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一段话。抒发某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忧伤渴望200字左右提示可以描写场面,事物也可以叙说故事
我渴望拥有更多来的关爱自,我渴望梦想能够成真,我渴望……,在作业之余,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天空中慢慢的落下来,听着细雨落在房网上的动听歌旋,我思绪万千,我渴望在新春的小雨中走一走,呼吸大自然特有的新鲜空气,享受这短暂的美好时光,渴望是什么?字典说,渴望是迫切的希望,我认为渴望是一种很强烈的希望,也就像我每次都渴望取得一个好成绩,但是渴望到底是什么?我想,渴望是希望的另一种形式。
2 要一段爱情小故事大概五十字左右
从前有一对情侣,他们很恩爱,很甜蜜。在朋友眼中,他们特别般配!可是有一天,女孩打电话给男孩,但那男孩的手机忘在小店里了,一个女服务员接了电话,说:“喂,您好,我是”还没等服务员说完,女孩便愤怒的挂了电话。到了晚上,男孩已经拿回了他的手机。女孩打给男孩:“我们分手吧,我们真的不合适!”男孩想向女孩解释,可女孩没听!挂了电话,男孩沮丧的哭了,女孩失望的哭了。男孩想:为什么她不听我解释?女孩想:为什么他背叛我?他们就这样分了,他们就这样过了一年!男孩在他们相识的那一天自杀了。
3 故事的我的感情怎么写
从刚开始有这个想法,想要交一个男女朋友的时候,我的感情就一直特别不顺利,
或者是从以前到现在,从没有一段真正的感情开始过,所以对于我来说,感情就是一片荒芜。
4 求一篇感情故事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感情,我只记得在我高中的时侯,我和一个少我1岁的女生非常好,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见面时又说又笑不知从何来的那么多的话由。毕业时就要分手。我俩曾抱头泪流。在分开那段日子里,我是茶不思饭不香。一想起她就痴一痴许久,到晚上难入睡,刚入睡就入梦,梦见和她分手,这时候我一急心里难受,没有言语,浑身战抖,脑子一热下边直流。
5 一段真挚的感情,一个真实的故事!!!
生命中的许多东来西源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年少时和在乎的人分开,嘴上总免不了抱怨和撂狠话,才能让自己走的死心,不后悔。等后来有了一点点年纪,懂得了好聚好散,各安其名的道理,便开始悔恨当初的恶言相向。人大概就是这样吧,年轻的时候总喜欢把不舍放心里,把狠话撂嘴上,等后来懂得了包容和理解,却又遇不到几个可以放在心里的人了。信任很脆弱,得到了就要好好呵护,它一旦破坏,上百个微笑都无法修复。当初有些事,让我们刻骨铭心;曾经有些人,令我们难以释怀。我们一路走来,告别一段往事,走入下一段风景。路在延伸,风景在变幻,人生没有不变的永恒。走远了再回头看,很多事已经模糊,很多人已经淡忘。
6 求一段广播稿,主要是写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大约8分钟,可以是学习、情感、社团等各个方面,但一定要是
故事主线如下,中间穿插的就靠自己扯了
1、我不要求回报
他的车坏在雪地里,一个骑马路过的男子将他救出。当他表示感谢时男子说:我不要回报,但要你承诺当别人有困难时你也尽力帮助。后来他帮了许多人并将同样的要求告诉他帮的每个人。6年后他被洪水围困在一个小岛上,一位少年帮助了他并说出了那句他永远也忘不了的话:我不要求回报,但你要给我一个承诺……
2、爱的美丽谎言
一个推销员经常出差。朋友找他,他母亲说他8天后回来,不料5天他就回来了。朋友问怎么提前回来。他答:每次出门我妈就茶不思饭不想甚至半夜起来到路口接我,为使老人安心,我每次外出估计十天回来就说13天,既留些余地,提前回来也能给老人一个惊喜。美丽的谎言只是为了爱,爱也可以有另一种表达方式。
3、用善良成就春天
她6岁父母双亡23岁丈夫抗日牺牲25岁女儿夭折58岁养女病故她再次孤独一人…98岁她无疾而终,一向冷清的小巷突然热闹起来来了很多人。原来她一生绣花资助了26个贫困孩子。她活着时总爱说一句:春天就快来了呀。她绣得最多的总是草绿了花开了一切都生机勃勃…将悲伤埋在心底,她用善良成就了孩子们的春天。
4、烛光里贴心关爱
一女子搬家,隔壁住着一个寡妇与孩子。一晚停电女子点起蜡烛,忽然隔壁孩子敲门紧张的问:阿姨,你家有蜡烛吗?女子想他们竟穷到连蜡烛都没有,不能借他免得被依赖上,于是说没有。当她准备关门时,孩子关爱的笑说:就知道你一定没有!妈妈和我怕你一人住又没有蜡烛所以带两根来送你。女子闻言热泪盈眶。
6、不为人知的善行
夫妻俩买票上车后,发现有位腿脚有点不方便的女士坐在先生位子上。先生没有请女士让位,一路站了3个小时,一直没表示这个位子是他的。下车后太太心疼地说:让位是善行,但站这么久,中途可请她把位子换你坐一会。先生说:人家不方便一辈子,我只不方便3小时而已。不为人知的善行让世界瞬间温柔许多。
7 关于情感的故事
恋人的故事也有很多种~
有青梅竹马、有一见钟情、日久生情……
要看你要什么样的故事啊~
最好还是自己想,这样才能写出感觉~
话说,写作文要这种情感故事嘛?应该是小说吧?
8 一段感情的故事。
悲剧。。
你是来寻找线索的吧。。
9 情感小故事
那一年,他18岁,她14岁,他请求加她为友,她同意了,命运之轮就此转动!
