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五种语言表达方式有哪些?

爱的五种语言表达方式有哪些?,第1张

1、肯定的言语

肯定的言语的表现形式是通过各种类型的肯定言语来肯定、激励对方,使对方感受到爱意,并最终达到爱箱常满的状态。比如应用口头赞赏时,可以通过简单、坦率的方式与对方交流,最终也会得到回报。同时,我们也要以鼓励的方式对待对方,包括鼓励配偶的潜力与爱好。同时,鼓励的时候需要我们有同理心,即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体会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2、精心的时刻

爱的语言是精心的时刻的人,希望对方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需要得到关注。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这种类型的人的时候,需要一心一意关注对方。表现形式如说话时要注视着对方,心要在一起等。我们也可以通过一同做点儿什么,达到情感交流的目的。

3、接收礼物

对于爱的语言是这种的人来说,我们需要时常送些礼物给他或她。送礼物的原则是,价钱不重要,场合不刻意,而时机需要时常。我们在送礼物的过程中,是对爱情的一种投资,这个投资得到的回报一是使对方的爱箱常满,也使夫妻二人的关系更和谐。

4、服务的行动

如果对方的爱情语言是服务的行动,那我们就需要行动起来,即使是拖地、洗碗这样的小事,也会使对方感到很幸福。我们做的事情,是需要精力、努力、计划与思想的。如何去服务对方与怎样去做,就需要我们去与爱人沟通了,做那些爱人希望我们做的,具有服务属性的事情。

5、身体的接触

对于说这种爱的语言的人类,我们需要多多做此文面的事情。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牵手、接吻等。夫妻二人当然会有更多种的形式,此处不便细谈。我们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是需要全神贯注地去做,这样才是爱的方式,对方才会感受到。这个是一个有利的工具,促进二人的沟通,是婚姻的调节剂。

爱基本特征

1、奉献性:爱及奉献,这种奉献是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无条件的无限付出。

2、平等性:爱情的平等性是以互爱为前提的。属于人格的平等而不是物质的平衡。

3、矛盾性:爱情是苦中甜,甜中苦。相互依赖却保持人格独立。

4、独立性:彼此独立,谁也不属于谁。

5、相互性:爱情的产生及发展得益于双方相互追求、相互爱慕。

6、专一性:专爱并不等于专情。陷入爱河的人彼内心中只爱(小爱)对方。

以上内容参考 -爱

什么是语言意义,语用意义

语境语境言语环境或使用语言环境简称,指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环境,叫交际场 语境字面意义看,语言环境现已经些非语言素纳入语境范畴,由语境产狭义广义两含义狭义语境专指语言交际,语言单位音位、语素、词、短语、句与言语作品——语所现或处环境广义语境指所要考察事件(非语言)所现环境我称前者语境或,称者语境 总说,语境既包括语言素,作品文或说前言语等,包括非语言素交际间、点、场合、代、交际象及社、文化背景、自环境、语体环境等本文言语交际角度谈语境影响作用,所引用广义语境即语境 二、语境言语交际影响 语境影响着言语交际行言语表达言语接受两面看,语境言语交际作用主要表现——制约解释两种功能 言语交际环境由表达者、接受者、(旁听者)交际客观环境组言语表达面说,语境限定、制约著表达者言语内容使用语言形式,表达者运用适合语境语言,才能达预期交际目言语接受面说,语境语言形式语言接受者都解释作用,语境能使语言形式与某特定意义联系起,语言形式意义语境明确;接受者语放置特定语境解码,才能较准确握表达者含义本文主要探讨语境言语交际制约功能解释功能 三、语境言语表达制约功能 作表达者主要任务使接受者能准确理解交际所使用语言表达式意思,获佳交际效,表达者必须选择符合语境语言表达式交际程,表达者能选择符合语境语言表达式表达某种特定含义,使表达更恰、体 言说,山,唱歌、见,说、句百说说都表达者要适应特定语言环境问题说,具体语境言语表达制约功能 ()同句,表达同含义 雨句,字面看,反映种客观存自现象看外边滴著雨,说声:雨,能自言自语或者告诉种客观事实;外边晾着衣服,句提醒自或者收衣服;孩要,句则提醒孩带雨具 (二)同,表达同意思 倾相恋,男撒娇说我恨死我死表达同意思;真真坏同表达男喜赞美 (三)残缺,表达完整意思 言语交际,根据言语经济原则,根据者所共知背景情况省略些,言语交际,些句残缺,并妨碍表达者圆满表达自思想,接受者能获完整信息,原于语境提供潜信息 :兰州公共汽车,乘客买车票说两兰,显两兰种残缺省略语言形式,售票员都能理解说所要表达意思:我要买两张兰州汽车票 (四)说意思,表达另意思 交际,候,说表面陈述意思,实际要表达另意思要结合交际场合背景知识,理解表达者真要表达意思 :《红楼梦》第三十四段情节描写:,贾宝玉林黛玉发口角,贾宝玉千万向林黛玉道歉两,凤姐拉贾母看戏,碰见薛宝钗贾宝玉说意奚落薛宝钗,黛玉非意,并问:宝姐姐,听两戏宝钗笑道:我看李逵骂宋江,赔宝玉便笑道:姐姐博古通今,都知道,连戏名字知道,说串,叫《负荆请罪》宝钗笑道:原叫《负荆请罪》博古通今,才知道‘负荆请罪’,我知道‘负荆请罪’句没说完,宝玉黛玉二病,听,早脸羞红 四、语境言语理解解释功能 言语交际,仅需要表达者握表达要义,适合语境,且需要接受者语放置特定语境解码,联系表达者特定语境,才能达较交际效 语境言语理解解释功能主要表现能排除任何语言歧义现象语境理论告诉我:任何句都能突现或孤立存,总定间、场合、目、式等其条件所说,要歧义语进入具体语境,歧义自排除,言语理解更容易 歧义现象产原致:字词义、句结构歧义、语境歧义 ()义字词定语境意义单 义词、义字汉语普遍存,字、词种含义,要放定语句能辨其意义,特定语境才能明确其具体意思词语 比,背著包袱离家包袱歧义仅靠其所句消除句理解背著包东西离家;说带着思想负担离家,词语包袱歧义并没消除,借助特定语境才能确定其真含义 (二)句结构歧义语境消失 例快乐始快乐两种词性,理解

