹下夕阳东。

        西风欲织江头锦,

        催染秋林叶叶红。

      他的《春情》(四首之一),也是平白中有巧妙:

        楼头上马苦匆匆,

        百计相留无计从。

        正好看花郎却去,

        江边春色为谁浓。

3,

      江湖派诗人里,成就最大的是刘克庄和戴复古,在南宋,他们都是著名诗人。

      和大多数江湖派诗人不同,刘克庄做过高官(工部尚书),最后以焕章阁学士致仕,活了80多岁。刘克庄的诗留存下来不少,言谈时政、民生疾苦占了大半。

      刘克庄是诗词大家,需另文单讲,这里只说他非常有名的一首诗:《戊辰即事》。

      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宋伐金大败,次年签下屈辱和约,南宋每年向金增纳白银三十万两、细绢三十万匹。戊辰是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和约于这一年生效,刘克庄气愤地写下《戊辰即事》,讽刺朝廷的无能:

        诗人安得有青衫,

        今岁和戎百万缣。

        从此西湖休插柳,

        剩栽桑树养吴蚕。

      这首诗正话反说,讽刺味极浓:“以后诗人们连青衫都没得穿了,因为要给金国百万缣(黄绢,一种丝织品)。为了能如约上贡,建议西湖边也别种柳树了,改种桑树吧,养蚕织缣,以供奉金国。”一个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和主题,加之诗人的愤懑,都概括于28个字里,寓叙事于讽刺诙谐之中,足见诗人的高明。

      戴复古布衣终身,但诗名极大,生前以诗负盛名50余年,人称“以诗鸣东南半天下”。

      戴复古诗内容极广,写融入风景的自在、漂泊无定的苦涩,也有对山河破碎的痛惜、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春日》展现的,是江湖诗人的生存处境和内心状态:

        *滞江湖久,

        蹉跎岁月新。

        客愁茅店雨,

        诗思柳桥春。

        秣马寻归路,

        骑鲸问故人。

        山林与朝市,

        何处着吾身。

      常年漂泊在外的孤寂、蹉跎岁月的伤感、归隐田园的向往,最终拿不定主意的彷徨,都让他说到了,这也正是江湖诗人的普遍情绪。

      《淮上春日》则不同。在淮上前线,北望失去的山河,壮心激烈、孤愤伤怀,对一再痛失收复失地的大好时机的痛惜,溢于诗外:

        边寒客衣薄,

        渐喜暖风回。

        社后未闻燕,

        春深方见梅。

        壮怀频抚剑,

        孤愤强衔杯。

        北望山河语,

        天时不再来。

    《江阴浮远堂》的主题和《淮上春日》相近,流露出无法收复北方国土的感伤:

        横冈下瞰大江流,

        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

        淮南极目尽神州。

      诗人登横冈俯瞰大江、在浮远堂上远望北方山河,无法排解忧愁心情。真希望有连绵不断的群山能把视线挡住,以免看到沦丧的中原故土,更加伤痛。

      古人喜欢登高远眺,抒发感慨,故登临诗不少。凡登高,都希望能远眺,所以最怕前面有山遮挡。而戴复古却一反登临诗的惯例,他不希望看得远,免得见到中原故土而加深伤痛。如此写,伤痛更深沉,手法也巧妙。

      戴复古写了不少感故国、哀民生的诗,但他毕竟喜欢无官无职的闲散生活,《江村晚眺》才是他追求的境界:

        江头落日照平沙,

        潮退渔船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

        见人惊起入芦花。

      静态的画面,通过白鸟的“惊飞”,反衬江村的宁静,这正诗人浪迹江湖、布衣终老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戴复古一生以诗为业,抛离功名富贵。他的诗既学盛唐名家,也转益多师,但能自辟蹊径,诗笔俊爽,时出新意。他特别喜欢写五律,占了他全部诗作的半数,尚自然、少用典,清新朴实,无斧凿痕。

