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了怎么办

不爱了怎么办,第1张

要明确的是你们还只是恋爱关系,所以还是有反悔的空间。但是如果你们已经领了结婚证的,友情提醒,离婚是要分割财产的,三思。

要反问自己,是真的不爱了还是因为在一起久了习惯了,反而没有那么重视了,要想清楚,因为不乏思虑不周,分手后仍放不下的,但是往往世界上没有后悔药。

如果已经确定不爱了,那么你还要思考,在这段关系当中你自己付出了些什么,如果前期自己付出了太多,那么要衡量放弃那些已经付出了究竟值不值得。

扩展资料:

用户恋爱经营注意事项:

如果对方没有主动过,千万不要死缠烂打,没有为什么,单纯地看不上你。 

靠近需要努力,感情需要经营,爱不是万能的,一个人的努力达不到两个人的关系。 

永远不要和一个自己很爱却不是那么喜欢自己的人在一起,那样只是一个反复证明对方不爱自己的过程。

虽然你已经不在爱我,我还是会等,我不是在等天亮,我只是等不到你的晚安。

我最近收到了一个男孩的私信。

24岁,跟前任在一起了6个月,被无情提出分手。

他跟前任的故事桥段像极了**剧情:姑娘受了伤,碰上了一个贴心的男孩,于是习惯上了他的好,可他忘了,习惯不是爱。

分手后的他失落极了,无法接受于是四处寻求挽回的办法,辗转了几个咨询机构,才找到了我,整个人都崩溃极了。

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人的影子:以为自己可以用感动,去感化一个人,让TA爱上自己,以为可以用自己的好,去唤醒一颗“不喜欢”的心,让TA不再离自己而去,但往往又事与愿违。

在整个的私信的过程中,这个小伙子问的我最多的问题就是:“她既然不那么喜欢我,当时为什么还要跟我在一起呢?”下面,就是我给到他的剖析回答。

你心里也是清楚的,她当初是因为落寞,因为缺乏安全感,才跟你在一起的。

比起喜欢你这个人,她其实更喜欢的是“你当时的存在”能为她疗伤。

她遇见你时的核心情感需求是:希望能有一个人,给当时不安的自己一点抚慰和陪伴,是因为她的身边当时只有你,所以她才会选择了你。

换句话说,如果当时她的身边还有别人,而那个人又是她心目中的理想型,你是一点胜算都没有的。

我知道我这么说,可能有点残忍,但我希望你能看清这点,想挽回一个人,最先要做的就是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你们的恋情。

第一个现实型因素:你是初恋。

在她之前你可能有过懵懂的喜欢,但从没有真正确定关系过,所以你对“亲密关系”的认知,只停留在了基础的“自我层面”,你本身是对你们开启的这段感情有很多希望和憧憬的。

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

她喜欢的是,你在身边时的感觉,她希望的是,你能在她感觉到失落需要安慰的时候出现,这意味着一旦她的创伤愈合了一些,她就不那么需要你了,比起跟你呆在一起,她更希望自己独自去享受一切。

而你喜欢的是她这个人,你所希望的是她时时刻刻都能跟你跟你亲近,所以你接受不了她对你若即若离的态度,这让你感觉到失衡焦虑,可你本身是不知道该如何化解这些情绪的。

接着第二个现实型因素出现了:你们是异地恋。

这意味着,你们是无法时刻都在一起的,你们是无法像那些同城情侣那般,有很多亲密接触,比如:约会,牵手,拥抱;

从你前女友的角度出发,她对你的在乎就停留在了“我偶尔需要你的”层面,因为她没有机会去体会亲昵,你们之间缺乏制造“真性心动”的契机。

从你的角度出发,距离又再次加深了你的那些失衡和焦虑,紧接着它们延展成了“控制”,这是人会在遭遇情感失衡时下意识会有的反应:我想通过控制,让我们的关系重回正轨。

这时候问题又出现了:

你的前女友是个特别喜欢社交,有点自我又有点任性,神经较为大条的女孩,而你想控制一个这样的女孩,你想让她服从你的意愿,你们的关系还是刚开始,她对你的喜欢还含量不足,结局可想而知。

你聊到了一个点:在在一起后,你们频繁的爆发争吵,但每次都能迅速就和好。

大概率这个女孩当初是真的想过,要试着跟你长久在一起。

如果她当时不是想过跟你试一试,她是连一星期都忍不过的,遗憾的是,你没有把握住,你浪费掉了这次机会。

你也说到了,她还是个相当感性的女孩子,这接二连三的争吵,是会破坏掉前期你的存在帮她建立起的“安全感”的,她是会想很多事的,比如:“为什么没在一起的时候好好的,现在在一起了关系就变成这样了?”

