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年少情深,也可以走到相看两厌 古今之情,原是相通 凉薄之人,如何携老,什么意思!我应该怎么回?

原来年少情深,也可以走到相看两厌 古今之情,原是相通 凉薄之人,如何携老,什么意思!我应该怎么回?,第1张

说你薄情无义,从刚开始的喜欢到现在的讨厌,无心无情,怎么能走到老。

白头偕老,汉语成语,拼音是bái tóu xié lǎo,意思是指夫妻感情和谐,共同生活直到老年 。也作“白头到老”、“白首偕老”。出自《诗经·卫风·氓》。感情一般解释为对外界刺激的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动作流露,同时也表示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或厌恶的心情。感情是情绪和情感的总称。认为情绪和情感是区别于认识的两种感情性的心理活动的形式。其中,情感是对感情性过程的感受和体验,情绪是这一体验和感受状态的过程。

故情绪和情感是感情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感情是包括情绪和情感的综合过程。在汉语中,常把情感过程的产物称为感情,或者把情感和感情视为同义语。从这个心理学定义可以了解到: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主观态度或主观反映。属于主观意识范畴,而不属于客观存在范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主观意识都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情感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意识,必定对应着某种特殊的客观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这种特殊的客观存在。

自古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的真谛相信每个人心里都非常清楚,作为一个喜欢江南文化的人来说,这种与生俱来的感悟和体验都是不错的,下面给大家分享苏杭旅游攻略五日游。

第一日

离开的时候是黄昏,一个人默默拣拾临行的行李。衣服一件一件叠好,摆放好。被子从杆子上取下来,扑鼻柔软的阳光香味混杂着午后的阴凉。

冬天的下午冷清如水。

合下小锁那刻心里忽地阵阵惆怅。终于,要踏上这场规划许久的旅程了。

一个人怀揣着这个好似秘密的秘密,心下也偷着无言欣喜与隐秘不安。好似要去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多番期待与踌躇,自然无人知晓。

公交车缓缓前行,风大的天气,咳嗽也停不下来。病痛最是容易让人脆弱,何况我要去一个未知的地方。

晕车到坐不稳的时候,很想哭,低头的瞬间眼泪竟然落下来了。有半晌恍惚,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倔强。

阿晚在QQ上对我说,与书,我真羡慕你,羡慕你的勇气和果敢,若换作我定然不敢独自出远门。

是啊,我也不明白有时候的自己为何如此执着。不记得有多少日子,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的,没有目标没有计划,单纯的为打发时间而挥霍时间,以至于留下脑海里的一片空白。这一次,便下定决心出去走走。我计划了许久,怎么舍得半途而废。与书,你是没有退路的。

一个背包,五十粒小巧的安神药和一本席慕容的诗集。傍晚六点,南昌灯火流转,暮色四合。这样的风景容易想家,而我却在离家渐远的列车上昏沉睡去。

第二日

整晚的颠簸,历时十小时重新看到天光。太阳慢慢从火车窗外升起来,微红。树木,小河,稻田都变得愈加明晰。

对座的女孩环着男朋友指着窗外开心地说下雪了,于是我也将视线投出,果然看到一片疏疏朗朗的白色。细看却不是雪,是一层厚厚的霜。男生低笑,垂下头来揉女孩的头发。朝阳温柔地照耀,看得人眼晕。

秉承着在外靠警察的原则,我很快找到了去往西湖的公交。与小情侣挥手道别后,才开始慢慢欣赏这座城市的景色。杭州看上去很大,却是与南昌,与我所见过的城市景色没有很大不同。

不知是不是因了心情的原因,觉得在这里生活的人却是有一丝不一样的。清早雾色四起,三五米开外看不清人影,沿途一路有人打太极,听戏。这般风景,比南昌的生活像是慢了几分。

我终于在雾影里寻到断桥,未免大失所望。桥是寻常的桥,没有三月弱柳映衬,也再找不到当年白娘子与许仙桥上相遇的惊艳浪漫。

西湖晨雾

十二月的西湖没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目光所及处是苍茫的河水与看不到头的白雾,湖光天色,漠漠烟织的天幕上有一两只浅浅飞翔的白鸥。四下悄寂,空气湿润。我对着没有尽头的河水轻轻背诵杜子美的那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心情无端地明亮起来,那绵细无处不在的意韵忽而直涌心田。

断桥清波谁同看,几点残荷,半江连雾,一朝晨辉遥相望。枯枝斜柳,不似三月春意浓,西风与我皆新客。

阳光懒懒的洒下来,残月西下,晓雾渐散,路旁翻新的泥土升腾起日光的影子。还有好多景致依然在前处。

继续走罢,我说,我要到那里去。

第三日

西栅夜景

原本打算早起看乌镇的朝雾,没想到今早却下雨了。雨天的早晨来得晚,阴阴沉沉的天空和淅沥缠绵的雨声,使我无端没了看景的心情。

楼下大门紧锁,想来房东小哥还没有起床。那是一个话不多的男孩,有着舒朗的笑容和极细腻的心思。我来时他帮我把行李送到房间,也许只是每个房东都会做的事,我依旧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我笨手笨脚地到处东瞧西瞅,他在一旁发笑,临走时不忘拔下我房门的钥匙放入我手中,又细细嘱托我开门后定不能把钥匙忘在门上不拔。