为什么说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联系

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并非是本质的,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一种意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声音形式,而不用那种声音形式,这中间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诗歌自身的语言形式在今天还有什么重要意义

弗洛斯特说:诗是翻译所丢失的那部分。于是,许多人便就此说诗是不可译的。我想从另外的角度理解这位美国桂冠诗人的话。我以为,诗歌作为语言的艺术,直译者只能将诗的内容传达出来,原文中作为诗的那些语言自身的微妙之处便被丢失了。正如唐诗、宋词被解释为白话文后,便失去了诗的魅力。

如何理解语言符号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

7 第五章语义 第一节语义性质 1 语义是人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结果,语义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的内容。在语言里,语素、词、 词组、句子等各级单位都有意义它们的意义都是语义。 2 语义包含理性意义即思想和非理性意义即情感两个方面。 3 语言形式类型:语汇、语法 4 词汇意义:由语汇形式表达的语义。语法意义:由语法形式表达的语义。 5 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有一般与个别、稳定与临时的分别。在通常情况下都能够存在的意义有一般的、 稳定的,在特定的上下文、特定的交际场合中或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才能出现的意义是个别的临时的。 6 语言意义(语义) :一般的稳定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本身所表达的意义。 7 语境意义:个别的临时的意义这是语言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语境因素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 8 语言学中语义研究:一般而言是以语义为研究对象的语义学研究。 9 语义性质概括性、模糊性和民族性 第二节词义结构 1 词: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词义是指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2 词义是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但这种反映在揭示事物本质的程度上有深有浅。 3 词义分理性意义与非理性意义。 4 词的理性意义分类通俗意义、科学意义。通俗意义即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的反映。科学 意义即人们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 5 词的非理性意义分感 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 6 词的形象色彩:由词内部的组成成分所吸引的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 7 义素:语音学中一个音位可以进一步分解为若干个区别特征,现代语言学中把义项进一步分析为一束更 小的语义构成成分的 ,这种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叫做义素(语义成分、语义原子) 8 义素分析的基本方法:对比法。 9 义素分析步骤:3 个①确定对比的范围②比较词义的异同③整理和描写。 10 义素分析结果整理应从两方面着手:1 加进某些符号来表示分析结果。2 如果某对义素具有非此即彼的 对立关系,应只取其中一个义素,并在前面加上正负号来表示这对义素,而不必吧两个对立的义素都列出 来。 11 义素在语义研究语法研究中的作用: 1 义素分析可以清楚简洁地说明词义的结构,便于比较词义之间的异同,便于揭示近义词、反义词 等词义的关系,有利于词义研究、学习和掌握。 2 有助于说明词语组合的语义限制条件。 3 可以使语义的描写形式化,这种形式化的语义知识便于用计算机来处理因而对包括机器翻译、人 机对话等在内的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词义的聚合 1 相关性:词义所反映的客观对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同周围的其他客观对象互相联系,互相存在的。 2 相似性:不同客观对象可能具有某些相同或相近的特征,通过这些特征它们之间可以建立起某种联系。 4 语义场:词义有一定的系统性。一个词的意义(义项)同邻近的其他词义可以建立起各种关联,从而处 于互相依存、互相规定、互相制约的关系之中。场(field)此概念是从物理学中借过来的,它原指一个范 围,在这个范围中某些物质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语义场是指若干具有共同的类属义素的词语(义项)构成 的聚合体,类属义素是指反映事物所属类别的语义特征。 5 语义场的特点 1 最重要系统性, (系统性也程度有差别)2 层次性 6 语义场对词义研究和语言间语义对应关系的研究的意义: 1 它以系统的观念来看待词汇意义,而不是孤立的研究单个的词义变化,它从词义的相互关联中去 探讨词义的内涵及其发展演变 2 可以为义素提供一个分析的基础。 3 为词义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理论和