这会让她觉得,你们的“在一起”就是个错误。

分手的时候,她提到了两个点,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有没有斟酌过,她说:自己已经对你没有感觉了,她觉得你不够成熟,驾驭不了她,她不甘心在你面前当一个小女人。

现在,我帮你深层次的剖析一下这几句话:

1%20之所以“没有感觉”是因为“对你失望了”,失望>喜欢就=没感觉了;

2%20“觉得你不够成熟,驾驭不了她”的潜台词就是“你的很多关系/矛盾处理方式,她接受不了,你也没有想过是不是可以通过一个她可以接受的方式,去表达你的诉求”;

3%20“不甘心当一个小女人”就是告诉你“你已经破坏了你们关系间的平衡,你在对她控制,她觉得不甘心屈服于你的控制”。

她其实潜移默化之中,都向你指出了问题,但我猜当时你已经完全慌了,你的回复几乎都集中在了“挽留”上。

你越讲自己有多么努力,多么爱她,多么付出,她就越死心。

这也是她接下来会对你说,自己已经对这段感情没有任何留恋,还做了一遍强调,的确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事情,最后还对你做了谴责,说你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原因。

稍微用点心其实你就能发现,她的逻辑和言语里都是带着强烈情绪的,她是有些愤怒的,她正在通过这些言语向你表达不满:你根本就没有站在我的位置上,考虑过我的感受,你不爱我,你还一直在说爱我。

这就是她会绝情跟你分手的根源了:你始终没有GET到她这个情感诉求点。

最后,一个你目前最接受不了的点:分手后,你还在回味这段感情,你还在痛苦,但对方的空间自拍和说说,都是特别开心的状态,你会觉得难受心痛。

我是能理解你的这种情绪的,她的快乐就像是在你的伤口上撒盐,她离开你之后,真的过的越来越好了,就像是在印证跟你在一起就是错的,但这里我想告诉你的是,千万不要被你的这种情绪左右。

这不一定就是件坏事,她快乐,说明她已经从你们上一段感情的不愉快中走出来了,就算心里还有点芥蒂,但大概率已经消磨不少了,这代表着她不会再对你有那么强的排斥了,这在挽回里,可以算得上是很乐观的一种状态。

其次,你们才刚刚分开20多天,她发进朋友圈里的是快乐,但这不代表着她现实生活中就是快乐的,在一起小半年分开了,你们之间是存在很多“情感惯性”的,她是不可能把你完全从情感层面剔除的。

在私信的过程中,我送给了他一句话:“喜欢可以单向,但爱一定要双向奔赴才有意义”,看过了他们的感情经历,再细细品起这句话,相信有类似经历的人,心里是很有感触的,针对他的感情状况,我也给到了他一些挽回建议,其中有些细节,如果你现在也有挽回的意向,可以合理借鉴:

1%20留一段空白期,打破对方的心理预期,戒除负面情绪

我能感觉到目前的你状态很差,情绪也很不好,你是非常想挽回她的,前面我们也讲过了,她对你最大的意见就是,你很少站在她的位置上考虑问题,她觉得自己的感受不被在乎,分手的时候她说了一句话“你在乎的只有你自己”,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句话:

她心里是对你有个思维定势的:比起我,你更在乎你自己,在分手的时候,受这个思维定势作用影响,她会对你做下一个暗预判:“你在乎你自己的感受,所以你肯定会继续不顾我的感受,来挽回我”。

一旦你真的按照她这个逻辑去拼命挽回她了,无异于印证了她这个暗预判:“果不其然,他还是一样,我都说了分开了,他还要来挽回我,他还是爱自己比爱我多”,这相当于给到了她一个认可:我跟你分手真的是再正确不过的选择。

所以这里我们要做的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尊重她的决定,她目前是会回复你的消息的,你们之间还保持着弱联系,这时候你可以留出2-3天的空白期,简单点来讲就是不再主动联系她。

在这之后,再做一次述情,彻底打断对方的逻辑节奏,这里我提供一个“破局消息”模板:

“我最近冷静下来想了想,之前真的挺不理智的,现在我想通了,分手的确是我们目前最好的选择”(给到对方一个认可+理解)

“咱俩在一起这么久,虽然有吵有闹,但现在乍一下回想起来,还是有很多开心的事,想想我们刚认识的时候,真的有很多的话可以说,当朋友其实也没什么不好”%20(心锚感化,放松其戒备)

你突然调转的态度,会引起她的注意和好奇,因为你是突然转变的,这跟她对你的认识和预期不符,她会思考为什么你突然做出了改变,是不是有了新欢,这时候你就逆风翻盘成了情绪的主控方,轮到她有所波澜了,我们第一轮的目标就达成了。

2%20给对方一个确认时机,聊天调频加深情绪波澜

目前对方已经从对你的思维定势中跳脱出来了,对你也起了情感波澜,她心里迟疑的同时,肯定也会下意识觉得你是有什么动作,如果这时候你就暴露了“挽回需求”,好不容易燃起的情感波澜,肯定就消失了。

所以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再保持4-5天的这种弱联系,在这期间,你可以点赞她的动态,但一定注意均匀分布点赞的时间,我这么讲你可能会觉得晦涩,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假设你的前女友更新动态的频率为7天4次,这期间你可以点赞/评论2条次,假设她这2条次的更新时间为18:00和21:00,她推送后,你都是第一时间就看到了,那你就可以保持一条秒回/秒赞,另一条间隔40分钟以上,再做点赞/评论,赞跟评论选其中之一即可,切记不要表现的太过积极。

这期4-5天间,你可以找她聊1-2次,具体的聊天内容可以集中在:找她帮忙(非她完成不可的请求,比如寄错快递)/%20共同兴趣话题(看到了她朋友圈更新了某个聚餐,感兴趣某个餐厅),通过这种非感情沟通,帮她确认“你好像真的已经放下她了”,继而加深她对你的情感波澜。

