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四巨头之一,位极人臣却家风清廉,四个儿子全是博士,他是怎样培养的?

国军四巨头之一,位极人臣却家风清廉,四个儿子全是博士,他是怎样培养的?,第1张

国军四巨头之一,位极人臣却家风清廉,四个儿子全是博士

民国时期国军中有四员大将,分别是顾祝同、何应钦、陈诚、白崇禧,在这四个人之中,陈诚的资历相对是最浅的,也是四人之中才能最平庸的,不过后来陈诚后来者居上,一跃成为国军中最厉害的大红人。

陈诚毕业于陆军军官学校,还曾是黄埔军校的教官,虽然他的才华不及别人,但却有许多优点是其他人难以企及的,是国军中难得的清正廉洁的好官。大家都知道在历代的政权之下,不管制度多么严格,总会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在民国时期的国军中也是如此,尤其是那个乱世贪污腐败极其严重,但陈诚却出淤泥而不染。

他接替杜聿明成为国军在东北最高长官之后,虽然在军事上连连失利,但他在在管理政务上却是一把好手,他对贪污腐败分子持零容忍的态度,一旦发现就进行严惩,以正军纪。

另外陈诚还十分反对一些高消费的娱乐设施,在一群国军将领去打高尔夫球时,他就直接提出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现在当官的却在这享受生活,这样的举动会让老百姓们寒心的,他的一切反腐之举也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

陈诚不仅政治上一丝不苟,对待孩子的教育也是非常认真,不管军务再繁忙,他都会抽时间陪陪孩子并关心他们的学习,时常严厉的教导他们,不要把自己的身份太当回事,要放平心态去学习和生活。

陈诚共有4个儿子,在他的悉心教导之下,全部都成为了数一数二的人才,老大是数学系博士,老二是物理学博士,老三是统计学博士,老四是精算学博士。本期内容就到这了,才华横溢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1893-1966年),字健生,广西临桂县人,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军事家,有「小诸葛」之称。属 「桂系」,地位仅次于李宗仁。(资料图) 一败涂地 犹豫不决 1949年 军队溃败后, 积极争取白崇禧「归队」,并且表现了很高的姿态。但接到 的邀请信,白崇禧犹豫不决。 1949年4月, 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被中国人民 一举突破。蒋介石的老巢——南京解放了。人民 乘胜追击,大踏步向前,直扑江南。 一败涂地,只剩下三支主力军。一支是退守西南的胡宗南部队,一支是陈诚留在东南沿海部分人马,还有一支就是白崇禧的队伍。白崇禧手里掌握著15个军25万人马,还有40多艘军舰和几十架飞机。 时间转眼过去几个月。这期间,白崇禧无心恋战,向西南一路退去。先是逃到衡阳,又从衡阳进入广西。1949年11月初,人民 即开始进攻贵州及广东南路,对广西采取大迂回、大包围的态势,意在稳定白崇禧,吸引其华中部队在广西境内进行决战。此时的白崇禧却忙着调解蒋李矛盾,在南宁、桂林、重庆之间飞来飞去,无暇顾及前线。11月底,广西解放,白崇禧退到海南岛。到海南岛后,害怕蒋介石加害他,已作好逃往海外的准备。 虽然白崇禧这时已没有多少人马,但李宗仁尚在美国,蒋介石还需要白,所以老蒋积极争取白崇禧「归队」,并且表现了很高的姿态。他派军需署长陈良到海南为白崇禧的残部补发军费,又派陆军副总司令罗奇带去亲笔信,请白崇禧到台湾来「共商善后」。罗奇还告诉白崇禧,蒋准备复职后,请白出任「行政院长」一职。 接到蒋介石的邀请信,白崇禧犹豫不决,他知道老蒋要他去台北的目的是什么,本不想前往,但「行政院长」一职,对他来说太具诱惑力了。权衡再三,他决定先派李品仙与参谋长徐祖诒到台湾见蒋,探探老蒋的虚实。>  蒋介石宣布「复职」,消息很快传到美国,李宗仁马上做出反应,他在纽约召开新闻发布会,指责蒋「复职」是「违宪」。蒋介石奈何李宗仁不得,就迁怒于白崇禧。从此,白崇禧在台湾的地位每况愈下。 李品仙到了台湾后,很快就来了电报,一再说蒋介石请白崇禧去台湾是很有诚意的,准备让白崇禧「组阁」确有其事。白崇禧接到电报后,不再犹豫,于这年的12月30日,乘飞机赶到了台北。 白崇禧初到台湾,处境尚好。1950年1月16日,他还给李宗仁打了电报,转告蒋介石对他进退提出的三点建议。 李宗仁既不辞「代总统」,也不来台湾,弄得蒋介石很是尴尬。最后,蒋顾不上什么法统不法统,于1950年3月1日发布公告,宣布「复职」。 消息很快传到美国,李宗仁马上做出反应,他在纽约召开新闻发布会,指责蒋「复职」是「违宪」。蒋介石奈何李宗仁不得,就迁怒于白崇禧。从此,白崇禧在台湾的地位每况愈下。 1952年10月, 召开「七大」,所有在台 六届常委都被选为「评议委员」,唯独落下了白崇禧。这显然是老蒋故意给白崇禧难堪。一些 元老觉得这样做颇为不公,便推「德高望重」的于右任、居正向蒋介石陈情。 这天,于右任和居正拄著枴杖来到蒋介石的办公室。他们说明来意后,蒋介石马上说:「健生的事,我知道,我知道!」然后客客气气地把他们送走了。以后,再无下文。>  蒋介石不仅指使人弹劾白崇禧,而且还要他在罢免李宗仁问题上表态,故意为难白崇禧。甚至他的家也被「国安局」查抄,屋里的所有物品被翻了个底朝天,连地板也被揭开检查。 1954年,「国大」一届二次会议在台北召开。在这次大会上,有人弹劾白崇禧,罗列的罪状有三条:第一是私吞中央银行黄金7万两;第二是私吞汉口中央银行库存白银370余万两;第三是在徐州会战中,不遵守调令,拥兵自重。 身为「国大代表」的白崇禧马上进行反击,他给每位会议代表发了一份答复书,驳斥对他的弹劾。这份书面答复后来在香港《工商时报》上刊载后,引起不小的反响,舆论明显偏向白崇禧。此案后来也就不了了之。这次弹劾,其实就是在蒋介石的授意之下进行的。 蒋介石不仅指使人弹劾白崇禧,而且还要他在罢免李宗仁问题上表态,故意为难白崇禧。 白崇禧与李宗仁从统一两广到北伐抗战,数十年如一日,甘苦与共,有着深厚的友情。老朋友远在美国,蒋介石已把他整得够惨的了,现在又要他落井下石,白崇禧实在不愿意表这个态。但不表态又过不了关,最后只好在罢免李宗仁的联署书上签了名。 蒋介石为了报复白,凡是回击李宗仁时,都要白为其出力,一有风吹草动,就要白出来说话。1964年2月12日,李宗仁在纽约《先锋论坛报》上发表 ,要求美国效法法国 ,承认新中国,实现中美邦交正常化。李宗仁的这一举动,遭到了岛内亲蒋报纸的攻击。白崇禧也奉命致电李宗仁,指责他「迭发谬论」,要他「幡然悔悟,以保晚节」。深知内情的海外人士明白,白崇禧身在台北,已没有说话的自由,他给李的电报,言不由衷,实非得已。 白崇禧刚到台北时,住在圆山,后来「台湾省 」腾出一些房子给从大陆来台的公务人员居住,他便从圆山搬到松江路,后来买下了这所住宅。 就在白被除名的当年,他的家也被「国安局」查抄,屋里的所有物品被翻了个底朝天,连地板也被揭开检查。白崇禧非常气愤,他当即给负责情治部门的蒋经国打电话,问这是怎么回事。蒋经国答他不知道此事,要白直接去问「总统」。白崇禧又将电话打到「总统府」,老蒋则称:「我知道此事,不仅对你如此,人人都应该这样来一次。」白崇禧气得直翻眼,毫无办法。>  白崇禧平时身体颇好,没有出现大的病症。1966年12月2日,有人发现白崇禧死在他卧室的地板上,尸体周身发紫。 最令白崇禧伤心的莫过于他晚年丧妻。 白夫人马佩璋是当年桂林有名的美人。她出身诗礼之家,曾读过师范,以品学才貌闻名四周。白崇禧伉俪患难37载,夫妻感情甚笃。马佩璋为白崇禧生下10个儿女,对子女管教甚严,被白崇禧称为贤妻良母。 1962年12月,马氏因高血压与心脏病不治,撒手西归。马氏的离去,使得白崇禧伤感万分。白崇禧平时身体颇好,没有出现大的病症。1966年12月2日,有人发现白崇禧死在他卧室的地板上,尸体周身发紫,睡衣和床单被撕得稀烂,床头还有半杯没有喝完的酒。 白崇禧是死于急病,还是被人暗害至今仍是个谜。(摘自《 去台高官》,珠海出版社出版)>