用词语的形式概括语言的作用

先解释词语的意思。有修辞的先说是什么修辞,再分析作用。 比喻:可以使语言形象化,可以把人或事物描写的梦为具体形象;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可以很好的揭示事物的本质;可以鲜明的表达作者的情感和立场。 借代: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的种种关系巧妙的构成语言上的艺术,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人的联想,增强语言上的艺术,使语言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夸张:可以抒发感情,揭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还可以启发读者的想象力,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节奏鲜明,利于抒情,条理清晰,说服力强。 设问:提请注意,引人思考,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反问: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反复:在说理性文章中(包括议论文和说理性散文),起强调作用,在抒情写景的文章中,其增强感染力的作用。 反语:利用隐蔽的形式,含蓄曲折的表达激动的感情,特别适宜嘲弄和讽刺。 对比:使事物的特征更加突出鲜明,起强调作用。 在具体文章中还要进行具体的分析,要结合语境的文章的主题,有的作用不能全部都答上。 老大,我可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打上去的,这是什么精神~~

绘画语言的意义

绘画语言是通过色彩、线条、光色或组成一件作品所有的其他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出来的。绘画语言是有机的形式体现,它是构成绘画艺术中多种可视因素的构成。就绘画而言,它是一种在长乘宽的二维平面上利用形、色、肌理或者说利用点、线、面或黑、白、灰等色彩、肌理等手段来传达人类或艺术家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在符合它自身规律的前提下,用什么样的表达,怎样表达和表达什么都是值得探索和尝试的,没必要用既有的定式或种类来界定。绘画是人类艺术追求的其中一种方式,那它自身就有其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单就绘画而言,不同的表现题材和不同的工具材料都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表现语言和表现方式。只要是符合绘画本体的艺术规律的任何题材、任何表现语言、任何表达形式都是可取;只要对人类的精神文胆起到积极向上的推动作用,只要符合人类追求的审美理想,任何绘画语言方式都应该探索,都应该允许和发扬。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家个人的角度、个人的独特风格面貌都是最可贵的。

语言的定义

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和表现形式。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语言具有稳固性和民族性。

语言是人类的创造,只有人类有真正的语言。许多动物也能够发出声音来表示自己的感情或者在群体中传递信息但是这都只是一些固定的程式, 不能随机变化。只有人类才会把无意义的语音按照各种方式组合起来,成为有意义的语素,再把为数众多的语素按照各种方式组合成话语,用无穷变化的形式来表示变化无穷的意义。

人类创造了语言之后又创造了文字。文字是语言的视觉形式。文字突破了口语所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语言和文字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可是在语言文字的神奇作用面前,人们又把它当做神物崇拜起来。他们用语言来祝福,用语言来诅咒。他们选用吉利的字眼做自己的名字,做城市的名字,做器物和店铺的名字。他们甚至相信一个人的名字跟人身祸福相连,因而名字要避讳。皇帝的名字、长官的名字、祖宗和长辈的名字不能叫,一般人也都在“名”之外取一个“号”,彼此不称名而称号。在后世,认为这是礼貌;在远古,这是人身保护。现代各地口语里也常常有些词语起源于避讳;不久以前,很多行业有各自的避讳字眼。从前有些人家,因为小孩儿不懂得避讳,在堂屋里贴一张纸条“童言无忌”,意思是小孩儿说的话不算数。

凡有人类的地方就会有语言。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语言呢?据德国出版的《语言学及语言交际工具问题手册》说,现在世界上查明的有5651种语言(当然,这个数字还在增加中)。其中4郸00种左右得到人们的承认,成为具有独立意义的语言。其余有500种语言为人们所研究。另外,约有1400多种还没有被人们承认是独立的语言,或者是正在衰亡的语言。如澳大利亚有二百五十种语言仅被4万多人使用,而这些澳大利亚土著民族还不得不使用英语,长期以来,这些语种便渐趋衰亡。在美国同样也有很多正在衰亡的语言。如北美印第安人有170种语言,其中许多种语言如今只有一小部分人用它们来交谈。他们的子孙已不了解自己祖宗的语言,而习惯于用英语了。

问题一:表达情感的方法有哪些 种类 有以下五种: 1、记叙(叙述) 2、描写 3、抒情 4、议论5、说明 (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作用也

问题二:表达感情的方式有几种 关于表达方式:

①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的分类解释;

②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

③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关表述――可任选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式。

综合起来,“表达方式”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关于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衬托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托物言志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美伐衬哀情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等,数量不限

关于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拟人和拟物)、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借代、反问、设问等

问题三:表达感情的方式有哪些 方式很多的。

问题四:表达感情的方式有哪些 1、默默无闻的。在你开心时,也许你永远找不到他,但是一旦你伤心时,他总会第一时间陪你。

2、高调的。无论他为你做什么事,他总是会让所有人都注意到。

3、任劳任怨的。不管你办错什么事,他都会笑着和你说:没事!!

