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书院游潮州书院游线路

潮州书院游潮州书院游线路,第1张

:1潮州书院旅游路线

包书黄河花园是由潮洲黄河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谢益辉建造的,他的名字叫包书花园。公园免费开放。

黄河包书花园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沙溪镇嘉里村。景点包括包书园、朱波园和黄河书院。这是一个学习基地。孝、仁、义、礼、智、信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庭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

2潮州淡浮书院

曲径松至顶,它就像小旭馆的深秋。

风在吹,筝在吹,月在空山中飘。

古往今来,你会感受到巨大的情感,一次深情的倾诉会让你心情舒畅。

我我要去探索森林的隐居,但是我我打算去明朝旅行。

3潮州书院旅游路线攻略

关山书院和韩晶书院

关山书院

在汕头澄海,有一幅著名的对联:礼门开关山,追鹿洞随;江岸边,水清,杏坛高,美不胜收。其中,关山是关山书院,它被誉为澄海第一书院。

景舒苑

汉书院,位于广东澄海龙潭寺东侧,1584年由潮州府同知兼代理人何干甫创建,清代王岱、范永棣先后兴建。乾隆十四年建安元年(1749年),潮州同治代卢雍为澄海县,后扩建旧址。三十年知县陈科式的重建。

4潮州书院旅游路线地图

广东十大寺庙排行榜

1南华寺

2开元寺

3光孝寺

4青云寺

5灵光寺

6刘荣神庙

7弘法寺

8大觉寺

9别川寺

10六祖庙

1南华寺

创建:南北朝。

南华寺是一座佛教寺庙,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这座寺庙诞生的历史已经很久了,可以说是广东最古老的寺庙。这座寺庙经历了1500多年的变迁。

2开元寺

创建时间:唐朝

开元寺是一座佛教寺庙,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开元路32号。在广东十大名刹名单中,这座寺庙建于唐代,因此其寺庙建筑具有非常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它经历了几个朝代改变,以及修理和扩建。

3光孝寺

创建:三国时期。

光孝寺是一座佛教寺庙,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小光路北端的景辉路。这座寺庙的建筑保存比较完整,在宋朝时期又经过多次修缮,所以这座寺庙的建筑风格集合了很多朝代的风格。

4青云寺

创建时间:明朝

青云寺是一座佛教寺庙,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鼎湖山。这座寺庙可以说是广东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岭南建筑风格寺庙,被誉为中国千年古刹。每年都有络绎不绝的人前来参观。

5灵光寺

创建时间:唐朝

广寺是一座佛教寺庙,位于广东梅州市梅县区阳炎镇殷娜村殷娜山。自古以来就很有名。很多名人都去过这个寺庙,而且因为这个寺庙在一个山顶上,所以周围的环境很清新。

6刘荣神庙

创建时间:宋朝

刘荣寺是一座佛教寺庙,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刘荣路。虽然这座寺庙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但它吸引了很多人这座寺庙有诗人苏东坡的亲笔签名,非常有意义。

7弘法寺

成立时间:1983年

弘法寺是一座佛教寺庙,位于广东深圳胡仙植物园内。因为建在植物园里,所以寺庙旁边的风景很美。很多人喜欢在这里散步聊天,寺庙占地很广。

8大觉寺

创建于辽朝崇熙二年。

大觉寺是一座佛教寺庙,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这座寺庙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洗礼,这使它更加迷人

别川寺是一座佛教寺庙,位于广东省仁化县南部。这座寺庙建在丹霞地貌的顶峰上,所以周围的丹霞地质风光让它的寺庙看起来更加美丽。它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自然风景的完美结合。

10六祖庙

创建时间:唐朝

六祖寺是一座佛教寺庙,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四会镇山风景区。这座寺庙建了1000多年,面积比较大,建筑面积有60多万平方米。它的香很浓。

当前位置自明清以来,镇海楼不仅被视为一座历史建筑,而且被视为太平盛世,所以在世界各地屡毁屡建。进入清朝后,镇海楼于1659年7月被台风吹倒。条记录:

顺治16年7月30日,大风起至,坏楼、鳌峰阁、开元寺大殿、铁佛殿、尊经殿、十方、七门楼全部飘,其余衙门、办公、民居全部飘。它的风力比新斯年美国,它有更多的曲折。

康熙初年,镇海楼再次出现。但后来毁了,康熙年间又重建了三次。据雍正年间《榕城纪闻》:

康熙重修,又毁。后来的巡抚姚启胜、郭士龙相继建都。

1678年至1684年,姚启胜任福建巡抚。后来,又任命了六名州长。然后,郭士龙从1695年到1703年成为总督。其中,两次重修的镇海楼存在时间较短,只有20年左右。郭士龙总督重修的镇海楼已经存在很久了。

大约50年,但在1760年秋天不幸毁于雷火。

关于这次破坏,乾隆年间《福建通志》的记载更为详细:

二十五年八月十五日晚工作,山上一声霹雳,四面楼火绿如灯。每个人都认为雷火是可取的。记者:从中国开始,它已经被破坏了几次。

关于家庭的形态,有人说:又尖又尖的山是火星,又圆又美的是卫星。岳的形状像火一样锋利,所以它重复利用墙角建造房屋是不合适的。房子的屋顶是耕种用的滚动棚,没有共同的烦恼。或者看到。

镇海楼大火后,有些人计算他们的生活对于它来说,说岳王山的尖山形属于火星之相,建筑不应该再使用棱角分明的屋顶,应该改成棚式的圆形,可以防火,但镇海楼实际上并没有防火。

1785年,雷火又烧了镇海楼。但没过多久,由官方工匠创建的镇海塔于1792年再次被雷电烧毁。当时,镇海塔的主要建设项目是由政府发起,并与人民集资。镇海楼仍为两层建筑,重建于明代。虽然被破坏过很多次,但基本大小变化不大。

六十八年后的1860年,镇海楼被雷火焚毁。三个月后,镇海楼又重建了。清代学者林风在《福州府志补》年说:

咸丰十年庚申9月,微雷小雨,灾后数月重建镇海楼。材料被盗被减,制度不如过去。家庭话失去了前人的意义创造,阻碍了风水。是否如此还不知道。

这次重建,由于资金短缺,它的宽度减少了三英尺。据光绪年间《观我录》的记载:

咸丰年间转型,规制卑微,不到40,然后就崩了。

果然,不到40年,1892年镇海楼再次倒塌。据清光绪年间书院、白鹿洞书院、致用书院讲学人谢所著《晦讷斋文集》的记载:

而丈夫s楼以镇海命名,意为楼,真的是海。咻,海风呼啸,大海飞扬,高塔攀援,就这样背负着中流砥柱的心。

关于重建的镇海楼,谢在《重建镇海楼碑记》年写道:

但你扩大你的视野三百英里,独自在国王s塔。

福州三山镇双塔。

从台湾望去,大海就在眼前。

钟杰王琦,过去的荣耀。

因此,福州西湖新增的八个景点之一是从样板房看海。它是在《重建镇海楼碑记》连同龙舌品泉那年在福州。

后来,光绪年间重建的镇海楼毁于大火。之后重建的镇海楼基本保持了明代的标准,塔的外观为重檐,顶腰檐,门楼式,两层楼阁。有斗拱,屋顶用瓷砖和板瓦,檐口用瓦和滴水装饰,适当增加一些配套工程。

为了突出建筑,重建时特意加高了约11米的架空平台,使其更加宏伟壮观。主体为钢筋混凝土,基础为墙砖,基础一楼地面为砖铺,栏杆为汉白玉雕刻,梁柱外部所有外露木质材料均为小木作实木,重建建筑的高度、深度、宽度均严格按照古建筑的尺寸和规定。

镇海塔建筑高223米,平台底座高10米。它由一个基础层和一个平台基础层组成,基础层中有一个地下宫殿。宽435米,深245米。门、窗、牛拱都是实木的,吊顶又平又暗,而且是典型的福州传统建筑风格,弯梁加框,斗三升。

镇海楼前,七星罐附近,有一个三层的平截头体,外面插着四簇雕刻的石柱。它的中心镶嵌着阴阳鱼,共有60根柱子,代表着时间段。这里有60根柱子,寓意福州人的福祉无穷。

此外,镇海楼前还有一条登山青石路。路中间有三组9级台阶。海浪翻滚,蛟龙出海,堪比皇家皇家大道规格。

在镇海楼一楼大厅的中央,有一个金丝楠梅花的雕刻屏幕,上面写着食客会让我回到沙发上刻在上面。伴随这个画面的是巴西紫水晶洞,高七八十厘米,一分为二。

在大厅的西侧,支撑在镇海楼建筑模型右侧的是佛教七宝热心的人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海南得到的蛴螬和珊瑚。水晶、犰狳和珊瑚都是辟邪的东西。有了他们,守护福州城的镇海塔如虎添翼。