——政治上将陈诚

就在陈明仁焦头烂额地躲在四平东北角化工厂地下室里,嘶哑着嗓子向沈阳呼救时,杜聿明病倒了。 三分治,七分养。一年前的这个时候,当杜聿明面带微笑站在这片焦黑的黑土地上时,林彪没在话下,病魔当然也就不在话下。如今,这一切都颠倒了个儿,把这位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司令长官不在话下了。而且还不止这些,那位头上有块癞疤的参谋总长“陈小鬼”,也趁人之危,从背后向他和熊式辉逼上来了。

陈诚出马,一个顶俩。实际上,是因为孟良崮战役被陈毅、粟裕领导的华东野战军打得惨败,“中心开花”的破产,74师的被歼,而被蒋介石抛到东北来的。

后来去台湾当了副总统的陈诚,在国民党上层圈子里,是位佼佼者。

出身农民家庭的陈诚,当过小学教师,后来考上北平保定军官学校。未毕业,又随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来到黄埔军任侯差军官。东征陈炯明时,他是炮兵连长,带伤发炮,击中目标,当即提为营长。

此前,一次访友,深夜归来捧读《三民主义》。恰值蒋介石巡视,见他如此勤奋,当即考问,陈诚对答如流。蒋介石连连点头,说:诗曰“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你努力吧。 在“八一五”后的“接收热”中,国民党上层人士,如陈诚、张群、吴铁城等,都跃跃欲试要争得这个肥缺。可蒋介石对他们另有打算。老谋深算的中央设计局秘书长熊式辉,乘机以中央设计局“东北复员设计委员会”名义,向蒋介石提出《关于东北复员问题的几项原则意见》,捷足先登。

陈果夫、陈立夫、陈诚、朱家骅等等,纷纷保荐自己的人去插一腿。腿脚不大好的熊式辉去找腿脚不大好的杜聿明,请“光亭兄”(杜聿明号“光亭”)给他搭伙当军头。

未上战场,先战官场。

正宗军人出身的儒将杜聿明,曾决心做个纯正军人,除了带兵打仗,不作非份之想。他当中国陆军第一个装甲兵团团长和200师师长时,经常穿着工作服在坦克下爬来爬去。逐渐地,他也谙熟这个世界了,那样除了一身油污能爬出个什么名堂呢?