这期间你可以像她一样更新一些社交动态,但一定要记得,不要太过于刻意,保持你从前的更圈频率即可,内容可以是朋友聚会/健身运动/某项社交活动打卡。

这里有一个挽回技巧,但一定要酌情使用:制造异性危机,我举个例子,你可以于社交动态里,放一张合照,你的位置旁边是个女生,这里一定要注意照片里要至少有1个同性,即2男1女。

我讲到这里肯定你有点疑惑:“不是异性危机吗?两个人不是更暧昧?”如果你足够细心的话应该注意到了,提到这个挽回技巧时我用了两个词“酌情”,前面你也聊到过了,你的前女友,对你是感动>喜欢,过之不及,你的动态描述一定要符合常规,不暴露关系且留有悬念,比如:“下次已经约上了”。

3%20借助恰当时机,重建情绪价值诱惑

开始的时候,你也提到过了,你们在一起的时候,她是很缺乏安全感的,她就是因为你能给到她一个“安全”的感觉,你满足了她的这一情感需求,当时才跟你在一起的。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吸引点:安全感。

但这种安全感,不具备稀缺性,也就是说换一个其他的人,也能给她带来这种安全感,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等一个时机,等一个她重新有高度需求的时机,加持你给到的这份安全感的“稀缺性”?那如何来判断这种时机呢,她的人生低谷,比如事业出了问题,亲人离世,友情受挫等等。

介于这种时机具有可遇不可得性,在前期我们可以利用好小时机,比如说你从其他朋友那里获知了她心情低落,你可以不直接明说,去关心一下她,邀请她吃一顿饭,打打游戏,可能你在邀请的时候会遭遇拒绝,没关系,这里我也提供几个情景回复:

A%20“我没事”→“我太了解你了,你就是愿意把很多话都藏在心里,这样很容易会憋坏的。”

B%20“算了,我真的没心情”→短暂消失一会儿,去帮她点一份喜欢吃的食物,然后等食物到了再出现,问询:“收到了吗?我看书上说不开心的吃饱饱,会开心很多”

C%20不回复→“没关系,你想自己一个人呆一会,就静静呆一会儿,我一直在呢,有啥事随时喊我。”

女人,尤其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感性女人,是很容易被一些细节关心打动的,这些就是你能给她的“稀缺情感价值”:我只对你,我一直想着你,我尊重你,我陪着你,很少会有男人能做到如此,正因为稀少,才让你具备了稀缺性。

4%20看清你们的关系进展,把握好应该提出复合的时机

在经历了上面几个阶段,大概率你们的关系已经进入了“温性模式”,她是愿意主动开口跟你说一些事情的,在这过程里,你一直都是付出较多的那一方,可以说她已经有点习惯你的付出了,这时候你就可以着手让你们的关系更进一步了。

具体要怎么做呢?从前期的“给”变成“收”,适当的对她提出一些拒绝,比方说,她想让你今晚陪她打游戏,你可以托辞一下:“今天实在有点累了,我想先休息了”,又或者某天跟她聊天的时候,注意一下措辞,言语间透露出一些不高昂,吸引她来主动问讯你,再对她回避一次:“我没事的。”在经过了1-2次循环后,你大概率会明显感觉到,她好像更主动一些了,这时候时机就到了。

至于提出复合的时机,我给出的建议是先发出一次邀约,你们已经那么久没见了,需要一次外界的刺激,来升华你们目前的暧昧状态,至于邀约的主题,一顿烛光晚餐/一次乐园旅行/去DIY一次手办等等,总之这次邀约要能给你很多表示展现的机会,同时你可以在向她发出邀请的时候,卖一个关子:“今晚有大事要跟你讲/我可是准备好久了/你一定会喜欢的。”

这时候,介于你们的关系已经是一个暧昧状态,她是会有很多构想的,比方说“他会为我准备什么?他是不是要向我告白”在悬念制造完成后,跟她共赴邀约,邀约结束的时候,你可以观察一下她的状态,然后用一个合理化解释打破她的构想,比如:“只是最近看你不开心的事情太多,就想着带你来散散心。”当你感觉到她有些许失落的时候,当晚就可以给她发送消息:“其实我还有句话没有讲”再表达诉求,这时候复合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相信用心的人已经发现了,在这个挽回过程中,我引导的就是一场“双向奔赴”。

这也是我想重复提醒给大家的:爱不是单方面的追逐。

千万不要被浓烈的爱意冲昏了头脑,放弃了对自我价值的拓展强化,要一个人爱你,你得看看你能给TA什么别人给不到的东西。

这可能有点现实,但只有认清所有现实,你才能驾驭得住一段亲密关系长长久久,不是吗?

心理测试:测试你分手后复合的概率

分手后你是否想过两个人还有多大的可能会复合?这套测试题帮你测试分手后复合的概率有多大,一起来试试吧!

%20现在你的手机里是否还存着前任的****?

A是%20(5分)

B否,全部删除了%20(0分)

你们分手的原因是什么?

A客观原因,家里不同意%20(1分)

B异地恋,没有未来%20(2分)

CTA认为我脾气很差,我们性格不合适%20(3分)

D有第三者介入我们的感情%20(0分)

E我们吵架之后谁也不愿意低头,一怒之下分手%20(5分)

F我觉得TA脾气很不好,总是抱怨,被TA甩掉%20(6分)

%20以下四种说法,如果非要选一个你最认同的,你会选哪一个?

