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女老师作文

描写女老师作文,第1张

 1、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在您的节曰里,我要把一份崇高的敬意献给您。

  2、是谁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谁把幼苗辛勤哺育?是您,老师,您是一位伟大的园丁!看这遍地怒放的鲜花,哪一朵上没有您的心血,哪一朵上没有您的笑影!

  3、如果没有您思想的滋润,怎么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啊,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赞扬!

  4、您用火一般的情感温暖着每一个同学的心房,无数颗心被您牵引激荡,连您的背影也凝聚着滚烫的目光。

  5、您因材施教,善启心灵。我们捧着优异的成绩,来祝贺您的胜利!

  6、您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

  7、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就是--燃烧!不停的燃烧!

  8、您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荫!啊,老师,您的精神,永记我心!

  9、您推崇真诚和廉洁,以此视作为人处世的准则。您是我们莘莘学子心目中的楷模。

  10、您是园丁,为祖国山川添秀色;您如春雨,润育桃李,神州大地尽芳菲。在这喜庆的节曰里,让我献上一支心灵的鲜花,向您表达衷心的祝愿。

  11、您是严冬里的炭火,是酷暑里的浓荫洒湍流中的踏脚石,是雾海中的航标灯--老师啊,您言传身教,育人有方,甘为人梯,令人难忘!

  12、您是大桥,为我们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让我们走向收获的峰巅;您是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我们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

  13、您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14、您给了我们一杆生活的尺,让我们自己天天去丈量;您给了我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我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

  15、您多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小树茁壮成长,又使树枝上挂满丰硕的果实,却并不要求任何报酬。

  16、您对我们严格要求,并以自己的行动为榜样。您的规劝、要求,甚至命令,一经提出,便要我们一定做到,然而又总使我们心悦诚服,自觉行动。这就是您留在我心中的高大形象。

  17、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呵,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

  18、在我的心目中,您是最严厉的父亲,又是最慈祥的妈妈;您是无名英雄,又是教坛名师。

  19、愿我这小溪的乐音,永远在您深邃的山谷中回响。

  20、园丁--崇高的称号。看那枝头绽放的鲜花,是您辛勤的汗水灌浇。祝福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21、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

  22、用满天彩霞谱写颂歌,用遍地鲜花编织诗篇,也表不尽我们对老师节曰的祝贺!

  23、萤火虫的可贵,在于用那盏挂在后尾的灯,专照别人;您的可敬,则在于总是给别人提供方便。

  24、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祝您教师节愉快。

  25、我们从幼苗长成大树,却永远是您的学生。在您花甲之年,祝您生命之树常青。

  26、我崇拜伟人、名人,可是我更急切地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普通的人--我的老师您。

教师最常见的情绪情感应该是:无奈。为什么会无奈?因为学生年龄多数比教师小,所见过的世面也没有老师广,在同样的问题上,教师和学生缺乏对事物的共同认知背景,老师想要言简意赅地把事情讲完,但是学生听的云里雾里,老师会认为学生好白菜,为什么那么简单都不明白,而学生会觉得,你应该细说此事的来龙去脉,偶尔一个新兴的知识点,学生理解非常快,而老师总用自己的理解方式觉得应该详细说,学生不耐烦听觉得老奶奶的裹脚带,而老师会认为好心当作驴肝肺,分歧就在于,学生对时下兴欣知识点理解是毫无难度,对于老师那代人却会觉得高深。他们忘记了师生成长环境是有差异的。

女教师暗恋一个男学生?