大厅东侧书案中间的竖屏,是光绪三年进士王仁堪的手迹。这个人不仅仅是擅长给花上色,他的书法在当时很有名,而且还是一个优秀的官员。他教写字,直入书房,做了镇江知府,死在苏州知府。他的官声挺好的。

在二楼,有一块写着镇海楼挂起。楼内装饰着各种红木家具、古董和珊瑚,还有著名爱国将领林则徐题写的对联:

海纳百川,气度大;

站在墙头,无欲则刚。

整个镇海塔位于福州古城中轴线的终点——屏山山顶,至今仍是俯瞰福州城、福州三山及西湖周边风光的登高点。它的建筑飞檐走壁,某种程度上还原了三山两塔的走廊关系。

5潮州书院旅游路线怎么走

岳麓山编辑岳麓山海拔3008米。是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橘子洲旅游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也是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岳麓山,位于长沙古城湘江西岸,是一座城市山岳风景区。开放的景点有庐山景区和橘子洲景区。其中庐山景区为核心景区,包括岳麓书院、爱晚亭、庐山寺、云路宫、新民学会旧址等。中文名岳麓山外文名岳麓山地理位置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面积3520平方公里。开放时间为上午08:30-下午17:00,景点级退市门票价格免费。著名景点岳麓书院、爱晚亭、庐山寺、云露宫位于海拔3008米。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所属的国家长沙市湘江西岸知名高校,建议游玩时长4-6小时。适合深秋初冬的时候玩。目录1。历史沿革2。景点文化。著名景点爱夜亭岳麓书院庐山寺云路宫社旧址佛塔禹王碑河西台殷新十五庐山烈士庙第九战区司令部旧址长沙会战纪念碑丁文江墓中南工业大学博物馆中南大学朱敏楼和平楼烈士墓碑川师坡湖白鹤泉蟒蛇洞兰埔水景顾芗山飞来石自来中万景园鸟语林南泥湾4资源保护一级景观单元二级景观单元三级景观单元四级景观单元五旅游信息开放时间历史沿革编辑岳麓山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岳麓山属于南岳衡山,古人将岳麓山列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称为陆玲峰。很久以前,在南北朝时期,刘宋,《重建镇海楼碑记》年前,南岳周围八百里,以颜回为首,足望岳麓。故名岳麓。据地质考证,岳麓山创建于古生代,形成于中生代,发育于新生代,距今3亿多年。岳麓山东麓有个岳麓书院,景区文化编辑。早在宋代,它就是中国四大名校之一。学院的讲师叫单畅。清朝乾隆年间,有个叫罗典的人,在这里干了二十七年,很有名气。罗典是个经学之士,清高自大,有些古板。他不仅教学认真,每年还拿出工资建更多的书院。他亲自指点并布置了岳麓山的八景,如六塘萧炎、桃坞霞霞、桐荫别景、风荷晚香、曲间全明、碧马观鱼、花墩坐月、竹林冬绿等。为了欣赏秋山红叶,他还在书院后面的青峰峡入口处建了一座亭子,取名红叶阁。一年秋天,江南有名的才子袁枚来到长沙。许多人羡慕他的名声,来见他。只有罗典没有理会。他说袁枚是一个没有不务正业,到处游历,生活放荡,写诗作文,做一些标新立异的事,违背了圣贤之道,尤其是袁枚录取女学生,令罗典反感。他不但不进城见袁枚,而且怕袁枚来找他,就在书院的牌楼上贴了一副对联:如果你不如果我见不到鲁兹,请让他离开。鲁,姓钟,是孔子的学生。子也是对人的客气称呼,也就是现代语言中的你。对联的意思是我我和你不在同一条路上。什么见面的理由是什么?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号文公。底线的意思是:袁枚不如韩文公有才华,有学问。请转过身去!两天后,袁枚真的去了江来。看完罗典的对联,他摇了摇头,笑了笑,然后他走向书院的大门

袁枚到了青峰峡,三面环山,枫叶红如火,中间开阔处有亭阁、石柱、琉璃瓦、高飞檐。亭子的匾上写着红叶亭三个大字,柱子上还刻着一副对联:山径夜红,五百桃新植,峡云深绿,一对驯服的鹤等着关笼。看完对联,袁枚点点头,看着匾额,好像想说什么,但没有我什么也不说。他离开青峰峡,游览了庐山寺,观赏了白鹤泉,登上了云路宫,才下山。袁枚在去外地之前,在长沙住了几天,写了很多诗。说也奇怪,他写了岳麓山上所有的风景,但在标题《越王楼远眺》下,他只抄了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绝句:寒山石径斜远,白云深处有人。在夜晚停下来与林峰相爱,霜叶红如二月花。它这显然是一首人人都能背诵的诗。我不Idon’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从第三句话中抄出两个单词并把它变成了停下来,坐在枫林中。这件事在长沙人中间引起了不小的议论,很快就传到了岳麓书院。罗甸听了,脸红到了脖子根,说:可耻,可耻;他立即告诉学生们取下“我爱你”的牌匾红叶亭并挂上一个新的牌匾爱晚亭有他自己的笔迹。(不带单词爱得晚,袁枚的意思是,罗典不会Idon’我不关心年轻一代。之后,罗店不再嚣张。每一个上山的秀才,不管喜欢不喜欢,熟悉不熟悉,总是客气地把他接进书院,热情相待。[1]著名的王宇纪念碑岳麓山云麓峰左侧是岳麓山古文化的标志,为宋代所仿。这块石碑上有奇怪的古篆文,分9行,共77字。相传4000多年前,天下大洪水,大禹治水为民,奔走分洪,但他没有他七年没听音乐了,但他没有。三次之后不要进入房子。最后岳麓山(4件)制服洪水,受到人民的尊敬。相传大禹曾到过南岳,并在勾楼峰立此石碑。这个传说记载在东汉的赵晔《新修西湖志》:;余登衡山,苍水之梦使者,掷金书,简玉璧,得治水之钥,刻石山之高。为此,唐朝的韩愈去狗楼峰游览渝北。虽然他没有他没有亲眼看到,留下了这首诗蝌蚪挥拳离开,鸾儿随愤怒。212年(宋嘉定五年),何止游历南岳,抄了勾楼峰上的碑文,路过长沙时刻在岳麓山顶上。宋代以后,纪念碑被泥土覆盖。明朝长沙总督潘一发现了这块石碑,并将其传播到世界各地。从此,玉碑之名,天下皆知。全国各地有10余处俞碑,据说都是岳麓山俞碑所刻,可见其珍贵。岳麓山上还有著名的碑刻庐山寺碑。它的规模是宏伟的。这座纪念碑高近3米,宽1米多。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李咏写的。黄鹤石刻。题词庐山寺庙纪念碑由4个大宇铭文组成,1400余字,用骈文体。它描述了庐山寺从晋泰年间(265-274)建立到唐开元年间(713-741)竖立的500年间的兴衰,历代禅宗大师的佛教传教过程,以及岳麓山的美景。这座纪念碑也被称为三站纪念碑因其文采精湛,书法篆刻俱佳。三座独特的纪念碑在中国古代碑刻艺术中享有盛誉。纪念碑上的书法是这方面的新创造