A一个人爱另一个人,就应该爱TA%20的全部,无论优点还是缺点,否则就称不上是真爱,顶多是喜欢%20(2分)

B感情虽说是你情我愿,但是事在人为,对方的爱也是可以把控的,只要能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爱情就能被引导%20(4分)

C强扭的瓜不甜,如果TA不想复合,我尊重TA的想法%20(1分)

D感情世界永远不可能是平等的,想复合的那个人必然要不吝惜自己的付出%20(6分)

在表达一件事情上,你更看重什么?

A说话表述的精确程度%20(2分)

B说话给对方感受到的强烈印象%20(1分)

C说出的话周围的人是否感到舒服%20(6分)

D说出的话所能达到的最终目标%20(4分)

你认为自己的情感上的基本特点

A情绪化严重,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20(0分)

B自抑能力强,表面风平浪静,但内心情绪起伏大,一旦挫伤很难平复%20(2分)

C一切都是浮云,天生不容易动怒,朋友都夸赞的好脾气%20(6分)

D感情不拖泥带水,较为直接,只是一旦不稳定,容易激动和发怒%20(3分)

%20曾经挽回过前任吗?

A挽回过,但是被拒绝了,没有再继续挽回%20(4分)

B没有,不知道对方心里怎么想的,不敢开口%20(2分)

C挽回过好几次,对方很排斥,拉黑,不希望再见到我%20(0分)

D试探着开过口,但是对方认为我们不合适,希望我找到幸福%20(6分)

我是锦鲤,一枚情感咨询师,没有我分析不了的人。有情感困惑可私信或评论咨询。

经济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可是概括为研究在资源稀缺条件下人类行为的学科。这里隐含着一个资源稀缺的前提,事实上这个前提也是符合事实的。当然对于那些对人类的科技发展持十分乐观态度的人,甚至可以怀疑资源到底是不是稀缺性的。在这里,我默认了这个稀缺性的假设,并主要是想在这个假设下展开对人类行为的探讨。如果对我的假设存在怀疑和问题,我想那就是信仰问题,在信仰问题上争论就像判断一种价值观一样,是不可能达到一致的。

经济人的假设

有了资源稀缺这个假设,那就意味着,人的需求是不可能得到完全的满足的。既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就只能在一个约束条件下选择一些,放弃另一些。这个约束可以取决于一个人的经济地位,社会层次,道德规范,甚至是自然条件。这个约束对于任何人都是存在的,这就使一个理性的人应该在自己可能实现的条件下努力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这也就是经济分析中经常会出现的经济人的假设。当你在选择一些,放弃另一些的时候,实际上就不自觉地吻合了这个假设。

斯密在1795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中,开始把人假设为一个利己的动物。但是人们似乎又并非基于自私自利的考虑来判断道德。在斯密后来的《国富论》中,提出了经济人的概念,区别于《道德情操论》中的道德人。但是二者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假设人是一个利己的动物。人是利己的特性并不是完全等于自私。斯密认为,人们互通有无,相互交换的倾向是人类的本性。在这些互通有无的经济生活中,利己心而不是同情心才是一切行为的原动力。同时利己心也是一切交换的基础,如果不存在利己心,那么交换显然不如赠与更简洁和流畅。所以可以做这样一个推理:因为人是一个利己的动物,所以为了使自己过得更好,人们倾向于互通有无,于是开始了利己基础上的交换。然后在这种交换中产生了分工和货币。同时在交换的过程中,由于利己是天然的,那么每个人都追求个人利益就使得每个人在交换中为了自己利益的实现不得不考虑其他人的利益。因此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并不矛盾,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就促进了社会利益最大化。这种以利己心为基础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对立统一就是《国富论》的基本哲学基础。

显然从斯密提出这个经济人的假设以来,经济分析几乎都默认了这个前提。张五常曾经说他用过的经济理论只有简单的两招。其一就是个人争取在局限下最大的利益,其二是需求曲线向右下垂。这简单的两招就是经济人的假设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足以说明经济人假设对后来经济理论发展的重要影响。

人类行为基础

每个人在做某件事之前是不是一定会三思而后行呢?我想是不会的,因为有些人做有些事是不需要理由的。在我思考人类行为之前,把理性人和非理性人区别对待我想是有必要的。然而对于理性的划分显得过于随意和模糊。如何判断一个人是理性还是非理性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也许一个理性的人同样会做出不理性的行为,于是我在这里做一个简化,理性人在我眼里就变成一个能够准确了解自己的行为的动机和所可能产生的后果的人。可以清楚地看到,理性并不是人类的普遍特性。但是从一个宽泛的角度,我仍然相信理性是人类大脑存在的必然。或许非理性只是暂时和偶然的现象,而更多时候理性是主要的。

一个理性的人的行为,我想可以从效用和成本比较的角度说明他的一切行为。这个效用的来源是广泛的。它可能来自物质的追求,精神的升华,感情生活,以至于任何能够使他感到快乐或是幸福的物品和行为。当然效用的定义是主观的,没有人可以完全理解另一个人的效用来源。也不会有任何两个人的效用偏好是完全一致的。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人们的行为会如此多姿多彩。而和效用相对的成本则来自于行为本身需要付出的代价,当然还包括为了实现这个行为而放弃其它时所产生的机会成本。当成本和效用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时候,人们就会选择把它付诸行动。