  这还真不好说。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相互理解很重要。如果是有什么误会的话,要及早解开才好,不然于心不安呀。不要过分纠结,要正确面对恋师情结。

  恋师情结是青少年生理成熟与心理发展的特殊性、自我意识水平和客观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可能产生的一种正常的阶段性心理现象。对于发生这种情感的学生而言,它既有积极的内涵,又有某些负面影响。由于闭锁心理,恋师情结很少给集体或他人造成危害,但是过度的情感压抑和持续的内心冲突,往往容易导致个体的自我心理失调,诱发某些精神症状或病态人格的发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不利影响。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如何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是教育工作者处理此类情感的着眼点。

  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这种情感,以个别辅导为主,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同时,要把正面教育与暗示性引导巧妙结合,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和理智处理自己的情感。

我也不要什么分,只是希望能帮到你

女人大部分还是很敏感的,做为一个男人想要猜透她们想什么

这可是很困难的。

⒈你比她小,用现在的话叫姐弟恋。如果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年龄不是差距,可如果不能让她感觉安全,她会觉得你不值得托付,并且她可能担心随着年龄增长,婚姻会有裂痕(年龄有差距,性格会不会有)。

⒉另外你说她有喝酒,有的人喝完酒以后情绪会兴奋,不知道她是不是这种。可能她当时跟你说的话有些过,在她醒后感觉自己不应该这样做,想收敛一些。

⒊你说你盯着她看,让她感觉不自然,可能她认为你只是想占有她,认为你只想玩玩(猜测,别生气),让她开始担心自己的未来是否能幸福。毕竟她比你大。

⒋我觉得应该排除她讨厌你的可能,我想只是刻意的回避罢了。照此推理,我想她应该在考验你。

⒌你说电话那边有孩子声,或许她看见孩子想到了什么,这都有可能。这取决与她是不是很敏感。

⒍我想应该很全面了,另外我还遇到过一种女孩子,比较情绪化,前一天对你笑,第二天就对你闹,完全搞不清她在想什么,一般来说这是宠坏了,我想她不是这样的。

好吧,我先说这些,如果你想采取什么措施,我想还是先看她的态度,如果你再遇到她不要主动提及那件事情,看她对你是什么表情什么态度,我想你一个成年人应该能判断出来的。根据她是否高兴问出原因。

或者你干脆就别提了,不要让她觉得你斤斤计较。

我不是专家,只是想帮你,愿你幸福。

顺便说一句,有的女人在感觉自己配不上一个男人时,也会回避的,这种情况也是有的,如果是这样就麻烦了,她会自卑的。

这几天在参加一个线上的公益语文训练营学习,一共六节视频观摩课和配套的六场讲座(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此文不会提及授课老师的名字,只能告诉大家,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语文名师)。

我听课的时候都是直接全屏,没有关注大家在讨论区里的留言。后来观摩课结束后才发现大家都在讨论区里提问或探讨老师的一些精彩设计。

于是又特意爬楼看了大家的讨论,大部分都是“老师的设计实在是太精彩了!”“老师辛苦了!”“听了老师的课,受益匪浅!”这样的句子,再往上翻,突然看到了与众不同的声音。

一位女教师发了这样一段长文字(从网名和头像猜测应该是女教师):

她一说我就想起了这个细节,不过我印象中不是轻抚学生的背,而是将手搭那个女生的肩上。女生也确实是整个身体都往旁边倾斜,她的肢体语言强烈地暗示了自己不是很喜欢这样的触碰。

这位老师的语言很委婉,提到了对于授课老师来说,这可能是自然的情感交流,但希望老师能引起关注。毕竟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确实要考虑到她们的心理特点。

我看完之后就觉得这个老师真的挺细心的,而且对于老师的建议也挺好的,以后上课时稍微注意一下会更好。

可是让我惊讶的是这位女老师的评论马上引起了其他老师的攻击——

“你想多了。”

“你观察那么仔细。”

“在老师眼中,每个孩子都是宝贝。想多了。”

“老师很好,是你想太多,这样很累。”

……

不是不是,那位女老师只是对于自己所看到的内容提了一点小建议而已啊,她也不是说老师不好,有时候我们自己上课时也会忽视一些细节,有好心人指出来,我们可以马上改正,这样真的很好啊,为什么其他老师好像一个个都要跳出来帮授课老师说话呢?