南宋初年,游牧民族入侵南方。宋高宗的赵构位于长江的左侧。掌管朝廷的秦桧畏敌如虎,盲目投降。胡寅见证了这个国家内忧外患,忧心忡忡。他对南宋朝廷极为不满,对秦桧等人深恶痛绝。他愤然辞去京官,要他回湖南和父亲胡安国、弟弟胡宏一起生活。有一次,胡寅在游览长沙岳麓山下的麓山寺时,突然听到党员刘丹来湘做官的消息。他非常生气,所以他在墙上写了一本大书何南海鳄鱼是长沙的鸟。南海鳄鱼的比喻出自唐代韩愈的《南岳记》。传说韩愈初在南海边的潮州任刺官。知道恶溪里的鳄鱼几乎把人都吃光了的牲畜,他写了《红叶亭》投河恶溪,命令鳄鱼们限期离开潮州,转战南海,否则就把他们的弓箭全部杀死。结果鳄鱼都不敢溜了,潮州再也不会有鳄鱼了。刘旦恰好是潮州人,胡寅把他比作残忍虚伪的潮州大鳄,再次来到长沙祸害百姓。刘旦看到这句话,知道他是在嘲讽自己,于是向秦桧抱怨。胡寅因此被革职,二十年不再做官。这说明胡寅和其他湖湘学派的创始人一样,端庄端庄,为岳麓秀山增色不少。著名景点编辑爱晚亭爱晚亭始建于清朝乾隆1792年,由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与安徽的揣晚亭(19)、揣县的醉翁亭(1046)、杭州西湖的胡鑫亭(1552)、北京陶然亭园的陶然亭(1695)并称为中国四大名亭。爱亭,原名红叶亭,又名艾丰亭。后来,据湖广总督毕原杜牧说:寒山石径斜,白云山深处有人。这首诗停车在爱枫林的夜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改名为爱夜亭。爱亭几经沧桑,在清同治、光绪、宣彤年间相继修缮。其中三年秋,湖南巡抚程主持修复时,在亭柱上镌刻了罗典题写的对联,曰:山径黄昏红舒,新植五百桃;云朵深绿,一对被驯服的鹤在等待被关入笼中。爱晚亭的修复被记录在石碑上。世人称之为《吴越春秋》石雕或《祭鳄鱼文》。两首分别是宋代张南轩和清代钱南元游岳麓山的七律。之后,石雕移至青峰桥南端的六角亭。解放前,这座亭子破旧不堪,无人居住。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其进行了五次修缮。1952年,湖南大学重建,校长李达给毛主席亲笔题词爱晚亭。1969年,岳麓山公园重建,毛主席藻井中镌刻s草书《祭鳄鱼文》,为古亭增光添彩。在国际传播中,爱晚亭的知名度也与日俱增。长沙与日本鹿儿岛结为友好城市后,爱晚亭作为长沙古城的象征,按其规定建在鹿儿岛,以纪念中日两国人民的永久友谊。[2]青年时期,毛泽东就读于第一师范,常与罗学赞、张昆弟等人到岳麓书院,并在爱晚亭与蔡和森会面,畅谈时局,寻求真理。正因如此,1952年重建爱晚亭时,湖南大学校长李达曾上书毛主席,索要亭名,毛主席欣然接受。[3]岳麓书院,中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书院

岳麓书院占地21000平方米。现存的大部分建筑都是明清时期的遗迹。主要建筑有大门、二门、讲堂、半书房、教学室、百泉轩、御书楼、响水学堂教室、文庙等。三者环环相扣,完整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壮丽景象。除了建筑遗迹,岳麓书院还因保存了大量的纪念碑和牌匾而闻名,如唐代雕刻的庐山寺碑,明代宋真宗撰写的岳麓书院纪念碑广场,程子纪念碑四谏,清代的帝王匾额,如学习成就自然,道教南传,朱忠孝廉洁的丰碑欧阳正焕整洁和严肃的纪念碑。岳麓书院古建筑分为教学、藏书、祭祀、园林、纪念五种建筑模式。[4]

6潮州寒山书院

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短篇小说介绍如下:

泰山

位于泰山东省安市。古称东岳,岱山、岱宗。绵延约200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米。山峰突兀陡峭,气势磅礴。从山脚到山顶,沿途有30多处名胜古迹,包括中路的王牧池、斗姆宫、石谷、胡天鸽;有黑龙潭西路,范崖,长寿桥。中西交汇后是中天门,爬南天门、毕夏庙、占禄台、太阳峰等18个自然灾害。它登上日出峰会更美。1987年上市,《放鹤》。

黄山

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它古称邙山,唐代改为黄山。由花岗岩制成。它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有三个主峰;莲花峰(1873m)、光明顶(1841m)、天都峰(1810m)。风景秀丽,以奇松、怪石、云雾和温泉著称,也被称为黄山四绝。七十二峰各有特色。有玉屏楼、云谷寺、半山寺、慈光阁、石新风、天都峰、莲花峰、仙人洞、白鹅岭、百丈瀑布,是中国最著名的景点之一。1990年被列入《二南诗刻》。

峨眉山-乐山大佛峨眉山和乐山大佛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西南部,海拔3099米。被称为峨眉世界秀普贤道场s声明。到了唐朝,佛教越来越兴盛。占地群山的梵玉林宫有100多个佛龛和40个洞穴,还有万年寺、国保寺、红椿坪(千佛寺)、西厢池风景名胜区和金顶华藏寺。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东南部,凌云山栖峦峰悬崖附近。完成于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至贞元十九年(803年)。佛它的头与山齐平,脚在大河上,高71米,宽24米,因此它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石佛凌云佛。1996年上市,《沁园春长沙》。

武夷山山

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南郊。一座由红砂岩组成的低山,海拔约600米。是观察喀斯特地貌的集中地。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九曲溪、桃源洞、留香涧、卧龙湖、龙啸岩等名胜古迹,还有崇友万年宫(武夷宫)、紫阳书院旧址(武夷精舍)和历代摩崖石刻。武夷山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建在简阳、武夷山、光泽三市交界处,是国际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络。1999年上市,《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6)

755-79000将自然遗产定义为下列之一: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此类结构群组成的具有突出和普遍价值的自然特征;从科学或保护的角度看,具有突出和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界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的角度来看,只有突出的、普遍的自然景点或明确界定的自然区。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中所列的自然遗产项目必须满足以下一项或多项标准并获得批准: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历史中一个重要阶段的突出实例;构成了代表重要地质过程、生物进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突出范例;独特、罕见或奇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区;(四)珍稀或者濒危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

九寨沟风景区

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平县。是白水河上游白水河南岸的一条大支沟。海拔2000米以上,前部

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面积700平方公里,如同一条金龙蜿蜒而下,以彩池、雪山、森林、峡谷、瀑布闻名于世。景观主要集中在黄龙沟,长约36公里。碳酸钙沉积物遍布沟渠。排列成梯田,以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闻名于世,享有世界奇迹和瑶池在人间。1992年上市,《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武陵源风景区

位于湖南省西部。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成。面积360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2645米。其独特的应时砂岩峰林和喀斯特地貌融为一体,形成了罕见的自然风光。景区560处,著名景点有金鞭岩、黄石寨、黄龙泉、鸳鸯瀑布、甘溪沟、袁家界、仙女桥等。景区内有华南虎、猕猴、白鹳、大鲵(娃娃鱼)、珙桐、银杏、瑶山梭罗等珍稀动植物。

"以胸襟学养为基础,以情感意志为主宰,驾驭着笔墨形迹纵横驰骋,是徐渭成就一代宗师的关键。"

成为大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领域皆如此。我想首先要有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能让你耐得住寂寞,禁的住诱惑,潜心钻研于那一方小的天地中。其次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另外,综合素质要全面,对于作品的诠释才能全面,且别具一格。最后,也是关键因素,就是人生经历,没有经历,就没有对生活和人生的深刻认识,所谓的"时势造英雄"。

本次讲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一是南京博物院馆藏绘画作品

二是著名师徒父子画家的推陈出新

1青城白杨 花鸟画的代表画家 陈淳

观赏国画的原则,首先"远观其势,近取其质"。

画面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需有主有宾,画面的构成也要有主有宾。在构图时不能把所要描绘的形象平等对待,更不能喧宾夺主,需要营造—个构图中心,从而达到最充分地表现主体的效果。因此,在中国画中构图也称之为“经营位置”或“章法”。绘画中的构图要高度统一。

陈淳 师承沈周,文徵明,陈淳«秋江清兴图»是其晚年的一幅设色精品,此件作品上部有陈淳的题诗,"应是怕随凡卉洗"点明了他不随凡俗的性格。(图1)从构图来看,属于"须"字形构图,鸭子,荷叶,石头,诗文等景物整体靠右,面向左,左侧留白。

造型特点: 图中鸭子身正,头身体尾在一条线上,这是绘画上比较忌讳的。一般来说,头,尾,身子所朝不同方向,会使画面更生动。但此画中水鸭刻画极为传神,羽毛的色泽,尤其是经水后的湿润感通过湿中微带干燥的墨色获得再现,且周身羽毛处理并不一致,将鸭子的神态动势刻画地极其精到。眼珠以微微的湿墨点出,神采奕奕,呼之欲活。水鸭游水激起的水纹,以若不经意的几根线条描述出来,并稍作渲染,衬托了水鸭幽静闲适的神态。

陈淳真正将文人画的基调确定下来,从沈周水墨写生到陈淳水墨写意,这是观念的飞跃。文人画特点,比较清淡,俊秀。文人先天优势是书画结合,且不同于宫廷水墨画一味追求气势的画风,既专注于动又不忽略内在的静。但也有劣势,造型能力不如宫廷画家,文人画主要表现画家心中意气,主会意。

