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花灯剧的云南花灯剧说明

云南花灯剧的云南花灯剧说明,第1张

首先,从剧目上看,传统的花灯剧目,多为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的“三小”戏,一般反映农村中生产劳动、婚姻爱情、家庭伦理道德的戏居多,许多剧目,如《迎春》、《探干妹》、《大茶山》等等,从剧本的内容到唱词、道白,都有浓烈的云南乡土特色。

第二,由于花灯长期以来,在云南省广大的汉族聚居区和汉族、少数民族杂居区广泛流行,各地的方音土语、风俗民情、音乐曲调等等的差异,形成了云南花灯的许多支派。如昆明花灯、玉溪花灯、楚雄花灯、建水花灯等都各有自己的一些特点。昆明花灯,较多地保留了明清小曲;玉溪花灯本子戏较多;楚雄花灯民歌小调较多;建水花灯从音乐到唱词、道白,都吸收了一些彝族的东西。

第三,与第二点相关联的是,花灯音乐曲调的来源相当广泛。建国以来搜集到的上千首曲调,大体上就有这么几种情况:一部分是明清小曲传下来的;大量的是一些民歌小调;一部分是从云南洋琴、宗教音乐及民族音乐中吸收来的;还有的是从兄弟省市的一些剧种中移植来的。多种来源的曲调,一经花灯吸收,由于它的演唱习惯、润腔方法,结合它的舞蹈、戏剧节奏、云南的方言语音,就形成了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花灯音乐。第四,表演上的突出特点是载歌载舞。云南群众过去也称花灯演唱为“崴花灯”,甚至有“不崴不成灯”的说法。可见“崴”在花灯舞蹈中占有重要位置。当然,同样是崴,生、旦、丑各有不同,要崴出人物性格特点来。除崴以外,花灯的舞蹈还有转、跳、扇花、手巾、鼓舞、龙舞、霸王鞭、灯笼舞等数十种。 花灯剧目约200个左右,分为3类:①花灯歌舞,有《小邑拉花》等:②花灯小戏,有《打鱼》、《打花鼓》、《红宝回门》等;③花灯大戏,有《蟒蛇记》、《白扇记》等。经过整理的具有代表性的剧目有《探干妹》、《游春》、《刘成看菜》、《闹渡》等。现代戏代表剧目有《依莱汗》等。

徐嘉瑞的《云南农村戏曲史》把较早的花灯剧称为“旧灯剧”。它较多地保留了明清小曲,唱词多为长短句。大约在本世纪30年代前后,以玉溪花灯为代表的“新灯剧”兴起,从唱本中改编了如《蟒蛇记》、《金铃记》、《董永卖身》等一些剧目,也出现了一些直接反映云南生活的剧目,如《出门走厂》、《双接妹》等。运用了一些新的曲调,如[十杯酒]、[虞美情]、[昭通凋]、[东川采茶]等,革新了一些原来的曲调,如[出门板],[五里塘]等。“新灯剧的唱词,多为整齐的10字句、7字句,曲调、剧目,都更通俗易懂,更接近当时群众的生活,戏剧性增强了,角色行当也比“旧灯剧”有了发展。因而很快风靡一时。

1940年后,花灯出现了专业剧场,为了适应剧场演出的需要,大量从滇剧移植剧目,出现了所谓的灯夹戏时期。对花。灯的服装、化妆、表演等方面的戏剧化,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则使花灯脱离了农村,而趋于市民化。当然,农村中的花灯,仍在那里以业余的形式,缓慢地发展着,甚至到今天,我们还可以在一些山区农村,看到较为古朴的花灯演唱。

新中国建立初期,成立了昆明人民灯剧团,排演了《小二黑结婚》等反映新生活的剧目,在花灯唱腔、表演的革新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1954年,建立了云南省花灯剧团。在这前后,许多地、州、市都组成了专业花灯剧团。花灯艺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省花灯剧团曾于1959年、1965年先后到北京演出,该团的部分同志,还参加过赴缅甸、老挝及马里、加纳等一些国家访问演出。