4、知冷知热的。不管你在哪里,他都第一时间告诉你,明天降温了,记得加衣服

问题五: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使用了什么手法 20分 一、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

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六)说明文语言特征:准确(科学性)、生动(趣味性)、

议论文语言特征:严密

记叙文语言特征:生动、形象、准确

(七)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

(十一)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 、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十二)描写的方法:

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

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三)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

(十四)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

(十五)议论文结构

1、引论:提出问题

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

(十六)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十七)常见论证方法:

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

(十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十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二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二十一)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风格:

柔婉

豪放  灵秀  庄严 绮丽  朴实 繁复  凝练生动

二、现代文阅读

答题技巧

(一)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

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 彩的方面的区别。

2、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二)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

2、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部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矣”。又如“并不见佳,我以为”一句是为旗帜鲜明地强调作者对“雷峰夕照”这一胜景的评价是“并不见佳”。

3>>

问题六:方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女生不一样,女生很清楚这种感觉是怎么来的,因为女生和我们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男生活在更加理性的现实世界里,而女生就活在感觉的世界里。女生的世界和我们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在乎的东西也不同,触发吸引的因素也不同。这个你多少应该有点感觉,我们男生碰到每一个漂亮的女生都会有反应,而女生只有碰到那个懂得怎么让她心动的男生,那个男生对她做了什么或者说了什么,她的反应一下子就变了,更加害羞,或者笑得更多,放得更开。

今日启发:

Elton:

     

贾行家老师说正常情况下,人是和母语的感情是最深的,比如说脏话,人用母语讲脏话会感到难以启齿,因为能感受到背后的意象,而用另一门语言说脏话时心理负担就会相对的小很多,因为人们意识里会认为那不过是一种发音。

      剧中司令官的母语(德语)被纳粹主义所污染,于是他就逃避到陌生语言里去体会人性。在许多**里,都有创造一门新语言的情景,比如《星际迷航》系列的克林贡语,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人造语言,这种语言包括完整的字母表、词汇和语法,相关的典故,语法类似于宾谓主结构。

  世界语是于1887年发明创立的一种国际语,创始人是波兰籍犹太人眼科医生拉扎鲁·路德维克·柴门霍夫,但他本人称自己不愿做新语言的创造者,而只是一个发起人。他宣布把世界语交给群众,让它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得到发展。

      “世界语(Esperanto)词汇源意为“希望者”,表达了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憧憬,期待这门语言能够为不同语言人群的交流提供便利,能够帮助人们跨越语言、肤色、种族、地域等界限,用同一个身份——世界公民来平等、友好地相处,而并不打算用取代任何民族语。世界语书写形式采用拉丁字母,共有二十八个字母,一个字母只发一个音,每个字母的音位固定,没有不发音的字母,读音和书写完全一致。每个词的重音固定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学会了二十八个字母的发音并掌握它们的拼读规则就可以读写出任何一个单词,世界语基本词汇的词根大部分来自欧洲各民族语言。世界语的语法由十六条基本规则衍生出来,简洁且富于逻辑,因此比较容易掌握。”

  语言在过去好像是自然生成的,在如今也可以像密码一样被设计和创造。

      贾行家老师说“发明语言符号并不难,难在让大家都同意一起使用它。这时,政治的意义就出现了:有句话是“做错误决定也好过不做决定”,那么,有时候,坏规则也好过没规则。”

        由此我们就会明白语言要有意义首先必须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必须具有公共性,语言是思想、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工具,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和理解,只属于自己的私人语言则更像是一种密码,有时恋人之间也可能会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来表情答爱。每一种语言都有它独特的情感生命力,可以连接和呼唤同一个文化群体的人,“每一种语言背后都承载了一种文化,一种文明,一个关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你学的可能是中国流派的逻辑学,或者说是苏联模式的形式逻辑。我尝试以你的这个流派的角度来说说这个问题。

首先,概念是以思维形式存在的,语言只是躯壳,所以概念只是思维形式,不是语言形式。

概念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特有属性也叫本质属性。因此概念是我们思维的元素,也即对事物认知的基础的基础。没有概念,判断、推理和演绎等等思维活动就不能进行。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存在决定意识。概念作为人的一种意识活动,和人的存在,也即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有关系,那么同样一个概念在不同存在的人之间就会有差异,这就是概念的情感意义。

比如“妈妈”这个概念,基本属性是人类生殖的雌体母代,只有人有妈妈概念。但我们在界定妈妈这个概念时,还有衍生的内容,比如“慈祥、爱我、养育我”这样一些东西,这是一般人的妈妈概念,但现在也有一些恶妈妈,要杀孩子,抛弃孩子、虐待孩子,这样的人的脑子里,妈妈这个概念里可能带有“凶狠、残暴”的内容,也即概念的内涵相同的情形下,其外延会有差异,或说情感性的外延差异,源于不同的人存在的不同。

中国逻辑学之父金岳霖先生(就是那个人间四月天的家伙)把概念分为“初步概念”和“深刻概念”两步,即人接受一个概念时先认识它的基本属性部分,再认识它的其他衍生属性部分,深刻概念中含有主观情感成分,这也是概念的一部分。

比如“美国”这一概念,基本部分就是位于北美的一个联邦制国家,深刻部分就多了,不同的人在美国这个概念里加情感部分,可能是“强大、科技经济发达、民主自由”,也可能是“耀武扬威、口是心非、太平洋警察”。

利用人在概念思维上的情感属性,出现了修辞学上的“借代”“比喻”等手段,如“祖国啊,我的母亲”,这个母亲概念的引用,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因此概念是我们认知事物的基础,情感认识丰富了概念的外延。