尽管是在网上,但他们是知音,在很多事情的看法上都相同,尤其是音乐,两个人都酷爱音乐。男孩学的是小提琴,女孩学的是钢琴,他们相约,等到长大后在见面的那一天要彼此弹奏一首曲子给对方听。同时,他们也是知心朋友,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遇到了什么事情,都习惯性的向对方诉说,对方都是很好的倾听者。
男孩和女孩都把自己的身家背景告诉了对方,但是,女孩隐瞒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若干年以后,她很庆幸自己没有把那件事情高速给男孩听。
女孩的脑子里充满了幻想,她喜欢看小说,也喜欢写小说,男孩就成了她最好的读者。为了女孩,男孩特意在女孩上传小说的网站申请成为会员,里面只收藏了一本书,那就是女孩的。每天,男孩上网都是为了两件事情,第一,去看女孩写的小说,给她留言,给她投票;第二,就是等女孩码完字后跟她谈天说地。只是,女孩并不知道那个天天给她留言的人就是那个男孩。
女孩见男孩这么支持她写的小说,就想和男孩成为书友,和他一起谈谈对小说的看法以及小说中的人物。为此,男孩又申请了一个QQ,对她畅谈他对小说的看法。
因为女孩,他也爱上了小说,之不过,他爱的是她写的小说!
那一年,他24岁,她20岁,男孩大学毕业了,女孩也顺利考上了本地的重点大学,男孩提出来看女孩,女孩欣然接受了。其实,女孩不知道的是,男孩已经把工作转移到了女孩的城市。
男孩坐了将近两天的火车,终于到了女孩的城市。那一刻,他看到了她,比视频里的更清晰,更漂亮,更可爱;那一刻,她也看到了他,比照片里的更帅气,比想象中的更高大。他们微笑着看着对方,像春天的微风,和煦、柔软。
女孩请男孩到家里吃饭,因为妈妈不在家,所以女孩亲自下厨给男孩做了一顿饭。当然,男孩也没闲着,帮忙洗菜、择菜、切菜,和女孩配合的很默契。
吃完饭,男孩告诉女孩,他申请到这边来工作,老板已经同意了,女孩很高兴,那意味着他们以后不需要在网上聊天,他们可以一起出去玩了!那一天,女孩带着男孩一起去了游乐园,他们玩的很开心,很畅快。不知道有多久,女孩已经没有这样开心的玩过,笑过了。
开学了,女孩住宿在学校里,男孩每天下班都会去接女孩一起出去吃饭,再手牵着手一起去公园散步。不知不觉,那已经成为习惯了。
女孩的好朋友见到女孩有个这么帅气的男朋友,都羡慕不已,为了证明男孩是真心对待女孩的,女孩的同学们设计去“勾引”男孩,却一个个失落而归。最终,大家总结一个结论,这男的除了对女朋友有感觉,对其他人都是冰块一个,毫无情趣,但却是个十佳好男人。
女孩听着好朋友们的结论,甜蜜的笑了。
一天晚上,女孩和男孩一起去看**,看完**,时间已经很晚了。突然,一个电话打来,男孩的父亲病重,男孩逼不得以,放下女孩自己赶回家乡去了,当然,女孩也很着急,她支持他这么做。
男孩在女孩的额头深深落下一吻,转身走了。若是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我想他绝对不会就这样抛下女孩的,命运之轮再次转动了。。。
女孩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一阵冷风吹来,女孩忍不住哆嗦了一下。今天,没有男孩握着她冰凉的手为她取暖,也没有男孩的肩膀可以让她靠这走了。
突然,从阴暗的角落里跑出几个人来,女孩警觉事情有些不对,马上往人多的地方跑去。可是,上天没有给她这样的机会,她马上就被包围了。
“啪!”重重的一个木棍声落下来,女孩倒了下去,失去了知觉。
那几个男人把女孩扛走了,地上留下的,只剩下女孩身上清香的气息,和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那是男孩送给女孩的生日礼物。
第二天,女孩睁开眼睛,看到眼前的一切,她几乎要窒息,她多希望她只是在做梦,一场噩梦。可是,毋庸置疑,这是一个事实,惨痛的事实。
女孩已经不再是那个清白的女孩了,他身上残留了别人的气息,身上值钱的东西也全都被抢走了。慌张的摸向自己的脖子。项链没了,清白丢了,是不是意味着女孩和男孩的缘分也这样尽了。
女孩哭着穿好衣服,乘着天色尚早匆忙赶回家里,妈妈已经上班去了,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哭泣。哭完了,女孩跑进浴室,狠狠的擦拭着自己的身子,可是,怎么擦也擦不掉自己身上的污秽了,她已经不在是他那个清清白白的女孩了。
男孩走了一个月,这一个月,女孩完全变了,变成了一个大家所不熟悉的人,仿佛完全变了一个人。
男孩回来了,告诉女孩他父亲的病已经好了,他也跟父母提过女孩了。男孩的爸爸妈妈都是很保守的人,毕竟只见过男孩照片上的女孩,什么都不能确定,所以这次男孩就是回来接女孩去见父母的。
男孩说,你是个身家清白,非常惹人喜爱的人,我爸爸妈妈一定会答应的。女孩听着,流泪了。全不知情的男孩自以为是女孩太激动了,并没有很在意。
一天天相处下来,女孩变的很奇怪,最先男孩只是奇怪,但后来男孩完全确定了,这个人虽然和女孩长的一摸一样,但她绝对不是女孩。
男孩熬不住了,他找到“女孩”,质问她真正的女孩在哪里。“女孩”听到男孩的问题眼里闪过一丝惊讶,更多的是焦急和恐慌。在南海的威逼利诱之下,“女孩”说了真相。
原来“女孩”是女孩的双胞胎姐姐,当日女孩受辱后没几天正巧相遇当年跟着爸爸的姐姐。女孩在绝望中仿佛抓到了一跟救命的浮木,她将事情的始末全都告诉姐姐,在她苦苦哀求之下,姐姐最终答应冒充妹妹了。可是,男孩太厉害了,他还是发现了漏洞。
男孩知道了女孩所受的苦,心疼的要命,更是自责当日抛下她一人在**院门口。当他听到女孩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女孩之后,他心里有种窒息的感觉,这样的女孩,他的父母若是知道了一定不会接受的!都是他害了她,都是他的错!