新中国建立前后,活动在舞台上的著名花灯艺人有李芹、李永年、熊介臣、张万育、薛国兴等等;新中国成立后,艺校、剧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花灯演员,大大充实了演员队伍,其中如史宝风、袁留安、黄仁信、张兆祥、张琼华等等都是在群众中较有影响的。 2004年10月19日,新编古代花灯剧《金碧坊》在艺术剧院上演。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师生们,以全新的方式将金碧坊古老的传说重现在舞台上,让观众重温了那段久远的历史。

《金碧坊》讲述的是清康熙二十六年木匠曾石楠立志重建几经战乱,惨遭焚毁的金碧二坊,不料却飞来横祸,突然成了罪犯的故事。序幕拉开,一幅老昆明的市井旧貌:老街坊、市井、商铺、拱桥、来来往往的人群,各式各样不停的叫卖声便让现场观众吃了一惊,都发出“太逼真了”的感叹。随着剧情的推进,金碧二坊遗址的沧桑,临街商铺的繁华,东西寺塔周边居民的生活,楼旁的歌舞生平,民间灯班姑娘轻盈秀丽的歌舞,尤其是老昆明那原汁原味的花灯演唱,传统的伴奏,既优美动听又熟悉亲切。偶尔出现市民唱的民歌,走在大街小巷的小贩们悠长的叫卖声,茶楼酒馆店小二清亮的吆喝声,都把现场观众的思绪带入了那久远的老昆明城中。而演员们精彩的表演,也将那段久远的历史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另一代表作花灯歌舞剧《破四门》是云南地方花灯的又一点睛之作。融合叙述性、歌舞性为一体,曲调优美,欢快流畅。该剧于1956年参家加了全国举行的文艺汇演,受到了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接见

  小时候,经常会做梦,大多是梦见被蛇追赶。我就拼命地跑啊跑,但是无论我怎样跑,无论我跑得多快,就算跑到精疲力竭,那蛇总还是在我脚后跟后边两三尺远,好象挂在我脚后跟后边的一截麻绳一般,我无法摆脱它。麻绳不可怕,紧追在我脚后的麻蛇却恐怖至极。直到我魂飞魄散,从噩梦中惊醒,依然心有余悸,浑身冷痉毂觫。

 或者是梦见掉进密密麻麻的蛇群里,受到群蛇攻击。这大概是因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从小怕蛇,麻蛇身上色彩驳杂不一,倏忽变幻,鳞片寒光闪闪,穿行于草丛林间,经常是见首不见尾,不仅经常吞吐着恐怖剧毒的舌信子,又可以迅速盘缠起身体,箍勒死老鼠等小动物。我见过蛇吞食很大的鱼和老鼠,它的嘴巴可以脱臼,张得很开很大,慢慢的,比它的脑袋大得多的动物,就被它一点点吞食进腹中,它的肚子可怕的鼓胀起来。

 如此,到菜地里去采摘蔬菜,我往往提心吊胆,因为菜地大多在潮湿的水塘沟渠边,而且地边沟渠边往往荆棘丛林蒿草密布,最容易生长和躲藏白麻子蛇,就是“白蛇”,青竹飙,就是“青蛇”,和乌稍蛇。

 我那时已经听过白娘子和许仙的感人爱情故事,还有多情的小青,并且看过演的云南花灯剧《白蛇传》,也盼望自己也有许仙那样的艳遇,也痛恨那可恶的法海和镇压着白娘子的雷峰塔,却很是纳闷:现实中的白蛇和青蛇,怎么一点也不可爱,一点也叫人想不到美丽善良的白娘子和小青呢?