陈淳的突破

花鸟画题材,宫廷画家多以奇花异卉和寓有富贵吉祥以及节令,喜庆意义的题材作为描绘对象,文人画则以梅兰竹菊等为题材,与人格操守联系起来,很少把日常平常花卉蔬果纳入画面。沈周注意到这点并加以实践,而陈淳在其师基础上以文人士大夫独特的审美眼光进行创作,扩大了花鸟画题材。花鸟画真正注重笔墨意境是从陈淳开始,他不仅写物之形,且透过物之形写物之生,并进而意与心会。正因为他的创作实践,为中国写意画的到来拉开了序幕。

<扩展知识>

中国画里的五字构图法

1“之”字构图法(图2) 所谓“之”字构图是左推右让、由近及远,纵深感极强,有点像“ s”的线条。“之”字构图法的诀窍在于,“左推右让”有点像太极,当左边的山脉向右延伸时,右边就空白出来避让开。这个空白的地方就是留白。

2“甲”字构图法(图3,4) “甲”字是上重下轻,视觉冲击力非常强。上面重的部分是视觉中主体,下面轻的部分是陪体。“甲”字构图法适合竖构图,突出画面的上方(远景),下面采用大量的留白,然后一个很小的点睛之笔主体(视觉点)。

3“由”字构图法 (图5)

与“甲”字构图法相反,“由”字是上轻下重。在画面的上方采用大量的留白,而把画面的重点留在下方。

4“则”字构图法 (图6)

“则”字构图法,就是左实右虚。通过虚实来表现空间的关系。虚实结合,再利用留白的手法,往往寥寥几笔就能画出空间感极强的作品。

5“须”字构图法

“须”字构图法与“则”字构图法相反,是左虚右实。把视觉的重点放在右边。无论是左实右虚还是左虚右实。一个关键点在于,左右之间要平衡好,虚实在于空间上的表现,不要左右失衡。

2陈鸿寿

(图7)构图为 "则"字形构图,略带有"之"字形构图。国画中的"金边银角草肚皮"主要指构图,下图中心部分的"肚皮"区域是一片空白,类似于人体舒展后的感觉,使画面具有明显张力。

3徐渭 明朝大才子,他的才华,他的血性,他的癫狂,统统流露于他的作品中。看他的画,令人惊,令人羡,令人叹,令人怜。

«杂花图卷»此画由右向左展开(图8),开卷是折枝牡丹石榴,继而泼墨荷花,大笔涂抹,以此过渡于第一个高潮------梧桐。其造型顶天立地,泼墨点叶。借梧桐之写生,对舍己助人之精神的赞叹。此高潮过后,用细笔双钩梧桐果作巧妙过渡而进入间歇------菊花,南瓜,扁豆,紫薇。间歇过后,进入整个画幅的最高潮------葡萄,芭蕉。葡萄用枯笔飞白如疾风般扫出粗干虬藤,用浓淡相破的手法狂风暴雨般涂写叶片,以淡墨湿笔参差错落点出果实,满目酸涩凄苦。芭蕉则以大笔横扫,水墨淋漓,构图再一次顶天立地。蕉叶由浓而淡,进入尾声------梅花,水仙,竹。

此幅画为大写意,泼墨、焦墨、积墨,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徐渭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跟在古人脚后亦步亦趋。其作品更为强调的则是感情的宣泄,而题材,技巧通通不过都是表达情感的手段而已,通过笔墨把情感中最本真的部分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以胸襟学养为基础,以情感意志为主宰,驾驭着笔墨形迹纵横驰骋,是徐渭成就一代宗师的关键。

4张路 «苍鹰逐兔图»(图9)大体来看,由则字形和由字形构图组成,描绘了茫茫大野中,一苍鹰发现一野兔,遂斜转方向,掉首俯冲掠向野兔,野兔意识到大祸临头,疾速向坡岸下草丛深处逃窜,附近小鸟也被突来的阵势吓得惊慌失措,坡岸丛草被风刮向一边。此画精彩之处在于专注于鹰,兔,秋草的动势,两种力量的冲突,草被风刮向一边,而鹰的力量与风的力量相对,两种力量的冲击使画面生动活泼。

5阎次平 «四季牧牛图»

«四季牧牛图»中的《春牧图》(图10)牛用细笔画出,根根毫毛毕现。草用细线笔笔写出,流畅柔和。柳叶亦用较小的笔触片片撇出,茂密而秀润。牛的身姿一为侧面,一为正面,正面之牛透视感极强,充分显示了画家的写实能力。人物线条简练概括,见笔见神。柳树主干用较粗的线条,见质见体。从牛毛、人面、衣纹到青草、柳叶、树干……采用了由细到粗的各种笔法,自然过渡而又相互衬托。

6龚贤 清代初期,反清复明的义士,有开创性的大家,其特点,积墨无数遍,墨色又厚又润。早期白龚(墨色淡,多用枯笔使转,空勾石纹,在阴凹处用密笔排皴,造成体积感),中年灰龚(介于二者之间),晚年黑龚(积墨若干次)。五百年之后极受推崇。

7建江 反清复明,后出家

其作品清冷,以线为主,严谨

山石画法是用线条交叠来表现。

8金农 "扬州八怪"之一,«玉壶春色图»是其晚年画梅精品。此画最为奇突之处是画极粗大的老梅树干于画面中心位置,这几乎是除金农之外无人敢为的大胆构图。而金农认为这样可以表达其孤高自傲的心境,它仿佛是金农的自画像。学富五车,顶天立地,足当栋梁,却当不了栋梁。

      此作品之构图,很难处理,大面积的粗干易显呆板。为此,金农以水淋淋的湿笔作画,且以细枝繁蕊穿插其间,巧妙打破了粗干的板滞闷塞。粗干不作皴纹,如没骨之法,不仅避免了与细枝平分秋色的错乱,使画面更为整体,粗干更为突出。而细枝有直有曲,有浓有淡,泠然直上。而细枝有直有曲,有浓有淡,泠然直上,左下角一枝则先俯而后仰,所谓"出俏"之处。随后又于梅花上点以白粉,进一步醒目提神。

8金农

上图枝干粗壮,极富创新意识。

9髡残 反清复明,僧人。

10石涛 四僧之一

画风多变,很有创新精神。"搜近其风打草稿",上图采用"三节两段"构图法。

11吴昌硕 从他开始中国画有了生命力。(见)

12八大山人 风格"清冷疏落,很惨淡"

弧形用笔,画面高度统一,大面积留白。留白才能给观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13黄公望 元四家排第一位,命运坎坷。号称"松雪轩中小学生",拜赵孟頫为师。名作«富春山居图»

14倪瓒 元四家 近处一块,远处一块,中间大面积留白。清清冷冷,连印章都不盖。

二 著名师徒画家

(一)山水画 西方风景画在工业革命之后才独立出来,中国山水画1000多年就达到高峰。

魏晋时期开始山水画

1顾恺之 人大于山,水不容泛

2隋朝 改变了比例失调,"丈山尺树寸马分人"

李思训学习展,但也有发展,展的树不遮挡,而李的树层层叠叠,相互遮挡。是在学习基础上,继承发扬。

父子俩"大小李",北宗开宗立派人物。李昭道所画的大山大水,

荆浩,五代时期 所画的太行山,表现隐居的高士情怀

关仝

李成 全景山水

李郭师徒 卷云皴法

«早春图»左边右边都有溪流,似二龙相抱,中轴对称的全景山水特点

李唐 皴法是"方折的",叫斧劈皴,马远是在他老师的基础上画的"大斧劈皴",现实中不多见,主观性强,视觉冲击力更强

五代时期的大画家,荆关董巨

董源用小线条"披麻皴"来,赵学董是长的线条,"长披麻皴",黄也是"长披麻皴"。告诉我们在学习的基础上找到自我特色

董其昌,

石涛"书有二王法,画分南北宗,一时捧腹曰,我自用我法" ,“我自为我,自有我在”的主体意识和艺术创作上“我法”的创造和运用是联系在一起的,其基础除了他的身世所带来的怨忿、逆反意识之外,还应包含创作主体对自然山水的丰富感受,新的审美发现和体验,以及与之相应的艺术创作水平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积累。他认为:“古人未立法之前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既立法之后,便不容今人出古法。千百年来,遂使今之人不能出一头地也。”也就是说,所谓古法,本是无法之后的立法,或为立法之后的变法根本无须拘泥。既然人无限,法亦无限。若死守古法,又如何挣脱束缚,自成一家呢

李可染山水画家学习齐花鸟画家白石的沉稳,可染先生到北京师从齐白石,随侍齐师十年,他并没有直接学习齐白石的画,而是学到了齐白石绘画、书法最关键的一个字——“慢”。齐白石有一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反透视法