4,

      江湖诗派刚有点风生水起的意思,就遭遇劫难,即“江湖诗祸”。

      宋宁宗时,丞相史弥远把持朝政、结党营私,一手遮天。宁宗驾崩,他矫诏拥立沂王为帝,即宋理宗,再派人逼原太子赵竑自缢。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史弥远得知《江湖集》有陈起的两句诗“秋雨梧桐皇子府,春风杨柳相公桥”,他认为这是在哀悼赵竑,讽刺自己。江湖诗派一些诗人的讽刺诗相继被翻出,扣上恶意攻击朝廷的大帽子。于是,史弥远兴大狱,不仅《江湖集》被禁,连刊刻版也被销毁;包括刘克庄、陈起在内的多位诗人被流放,有的人死于被贬途中。因丞相郑清之极力辩护,刘克庄免于刑罚,但也被罢职,且遭罢黜十年之久。

          这就是“江湖诗祸”,是继北宋乌台诗案后,宋朝的又一起文字狱。

          江湖诗案导致毁版、禁书,使不少诗歌流失,湮灭无闻,后代见不到其真容了,这是诗坛的一大损失。

5,

      说江湖诗派的诗,就不能不说陈起。江湖诗人能够开宗立派、辑录诗歌、推广流传,他居功至伟。

      陈起涉“江湖诗案”被流放,8年后才得赦免。他回到杭州重操旧业,不免感慨万千。此时,他或许看淡了出名、挣钱,对刺世(抨击时政)也没了当年的热情,《湖上即事》就是他的心态:

        波光山色两盈盈,

        短策青鞋信意行。

        葑草烟开遥认鹭,

        柳条春早未藏鶑。

        谁家艳饮歌初歇,

        有客孤舟笛再横。

        风景无穷吟莫尽,

        且将酩酊乐浮生。

      湖光山色、草长莺飞,笛声伴酒、醉美人生。

      陈起不仅为江湖诗派立派、辑诗,他自己的诗写得也好,自然天成之中还时有俏皮。

      如《月下闻桂花》:

        一庭人静月当空,

        桂不多花细细风。

        香露滴衣凉似水,

        恍然移下广寒宫。

      再如《买花》:

        今早神清觉步轻,

        杖藜聊复到前庭。

        市声亦有关情处,

        买得秋花插小瓶。

    《夜过西湖》是陈起的代表作:

        鹊巢犹挂三更月,

        渔板惊回一片鸥。

        吟得诗成无笔写,

        蘸他春水画船头。   

      夜过西湖,鹊巢似挂在弯月上,渔夫不经意地敲击了一下渔船,惊起一片鸥鸟。美景有动有静,见此景欲作诗,身边却没纸笔,灵机一动蘸了湖水写在船头。诗人急切机智又有些俏皮的形象和月夜美景跃然纸上。这或许就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吧?

6,

      宋朝开始,诗评兴起,其中,严羽的《沧浪诗话》点评历代各路诗人,对后代影响极大,他也有了“宋元明清诗话第一人”的身份。

      严羽一生隐居不仕,专注写诗评诗。他推崇盛唐,作为江湖诗派晚期的重要一员,他对江湖诗派也时有批评。

      严羽写诗,更喜王维孟浩然冲淡轻灵一路,追求“妙悟”。列举两首:

      访益上人兰若

          独寻青莲宇,

          行过白沙滩。

          一径入松雪,

          数峰生暮寒。

          山僧喜客至,

          林阁供人看。

          吟罢拂衣去,

          钟声云外残。

    寻宁山人所居

          幽人以道隐,

          结室岩之东。

          余亦避世客,

          逢君于此中。

          鸟因留食至,

          泉为炼丹红。

          向晚下山去,

          月高秋色空。

      俞桂是陈起的朋友,做过知州,在江湖派里算是显达了。他的诗,风格清畅,富于诗情画意,比如这首《过湖》:

        舟移别岸水纹开,

        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

        白鸥飞处带诗来。

      罗与之,屡试不第,隐居以终,诗多写山水景物和隐逸趣味。他的《看叶》就趣味十足:

        红紫飘零草不芳,

        始宜携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

        绿影扶疏意味长。

      钱钟书先生在编选《宋诗选》时,对罗与之的诗有这样的评价:在江湖派诗人里,他的几首二十字的抒情短诗,简练精悍,同辈很少赶得上的。

      比如这首《寄衣曲》(三首选一):