我慌忙点头,知道的,知道的我又不是小孩,这点事于我而言不过小菜一碟。

然而当他再而三次顺手将忘拔的钥匙递与我时,无害的笑容教我真的有一丝丝窘迫。

我出不了门,想去看风景又无别无他法,于是内心随着滴滴嗒嗒的雨声渐渐灰暗。

干脆回房将诗集取来,坐在客厅的花架秋千上静静读。

屋里没有灯,地砖昏暗仍能倒映出寂寥人影。不知什么时候雨小了,房门刷地一下由外面打开,抬头便看见房东的姐姐,另一家旅店的老板娘极其喜庆的脸。道过早安后她带着我向东栅出发。

雨后东栅

车窗外飘飘忽忽的是普通小镇光景。长街高楼,我讶异了一下:“不是说古镇吗怎么”老板娘被我的想法逗笑,为我解释古镇有景区内外之分。我方才明白,也兀自笑着。

江南水乡最不可或缺也必不会缺少的便是“水”。在水之湄依水之处,曲曲折折全是人家。

我在入口的老梧桐树下站定,入眼便是这般景致。细雨还在无声地下,拱桥,古树,人家都浸润在这水色里。天色微青,来往的人极少,我撑着雨伞欢愉地往前。

石板小路一旁是不动声色的流水小河,另一旁是青苔丛生的瓦房。这个时辰人家的屋门大都是闭合的,店铺尚未开门,居民还在熟睡。

跳过几块坑坑洼洼的青石板能看到一星半点人烟,我顺着这雨中袅袅的炊烟寻过去,才知原来是早点小铺。木门木板摊子,上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糕点米棕,香喷喷地窜着热气。

而门外台阶的位置上摆着一个小火炉,锅里是熟透或半熟的粽子,朱褐色的茶叶蛋。缕缕青烟便从锅中飘出、飘远,在伞下的世界里久久萦绕。

乌镇东栅

没走几步路又看到一座桥,依旧是弯弯的石拱桥,一步一个台阶。这次我拾级而上,潺潺流水便踩在了我的脚下。

凝眸看见桥上的水珠滴落到河中,敲出一圈一圈的水花。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无端想起晏几道的诗,不应景却十分应心。

风静雨清,如牛毛花针般浓密的雨丝藏入旧房子的木格窗里。木格菱窗便吱呀一声打开,放眼望过去里面人影慢节拍地忙碌着,或来往扫地或擦拭桌台或抖扬桌布。

窗台也慢悠悠地晃着,影子枕在水里,颤颤巍巍的。而后一只小船划过来,游过窗台,又游过桥洞。这份似醒非醒的宁静终于在船蒿摇开的水花里破碎。

于是雨天忽然喧嚣了,水镇开始舒展。来往的伞帘被挤歪,饱含歉意的面容跌入包容善意的眼眸。

木板门纷纷移开,搬走。戴着小黄帽的导游领着一群人匆匆而来,又匆匆远去。酒肆里人声鼎沸。摊位前挤满了游客,个个手里提着好看的盒子装着的“姑嫂饼”

老旧泥泞的巷弄似乎没有尽头。再转几个弯,经过几副雨湿的门帘,看见一个有些文艺又有些淳朴的弄牌名“茶叶弄”,我因喜爱它的特殊,便细细留了影

离去时心里没有不舍,思绪还停留在水色朦胧的清晨,满心是既见美景的欢欣。雨终于停了,初见阳光,目光有一瞬绚烂。收下伞,远处笛声若隐若现

在江南。古镇,烟雨,素伞,等一场遇见。

东栅晨雨

第四日

任凭时光老去,我在西塘等你。

任时光老去,我在西塘等你

很久很久以前看过微酸袅袅写的西塘游记,篇幅不长,却满满当当是岁月静好的味道,西塘这个名字最初暂且留下惊鸿一瞥。后来这句任时光老去却是将西塘于我心中深深扎根发芽,无数次提起古镇心心念念的都是西塘。

这一站是整个旅途的终点站,亦是最期待与真正的目的站点。

乌镇的雨落完后,温度急剧下降,整个国度像是进入了冬天。而事实确也是冬日光景——阴冷,萧条,十二月的江南不再是江南。似乎每一个离开都与黄昏和凄冷有关。

想来一个人的行程总会有一丝缺憾的,出发时算是毅然决然,萍水相逢亦可把盏言欢,然而告别就会显得格外形单影只,充满游离与涩然。

这座小镇我仿佛来过,所有喜乐伤悲的心情却无人见证,也没能留下只言片语,有的只是南柯一梦的回忆,待闲暇空余时反复咀嚼。

我在一个黄昏离开乌镇,在同一个冰冷的黄昏抵达西塘。其实不是第一次独自下火车,却每次都如同第一次般,下完火车后总有片刻迷茫和无措。

车站周遭风声四起,全副武装也不足抵御凉意侵袭。我在寒风中盘算了半刻,寻思来嘉善大部分都会是慕名去西塘的游客,便随波逐流追随着最大的人潮。

事实证明我的推算没有出错,可仍在上大巴前傻了眼——来时匆忙,没准备零钱。想来许是缘分,我还没来得及细想该怎么办便看到一个面容和善的年轻妈妈手里握着一叠零钞,于是如同看到救星般投奔于她。

