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作
表演(员)的名词就是动作。演员就是动作者。 在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有它的“原因”、“目的”和“结果”, 这就是动作的三大要素。 动作-是演员技术最主要的一部分。我们必须重视它。演员表演时,仅依靠外在动作是不够的,必须找出内在的根据(即目的)。如:1、削铅笔 2、疲倦
二、注意力集中
人在生活中,除了睡眠外,他的注意力是不停的、时刻集中在一定的对象上的。那么影视演员在银、屏上的注意力集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它是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表演对象上的一门技巧。银屏上或舞台上的注意多为有目的的注意。
演员要强迫自己注意力集中,一方面要和实际生活一样,同时吸引你的注意力集中的对象必须明确。所以,一个演员必须养成一种自然的注意力集中的习惯。演员需要有注意的对象,对象越有吸引力,就越有力量控制演员的注意力。
演员在排练过程中,有时会被私心杂念所干扰或被外界各种现象所吸引,离开了应注意的对象,将会出现肌肉紧张、慌乱等现象。演员运用“注意力集中的技术”,假借于想象虚构,给自己提供根据,并对对象加以改造,使之有吸引力,就能把内部和外部的注意力集中到注意对象上,从而排除私心杂念及外界干扰。
演员有意识地运用注意力集中的技巧,可以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增强记忆,为创作角色储备丰富的素材。
有的演员在喧闹的环境里也能进入角色,有的演员有一点声音就会被打扰吸引,使他不能进行富有创造力的工作。这就说明他还没有很好地掌握注意力集中的技巧。因此,训练一名新演员做到注意力瞬间完全集中在表演对象上是十分重要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经常地、不懈地练习方能成功。
扩展资料只有当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种现象上的时候,肌肉才会松驰适度,动作才会自然舒适,注意力集中与肌肉松驰是互相帮助起作用的。也就是说只有注意力集中,就可以帮助松驰;反之,如果肌肉产生多余的紧张,也证明注意力没有很好的集中。
演员在表演空间里,精神应该集中,肌肉应该解放,把精力很合适地消耗于动作中,有意识地锻炼肌肉松驰,有意识地锻炼和控制自己的肌肉松驰和紧张,达到能够自由运用肌肉的状态。在这种情形下的各个形体器官才能富有表现力,才能表达角色的内心体验,自由地流露出内在的情感,达到预期的创作效果。
(一)从乐曲中把握情感
长号的练习到演奏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需要学习者从最基础的基本功掌握到后期的乐曲演奏,才算真正的掌握长号演奏方法、技巧,前期的基本功练习较为简单,后期的乐曲演奏就和前提的练习方法是不同的,需要将前期学习的各种音符、技巧等串联起来,学会将换长号乐曲连贯的演奏出来,并注重渗透自己的情感、思想等。长号乐曲演奏不是简单地将各种音符有序地排列、表达出来,而是需要将音符和节奏进行匹配,并运用技巧,结合自己的呼吸节奏,来传达自己的情感语言。因此,无论是独奏还是合奏、片段演奏都需要保持一定的节奏和情感,从而促使乐曲演奏完整。
对于长号类演奏,更重要的是表演者要在技巧学习的基础上,注重把握曲风情调和灵魂,促使演奏出的曲子给人一种轻快、优美的感觉。另外,想要在演奏中熟练、自觉的完成情感表达就需要对曲风和曲调有深入了解,先从谱曲、音符等入手,把握呼吸节奏,从而自然地吹出音色。并由外而内的感受整体乐曲的风格,运用自己的情感,全身心的领悟每一个音符,在演奏时也需要进行思考,把握音符规律,从而用心表达,这样在深入体会的基础上,富于演奏饱满的情感,最终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效果,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让自己的长号演奏充满灵性。
(二)从技巧中把握情感
长号演奏技巧较多,需要有呼吸节奏,气息把握、舌头运用等,这些技巧是在最基础的长音基本功练习上把握的,并且在练习之中,把握一定的音准,保持手和嘴的协调配合,自然而然的影响自己的乐曲表达[4]。因此,演奏者需要在基本功练习阶段,熟练运用这些技巧,为自己后期自然情感表达奠定基础,只有具备扎实的演奏基本功,才可以在后期激发自己的情感,将这些外在技巧融于内在的情感表达中,学会自由流露。