          愁肠结预断,

          边衣犹未成。

          寒窗剪刀落,

          疑是剑环声。

      江湖诗人里还有个葛起耕,甚至生平事迹都没留下,但他的诗抒写异乡漂泊、怀才不遇的酸苦,有些凄凉。看他的《楼上》:

        楼上何人吹玉箫,

        数声和月伴春宵。

        断肠唤起江南梦,

        愁绝寒梅酒半销。

      确实,和那些恬淡悠闲的诗不大一样。

      陈允平是江湖派最后的遗响,元灭南宋后十余年还在世。他出身官宦家庭,本来心气很高,但屡试不第,后来干脆放浪山水间,宋亡前当过几年小官。他那些并入自己身世之感的情感诗,写得非常好,有宋词的意境,在晚宋独树一帜。

      比如《江南谣》:

        柳絮飞时话别离,

        梅花开后待郎归。

        梅花开后无消息,

        更待明年柳絮飞。

      比如《闺情》:

        闲拈花片贴纱窗,

        绣幕斜飞燕子双。

        细数归期相次近,

        倚楼日日望春江。

    再如《无题》:

        闲拈红叶欲题诗,

        待得诗成又懒题。

        心事不随流水去,

        月明人在赤桥西。

    太美了!

7,

      江湖诗派是个庞然大物,诗人众、作品多,非专业人士难以了解全貌。我只是特别喜欢江湖诗人的山水诗,借此管中窥豹而已。

      江湖派诗人,布衣居多,他们描摹山水、吟咏风月,和官员很不一样。

      官员们的山水,不少是官闲时的小憩,或官场失意时的移情。而这些江湖诗人,是把自己融进了山水中,寄情山水,心无旁骛。他们写山水,与其说是对自然的热爱,不如说是对这种生活的热爱。

《咸阳城西楼晚眺》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

《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译文

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杨柳就像江南汀洲。

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之外,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

黄昏杂草丛生的园中鸟照飞,深秋枯叶满枝的树上蝉啾啾。

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的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许浑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非常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即兴写下了这首七律。

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景别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苍凉,境雄阔而高远,神完气足,为唐人登临诗篇之佳作。

原文

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品简介

题咏黄鹤楼的作品很多,但举世公认崔颢的《黄鹤楼》堪称绝唱,连大诗人李白也因“崔颢题诗在上头”而搁笔。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崔颢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唐诗三百首》是后人对唐诗的选集,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可见对此诗的器重。《沧浪诗话》(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注释

黄鹤楼: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鹄矶上,下临长江。传说三国时费祎在此楼乘鹤登仙,也有传说仙人子安曾经乘黄鹤经过此处,住留于此,故名黄鹤楼。

昔人: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悠悠:久远的意思。

翻译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来了,唯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依旧。

晴天从黄鹤楼遥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茂盛。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才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作者介绍

崔颢(hào)(约公元704—754年),汉族,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士,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唐代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这些都是为了什么很值得人们思考。 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作品有《崔颢集》。

崔颢开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进士第。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然行履稍劣,好(艹捕)博,嗜酒,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初李邕闻其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云:“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入。颢苦吟咏,当病起清虚,友人戏之曰:“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诗瘦耳!”遂为口实。天宝十三年卒。有诗一卷,今行。(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他诗名很大,但事迹流传甚少,现存诗仅四十几首。

讲解

此诗为咏黄鹤楼的名篇佳作,即便是大诗人李白也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叹,因为崔颢的诗实在太高妙了。他将黄鹤楼的历史传说与人生的感发写得如此空灵,如此真实,不仅情景交融,而且时空切换自然,意境深远而又不晦涩,犹如信手拈来,读之如若行云流水,一泻而下。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诗人起笔从黄鹤楼远古的传说写起,昔日的仙人子安早已经乘着黄鹤离去,只留下了这座空空荡荡的黄鹤楼。这远古传说的追溯,既令读者想知道黄鹤楼的来历,也无疑是为黄鹤楼罩上了一层神奇虚幻的神秘色彩。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无论从律诗的格律还是从意思上看都是承首联而来,仙人乘鹤而去了,而且再也没有回来过,在这漫长的年月里,黄鹤楼有什么变化吗没有。“白云千载空悠悠”是在说天空的白云千百年来依然在空中飘来荡去,并没有因黄鹤一去不返而有所改变。在诗人的笔下,“白云”也仿佛有了情感,有了灵魂,千百年来朝来夕往,黄鹤楼相伴。