女教师对此也很无奈,又回复了一句:孩子的事,不应该考虑得多吗?

马上又有一个老师回复:老师的眼里只有孩子,千人的会场,老师在给孩子鼓励。

末了他又加了一句:这就是你成不了大师的原因!

什么鬼?这是开始人身攻击了吗?女老师估计也很心累,没有再回复了,讨论区很快被“老师辛苦了!”的评论刷屏,这件事似乎就这么过去了。

但作为旁观者,我的心情却有点沉重。仔细地捋一捋,其实说白了这就是一个误会,女教师真的是好心提了一个建议,她并没有对授课老师有不好的揣测,而那些迫不及待帮老师正名的人反而是想多了。

我现在有点后悔当时没有支持一下那个女教师(因为我去翻评论的时候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如果贸然发言,感觉又把这件事给扯了出来),面对那些回复,她心里是否会觉得难受?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她是否还敢开口?

授课老师确实是名师,听完他的课也确实让人受益匪浅,但我觉得当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其他人没必要争先恐后地去“维护”他,说不定老师本人如果看到这个建议,会欣然感谢那位女教师呢?

学校领导在等听课老师的学习心得,我的关注点却在这件事上面,可能有点偏离重心了吧,但不把这件事写出来,我觉得有点不舒服。

写完之后,感觉还是有点不舒服,但我从这件事中得到了几个启发,希望自己引起重视:

1人人都喜欢听好话,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时候,“坏”话更能促进我们成长,这就是古人常说的“忠言逆耳利于行”。

2无论何时都要保留一丝善意,请不要当不负责任的键盘手,我们没有资格随意批判他人。

3下一次遇到同样的事情,我希望自己可以勇敢一些,不要害怕被攻击,正义自在人心。

一个女教师的情恋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 )做女人难,做漂亮的女人更难,做离了婚的漂亮女人更是难上加难!女教师夏芸就是这样一个离了婚的漂亮女人。两年前夏芸和留学美国的丈夫李嘉林离了婚,他们离婚并不是那种男女情感上的出轨,而是双方都对事业看得太重,夏芸的丈夫嘉林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后,被美国导师留下,在一家条件很好的科研单位工作。

嘉林要夏芸去美国,夏芸舍不得她那份教师职业,到了美国,她教不了书还能干什么呢?更何况她现在所教的那班学生,是她从高一教起的,后年就要高考,她和她的学生之间已经建立了很深的感情。

夏芸要嘉林回国来工作,嘉林说国内找不出有他现在美国任职的科研单位那样的条件,嘉林不愿意回来,夏芸也不愿去美国,双方僵持了一年,最后只好友好分手。

夏芸和嘉林现在还经常互相问候通电话,他们都互相关心着对方,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除了他们曾经相爱过,更重要的是,他们婚后生下的那个宝贝女儿,是联系他们夫妻之间的纽带。女儿玲玲今年已满四岁,……

每个女性心里都住着一个少女,都有自己或伟大或微小的愿望,而且这些愿望必有相同的部分,那就是都希望自己拥有美好的形象,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称心如意,从容自在。

对于女性教师而言,又多了一重职业所赋予的意义。女教师是一个平凡而又特殊的群体,既为女性,便自带一定的温和、柔美、慈爱等内蕴气质;既为教师,便与知识、文化、智慧等词语相关联,两者相结合,大家眼中理想的女教师形象便是优雅、自信、大方,有种知性的美。

可教育生活中,诸多的琐事让我们常常无暇自顾,甚至忘却了那些曾期许过的愿望。假如因为劳累和忙碌而忘记了自己,忘记了自己的珍贵,丢失了自己本应有的美好,那么我们努力工作就背离了自己的初衷,纯粹成了一项苦役。