你的问题没说明白,并且本身逻辑不通。

欢迎讨论。

一、文学语言具有形象性。

    这是最基本,最首要的特征。形象性是指所使用的语言能够把描写的对象具体生动可感的表现出来,使接收者产生可视可闻可触的形象性感受。

    文学语言的形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生活中有形有象的事物再现出来,如叙事性作品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等;二是将生活中无形无象的事物即思想情感形象化。如王朔称跳崖自杀为“尝尝自由落体的滋味,默默地躺在深山,血沃中华。” 如李煜在词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的前三句,每一句都是三个不同意义的词语的排列,但当它们被放在一起构成一首小令的时候,词语的孤立意义让位于丰富的合成意境,以一个“断肠人”的意象串联起咀嚼不尽的审美内涵。“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意象既使作者的哀愁具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又使作者的情感与环境的寂寞、荒凉形成了和谐统一的意境,而读者也通过这些意象窥探到了作者长年漂泊的哀愁。

二、文学语言的含蓄性,模糊性。

    凝练含蓄指语言言简意赅。凝练则精粹,含蓄则不浅露,一能当十,少能总多,能诱发创造性想象心理活动。这种方式,能以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使读者既感觉到充实饱满,又回味无穷。

    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并未明确的说明国破家亡后自己表现的悲伤。而是借物象花和鸟的情态来含蓄婉转的表达自己的深哀痛。又如,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首诗没有只言片语描述凄惨哀怨之情,但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意境读来却让人倍感唏嘘。青春易逝,红颜憔悴,那种宫女的无穷的哀怨之情,对盛世衰败的落寞之情给人以无穷的韵味。

    模糊朦胧是相对于科学的精确性而言,是事物现象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在整体上的总和。科学概念的特征是二值逻辑判断,非此即彼,是非分明,而模糊性概念特征是多值逻辑判断,亦此亦彼,它反映事物的多因性、动态性。

    中国古代文论中所谓“无言之美"、“无声之美”,实质上指精神指向上的一种可以诱发千般想象的模糊与空白。例如 “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形象生动的表明了春天万物生机的景象。作者有意模糊的将人与植物融为一体,使主体的情感移入到客体之中,使读者如沐春风,感觉身临其境。

    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之美在于“情在词外”、“意在言外”。妙笔全在无字处方为佳作,此处无声胜有声乃为妙曲,不在有形处、全在无形中才算名画。这正是模糊话语在文学作品中所起的作用,也是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所指出的“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的艺术效果。任何一部作品都是写作主体(即作者)反映客观事物和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其中必然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因素,而情感是人类思维中的最不确定,最难以捉摸的,也是最模糊的部分,这种思维的模糊性就必然会反映在作品的语言中,使文学作品的语言也具有模糊性。“见花好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是花间派词人欧阳炯用以描写女子貌美的诗句。这是作者当时所见所想,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及时间性;客体(诗中女子)是谁她究竟生得是哪般摸样作者的写作过程又是怎样的我们不是作者,也不在现场,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然而这种含蓄而且模糊的表达,读来却有精准语言难以比及的效果。

三、文学语言具有暗示性。

    模糊数学认为“一个系统的复杂性增大时,它的精确性必将减小。”反过来讲,语言越不精确,暗示性就越大,它的含量就越大。

    暗示性,关联心理语言学“内部语言”。所谓内部语言,不是默默不作声的自言自语,而是言语主体在将内心的动机、愿望转化为表述性的外部语言时的-种过渡言语形式。它使用的语汇不多,但意象十分丰富,它的语法结构不很完整,但意象十分强烈。

    例如,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四、文学语言具有情感性。

语言沁润着感情的液汁,所谓“言为心声”。语言学家索绪尔区别了语言与言语两个概念,语言是公众的,言语是个人的。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言语是人们对语言的使用,是说话(或写作)时使用的一套符号系统,这套符号系统就是“语言”;是说话(或写作)的动作,称为言语行为;是说出来(或写下来)的话语,称为言语作品。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合称为言语。

    文学语言的情感性是指,文学语言一定会表达作者情感,只是表达的程度有高有低,表达的方式有曲有直有隐有显,抒情性作品表情达意非常明显,而叙事性作品,只要认真体察,也能捕捉到作者情感活动的线索脉络。

五、文学语言具有内指性。

    文学语言作为“内指性”的话语,它指向作品本身的世界,它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它不是传达第一世界(客观现实)的真实,而是传达第二世界(情感世界)的真实,它可以不尊重事实。

    例如"不知明镜里,何处染秋霜。"作者并不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头发为什么花白,而是借以反问的形式来引起读者的思考。作者直视客观世界中自己年老的事实,但又强烈的表达了自己主观的情感,表现自己对于年华易逝,容颜老去的无限感慨之情。

六、文学语言具有独创性。

    新鲜是多样的前提,有创造性才有多样性。语言的多样性是指从不同的角度、层次、特性出发,不仅能表现不同类事物,而且能表现同类事物的差异、同一事物的差异。

    “陌生化”就是力求运用新鲜的语言或奇异的语言,去破除这种自动化语言的壁垒,给读者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陌生化”并不只是为着新奇,而是通过新奇使人从对生活的漠然或麻木状态中惊醒过来,感奋起来。“陌生化”相对于“自动化”,自动化使语言失去新鲜感。如“春天来了,雁南飞了,草转绿了,百花盛开了”