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时已黄昏,何处是我的家乡烟波飘渺的大江令人生起无限的乡愁!这是写诗人所感,感叹人生,感叹乡愁。至此,诗人的真正意图才显现出来,吊古是为了伤今,抒发人生之失意,抒发思乡之情怀。

全篇起、承、转、合自然流畅,没有一丝斧凿痕迹。诗的前四句是叙仙人乘鹤的传说,写的是想象,是传说,是虚幻的;而后四句则是写实,写眼前所见、所感,抒发个人个人情怀。将神话与眼前事物巧妙融为一体,目睹景物,吊古伤今,尽抒胸臆,富含情韵,飘逸清新,一气贯通。

该诗内容为吊古怀乡。登上黄鹤楼后,诗人为眼前的景色所感染,遂即兴赋诗,一气呵成。该诗自然清新,又有气势,为历代所推崇。据说,李白登楼看到此诗后,不禁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可见该诗的出色。

黄鹤楼的得名缘自其位于武昌黄鹤山的地理位置《齐谐志》中有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的传说,《太平寰宇记》引《图经》中又有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的记载。诗人从楼的来历入手,从传说写起,由怀古进入写景,又从中引发乡愁,场面宏大,情思悠长。

前四句围绕楼的得名写起,写此地空有此楼,人和鹤俱远去。黄鹤一去不复返,只留下悠悠的白云,充满了对此楼变迁的百般感慨。这四句用了散文的写法,一气呵成,没有遵守格律的要求,连用了三次“黄鹤”,但没有丝毫呆滞的感觉。

后四句即景生情,写在楼上北望的见闻。他的写作顺序是由远到近,先写远处江北历历的汉阳树 ,接着写进入眼帘的鹦鹉洲头的萋萋芳草,最后写楼下近处大江上的烟波。但日暮的重重雾霭阻隔了回乡路,使他不禁顿生愁绪。和前半部分不同,后四句又严格遵循起了格律,若断实连,气韵一体。尤其是结尾,不仅收束有力,且给人缥缈苍茫之感。

鉴赏

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桥头。

相传始建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223)。武昌古时叫鄂州。据《元和郡县志》记载:“鄂州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名楼,为黄鹤楼。”也有传说记载,三国时·1297·《唐诗鉴赏大典》

一个名叫费文祎的人登仙,曾乘黄鹤在此楼休息,因此得名黄鹤楼。这使千年古楼蒙上了神奇色彩,更加闻名天下。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人漫游到了这里,乘兴登临,首先诵出了这样的诗句是很自然的。这个起句语言明白晓畅,表面上看没有什么辞采,但感情放纵恣肆,借助于楼名的传说,却能一下子将人们带进一个神话境界,引发出无限遐思。从这点说,这首诗的起句笔势突兀陡峭,引人入胜,寓奇崛于平易之中。面对历史陈迹,不免浮想联翩,“已乘”和“空余”,“昔人”与“此地”,两相映衬,凝成了古今变化、物是人非的巨大感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登楼之初的浩然情怀。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颔联由神话传说回到了现实感受。诗人登上了古楼,纵目远眺,只见碧空浩渺,白云悠悠。这样空茫的境界不免又使仕途坎坷的诗人产生人世彷徨的无限惆怅。诗人在这里突破了格律的限制,没有苛求对仗工整,词性和声律似对非对,前对后不对,但读起来音节浏亮,一气贯注,显得自然流动,并不着力。

颈联两句对仗则非常精美工稳了。“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绘出了一幅绚丽的大江景色。当诗人的视线从远处的天际回落到地面景物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与黄鹤楼隔江相望的汉阳。