第一次患病住院后,先是听说胡宗南的干将范汉杰要去东北取代他,接着是他那位迟迟不去上任的副手梁华盛,也从广东老家赶来病榻前,探头探脑地“听候吩咐”。共军攻击四平前,熊式辉对他说,陈诚在关里净吃败仗,想来东北出出风头,咱俩得想法子对付这个“小鬼”。杜聿明再瞧不起政学系的熊式辉,也不能不和他合作。官场上的白刃格斗,把他们逼到一条战壕里了。

他不知道林彪有没有这种麻烦,只知道一个林彪已经难以对付了,还要小心翼翼地对付周围到处都是的明碉暗堡。他早已不是在坦克下爬来爬去的那个杜聿明了,但政治远比他想像得更复杂,更残忍,更冷酷。他毕竟不是科班出身,他斗不过那些专门吃政治饭的人。他在两条战线上挣扎着,他太累了,他被***和国民党的两面夹击打垮了。

官场搅扰了战场,人事捣乱了军事,自己打败了自己。

比杜聿明矮半头的陈诚,雄心壮志冲云天。

内战开始后,陈诚在北平向中外记者宣称,在军事上对付中共,三至五个月便能解决。现在,这位东北行辕主任下车伊始,又扬言六个月恢复东北局势。

南京国防部成立时,白崇禧任国防部长。陈诚不服,常讲“国防部长有权,参谋总长有能”。现在,这位正统的黑土地之王,可以大显其能了。

说干就干。他锐意整军,将正规军扩充到十四个军。然后,快刀斩乱麻地整肃党纪军纪,将党政军中那些贪官污吏撤的撤,抓的抓,一时间人心振奋,觉得陈诚有决心,党国有希望。

连坚守四平的英雄陈明仁也被撤职。说他坚守四平时,用大豆做工事,乘机贪污。功是功,过是过,铁面无私。可胸佩“青天白日”勋章,手拿撤职令的陈明仁,心中是何滋味?那些看着陈明仁此等模样的将军们,又会作何感想?党国正当用人之际,就不能用他一技之长,让他戴罪立功?而且,官场早已腐烂透顶,国民党已从根上朽了。别说一个陈诚,就是蒋委员长有孙悟空的本事,拔把毫毛,吹口仙气,变成成百上千的“蒋委员长”,党国就能起死回生吗? 沈阳市民街谈巷议:陈诚真能干,火车南站通北平。

领章上缀有3颗星花的陈诚,当之无愧是官场上的政治上将。论起领兵打仗,比他少颗星花的杜聿明,比他强多了。

蒋介石从南京赶来,“娘希匹”地骂廖耀湘和李涛见死不救。廖、李二将说没接到救援的命令,那话语就像身形挺得笔直梆硬。承认错误本来不是政治家的习惯,可当着老头面弄僵了,也只有习惯一下,好像还能显示一下风度。陈诚也把身子挺得笔直:新5军被歼是我指挥无方,请“总裁”按党纪国法惩办我。 蒋介石倒没像他对陈明仁那样铁面无私,说了句:仗正打着,俟战争结束后再评功过。

蒋介石走后不久,陈诚也走了。

杜聿明是病着走的,陈诚也是病着走的。都是为党国呕心沥血累病的,被***打得伤心憋气窝囊病的。

白崇禧一生只娶了她这么一个女人,

与其他国民党高官动不动就迎娶三妻四妾相比,

这实属罕见。

这位民国奇女子,

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

01

媒妁之言定姻缘

马佩璋,1903年生于桂林的一家书香门第,

曾就读于桂林女子师范学校,

父亲马健卿,母亲骆氏。

父亲自幼饱读诗书,是清末贡生,

曾任湖南永明县知事、民国初回广西任兴安县县长、广西银行常务董事等职,

是桂林颇具名望的绅士。

桂林青山绿水环绕,

家庭书香浸润熏陶,

马佩璋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成长的大家闺秀,

亭亭玉立,秀外慧中,是桂林有名的美人。

马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

上门说媒的人络绎不绝,

快将马家的门槛都给踏烂了,

而父亲马健卿的择婿标准却极严格,

这一才貌兼备、品学兼优的掌上明珠,

一定要找一个以后有一番作为的可靠男人才行。

而且马家是回族家庭,

回教有非教不通婚的规矩,

这让马家择婿范围就更小了。

而眼看女儿马佩璋已经到了嫁人的年龄,

却没有满意的女婿人选,

这着实让马家上下犯难。

这时一位广西战场上的军官引起了马佩璋的注意,

此人就是白崇禧。

1924年白崇禧与李宗仁合作,

打败了实力雄厚的旧桂系军阀陆荣廷、沈鸿英,

统一广西,成为新桂系首领。

这一战让白崇禧名声大噪,

马健卿也看中了这位新桂系的风云人物,

便动起了招贤纳婿的念头。

虽说白崇禧在桂林已小有名气,

但毕竟是出身于农村家庭,

论家族地位,

两家并不算门当户对,

如果两家结缘马佩璋就算是下嫁了,

所以马健卿必须要亲自对这个女婿人选过目,

看看他是否能符合自己的标准。

据白崇禧儿子白先勇的描述,

他的外公会相法,

见到白崇禧后对他评价甚高:

“此人一表人才,器宇不凡,有宰相命,

而且同属回族,甚喜甚喜。”

