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

皖南事变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第1张

皖南事变的发生原因:

皖南事变的发生,有着深刻复杂的历史背景。从客观上讲,是国民党自抗战以来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的必然结果,这个主要原因是毫无疑义的,绝不是有的学者认为是八路军、新四军发动了苏北曹甸战役,***“得陇望蜀”,错误在先引发的。从主观上讲,则是由于中共对形势判断的过于乐观和皖南新四军军事行动部署不周、指挥不力等原因造成的。

皖南事变的发生,根源在于国民党蓄意制造、精心策划的反共阴谋,在抗日战争中限制和消灭中国***及其武装,是国民党的既定方针,是第二次国内战争的延续。1937年夏,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危及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终于把国民党和***两个老对手带到了守土抗战的同一条船上,国共两党分别调整了各自的政策,达成统一合作协议,共渡劫难。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节节阻敌,八路军和新四军则迅速开赴敌后作战,配合正面战场。两个战场互相配合、互相依存,分别牵制着大量日军,使日本侵略者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国民党当局对八路军、新四军也屡有嘉勉,正如陈毅所说:“上峰前后嘉奖电文数十余通,即顾祝同、上官云相等亦俯首帖耳,甘拜下风,屡电驰贺者再,此固事实之昭然,非可以浮词粉饰者也”。

但是,对抗战中日益发展壮大的中共武装,蒋介石始终心存忌惮,不断谋划对策,不仅纵容一部分顽固反共势力制造磨擦,而且积极筹划和鼓动更大规模的反共行动。蒋介石当初同意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完全是形势所逼,大势所趋。

扩展资料

皖南事变介绍:

1941年1月4日,叶挺、项英率领新四军军部、一个教导团、一个特务团和第一支队、第二支队、第三支队的各两个团,共9000余人,由泾县的云岭(新四军军部所在地)起程,向茂林前进。茂林地区丛山环绕,断崖绝壁,国民党反动派预先在这里布置了由顾祝同、上官云相指挥的七个师(约8万余人)。7日,新四军到达茂林,国民党军立即对它实行包围袭击。

新四军指战员仓卒应战,并电国民党当局质问。但蒋介石诡称已电顾祝同查询真相,实则密令各部切实执行其“一网打尽,生擒叶、项”的毒计。新四军指战员在军长叶挺的指挥下,奋不顾身,英勇地抗击了国民党反动部队的围攻。

经七昼夜血战,终以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等率领3千余人突围外,大部皆壮烈牺牲。军长叶挺亲赴敌108师师部谈判,竟被扣押,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等皆遇难。

蒋介石随即又在1月17日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反咬一口,宣布新四军“叛变”,取消其番号,将军长叶挺“革职”,“交军法审判”,并令汤恩伯、李品仙的20余万军队进攻江北新四军至此,国民党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已达顶点。

参考资料:

皖南事变真相辨析—人民网

皖南事变—

相信很多人会说,军长与参谋长谁大这还有争议吗?当然军长大,参谋长只是军长的手下,如果真是如此简单的问题那就没有必要讨论。

众所周知,作为一个国家最担心的是手所握重兵的将领拥兵自重,形成军阀割据。北洋政府时期北洋军阀通常凭借一个师就能割据一方,那么一个军兵力明显要比一个师的兵力要多了很多,如果作为一个军的最高军事长官军长的权利如果不受到制约,那么就很容易出现军阀割据了。

一直以来军事方面,统治者都是采用军政与军令分开,进行军事权力的限制。

军政方面主要负责:各级军事主官的任命、部队的动员训练和编制、武器装备的研制和列装等。

军令方面主要负责:战争时期的作战指挥权

军长是负责一个军的军政,它的最高上级是陆军总部,而参谋长是负责一个军的军令,它的最高上级是总参谋部。军长控制军队,而参谋长使用军队,一个是所有权,一个是使用权。

北洋时期,由于民国的建立的一开始就没有形成强有力中央,虽然也对军队进行了陆军总部与参谋总部体系的建立,但是由于地方势力的强大,参谋系统根本在军队里无法建立,所以慢慢参谋长就“聋子的耳朵-摆设”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政归军政部何应钦管,军令归总参谋长白崇禧管,但由于蒋介石喜欢越级指挥,所以造成军政与军令混乱。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陆军总司令是顾祝同,而参谋总长是陈诚,孟良崮战役中参谋总部要求国军各部向整编74师靠拢,而手握重兵军长们却在顾祝同的授意下故意放慢行军速度,最终整编74师全军覆没。