那里,绿树掩映,汉水交汇,在明丽的阳光下,看上去分外清晰,江面,只见一丘沙洲隆起江心,这就是鹦鹉洲了。东汉末年的文人弥衡,曾在洲上作过《鹦鹉赋》,弥衡被江夏太守黄祖杀于洲上,后人便改洲名为鹦鹉洲,作为纪念。弥衡素有文气,但怀才不遇,终遭不幸,如今只剩下一片芳草萋萋。诗人见景生情,不由地联想到自己的漂零身世。虽然他以如椽的大笔为眼前的景物勾勒出一幅色彩鲜丽,形象优美的图画:

红艳的阳光,白亮的浪花,浓绿的树木,但是景色虽好,终究还是异乡的土地啊!

于是,那惆怅的情怀就自然地转化为无尽的乡愁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末联描绘的江面已是一片暮霭,仿佛笼罩着烟雾一般。“烟”字能表现出一种朦胧、弥漫、飘忽的景象。为许多诗人喜用。崔颢在这里用了一个“烟波”,就把水波渺茫,暮霭沉沉的景象形象自然地表现出来了,在极有深度的视觉形象中蕴含着醇厚的韵味。它与“日暮”

一同构成一幅灰暗的背景,烘托出诗人的怀乡之情:

黄昏时分,忙碌在外的人们都在回家了,而自己呢,宦途失意,还面对浩浩大江,独立在苍茫暮色之中,更添异地飘泊之感。一个“愁”字作结,点出了全篇的主旨。

思乡是古人抒情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游子的登临诗作中更为习见。这样的诗歌,抒发的虽不是忧国忧民的感情,却可以从诗人那飘泊动荡的生活感受中,反映出封建社会一些知识分子的困苦情状。《黄鹤楼》这首诗景色绚烂,境界开阔,在感情基调上并不颓唐,不失为这类主题中的“千古擅名之作”。

这首诗通过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来游黄鹤楼的所忆所见,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感和游子的乡愁。诗的前四句主要写诗人登黄鹤楼的凭吊之感。而这种览胜吊古的情思又自然地与有关黄鹤楼命名之由来的美丽传说紧密相联。驾鹤成仙美丽而虚幻,但诗人却浪漫地认无为有,肯定他们“已乘黄鹤去”,现在黄鹄矶上只剩下空楼一座,徒有其名而已!于是,诗人吊古伤今之意,借鹤去楼空点出,从而使画面呈现出一种空寂寥落感。而“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二句,又深寓了古人不可见之憾,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这种人事变迁、今非昔比的感慨,在古人心目中是典型的,也是共通的,它是很容易触动政治失意者的共鸣。诗的后四句,写登楼所见景色和因凭吊而生的乡情。诗人登楼远眺,汉阳府东晴川阁附近平坦的陆地上草木繁茂,历历在目;而江中的鹦鹉洲上则“芳草萋萋”,生意盎然。看到亭亭绿树,萋萋芳草,此时,诗人心中蓦地想起了《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名句,触发了思乡之情,于是,诗人的目光便落在“日暮”时分的“烟波江上”,想透过眼前迷茫的景色去寻觅自己的“乡关”,然而,故乡遥迢千里,诗人在黄鹤楼上怎么能够看得到呢从而由“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句透露出浓重的乡愁。这种情思渺渺、悠悠不尽的心灵感受,对客游异乡的人来说,是不难理解的。

在律诗中,这是一首破格之作。诗的前四句一气贯注,跌岩转折,连用三个“黄鹤”、两个“空”字,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三平调煞尾,完全摆脱格式和平仄的拘束,自然流泄,意到笔随,情跃纸上。对于这一七律中的离格奇绝之笔,沈德潜曾称赞它是“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作为律诗,前四句既然破格,后四句就要力求整饬归正。否则,就把七律写成七古了。由于该诗后四句回到格律时文笔也很自然,因此它在整体上仍然给人以大气磅礴、一气呵成的感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此诗实在是一种创新和突破,所以,人们不仅不以“离格”责之,反而弥觉新颖。