就这样,马家主动央人做媒,

由白崇禧族兄白崇临为白崇禧与马佩璋做“保亲”牵线。

儿子能娶到在桂林的名门望族、马氏的掌上明珠,

白崇禧年过70的老母亲也非常满意这门亲事。

双方择定1925年2月27日(回族吉庆日),

在桂林市府前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婚礼。

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一桩美满的姻缘就这样促成了。

白崇禧的母亲由于年事已高,

从郊区赶过来腿脚不方便,

便没有出席儿子的婚礼。

几天后白崇禧携新婚妻子回乡探亲,

马佩璋这才拜见了自己的婆婆。

通过几天的相处,

白崇禧的母亲感到这位儿媳妇虽是富家**,

但对老人体贴,对姑嫂很有礼貌,

相处得非常和睦,

老人家不断称赞儿媳妇贤惠温顺。

02

战火笃定夫妻情

桂林郊外的田园风光秀丽无比,

也让这对新婚夫妇享受了几天惬意的日子。

然而这难得的安逸时光很快就被打破,

白崇禧的参谋官前来报告,

云南军阀出兵广西,

大军围逼柳州,

必须要白崇禧前去营救,

军情如火情,

白崇禧只能放下新婚妻子与母亲奔赴前线。

白崇禧走后一天,

马佩璋便坐轿子返回桂林,

此时,曾被白崇禧打败的桂系旧军阀趁机偷袭桂林,

攻占桂林后直指白崇禧夫人马佩璋,

全城悬赏报告马佩璋下落的人,

最后全城搜捕也没有看到马佩璋的人影。

马佩璋利用军阀入城时的混乱伪装成农妇的样子,

逃到中山中路119号的道生医院。

医院由英国圣公会女传教士柏德贞所办,

旧军阀对外国人办的医院不敢入内搜查,

马佩璋最后才逃过一劫。

在柳州解围后白崇禧帅兵援救桂林,

进入桂林城后他抛下部队直奔医院,

新婚夫妻劫后相见悲喜交集,

但也加深了对方在彼此心中的分量,

患难夫妻更加笃定了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

在战乱的年代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

实属不易,

但这打不倒马佩璋,

反倒更彰显出她的女性大智慧—— 有勇有智,无畏战争纷乱,

一心挂念丈夫安危,

多次带领家人逃难。

据白先勇的描述:

“在北伐和抗战时期,几次逃难都是母亲带着全家,母亲带着大批人马——年龄最大的有九十多岁的奶奶,最小的未满月的弟弟,八十多个人由母亲带着逃到重庆。一度误传父亲跟孙传芳激战时阵亡,母亲不相信,独自在兵荒马乱中穿越枪林弹雨寻找父亲,从上海一直找到南京。”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结婚两年后的1927年,

马佩璋听闻白崇禧在龙潭战役中“阵亡”了,

如此噩耗对马佩璋来说简直是晴空霹雳,

但消息不知真假,

身处上海的马佩璋坐不住了,

执意要到战火前线南京一探究竟。

马佩璋找到了表哥马竟强,

要求表哥开车带自己去南京,

表哥劝其说:

“现在上海到南京的这条路上很乱,

逃兵、土匪到处都是,

何况南京现在的战况不明,

我们还是再等等吧。”

但是思夫心切的马佩璋说:

“你不带我去,我自己去。”

最后劝说无果,

表哥马竟强只能开车载她去南京。

在路上他们遭到孙传芳的乱兵围车,

智勇的马佩璋大喊表哥“开枪”,

趁乱冲出了重围。

据后来白先勇的描述,

马佩璋甚至还爬过战壕,

才冲出了防锁线,

头上的流弹满天飞,

经历九死一生马佩璋最终抵达南京,

得知白崇禧没有死后,

她心中的石头才最终落下。

白崇禧得知夫人马佩璋是冒着枪林弹雨到南京寻自己,

二话不说紧紧将妻子抱入怀里。

在经历了两次危险之后,

白崇禧暗下决心,

以后北伐的路上都要带上妻子。

03

一心甘做大将背后的平凡女人

婚后马佩璋生育了10个子女:7子3女,

丈夫在外连年征战,

家中子女的养育及大小事自然由妻子马佩璋操持,

照顾一个近百人庞大家族,

这个担子着实不小,

但对马佩璋来说都不在话下。

1944年,白崇禧母亲马太夫人九十大寿,

马佩璋一手策划,操办了这场寿宴。

在白崇禧老家广西桂县私邸内,

灯火辉煌、红烛摇曳,摆席三天,

并搭台邀请桂剧皇后小金凤、桂剧名角露凝香演唱《打金枝》,

白崇禧平日生活简朴、不喜排场,

但对这次妻子的安排却非常欣喜。

寿宴当天,马太夫人精神抖擞地坐在寿椅上,

内心愉悦之情溢于言表,

对儿媳妇这一手操办的寿宴感到十分满意。

马佩璋深居简出、作风低调,

一心甘做大将背后的平凡女人。

作为国民党高官夫人,

她并不热衷于政治,

抗战期间,

她曾多次拒绝担任妇女代表、“国大代表”等职务的邀请,

而是选择在家中替白崇禧操持家事,

把白家一家老小的生活安排得妥妥帖帖。

到了台湾之后,

她除了每年应邀参加宋美龄的晚宴外,

其他应酬一概托病推辞,

被称之为冬日里的“傲霜枝”。

在台湾的日子虽清贫大不如从前,

但一家人却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平和、团聚。

夫妻俩的感情非常融洽,

白先勇回忆父母时说:

“我父母关系很好,

我父亲是个性强悍的人,

但是他谦让我妈妈,

吵架了,我妈妈撒点‘老娇’,

他就让了。”