西方重视比例上的真实,东方重视感觉上的真实。

而中国人会依靠将后面山体画的很大,西方就会近大远小,远山画很小

中国书院对联赏析 (三) 四海一棋

-----邺侯书院

邺侯书院在湖南省衡山县。李泌,字长源,唐京兆(今陕西长安)人。曾筑室南岳烟霞峰隐居读书,后宫至宰相,封邺侯。书院在福严寺“极高明”石刻下,称明道山房,又名端居室。李泌子建书院在南岳庙左,名南岳书院。宋代移至集贤峰下,改称邺侯书院。元明清三代幸免有修茸。现存建筑为1922年重建,对游人开放。

三万轴书卷无存,入室追思名宰相;

九千丈云山不改,凭栏细认古烟霞。

“三万轴”,古代用帛写书,可卷。卷端有杆通惯,故称之为“轴”。李泌藏书甚富,韩愈有“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诗句,后世也以“邺架”喻藏书甚多。上联生发感慨:“故人已去书不存,入室更觉庭院空,睹物追思名宰相,当年盛况何日兴?”“九千丈”,言其高,并非实数。“云山”,即衡山,因山高对立面雾缭绕而称。“古烟霞”,指书院所在烟霞峰原有的风貌。下联从“下联从“云山”写起,发思古之幽情:江山未改,人事早非,当年的风貌还能辨认出来吗?联语由物及人,由景及情,抚今追昔,感慨万端。云山不改,书卷无存,名相已杳,烟霞可认。作得抒发思古怀人之深情,寓含重振书院雄风的期望。读之使人思绪颇多,感司颇深。

----问津书院

问津书院在湖北省黄冈市。相传孔子自陈蔡去楚过此时,使子路问津于此,故名。元初宋遗臣龙仁夫所建,大盛于明,万历中曾建分院于河南商城。清亦兴学不断,康熙六年(1667)扩建,规制宏敞,直至光绪七年(1881)还募资重修。

圣迹巍然,仰止高山如阙里;

津声宛在,依稀流水即洙源。

詹大衢撰。詹大衢,字丽门,清湖北黄冈人。

“高山仰止”,语出《诗经小雅车辖》,形容品德崇高,令人景仰。“阙里”,春秋时孔子的住地。“津”,渡口。“津声”,指孔子使子路问路之事。“洙源”,洙水之源。洙水、泗水之间,是孔子聚徒讲学之处。联语将书院和孔子之行紧紧联系在一起,称“津声宛在”、“圣迹巍然”,而当地确有“孔子山”、“问津河”、讲经台“、晒书场”等与孔子有关的名胜古迹,仿佛此间便是“阙里”、“洙源”,进而颂赞书院的古老和正宗。联中还嵌“高山流水”,用古代名曲称这里弦歌之音不绝,又暗指联语联语乃后世知音的由衷之作。

执辔问津,耦耕人哪知道一腔悲悯;

升堂入室,知德者才洞彻片席渊源。

王化龙,号栋瞻,清康熙年间廪生,曾在问津书院任教。此联即为书院所题。

“执辔”,手执驾驭牲口的缰绳。“问津”,询问渡口。《论语微子》:“使子路问津焉。”后用以指探求途径或进行尝试。“耦耕”,两人各持一器并肩而耕。《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上联引孔子到此间时受”耦耕“人长沮、桀弱(非真姓名,系隐士)奚落之事,指出”耦耕人“误解了孔子悲天悯人的救世苦心。孔子终身所行乃一”仁字,四处奔波也是力图以古代礼乐制度救世。理学大题程颢、程颐就认为孔子的这种做法,表现了“圣人不敢有忘天下之心”。

“升堂入室”,典出《论语先进》:“子曰:‘由也千堂矣,未入于室也。’”意思是路说(即仲由)的学问已经不错了只是未达到精深的地步后用“升堂入室比喻学习所达到的境地有程度深浅的差别孔子还对子路说过由知德者鲜矣!”(《论语●卫灵公》)“知德者指领司了天地道德之人“洞乇”了解洞悉通晓片席一张坐席。又,旧时称教师为“教席”。“渊源”,本谓水源,也泛指事物的根源。下联指出只有在学问道德上“升堂入室”而知德者“,才能洞彻了解孔子学说的本源。

此联嵌“问津”二字,紧扣书院,将熟典信手拈来,巾切自然,表达了对孔子的尊崇仰慕,读来含蓄隽永,令人深思。

丈夫非出则处,一蓑遥傍陇云深,安见耦耕的不是间中经济;

圣贤因病为医,双毂特咨烟水渡,岂容徇世者妄参言下津梁。

李长庚,字梦白,湖北麻城人,明万历进士。此联题问津书院大成殿,殿祀孔子。

“问津书院”因子路问津而得名。《论语微子》中记术了孔子师徒在楚国遭奚落的事。“问津”一词,本义是孔子使子路向“耦耕”的人打听过河的渡口,但问答之间却在暗寓人生道路口,也即封建士子的人生去向。在耦耕者长沮、桀溺看来,天下礼崩乐坏,无人能够改变。与其像孔子那样自命高洁,四处奔走讲释礼乐教化,倒不如像他们一样隐居归耕来得痛快些。再说,孔子既然是圣明者,又怎能么会不知道哪里是“渡口”呢,还用得着派子路前来“问津”!

上联写“耦耕”的隐士。“非出则处”,“出”即指出仕,“处”则指退隐。孔子在《论语泰伯》中曾说,君子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一蓑遥傍陇云深”,是对躬耕陇上隐士仙风道骨的生动摹写。“经济”,经世济民。联语的意思是:耦耕者谁说不是有经世济民才略的高人,只是因天下无道才被近退隐归耕。

下联写救世的圣贤。“因病为医”,借喻圣贤正是因为天下无道,才立志做救世的“医国手”。“毂“,车轮中心的圆木有孔用以插轴代指车轮双毂特咨烟水渡”,摹写孔子师徒一行驻车问津的情状。“徇世者”,随顺世俗的人。“妄参”,随意评论。“津梁”,本指渡河的桥,又借指以佛法引渡众生,联中借借指孔子学说开辟的路径。联语的意思是:圣贤之人因天下无道而立志像医生治病那样救世,其心志岂容世俗之人妄加评断。

此联结合书院之名,化用历史掌故,构思精巧,意境浑成,议中含情,发人深思。

圣人在上,贤人在旁,恍见当年执辔时,车马风尘,早已化成南国;

传道得徒,行道得与,试观此日问津处,文章礼乐,居然教衍东山。

黄自芳,清湖北黄冈人,儒生,乾隆年间岁贡。曾在问津书院任主讲。此联即为书院祭祀孔子的大成殿题写。

大成殿正中塑孔子像,旁立其七十二贤徒像。上联起句“圣人在上,贤人在旁”,正是对殿中塑像摆设位置的如实记述。望塑像“恍见当年执辔时”,指孔子到此使贤徒子路问津于两位隐士之事,而“车马风尘,早已化成南国”,是说圣贤的辛劳没有白费,已经熔铸在这所水乡南国的书院中了。

“传道得徒,行道得与”,意思是传道授业自有生徒追随,躬行实践更有志同道合者相与。孔子当年赴楚不遇于时,常叹“吾道不行”,却没想到由于他的不懈努力,儒学成为后世正宗,他也被后人尊崇的“大成至圣先师”,传达室播儒学的书院遍及全国各地。“此日问津处”,指因孔子使子路问津而得名的书院。“文章礼乐,居然教衍东山”,意即此书院正在努力弘扬孔子的学说。《孟子尽心上》有“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句。联中“东山”借指孔子出身立学的鲁国,指出著名的问津书院在传播孔子创立的儒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此联用典述古,勾勒拾掇,浑然天成,借颂赞圣贤而激励后学,语含教化,用笔轻灵,耐人咀嚼。

----两湖书院

两湖书院在湖北省武昌。清光绪十六年(1890)总督张之洞建于营坊口左老天符庙都士湖,并将火星堂原经心书院并入,规模宏敞。书院前后有两湖,“风廊月榭,荷红藻荇,雅擅一城之胜”,加之生徒以调取湖南、湖北“两湖”高才生为主,故名。先后任教者皆为硕名家。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影响下设置的课程为经学、史学、地理、数学、博物、化学及兵操等科唐才常、黄兴等人皆成就于此时。光绪三十二年(1906)张之洞将其改为两湖总师范学堂。现在原址内分别扩建成湖北艺术学院、武昌实验小学等。

荆衡秀气;

邹鲁遗风。

《书禹贡》:“荆衡阳惟荆州。”孔传:“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联指湖南、湖南、湖北两省,因生徒多从两省选拔而来,故以”秀气”赞这些选中的的优秀子弟。

“邹鲁”,邹国、鲁国的并称。“邹”,孟子的故乡;“鲁”,孔子的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亦借指孔孟。“遗风”,谓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联指书院正是承传孔孟学说的理想之地。