    有这样两句话:“春天来了。”“被细雨淋湿的鸟鸣跌落在河面上,江水微涨。微风拂来,夹岸的柳枝被风剪成丝缕,舞成一片婀娜。”(董华翱《守望春天》)两句话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就是春天来了,这我们都能读懂,但似乎后者更容易抓住读者的心,因为它更容易引发我们诗意的联想和想象,获得一种美的感受。

  近年来,常常深入到中学听课调研,或听一些随堂课,或听一些观摩课,发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重言语内容领会轻言语形式品味,重人文精神教育轻言语形式模仿。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阅读教学回到正确的轨道上呢?

一、正确理解语文性质,更新教学观念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还具有人文性。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是统一的。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要使言语形式教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一定的言语内容通过一定的言语形式来呈现,所以语文教学向来讲究文道统一,即言语形式跟内容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

语文教学凭借文本的言语形式,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学习语文首先要突出它的学科性,既要得意,更要得言;要人文,更要语文。从语文教学的过程来看,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以语言实践的手段获得人文精神的滋养。

二、精选教学内容,关注言语形式

真正体现语文教学性质的是带着语言内容的语言形式教育。如果专注于语言内容,往往有可能脱离具体的语言形式(文本)而抽象的解说,忽略或完全忘记语言形式,导致“得意忘言”。如果专注于具体的语言形式,是不可能脱离具体的语言内容的。语言形式总是带着语言内容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语言形式,只能结合语言内容来教。

浙江师大王尚文教授在《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一文中指出:仅仅关注课文“说什么”,不是语文课;即使着眼于“怎么说”,却旨在把握“说什么”,也不是合格的语文课;只有以课文的言语形式为纲,自觉而明确地指向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光是走“从内容上寻求”这一步,不是完整的语文课,必须“着眼于语文形式方面”,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让学生认识并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是怎样通过言语形式来表达的。

因此,对课文独具特色又丰富多彩的言语形式,诸如关键的字词标点、精美的句段、精巧的谋篇布局、精彩的描述手法等,我们都必须敏锐地加以捕捉,并以此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在感受汉语表达技巧的艺术感染力的同时,获取语言规律,积累语用经验,存盘言语养料,获得人文精神的滋养。

1.精妙的字词

首先要对课文中精妙的字词高度关注,关注那些高度凝炼、表现力极强的字,关注那些准确、生动、形象的动词、形容词及词性的活用。

《紫藤萝瀑布》一文开头写道,“我”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这个“盛”字就是高度凝炼、富有表现力的字。既是对紫藤萝盛景的概括:花的茂盛、色彩的繁盛、生长力的旺盛,也是对生命盛意的赞美。一个“盛”字,境界全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使用一系列动词,准确描绘“雪地捕鸟”的过程,把雪地捕鸟的系列动作生动而有层次的表现出来了。“百草园景色”描写片段中使用了一系列形容词、动词。形容词的运用准确地写出了各种景物的特征,使读者如同置身于美丽的百草园,不仅看到了它们的色彩、形状、体态,还尝到了它们的滋味。句中的动词准确地写出了这些景物的另一些特征,使读者如同置身于生机盎然的百草园,不仅看到了这些小生命的动作,而且还听到了声音。这些词语鲜明、生动,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抓住并表现了事物的特征,对不同的事物从多方面作了准确而形象的描绘。

对这些字词,要有“较真”之功,有“纠缠”之术,通过对字词的仔细品析,含英咀华,想像作者脑中景、心中情、胸中境、笔中意,丰富作者的精神世界,鲜活作者深刻的思想,还原作者的思维过程。体会作者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更高处,从而丰富学生语言,涵养学生人格。

2.精美的句段

精美的句段往往是文章言语形式上的亮点,是我们必须关注的教学内容。句段之所以精美,或是用了恰切的修辞手法,如《安塞腰鼓》表现出磅礴的气势和跃动的生命力的语言形式,其中最重要的是使用了恰切的排比、比喻、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教学要抓住这一点来设计,品味《安塞腰鼓》句子的表达效果,以文章的语句理解文意,以文意认识安塞腰鼓的特点,以安塞腰鼓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阳刚的一面,进而体会感受“感情与表达形式之间的关系”。或是塑造了生动的形象,使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使人物生动形象,呼之欲出。如孙犁在《荷花淀》中对几个青年妇女商量探望丈夫的一段对话描写,《故乡》中,鲁迅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最后一课》中对韩麦尔先生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或是有着细腻的描摹,如《故都的秋》对秋声、秋色、秋味的细腻的描摹。

这些句段,往往是学生学习语言、滋养人文精神的最好材料,值得细细玩味。选择教学内容时,不能忽视这些内容。

3.精巧的谋篇

精巧的谋篇布局,这是语言形式综合体现。或是讲究首尾的呼应,或是运用巧妙的伏笔,或是有着严谨的结构。这些内容,是最具语文性的内容之一,是学生收获语文体验,进行语言实践的好素材。