她正如我想的和善,二话不说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

我以为即将到来的是与乌镇相似的一段旅程,最终因为找零钱这一个小小的突发事件让旅程变得不一般。

年轻妈妈在等车之际与我攀谈,问我从哪里来,我天生警觉的性格故意将地点说的含糊不清,只说是在江西那边,离这里很远。

她理解的不追问,得知我孤身从其他省份而来十分讶异,不停夸我厉害,并决定带着全家老小跟着我走这段旅程,于是我的单人旅途变成了五人行。

年轻妈妈是个性情温婉的人,与她母亲带着她的小女儿与小侄女出游。

两个粉粉嫩嫩的小女孩穿同样粉嫩的小熊衣服,我心生喜爱,便蹲下身子逗弄问她们问题,小侄女有些害羞,安静地不出声。

另一个鹅蛋儿脸的小姑娘机灵活泼,俏生生地回答她叫阿梅,11岁了,又替小侄女回答她叫悠悠,也是同样年纪。

初始年轻妈妈叫我小妹,后来也跟着阿梅一样叫我**姐。于是全家都叫我**姐,我便瞬间觉得责任重大了起来。

下了大巴旅馆老板来接车,年轻妈妈没订旅馆,便和我去同一处住宿。到达旅馆只想早早洗去周身的风尘仆仆,于是领着钥匙去了自己房间,发现与网上的别无二致,深蓝色的卡通房间显得温馨而舒适。

阿梅敲门带着悠悠上来串门,打开房门的第一句话是:**姐,你的房间好好看啊。顿时心生满足。

旅馆

夜晚与年轻妈妈全家人一起出门闲逛,与其说让我领着她们,倒不如说我沾连了她们一丝半点可贵的热闹。住宿的地方离景区还有一段路,拿着老板给的地图,穿过狭窄的河道,我们热热闹闹地进入了西塘景区内。

夜幕宁静,天色由青转向昏黑。大致由于尚未进入景区中心,这一块天地像与世隔绝,来往鲜有人迹。走很远才能看到昏暗的灯光孤单地照耀着,来回迂折的瓦屋大门紧锁,门前漆黑一片。

我们经过好几座桥,看到屋廊上的灯笼挂得逐渐多起来,远远地看到一些行人。我上前向一个看似像当地人的老奶奶问路,奈何听不懂当地方言,所幸老奶奶亲自带我们寻路。

来回地绕弯弯曲曲的长廊,对着长廊水面时不时有风吹袭,凉丝丝的沁入骨髓。景致映入人心,我回头看,一行人由伊始的喧闹已变为沉静。不知走了多久,老奶奶说到了,示意我们穿过面前的桥。

告别老奶奶,我们穿桥而过。前方的笙箫歌舞声若隐若现,再行了一小段路,突然有柳暗花明的突兀感,各种音浪席卷而来,到处五光十色,灯火流离。

早在网上查觅资料时就对酒吧街有所了解,真正身处其中的热闹时,才能得到真真切切的体会。这是一个情感泛滥的地方,鲜活的嬉闹或者孤独的哀伤,在这里都有尽情绽放。

沿街喜庆的红灯笼一串接一串高高挂着,我打开手机边走边拍,阿梅与悠悠开心地蹦在最前头。

两边的酒吧从我镜头里一次次闪现,或架子鼓各种乐器劲爆全场,或是安静沙哑的歌声伴着吉他,只站在门外一小会儿便觉心生孤寂。不待悲戚之意漫上心尖,便匆匆离去。

东街应该是最安静的一条街。入夜,一拨接一拨的凉气侵袭,河面被风吹得光影流转。灯火远近间忽见岸口有人卖河灯,兴起,我挑了一盏小小的青色的纸灯。

淡**底座,莲花状的灯里安上一支细细的蜡烛,做工犹显简陋,放在水面却十分美好。年轻妈妈替阿梅与悠悠买了两盏托入水中,点好蜡烛后自然而然让她们许愿。

我于是细细想自己有什么愿望,心下忽然十分茫然。这些年若要说心愿,无非是万事如意事事顺心,至于怎样算个顺心法,却无从得知。

河灯在水里一个接一个点燃,光影在水面上静静飘摇,承载着浮浮沉沉的心愿,或美好或充满期许,也有的,无欲无求,于水花灯浪中,不知何去何从

在咖啡街拐角偶遇一家小店,店名出自木心的诗,从前慢。鲜花盆绘里斜斜地挂着云朵形状的标牌,上面也是从前慢中的诗句,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许是对感情不深刻的人,单独这半句读来只觉寡淡无味。我始终耿耿于怀前半段: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又想起木心的其他诗,有一句: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人群中来回穿梭,灯火交织,花开锦绣,总觉这一句于此情景恰到好处的妥当。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内里也有歌手,我立于门口听了半晌,知道是如今文艺风典型的歌曲,南山南。

歌词沧桑且有过尽千帆的波澜不惊,歌手的声线淡漠而清寂,在回转拥簇的店铺周边格外悠远。

每个来西塘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有人偏爱热闹的人群,亦有人希望偷得半日闲,独自享受陈旧的时光,在这里自都能找到为之停留的风景。