 特别是在潮湿多雨的夏秋季节,我提心吊胆地走过潮湿的地埂沟渠边,不时就会突然看见草丛倒伏波动,继而听到蛇爬行的唰唰声,我瞪大眼睛,急切四顾,匆匆四顾,真是心惊胆战,心胆俱裂。然而突然之间,急切匆忙之间,又魂飞魄散,所以哪里来得及细看,哪里能够细看。蛇又是穿行在杂草荆棘丛中,不容易看清,只能窥见一斑半纹,于是总以为是一条巨蛇袭来,于是魂飞天外,甚至晕倒在地。

 因为惧怕蛇,所以我那时经常怀恨父母亲,我还那么小,那么害怕蛇,他们却总要我远到经常不见人影的村外去采摘蔬菜,还总是要我去沟渠水泉里汲水浇菜地。

 那时,小伙伴们经常相互传说,相互惊吓恐吓,说我们村后巨木高树密布的深山里,冷风箐,秧田湾,穆家大地一带,有巨蛇,有大蟒蛇,可以一下子就把一只羊或者一头牛吸进口里肚子里去,说是它平时躲在山箐里的深洞中,肚子饿了就爬出来吸食牛羊。它一爬出来,所过之处,巨树剧烈摇动,甚至被它的尾巴刷断,风剧雨狂,飞沙走石,乌云滚滚,昏天黑地。往往是胆子稍微大点的孩子,绘声绘色地瞎编这些故事来吓唬更小的孩子。不过,由于他们自己也还小,所以他们自己,往往也相信自己编造的故事。说,这是上山放羊的大人某某和某某,和上山砍柴的某某和某某亲眼看到过的,亲眼看到过它——大蟒蛇、巨蟒,它的身体有水桶粗,甚至可能比水桶还要粗,有大盆那么粗,有几十米长,它的眼睛比灯泡还要大,甚至有大碗那么大,它轻轻一吸气,就把一只羊或者一头牛吸进它肚子里了。

 我们这些更小的孩子,常常被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心惊胆战,晚上还会从有关麻蛇巨蟒的噩梦中惊醒。

 其实,估计是大人们上山放牧牛羊或者砍柴时,小孩子们要撵大人们的路,大人们嫌带上他们太麻烦,所以编造出“深山里有大蟒蛇,有巨蛇”的故事来吓唬小孩们。

 中国神话传说中,有一个女娲造人的故事,她抟黄土造人,才有了我们华夏民族。这女娲就是人面蛇身,也就是美女蛇。如此说,是蛇造了人,人类的始祖就是蛇,或者说人类始于蛇。蛇生育能力强,人类崇拜她的生殖能力,于是把她神化,说她创造了人类。其实,蛇的身子线条流畅迷人,确实很似女子的身材,现在形容女子身材迷人也还说“水蛇腰”。

 国人还崇拜龙,奉这虚无的龙为吉祥物之一,但是龙就是蛇身,身上有鳞甲,色彩驳杂,寒光闪闪。如此,虚幻的龙,神秘的龙,就有了一些实在感。

 小学时生活于乡村,忙碌而又缺乏文化的父母,根本撂荒了我们幼小的心灵,我们内心极其饥渴,干渴,渴望精神滋养,感情交流,于是,小小的我,内心孤寂至极的我,很盼望自家的院子里也能躲藏着鲁迅美文《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中常妈妈故事中讲的那种美女蛇,或者《聊斋志异》故事中讲的那种会来陪伴书生读书,叫或者勾人魂魄的美女蛇,她大胆地,冒着生命危险地爬上我们家古藤盘结的墙头,露出一半脸子,冲我很妩媚很勾魂地一笑,甚至偷偷地唤我的名字,虽然我知道,一答应她,我的魂魄可能就会被她勾去了,我也许就死掉了,但是因为她的美丽,她的温柔,她的妩媚,她的不顾一切来叫我,我是很愿意答应她,不理大人们和其他孩子的告戒答应她的。我那时不怕她,却把她想象成一身温柔温暖,满腔柔情温存的美丽女子。真的是童心可爱,童年孤寂啊!