今天,我们借这个日子好好回看自己的过往,审思自己的现状,给自己一个美好的期许,以期让自己的辛劳有所得,汗水不会枉负,深情不被辜负。

美,是一种生产力,“美具有引人向善的力量和作用”。

世间各种美,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寓丰富的内容于恰当的形式之中,在和谐的秩序里回旋着力量。我们的教育是对一个个生命体的深刻观照和成全,是一项与美密切相关的事业,应当向美而生,即在教育中与孩子们一起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最后各自成为一个立体的、丰富的、完整的人,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

但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教育之美亦如此,它不是自来的,也不是自生的,而是有赖于每一个教师去追寻、去创造,所以 每一个教师都是创造教育之美的主体,是教育之美的起点。一句话,教师追慕美好,教育才能向美而生。

在美的诸多表现形式里,外在形象是最容易着手的,并因为外在而最易显见。形象不等于影响力,却是影响力的一部分,也是最容易着手的那部分。

十几年前,因同时要上三家杂志的封面,为着能有一个美好的形象,我精心挑选了适合自己的衣服,并选择杭城一家高档摄影馆,拍了一套个人写真集。拿到杂志,看着那个封面人物形象,我一时难以相信那个人就是我自己。那一刻,内心深处有种深埋的力量被唤醒。

自此,我开始关注生活中的修饰和美化,努力以知性、优雅、灵气的教师形象展现在孩子们面前:

日常上班,我都是着舒适又不失端庄的衣服,努力展现出一个大方、知性的教师形象,并在平日里细心照料这些衣服,保持它们的形与质,这样不但上身效果更佳,也更耐穿,惜物与惜己本是一体;

每天晨起我会细致地化个淡妆,显得神采飞扬,如同赴一场与生活的约;

走进课堂前,我都会照一下镜子理一下衣装,保持充足的精气神……

形象不是容貌,而是包含仪容仪表、言谈举止、神情气韵,以及蕴含其中的精神状态、思想情感等所有因素综合起作用下的鲜活的、具体的外相。不可否认,当我们展现出优雅得体且富有精气神的形象时,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尊重,同时也会给自己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唤起更大的自信。

人的形象展示出的是他的审美品位和个性风采,同时也是一种潜意识的自我定位。修饰形象,让形象清新悦目,这是美的一个开始,一个简单而重要的开始。

被世人称为天使的奥黛丽赫本,曾说过这样一段诗一般优美的人生箴言:“若要优美的嘴唇,要讲亲切的话;若要可爱的眼睛,要看到别人的好处;若要苗条的身材,把你的食物分给饥饿的人;若要美丽的头发,让小孩子一天抚摩一次你的头发;若要优雅的姿态,走路要记住行人不止你一个。”

与各位亲爱的同行共勉。

对于教师,她的形象不单是她个人的事,其中传递出的品味、修养和审美会潜移默化中影响她的学生。我清晰记得,一次一个女孩来征询我的意见,说是想剪成短发,像我一样;有时演心理剧课本剧她们也喜欢借我的衣服,须知我已经长了她们将近一辈。

可见,学生不但会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更会濡染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审美品味,当我们成为一个美好的范本时,学生会不自觉地“临摹”。

世上的一切表相都不是孤立自存的,有着它深刻的内在缘由。人的长相亦如此,所谓“相由心生”。所以,形塑美不能停留于表象上,更要从内在里做改革,用隐性的丰富来支撑显性的悦目。

1 过好自己的生活。

我们应看到,工作和生活是相互影响的,工作风生水起,生活也就容易过得活色生香;生活幸福快乐,工作会平添动力而更容易见成效,反之亦然。从广义的生活来说,工作还是生活的一部分,其终极目的还是为着幸福生活。

最基础的,是打理好自己的居所。 家是身心的栖居之地,也是爱的城堡,因为爱,所以付出,因为付出,所以更爱。居室是一面镜子,能折射出主人生活态度的里子,用心经营自己的居所,精心装点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即便是陋室,也能多一些色彩。