男孩终于找到了女孩,在男孩的苦苦劝导之下,女孩还是报警了。在警方的帮助下,最终,犯人一个个也都落网,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女孩要求男孩陪她去看夕阳,因为她爱上了夕阳,男孩同意了。男孩决定带女孩去见父母,对他来说,女孩依旧是那个清澈的女孩,没有任何变化。他也会吧这件事情蛮这父母,不让他们发现女孩的缺陷。
男孩和女孩相拥坐在山顶上,看着夕阳一点点沉浸,女孩脸上扬起了幸福的笑容。
晚上,男孩和女孩住在山下的旅店里。这一次,女孩没有跟以前一样和男孩相拥而眠,而是选择自己一个人一间房。男孩知道女孩还在介意那件事情,也就没说什么,同意了。
第二天,男孩敲女孩的房门,却久久不见什么动静。男孩感到有些不对,就急忙请旅店的老板开了房门。
女孩静静的躺在床上,跟睡着了没有什么两样,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床头放着女孩最后的遗言:“辰,我走了。我知道伯父伯母都是比较守旧的人,他们也不会允许这样的我进入你的家门。其实,我自己心里也不能忍受这样的自己做你的妻子。
对不起,辰,我食言了。但是,如果有下辈子,我一定要嫁给你。记着哦,下辈子如果再和我相拥而眠,一定要先吧我吃掉,别再做正人君子了,这可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呢!
辰,我最喜欢看夕阳和日出了,遗憾的日出和夕阳我都看不到了,能不能麻烦你替我跑腿,吧照片拍下来再烧给我看呢?我知道你最爱我、最宠我了,你一定会答应我的,对不对?我等着你给我拍的照片哦!
亲爱的,最后一次这样叫你了。亲爱的,我爱你,永远!”
男孩哭了,哭的撕心裂肺。
男孩遵守约定,每个月都会给女孩烧很多日出和夕阳的照片,每一张都是他精心的杰作,用心拍下来的。
一年后,在一次拍完夕阳下山的过程中,男孩因为手表掉了,为了捡手表,他失足掉下山崖。对于平常人来说,那是一块普通的手表,对于男孩来说,那是女孩是送给他的最后一件礼物。女孩曾经说过,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手表都不能掉。因为这句话,男孩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当工作人员找到男孩尸体的时候,男孩的脑子已经碎的差不多了,唯一清洗可见的是他嘴角微露的笑容。他很幸福,终于可以再见到她了。
老婆,我来找你了,记的等着我哦!老婆,我爱你!
10 如何口述一段情感故事
直接去有伴看看,在这里,就可以口述自己的情感故事。在情感方面,想要获得更好的宣泄,就依托这个软件,才会觉得好。
《游白水书付过》一文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的心境以及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全文描述了作者与小儿子泡温泉与游览佛迹院的经历,表现了诗人虽然身处逆境却游兴不减的闲情逸致以及乐观的心态。
《游白水书付过》的全文
《游白水书付过》
宋代: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俛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译文: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大概能使东西熟透。
沿着山路向东走,在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道瀑布高七八十丈。山路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处都是潭水。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拴住石头从上往下送入五丈,还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又惊又喜。水边的悬崖上有几十处巨大的脚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
傍晚时我们顺来路返回,欣赏山上的火烧云,十分的壮观。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山走过几条山谷。到了江边,此时月亮从山后面出来,在江心划船,用手拨弄水中玉碧明珠似的月影。
回到家已是二更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回头看自己的影子,凄凉之感涌上心头,就再难安眠。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苏东坡记。
玉珍选择嫁给崔道宁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理解。
1 首先是当时的时代背景。故事发生在混乱的民国时期,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们的生活充满了变数和未知。在这个背景下,道士崔道宁展现出了他的坚定和责任感,不仅保护了玉珍,还给予了她物质和精神上的保障。这可能让玉珍感受到了崔道宁的可靠和可以依靠。
2 其次是玉珍自身的经历和性格。玉珍是一个貌美的女子,她的美貌和坚韧的性格使她对崔道宁产生了吸引力。崔道宁作为一个道士,他的生活原本是平淡无奇的,但遇到玉珍后,他的内心被她的美貌和坚韧所触动,决定下山还俗,娶玉珍为妻。这种决心和勇气可能让玉珍对崔道宁产生了尊敬和欣赏。
3 最后是两人之间的感情。尽管在故事中,玉珍和崔道宁之间的感情并没有过多的描述,但是从他们的相遇和决定结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之间的互相吸引和情感共鸣。玉珍愿意嫁给崔道宁,可能也是因为她感受到两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总的来说,玉珍选择嫁给崔道宁的原因可能是出于对他的尊敬、欣赏和感情,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期待和保障。这个决定也展现了她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和智慧。
一 直男也能懂的那些事儿!
大家都观点一致的,是故事里比较好理解的那部分。
师傅田壮壮在弥留之际,把超级无敌厉害的猿击术教给了徒弟郭富城,而并没有传给亲儿子元华。这让元华一辈子都心理扭曲,收的徒弟太厉害了,就干掉徒弟,好让儿子房祖名没有后顾之忧,总之是不想让儿子有自己的遗憾啦。
后来房祖名阴差阳错的,和小道士王宝强厮混,遇到了郭富城,就跑去和老爸打小报告。元华于是上门追债,要向郭富城要回他家的猿击术,结果双双全都重伤,谁也没能干掉谁。
小道士王宝强目睹了两大高手对仗,执意拜郭富城为师。最初,郭富城说他不收徒,但王宝强说自己有个初恋女友,即便是这辈子再也不想、不找初恋女友了!也要和郭富城学猿击术这门功夫。
郭富城的眼睛因为这个细节亮了,这部**的隐藏剧情自此开启。
二、猿击术到底是什么?