解放军部队因为军长与政委相互牵扯,所以参谋长的功能相对比较弱化,同时因为参谋长的权力是由于上级给予的,由于早期红军部队各地为战,所以参谋长就沦为了军长的助手了。

总体来看,世界各国的军长与参谋长是平级的(分工不同),只是解放军政委的存在弱化了参谋长牵扯作用,所以并不能简单认为参谋长是军长的手下。

白崇禧是军事诸葛,杜聿明是帅才。

杜聿明为何总是被委以重任?脱颖而出,绝对不是庸才,杜聿明能从人才济济的黄埔一期生中脱颖而出,绝对不是庸才。

杜聿明的一生,引用一句比较经典的话,那便是战斗的一生。也许有的人会觉得,杜聿明从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便是光彩照人的将军,其实不然,在那个战火弥漫的岁月,只有历经九死一生的士兵,才可能成为名扬天下的将军,而杜聿明一生又何止是九死一生?

要说蒋介石重用的人,草包和庸才比比皆是,包括蒋介石最重用的陈诚,能力真的不是一般的差,淮海战役时杜聿明的上级刘峙、顾祝同等人说到底也都是草包。但是这里面绝对不包括杜聿明。

作为黄埔一期学生,杜聿明绝对是国军将领中的饺饺者,并不是一般黄埔生可以比拟的。

杜聿明是一个中等才能的总指挥官,却是一个优秀的参谋长。蒋介石用人不当,让杜聿明这个优秀的参谋长,去做他并不擅长的总指挥的角色。

杜聿明虽然也是战功赫赫。他的战绩主要来自两点:一是第五军是国军装备最为精良部队。其装备比国军五大主力之首的第74军更先进。二是杜聿明战前制定了优秀的作战方案。这还说明杜聿明是一个优秀的参谋长。

抗日期间与国军将领稳扎稳打的战术不同的是杜聿明主张“闪电战”,以优势火力压制日军和迅速攻破敌人(杜大都是美式装备,有装甲车),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昆仑关战役,面对的是日本的精锐师团,可以说一场硬仗。郑洞国、邱清泉、戴安澜(三位将军都是抗日名将)都归杜指挥,杜采用的战术是要塞式攻击发,逐步压缩包围圈,直至困死日军。

这次战斗结束,杜聿明大获全胜,双方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并击毙了日军旅团长,杜聿明战后居了首功。昆仑关战役重创日军精锐师团,杜聿明可不是平庸之辈,不是草包将军刘峙。

蒋介石经常性选择恐惧症的艰难在于,能打的不听话(白崇禧傅作义等),听话的又不能打(陈诚刘峙等),杜聿明恰恰属于能打又听话的,所以一直被信任和重用,也正因为听话,杜聿明才有野人山之败和淮海之围,最后走进功德林写回忆录。

1948年的那个夏天,胡琏和邱清泉都比较霉,整五军军长“邱疯子”因为受到老蒋的训斥,一气之下挂冠而去回老家了,整十八军军长胡琏本以为能当上正儿八经的机动兵团司令,也被白崇禧给搅和黄了,粟裕将军在中原战场的神勇,确实揍得敌营内部一片混乱。

胡琏事件,源于8月间在南京召开的所谓“军事检讨会议”,一票高级将领凑在一起,研究在四处吃紧的危局之下,如何扭转军事形势,战场上屡战屡败,总不能坐以待毙嘛。

经过一番七嘴八舌的讨论,会议通过决定,将严重影响序列和指挥的“整编师”编制,统一恢复补充为“军”,同时组建10万兵力左右的大型机动兵团,以应对解放军神出鬼没的运动战。

会议结束后,各“剿总”按确定的方针,纷纷在原来小型兵团的基础上,开始组建大型机动兵团,其中隶属于“华中剿总”的整编第十八军(辖两个整编师),奉命升格组建为下辖四个军的第十二兵团。

关于兵团司令官的人选,理应以整编第十八军中将军长胡琏升充为宜,结果由于蒋军内部的派系倾轧,黄埔四期的胡琏最终落选,毕竟是白崇禧把持着华中剿总,那是“县官不如现管”。