最关键的,是经营好与家人的关系。 每到周末,我会精心做一份早餐,除了搭配好营养,还让色彩缤纷,同时计算好时间,让家人享用时保持在恰好的温度;我会随时记录有关家人的点滴和生动细节,待到新的一年,把它们整理出来,年年累积,便也成了情意的长卷;记住家人的生日,隆而重之地对待那一天,买一束花,做一碗长寿面,并不忘小心翼翼地在面条上铺上红萝卜丝做的浇头,让色彩也带有温馨感……柴米油盐中,不只有生活的烟火味,更有人世间的情味。

把生活过得生动有趣,是一种对未来的信心,还能唤醒我们内在的创造力,把那些具体的当下诠释得格外动人。

对于教师,还附加了一层意思,就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还会影响到孩子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乃至人生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过好自己的生活,还在以一种特别的方式为自己的教育注入力量。

2 多读点书,让它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书籍是活着的声音,读有质感的书犹如与哲人对话,能滋养出精神上的万千气象。有质地的书读多了,表面上看不出痕迹,但言谈举止间会流露出别样的气息和神韵。所以说,读书养气。

每天早上,我会和着学生的朗朗书声,手执一卷,静静阅读;每次出行,放一本书在包里,把等候的间隙变为阅读的好时光;定期去书店,或是购入新书,在书香里滋养精神。

当我看了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便会有意识去亲近土地,领略季节所带来的节奏感,并让自己过一种张弛有度的生活;看了《朱光潜谈读书》,深切体会到读书让人知道“光”在哪里;看了《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我也试着用一种独特的视角切入,不只获得历史知识,更是获得一种学习历史的方法,有道是“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3 涵养性情和品格,既修且养

在一切美的创造中,内在的质地永远是高位的,让内在的质地向美而生,才是根上着力。美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诚于中,形于外,这样的品格才会钙质丰富,丰盈动人,有种经久的旖旎。

所以,最深层的“化妆”是处处涵养性情与品质,蕴涵良善与悲悯,让自己散发出人格的馨香。朱光潜先生说,“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 充实而有光辉, 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对于教师,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教育是灵魂的事业,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出来的是其全部人格,而不仅仅只是专业,他的一举一动都有着自己人格的介入,对学生会产生一种无痕的濡染。

教育,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修行,既修且行,古人谓“修道之谓教”。所以,我们要在日常生活里涵养品格,让自己的言行成为美慧之心的自然流露,修之于身,其德乃真。真正的教育者,是在施教的同时实现自我教育的人。

以上种种,都是希望“有时站在讲台上,一语不发,也是无言的诗”。

前两个层面重在成己,对于教师,他的最大价值在于成全学生,能用自己的美好模样影响孩子们的精神长相,帮助他们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才是一个教师极致的美。

1 用审美的眼光看待各不相同的学生,参差多态才是富有生机的美

在高明的木匠眼里,每一块木头都是有用的,平整的可以做椅面,较长的可以做椅腿,短木可以做横档,连一块儿小木头,都可以做加固用的木楔。于他们,所有素材都是有生命的,所以面对手中的素材,他们会深怀敬畏,饱含热情,视作品如自己。

这样的眼光便是审美的眼光,就是把美的、丑的、优秀的、拙劣的,都当成一件艺术品来看待,须知艺术品中本有表写丑的现象的。拥有这样的眼光,便容易生平和之心,面对一些不如意的棱角侧面,不会过于计较它们的利害,而会用研究的心态去分析那些不如意现象的原委和因果。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便会觉得凡物皆有可观。

我们的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各不相同的人,既有优秀的、“省心的”,也有普通的、“不听话的”,他们都带着独特印记和不确定性在成长。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我们需要少一点功利心态,多是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