长号演奏基本功练习,表面看和情感
表达之间没有关系,但是,只有先了解长号演奏基本知识,并在练习之中和掌握各种音域特点,日复一日的练习,并在后期学会创新,注重多种方法的运用,促使基本功形式多样。在突破了单一基本功练习的障碍后,演奏者才可以真正把握长号演奏技巧、曲风,从而通过乐曲的表面风格,深入把握音乐内在情感,领悟到曲子更是一种情感语言的表达,更是表演者内心故事和思想意识的表达。因此,演奏者需要具备过硬的长号演奏基本功,并掌握多种演奏方法和技巧,在领会贯通的基础上,做到人器合一,并将自己的感情和思想融入乐器演奏中,表达出自己个性化的作品,让作品既有情感内涵、思想价值,让自己的作品成为可以说话的音乐。
(三)在乐队中抒发情感
艺术是多样化的,音乐艺术更不是单一乐器的独自演奏,仅仅依靠单一的长号乐器演奏难以发挥自己的作用、价值,也会给人一种单调、枯燥之感,让人无法欣赏,因此,需要多种乐器配合,让不同的乐器音色、音符、高低音之间交相辉映,从而给一种别样化的旋律欣赏感觉。交响乐的关键也是将多种不同音色的乐器搭配在一起进行演奏,从而营造出一种缤纷多彩的演奏画面,对于长号来说,其主要功能也是在伴奏上、根音、特效演奏上,因此,它在交响乐队演奏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此,想要发挥长号乐器的作用,就需要演奏者之间相互配合,在整个乐队中相互协作,共同演奏,在团队表演者明确自己的职责,注意配合别人,把握团队旋律,从而在长号乐队演奏中抒发情感。另外,团队表演者也需要有指挥员进行指挥,团队成员积极服从指挥,增加团队精神,以团队情感为方向,在演奏中流露自己的情感,实现艺术和演奏的完美结合。在团队表演中,各演奏者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乐理知识、团队意识,在演奏中保证自己可以及时跟上团队整体旋律,不显得突兀,在自己个性表演的基础上为团长整体演增添魅力,从而让交响乐队演奏作品更具有人文情感和舞台效果,全面发挥出交响乐队的音乐水平。
进入舒适的表演节奏方法如下:
1、要接受科学的指导。要准确的把握戏剧表演中的节奏,学习节奏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演员要能够通过分析剧本、根据人物性格来把握节奏之快慢,同时能够根据矛盾冲突的程度划分等级,将人物强与弱的情绪的清晰地区分开。2、对于节奏感的训练,要遵循科学的办法,比如演员可以用节拍器打出节奏,通过对节奏的捕捉使内心引起的物象和情绪感觉被激发。演员也可以发挥自身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在舞台上面人物应该如何表现,根据特定情境,实现对节奏准确的把握。
3、使用外部刺激演员的主观感受的好处是,可以有效的帮助演员理解人物,把握角色的心理活动的。与此同时,演员还可以将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感悟体会很好的融入到剧中角色,丰富角色的情感世界。一旦演员通过节奏准确无误地捕捉到角色的内心世界,那么在进行表演时,他们的语言节奏变化将更加鲜明而,充满生活气息,也让人感到既真实、亲切,又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人物的思想感情、语言和形体动作,在事件发展过程中自然和必然的有机联系,形成一种规律,表演节奏就是运用这个规律来体现人物、塑造角色的一种舞台技巧。形体、台词和人物思想感情完美结合就会产生好的表演节奏。
表达情感有直抒胸臆、即事抒情、寓情于景、寓情于理四种方法。在表达情感是,抒情是最普遍的表达方法,也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之分。直抒胸臆和即事抒情属于直接抒情,寓情于景和寓情于理属于间接抒情,前者直接表达情感,后者依托于事物、理论而抒发情感。接下来我将进一步解答表达情感的四种方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往下阅读。
表达情感四方法的简介1、直抒胸臆:指作者在文章或作品中,直接抒发情感,不用其他事物衬托,这种情感表达方法的特点是直率质朴,诚挚简约。读者不用拐弯抹角的揣测文章意思。
2、即事抒情:在文章叙述事情时,有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包含着叙述事情的情感。我们常见的即事抒情作品有:朱自清的《背影》、古代诗《木兰诗》等。
3、寓情于景:这种情感表达方法作者把情感融入到风景中,对所描写的事物有深刻的感受,融情于景,产生独特魅力。代表作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朱自清的《春》等。