月色如雪,郭富城让王宝强跪下,念了"不离不弃,不恨不嗔"的八字箴言。这八个字本来就让王宝强够奇怪的了,本来他跪下是打算念"尊师重道,薪火相传"之类的。
接着郭富城开启了赵忠祥《人与自然》的模式,来扫盲猿击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首先他交代了需要一个同性同伴一起练功,又描述了突破练功瓶颈时,"听见大地吹箫,看见阴阳交合",自己也"死去活来"。
郭富城这么讲话,差不多也和"雨季过后,又到了一个交配的季节"同等直白。突破练功瓶颈的方式,就是男男双修,哦,真是好羞。
然后他等着王宝强的反应,对方惊讶地长大了嘴,一幅听不懂的样子。此刻,王宝强不仅听懂了,还在进行激烈的内心抉择,
他的脑内在回忆刚才元华和郭富城对话的细节,有一些与常理不符,譬如,刚才这两个人原本是客客气气聊天,元华生气下杀手的转折点在哪里?当时元华要求郭富城交出猿击术秘籍,郭富城告诉他,猿击术没有秘籍,师傅只是口授。不过!他画了一本猿击术修炼的心得,还表示,如果当年留下来,应该也已经和元华练成了猿击术。
这不是两厢欢喜的事情吗?但这时,转折点出现了!
元华疑惑地接过了郭富城著的《猿击术修炼心得》,翻了几页,生气地烧了。结合郭富城刚才与王宝强所讲,元华应该是看到了一本男男体位图。他一定很生气,觉得自己被耍了。
善哉。王宝强把这一切想通后,合上了假装听不懂的震惊嘴。他把那本练功秘籍恭恭敬敬放回郭富城的手里,鞠个躬回屋睡觉,真是装傻达人。
可惜之后几秒钟里,郭富城就被为父报仇的房祖名冷枪打死,不然可以看看这一晚师徒二人会不会有啥变化。但有趣的是,这就引出了郭富城的练功同伴,张震。
三、神仙眷侣为何分手?
郭富城在临死前,是看到幻觉中的张震来看自己。他曾经对张震说,你想我了,就来看我,但是张震因为赌气也好,想重新生活也罢,两人再也没有见面。郭富城请王宝强带自己去见张震,但张震见到的也只是一床沾满血的被子。
本来是一起听过大地吹箫、看过阴阳交合、体会过死去活来的朋友,为什么会一拍两散呢?
正因为一起做过这些事,所以张震对郭富城这个人,有比较强的占有欲。他知道郭富城已经死了固然悲痛,却也没忘了问王宝强:你是谁?当王宝强说他是郭富城徒弟的时候,张震的反应是很生气的,第一直觉是不相信,所以他说,不可能。直到王宝强念出了"不离不弃、不恨不嗔",他表情复杂。
结合前文,日练、月练突破瓶颈的方式就是双修,那么师傅和徒弟练功,也一样要双修。所以张震大概是认为,王宝强和郭富城,已经双修过了,于是扔出一句话说:你知道,我是他什么人?王宝强懂得察言观色,赶紧汇报,师傅临死前咽不下一口气,就是为了见到你啊。意思就是说,放心啦,知道你是师娘啊。
张震讲述他与郭富城如何结识,如何在一个世外桃源一起练猿击术。他们谈崩的原因,正是要不要收徒。
张震的意向是很明显的,因为他只想和郭富城一个人双修,所以会说出猿击术是两个人的这样的话。郭富城志向远大,他说,不,猿击术也可以是大家的。他觉得双修只是练功的方式,并不包括任何情感。
察觉到张震对自己感情有异的郭富城,没有及时察觉自己的感情变化,反而去劝对方结婚生子,自己也承诺找个干净的地方,不收徒。郭富城对张震如何?这桩悬案只有他临死的灵魂飞升前,看到张震来找自己的那一眼可以说明,可惜人生没有take2。
心灰意冷的人比较容易往负面方向去理解对方的意思。譬如,有抽大烟癖好的前伶人张震,会开始怀疑为什么郭富城选择了自己,是因为感情、眼缘,还是因为自己是眼前这坨人里最适合陪他练猿击术的。
当年,获得了猿击术的郭富城,不好好练功,为什么要参军,军队里只有男人。为什么在一堆军人中选择了张震,他是伶人,还抽大烟。而《霸王别姬》早就告诉过我们,伶人的两大爱好,大烟、男风。
故事的结局有点凄凉,张震和王宝强一起去给郭富城报仇,元华为了保住儿子房祖名,自愿以命换命。
张震没有被敌人干掉,也没有殉情,而是带着王宝强去到了曾经与郭富城生活的世外桃源,重新日练、月练。他们有双修过吗?也许有,也许郭富城不在了,张震就能认同当年惹炸毛他的那句"猿击术可以是大家的"。
"不离不弃,不恨不嗔",对住一个人很难做到,对住另一个人就没那么难,有点像死在半路上的爱情,和超越了爱情、终于修成正果的婚姻。猿击术可以是两个人的,也可以是大家的,没有对错。能相处,最重要的是有共识。
四、心疼直男们!