拥有审美的眼光,我们就容易包容孩子们的缺点和局限,更多看到他们的闪光、动人时刻,并不断予以肯定和放大,直至闪光和动人的时刻越来越多,局面渐开。

拥有审美的眼光,我们就会尊重并珍视孩子们的差异,帮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与华彩,实现高品质的差异发展,参差多态,才是富有生机的美。

拥有审美的眼光,我们就会愿意用慢速快门来曝光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美。美,在凝视者的眼睛里,或是在创造者的手心里。

审美,说到底是对美的一种领略,或是一种创造,对美敏感,为美感动。

2 本于孩子们的天性引导发展,顺性成长才会有自然的美

柳宗元笔下的郭橐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的秘诀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人如草木,也如草木一样有自己的天性和成长的“时间表”。“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这是种树的法则,其实也适用于育人。顺着天性长大的孩子,容易处在一种自然的放松的状态,感官会打开,从而变得灵敏和善感,更富有生气和活力。

当然,本于天性并不是任由天性、放任天性,而是相机引导,适时进入,而后又及时而得体地退出,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成为他自己,成为有创造性、有独立人格的活泼泼的人。

比如,许多孩子爱美但不懂得如何实现美,结果常常事与愿违,最典型的当数发型。有不少孩子喜欢留着长长的刘海和鬓发,理由是许多明星就如此,殊不知因为身份和穿搭的不同,反而让形象减了分。

对此,我没有粗暴否定责令整改,而是不动声色地在自习课时用相机为孩子定格了一个镜头,尔后找了个借口与她闲聊,装着不经意间告诉她,一个人的打扮应追求360度无死角,她的前面、后面、侧面都不错,只是有一个角度不够美,然后把照片放她面前。当孩子看到这个死亡角度的形象时,定是惊愕万分,我趁机面授机宜,努力实现360度无死角。

爱美是人的天性,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压抑这种需求,而是引导走向更高层次的需求,这样,孩子不但更加爱自己,还能提升审美层次,乃至用审美的人生态度过有美感的生活。

教育之法,本于天性,启发人性中固有的求知、想好、爱美的本能,使它们尽量生展,“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参天地之化育”。

3 在日常里绵绵用力,通过“微”处的“渐”变累积出美

教育之美就在教育之中,就在日常里,存在于具体的教育主题、对象、条件和情境之中。教育工作多细碎,这是它容易让人心累的地方,不过恰恰是这些令人心累的细碎之处,藏着教育的乐趣和美妙。

在细碎的教育日常里,我们不妨往重复的事情里添加一点新的元素,或是在众多点滴中捕捉一点别样的新奇,或是把一些细碎用特别的方式呈现出来,便能源源不断地制造出神奇和魔力,也就有绵绵不尽的美感和乐趣。

每天流转于师生之间的家校联系本,一本一本、一字一句的回复是件费时费力又费脑的事,但当我为一个又一个孩子解开了心结,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闪光点时,心中便有了丰沛的欢愉。

每周一节的活动课,要去组织也是一件费心费力的事。但当我带着孩子们变着花样玩各式集体游戏,诸如手影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丢沙包、手推车、捕“鱼”等,整个操场都充满了高密度的欢笑声,真是觉得无比有趣。

这些细微的用力,一天两天的功夫固然微乎其微肉眼不可见,但每一点滴的持续叠加,必定会在细水长流中累加出让令人咏叹的价值。日常的,其实是极具力量的,须知滴水穿石靠的不是力度,而是不舍昼夜。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方能行稳致远。

美是一生的修行,当一个人选择向美而生,他就不单是看风景的人,也是创造风景的人,还是风景的一部分,甚至就是风景本身。

追慕美好,向美而生,当是一个人一生的事业,不仅仅为着当个好老师。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无论处在什么位置,都应当建设自己,发展自己,以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实现作为人本应有的可贵和高贵。即便结果依然是个普通人,从事的还是平凡的职业,所处的依然是一个寻常位置,但这一过程足以让人生显得清澈明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313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