灯辉煌夜未央,水色忽明忽暗。阿梅回过头来唤停在街角的我:**姐你怎么不走了

我说,嗯,我就来。

第五日

翌日在毛绒绒的阳光中醒来,洗漱完毕阿梅和悠悠恰巧来敲门。

我们一起下了楼,年轻妈妈开心地对我说,**姐,我问房东打听好了附近吃早餐的地方。我也笑了,好啊,这就去吧。

算起来我不是个爱食粥的人,这一小碗米粥却意外吃的香甜。软软浓糯的稀饭入口即化,安抚了奔波数日的胃。

我和年轻妈妈都吃完,等了小半会儿阿梅也喂饱了,悠悠仍在与几只小水饺做斗争。悠悠吃饭极慢,小小的嘴巴含满口,眼见吃下了很多,然而碗里的食物始终不见减少。

年轻妈妈和外婆都着急了,不停催悠悠快点吃呀。我在一旁发笑,想起来幼时吃饭与悠悠何其相似,幼时总觉得吃饭是一件最最艰难的任务。

饭菜一上桌便拼命吃,费尽全力眼瞅着大家都吃完了,自己饭碗里却纹丝不动,每每家里人都用尽方法恫吓我加快速度。

有一次在餐桌上,吃着吃着悲从心来,忽然放声大哭。奶奶与哥哥姐姐慌忙追问发生何事,我指着半碗饭粒抽抽噎噎眼泪汪汪道:我、我有很认真很认真地吃它,可可是它就是不会少啊。

哥哥扑哧被逗笑了,

小傻子,吃不完就慢慢吃。我捧着洋瓷小碗急红了眼,要是慢了,奶奶会打

事实上从来没因为吃饭速度慢而挨打过,后来自然而然就加快了。想来吃饭慢也是一件有福气的事,因为始终有人在饭桌的那一头等你放下手中最后一个碗,若是能一直慢到长大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遇猫

沿着昨日的道路横竖迂走,不出片刻便入了景区,年轻妈妈又将我好一顿夸奖,**姐记忆力真好。

我但笑不语,无人知晓我其实是个在原地绕个一米圈子后就会迷路的路痴,一条一年要走几十次的路,跟着朋友或其他人走了两年,至今不知道方向。

之所以能把走一遍的路记住,是因为知道到了真正陌生的地方,无人可依赖,只能打起十二分精神把来回路线熟记于心。

就像很多时候走陌生的路时,时刻会回头看,不敢靠近马路,不敢靠近有人的车,不动声色间的警惕与惊觉自然无人知晓。

先到第一个景点,圣堂。由于淡季,且在八九点的早晨,巷道上有尚有人影,景点内除却一两个刷门票的工作人员再无其他。我带这阿梅悠悠入内参观,年轻妈妈在堂外等候。

我双手合十拜了外堂的石像,算是与整座圣堂打了招呼,便绕过石像进了后堂。院里仍是清冷一片,昨夜的霜还停在小径旁边的石头上,微白色。

石阶边的水缸里的冰面尚未消融,一些细碎的花落在冰面上。阿梅问我这是什么花。我有些惭愧地说我也不知。说着抱起阿梅,但是姐姐可以让你摸一摸这花儿。

阿梅欢喜地攀到花枝,抚着嫩黄的花儿爱不释手,**姐,我可以摘一朵吗我说,不行呢,但是你可以闻一闻,不要凑太近哦,可能会有小虫。

阿梅低下头一会儿,**姐,我好了。我将她放下地面,觑见一旁的悠悠神色向往,便摸摸她的小脑袋,悠悠要不要抱

悠悠不语但点头,我蹲下去抱她,却很是吃力,试了两三次才让她够到花朵。我不免羞赧,好在小孩子不会计较这些事,摸摸花瓣后便十分愉悦地咧开嘴角了。

陆陆续续逛完了好几个景点,日头已到晌午了。我买了冰淇淋果腹,小姑娘们擎着五颜六色的棉花糖吃得喜气洋洋。在醉园遇见一只猫,洁白的长毛,懒洋洋地伏在花盆里。

小园古旧凋敝,厚厚的灰尘积满照壁,植物却繁盛。阳光从高大的树顶穿透,照在猫脸上影影绰绰反光,猫眼惬意地半眯成一条缝。

许是过往的游客很多,它见惯了像我这样与它拍照的人,倒也不怕生,只是懒洋洋地觑了一眼我们,又自顾自地打瞌睡。我们存心逗弄它,便佯装猫叫,阿梅抬手抚摸它的耳朵,猫舒服地发出咕咕的声音。

阿梅和悠悠伸手推猫,猫有些不耐烦了,咪嗷一声跃下花盆,翘着尾巴踱过浓绿的树荫和翠青的池塘岸石,穿过拥挤的小院,停靠在门槛上继续打盹。

槛外是另一个水潭,边上蒿草繁盛,红色的游鱼时而没入沙石。

我将阿梅与悠悠逗弄猫儿的画面拍下,定格成一张记忆。出了门与年轻妈妈说,接下来的景点我便不去了,你们好好玩儿。

年轻妈妈问我是否要赶车。

不是呢,想一个人再走走,走完差不多该结束这段旅程了。说着眼圈儿有点湿。

年轻妈妈把阿梅和悠悠唤过来,姐姐要回家了,你们过来和姐姐好好说再见。阿梅大力地挥手,**姐拜拜。

悠悠还是不说话,靠在外婆怀里,看着我一眼不眨。

我终是转身,这声再见成为年轻妈妈一家于我最后的记忆。

景致不在人的眼里,而在人的心里。

与阿梅一家告别,我不再继续四处逛,只在回途上的一条石凳上静坐,缓缓梳理这些天奔走的心情。阳光温暖舒透,照在水面上金子般夺目。长梁外是婉转河流,长梁内是拥簇的小店与熙熙攘攘的行人。沿岸长梁的光影投射入水,水中的光斑投射回瓦檐下,大朵大朵晃悠悠地荡着。红灯笼一个接一个挂于木梁之上,飘摇安逸。午后时光流水般静谧。