不幸的是,在1962年12月4日,

马佩璋因高血压症逝世于台北一家医院,终年59岁。

年老丧妻对白崇禧是重大一击,

这对相互陪伴了30多年的患难夫妻,

就这样永久诀别了。

据说,在夫人下葬的那一天,

“白将军眼泪几乎没有断过”,

可见哀痛之深。

马佩璋被安葬于台北近郊六张犁回教公墓,

按照回教规矩,

亡者40天内家属须于每日清晨到墓前诵经祈祷。

白崇禧以69岁高龄,

每日必躬率儿孙辈准时前往夫人墓前念经,

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见者无不为之动容。

与其他国民党高官动不动就迎娶三妻四妾相比,

马佩璋是白崇禧一生唯一的妻子。

在战火纷乱的年代相携相伴,患难与共,不离不弃,这令人无限感动的故事,却道出了爱情中最平凡的形态。白崇禧戎马半生,马佩璋携子相随,曾经的富家**嫁做人妇后,努力让自己成长蜕变,为爱人奋不顾身,为家庭独当一面,爱真正的伟大或许就源自它平凡的付出与相互扶持。

-END-

1966年12月2日早晨,在台北一所公寓里,一位73岁的老人被发现 赤身裸体俯卧在床上 ,已然气绝身亡。这位老人就是曾经的国民党一级上将,叱咤风云数十年的 “小诸葛”白崇禧

关于白崇禧的死因,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有一种说法是,白的遗体呈铜绿色,不像是正常死亡。保姆曾看到床头柜上主人晚上喝的药酒杯中尚剩有小半杯药酒,但后来药酒和酒杯都不见了。而在前一天晚上,与晚年白崇禧热恋的护士张**跟往常一样在白宅夜宿,担当他的副官第二天早上破门而入时, 看到的只是白崇禧的尸身,张**早已不知去向

尽管白崇禧的死因谜团重重,但白家人觉得此事背景复杂,并未追究。其实在蒋介石父子专权的台湾地区,即便白家人想要追究,恐怕也追究不出个什么来,反倒会给家人造成危险也未可知。不管理由如何, 昔日的“小诸葛”,总归是在失意中不明不白地走了

早在一年前,周恩来总理就曾预示了白崇禧的命运。1965年7月,前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自海外归来,周总理曾对他说 :“白健生颇自负,其实在政治上并无远见,竟听信蒋介石的话,给骗到台湾去了,我很为他的生命安全担心。” 周总理对白崇禧的评价,可算是恰如其分,而白崇禧到台湾后的命运,则跟他过去的桂系老伙计李宗仁绑在了一起。

白崇禧跟李宗仁、黄绍竑,三个广西陆军小学堂的同学(分别为二、三、四期),排长出身(俗称炒排骨)的将领,经过多年奋战,励精图治,于1925年统一广西,形成了影响近代中国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被称为桂系。为了区别陆荣廷为代表的旧桂系,他们也被称为新桂系。

桂系部队作风强悍,无论在北伐还是抗日战争中,都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他们也曾在蒋介石的“清党”行动中充当急先锋,屠杀***及进步人士的刽子手。自蒋介石1927年入主南京中枢后,桂系又三次向蒋逼宫,三次迫蒋下野,与蒋介石水火不容。 白崇禧曾说,蒋介石“恨桂系比恨朱毛更甚”。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渡过长江,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荡平国民党残余部队。桂系几十万主力兵团一击即溃,政治资本输得精光,昔日以几十万大军向老蒋逼宫的神气不复存在,李主中枢白屯武汉的得意烟消云散。白崇禧曾幻想“划江而治”,顷刻间也被击得粉碎,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找个安全的避难所了

参加过北平和谈的桂系将领刘斐从香港赶到广州,在李宗仁的行宫里,力陈李白在南京拒绝和平协议,又到广州负隅顽抗的失策,恳请他们认清形势,投靠人民,不要再错过机会。白崇禧望着窗外的白云山,李宗仁用探询的口气问 :“怎么样,你手中还有枪杆子吗?” 白崇禧沉默不语,过了一会才慢慢说道:“将来如有必要,去台湾怎么样?”话音未落,李宗仁勃然大怒: “王八蛋才去台湾!”

蒋介石对李、白恨之入骨,但为了彻底整垮桂系,并使桂系为之所驱使,他又在白崇禧身上下了一番工夫。他见白崇禧反共比李宗仁坚决,又手握重兵,就对李、白二人采取一打一拉、各个击破、以白制李之术。

白崇禧很快就着了蒋介石的道 ,当李宗仁在桂林尚有和谈意向时,白崇禧四处散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主战言论,并扬言“以后谁敢言和,给我抓起来!”也正是在白崇禧的劝说下,李宗仁才从桂林飞赴广州主政。蒋介石想复职而李宗仁坚决不让时,白崇禧又幻想着从老蒋那儿谋得“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的宝座,而多次劝李宗仁让步,放弃“代总统”的名义,让蒋介石复出主政。

李宗仁却早已看透了蒋介石,不再心存任何幻想,毅然抱着“代总统”的名器去了美国。临行前,他对秘书程思远说:“ 白健生的一些做法过于天真率直,他还指望同蒋介石合作 ,我则对蒋介石不寄予任何希望,因为我太了解他了。蒋对人毫无诚意,唯知玩弄权术,当他利用你时,不惜称兄道弟,歃血为盟,一旦兽尽狗烹就要置人于死地。记得1928年9月,蒋介石一面命健生代行总司令职权,用兵冀东,一面派刘兴北上夺军,并授刘兴密令,如果抓到白健生就把他杀了。其人用心之狠毒,由此可见一斑,所以台湾我是不去的。”

其后,李宗仁赴美就医,蒋介石逃到台北,白崇禧也退守海口。蒋介石却派人到海口白崇禧住处,带去金砖数万两,并暗示有意让他出任行政院长。白崇禧明知蒋介石让他去台北,是为了“劝进”,但仍没能经受住“组阁”的诱惑,于1949年12月30日乘专机飞赴台湾。