4、寓情于理:这是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表达方法,将情感融入到讨论中去,使文章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起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作用。代表作有:杨朔的《荔枝蜜》、苏轼的《水调歌头》等。
人的情绪表达方式有哪些人类会通过面部表情、语言表达、行动表达这三种方式来表达情绪。面部表情是最有效的表情器官,眼睛、眉毛、嘴巴都可以很直观地看出一个人的情绪。语言表达可以展示复杂的情绪,通过声音的大小、声调,更丰富生动地表达情绪。行动表达也可以很直观的看出人的情绪,手忙脚乱表示紧张,全身发抖表示害怕,昂首挺胸表示自信。
表演型人格的人在性格形成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情感代替理智。表演型人格的人有着高度情感性,这类人的情绪反应强烈并且不稳定,即很容易从一种情感变成另一种情感,而且在为人处事方面经常感情用事,整个精神活动均易受情感的影响而趋向极端。比如对一个人产生好感时,会认为他是十全十美,是世界上少有的好人,但当这个人做了一点其不认同的小事时,就立刻认为这人是一无是处,是恶棍等。
2暗示性强。表演型人格的情感和行为很容易受影响,例如别人的言语和行为的暗示都会造成其感情和看法的改变。并且此类人的自我暗示很强烈,各种身体不适感、生活中的小事都会当做自我暗示的基础。
3以自我为中心。表演型人格的人好夸耀自己,显示自己,并且乐于成为大众注意的中心,还喜欢听到别人对其的赞扬。在此同时他们还喜欢幻想,尤其是情感反应强烈时,还会将想象和现实混淆一起,就连自己本身也弄不清楚什么是想象,什么是事实,因而给他人带来说谎的印象。
同学你好,2020届树艺学姐拿到了云南艺术学院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还进入了北电的终试,树艺学长也拿到了北京**学院导演专业和中央戏剧学院导演专业的合格证,树艺聘请的也是北京**学院的研究生毕业老师全职授课,所以还是有一些影视表演经验可以传授的!
01
表演艺考中的台词技巧
1、说好普通话
作为一名演员首先必须要说好普通话。中国有八大方言区:北方话、吴话、湘语、赣语、客家话、闽北话、粤语。如果考生只能说家乡话,而且又极难纠正为普通话,是很难成为合格的演员的。
2、声音条件很关键
一个演员具备优美的声音,能给观众带来精神上的享受,而反之嘶哑的嗓音会使人物的语言黯然失色。因此,在选拔一个演员时,考察他的声音条件是很重要的,这直接关系到将来对人物的塑造。
3、正确理解作品,准确表达内涵
一个考生要想朗诵好一篇文学稿件需要进行深入、细致地理解。因为朗诵是在作品的基础之上演员进行的艺术再创造,所以,考官对考生在理解和表达作品内容方面要进行细致的考查。
4、选材很重要
在朗诵考试时,选择一篇既好同时又适合自己的材料是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为,选择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你朗诵的效果。选择自己能够理解的,同时又好表达的,艺术性较强,有一定的思想性的材料。
5、语言要生活
考生在朗诵时既要学会运用语言来表达作品的内涵,同时又要用自己的形式来表达情感。不能有“朗诵腔”,尽量使语言接近生活,不能“假”“大”“空”。首先要让观众或听众能听懂、听明白,在语言的运用上要生活化、自然、贴近生活。语言的处理要从作品的内容出发,不要做作,要有真实的情感体验。
02
表演艺考中的台词四要素
台词不是背出来的,是发自人物肺腑而说出来的,声音好听或普通话标准不等于说好了台词,而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更也不代表台词很好,只有按照人物的思想、情感并赋有潜台词含义而说出来的语言,才是演员真正的台词。
所以背出来的台词是空洞乏力的。如何做到说台词,作为表演艺考生应要掌握以下四个要素:
(1) 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场合说的——地点
(2) 弄清楚这句话是与什么人物说的——对象
(3) 弄清楚这句话是以什么情绪说的——状态
(4) 弄清楚这句话是为什么动机说的——目的
03
表演艺考中的节奏技巧