一把旧躺椅斜放在岸边,阳光簌簌落下来,桥头的桃花好像要开了。

这里的人家多是店铺或客栈,却也充斥着浓浓的人烟气息。河对岸一排斑驳的灰白墙,检修工人蹲趴在瓦上修整屋顶,房顶云团松软。

偶有双层的楼房,亦是古旧墙瓦,然多了木质画雕的栏杆,可以瞥见里面一方小小的阳台。晴空正好,阳台藤蔓缠绕,疏疏绕绕的映入轩窗,闲散之至的光景,若是窗内有一张雕花古床,恰好佐以酣睡。

小店芡实糕的香味窜入鼻尖,灵动的微风绵软醉人,流水声此起彼伏,清脆入耳。有小船划过来,飘飘忽忽的似是载过千山万水。

不知不觉日色轻移过了画廊的最深处,我想该到时间了,于是起身与住宿房东通话,这个点有空送我去车站吗我问。

电话那头房主爽朗应答。我穿过长长的烟雨长廊,又走过灯火初上的酒吧街,路过很多琳琳朗朗的小店与木阑梁,终于走出景区。回头看大段大段的水纹与曲曲折折的白墙乌瓦,微笑着在心底道别。

一晌贪欢

后记:

写这篇游记同这场旅程一样,规划了许久,断断续续的文字停了又续,每一段文写时的心情也不尽相同。其实还有许多遇到的人和事未在文中提及,譬如晨雾里的雷峰塔,灯光水照里精致而时尚的乌镇西栅,东栅斜雨里的戏台,老街偏巷里的馄饨店,门口排满长长队伍的滋啦啦春卷和我在一间书院的许愿墙上留下的便利贴——上面只有三个字,月与书。

嘴角长着好吃痣的邻家女孩为我看行李,夜晚火车上的大叔为我指明转车的路线

诸如此类想在后面续一篇杂记,最终因为懈怠的心情,只好归类到等等中一笔带过。记得刚回家时这些事物时常会在睡梦中出现,午夜梦回时常以为自己仍身处远方,而今很多游过的地方都模糊不清了,写文时想不起的地名还得翻出用过的地图。

昨日在百度上找西塘的,误打误撞看到另一人的行纪,路线风景之类意外地和我雷同。我旅途花了五日,南昌——杭州——乌镇——西塘——归途,旅程至此结束。

而她从S城——西塘——乌镇——再到杭州,所走的路线不过倒了过来。

我在乌镇遇到一场雨,她在西塘惊喜于额外的晨雨,我到过她特地提过的断桥,而我恰好也在文里特意提及。

这种感觉很奇特,当你走过一段路时,发现若干年前有人也曾用你一样的方式来过,你眼中的风景是她眼中一样的景观,最妙的是拥有同样一种心情。

唯一不同的是间隔了四年的时空。所以时光这件事物,除了在人身上刻画,可能让一个人变得面目全非,却在字里行间或某个空间里,永远轮回。

写完此文旅程便在此打住,穿越一五年的尾巴与一六年的额头,时光流转年已老去。

有些事物就像聚散离合一样自然,该留的始终在原地该走的无法止步,最漫长的是青春,最留不住的亦是青春,而我仅试图在留不住的岁月里留下一些不会老去的回忆。我出发前于空间写下:我已长大,青春才刚刚开始。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就曾谙日出江花红生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意思:

江南特别好,风景对我很熟悉太阳出来的时候比火还红,春天来的时候井水碧蓝色还绿能不会忆江南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何处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既是“能不忆江南”,那么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来,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也许,月中桂子只是传说,那么钱塘潮奇观确实是存在的寻桂子不一定能寻到,潮头却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极深的景观钱塘江自杭州东南流向东北,至海门入海钱塘潮每昼夜从海门涌入,异常壮观钱塘潮在每年中秋后三日潮势最大,潮头可高达数丈,正因为如此,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趣意盎然上句写跑去寺里寻找那美丽的传说,下句写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钱塘潮,一动一静,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作者内心蕴涵的种种心理活动,也许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难忘

第三首,写的是苏州吴酒一杯春竹叶,也许有人会说,竹叶青并非是吴酒啊,这是怎么回事呢一来,竹叶是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对偶,二来,“春”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并非一定是指竹叶青酒,而是指能带来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一诗里就有“瓮头竹叶经春熟”的说法,而且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时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类文人大多爱酒,白居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酒,观“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者,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子就叫“馆娃宫”也许白居易这样写,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人的联想吧十多年后,他在洛阳,回忆起当年饮酒观舞,不禁叹道:“早晚复相逢”早晚,是当时的口语,意思就是何时

三首词,从今时,忆起往日,最后又回到今天,从洛阳到苏杭,从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时间,空间都有极大的跨度白居易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抚今追昔,无限深情地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满足