 有一句骂人太懒的话叫“懒了烧蛇吃”,其实没有道理,懒惰的人,绝对不可能还有蛇吃。捕蛇很不容易,不仅需要勤苦,还要胆量,敢于冒生命危险。

 柳宗元在著名散文《捕蛇者说》中写道“赋敛之毒有胜是蛇”,看来还有比蛇更毒的东西,但是人们往往更害怕蛇,很多人见而必欲打杀之。

 我在无意之中,吃过蛇。那是童年,经常饥肠辘辘的我们,只要闻到饭菜香,特别是肉香,常常跑到祖父母家去动碗动筷。祖父母为了生活方便,独居一房起居饮食。有一天下午,我们闻到祖父母家飘逸出浓浓肉香,鸡肉一般的香,以为是鸡肉,偷偷溜进去,揭开锅盖一看,真的很像鸡肉香,于是赖着挨着不走。等到祖父母摆碗吃饭,只好给了我们碗筷。我们等不及祖父母宣布开席,已经开始动碗动筷。吃完一锅肉,又喝了些汤,唇有余香,馋意犹未竟,咂咂嘴唇,于是追问祖父母是不是杀鸡吃,是什么肉那么香。祖父母欲言又止,支支吾吾,最后只好告诉我们是蛇肉。我们一听,想到恐怖的蛇,肠胃里马上翻江倒海,急切跑出屋门,一下子就吐了一地,肠慌里肚都差点吐出来。

云南花灯剧院演员工资为13万至22万。根据相关信息显示,云南省花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风西路81号云南省花灯剧院办公楼,成立于2012年4月11日,目前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是文化艺术产品生产、演出、咨询、策划、交流,文化经纪,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其他相关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销售。

云南花灯戏作为花灯戏的一个分支,有着许多自己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它的表演形式、花灯的歌舞、花灯的音乐都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和魅力。

云南花灯戏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演出方式遍地撒,也就是演出不择地方。早期的花灯演出曾被称为过街灯、院坝灯、坝坝灯,非常自由随便,演出的班子也容易凑,所以花灯戏班在开始时,被称之为逗凑班。

二是贴近生活。花灯观察与表现生活的角度比起许多大型剧种与生活的距离也要近得多,因此它的内容男女老幼都懂,演唱的技艺也容易学会。在民间有俗语和顺口溜说:

头上梳鬏的会听,脚上糊牛屎的会唱。说我们的事,打我们的卦,唱我们的歌,用我们的帕。

云南花灯戏这种采取近距离对待生活的表现手法,使花灯的生活气息比较浓厚,它所反映的农村生活和市民生活古朴天真,关注农村及市民生活,体现了花灯观察生活别具慧眼的特点。这一特点适应了人们直率真情的表达。

三是花灯的音乐兼收并蓄了许多民歌小调,形成了许多支派。花灯有史以来就在云南广大汉族及少数民族杂居区广为流行,由于受到各地方言土语、风俗民情、音乐曲调的影响,形成了昆明花灯、玉溪花灯、楚雄花灯、建水花灯等许多支派。

昆明花灯较多地保留了明清小曲,玉溪花灯的本子戏比较多,楚雄花灯吸收了许多民歌小调,建水花灯的音乐和唱词、道白,他们都与当地彝族的民间语言及艺术有关系。另外,花灯的音乐多半是小调,音节规整、轻快、跳跃,有很强的动感,这与花灯剧载歌载舞的特点是一致的。

四是花灯音乐曲调的来源相当广泛。从搜集到的上千首曲调中可以看到,花灯的音乐曲调一部分源于明清小曲,大量的是源于民歌小调,还有的是从云南扬琴、宗教音乐及民族音乐中吸收的。

此外,还有一些是从兄弟省市的剧种中移植的。由于花灯吸收了多种来源的曲调,加上自己特有的演唱习惯、润腔方法,再结合花灯舞蹈、戏剧节奏及云南的方言土语,使花灯音乐具有了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特征。

五是云南花灯歌舞表演多。首先是载歌载舞,无论大戏小戏,花灯舞在剧中都占有较大比重,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一套表演方式。同时,为了很好地表现情节、人物,舞蹈中还有许多从生活中提炼的舞蹈动作。比如《夫妻打鱼》剧中的玉花扇划步、鲤鱼穿江,《乡城亲家》剧中人物何大发的跺蹲乌龙伸腿等。