《旅鼠之谜》谋篇布局精巧:叙事文学讲究波澜,讲究高潮,仔细揣摩课文的谋篇布局,可以发现,这篇科学小品也讲究波澜,讲究高潮,而且讲究结局的有趣和隽永,所以我们会越读越有兴趣。总体结构有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效果。通过对话的详略,行文显出波澜。一问一答之间,反复制造悬念,反复解开悬念,最后却又是“一大难解之谜”,让读者也“陷入了迷惘的深思”。篇末,又有丹尼斯发人深思的感慨和让人始而惊吓继而发笑的举止,亦庄亦谐。

《项链》整个故事构思精巧,独具匠心,情节发展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尤其是小说最后出人意料的结尾,莫泊桑用省略号给作品设置了一个妙不可言的“艺术空白”,让人拍案叫绝。三处伏笔的运用,使得这一结尾又在情理之中。

如此精巧的谋篇布局,老师教师应该把它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反复体味。

4.特殊的标点

标点也是言语形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各种标点符号在文章中都能参与情感表达。问号的情绪急切,感叹号的情思奔放,冒号的情味蕴蓄、省略号的情感舒张……各种标点符号都是一种情感载体。尤其是一些特殊的使用巧妙的标点符号,对表情达意具有特殊作用,教学中要注意这些标点的作用。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有这么一段:

天气愈冷了,……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

结尾处用了一个感叹号、一个省略号号。感叹号表明了作者强烈的愤怒和震惊,省略号中则包含了许多难以尽述的愤怒、仇恨和对死者的思念痛悼之情。

由此看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品味某些标点符号的深层含义及作用,课文语言的寓意才能令学生真正、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

5.文体的特点

福建师大潘新和教授说:“阅读与写作思维也可以说是一种文体思维。阅读离开了文体,必定是不得要领的。”的确,不同体式的文章有不同的读法。一般议论文的主要特征往往体现在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上。而杂文的文体特征主要表现在内容的针对性、议论的形象性、语言的讽刺性等。因此,阅读教学中要抓住文体的特征。

如安徒生童话的特点是“诗意、幽默、丰富、含蓄”。在《丑小鸭》教学中,就要抓住这一文体特点,进行 教学设计 ,让学生读出童话语言的味道。根据孩子的特点,抓住童话语言的画面、知觉、声音、形象等特点,体会安徒生童话的诗意、幽默、丰富和含蓄等特点。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报告文学,它兼有文学性和新闻性的特点,新闻的特点是要求真实,文学的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教学中不能只停留在对主题的把握上,要引导学生体验语言的特点。首先应让学生体味真实性。体味文中运用大量真实数据的作用。其次要让学生感受形象性。本文运用了比喻、对比、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大大地增强了感情色彩,使文章生动形象。第三要让学生体会抒情性。体会本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以及在行文中直接抒发的作者内心真实的情感。

三、注重品味赏析,滋养人文精神

语文学科的本位是对言语形式的玩味与感悟以及对言语形式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因此,选择了恰当的教学内容后,在课堂上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亲近言语形式,品味言语形式,赏析言语形式,从而摸索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1.在诵读中感悟

“诵读”的要义,在于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在于把“原汁原味”的气韵声调、思想感情传达出来,在于“得他滋味”(朱熹)。优美的典范文章教师可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全文,甚至熟读成诵。如朱自清的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它不仅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而且还具有一种自然朴素的和谐美。“朱先生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这样的文章,必须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一般的课文,教师可要求学生诵读文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沉浸在作品中,忘情地读,美美地读,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读出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从而达到“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劝心”(司空图)。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灵魂和意蕴,从而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2.在想像中感受

怎样让学生透过语言符号感受到作品丰厚的形象呢?这就要靠想像。叶圣陶先生曾说:“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像,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春酒》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想像喝春酒的场面,欣赏民间风情画卷,感受其中的乐趣;学习王维《山居秋暝》引导学生想像,体会山中之美,进入诗境,看看诗作是怎样扣紧环境和季节特点来写雨后山中之景的;学习《琵琶行》,让学生想像“秋江月夜送客画面”;学习《荷塘月色》,让学生想像月下荷塘的景象。

3.在模拟中体验

语言文字反映生活,它使生活更富色彩;语言文字记载、传承人类的文化,有深厚的社会色彩和鲜明的个性。体验是用从生活中得来的知识、经验、情感感受语言的过程。经过模拟体验,学生可以体会出语言的准确、生动、凝练等特点。经过体验式语言品味,学生的自身体验便与文本内容融为一体,对文本的理解也就不成问题了。文中写“我”在大人们喝春酒时,“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品味这一句中的几个动词“靠”、“点”、“舔”时,教师用的是体验法,他要求学生亲身体验如何“靠”、如何“点”、如何“舔”,体会出语言的准确、生动,感受母女深情与浓郁的童趣。

文中写母亲请人喝春酒时,“母亲给我也在小酒杯底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品读这一句时,教师自己模拟动作“端着、闻着,走来走去”,也要求学生模拟,体会“我”珍惜、炫耀、喜悦等情感。