当然这个比较分析的前提是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展开的,如果资源的供给是源源不断的,人类的任何欲望都最终会满足的情况下,效用和成本的比较就是没有必要的。我想或许在一个资源无限充裕的世界,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一个物品本身带来的效用将趋向零。这时候,行为本身大概会比结果更能让人们感到效用的存在。而成本也就更加无从谈起,一个人永远不会为失去什么感到伤心,因为一切都是无限的。当然只有时间是有限的,成本只来自时间的消耗,机会成本的存在会使人们最大限度地去尝试。可是由于效用只是来自于行为本身,成本和效用永远都是同时发生,并且是同时结束。这就使效用成本分析显得多余。

正是资源稀缺的存在,才使人类的行为不是肆无忌惮的,也使得那些规范人类行为的道德伦理、政治法律被创造。一个人,无论是理性还是非理性的,都面临一个约束。约束的存在使得人们不得不理性地思考什么可以做,什么值得做。经济学往往会给出一个最有效率的解决方法,但是很多时候这解决个方法是不可能实现地的,因为约束本身很多时候也是非理性的。

我个人把非理性的根源归于感情的存在。感情的产生是自然的,它的存在也是人类无法拒绝的。感情使得人们的行为更多地欠缺思考。一个人在他的思维被感情所左右的时候,所做出的行为往往是非理性的。诸如一个人看见有人落水,对生命的珍惜或许会让他毫不犹豫地跳下水。然而行为本身的后果他是不会在一霎那间思考清楚的,也许他自己也会象要救的人一样死去。对于非理性的行为,判断它是不是有价值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理性的价值判断往往是无法对非理性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的。

人类行为是复杂而且无序的,完全理解人类的行为也是不可能的,但是至少从理性和非理性两个方面,我想可以大概概括人类行为的基础。人本身就是一个理性和情感的混合体,所以人类行为也是被理性和情感左右着。

“为己利他”

更多的时候,“为己利他”似乎更像个借口,一个为自己追求个人利益开脱的借口。不否认外部性的存在,使得为己利他的可能性确实存在。斯密也论述了为己的过程中考虑他人利益,就会使得为己利他成为可能。而事实上的情形确是;为己的过程中,思考他人利益的情况越来越少。为己利他并不是一个必然的后果。普雷托改进也不是随时随地就会发生。

经济人的假设是一个人努力使得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过程。这当然是在可能的情况下,理性人会努力追求个人效用,而是否在追求的过程中使得他人变得更糟就是微不足道的。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消费总是会使资源变得更少,而他人可能获得的消费边界就会缩小。但是由于效用偏好的区别,或许这样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不过这只是给出一个思维的方向,为己利他只是个假设或者说是意外。

普雷托改进应该是为己利他的基本前提,至少一个人的改进不能建立在其它人变糟的基础上。如果单单凭借个人的思想境界,普雷托改进就会变得偶然。人类行为的另一些约束,道德和法律应该开始起作用,使得人类的行为更加趋近普雷托效率。所谓的“己不所欲,勿施于人”,就是道德约束的典型。

如果为己利他是一个狭窄的范围,利他并不是使整个社会的每一个人,而单单指的是一部分人的话,为己利他似乎更合理也更可能一些。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社会受益的增加也是十分可能的。从产品的角度分析,私人品很难具有利他的可能性,而纯公共品事实上由于免费搭车的难以避免又会供给不足,大量的准公共品就是使这种狭隘意义上的为己利他成为现实。

所以,也许为己利他真的只是假设而已。

爱情可以给人幸福感,亲情只会给你安全感,但给不了你幸福感。

我一直认为爱情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其次才是亲情和友情!为什么?因为人的生命其实只有短暂的三步:第一步是生命诞生;第二步是追寻与享受爱情;第三步是生命结束。这很好说明了人类活着的本质意义是因为人间有爱情这么一个伟大的东西!

亲情,是由血缘带来的,无论矛盾多大,最终都会谅解。

你可以不认父母,但客观上他们依然是你的父母,不是你主观上认不认,才决定亲情关系;但爱情却非常脆弱,有时候也许是一次错误,一句骂言就能结束一段爱情,这说明,亲情不需要维护也拆不散,但爱情却需要一辈子呵护的,因为稍有不慎就会消失!

亲情通常在我们小时候最为突出,因为父母与兄弟姐妹是一个家庭的成员,所以彼此很亲近;但当我们成年,我们都要组合各自的家庭,这个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开始追求自己的家,兄弟姐妹们的那个家也随着追求爱情而解体。

当爱情与亲情发生矛盾时,我们大部分人会妥协于亲情,却失信于爱情,这是非常愚蠢的!与父母大吵一架老死不相往来,你们的亲情事实无法改变,但如果你偏向于亲情而怠慢爱情,你爱的那个TA就会心凉,从而与你分道扬镳!

亲情,只是陪伴我们长大,爱情却陪伴我们终身!

亲情,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有,但爱情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有亲情但没有爱情,有温暖但没有幸福感;有爱情但没有亲情,并不影响生活和情感质量!