1、演员的表演。首先是现实中人的生活过程的再现,既然节奏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运动,所以“**角色要以人类的有机性去建立起角色的有机性。**演员的创作只有一条途径,就是遵循人类的规律。”
2、在表演这一艺术领域里,节奏是通过形体的表现(外在的)和心理的反应(内心的)感觉和理解它,其专业术语被称之为“表演的速度节奏”。它来源于斯坦尼体系术语,是表演技术诸元素之一。
节奏作为帮助演员激起正确体验和情感的技术,也是形成舞台演出节奏和情绪氛围的重要手段。速度一般指内、外部动作的快慢,是节奏的构成部分和外在表现之一;节奏则是贯穿在表演过程中的一种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现象,一般指内、外部动作的强弱、长短、张弛等。
例如,常说的“演出不合节奏”,不仅只是针对速率而言,同时也指演员的行动和体验的强度,也就是实现舞台事件时内心情感激动的程度。除此之外,节奏这个概念还包含节奏性,即行动的某种均匀性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安排。
斯坦尼说:“剧本或角色的速度节奏要是找对了,能自然地直接地,有时是机械式地抓住演员的感情,激发正确的体验。”由此可见,行动的速度节奏不仅可以激起演员的情绪体验,而且可以创造出一定的情绪氛围,帮助演员准确地掌握好规定情境中人物的任务和行动。在一部影片中,银幕节奏是**多种手段综合处理的结果。
随着事件情节的发展,对人物节奏的处理也应有所不同,最终体现出人物性格的统一性和多面性。在这个意义上,正如瑞典著名的两栖导演英格玛?伯格曼说:“节奏是至关重要的,永远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不同人物的个性,同时决定了不同的动作节奏,而节奏反映出的准确性将反作用于人物的性格。
04
表演艺考中的人物性格技巧
一部影片对演员表演最基本的要求是银幕上塑造具有鲜明个性的、自然而真实的人物形象。
要使观众通过演员的表演感受到活生生的人物独特的气质和巨大的性格力量,就必须从分析人物性格入手。人物的性格又通常可以理解为人物处理事情的方式和方法,而人物的思想和情绪则是性格的一个组成部分。
人物的性格基调是角色内心变化的基础和依据,而节奏的体现就是角色内心变化的过程。既然节奏是一切运动的组织原则,当掌握了一部影片角色的整体节奏之后,也就掌握了“角色的性格基调”。
而演员可以十分有目的地把任何一个过程,根据花费最少的力量而达到最大效果的原则,把对角色每个片段的分析、人物基调的把握、行为动作的设计有规律地组成一个统一整体。
05
表演艺考中的节奏与人物性格多面性
1、表演节奏与人物性格的多面性“表演艺术创造角色的历程,经历了由表演程式一人表现人一人演人的过程。”“ 人演人”的阶段就是需要演员创造生活化的角色,这是由**的纪实性决定的。既然生活中自然人的性格基调不是单一的,总是复杂的,多侧面多色彩的性格就必然有着一定的节奏规律。
2、表演节奏与人物性格的畸变现实生活本身充满了真假、善恶、美丑、光明与黑暗的对立统一,戏剧如同其他的表现形式一样,都是反映现实生活并做出自己评价的,“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句话正是强调了对立统一在戏剧中的重要性。人物性格的畸变也是“冲突”的表现手段之一。
性格的畸变是人物性格多面性构成的表现之一,但畸变是通过某种突发事件,打乱了人物本来有规律的生活状态,从而造成了人物性格前后的极大反差,因此它与人物本身所具有的性格侧面又有所不同。
在影片中,随着人物前后性格极大反差的转变,同时造成了人物节奏变化的差异。原本是各种成分有机的联系,服从于一个具体的有意义的组织,一旦突发事件引起的矛盾冲突破坏了这个组织,也就出现了原有性格的表演节奏差异现象。这种现象并不是指简单的无序的差异,而是要建立在人物性格基调之上,前后有联系的差异。
06
表演艺考中理性感性节奏的结合
节奏把握中理性和感性的结合,既是表演艺术不可逾越的起点(不论一个演员在理性上有没有节奏的意识,他的举手投足都已具有了节奏的属性),又是表演艺术在高层次上的造诣(能被誉为“很有节奏”的表演,将是很高的表演创作境界)。
理性地分析出各层次的表演,才能使情绪的强烈程度、性格前后的差别以及节奏张弛的变化做到“有度”。过于“理性”可能会使人物看起来模式化,甚至呆板而无张力;过于“感性”又可能会出现舞台剧式的夸张,甚至跳出角色身份的范畴而脱离整个剧本。
只有在表演节奏上依照“理性”与“感性”有机的结合,一部**角色的真实性才能不温不火地得到体现最终使人物的性格基调和多面性同时汇集起来凝聚成完整的人物形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