宋学积分三舍法;

楚材淹贯九丘书。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壶公,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清末洋务派首领之一,中国近代教育活动家。他于光绪十五年(1889)调任湖广总督兼湖北巡抚,先后督鄂十六年,“办实业”、“兴学堂”、“练新军”等,多有建树。

“三舍法”,宋时太学为三等:初入外舍,绩优千内舍,再千上舍。上联对历史久远的“三舍法”予以肯定,勉励学生刻苦努力,争取以优异的成绩逐步登堂升舍。

“淹贯“,《新唐书柳登传》:”淹贯群书。“指淹博贯通。“九丘”。《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孔颖达疏引《尚书序》:“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下联饱含深情,相信来书院学习的楚地(指两湖)人才,成为“淹贯九丘书“ 渊博学者。

主恩先后三持节;

臣本烟波一钓徒。

张之洞撰。“持节”,古代使臣出使时所持的凭证。魏晋后以“持节”作官名。据有关史料记载,张之洞先后三次赴湖北为官司:首次任湖北学政,再次为湖广东省总督,又次受命督办湖北境内的铁路修建。“先后三持节”即叙此宦迹。“主恩”写承圣恩浩荡,得以三次仕鄂,官运亨通,笔端流露出由衷的感激之情。

“烟波钓徒”语出《新唐书张志和传》:“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后泛指放浪江湖,寄情山水,渔樵为友之人。张之洞借用此语,暗喜自己居官得志,闲暇如意,自由舒适,驰目江湖。表现了作者自感平生仕途畅达的欢愉情怀。

用“三持节”的自豪和“一钓徒”的喜悦为联题书院,旨在要后学诸生以他为榜样,以求学业有成,宦海无羁。这种写法,倒也别致。

正气长存,流形一院;

学业精进,驰誉两湖。

此联题书院内“正学堂”。“正学”,谓合乎正道的学说。西汉武帝时,排斥百家,独尊儒术,始以儒学为正学。联用鹤顶格嵌堂名“正学”。

“正气”,刚正的气节,也指正派的作风和良好的风气。“流形”,万物运动变化的形体。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上联颂赞书院有着“人心正而品行端”的优良学风。

“精进”,精心一志,努力上进。“驰誉”,犹驰名,指声名远扬。鲍照《见卖玉器者》诗:“扬芳十贵室驰誉四豪门。”下联称赞书院众生好学深思,志行不苟,多闻博览,才识出群,致使书院远近闻名,享有盛誉。

惟楚庆多才,夹袋宏搜,安得万间开广厦;

取人不求备,锁闱清课,何妨六艺重专门。

张之洞撰。《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才,晋实用之。”多才”盛赞书院所录学子皆优。“夹袋”即“夹袋中人物”,见于《宋史施师点传》。施师点字上联起句即用此,“庆多才盛赞书院所录学子皆优“夹袋即夹袋中人物见于《宋史●施师点传》。字圣兴,官至参加政事。他注意访求贤才,常常记下放在“夹袋”中,以备选用。上联用此典,称书院旨在“宏搜”人才,并用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意,使天下寒士得到进修与深造的机会。

“求备”“即”求全责备”,谓对人对事,要求十全十美,完备无缺。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直言“取人不求备”。“闱”,科举时的试院。“课”,考核的课目。“锁闱清课”,即指对学生进行测验与考评。“六艺”,古代学校的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张洞在主张“取人不求备”的同时,还提倡“何妨六艺重专门”,也就是说学生可以主攻一门,兼及其他,做到学有专长,求精而求多。这在当时封建教育制度成为许多学子的桎梏锁的情况下,是颇有见地,难能可贵的。

----很山书院

很山书院在湖北省北省长阳(今土家族自治县)。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始建,后倾圯。雍正三年(1725)修茸,并新建讲堂学舍,合亦颓倾。乾隆十八年(1753)重修,并延题主讲,生徒甚众,于是扩建,并书白鹿洞条规于壁,以督生徒。

师道立则善人多;

教化行而风俗美。

“师道”,旧指求师学习的道理。韩愈《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上联强调尊师重道,只有这样,才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教化”,政教风化,也指教育感化。《诗经周南关睢序》:“美教化,移风俗。”《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下联指明加强教育,有助于革除陋俗,培植新风。

此联出语自炙朴实,表明了作者之所以重新扩建书院的原因,可视为书院兴学重教的宗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争消长于晷刻,旦昼何浊,夜气何清,即此是人禽境界;

辨义利于毫芒,徇人则虚,为已则实,到处见舜跖关头。

“消长,”增减,盛衰。“晷刻”,片刻,谓时间短暂。韩愈《为韦相公让官表》:“晷刻之误,或遗患于历年。”“旦昼”,白昼。《孟子告子上》: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夜气“,比喻纯洁清明的心境。《孟子告子上》:”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上联引用孟子的句义,指出瞬间的考验,可以辨明”人禽境界“,强调兴学重教有益于远禽兽而近圣”义利“,《论语里仁》:“君子喻于询,小人喻于利。”“义”表示某一社会的伦理规范,“利”主要指人们的物质利益。“毫芒”,犹毫末,谓极微细。“舜”,古代贤帝。“跖”,春秋战国时起义领袖,旧时被诬称为盗跖。下联指出细微之处可见人的义利念,强调要虚心待人,严格律已,在“舜跖关头”做出明确的选择。

此联有明显的局限性,便“旦昼何浊,夜气何清”、“徇人则虚,为已则实”的劝勉,还是有可借鉴之处。

塑心源于往古,虞夏商周,或帝王,或卿相,百于圣授受相传,只此精一危微,炯然清灯朗照;

衍道统于来兹,濂洛关闽,为朋友,为师生,亿万言讲习不倦,无这存养省察,卓尔万派同归。

“心源”,犹心性。佛教视心为万法之源,故称。“授受”,一方交付,一方接受。“精一危微”,宋儒为宣传道统,谓《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为尧舜禹相传授之心法。后泛谓以心性精义想传。“炯然”,明亮貌。上联指出自古以来,不论帝王卿相,但凡有所成就,都要接授教育,使精义得以授受想传,也正因此,书院才受到重视,“炯然清灯朗照”。

“衍”,拓展,展延。“道统”,儒农会心系统。《论语尧曰》历叙尧舜传授之言噗此说之所本。“濂洛关闽”分别指宋儒的四大学派代表人物。周敦颐居濂学;程颢、程颐是洛阳人,称洛学;张载曾讲学关中,称关学;朱熹讲学福建(简称闽),称闽学。“存养”,指存心养性,古代儒家的一种修养方法。语出《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省察”,检查,内省。苏轼《黄州安国寺记》:“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卓尔”,形容道德学问等的成就超越寻常,与众不同。下联颂赞书院继承儒家正统,使不同的学派如江河归宗,师生在这里“讲习不倦”,“存养省察”,定会成为卓尔不群的人才。

此联溯古衍今,遥想当年“百千圣授受想传:的情状,描绘此间”亿万言讲习不倦“的盛况,读来感人。

----天门书院

天门书院在湖南省大庸市(今张家界)。始建于无大德七年(1303),因此间有天门山、天门洞、故名。早已毁弃,后在遗址上建有学堂。

天作君师;

门罗将相。

“天作”,犹天造,天生。谓自然形成。“君师”,古代君、师皆尊,故边称。“门罗”,指书院罗致培养。联嵌书院之名“天门”,要学子尊奉古圣先贤,以其典籍深造修身,使自己成为建功立业的“将相”之才。

天上麒麟原有种;

门前桃李自成春。

“麒麟”,比喻才能杰出的人。“有种”,谓世代相传。《史记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上联集引旧诗句,在此处也应用问号,指出并不是世代相传都可成为“麒麟”之才的。

“桃李”,喻指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杨万里《送刘童子》:“长成来秦三千牍,桃李春风冠集英。”下联之句当用感吧号,称只要尊师勤学,自强不息,定会“桃李成春”,大有作为。

天地为炉,陶钧之大;

国家造士,车服以庸。

陈逢元(约1869—约1920),字桐阶,湖南大庸人,喜诗文联作,在湖南境内题联甚多。此联题由天门书院灵敏度建的大庸学堂。

上联工嵌“大字”。“陶钧”,制陶器所用的转轮。比喻造就,创建。杜甫《瞿墉怀古》诗:“疏凿功虽美,陶钧力大哉。”下联嵌“庸”字。“车服”,为荣,故天子之赏诸侯,皆以车服赐之。“庸”,功劳。《国语晋语》:“无功庸者不也居高位”