无奈之下,经过林蔚斡旋陈诚提名和老蒋首肯,黄埔一期的武汉新制军官军校校长黄维中将,稀里糊涂地当上了兵团司令。关于这段 历史 ,笔者曾有专文介绍,读者大多了然,此间不再赘述。

黄维走马上任以后,最大的问题当然是部队编成和人事安排,整编第十八军原辖的整11师、整3师,已经分别恢复为第18军和第10军的番号。

那么按照该兵团应辖四个军的编制原则,另外两个军咋弄咧?不凑足10万兵马不敢战呀。

一、白崇禧先是扣住第28军

随后纳入第十二兵团作战序列的,是杂牌演变而来的中央军嫡系部队第14军(整编第10师)。1933年该军被彻底吞并进行重组时,军长是赫赫有名的卫立煌,两名师长也都是黄埔一期生:第10师师长李默庵、第83师师长刘戡。

1946年第14军参加整编,改制后的整编第10师师长,是“土木系”的骨干将领罗广文,因此这支部队跟陈诚系统算是沾亲带故。罗广文调任第十编练处司令以后,副师长熊绶春转正,黄埔三期的熊绶春又与黄维是江西同乡,关系一直不错。

而且在中原作战期间,整10师多次随整十八军行动,关系较为融洽,因此恢复为第14军番号后,编入第十二兵团顺理成章且能顺利完成,而关于第四个军的选调问题,却出现了麻烦。

黄维出任兵团司令官时,确定的副司令只有胡琏一个,另外一个副司令人选,突然有人自告奋勇,他正是黄维的好友、黄埔一期生李良荣,时任第九绥靖区司令官。

黄维当然表示热烈欢迎,看来“书呆子”也是很有几个朋友的,而李良荣毛遂自荐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基本部队第28军(李良荣1946年曾任整28师师长),之前被临时抽调给华中剿总指挥,至今尚未归建。

所以李良荣的意思,是带着基本队伍“连人带枪”一起加入第十二兵团,一方面他跟黄维私交不错,愿意共事;另一方面也能借机夺回自己的部队。

这是蒋军的顽疾 基本部队尽量别撒手,否则你啥也不是,因为你指挥不动其他派系的部队。

两个黄埔一期的同学私下商量好了以后,将编组和人事方案上报南京,老蒋也是答应了的,正要通知“南京国防部”发布命令,白崇禧第二次出来捣乱了: 坚决不同意第28军划入十二兵团。

白总司令的理由冠冕堂皇:“华中剿总”还要组建宋希濂第十四兵团,该兵团拟以第20军和第28军为基干,因为两个军都是川军的底子,编在一起非常合适,第28军去“土木系”的兵团扯什么淡?

白崇禧的理由充分,而且态度十分坚决,干脆下令扣住第28军不放,让黄维、李良荣甚至老蒋都没有办法,蒋军当时之乱象,可见一斑。

二、何应钦归来不怀好意

李良荣拿不回自己的基本部队,这个兵团副司令干的就没啥意思,决定撤伙,一顿运作下来,以光杆司令的身份调升福建省主席。

第28军的事就这样泡汤了,黄维很是恼火,到1948年9月下旬,第十二兵团司令部已在汉口大体组建完成,白崇禧马上下达命令,该兵团部于9月26日必须移驻河南确山。

很显然,白崇禧不愿意“土木系”嫡系部队驻扎在武汉地区,眼不见心不烦,桂系跟蒋系之间的矛盾,到这个时间点上,距离撕破脸已经很近很近了。

两个月以后的淮海战役期间,还是白崇禧强行扣留了奉命出动的这个第28军,不准东援。

黄维率兵团部迁至豫南后,以第18军驻于确山、第10军屯兵驻马店、第14军置于遂平,各部实施战前休整。可是还差一个军怎么办?于是黄司令官的电报电话一股脑发往南京,要求何应钦从速解决。

必须提一下“何婆婆”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了,抗战胜利以后,军事委员会改制为“国民政府国防部”,白崇禧和陈诚分别任部长和总长,何应钦却被踢出了局,远赴美国担任什么军事代表团长。