所以,在我们中国,由于过于看重亲情而忽视爱情,导致很多家庭名存实亡!很多夫妻明明没有爱情,但因为孩子的亲情关系而继续凑合着过日子;有的人孤独遗憾一生,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当母亲与自己的妻子产生矛盾时,作为儿子和丈夫,你到底应该袒护谁?当然是妻子!因为在这个家庭中,只有妻子是一个完全没有血缘的外来人,这个时候她最需要丈夫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如果你选择站在母亲一边,你的妻子毫无疑问会离开你。

选择袒护妻子之后,你可以私下里与母亲解释,容易获得父母的谅解;而选择袒护母亲而得罪妻子,你根本就没有解释的机会!所以,爱情更需要十倍乃至百倍的亲情的力量去呵护的。

而友情,是我们活动于社会的一种有别于亲情和爱情的第三种情感,是社会交往和工作中互相理解,彼此帮助的伙伴关系,只要你进入社会,友情会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充实,但有时候过分依赖友情,也会给你的爱情带来危害!

譬如。有不少爱情矛盾,本来是可以轻松解开的,但由于哥们和闺蜜的介入而变得复杂和恶化了,为什么?因为我们在亲情和爱情中,都能袒露和正视自己的优缺点,但在友情面前,我们有时候会刻意掩饰自己,譬如,朋友之间暗地里的攀比和炫耀,某些难以言说的尊严等!

亲情,不是你想结束就能结束的客观存在的情感;爱情,不是你想拥有就能拥有的稀缺情感;友情,不是非有不可的社会情感,三者之间的权重关系应该是:爱情绝对是第一位,其次是亲情,次之是友情,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衡量一个人对待人生的态度。

当前学生存在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学习,第二个是心理,第三个是生活。学习问题,顾名思义学生时期应当以学习为主,但是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经常旷课,玩手机打游戏,多媒体教育课程里,学生却都是“空心学生”,空心学生是指身体在教室,心思却在外面,在手机里,这类学生写作业有个明显特征,做什么题型都不会,看上去安安静静的,老师家长都走不进去内心。学生心理问题是阻碍学生学习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校学生很多都是留守儿童转变过来的,心理年龄不成熟的情况下,对性对情感问题没人引导,不少学生步入早恋的陷进,或者遭遇校园欺凌,却没能引起家长老师的关注,最终草草结束自己学习生涯。生活问题是学生课余时间的社交问题,时间虽然不多,但是学生真的需要社交活动来满足他们内心对事物的看法,如果老憋在心里,找不到宣泄的出口,那么生活问题很难得到解决,也很难成长起来,出了学校,除了会学习,为人处世一窍不通,步入社会就会很容易得罪人。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过钱不够花,时间不够用的问题。尽管自己也想通过攒钱、或者进行时间规划来改变这种状态,但是往往收效甚微,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难道贫穷和忙碌真的无法改变吗?文章来源@鸟窝读财

在《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一书中,作者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将这种现象解释为稀缺。穷人缺钱,忙碌之人缺少时间是常态,他们习惯了贫穷或者忙碌状态下的思维方式。即使给穷人一笔钱,或者给拖延症患者一些时间,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感觉时间不够、缺乏金钱、缺少关爱都是稀缺现象。稀缺可以使我们集中精力去解决当前的事情,比如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会集中精力去解决当前问题;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会精打细算。但是稀缺也会使我们太过于专注眼前的事,不容易想到身边其他的事或未来的事。

一个中年男子心思全在事业上,总是对孩子不管不顾。虽然他很想抽出时间陪陪孩子,但是事业俘获了他的大脑,除了工作,其他事情都被忽视了。

对于穷人来说,他们更愿意把钱花在解决当前问题的事上,比如维持日常生计,改善饮食,或者用多年的积蓄买房买车等,因为他们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而对于富人不一样,他们可以更多地把钱花在旅游、提升自己,享受生活上。

所以金钱的稀缺会使人的视野、格局受到限制。当一个人正在思考问题或者忙于工作,突然被打断时,情绪很容易失控,尽管发脾气的原因不值一提。如果一个职场青年工作中满脑子想着如何筹钱支付房租,那么他的工作效率也会大幅下降。

如果卡里面的钱不够当前消费,就会通过刷信用卡的方式利用未来的“收益”来满足当前的“支出”,而未来的支出如何解决就很容易被忽略了。

当周末打算陪孩子去图书馆时,领导突然打电话说有件特别重要的事情要处理,那么就只能优先处理工作的事,不得不跟孩子说下周再陪你。

所以稀缺会使我们借用未来的时间、金钱,或者产生短视。我们会在有限的金钱或者时间中权衡思考,做出当前最需要解决的行动,即使行动不一定是理智的。

稀缺陷进是稀缺状态下的某种行为会造成另一种稀缺状态的产生。就信用卡消费而言,虽然我们非常清楚这种行为虽然解决了当前经济压力,未来某一时点仍然会面临这个问题,但是只是知道会发生,无法真切地感受、体会。所以未来的事件不会像当前的事件一样俘获我们的注意力。当未来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我们也会采取同样的方法,继续刷信用卡消费。

社会阶层难以跨越、计划好的事情一拖再拖……很多现象都是陷入了稀缺陷阱,难以改变当前的状态造成恶性循环。如果想要跳出这种恶性循环,就要弄清楚到底为什么会产生稀缺,才能更好地去解决这些问题。

刷信用卡是因为当前没有充足的资金可以消费,不能按时完成计划是因为没有充足的时间或者不能合理规划时间。

金钱与时间总是有限的,但是大部分人在资源充裕时,选择享受余闲带来的满足和快乐,而不是为以后可能发生的稀缺留有余闲。在时间充裕的通过玩游戏、刷短视频消磨时间,刚发工资的时候过度消费等。一旦当自己的时间或金钱不够用时,就会降低效率或者透支未来。