对仗嵌入“大庸”二字,非学识广博者不能化难为易。巧用“陶钧之大”、“车服以庸”两个词语,说明书院或学堂都是培育造就建功立业人才的地方。用语古朴,自然贴切,寄情抒怀,匠心可见。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在江西省九江市市庐山。唐代贞元年间,李渤与李涉兄弟于五老峰下山谷中陷居读书。李渤“蓄一白鹿驯,尝随之,人称白鹿先生。宝历中,渤为江洲刺史,就今书院地创台榭,引流植花,遂以白鹿名洞”(《白鹿洞志》)。南唐升元四年(940在此建庐山国学,宁开宝九年(976)于国学旧基张建为书婉。淳熙六年(1179)朱熹各南康军,兴复书院,自兼洞主,讲学其中,复定规章(《白鹿洞书院揭示》)。吕祖撰《白鹿洞书院记》其始末,始称其为四大书院之一。元至正十一年(1351)毁于兵火。明正统三年(1438)重建,奠定明清两代建置的基础。康熙二十六年(1687)赐“学达性天”匾额,乾隆九年(1744)复赐“洙泗心传”额。咸丰间毁开兵火,同治间重修,清末必为江西林业学堂。1988年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傍百年树;

读万卷书。

朱熹是南宋革名理学家,他兴复白鹿洞书院并在此讲学,撰书此联。“傍百年树”既指书院有苍翠的古树,又用俗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之意。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联“读万卷”书即含杜诗之意。联公寥寥八字,内涵十分丰富深刻,是朱熹撰的经验之谈,是又对后学诸子的千试劝勉。

泉清堪洗砚;

山秀可藏书。

朱熹撰。此联从山水生发开来,贵在载合书院。“山秀可藏书”陷含“藏之名山”之意。语出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原谓将著作藏于书府,传之后人。后谓著作极有价值,能传之后世。此联激励书院诸生治学修身,肯清泉之洁,建名山事业。

日月两轮天地眼;

诗书万卷对贤心。

朱熹撰。汉代扬雄天《法言●修身》中曾说:“日有光,月有明,三年不目日,视必盲;三年不目月,精必朦。”上联也以日月作喻,将明亮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喻为天地的两只明澈的眼睛,时时刻刻注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为此,治学要珍惜光阴,刻苦努力;做人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这个比喻新颖独到,有深刻,有深刻的寓意。

“对贤”,德才并美之人。下联劝戒人们只有读万卷诗刊书,方能领会圣贤之心,也即聆听圣哲贤达的有益教诲,以增强自己的修养。

此联比喻新颖,意味隽永,表达了朱熹作为一代大题,对于复兴儒学的的近切心情,以及对诸学众生的殷切期望,给人以启迪。

泉石可人,烟霞友我;

青山傍屋,绿树盈门。

据《白鹿洞志》载:“初,鹿洞有名无洞。”白鹿洞庭湖原是以山峰环合似洞而得名。朱熹当年到此勘踏考察,高兴地说:观其四面山水,清环合,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真群居讲学、遁迹著书之所。”经他竭力介导,书院才得以重建。此联用凝练概括这语,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书院清幽隽美的环境,与朱熹所说之玉器意同。

“可人”,犹言可人意,使人满意。在联语作者的笔下,清澈碧澄的山泉从石洞中缓缓地流出,是那样的令人赏心悦目。天空中云蒸霞蔚,色彩斑谰,好似可抒可抒襟的朋友一般。更有那书屋偎依在葱茏郁森的青山之中,色欲滴的碧树掩映着院门。这是一处多么幽静而美妙的处所啊。对于读书治学来说,确实是再好不过了。

联语写景寄情,绘声绘色,将自然景致注入浓郁的情感,使眼前之景成为心中之境,如同一幅优美的画卷,言传物意,感人至深。

藏焉修焉,静得江山之趣;

高矣美矣,妙收天地之功。

林俟(1452——1527,字待用,号见素,福建莆田人。明成化进士。累官司刑部员外郎、刑部尚书。著有《见素文》、《西征集》等。

“藏藏修焉”,《礼记学记》:“藏谓心常怀抱学业也;攸胃修习不能废也。”谓向学,使业不离身。“江山”,江河山岳,借指政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指望待整乾坤,定江山,安社稷,辅皇家救困扶危。”上联激励诸生刻苦学习,潜心研究,领司治理国家所需知识的旨趣。

“高矣美矣”,形容书院建筑高大俊高大俊美,寓指学习条件优越。“天地”,天和地,指自然界或社会,犹言天下。下联劝戒诸生要珍异书院学习的宝贵机会和优越条件,尽快掌握报准备祖国的有用本领。

此联交“藏修”与江山之趣“、”天之功“联系在一起,阐明了书院兴学之旨,,”静“、妙”二字,实有静思妙得之情韵,意味依永,内涵丰富,值得深思。

鹿豕与游,物我相忘之地;

泉峰交映,仁智独得之天。

朱熹撰。“鹿豕与游”,语出《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原文说舜虽与鹿豕游,然异于深山野人。朱熹曾解释说:盖圣人之心,至虚至明,浑然之中,万理些具。“白鹿洞因唐李渤隐居时养鹿而名。故上联七引”鹿豕与游“之语。”物我相忘“的”物“指客观世界”我“指高观世界。“相忘”即一切都忘度了。苏轼《前赤壁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列尽也。”上联写书院环境之清静幽美,足可以使读收治学者忘掉尘俗的烦恼,而于“鹿豕与游”的山野情趣中,体司圣人“至虚至明”的襟怀和境界。

“仁智”之内出自《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注:“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下联借也子的山水之喻,实写书院之清丽明净。将此间的清泉秀峰,视作物意为读书治学的仁智之士安排造就的,只有真正的仁智之士方能领司其中的妙趣。言外之意是将广博的知识比作”泉峰交映“尢为可贵的是要”独得“,即”读书要有特识“,”学得当自树其帜“。

此联从《孟子》、《论语》中所引之句借题发挥,描绘书院所处环境之美,烘手工春文化氛围,表达哲人的情趣,融入哲理的体验,写得灵活不滞,恰切新颖,手法可谓七矣,内容光焕发可谓深也。

二李读书看白鹿,书中得几分,白鹿中得几分;

三贤讲道对表山,道外无一事,青山外无一事。

“二李”即李渤、李涉兄弟,渤养一白鹿以自娱,人称“白鹿先生”上联借”二李“谈司道之理。他们恬淡闲适的生活本身,就充分表现了体性司道的真谤。这是因为,”二李“的心志完全摆脱了尘俗欲望的羁绊,所以无论是从”书中“还是“白鹿中”都能感爱到对道的体司。这比那种一味死记硬背的读书方法有效得多,也有趣得多。

“三贤”指朱熹、李渤、周敦颐虽然李渤不是理学家,但白鹿洞庭湖之名因他而得,所以亦入祀。后来三贤祠改为宗儒祠,李渤就不在其内了。“讲道”即谈论道学,此处指理学。重要场所。下联“道外无一事。青山外无一事”,正是对理学修身体性内涵与境界的具体描述。 “道外无一事”是说“

三贤”心中只有道。“青山外无一事”是说道不在“三贤”的谈论之中,而在“对青山”的直觉观照中,也就是关键在于人之修别情趣。

此联讲司道的妙理及其内涵和境界,颇有些神秘色彩。其实说白了,就是要有志治学者不公要读有字书,“书中得几分”;还要学会读无字书,“白鹿中得几分”,而不必过分拘泥于其“讲道”之说。

----紫阳书院

紫阳书院在湖北省汉口县,又名甑山书字。清康熙六十年(1721)始建,祭祀并纪念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朱熹别称紫阳,故名。乾隆二十四年(1759)重修,后废。嘉庆五年(1800)重立,改名甑山书院。道光十年(1830)清理书院学田并修茸。

紫绶千秋绳祖德;

阳春一曲谱贤声。

“紫绶”,缈色丝带,古代高级官员用作印绶或服饰,借指贵官司。何景明《送顾汝成》诗:“十年垂紫绶,万里为苍生。”“绳”,继承。《诗经大雅下武》:“昭兹亚许,绳其祖武。“祖德”,祖宗的功德业。

“阳春一曲”,琴曲名,亦指高妙的文学作品。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诗:“独有凤皇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贤声”,贤明的名声。李开先《送王杏里上京改任》诗::“历官司籍著贤声,藩臬迟迦半此生。”下联劝勉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谱写令人称誉的新曲。

此联以鹤顶格嵌“紫阳”书院名,寄寓了美好的愿望,情调高昂,催人向上。

到南渡后,谁知孔圣人尚存,即今日仰庙貌于黄鹤楼前,无非是秋阳江汉;