在云南花灯表演中,歌舞占了很大比重。花灯的“歌”包括唱和打岔两部分,很少说白。“打岔”就是有韵的说白。老灯中很少有不押韵的道白,因此歌和舞就很容易在节奏上统一起来。

除了上述这些特点外,云南花灯的音乐是它区别于其他剧种的主要标志之一。

云南花灯音乐的结构短小,多为上下句或四个乐句组成的单乐段。音乐的节奏鲜明,流动性较强,乐句之间很少有较大的停顿,多从板上起句,在眼上落句。速度一般为中速或小快板,情绪明快、活泼、潇洒,旋律优美。云南花灯音乐的调式多为徵调式和羽调式,其次是宫调式和商调式,以五声的乐曲为主。

云南花灯的伴奏乐器有胡琴、月琴、三弦、笛子等,后来又增加了琵琶、扬琴等民族乐器,有的地方还使用了某些少数民族乐器。

云南花灯的剧目也有自己的特点。其剧目大约有200多个,分为花灯歌舞、花灯小戏与花灯大戏3类。较有影响的剧目有《探干妹》、《游春》、《刘成看菜》、《闹渡》等。云南花灯戏演出的许多剧目,都具有朴素单纯、健康明朗的民间艺术特色,充满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气息。

花灯戏的传统剧目不多,除去灯夹戏时期移植过来的滇剧剧目,共有两百出左右。其中,花灯歌舞剧目有《十大姐》、《大头宝宝戏柳翠》、《踩连厢》等,花灯小戏剧目如《三星贺寿》、《红回门》等。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大力整理传统剧目的同时,还新编了大型花灯戏《依莱汗》等近百个剧目。

云南花灯戏比较有名的代表剧目有《芦花记》、《小二黑结婚》、《金碧坊》、《依莱汗》、《梭椤寨》等,很具有代表性。

《芦花记》又名《鞭打芦花》,是云南花灯戏较早演唱的一个传统剧种,讲述的是孝子闵子骞的故事。闵子骞8岁丧母,后父亲续娶后妻姚氏,并又生下了闵革、闵蒙两个孩子。继母疼爱自己亲生的儿子,对幼小的闵子骞横加虐待,但闵子骞诚实敦厚,毫无怨言。

有一年临近年底,父亲驱牛车外出访友,让3个孩子跟着。闵子骞赶着车,当走到一村庄时,天气骤变,寒风刺骨,子骞战栗不已,手指冻僵,将牛缰绳和牛鞭滑落于地,牛车翻倒在路边的沟地里。

闵子骞的父亲特别生气,以为闵子骞真的像继母所说的那样懒惰,非常生气,拾起牛鞭怒抽闵子骞。不料鞭落处绽露出芦花,芦英纷飞。其父见状,惊奇不已。

这时,饥寒交迫的闵子骞已经晕倒在雪地里,其父撕开子骞的棉衣,见尽是丝絮,这才恍然大悟,知道是后妻虐待闵子骞,忙脱下自己的衣服裹住子骞。返回家中后,其父举鞭抽打后妻,并当场写下休书。

苏醒过来的小子骞却苦苦哀求父亲不要赶走后母,他诚恳地对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意思是休了后母,自己和两个弟弟有可能落入另一个后母的手里,两个弟弟将来也会像自己一样受苦。父亲听了子骞的话,觉得非常有道理,放弃了休妻之事。继母深受感动,她痛改前非,从此对三个孩子一样看待。

《小二黑结婚》是新中国建立初期,昆明人民花灯剧团成立后排演的反映新生活的剧目。在当时排演时,在花灯的唱腔、表演方式的革新方面,花灯剧团都做了不少尝试。《小二黑结婚》讲述了发生在解放区的故事。

二诸葛和三仙姑是刘家峡的两个有名的人物。二诸葛叫刘修德,抬脚动手都要论个阴阳八卦、黄道黑道。有一年春旱,好不容易下了点儿雨,二诸葛掐指一算说:“今日不宜栽种。”