原生家庭是社会学中的概念,指的是子女未婚之前与父母生活的家庭。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对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自律能力会产生重要影响。如果父母情绪暴躁、经常吵架,孩子就会缺少信任感和安全感,产生情感稀缺。

《荀子劝学》里有这么一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意思是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会变得和土一样黑。生活在小县城的学生和生活在大城市的学生认知也是完全不同的。小县城的学生考上一所名校要比大城市的学生困难的多,因为大城市的学生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他们的父母、老师、同学普遍接受过更好的教育,而且资金相对富裕,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能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其实贫穷并不可怕,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才是最可怕的。曾经有位就职于某企业分公司的同事小张,刚毕业一年还没有女朋友。领导想安排他去北京分公司借调大约一年时间,租房费用由公司承担,其他福利待遇不变。但是小张考虑到北京生活压力太大,而且离开这么长时间回来后是否能继续工作等原因,拒绝了领导的安排,领导只好安排了单位另一个女生。不到半年时间,由于公司组织架构调整,北京分公司变成总公司,借调去的那位女生也顺利留在了总公司,有了更好的发展平台。而小张由于失去领导的信任,不久后就离职了。小张因为工资压力产生短视,不愿意改变当前的生活状态,最终不仅收入没有提高,而且不得不换工作。

尽管一些原生家庭条件较差,无法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成长环境。但是孩子在思想品行上受到正确的引导,能够意识到努力学习是改变现状最有效的办法,所以很多穷人的孩子在学习上更加努力,考上了不错的大学,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阅历=“阅”+“历”。所以提高阅历不仅是通过书本或者其他渠道获取知识技能,而且在成长经历中,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事情的能力。

我们认为年龄越大,经历的事情越多,阅历就会越丰富。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多沟通交流、参与实践等方式感受他人的内心世界和成长环境,提升自己的阅历水平,从而提升自己的认识深度与广度。

以我自己为例,我的本职工作是财务,但是同时从事写作、保险营销的工作。财务工作要求我必须掌握专业的财务技能,比如税收法规、会计制度、保险精算及数据分析等。写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学知识储备和写作水平。而保险营销需要关注保险产品和沟通表达能力。这些工作经历以及在工作中学到的技能,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阅历水平。最终多份工作带来的收入不仅会很好地解决“金钱稀缺”问题,而且合理地进行时间管理,也不会陷入“时间稀缺”陷阱。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遭遇:

说好带父母出去旅游,一直没有时间?

打算考一个证书,每天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学习效率太低?

或者本来打算专注去看一本书,总是不在状态,无法集中注意力?

这些现象除了跟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有关外,还在于不能合理安排时间,分配资源。

在时间管理四象限中,我们把事情分成四种:重要且紧急的事,重要不紧急的事,不重要不紧急的事,紧急不重要的事。

毫无疑问,重要且紧急的事我们必须优先完成,而且应该留有够的资源。

但是对于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因为资源相对充裕,很容易因为拖延而耽误。比如健身,考取证书等。感觉自己身体状态不行了或者考试时间快到了才开始行动,结果把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变成重要紧急的事情。

所以要制定合理的规划并且能够付诸行动。一方面要把这些计划放入到关注的视野当中,这样才会真正重视起来。如果我没有成功考下这个证书,就可能面临被辞退,自己才会认真去学习。另一方面,设置频繁的截止日期比单一的截止日期更有效。比如一年以后计划体重要减20斤,那么按月制定更精确的目标更有利于去行动。

紧急不重要的事情也会使我们陷入稀缺状态。但是这些事情要考虑是否有必要去做?能否交给他人帮忙?或者自己找到规律更有效地完成,而不是频繁地从一件紧急的事情转移到另一件紧急的事情中,占据我们太多时间。

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往往能使我们身心得到放松,所以在资源充裕的情况下不能在这些事情上花费太多时间,而是要为稀缺腾出一定的资源。比如刚发工资时,不要过度消费,而是量入为出,保留一定存款应对突发事件。晚上休息时可以对当天工作情况进行反思以及对第二天的工作进行安排,免于第二天工作时陷入整日混乱忙碌之中。

总之,合理分配时间,在紧急度和重要度之间实现有效平衡,才能高效地完成任务。

既然稀缺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余闲,那么就要在资源充沛时做好充分的准备,留有足够的余闲。大到国家、企业,小到个人,树立危机意识可以帮我们走的更远。

任正非在《华为方法论》一书中写到:危机感是是一种心理状态,其存在不一定是事实的逆境和困境。聪明的个人、聪明的企业家,都善于在逆境下勇敢面对危机感,又善于在顺境中保持忧患意识,是自己能够坚持不懈地区努力。所谓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就是这个道理。

危机意识要求我们做好最坏的打算。很多家庭会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给孩子买终身商业健康保险。虽然发生重大疾病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一旦遭遇不幸,保险赔付可以使一个家庭免于遭受重创。而穷人愿意购买保险的人更少,因为他们太专注眼前的生活状况,不相信保险,而且对未来存在侥幸心理。如果发生意外只能自己承担,就会掉入稀缺陷阱,摆脱贫穷更加困难。