如果不是因为海外的李宗仁,蒋介石或许早就对白崇禧下了杀手。正是因为李宗仁在海外进行反蒋活动,白崇禧还有可利用的余地,但他一旦进入台湾就休想再出来了。 “小诸葛”算计种种还是不及蒋介石,最终自投罗网。

到了台湾,白崇禧毫无意外没有得到“组阁”的重任,自1950年起就只挂着战略顾问委员副主任委员的虚衔,该会的主任委员是何应钦。白崇禧还做着“反攻大陆”的美梦,蒋介石却开始“务实”起来,为蒋家王朝的“千秋万代”布局。所谓“功勋”将领,大多被剥夺兵权。但何应钦还比白崇禧幸运一些,他还可以出席“道德重整会”会议到美国去看看,作为四星上将去欧洲考察军事。

至于白崇禧,当他进入台湾以后,就从未或许离台寸步,其政治生活的处境,仅仅比张学良稍微好一些。 在国民党召开的第七次“全代会”上,所有在台湾的国民党六届常委都被任命为中央评议委员,唯独白崇禧被排除在外。 国民党元老们为他抱不平,推选于右任、居正两位老人前往见蒋介石,要求设法补救。蒋介石听了两人的意见后,以他一贯含糊的态度说道:“健生,这个,这个,他的问题我知道。”话说到这里就再没有下文了。

白崇禧跟夫人马佩璋都是回族,在大陆时期就担任中国回教协会理事长。50年代中期,约旦国王侯赛因访问亚洲期间途径台北,专程邀请白崇禧访问中东。蒋介石不准白崇禧离开台湾,怕他一去不回,就暗示回教协会改选,白崇禧回教协会理事长的身份也就被剥夺了。此时的白崇禧,在台湾的唯一作用,就是三不五时给在美国的李宗仁发一份电报,对老伙计责备申斥一番。

即便这样,蒋介石仍难消对白崇禧的仇恨,将他列为头号政治敏感人物,给他起了个代号叫“老妹子”。保密局在白崇禧公馆对面专门设了个派出所,对白的一举一动进行严密监视。敏感的白崇禧马上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于是减少了外出活动和与朋友的交往,深居简出。

有一次,白崇禧跟朋友在咖啡馆喝咖啡,临走时将另外两桌的帐也付了,朋友对此莫名其妙,白崇禧解释说: “我看出他们是监视我的人,这个客我应该请。” 后来这件事传开来,那些不速之客承认,那么多桌客人中,确实只有这两桌是有监视任务的。白崇禧能一眼看穿,不多不少,真不愧是小诸葛。

蒋介石虽然没有公开处理白崇禧,却由湖北籍“国大代表”敲山震虎,对白崇禧提出弹劾案,对他曾经拥兵逼宫之事大做文章。白崇禧对此非常恐惧,连忙出来托词辩护。不过,蒋介石暂时还不想清算他,陈诚适时出来为白崇禧开脱,一场弹劾案才不了了之,但这些不过是蒋介石集团迫害白崇禧的冰山一角而已。

1952年, 蒋经国突然派特工人员搜查白家,在白家翻箱倒柜,连地板都被撬开检查,白崇禧为官半生所积的一些文件和信件被洗劫一空。 气愤不过的白崇禧当场打电话责问蒋经国。小蒋回答说:“健公,这并不是我的意思,你不信,打电话去问总统好啦。”白崇禧又打电话问蒋介石,老蒋回答说:“我知道这件事,不仅对你如此,人人都应该这样来一次。”实际上在台湾高级官员中,除了白崇禧外,只有薛岳享此“待遇”。

白崇禧在台湾生活17年,平时几乎无事可做,只是偶尔从事一些无关紧要的礼节性活动。罢免“副总统”李宗仁的职务,就由他主持“国民大会”处理。除此之外,白崇禧就是在家读书写字,找人下下围棋,或是外出打猎,借此打发落寞时光。从1963年2月起,白崇禧开始接受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采访,直到去世前八天为止,共接受了128次访问。这些谈话内容,后来被整理成《白崇禧回忆录》,其内容虽然不免顾及当时的环境,有所辩解或回避,但也算是对 历史 做了一个交代。

1965年,李宗仁夫妇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大陆,在北京受到中央***的热烈欢迎和极高的礼遇。李宗仁的回国对在台湾的白崇禧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一击。李宗仁回到大陆,白崇禧牵制李宗仁的价值就消失了,蒋介石不再需要白崇禧了,白崇禧也就自身难保了。白崇禧自己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他曾痛苦地对身旁的人说: “德邻投共,我今后在台湾,更没脸见人了。”

果然, 李宗仁回到大陆后,蒋介石立马迁怒于白崇禧,下令毛人凤对白崇禧直接采取制裁行动。 毛人凤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谷正文,谷正文奉命后,立即着手部署暗杀行动,并确定行动的最高原则是,绝不留下半点痕迹,以免外界怀疑是一起政治谋杀。

保密局的特务们开始行动了。谷正文收买了白崇禧身边一位副官,获得了白崇禧的外出计划,决定在白崇禧外出打猎时,制造一起意外事件。谷正文做了严密的布置,他料定年逾七旬的白崇禧不会徒步上山,必定要坐轨道车,于是事先将一段轨道破坏,届时白崇禧便会连同轨道车一起坠入五十米深的峡谷。

事发当天,白崇禧果然坐上了登山的轨道车,但陪同一起打猎的寿丰乡乡长林意双父子乘车在前,白崇禧跟副官乘车在后。当林意双所乘的轨道车行至预设地点时,只听一声惨叫,车人一同坠入谷底。白崇禧和两名副官急刹车已经来不及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名副官用力将他推了下去。 白崇禧跌倒在地捡了一条命,但他亲眼见到林氏父子及另一名副官尸沉谷底,顿时明白了一切。