全片里存在感不强,但事事因他而起的,就是猿击术的前主人田壮壮,元华的父亲、房祖名的爷爷。他在弥留之际,把这份害人的功夫教给徒弟,不教给儿子也是一番苦心,这份武功的风险太大了,家里容易绝后。田壮壮修炼过猿击术吗?是否领略过"大地吹箫、阴阳交合、死去活来"的境界?也许有吧,可能他的那位陪练也告诉他,去结婚生子吧,他从了,于是有了不争气的元华。
有点心疼田壮壮、田壮壮的爹、爷爷,因为猿击术的特殊性,所以不能有秘籍,只能口授。可能是因为丢脸吧,田壮壮选择了在临死之前把秘诀说给徒弟听,不然活着的时候,大家无法相处下去了吧。
但他家毕竟差点也要绝后了,因为当时快挂了的元华一巴掌把房祖名推到张震面前,说"快,拜他为师,把我们袁家的功夫拿回来。"
看,这就是直男眼中的世界,多么简单、直接、粗暴。元华临死时,仍坚定地认为那本男男体位图,是郭富城在耍自己。他要房祖名去跟随杀死自己的人,学正版的猿击术。
还好还好,张震一脸嫌弃的"叔叔,不约,我们不约",保住了爷爷辈的心愿。
《风吹半夏》两次因许半夏入狱,童骁骑最终的结局,实在令人泪目。
在这部《风吹半夏》中,主要的故事情节都是围绕女主许半夏展开的,但是关联的角色却十分丰富,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便是一直跟随许半夏的童骁骑。
童骁骑一出场就是被许半夏从监狱接出来,看完回忆剧情之后才发现,原来许半夏因为身世原因早早结婚,可是却嫁给了一个风流成性、不知上进、还爱家暴的男人。有一天童骁骑送许半夏回家,结果许半夏却正好碰上自己老公和其他女人鬼混,于是一怒之下赶走了女人,还打了老公一巴掌,结果险些被老公掐死。
听到动静的童骁骑赶紧跑上去和许半夏老公撕打在一起,最终失手重伤了对方,落得一个5年的监狱生活。不过,好在许半夏一直想着他,等到他出狱之后便将其接到了自己公司,还给了副总的职位。成为副总的童骁骑更是尽心尽力辅助许半夏,可是在最新的剧情中,他们因为租地的原因和村民产生了冲突,对方的漫天要价,使得陈宇宙无意间说出了污染水域的方法,不成想童骁骑就真的做了。虽然童骁骑的这一行为有损道德,但是却也因此得到了承包土地的资格,不过,却为之后的再次入狱埋下了祸根。在童骁骑破坏了水域之后,许半夏成功拿下了租地,并且在生意场上混得是风生水起。可是,因为废钢的污染,环保局的人调查到了这片水域,甚至还扯出了童骁骑故意通过车祸污染的事件。因为环保局和警方的介入,童骁骑这件事很快便暴露了,最终以他二次入狱的结局收场。
虽然许半夏不知道这件事的前因,但是结果却是因她而起。所以说,童骁骑的两次入狱都是因为许半夏。好在童骁骑入狱之后,他的朋友并没有抛弃他,除了许半夏之外,那个早已把他当成男朋友的野猫更是一直对他不离不弃,即便童骁骑因为许半夏再次入狱,她依旧愿意等他出来。童骁骑这个角色一直给人一种流氓但有义气的感觉,为了许半夏更是不遗余力、倾尽所有,只是亏欠了对自己一往情深的野猫,毕竟要她苦等那么多年。不过好在还有个人等,这样的结局也算是一种慰藉了。只是不免让人流泪。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比较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都是北宋著名作家苏轼的代表作,均入选中学或中师课本,也是学习中文的学生所要掌握的篇目。这两篇(首)作品,同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同是以赤壁为题,都写赤壁景色,都缅怀和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然而细细品味这两篇(首)作品,会发现它们同中存异。
1 都写赤壁景,但景色迥然不同。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集中写景。开头一句“大江东去”写出了长江水浩浩荡荡,滔滔不绝,东奔大海。场面宏大,气势奔放。接着集中写赤壁古战场之景。先写乱石,突兀参差,陡峭奇拔,气势飞动,高耸入云——仰视所见;次写惊涛,水势激荡,撞击江岸,声若惊雷,势若奔马——俯视所睹;再写浪花,由远而近,层层叠叠,如玉似雪,奔涌而来——极目远眺。作者大笔似椽,浓墨似泼,关景摹物,气势宏大,境界壮阔,飞动豪迈,雄奇壮丽,尽显豪放派的风格。为下文英雄人物周瑜的出场作了铺垫,起了极好的渲染衬托作用。
《赤壁赋》写景则迥然不同。作者在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后即写景。诗人泛舟江上,正是初秋时节,柔柔的秋风徐徐吹来,摆弄着诗人的衣角头发,吹走恼人的暑热,大江江面,水波不兴,风平浪静。诗人信笔写来,心情闲适潇洒。在写了诗人和客人饮酒咏诗之后,诗人再写日出后的赤壁江景:白茫茫的薄雾浮起在宽阔的江面上,在皎洁的秋月照射下,江面水天相接,晶莹透明。诗人所写秋夜月下江景,反衬其澄澈无滓、洒脱无求的内心世界,《赤壁赋》所写的赤壁景写得空明柔美,反衬出了诗人怡情山水,闲适洒脱的心境。
2 都写有关赤壁的历史人物,但人物成败不同。
这词和赋,不但写了赤壁景,并且写了有关赤壁的历史人物。我们知道,赤壁以赤壁之战而闻名,赤壁之战战场上敌对双方的主帅是周瑜和曹操。周瑜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遂成三国鼎立之势。赤壁之战,周瑜功成名就,英名远播;盖世英雄曹操遭到其一生中最大的失败。
词所缅怀的古人,是赤壁之战中取得巨大胜利的周瑜。诗人写周瑜,可谓是极尽赞美之能事。先从侧面描写,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人衬英雄,英雄美人,风韵无限;次写肖像,姿态威武,英俊奋发,风采动人;最后写风度,面对强敌,谈笑自若,胸有雄兵,稳操胜券。诗人通过从不角度的描写,写出了周瑜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儒将风范和过人的胆识和才智。诗人以浓墨重彩渲染在赤壁之战中胜利的英雄周瑜,实是以古人的年轻得志建功立业衬托自己身处逆境有志难伸功业无成的失意,为下文抒情蓄势。正如古人云“词是赤壁,心实为已发。周瑜是宾,自己是主,寓主于宾”。