便北朝中,也问朱先生安在,想当年学规寄于白鹿洞口,何处寻汴水钱塘。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或将苍松联想为飞龙,或赋贞松以比君子,这类诗篇数量不少。而李群玉的这首诗,却别开生面,是其中富于独创性而颇具情味的一首。

第一句是运用绝句中“明起”的手法,从题目的本意说起,不旁逸斜出而直入诗题。句中的“一双”,点明题目中的“二小松”。这一句,有如我国国画中的写意画,着重在表现两株小松的神韵。诗人用“幽色”的虚摹以引起人们的想象,以“出凡尘”极言它们的风神超迈,不同凡俗。如果说这一句是意笔,或者说虚写,那么,第二句就是工笔,是实写。“数粒秋烟”,以“秋烟”比况小松初生的稚嫩而翠绿的针叶,这种比喻是十分新颖而传神的,前人似乎没有这样用过;而以“粒”这样的量词来状写秋烟,新奇别致,也是李群玉的创笔,和李贺的“远望齐州九点烟”的“点”字、有同一机杼之妙。张揖《广雅》:“松多节皮,极粗厚,远望如龙鳞。”诗中的“二尺鳞”,一方面如实形容松树的外表,其中的“二尺”又照应前面的“数粒”,切定题目,不浮不泛,点明并非巨松而是“小松”。首二句,诗人扣紧题目中的“二小松”着笔,写来情味丰盈,以下就要将“二小松”置于“书院”的典型环境中来点染了。

在诗人们的笔下,松树有远离尘俗的天籁,如储光羲《石子松》诗的“冬春无异色,朝暮有清风”,如顾况《千松岭》诗的“终日吟天风,有时天籁止。问渠何旨意,恐落凡人耳”。“从此静窗闻细韵”,李群玉诗的第三句可能从前人诗句中得到过启发,但又别开生面。庭院里的两株小松,自然不会松涛澎湃,天籁高吟,而只能细韵轻送了。“细韵”一词,在小松的外表、神韵之外,又写出它特有的声音,仍然紧扣题旨,而且和“静窗”动静对照,交相映发。“琴声长伴读书人”,结句的“琴声”紧承第三句的“细韵”,并且将它具象化。“长伴读书人”,既充分地抒发了诗人对小松爱怜、赞美的情感,同时也不着痕迹地补足了题目中的“书院”二字。这样,四句诗脉络一贯,句连意圆,构成了一个新颖而和谐的艺术整体。

松树是诗歌中经常歌咏的题材,容易写得落套,而此诗却能翻出新意,别具情味,这就有赖于诗人独到的感受和写新绘异的艺术功力了。

#山哥情感观点系列#

(山哥聊情感,来自网络)

|文/庞凤山

01

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情感鸡汤:忘记一段感情的最好方式,是快速进入下一段感情。这句话对于那些深陷失恋漩涡的男男女女好像很受用。

当一个人面对一段失败的感情,正在经历着失恋的洗礼,固然是非常痛苦的,也是特别煎熬的,内心会充满无限的伤痛。

然而,谁的青春不迷茫,谁在感情当中会永远一帆风顺呢?这是每个人在情感旅程当中必须要直面的现实。

因为失恋,因为遭遇了感情的伤害,就去选择逃避,就想着去赶紧忘记这段感情,为了快速忘记这段感情,便让自己快速进入下一段感情,这是对待感情的正确态度吗?

要知道,进入一段感情常常是需要时间的,那么忘记一段感情也是离不开时间的。

很多时候,时间是最好的药,尤其是对于医治感情上的创伤,时间这副药还是很奏效的。

而对于以快速进入一段感情,来覆盖受伤的感情,真的不科学,也不可取,这一点就连著名情感专家涂磊也认为这句话是句毒鸡汤。

涂磊说把别人当作自己的解药是自私的,在别人痛苦的时候趁虚而入是可耻的。这样的两种人走到一起,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因为寂寞而错爱,迟早会因为错爱而更加寂寞。

涂磊认为,要忘记一段感情,不是把他所有的痕迹都抹去,你越是这样做,越是加深了你的记忆。你只有直接 去面对它,承认这段感情存在过,承认这个人在你的人生中出现过,那么这样这段感情才会像你以往所有记忆的片段一样,真正的成为历史。

是啊,为了逃避上一段感情的痛苦,你让自己快速的进入下一段感情,这当中难免会有盲目和唐突的成分在里面。

就算你很快拥有了新的感情,就算你暂时忘了上一段感情,你敢保接下来的感情不会重蹈覆辙,可能会更加让你雪上加霜吗?

02

莎士比亚说,草率的婚姻少美满。

婚姻如此,恋爱如此,所有的感情都是如此,当你在下一个决定时不够成熟和理性,就很可能会给自己埋下隐患,带来麻烦。

爱一个人,经营一段感情尤其如此,爱情虽然不能太过理性,但也绝不能太过麻痹,否则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别人的不负责。

当然,有些时候爱就爱了,在感情中应该学会让自己洒脱一些,要敢于去直面现实,敢于去承担每一个后果。

不是所有的感情都能修成正果,也不是所有的感情都能走向成功。当一段感情变成一种折磨和伤痛,我们要让自己学会坚强,同时也去明白一个道理:

人生不经历风雨,就不可能见到彩虹;不经历情感的挫折,就不会让自己成长和珍惜。

你要让自己明白,两个人在一起,有些感情是用来经历的,有些感情是用来成长的,有些感情是用来珍惜的。

正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只是想要拥有一份新的感情,没必要急着去忘记旧的感情,更不该为了逃避现有的感情,而急于去寻找一份新的感情,不然就只能让新的感情沦为旧感情的替代品,从而上演新的悲剧。

03

所以,一个人真想去忘记一段感情,最好的方式绝不是逃避,而是选择直面,更不是让自己快速进入下一段感情。

一段感情,永远取代和代替不了另一段感情。

当你只有真真正正从上一段感情当中走出来之后,你才有可能也才有资格进入下一段感情,从而拥抱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我有一个读者,她就是这样的,她和自己的初恋男友在一起已经相处了近七年,彼此的感情肯定是很深的,原本两个人在去年都开始谈婚论嫁了,婚期都定了。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兮旦福,她的未婚夫因为酒驾出了车祸去世了,这对她来说无异于是个天大的打击。

她完全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现实,一时很难走出这份伤痛的阴影。

为了早日让她摆脱这份苦闷,她的闺蜜们帮她开始出谋划策,结果就提出了结束一段感情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其快速进入下一段感情。

然后,给她很快物色了一个男友,这个读者居然也欣然接受了。她以为自己快速进入一段感情,就可以彻底摆脱对之前的感情依赖。

结果,她在这段感情里彻底放松了警惕,刻意的让自己忘掉过去,全身心的依赖现男友,可没成想,她想把对方当作人生的寄托,对方却只是在和她游戏人生,根本就不是真心在乎她。

最终,那个男子以种种理由提出分手,弃她而去,她为此受到心灵上的再一次伤害,差点就崩溃了,现在整个人的状态浑浑噩噩,对未来的人生毫无自信和方向。

实际上,这位读者她根本就没有给自己时间来调整好自我,就开始稀里糊涂的进入下一段感情,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这么做的结果,无异于是在逃避感情,而不是在发展感情,一味这样下去,就不会有任何幸福而言,只会带给自己无尽的痛苦和烦恼。

-END-

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书院二小松》;

作者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写松树、赞美松树的诗篇不少,但李群玉的这首诗,却别开生面,不仅富于独创性而且颇具情味,先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诗中需要注意的一个词,秋烟特指的是植物,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说,两株小松为这普通的小院,增添了一抹幽趣之色,小松初生的枝叶,如堆烟般挂在松树上,从此静静的书窗外,便有了松声竹韵,如古琴般悦耳,在读书之余更增添了一份清幽;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诗,先来看诗的前两句,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第一句是运用绝句中明起的手法,从题目的本意说起,不旁逸斜出而直入诗题,其中一双点明题目中的二小松,这一句有如我国国画中的写意画,着重在表现两株小松的神韵,如果说这一句是虚写;

那么第二句就是实写,数粒秋烟以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稚嫩而翠绿的针叶,这种比喻是十分新颖而传神的,前人似乎从来没有这样用过;

接下来这首诗的第三句,可能从前人诗句中得到过启发,但又别开生面,从此静窗闻细韵,细韵一词,在小松的外表、神韵之外,又写出它特有的声音,仍然紧扣题旨,而且和静窗动静对照;

最后一句琴声长伴读书人,这里的琴声,紧承第三句的细韵,长伴读书人既充分地抒发了,诗人对小松怜爱、赞美的情感,同时也不着痕迹地,补足了题目中的书院二字,这样四句诗脉络一贯,句连意圆,构成了一个新颖而和谐的艺术整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340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