结果,错过了播种的好时机。不宜栽种就成了二诸葛的忌讳。三仙姑是于福的老婆,整日装神弄鬼,曾经在下神给金旺爹问病时,趁着空子偷偷告诉女儿:“灶上煮的米烂了。”

不巧恰被金旺爹听见。于是,米烂了便成了三仙姑的忌讳。三仙姑当巫婆足有三十年了。她年轻时风流俊俏,公爹看不惯,赶走那群常来耍贫嘴的小青年,媳妇却一病不起,请了神婆才见好。三仙姑从此便设香案下起神来。小青年照旧往来不断。

30年后,三仙姑已人老珠黄,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绣花鞋、镶边裤拢不住青年的心。虽说家中依旧热闹,但大家的心思却只在她儿女小芹身上,三仙姑不免心生嫉妒。

小芹18岁,乖巧伶俐,比她娘当年还漂亮,而人却十分正经,金旺兄弟都曾讨过没趣。

金旺一家是这儿的一窝虎,横行霸道,抗战时就做了不少坏事。打垮溃兵土匪后,村里没人愿意当干部,胡乱选了金旺做村政委员,兴旺做武委会主任,金旺老婆做妇救会主席。兴旺见小二黑有趣好玩,就提名他为青抗先队长。二诸葛不乐意又无可奈何。从此,金旺兄弟更是无法无天。

小二黑是二诸葛的儿子,在反扫荡时打死过两个敌人,人又长得精神,人见人爱。虽没上过学,跟着爹也读了不少《阴阳宅》之类的书。他聪明伶俐,18岁了,大家还把他当小孩儿逗,常说“不宜栽种”的话。小二黑脸上挂不住,见人就躲,再也不信八卦阴阳了。

小二黑和小芹相好已经两三年了,可二诸葛忌讳多,不同意,硬是为儿子收了个八九岁的童养媳。小二黑却不认账。

金旺兄弟对小芹怀恨在心,故意找茬儿,说小芹勾引小二黑,为此召开斗争会,武委会这边斗小二黑,妇救会那边斗小芹。幸得村长是个明白人,说小二黑是出于真情,谈恋爱不犯法,童养媳不算数,这一场争斗才了结。

斗争会后,小二黑和小芹的事便公开了。三仙姑嫉妒小芹,要真是二人结了婚,她跟小二黑就连句笑话也说不得了。于是急急忙忙为小芹找婆家,终于收了一个退伍军官的礼帖,认为了却了一桩心病。小芹哪里肯依,她说:“谁收了人家的东西谁跟人家去!”

说完就去找小二黑商量对策。哪知兴旺等人早有预谋,他们从暗地里跳出来,大喊捉奸“拿双”,并把二人捆了起来。小二黑理直气壮,毫不胆怯。

儿子被捕,二诸葛心神不定,又是占卜又是掐算,悔不该小二黑当什么队长,招此大祸。第二天一早,他便赶往区里,路上得知儿子被放,金旺兄弟被捕在押。来到区里,听说上边允许儿子和小芹结婚,便满心不痛快,说乡间七八岁订婚多着哩,请区长恩典恩典,说他俩命相不对,是一辈子的事。可是,这里是民主政府,新社会主张婚姻自主,他二诸葛不同意有啥用?

三仙姑对女儿并不挂心,直到交通员传她,她才打扮得花枝招展来到区上。她满头首饰、浓妆艳抹,惹得一群妇女指指点点,哈哈大笑。而区长竟把她认作前几天跟婆婆生气的年轻媳妇。偏偏又有人讲出了那“米烂了”的故事,三仙姑羞愧难当,恨不得一头碰死。

小芹当众表示不同意她娘操持的那门亲事。区长吩咐三仙姑把所收的彩礼统统退还。三仙姑只得答应。金旺兄弟被押,人人称快。在群众大会上,村民们纷纷检举二人的罪状。区里根据事实,判处二人15年徒刑。大会后,村干部改选,大家再也不敢投坏人的票了。