强化意境,增添诗味,强化情感,表达诗人对某种事物的体验感受,通感是不同感觉之间的相通,本质上来源于人的本能,艺术上则是人的想象所造成的。例如李煜的名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剪不断,理还乱”实在传神。“离愁”本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绪,但是词人却用剪刀去“剪”它,用手去“理”它。这本身打破了视觉、触觉和人的内在感觉所存在的界限,加强了愁闷的心境,也让我们形象感觉到:喔!原来当时李煜的“愁绪”是这种独特“滋味”。

通感的常见形式

1、视觉和听觉之间的通感

五官可以相通,但最易打通的是视觉与听觉。例如苏轼《夜行观星》:“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大大小小的星星聚集在一起,大星星似乎明亮而平静,小星星闪烁不定,在诗人笔下就成为了“闹若沸”的场面,一个“闹”字增添了宁静夜空下的动感。

2、触觉和听觉之间的通感

例如刘长卿的登临诗《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以触觉上的寒形容磬(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声的深远,旧日繁华如今寒烟衰草,顿生悲凉。

3、视觉和触觉之间的通感

例如李贺的《蝴蝶飞》:“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xié。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蝴蝶轻轻扑打着室内的卧帐,卧帐里散发着春天的温热气息。春意热闹盎然的意境因“热”字而更形象。

    统编语文教材在编写上融入了很多新理念,除了双线组元结构和三位一体阅读体系外,还有“从单篇文章阅读到单元整体阅读、群文阅读再到整本书阅读的阅读能力培养理念,从综合性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到探究活动单元直指课内与课外语文生活以及听说读写诸多能力的有机整合等”(人教社王本华语)。由此可见,教材内外多文本整合阅读符合新教材编写意图,是阅读教学的大方向,也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生成的重要焦点。周忠玉老师深悟统编教材这一编写理念,以课内文本为圆心,以同质文本为轴线,构建了广阔的阅读场和教学场,开发出一系列群文教学课例,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塑学生的人文情怀开辟了一条风景旖旎的路径。《万古情怀此登临》一课是周老师同质异人群文教学系列中的一次探索,通过整合课内三首诗歌,在合宜的课堂活动和融洽的师生对话中激活了学生思维,触发了学生情感,建构了生命成长的课堂文化氛围。

     一、有效整合文本,阔开阅读视野

重庆树人教育研究院司体忠老师曾说,群文阅读是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共同结果,是生活化阅读的自然状态,也是功能化阅读的常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广泛勾连文本,引导学生探寻解读文本的路径,在感知、理解、比较、归纳中读懂文本,掌握方法,成长自我。在本课例中,周老师通过研究发现了《古代诗歌五首》的前三首诗歌的关联性和多元性,从而建立一个阅读场,阔开了课堂阅读视野,提高了课堂教学效能。

1目标精准

从课例中可以看出,周老师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就是通过比读三首诗歌,教给学生鉴赏登临诗的方法,把握诗人的情感,在知人论世中读懂诗人,在阅读诗歌中读出自己,在此基础上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这样的目标定位,契合诗歌教学的根本策略。郑桂华教授在《诗歌阅读教学内容确定的关键》一文中指出,诗歌阅读教学最需要着力的一个方面就是体验诗歌的情感。周老师正是围绕“体悟情感”这一目标整合三首诗歌,让这节群诗教学循序渐进而又水到渠成。

2容量恰切

恰切的课堂容量,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推进深度阅读。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由于积累不够丰厚、阅历尚显浅薄,诗歌的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这节课从学习篇幅来看,周老师立足学情,把三首相对短小的诗歌整合在一起,用两节课的时间完成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来看,拟题环节意在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诗意,然后用“万古登临望其景”“万古登临感其心”“万古登临识其人”三个活动有序推进学生的思考,最后学以致用,以读促写,以写助读。这样的教学,切合学情,容量合宜,遵循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阅读规律,对形成学生的阅读素养有不可预估的功效。

3议题聚焦

在群文教学中,议题的选择和确立,是课堂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议题的确定,需要教师从两个维度研读文本:一是以读者身份阅读,体验学生阅读的真实状态,揣摩学生自主阅读的深度,便于立足学情设计教学。二是以教师的身份进行专业化阅读,发现多个文本之间的关联点、融合点,进而形成整体性的、灵动的教学设计。周老师洞悉三首诗歌在内容、情感上的异同之处,引导学生从诗题入手,感知登临诗的特点,循着赏景悟情的路径,最终达成了学习目标。