特务们当然不会因为一次失败的行动就停下杀手,只是白崇禧经历一次险情后,行动更加谨慎,更少出门了,这让谷正文的暗杀行动很难下手。为此,谷正文仍然将目光对准了白崇禧身边的人。

自从妻子马佩璋1962年12月去世后,白崇禧备受打击,为了解除心中的烦闷,他终日寻欢作乐。就在谷正文为无从下手而发愁时, 白崇禧与照顾自己的护士张**热恋起来 。特务们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决定买通医生下重药,置白崇禧于死地。

谷正文给经常给白崇禧看病的医生赖少魂打电话,询问白崇禧的情况,赖少魂如实报告说:“白将军不是病,他想补……”谷正文回答道: “不管他是买什么,你要发挥自己的专长,蒋总统要你多照顾将军,须以猛药起沉疴,重病得下猛药。”

白崇禧还是一如既往找赖少魂开方子,然后到药店照方抓药,回来泡成药酒。往后数月,白崇禧似乎从药酒中得力,与热恋的张**频繁往来。不多久,白崇禧即油尽灯枯。

桂南会战中的昆仑关战役,是一个漂亮的攻坚战、歼灭战。几乎全歼第21旅团,除击毙该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之外,还击毙了第42联队长、接任中村的代旅团长坂田元一大佐;第21联队长三木吉之助大佐;副联队长生田滕一;第一大队长杵平作;第二大队长官本得;第三大队长森本宫等;班长以上军官阵亡 85%以上;阵亡士兵4000人以上。这是日本战后公布的数字。(参见:《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三卷,第一分册第68页。)虽然中中国军队队伤亡更多,在一万人以上,但基本干部仍健全。日军第21旅团已经名存实亡了。

根据日方及我方的统计:日军第21旅团官兵被击毙4000余人,伤者大大高于此数,被俘102人,旅团长中村正雄、第42联队联队长板田园一、第21联队联队长三木吉之助及各联队的第1、第2、第3大队大队长均丧命。第5军缴获山炮10门,轻机枪102挺,重机枪80挺,步枪2000余支,战马79匹,还有大量的弹药、粮袜及各种军需品。昆仑关之战缴获的各种日军战利品,包括火炮、枪枝、弹药、军旗、军服和日军个人的护身符、家信和战场照片及统计等,先后在柳州、桂林、全州等地展出,轰动一时,极大地振奋了国人抗战必胜的决心。

昆仑关战役的胜利,不仅是第5军及中中国军队队广大爱国官兵浴血奋战的结果,也是战区及大后方百姓的大力协助的胜利。为了支援作战,先后有6万余名青壮劳力和大批畜力和车辆投入支前活动,运送军粮200余万斤,弹药无数,运送伤员上万人次。时近隆冬,为抗日将士御寒,仅生姜就送去1万多斤,更有各种各样的慰问品和数量不菲的慰问金。并架通信线杆1万多根,修通道路几百公里。这一切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面对外侮,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伟大斗争精神。

昆仑关战役,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鼓舞了中国民心,鼓舞了中中国军队队的士气,成为中中国军队队抗击外敌入侵的典范之战。昆仑关战役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中中国军队队取得的屈指可数的几个战绩辉煌的战役之一,也是中国机械化部队在正面战场上第一次与日军精锐部队的大交战,意义非凡。

但是,整个战役也有一些值得检讨的地方。

其一,战役即将打响,中国军队在抗击日军的准备工作就很令蒋介石头疼:守卫两广海防的原桂系第16集团军总司令夏威对其被调任第11集团军任总司令不满,借故奔母丧而躲回了容县老家;而接任第16集团军总司令的蔡廷锴新来乍到,有很多事情摆不平,使日军进犯的情报不能按时上传下达;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赴重庆参加 第五届六中全会;行营参谋长林蔚又奉蒋之命,赴容县吊唁夏母……凡此种种,行营瞬时成了空营。行营是统筹、指挥各部队协调作战的重要的军事机构。行营不下命令,远在广东韶关的第4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是不敢擅作主张,指挥部队往前线开拔的。这就是说,此时 军的首脑机构实际上已经陷入瘫痪状态。

其二,白崇禧在军事部署方面也出现问题。白认为日军可能会由广州湾(湛江)登陆从而北上进犯柳州,而不是冒险进犯南宁。因此,他派了第46军新编第19师驻防钦州、防城,而第19师是一支刚刚组建的地方部队,在武器装备、军事训练、人员素质方面都不符合要求,因此,导致了日后钦州、防城的失陷。

其三,白崇禧出于私心考虑,企图将广东南路的开平、阳江、阳春等大片富庶地区据为桂系所有,进而向外延伸,掌控更多的出海港口。于是便命第31军迅速装备,开进以上地区。如此,桂系的防线一下拉长到上千公里,战线拉长了,防御自然不稳固,这就给日军长驱直入南宁洞开了方便之门。

其四,一些将领贪生怕死,导致日军得势。11月17日,日军占领钦州、防城,然后进攻新19师师部小董。师长黄固贪生怕死,竟临阵脱逃,拱手将小董资敌。

22日晚,日军势如破竹,抵达南宁市邕江南岸。23日日军第5师团在飞机掩护下强渡邕江,妄图直捣南宁腹地。夜晚,驻守南宁的我第16集团军135师405团团长伍宗骏擅自命令其所辖的404、405两个团放弃阵地撤退,导致南宁市内防守空缺。24日上午,日第5师团21旅团21联队渡江成功,下午,南宁市全城陷落。