三仙姑回来后,对着镜子研究一番,也觉得有点不像话,便改换装束,30年来装神弄鬼的那张香案也悄悄拆去了。二诸葛也在老婆孩子的劝说下,放弃旧业。小芹和小二黑终于结了婚,小两口十分和美,邻居们都说是村里的第一对好夫妻。

卧房里,小二黑学唱三仙姑的“前世姻缘由天定”,小芹则学说二诸葛的“恩典恩典,命相不对”。淘气的孩子们去听房,学会了这两句话,就给两位神仙起了新外号,三仙姑叫“前世姻缘”,二诸葛叫“命相不对”。

《金碧坊》是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创作的新编清装历史剧,演绎了神马、碧鸡的传说。在云南古老的传说中,神马、碧鸡是吉祥、美好的象征。花灯剧《金碧坊》再现了当年老昆明的市井生活,以全新的方式,将金碧坊古老的传说重现在舞台上,且以悬念牢牢抓住观众。

《金碧坊》的故事发生在清康熙年间的1687年。木匠曾石楠立志重建金碧坊,实现民众的心愿,不料横祸飞来,突然成了罪犯。他的表弟潘福来,乘人之危骗取了曾家祖传的图样。知县张廷树心有疑惑,要追查真相,冒着风险为曾石楠做担保使其走出牢狱。知府高志远浮躁轻信,急功近利,委任潘福来当上了重建二坊的主管。还有3个女人搅和在其中,起到或好或坏的作用。

剧中真与假纠缠在一起,正与邪的明里暗里较量,使剧情波澜起伏,悬念丛生,直至最后才一切水落石出。

《梭椤寨》是由云南省花灯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花灯剧,取材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原型。

改革开放之初,云南文山石洞村的彝族妇女任应珍,经过进城卖菜、开办碾米加工企业和兴建采石场而富裕起来。为了报答乡亲,她宣布在村里实行点电灯、碾米、磨面“三不要钱”。但由于种种原因,时隔不到一年,任应珍破产了,又回到文山农贸市场卖菜了。

2008年初,云南省花灯剧团决定采用这个剧本以后,邀请另一位云南本土剧作家马良华加盟对剧本修改加工。马良华与省花灯剧团团长、编导孙晋昆对这个题材作了深入开掘,把该剧的地点从文山移到弥勒阿细人居住的梭椤寨,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展开剧情。

在剧中,创作人员融入阿细人远祖“有猎物,共分割”的遗训,以及阿吉姆从小是孤儿,靠乡亲们哺育成长的身世,阿吉姆致富不忘众乡亲,在村里实行“三不要钱”以后,从县长到村长层层对她加封的情节,赋予该剧较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增强剧情的合理性和阿吉姆这个人物的可信性。

剧中主人公阿吉姆以一己之力,承担了太多的社会责任,终于难以为继。经过反思,阿吉姆最后跪碑谢罪,她用上级奖励的人民币10万元买来桃核苗,建农村生态园,带领乡亲们走上共同致富之路。

总之,云南花灯剧以其突出的地方特色,和唱、念、做、舞中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它质朴而不矫揉造作,健美而又粗犷,具有十分浓郁的云南地方民族特色。

其实从歌词上看不出有明显的方言特征,但是我听这歌整体感觉的确是有点河南豫剧的意思,尤其是“哇”“哇”的。不能说是根据方言创作的,应该说是根据地方戏创作的吧,这得问问刘欢自个儿,当年不是说他的旋律是有抄袭《王大娘补缸》的嫌疑么,换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是模仿。

以下是关于《王大娘补缸》的一些资料:

河南的民歌

《王大娘补缸》是一首边唱边表演的歌舞。是 "补缸人"出场时挑担走圆场唱的,唱一句走几步,每一句后面都加有衬腔(有时衬腔由合唱或乐器奏过门代替)。衬腔篇幅较大,一般都是独立成句。可以说这是一首典型的对应性结构的民歌,它有多重对应关系,如第一、二句之间,第三、四句之间有对应关系,其次,第一、三句与第二、四句之间也都有对应的关系。

小说:民国××樵子作《王大娘补缸》

(俺只看过大概介绍)

说的是有个妖精和某个公子gd上了,又是托塔李天王帅众来捉妖,

结果韦托被女妖精用一个神缸战败,

众神齐出,无一可胜(好像混元金斗啊)

最后还是俺猴子哥把她那个缸给暴了,观音遂收伏妖精(猴子又露脸了!)