赋缅怀的是被周瑜打败的曹操。诗人先写其势如破竹的攻势,“破荆州、下江陵”、一“破”一“下”,势不可挡;次写军队之多,气势之大,水军船队首尾相接千里,军旗遮蔽了天空;再写曹操不可一世的骄态,面对长江喝酒,横执长矛吟诗,这实在是一个盖世的英雄,诗人在极力渲染曹操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后,最后却来一句“而今安在哉?”来否定虚化。是啊!拥有百万雄兵,视天下为无物的曹操,一样“困于周郎”,一样被“浪淘尽”,何况是被贬谪放逐的诗人呢?故诗人生发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哀叹。诗人写失败英雄曹操,是为了抒发其“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感慨,由败者引发已悲,用得恰到好处。
诗人同怀赤壁的历史人物,却胜负不同,成败各异但又各得其所,各尽其妙。
3 都抒怀,感情基调又各不相同。
词中,诗人倾笔于周瑜,以浓墨重彩写出了他风流儒雅从容破敌的飒爽英姿,盛赞了他所立的赫赫战功和辉煌业绩。诗人自比古代英雄,从而引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喟和怅惋。诗人半生颠簸,命运坎坷;先是不支持变法,不被宋神宗重用;后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旋即又遭贬谪。诚及“报国欲死无战场”。故诗人“早生华发”,而“人生如梦”,一声长长的喟叹,即可见其深深的痛惋和颓唐。但是,诗人毕竟性格旷达乐观,“奋历有当世志”,尽管身处逆境,岁月蹉跎,有志难伸,“人生如梦”这种虚无的佛老思想仅仅是一闪念,“一尊还酹江月”。诗人以酒祭月,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景仰,更表现了自己壮心未泯,夙志犹存,诗人内心虽有苦闷傍徨,但是思想还是乐观旷达、昂扬向上的,所以该词词风气势磅礴,雄壮豪放。清代文人评苏轼词曰:“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该词可算代表作。
赋中,苏轼充分利用赋重铺排的特点,思想感情发展过程一波三折。诗人月夜泛舟赤壁,欣赏明月秋水,心情恬淡闲适,怡然自得;但因听萧声,怀古人,羡水月而悲;最后诗人通过一番哲学思辩,摆脱“哀吾生之须臾”的烦恼。思想得到升华,由悲而喜,开怀畅饮。赋亦写作者被贬谪放逐,壮志难酬的苦闷及旷达乐观的思想,但和词相比,它没有词的雄壮豪放,而是显得深沉蕴藉。
不管是词和赋,诗人都写了他被贬后有志难伸的苦闷,但最终都得以解脱,这也充分体现了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
对于两篇(首)具有相同背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写的作品,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合起来学,注意比较其异同,我们将学得更深更透,对我们的学习将大有裨益。
重读苏轼的前后《赤壁赋》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在新旧党争中,因为坚持自己的政治操守,以致一生境遇坎坷。他的思想境界亦随境遇之变、阅历之广而不断深化。他在元丰五年那个看不到政治希望的秋冬里所写下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不仅反映了他思想境界的转化,也反映了他创作风格的新变,成为代表中国古代散文创作的新境界和文赋一体新高度的重要作品。
一、变化的结构和不同的创作心态
文赋作为宋朝出现的一种新文体,事实上是多种文体的“嫁接物”。它大体以散文语言为主,在体式上部分借鉴汉大赋的主客问答的结构和押韵格式,以及六朝抒情小赋的骈偶句式。与赋体相比,它更为散化;与散文相比,它又改变了惯常以议论、说理、叙事为体式的特点,而借用了诗歌的“意境”来传情达意。在其中,整散结合的语言,设为主客的结构,情感浓挚的意境,是文赋三种最主要的文体特点。这三大文体特点由前辈欧阳修在《秋声赋》中定型,苏轼的《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追随其后又出以变化,使“从心所欲”与“不逾矩”完美结合。这在前赋中表现尤为明显。因此,向来谈论苏轼文赋者多重视前赋而忽略后赋,或以前赋涵盖后赋,从未把它们当作在思想上相呼应、在境界上相对照、在结构上有区别的“连体双婴”,因而难以识别二赋结构的同中之异对了解苏轼的创作心态有何妙用。事实上,前赋起伏有致的情意变化与主客之间畅恣的问答,后赋情意的隐曲性与主客之间问答的浅表性,已经暗示了作者写作两赋时不同的思想状况和创作心态。在解说这一点之前,具体比较一下两赋的主客关系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是他们的关系产生两赋有差别的结构,而松紧异趣的创作心态就因结构的差别而显示。
两赋的主客关系如下:
第一,前赋的主客之间,感情的旨趣更和谐。此赋首言“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主客同船共游、同饮共乐、同调歌吹,极朋友相和相知之情。末有“客喜而笑,洗盏更酌……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的描写,这里更是渲染出经过一番思想交流之后,朋友之间更深一层的情意和谐。而后赋虽也设为主客,主客之间也以宴饮游乐始:“二客从余过黄泥之坂……行歌相答……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但二客却不能像前客一样与苏子始终同趣,当苏子游赤壁断岸时,“二客不能从”,显示了主客之间情致之异,和作者的孤寒之情。至于末尾部分的“须臾客去,余亦就睡”的意兴萧索正和前赋末尾形成鲜明对照。