白居易写的忆江南这首诗描写了江南春回大地时的艳丽的江花,碧绿的江水。抒发了诗人感叹江南,赞美江南,留恋江南的感情。

补充:

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先说选材。这首词就是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正是写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

再说修辞。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那迷人醉人的春色,当年在苏杭是曾经金属锰览过的,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诗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的向往。

表达了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寄托了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释义为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诗人紧紧抓住江南春早的特色,又将江南春天的花与江南的水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是抓住了江南美的精髓。为了在有限的字句中,表现更为宽广的意境,诗人谙熟地运用“互文”的手法,将前后两句的“日出”与“春来”交错互用,江南春江的绚丽美景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三首《忆江南》。

白居易曾写下三首《忆江南》词,其第一首以“江南好”起句,即《忆江南·江南好》;后两首都是以“江南忆”起句,即《忆江南·江南忆》(其一)和《忆江南·江南忆》(其二),三首词并称《忆江南》。

参考资料:

-江南好

白居易的三首《忆江南》词赏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①。日出江花红胜火②,春来江水绿如蓝③。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何处?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可能是水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既是“能不忆江南”,那么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来,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也许,月中桂子只是传说,那么钱塘潮奇观确实是存在的。寻桂子不一定能寻到,潮头却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极深的景观。钱塘江自杭州东南流向东北,至海门入海。钱塘潮每昼夜从海门涌入,异常壮观。钱塘潮在每年中秋后三日潮势最大,潮头可高达数丈,正因为如此,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趣意盎然。上句写跑去寺里寻找那美丽的传说,下句写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钱塘潮,一动一静,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作者内心蕴涵的种种心理活动,也许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难忘。

第三首,写的是苏州。吴酒一杯春竹叶,也许有人会说,竹叶青并非是吴酒啊,这是怎么回事呢?一来,竹叶是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对偶,二来,“春”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并非一定是指竹叶青酒,而是指能带来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一诗里就有“瓮头竹叶经春熟”的说法,而且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时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类。文人大多爱酒,白居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酒,观“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者,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子就叫“馆娃宫”。也许白居易这样写,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人的联想吧。十多年后,他在洛阳,回忆起当年饮酒观舞,不禁叹道:“早晚复相逢?”。早晚,是当时的口语,意思就是何时。

三首词,从今时,忆起往日,最后又回到今天,从洛阳到苏杭,从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时间,空间都有极大的跨度。白居易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抚今追昔,无限深情地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满足。而我们今日读此词,则因为白居易的出色描写,也能得到某种精神满足,不知当时白居易是写给自己回忆的,还是留待后人欣赏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060条回答。

因为杜十娘绝望了。

大家注意,杜十娘的珍宝至少值几万两银子。而杜十娘做妓女也就是7年时间,相当于平均每年净赚几千两银子,每个月赚几百两。

这可不是小数字,后来老鸨只要杜十娘300两赎身费,可见明代银子的价值。

可见,杜十娘为了赚钱,不知道在那些王孙公子面前花了多少心血,演了多少戏。

而且杜十娘还不是做鸡一二年,而是七年,应该也是身心俱疲的。

由于鸨母是唯利是图的卑劣之人,杜十娘的身份又非常低贱,其实有钱未来也难以有什么好的生活。

所以,杜十娘最大的心愿,就是找一个不计较她过去的好男人结婚,彻底脱离火坑。

目前看来,南京布政老爷的公子李甲是最合适的。

李甲对杜十娘还是有感情的,不是单纯的嫖妓,为人也相对忠厚。所以,为了杜十娘耗尽家财的公子太多了,李甲却受到青睐。

但是,杜十娘做鸡这么多年,还是颇有些看人能力的,认为李甲平时虽很不错,但遇到大事未必会如此。

所以,后来几乎都是杜十娘在试探李甲。

比如300两银子赎身这事,杜十娘虽然有不让老鸨知道自己有多少钱的意图,但更多是不让李甲知道他有多少钱。

后来我们知道,杜十娘拿出300两银子简直是九牛一毛,但她却故意让李甲去筹划。到李甲实在只能借到150两的时候,自己才拿出150两,就是在试探他是不是真心。

当时李甲表现不错,杜十娘也赎身成功,好事成功了一半。

剩下一半就是看李甲如何处理杜十娘了!

李甲是大官的儿子,而父亲绝对不会允许他娶妓女为妻。

如果李甲和父亲决裂,恐怕就要自食其力,过很艰苦的生活,这是一个大考虑。

自然,李甲不知道杜十娘有几万两银子,完全可以吃软饭过一辈子。如果李甲知道,就有可能只是为了杜十娘的钱而娶她,用光了她的积蓄以后一拍两散。

所以,杜十娘故意只给李甲十几两银子的路费,目的就是考验李甲究竟是不是真心,而且能不能受穷。

结果,李甲没有经受得住人性大考验。他是没有生存能力的公子哥,一直养尊处优,花家里的钱,不愿意过贫困的生活。

同时,李甲其实也要面子,从内心深处也是不愿意娶妓女为妻,引人耻笑的。

所以,在损友孙富提出可以用1000两银子买下杜十娘时,李甲竟然同意了。

他可以拿着这1000两银子重新开始,娶一个正派人家女孩,恢复以往正常生活。

至于杜十娘,恐怕就会成为无耻公子孙富的小妾,这种生活还不如死了。

所以,杜十娘最后是绝望以后的自杀。她花费多年心血,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看起来合适的男人,结果也是一个败类,就只能自杀而死了。

其实,说来说去,李甲对于杜十娘仍然是嫖妓的态度,只是日久生情而已。

但真正要将杜十娘娶回家,其实李甲内心深处是不愿意的。

说来说去,李甲其实还是瞧不起杜十娘,认为她不配做自己的妻子。如果这是李甲明媒正娶的老婆,他能将老婆以1000两银子的价格卖给孙富?