何应钦对陈诚的迅速窜升和军权在握,恨得牙根都痒痒,及至陈诚在东北大败,被迫辞去本兼各职,刚刚回国的何应钦特别幸灾乐祸,很是开心加解气。

不久顾祝同接了陈诚的参谋总长,而白崇禧被踢到华中,于是“国防部长”的职务就落到何应钦的头上,虽然部长不管作战指挥,但是对于部队的编制和人事权还是有的,军政军令分开嘛。

何应钦与桂系关系向来不错,再加上跟陈诚势同水火,因此虽然身为黄埔系军头,但是在“土木系”部队的调配和编成上,态度是比较暧昧的,白崇禧三番五次搞事情,背后其实也有何应钦的影子,毕竟两人有个共同的政敌。

面对黄维的不断催促,最后一个军的缺额总得补齐,于是何应钦提出:调汤恩伯系统的第85军,纳入第十二兵团战斗序列,以军长吴绍周兼兵团副司令。

三、白崇禧企图再扣第85军

第85军是妥妥的中央军嫡系部队,它是汤恩伯在抗战初期,以自己的基本部队第89师扩建起来的,首任军长即是汤系大将王仲廉。

解放战争中前期,第85军(整85师)一直在中原战场活动,曾经参与追堵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该军时任军长吴绍周中将,苗族,还是贵州人,那么想都不用想,必然跟何应钦关系匪浅。吴绍周曾任王敬久的第二兵团的副司令兼整85师师长,后来第二兵团因作战不力被裁撤,整85师转隶“华中剿总”的第五绥靖区指挥。

第85军脱离战场和休整时间较长,因此部队员额很是充实,下辖第23师、第110师(师长廖运周)和第216师共三个师,加上直属部队全军拥兵35000余人,在当时算是满编率很高的部队了。

何应钦提出建议之时,已经恢复番号的第85军正驻在湖北的麻城、应城、广水一线,担负维护交通线和后方警备任务。

何部长想当然地认为,给第十二兵团“掺沙子”的提议,一定会得到白崇禧和吴绍周的热切回应。

他想错了,不仅白崇禧晃着脑袋不同意,连吴绍周本人也不肯去“土木系”的兵团里面受气,均提出了激烈的反对意见。白崇禧还告诉何应钦,他早已准备将第85军编入桂系老本第三兵团。

因为张淦的兵团仅辖有第7和第48两个军,不符合大型机动兵团的编制标准,而第85军装备和素质都不错,驻地也与第三兵团相近,划给张淦指挥特别合适。

吴绍周原也知道白崇禧的小心思,跟张轸(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兼五绥区司令)混跟张淦混都也能接受,现在突然改调第十二兵团,他认为对自己对85军的前途都不利:

陈诚最擅长吞并其他派系的部队,那是出了名的,让85军跟另外三个“土木系”的军编在一起,基本等于把一条鱼放在三只猫的眼皮底下,开玩笑嘛!

何应钦接到情况反馈很为难,第十二兵团的另外三个军已经到位,如果最后一个军迟迟不能落实,影响了这个嫡系精锐兵团的下一步作战,老蒋一定是要掀桌子骂娘的,可是白崇禧扣住85军不给怎么办?

这边在扯皮,那边黄维真急眼了,这个白健生一而再、再而三地搞事,眼里边没谁了吧?随即告起“御状”,老蒋于是破口大骂何部长和白总司令。

黄维为此在回忆录中写到 “由于我的力争与何部长的坚持,几费周折,白崇禧才把这个军吐出来”。

四、第85军姗姗来迟

折腾到1948年10月初,吴绍周终于接到了白崇禧的电话通知:第85军正式纳入黄维兵团序列,吴绍周任第十二兵团副司令仍兼军长,原防区与第三兵团完成交接,准备东开。

吴绍周还想最后挣扎一下,电话里请白崇禧转呈上峰,第85军仍愿担任护路任务,归张轸指挥或者划入张淦第三兵团都成,总之不想去黄维手下当差。之前打输了官司的白崇禧,沉默了一会儿说:

“这是总统的军令,不易收回,我不能当家,也不能帮忙”!其实白崇禧被老蒋和黄维上下逼迫,是不得不吐出第85军,心里一肚子火,只是不愿意让吴绍周知道罢了。

既然木已成舟,吴绍周只好服从命令,集结所属部队向东开拔,由于军长大人心里不舒服,第85军的动作磨磨蹭蹭,直到11月15日才到达安徽阜阳一线。

而这个时候,淮海战役已经打响,黄维的先头部队在蒙城跟解放军都接上火了!可是把这样一支精锐交给黄维投入前途未卜的“徐蚌会战”,吴绍周一万个不情愿,所以行军路上,吴绍周不停地动用关系疏通,企图改变原来的命令。