二、创设合宜活动,促进能力提升

王荣生教授曾说:“当今的语文教学,应该从‘把我对教材的理解教给学生’转移到‘把握理解教材的方法教给学生’”。对于诗歌教学来说,感知内容、想象画面、体悟情感是阅读的三个层级和基本过程。周老师设计了丰富的课堂活动,灵活地引导学生穿行于探寻诗人情感密码的路径中,在交流、碰撞、顿悟、汇总中读懂三首诗歌,并学用创作登临诗的方法。从本课例可以看出,周老师正是把自己解读文本的方法教给了学生,其教学策略既有效又灵动。

1在求同中学用诗歌鉴赏方法

在课堂初始阶段,周老师让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诗歌,在初步建立阅读印象之后,观察诗题说发现,鉴赏比较拟课题,明确思路赏诗歌,知人论世识诗人,归纳小结悟情怀。这些课堂活动的设置,着眼于三首诗歌的关联性,通过相互比照,引发学生的思考,最终使其发现登临诗的解读方法和写作技巧。蒋军晶老师说,群文阅读,就是更集中、更结构化地呈现一种表达方式,让学生感受、学习独特的表达方式,发现文本的密码,发现写作的技巧。周老师这节课,就是利用求同的阅读策略,激发学生探究三首诗歌的主动性,并逐步走进诗歌内核,走近诗人内心,并生发出创作的激情和路径。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可以肯定,学生从这节课中体验到的学习过程,将为以后的诗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在比异中感受诗人情怀

周老师在研读诗歌中发现:三位诗人因登临地点不相同,所见景物自然也不同;因登临时人生际遇和心境不一样,三位诗人抒发的情思也不一样。在课堂中,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导比较三首诗歌的差异性:哪首诗的景物打动你心?哪一联诗让你触摸到诗人的内心?从哪首诗你读到一个怎样的诗人?这些问题着眼于三首诗歌的多元性,通过比较甄别,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理性思维,在鉴赏评论的情境中生发思考,最终触摸到三位诗人的情感实质---家国情怀,从而自然而然地对学生了进行情怀引领和熏染。

3在归纳中深化学生认识

三、对话激活思维 建构生长空间

(未完待续)

山雨欲来风满楼出自《咸阳城东楼》,全诗如下: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译文:

登上百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

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

秦汉宫苑,一片荒凉。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夜间。

行人莫问当年繁华盛事,都城依旧,只见渭水不停东流。

扩展资料

《咸阳城东楼》赏析:

这首诗题目有两种不同文字,今采此题,而弃“咸阳城东楼”的题法。一是醒豁,二是合理。看来“西”字更近乎情理,──而且“晚眺”也是全诗一大关目。

同为晚唐诗人的李义山,有一首《安定城楼》,与许丁卯这篇,不但题似,而且体同(七律),韵同(尤部),再看李诗头两句:“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这实在是巧极了,都用“高城”,都用杨柳,都用“汀洲”。然而,一比之下,他们的笔调,他们的情怀,就不一样了。

义山一个“迢递”,一个“百尺”,全在神超;而丁卯一个“一上”,一个“万里”,端推意远。神超多见风流,意远兼怀气势。

“一”上高城,就有“万”里之愁怀,这正是巧用了两个不同意义的“数字”而取得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诗人笔下分明逗露──“蒹葭杨柳似汀洲”。一个“似”字,早已道破,此处并无什么真的汀洲,不过是想象之间,似焉而已。须知诗人家在润州丹阳,他此刻登上咸阳城楼,举目一望,见秦中河湄风物,居然略类江南。

于是笔锋一点,微微唱叹。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盖蒹葭秋水,杨柳河桥,本皆与怀人伤别有连。愁怀无际,有由来矣。

以上单说句意。若从诗的韵调丰采而言,如彼一个起句之下,著此“蒹葭杨柳似汀洲”七个字,正是“无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

--咸阳城东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288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