生活中提前制定备用方案是应对危机的有效方法。在办公室留一把家里的钥匙,就可以避免钥匙丢失或者锁在家里的情况。重要的资料提前备份,才不会在资料丢失后造成太大损失。包里面经常放上雨伞、充电宝等日常用品,就不会在下雨或者手机没电时感到无助。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才能无不为。这句话是说知识经验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而修道之人就要有所舍弃,舍弃到一无所有时,就达到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境界。如果一个人总是被琐事、成见、仇恨缠绕,就没有空间去思考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从而受到稀缺心态的负面影响。

《断舍离》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要被物欲过度拖累而迷失本心,不要被生活中的杂物挤占太多空间,不要被心中的执念影响现在或者未来。需要整理的地方不只是卧室、办公桌,还有我们的大脑。不要被不切实际的幻想冲昏了头脑,而忽略了现实中努力的结果。过去的感情和人际关系该放弃时就不要优柔寡断,清空无用的思维负担,把心思用在真正感兴趣或者有意义的事上,才会发现到底什么才是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东西。文章来源@鸟窝读财

2006年8月19日,广州33名婚姻家庭指导师领取了资格证书,其中二三成人期望进入这个行业。据了解,目前婚姻家庭咨询指导的收费标准在每小时300至800元之间。

 在美国平均每500个家庭就拥有一名婚姻家庭指导师,而在我国这一行业才刚刚起步。昨日,广州33名婚姻家庭指导师领取到资格证书,也再次把“婚姻是需要经营的”这一理念置于大众视野。

   2/3学心理1/3学法律

 首批女性居多,多是白领,30岁至40岁之间的比较多,大多已婚。19日,广州第一期婚姻家庭指导师培训班33名学员结业,女性居多,有5名男性学员。他们来自于社会的各个行业,律师、保险、公务员、会计等,多是有着稳定收入的白领阶层,年龄以30岁至40岁之间居多,且大多为已婚者。

 培训教材的编写者郑凯之说,培训的课程三分之二侧重于心理学方面,三分之一侧重于法律方面,共120个学时,要学习80万字左右的专业知识。郑凯之强调,婚姻家庭指导师还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而指导师本人的人生阅历对其工作也有很大帮助,因此婚姻家庭培训师的报名资格要求学历在大专以上,并且工作年限在三年以上。

 据了解,目前婚姻家庭指导师咨询指导的收费标准在每小时300至800元之间。上海的咨询价格达到800元每小时。但由于目前婚姻家庭指导的市场还不成熟,目前,指导师多是挂靠在心理咨询机构等,并多以志愿者的形式开展婚姻指导工作。

  台湾学员专程来穗想将认证引入宝岛

 从事十多年涉外婚姻工作的蔡**表示,台湾省没有此类专门的培训和认证。

 据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的负责人李嵘介绍,在婚姻家庭指导师的一期学员中,有60%的学员都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婚姻质量而来的,只有20%~30%的人是期望进入这个行业:“随着社会对这一职业的认同,进入这个行业的人会越来越多。”

 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仇**结婚十多年了,她对自己的婚姻生活很满意。在丈夫的支持下报考婚姻家庭指导师,最初是出于兴趣,随着学习的深入发现“不知不觉对自己的婚姻也有帮助”。她认为,在婚姻生活中,尤其是情感比较细腻的女性一方,幸福的婚姻生活更能让她们自信和快乐。

 从事十多年涉外婚姻工作的蔡**是专门从台北赶到广州的,她和先生两个人同时拿到了婚姻家庭指导师的资格证。对于自己的婚姻感到很满意,而由于职业原因更关注他人的婚姻质量,蔡**希望所有人都能在婚姻出现小问题时得到及时治疗。

 蔡**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海峡两岸消费者保护权益协会”的主任委员,因为台湾省没有此类专门的培训和认证,目前,她正努力将婚姻家庭指导师的这一认证引入台湾省,“希望帮到更多的人,婚姻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

   指导师走进社区将提供专业服务

 广东省妇联表示,将考虑请婚姻家庭指导师参与妇联工作。李嵘称,这一新兴行业的市场还不成熟,需要人们的了解和接纳,所以目前并没有婚姻家庭指导师开办自己的工作室,“但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据介绍,该中心已经与越秀区洪桥街道办事处建立联系,先期通过开办讲座的形式向市民介绍婚姻家庭指导师,帮助市民解决婚姻问题。今后将建立每周定时办公制度,届时,婚姻家庭指导师将以志愿者的身份逐步进驻广州市各大社区。

 广东省妇联宣传部部长杨建珍对此表示,帮助人们解决婚姻困扰,仅有妇联的力量是不够的,非常欢迎具有专业知识的婚姻家庭指导师介入,此后,将寻求合作模式,请婚姻家庭指导师参与到妇联的工作中。

  相关链接

   贵州省婚姻家庭指导师奇缺需要2万只有1个

 记者日前从贵州省有关部门获悉,我省有了首位婚姻家庭指导师,从此填补了我省在这方面的空白。据介绍,由全国妇联和中国国际婚姻家庭协会推出的婚姻家庭指导师资格培训,是国内首个婚姻家庭指导人才方面的培训项目,贵州仅有一人参加并顺利取得了指导师资格。

 作为新兴职业,目前我国的婚姻家庭指导师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具有专业素质的专业人才不足5000人,也就是说每30万人才有1名婚姻家庭指导人员。据机构预测:我国今后至少需要100万名专业的婚姻家庭指导师,而我省至少需要2至3万人,在此之前,这都是由心理咨询师和律师代替相关工作。作者:姚东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481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