还别说,活动还真有一定的效果,到达阜阳的当天晚上,军部接到张轸的来电,言及有85军开回广水原防的消息,乐得吴军长急忙回电询问详情。

结果张轸的回电让吴绍周哭笑不得,说只是有“内部消息”,还没有正式的命令,与此同时,黄维的催促电也到了,兵团司令要求85军加速前进,迅速到蒙城归建不得有误。

军令不可违啊,再磨蹭“书呆子”非把自己军法处置了不可,吴绍周只好率部继续东进,一步步爬进淮海战场。

第85军抵达蒙城的次日,吴绍周意外接到了何应钦签发的电令: “着吴绍周升任第四兵团司令官,第85军军长以110师师长廖运周升充,所遗师长缺由副师长杨柳营升充” ,左右当场贺喜,吴绍周却长叹一声:马后屁啊。

原来何应钦此电很有讲究,第85军此前已经纳入黄维兵团作战序列,部队正接近战场,战斗一触即发,但是电文中却没有可以脱离建制的明确命令,只是一张战后才能兑现的支票而已。

换言之,无论给吴绍周封多大的官,也得打完这一仗再说,何应钦算是把文字 游戏 玩到了极致:人托人的事我办了,确实把第85军捞了出来,但是该军已经事实上参战,怎么也得打完再说,如此老蒋也不会追究。

吴绍周也算久经战阵,深知这个时候如果公布消息,定然引起军心不稳,于是下令将电文交由司令部人事科封存,并嘱咐务必保密。

然后硬着头皮督率部队向黄维兵团主力靠拢,1948年11月23日,第85军主力到达南坪集。

五、差点影响廖运周的起义计划

第85军的这番折腾过程和吴绍周的心思变化,作为该军主力师的师长,黄埔五期的廖运周是基本了解的,每一次变化都让他心惊肉跳。事后来看,第85军的经历和110师的命运,简直跟过山车一样刺激。

地下党员廖运周,早在1948年5月间,就接到了我党中原局的秘密指示: 解放军在近期内要打一场大仗,要求110师的地下党委做好一切准备,必要时刻,在解放军的接应下完成起义的任务。

而如果不能划归黄维兵团参战,无论是接受张轸的指挥,还是纳入桂系第三兵团的建制,第110师若想举行起义都将非常困难。即便廖运周被晋升为军长,其实意义也不是很大,因为另外两个师很难掌握。

道理很明显,张轸集团和桂系集团,暂时还不是我两大野战军的攻歼目标,第110师无法得到有力接应,贸然起义的风险极大。

只有跟随第十二兵团进入淮海战场,才能在两军相接的情况下,在解放军的配合和接应下发动战场起义。而敌人内部的派系倾轧,白崇禧的拆台和吴绍周的运作,差点让110师的起义计划毁于一旦。

某种意义上,正是黄维的执拗和坚持,才让第110师随第85军得以顺利编入第十二兵团,再名正言顺踏进淮海战场,也为举行战场起义创造了机会。

当部队接近蒙城时,廖运周和110师地下党委的同志们马上意识到,上级指示中所说的“打大仗”时机即将来临了,个个摩拳擦掌,决心在前线举行起义,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贡献。

1948年11月24日,第85军从蒙城开到双堆集附近的赵庄,黄维已命各军向宿县攻击前进。不料中原野战军派兵秘密南进,迅速占领了蒙城,一下子切断了黄维的后路,把第十二兵团包围在一个设计好的大口袋里。

黄维发觉形势不妙,急欲跳出中野主力的包围圈,决定从四个军各挑选一个精锐师,以四个主力师齐头并进的战法,砸开一个缺口,迅速向西突围。

而110师作为85军战斗力最强的一个师,加之廖运周的“自告奋勇”,就这样“有幸”入选,黄维作梦也想不到,自己给第十二兵团精心挑选出来一个掘墓人。

1948年11月27日凌晨6时,廖运周率师部和两个团共5500余人,在强行突围的途中举行战场起义,部队通过中野防线胜利撤入解放区,而其他三个师的突围部队都被打了回去。