第二,前赋的主客之间,思想的交流更深入,主客情感上的和谐并未成为思想交流的障碍,反而成了其交流的基础。主客先后坦言对个人存在的不同感受和思考,在了解沟通之后主人才翻进一层,以带有禅意的哲思开导客人思想的淤塞。当然,如果我们还记得苏轼作于同一时期的《念奴娇》(大江东去)一词,就会明白,客方的人生如梦、个人渺小思想其实也是苏子心中盘桓不去的阴影。所以,主客问答的内容又分别代表了苏轼思想中对立互抑的两个侧面。主之答客,不仅替客破闷,而且自通关节。而在后赋中,主客的感情交流既停止在一个浅表的层次,思想之间更形不成碰撞或互慰。一个明显的迹象是主客除了在开头寻找酒菜以消良夜时兴趣相近略有问答外,在文章的其它部分特别是在苏子借景抒情的重要段落,主客之间并没有形成问答交流,以至于作者不得不借一只突兀的孤鹤意象来寄其情怀。文章的末尾部分虽采用主客问答体,然此客非彼客,他是与“二客”风马牛不相及的梦中道士,也就是曾在前赋中与苏子甚相得的道士之魂。而且他与主人之间的问答也是引而不发,他只以一句“赤壁之游乐乎”挑动苏子的心弦,使之发出袅袅的余音。这不仅在文赋的结构上实属变体,即使仅从形象而言,也已不纯,它反映了后赋主客关系的松散性。这是两赋主客关系的主要区别。
这种主客关系的紧密与松散之别,与情思起伏幅度的大小共同决定了两赋或以动荡见奇、或以平进示幽的不同结构。而结构的差异则表明了作者在写作两赋时,松弛与紧张两种不同的创作心态。前赋结构在张弛有度、首尾圆合中表现出的完美性,是苏轼才情没有受到精神压抑的自由松弛心态的体现。惟有在这样的心态中,创作才会出现不可重复的高潮,技巧才会融化到不见痕迹的境界,使思想与感情表达如那只滑翔在不辨水天、无尽空明之境的小舟,全然感觉不到局限羁绊,全然不见安排与勉强。前赋的感情与思想表达之所以令人感受到行云流水般的舒畅自然,从而被视为文赋一体不可再现的杰作,关键就在于它是善思的苏轼在松弛自由的创作心态中完成的精神遨游。“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是自由飞动的境象,客之悲哀、主之宽解是自由宣发的内情,或歌或忧、或悲或笑,是自由无忌的生活态度。它们都是从松弛的苏轼心中自由奔赴到他的笔下的。
然而自由的心态不易获得,它受到外境内情的各种制约。缺乏境界相同而相得的朋友,缺乏令感觉滋润的美景,缺乏内在情怀的畅通无阻——或者说因为前缘、因为思考所必经,内在的情绪节奏刚好处在一个低点,都不能使创作完成于松弛自由的心态之中。与自由松弛相对应的是紧张,全然的紧张根本不能使人创作出完整的作品,而部分的紧张则无碍。后赋就完成在部分的紧张这一创作心态之下。所以它的整体情思是含蓄的、内倾的,在结局处也没有打开,没有表现出前赋那样如波涛般起伏的情思节奏。对文赋这种文体来说它不免属于异数。这种紧张的心态不仅在内情上显现,也在它的外境上显现。“断岸千尺”所喻示的自然的挤压感,“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形成的瘦硬与紧张感,孤鹤横江、掠舟而过形成的意象突兀感,别借一道士以完成主客问答所造成的断裂感,将道士梦影与孤鹤对接所造成的着意感,以及明知是与道士梦中问答、醒后却要“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的勉强感,都说明了作者作此赋时心态不够自然而处于某种紧张状态。当然,比较紧张的心态虽造成了其情思表达的不够跌宕自如,且露出着意安排的痕迹,但它在审美经验上却别造一境,使散文具有了抒情诗意味深长的效果。
二、水与月——松弛自由的精神象喻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面对赤壁的山水风月、主客的扁舟渔唱等可入诗境的各种物象,着重描写了水、月两种优美的意象。水是七月长江之水,月乃八月中秋之月。其时之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其时之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水状茫茫无际而雍容舒展,月色浓华可人而与水相照。水若无际,月若无际。不辨何处是水,何处是月,只觉得置身于一片无挂无碍的“空明”之中。万千毛孔,俱为舒展;百端俗虑,一齐抛撇。于是才引发了“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极度自由之感。这是散文自《庄子》以后久违了的精神逍遥游的再现。冯“虚”即游于“空明”也,它将水月的色性融为一体,比谢庄的《月赋》、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更能得水月相交之神髓。因为谢庄借月写相思之情,月在天外;张若虚见水月兴人生之感,月在心外。而苏轼则将水月之美用心去感觉去揉合了——这才能找到“空明”一词来形容水月相融之境,和它给予人心的无比熨贴和自由感。而“浩浩乎”、“飘飘乎”直陈襟怀恣畅之感,已是顺乎水月之美的导引,自然产生的了。“冯虚御风”、“羽化而登仙”皆是借用道家典籍所记真人、成仙之事表明内心极度自由、不虑世情之境。它们意味着,如此不见水月、只觉空明之境不仅是作者摆脱俗情的诱因,也是其精神臻于空明后外在的象喻。由此空明见彼空明。空明的境界是一种万虑都歇的无欲无机之境,而水月则是一种能滤洗人的烦忧、使人进入自由思考的有意味的物象。平日兴趣落于人伦的孔子之见流水而感慨时间与存在,性格潇洒无羁的李白之因明月而人静起乡情,最能表明水月的这种精神导向性。佛教禅宗认为它是一种思想的象喻。“一月能映千江水,千江水月一月摄。”释子借一月与千江之月的关系喻言自性(佛性)与他性(一切性)、有和无、变和常的辨证关系,在世界的差别之中更注重无差别的觉悟。因此,水月之象也是佛徒参禅证道的入门处。宋代禅思想深入人心,理学济以禅思,诗学济以禅喻,士大夫们大都将禅思作为思想的增容剂,苏轼也不例外。在此空明静观之夜,苏子见水月而起幽情,在静观中超越得失人我的思想局限,由道入禅,合道与禅,仰观宇宙、俯察自身,反思自身与宇宙的本性,进入哲学本体思考之境。他和释子一样,也借水月为喻,在仿佛永不消逝——“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水月中,感觉到永恒同样潜伏在自己的体内:“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样,即使明知一切都在微小的时段中发生变化,“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也因为自己具有与天地宇宙一致的“变中寓有不变”的本性而欣喜,为自身融入自然、获得自然性而满足。思想在自由之境穿行而获得的这种禅思如佛光自照,令他在一瞬间释滤了长期以来囤积的压抑和苦闷,精神与肉体一起放松在这空明的禅境中。沐浴着无尽的清风明月,主与客一起摆脱了,自由了,安然酣眠在水月奇境之中,仿佛连梦也不来骚扰一下。