其五,蒋介石对前方将领猜忌,派陈诚、李济深监督白崇禧作战,其态度是“疑人也用,用人也疑”,朝令夕改,临阵易帅,也是导致战事失利的原因。当桂南会战进入收尾阶段,第5军第三次攻克昆仑关,欲一举收复南宁时,新一轮战斗打响了。1940年1月1日,第5军向南宁方向进攻,第一仗便在昆仑关至九塘之间的441高地激烈展开。鏖战4天,双方伤亡惨重,荣誉第1师奉命撤离休整,其余各师继续执行进攻任务。由于日军拼死抵抗,战绩毫无进展,至12日,第5军不得不全员退出战斗,由第36军接过进攻任务。此时,白崇禧提议,将第2军、第6军、第99军、第36军、第5军集结起来,联合发动攻势,收复南宁。当时,最高统帅蒋介石当场就批准了这个计划,可是第二天,已返回柳州的蒋竟将头天的决定推翻,以致日军赢得时间重新部署,发动反攻。蒋的反复大出白崇禧的意料,白崇禧不得不与李济深、陈诚、张治中等重新部署作战。蒋介石内心里对白崇禧缺乏信任,把自己的王牌机械化部队第5军交与桂系将领白崇禧指挥实出无奈,害怕白拼光了自己的本钱,不准备再把“血本”第5军投进去。直到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白还认为,如果没有蒋当时的反复无常朝令夕改,那么军备完整、士气高昂的第36军积极参战,趁敌人援军未到的空隙,定能全歼敌第5师团。

2月1日,日军开始总攻这天,蒋命令第4战区司令张发奎接替白崇禧指挥桂南战役。临战易帅,乃兵家大忌。此次易帅的直接后果是:未及我军新的作战战略与之前实施的战略有效衔接,日军总攻已经开始。2日下午,在我军阵线不断溃退的情形下,日军开进了宾阳城。

其六,地方部队保存实力。见到最高统帅不愿意把自己手里的嫡系部队拿出来,一向对最高统帅心怀戒心的白崇禧自然也不愿把从各地调来的桂系部队拿去硬拼,而其他地方军队见状纷纷发出改变作战部署的新命令,全部进入固守状态。此时,战场上尚有20多万的桂粤军队,但是这20万生力军上阵却毫无建树,只因日军固守待援,他们才得以维持原来的阵地。

例如,12月24日,日寇及川支队接到今村均返回南宁的命令,便销毁缴获的大批战略物资,撤离龙州、镇南关。白崇禧得知第一批回窜之敌逃脱,第二批又在返回后,唯恐增援昆仑关导致我军进攻失败,急电西路军总指挥韦云菘:“如再放过第二批回窜的敌军,影响主力兵团方面的战局,该副总司令应受严惩。”(《广西文史资料》第25辑,第27页。)结果仍被敌军主力逃脱。地方部队习惯于保存实力使日军获益。例如冯璜于11月22日接任175师师长时白崇禧对其交代:“现在大敌当前,第16集团军各部队长官间还闹意见,你见他们时,传达我的意思,请他们好好的以大局为重,放弃成见,共同抗日。”而16集团军司令夏威则交代冯璜:“抗战是相当长期的,不可把‘本钱’一下赌光。”(冯璜:《第175师战斗在桂南》,载于《粤桂滇黔抗战》第192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

抗战时期的桂林行营和西安行营,时称“拱卫陪都重庆的南北两大军事拳头”,桂南会战结束之后,蒋介石把 军事委员会桂林行营改为军委桂林办公厅,把白崇禧调到了国防部,把李济深调到桂林办公厅任主任,一个军事指挥机构变成了办事机构,同时也架空了白崇禧、李济深两个陆军上将,夺走了兵权。这是后话了。蒋介石的权术,可见一斑。

抗日战争时期的桂南会战,由于 军高级将帅决策的不当与反复,导致了整个会战的失败。而难能可贵的是,在桂南会战的核心战役——昆仑关战役中,中中国军队队用“钢铁撞击钢铁,血肉拼搏血肉”,与号称“钢军”的日本一流精锐机械化第5师团顽强对诀,终于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杜聿明将军在战后为牺牲烈士撰写的碑文中生动地记录了当时血战的情形,“当其猛烈争夺之际,敌则配合空军强行增援,负隅顽抗,无懈可击,我则万众一心,前仆后继,不辞攀跻之艰,不畏壁垒之固,炮火交炽于山林,血肉横飞于林麓。攻坚之苦、牺牲之烈,殆兴军以来所罕有。而攻坚克险,实开抗战之先河。”

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无论整个桂南战役最后失败得如何惨烈,无论在昆仑关战役中中国军队嫡系部队与地方部队的矛盾如何错综复杂,无论蒋介石与地方实力派如何各打小算盘,但是共赴国难是主旋律,尤其第5军在昆仑关攻坚战中体现出来的大无畏牺牲精神,至今闪烁着爱国主义的光芒。中中国军队队抗击外国侵略军,全歼一个精锐旅团,基本消灭了它的全部指挥官,尚无第二例。日军战史称之为:“通观中国事变以来全部时期,这是陆军最为暗淡的年代。”“中中国军队队攻势的规模很大,其战斗意志之旺盛,行动之积极顽强,在历来的攻势中少见其匹。我军战果虽大,但损失亦为之不少。”

胡琏的11军那时属于12兵团 归华中剿总白崇禧指挥 而白和陈诚有矛盾,就没用胡链而用了黄维

白崇禧在很早以前就提出“守江必守淮”即华中设一个指挥部在淮海地区实施机动性防御并提出由他出任总司令 但被蒋否决了 后来何应钦又提出和白相同思想 这次蒋答应了让白指挥 可白那时正和李中人倒蒋 便拒绝了 这就是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7336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