客观来说,110师战场起义对黄维兵团总兵力造成的损失其实不大,但是心理打击却极为巨大,尤其是黄维从此不再信任第85军,还要派部队进行监视,兵团内部首先分崩离析了。

尾声:

对于廖运周将军的战场起义,敌军主将刘峙将其归结为淮海战役黄维兵团的覆灭原因之首,他后来回忆说:“ 110师的事情给第十二兵团官兵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

心理打击主要体现在兵团内部出现混乱,体现在黄维短时间里丧失了第二次突围的勇气,及至“微操大师”下令黄维固守待援时,这个“土木系”精锐兵团的覆灭,已成定局。

只是很少有人提及,黄维之前死磕白崇禧硬是要来第85军的内情,颇具讽刺意味,如果换成第28军、或者换成另外一个军,局面之变化犹未可知,至少我军消灭黄维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好有一比,黄维等于历尽千辛万苦,给自己争回来一颗“定时炸弹”,然后抱着它踏入淮海战场,终于把第十二兵团炸得粉身碎骨。

刘峙的说法也不靠谱,就冲黄维和白崇禧的内讧,以及85军的曲折之路,足以证明蒋军内部的混乱和腐朽,不打败仗那都见鬼了。

部队行将崩溃之际,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副司令胡琏和吴绍周分别爬进三辆坦克,企图突出重围,结果黄维和吴绍周的坦克路上都抛了锚,双双成为解放军的俘虏,只有胡琏侥幸逃出生天。

1、白崇禧没葬在桂林,白崇禧墓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台北市信义区六张犁一带的回教公墓。墓园为台湾少见的伊斯兰式建筑。

2、1966年12月2日,副官发现白崇禧死在卧室,尸身发绿,死因不明,时年七十四岁,传言白崇禧为蒋介石派人毒死,官方声称白崇禧死于心脏病,蒋介石亲往白府吊唁,并宣布由国防部负责以军礼治丧,由何应钦、孙科、陈立夫、顾祝同等200余人组成治丧委员会,并颁发褒扬令。

3、并亲到景行厅向白崇禧遗体告别,鞠躬致敬,并献花致祭,随即葬于台北市近郊六张犁回教公墓与国民党其他死去的将领一样,他的墓地也是朝着大陆方向的。

何应钦比白崇禧差远了。何应钦能迅速的成为国军的二号人物靠的事深厚的资历,与蒋介石较好的关系,以及早期黄埔时期门生众多的原因。其属下诸如杜聿明,邱清泉,顾祝同,汤恩伯,刘峙等人或骁勇善战或做官成精或反共到底,都是国民党内位高权重的人,何应钦集团固然有人是很难打的,但是同时这个集团也是国民党内最腐败无能的一个集团。至于何应钦个人的军事才能实在不值一提,北伐时,主力的第一军第一师在他的带领下被孙传芳击溃,幸得第四军的援助(桂军);27年龙潭车站之战,直系孙传芳反扑南京,适逢蒋介石下野,他先指挥无度,后贬斥保卫南京有功的陈诚和卫立煌;抗战中条山战役,趁着蒋介石猜忌卫立煌,先是瞎指挥盲目出战继而战局崩溃仓皇逃跑,卫立煌苦心经营了4年的黄河-中条山防线毁于一旦,洛阳,开封等大城市沦陷;也正是因为他在军事上的无能,在日本的受降仪式后,内战战场上在未出现过何的身影。个人很推崇白崇禧,小诸葛的外号非浪得虚名,首先他和李宗仁,黄绍紘能在都只是尉官的时候聚集人马,驱逐了雄霸广西近20年的陆荣廷,打得纵横两广十余年的老兵油子林虎落荒而逃,新桂系的实力确实非同一般;十年内战,中央红军长征的时候,湘江大战,桂军出手狠辣,俘虏红军数千人,当时震动全国的《七千俘虏》就是桂系委托拍摄的,红军流传“滇军黔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于老虎恶于狼”;抗战中桂军全力血战,先是李、白联合台儿庄战役,后白崇禧高升国防部任参谋总长,规划全国战局,国军在相持阶段的武汉会战,三次长沙会战等都有白崇禧的辛劳;内战战场,白崇禧在前三年未有亲自指挥的战绩,但是在解放军突破长江后,在湖南白崇禧指挥优势兵力伏击了林彪的四野吞了四野一个整编师,这就是史料罕有记载的“青树坪战役”。综上所述,在军事方面何应钦跟白崇禧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白崇禧如果不是桂系领袖的身份,实际上可以有更大的军事成就。