三、山与鹤——孤怀苦闷的情感对应
在《后赤壁赋》中,水依然在,月依然在。月色十分清朗,正可谓“月白风清”,因为这冬夜的月轮竟可照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令人在“顾而乐之,行歌相答”之后,仍觉得不能畅意,而发出“如此良夜何”的叹息;水势犹可放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然而此际月色已在作者心外——“山高月小”。那“断岸千尺”的险峻之山耸立在苏子面前,成为他感觉的中心,而月亮则高高地孤悬在空中,成了疏离的自然物。水呢?水也失去了七月江水丰满无涯的风采,在“江流有声”中改变了前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的境界。它的的确确是“往”了,以至都露出了水下的巨石来——“水落石出”。如此之水再也不能引发作者的禅思妙想了。而石头,那坚硬、峭立、永远也不能与人相融的石头瘦棱棱地突现在江边、岸上,与高耸的山体一起压迫着作者的视觉,它们的包围引发了他精神上的紧张。难怪苏轼当此荒寒之境,要发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感慨,意识到了他所曾忽略的变化的伟力。
水月诱发了苏轼的情绪,使他先因月色清美而生再游赤壁的兴致,又因逝水无情而对自然的变化不居产生惆怅之情。但若是人情和谐,惆怅应可以淡化,情绪将再臻高潮。无奈其时的客人已非前时,他们虽在消此良夜的兴趣上与苏子浅合,但对自然的情味却不如苏子浓厚。他们与他之间,既没有同登山崖的兴致,又无思想的真正碰撞。这样,由自然之变所兴的愁情就愈积愈重了,酿成了无可倾发的孤独苦闷。而消退之水高远之月,也就不再是对应他当下情怀的中心意象。壁立万仞的高山(与岸边累累的巨石)和突兀飞来的孤鹤,就成了新情怀的对应之象。他那“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即登山而上直至“攀栖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驻顶回望的动作,既反映了其暂离人间的潜意识,又表明了他跃出苦闷包围的心态。而他那种令“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的恣情长啸,更是以我御物即召唤主体能量以化解苦闷的象征。然而高岸气寒,无伴寂寞,啸声也不足以舒解心中物不相融、人不相知的忧恐与悲哀。当其下山之时,已是游兴都消,苦闷未解,处于跟前番游赤壁相对照的心情当中。
山石高峻怪异,既是对立、压迫着他的自然力量,又象征了他积郁难消的苦闷之情。杜甫就曾以终南山象征其忧愁之重——“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苏子的赤壁高岸也有相似的比喻效果。鹤呢?鹤则是这一苦闷孤独情感化育出的意象。歇于松柏、不作稻粮谋的鹤在苏轼的心中,就像在其他隐逸者的意中一样,本是高蹈于世外者的象征。苏轼曾作《放鹤亭记》,以放鹤招鹤、与鹤共处来宣发内心弃世的幽情,鹤的意象尤其为他所钟爱。此际在苏子最感孤独时,忽然有一东来孤鹤振翅横江而掠过小舟西去。这只在暗夜独飞独鸣的鹤是孤独的,弃世而自举的,它可以慰藉同样感受状态中的苏子之心。因此与客不交一言的苏子对它注意极深。而且它不仅是苏子此际情怀的象征,也是七月之夜的道士形象所化。苏轼以“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的觉悟问前来入梦的道士,表明作者在这只孤鹤身上寄予了自己的怀念故友之情。而道士的思想,原是苏子思想中的一个键面,苏子一孤鹤一道士的联结,暗示着苏轼在精神上已归向高踏于世外的逸士隐者。“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结尾处写自己梦醒后开门寻找,夜色茫茫,不见孤鹤,也并无道士。一笔双绾,余味深长。将苦闷与希望揉合在诗化境界中。山(石)形与鹤象,使苏轼因自然的变化和人事的不谐所生的精神不适感,和在孤独中向往自由的念头找到对应了。
《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创作时间相隔不过三个月,写作时的语气还连接着,但作者创造的境界却处于对照中,思想情感也处于两般境地或者不如说处于矛盾之中。何以会如此呢?关键在于“佛性”不敌“一切性”,前赋中永恒不变的“道”不足以回答现实中时时变化、处处差别的存在所包含的复杂“问题”。苏轼在观念上的“打通”是抽象的,并不能使他面对千变万化的现象漠然无情。观念永不能代替实感,抽象总是遗漏丰富的细节,而细节往往与情感相连。这是每一个富有生活经验的伟大作家都不能回避的矛盾。苏轼之观水逝而惆怅,知道永恒为虚言;对俗客而生悲,怀想世外之高人。其理之通塞,其情之悲喜,其境之或明或暗,或空明或幽峭,正表明了其思想中那神秘的感情诱发者,也观坐在哲思与人生的裂缝中。
带给我的感动主要就是主角团的经历,以及游戏中的一个个故事吧。讲一些让我比较难忘的点:
1云天河的成长
从小在青鸾峰上无忧无虑地生活,内心如孩童般纯净,自从遇到韩菱纱并与她一起下山后,心中牵挂的事情变多,体会到了人情冷暖,会为他人的事情而伤心,游戏的结尾,他因使用神器双目失明,又因烛龙之息而寿命长久,菱纱不在了,他守着墓,孤独地等待梦璃
下山于他,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呢
2柳梦璃对云天河的感情
“云公子,我可以叫你一声天河吗”,这是我在仙剑四中印象最深的台词之一,在幻暝境看到天河和菱纱拥抱在一起后,梦璃的心情波动极大,看到天河拿着菱纱送给他的弓,询问起了自己之前送给他的弓箭,并说道:“如果那把弓旧了,就把它扔了吧” 天河则表示绝不会扔她送的东西,除非他死,之后为了守护族群,她与天河分离,不知是否还有相见之时
3梭罗树的剧情
楚碧痕为了成仙,强行使用炙炎石,梭罗树结果,姐妹二人却将不复存在,令人唏嘘
4玄霄
他是资质卓绝的天才,在大战中,被他最信任的两个人抛弃、背叛,在玄冰之中度过了孤独的漫长岁月,心ˇ魔积聚
天河认他做大哥,帮助他,他对天河的恩情永志难忘,然而飞升的想法早已侵蚀了他的内心,劫难永寂,焚心似火,最终被放逐东海漩涡,可悲,可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