4.在比较中领悟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比较法在言语形式品味中的运用对学生形成语感、发展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字词的比较。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一句(朱自清《荷塘月色》),一个“送”字,再寻常不过了。但我们不能放过看似寻常的字,可以点拨学生:为什么作者不用更自然化的“吹”、“带”等词呢?经过比较,学生明确,此时作者正满心愉悦地“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呢,所以将“微风”拟人化,让微风殷勤地“送”来清风。

句子的比较。《春酒》一文中写“我”喝春酒后的形态用了一个比喻句:“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有学生说这一比喻用得好,至于好在哪里,学生并不了了。只是说,这说明“我”吃得饱。这时,教师启发学生说:吃得饱,为什么不用“像皮球”来比喻呢?这两个比喻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呢?师生共同品味、比较,最后达成共识:蜜蜂更小巧,更灵活,更能表现孩子的可爱;同时,还能表达孩子的满载而归的喜悦之情,如同蜜蜂采完蜜后的喜悦与满足。

标点的比较。如“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和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原句“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比较,只不过少了三个逗号,但是鲁迅先生强烈的悲愤之情却几乎全不见了。从而体会这三个逗号的表达效果。

5.在联系中品味

学习、品味语言,解读文本,要联系生活经验。教学中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要“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生活中去”(茅盾语),理解其义,晓悟情趣,诱发语感,让学生将语言形象升华为自我的、独特的体验。

例如学习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品味“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和“青雾”的表达效果。有来自农村的学生说:“我们家里没池塘,但是有稻田,每天清晨、晚上,都会有一层白雾贴着稻田飘在那里,要过很久,才会慢慢弥漫开。我觉得这里用‘浮’最形象不过了。”关于“青雾”,一位学生的阅读感受是:“雾是很薄的,所以是透明的,当时荷塘满是绿色的荷叶,所以雾也像是有了青色。”可以看出,通过联系生活感受形象、品味语言,学生对作品的丰富内涵和艺术表现力有了自己的体验和思考。

6.在讨论中揣摩

品味语言,尤其是一些饱含深意,使用精当的语言,须引导学生讨论,通过讨论、思考与揣摩,破解语言密码,洞悉语言的妙处与语言背后的深意。

学习《长亭送别》,当学生得知,“碧云天,黄花地”这两句并不是王实甫的首创,而是化用了宋代范仲淹《苏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时,就有学生问:既然是化用,为什么要把“黄叶地”改为“黄花地”?经过第一次讨论,大部分学生认为两个都好。既然两个都好,为什么能互换呢?由此引发第二次讨论,得出的结论是:王实甫是元代“文采派”代表剧作家,用“花”符合他“花间美人”的词曲风格,而范仲淹作为一代名相自有广阔的胸襟,用“叶”字更能体现词作阔远的意境。这个结论有一定道理,但还可以开掘。于是有了第三次讨论:从意象入手,体悟意境,进而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意图。通过一番讨论,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端正好》主要表达了离别相思之情,而《苏幕遮》主要抒发了羁旅漂泊的思乡之情,“黄花”的意象适合抒发相思之情,而“黄叶”的意象便于表现思乡之苦。可见,在讨论中,学生认真思考、悉心揣摩,一步步领略到语言文字的精妙,一步步走近作者,和作者进行交流对话进而产生了情感共鸣。

7.在模仿中内化

对课文的言语形式,尤其是精美的语段,恰切的修辞手法,精巧的谋篇,可要求学生作局部或全篇仿写练习,通过仿写,迁移、内化这种言语形式,同时深化。

如学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模仿有关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个熟悉的人物。学习《珍珠鸟》,模仿第八自然段,描写一种小动物的动作。学习《春》,模仿春雨图的写法,写一写秋天的雨。模仿《爸爸的花儿落了》写《童年琐事》。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精心选择教学内容,高度关注课文的言语形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言语形式进行玩味与感悟,从而使获得言语智慧,感知和悦纳言语形式背后价值取向的人文精神。

(责任编辑:赖一郎)

“你语言”和“我语言”是心理学中非常常见和重要的语言形式。

“你语言”通常是一种指责、批评或者命令的语言形式,它常常会让人感到不舒服或者受到攻击。而“我语言”则是一种更加自我和客观的语言形式,它通常会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而不是直接指责或者批评他人。

以下是一些高段位的“你语言”和“我语言”的例子:

“你语言”:你总是迟到!这种语言形式会让人感到被指责,而且可能会激起对方的防御心理。

“我语言”:我感到被忽略了,因为你不守时。这种语言形式表达了你的感受和需要,同时也给了对方一个机会去理解你的想法和情感。

“你语言”:你为什么总是这么粗心?这种语言形式可能会让对方感到攻击,同时也可能会让他们觉得你在抱怨他们。

“我语言”:我觉得我们的沟通需要更注重细节。这种语言形式表达了你的需求和想法,同时也给了对方一个机会去改变他们的行为。

“你语言”:你为什么总是这么懒惰?这种语言形式可能会让对方感到被攻击和批评,同时也会让他们觉得你在给他们负面评价。

“我语言”:我觉得我们可以一起商量一下,如何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这种语言形式表达了你的想法和建议,同时也给了对方一个机会去参与讨论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你语言”和“我语言”都是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语言形式。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对方感受来选择适当的语言形式,以达到更好的沟通和交流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312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