对于即将到来的淮海决战( 称为徐蚌会战), 统帅部考虑到时任徐州「 ”剿总”司令的刘峙,其能力威望不能胜任统一指挥之职,于是,早在10月下旬,国防部长何应钦和参谋总长顾祝同即向蒋介石建议:请华中「 ”剿总”司令白崇禧担任国防部蚌埠指挥所主任,统一指挥整个中原战事。 对于这样的任命,起初白崇禧是乐于接受的。因为对于一个职业军人、高级指挥官来讲,给其增加兵权和势力,常理上没有人会不愿意的。何况,作为新桂系军阀的代表人物,视军队如生命的白崇禧更是如此。 然而,事情极富戏剧性,仅一夜白崇禧便突然变卦,以「 ”南京可以直接指挥,不必重床叠架”为由坚决推辞。 白崇禧绰号小诸葛,城府深、智计多、反应快,一夜之间突然变卦,给蒋介石「 ”放鸽子”,他这葫芦里到底是卖的什么药呢? 对即将到来的决战形势判断十分悲观使然 前几个月,南线战场上 打输了豫东战役、济南战役,北线辽沈战役更是输得精光。以白崇禧的聪明精明,他知道 大势已去。特别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淮海大战, 高层战略模糊、举棋不定,作战部署更是摆成「 ”死十字”,连调整都来不及。可谓是打也不是,退也不是,守也不是。真可谓是未战而先败。白崇禧私下曾对手下人说:「 ”战局不能挽回,再增加两个兵团也不能顶事,多投入一个兵团就多送一个兵团”。 对蒋介石嫡系悍将无法实施有效指挥使然 兵贵权一,军令这条线必须高度集中统一。否则,令出多门,必打败仗无疑。白崇禧深知,徐州集团好多部队都是蒋介石的嫡系,不仅邱清泉、黄百韬等兵团级的悍将不可能会听白崇禧的调遣,就连那些军师一级的指挥官未必也能听他召唤。 派系林立,隔派如隔山。徐州剿总本身就是蒋介石为牵制白而设立的。如今白崇禧突然空降过来,对这些悍将骄兵实施指挥,谈何容易? 对蒋介石肯定直接插手战事不愿受摆布使然 白崇禧与蒋介石打交道那么多年,也斗了那么多年,他深知蒋的脾气禀性。每遇重大战事,蒋介石喜欢直接插手。这种长期养成,导致 很多一线高线将领只听命于蒋介石的命令和手令。但战场形势千变万化,前线指挥员如果没有临机决断权力,非贻误戒机不可。特别是蚌埠离南京较近,这无疑更给蒋介石遥控指挥和直接插手战事提供便利。这一点白崇禧当然会很清楚。与其这样,还是躲老蒋远一点为好,还是别淌这趟浑水为好。 对决战准备不充分缺乏依托指挥机构使然 蒋介石请白崇禧统领中原军务时,距我发起淮海战役没有几天时间。打仗是需要依托指挥机构的。白崇禧深知:徐州的指挥机构他不能用、也用不了,在蚌埠建立新的指挥所又根本来不及,唯一可行的便是把他的武汉华中「 ”剿总”指挥机构全班人马移植到蚌埠去。即使这样,时间依然也来不及。再加上指挥机构搬离武汉,实际上等于让他放弃华中的地盘和势力。白如果这样做一点也划不来。从这个角度讲,白也不得不放弃到蚌埠赴任。 事物往往是矛盾对立的。这次,白崇禧放了蒋介石的「 ”鸽子”,虽一时得逞。但后来到了台湾,蒋介石把对白崇禧的恨加倍给还了回来。从这点上说,小诸葛只是一时聪明。在与蒋介石一辈子的合作与斗争中,他最终还是败在了蒋介石手下。当然,这是后话。 (帅克品读:坚持原创,坚持客观,坚持公正。点击关注,看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4140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5
下一篇2023-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