这里想起周星驰**《喜剧之王》的情节。

坐台**柳飘飘对龙套演员周星驰产生了爱情,没收钱就同他发生了关系。

然而,柳飘飘第二天醒来,发现自己面前竟然对着周星驰的全部积蓄。她顿时心灰意冷,因为周星驰只将昨晚当作一次嫖妓而已。

所以,柳飘飘拿走了钱,冷冷说了句“谢谢老板”,转身离开。

这几乎是杜十娘的翻版。

只是,最后星爷嘴里冒出一句“我养你啊”,改变了这个故事的结局。

为什么杜十娘宁愿选择投江,也不愿意原谅李甲呢?

杜十娘是青楼女子,这一点无可争议!但是值得争议的是,杜十娘为什么会出现烟花巷口?是因为贫穷导致了无法生存,不得以而为之。那时有多少青楼女子,渴望有人为她们赎身!仅凭这一点就知道,她们为了生存出卖了肉体,但她们没有为了荣华富贵而出卖自己的灵魂!在那美德就是传统,贞洁就是观念的时代,笑不笑贫?今人无法穿越,但笑娼无可置疑!因为到现在不管好人坏人都想为自己立贞节牌坊……当杜十娘遇到一掷千金的李甲,可以说一见钟情、一见如故!把自己整个的身心都托付给了自己所爱的人……当杜十娘知道李甲是个负心郎,薄情汉时,她手捧百宝箱投江了……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思索——李甲的钱是哪来的?是贪污还是受贿?是巧取还是豪夺?李甲蹲大狱了吗?恶人遭没遭天谴?再议杜十娘——如果杜十娘还活着,她会不会以富贵为荣而笑贫?……

面对杜十娘的质问,李甲原本以为她只是气恼自己被卖,哪会想到她居然会跳江?事情就发生在一瞬间,他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无论是奇珍异宝,还是花容月貌,统统埋没江底,休想得到了。

恐怕李甲在追悔莫及之余,还会有深深的不理解:

就是一个风尘女子,卖身那么多年,如今只不过被多卖一次罢了?至于绝情成这样吗?

没错,像李甲这样的人反过来还会责怪杜十娘太过绝情、小题大做。

如今的我们,则会叹息:杜十娘啊,你太傻太冲动, 为什么要拿别人的罪过惩罚你自己?

只是,对于杜十娘本人来说,当时她确实只有死路一条了。不只是她, 明明身体能活下来,却在精神上自觉看不到活路的人,都是心中的执念太深。

她恨李甲负心,更恨自己有眼无珠看错人。她本来满心欢喜,以为终于能摆脱肮脏风尘地、获得自由身,从此过上正常的日子,却转手就被这“良人”转卖。她哪能遂了他的意?必须让他后悔莫及。但是她一个弱小女子,无力抗争,除了一死。

她恨自己命运多舛,在花柳地沦落多年,如同货物,身不由己。长久以来,她无比厌恶这样的日子,她对正常生活的渴求越强烈,当希望落空,心中的失望也就越大,大到变成了绝望。

人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杜十娘的悲剧,也是古代女子的悲剧。就拿同样作为文学名著的红楼梦来说,尤三姐被意中人轻视,绝望地一剑抹了自己脖子。还有西游记中,唐僧生母殷温娇在真相大白、家人团聚后,却独自寻了死。

这还只是书中的故事,却也是现实的映射,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所谓的贞洁烈妇以死来证明自己。

杜十娘在思想上也是一名贞洁烈妇,这样的人都有精神上的洁癖。 如果说之前沦落风尘是身不由已,是非她所愿,后来主动寻觅情郎、企图改变命运来逃脱火坑,则是她自主自发。

因此,当被她选中的李甲却轻易负了心,她感到的是命运对她的又一次作弄,也是她对自己后半生的否定,她既恨对方,却更觉得是自作自受。流连花柳地的公子哥,怎么会是良配?

面对命运的嘲弄,她愤恨又无力,她可以选择继续生活,只要违心地又一次屈从。但是,这次,她不打算再忍了。

为了证明自己精神上的贞洁,也是因为深深的绝望,更是看穿污浊人世,她选择了永远的离开。

杜十娘的自杀就是典型的 “拿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 怎么说呢?明明是李甲有错在先,她又何必执迷不悟要自杀呢?她的内心深处可能这样想的 :毁掉李甲的最爱,让李甲痛苦不堪,就是对李甲最大的惩罚。可是她却忘了关键的一点就是:李甲把她卖给了另一个男人,李甲对她还有爱吗? 一个男人用1500两银子从李甲手里买走了杜十娘。

换做是我,宁肯死也不会把自己的爱人卖给别人。所以说:杜十娘的最大的悲哀就是她遇到的不是我。真正地爱一个人,就会对她十分眷恋,因此希望永不分离。一旦对方离去,就会感到痛彻心扉,摘心之痛有如敲骨吸髓一般。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李甲是明朝万历二十年间太学院的太学生,他父亲官居布政使,李甲是家中长子。