京剧:《大锯缸》(一名:王家庄;一名:大补缸;一名:百草山)

孔宣(绿象形脸),《百草山》一剧中的神仙,此剧取材于《钵中莲》传奇。

百草山旱魃化身为王大娘,取死人食罐炼成磁缸施法,观音遣土地幻作补锅匠碎其缸,

破其妖法。大鹏、孔宣、通雀鸟等下界共除旱魃。

花鼓戏:《补缸》

一对修道精怪比武斗法,分别化变成王大娘与箍老塘,一个要补缸,一个寻缸补,终因

六根未尽,难成正果。

江西宜黄戏:

宜黄腔的原始曲调,本源于明末的西秦腔,在明万历年间《钵中莲》传奇抄本第十四出

《补缸》中,有段曲调即标名为"西秦腔二犯",唱词为整齐的七字句,与曲牌体的长短

句截然不同。这种西秦腔在南方流传极广,乱弹腔即是在此基础上而产生的。

泉州木偶:

五十年代中期,曾经沈丹移植《王大娘补缸》(又名《荡妖记》、《补大缸》。“文革

”后期香港飞鹏木偶剧团移植上演),在《紫竹林》一场中,有“鹦鹉白猿戏耍”的一

段表演。剧中动物白猿,后经加工着色之后,即今《驯猴》之猴。

云南花灯剧:

作为花灯剧,则晚于花灯歌舞。从较早的一些花灯剧目的内容看,可以在清乾隆年间成

书的《缀白裘》中找到蓝本。如花灯剧《补缸》、《凤阳花鼓》和《乡城亲家》,分别

源于《缀白裘》第6集的《买胭脂》、《花鼓》和《探亲》、《相骂》;而花灯剧《借亲

配》、《瞎子观灯》则源于《缀白裘》第11集的《借妻》和《看灯》、《闹灯》。由此

推之,作为花灯剧的出现,大约不会早于乾隆时期。因当时正是我国西部的许多民间戏

曲兴盛的时候。

有人就《好汉歌》谱曲的争议所写的文章:

听到《好汉歌》时就立即想到了58年前流行的文明戏《王大娘补缸》(当年都叫《大补

缸》或《锔大缸》,很少叫《王大娘补缸》)……可就从没见他们演过《王大娘补缸》

。文明戏演员大多念过学校而没坐过科班。有文化设武功。而“全本大补缸”却是“全

武行新式开打,斛斗比赛,大打出手”为号召的大武戏。这就要顺便谈谈《王大娘》的

出身历史。

“大补缸”故事出自明代传奇《钵中莲》,写观世音普救众生故事(现保存有万历年的

手抄本)。这出戏特点恰在音乐上。不仅采用南北曲,还采用“山东姑娘腔”、“浩猖

腔”等民间小曲。曾被多种剧种移植(唯独没被文明戏移植)。前一半是喜剧后一半开

打,大概情节是:有个妖怪旱魃成了精,化身为“王大娘”,在世间作恶。神仙要治她

却无法下手,因为她有个磁缸。能隐能显,能大能小。天神再有法力,她只要往缸中一

躲就安全无事。在一次与天神较量时,这缸被巨灵神给打破一个小口。“王大娘”极力

要把这小口补上。观世音菩萨知道了此事,命土地神变化作锔碗匠,借补缸之机把这口

宝缸砸碎。土地神的阴谋被王大娘发现后就引起了一场神妖大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4831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