有一天,李甲和同学柳遇春同游,在教坊司院内邂逅了风尘女子杜十娘。那杜十娘怎生模样,单见她:

以上一段见《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原来杜十娘十三岁落入青楼,今年十九岁。七年之中,很多王孙公子对她意乱情迷,为了她倾家荡产者不乏其人。当时酒桌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就是 “坐中若有杜十娘,斗莦之量饮千觞。 由此可见杜十娘的魅力和大家对她的痴迷与追捧。

俗话说得好 “哪个青年男子不善钟情?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 李甲年少风流相貌俊俏;杜十娘花柳情怀,两个人就一见钟情了。李甲就一门心思放在了杜十娘身上了,他对杜十娘是百般温存,又出手阔绰,于是两人相互之间情投意合很快就难舍难分了。

杜十娘久有从良之心,见李甲忠厚志诚,又对她十分有心,就提出要从良跟随李甲。但是李甲惧怕父亲反对,不敢应承。虽然如此,两人还是终日厮守享受鱼水之欢就象夫妻一般。两个人经常是山盟海誓、永不变心,真的是 恩深似海恩无底,义重如山义更高。

再说杜十娘的“妈妈”见女儿被李甲独占,别的富家巨室闻名而来,求见一次都不能。开始时李甲大把撒钱,妈妈还面带微笑,奉承不已。一年以后,李甲囊空如洗,出手羞涩,妈妈就开始怠慢他了。李甲父亲对儿子在京城的所作所为也略有所闻,就来信谴责于他并催促他早日回家。但是,李甲迷恋十娘的美色,就一再拖延归期。

古人云:“以利相交者,利尽而疏。”就是说,两个人交往的目的如果是为了有利益。利益没有了,关系自然而然就疏远了。

但是,人家杜十娘跟李甲不是图利益啊!人家是喜欢上了李甲这个人啊!所以,李甲没有钱了,十娘对他的态度始终如一。只是妈妈心中不爽了。李甲没有钱了,别人的钱十娘又不去挣了,老顾客十娘也都冷落了。妈妈就开始朝着李甲使脸子了。她忽而对李甲冷讽热嘲;忽而对李甲大声呵斥。最后对杜十娘也骂上了,而且用词尖酸刻薄,简直是不堪入耳。

杜十娘忍无可忍了,就跟妈妈辩驳起来。最后两人越说越激动,妈妈一怒之下,赌气同意要李甲给杜十娘赎身,并且只要三百两银子。 其实是杜妈妈气糊涂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了,脱口而出说要三百两。按照十娘的身价,至少值一千两以上。另外,她当时也觉得李甲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出三百两。 所以说,说话要留三分;做事要有余地。

这样,晚上杜十娘就趁热打铁对李甲吹起了枕头风,让李甲想办法凑钱赎她出去。李甲就开始四处奔波借钱。 人们常说:“谈钱就伤感情;谈感情就伤钱。” 真是一点不假,李甲这一借钱,京城里的亲朋好友都得罪了,也没有借到钱,连个首付都凑不起来。十天过去了,李甲分文没有借到。杜十娘和李甲流泪以对。杜十娘就拿出自己的私房钱一百五十两,叫李甲想办法解决另一半。李甲又开始了求爷爷告奶奶的借贷之路,又一次毫无所获。

就在李甲心灰意冷之际,同学柳遇春倾囊相授,借给他一百五十两。柳遇春对李甲耳提面命,说十娘是一个百年不遇的好女孩,她才貌双全而又情深意笃,衷心希望李甲和十娘能够白头到老,一生幸福。李甲表示感谢并承诺日后必然报答。柳遇春说,他之所以帮助李甲是因为被杜十娘之真 情感 动,并提醒李甲不可有负于十娘。

这样,李甲就带着柳遇春给他的一百五十两银子乐颠颠地去给十娘赎身。结果妈妈反悔不准,十娘就以死相逼。妈妈知道十娘是留不住了,就只好同意了让十娘随李甲离开。

十娘临走的时候,姐妹们都来给十娘送行。她们把十娘打扮的焕然一新、漂漂亮亮,有如新娘子一般。她们又大排筵席,和十娘关系好的都相聚一堂,吹弹歌舞,把酒言欢。第二天十娘告别了姐妹们,踏上了去李甲老家的行程。十娘的姐妹们都来送别,个个都赠送给十娘丰厚的礼物,装满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木箱子。十娘把箱子随身带着。十娘望着自己曾经生活过近十年的青楼,百感交集: “鲤鱼脱却金钩去,摇头摆尾再不来。”我去了,再也不会回来了。我要跟自己的挚爱成双成对长相厮守永不分离! 这就是十娘的内心世界。

然而,李甲却是顾虑重重不敢回家见父亲。十娘就建议先去苏杭住下,然后李甲自己回家,托家中有威望的老者出面向李甲父亲求情,得到父亲谅解以后,再接十娘正式过门。于是二人就去了苏杭。一路上,到了需要用钱的时候,十娘就拿出五十两银子给李甲,说是姐妹们所赠。

到了瓜州,二人心情舒畅就到船头饮酒谈心。结果坏事了。 有道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杜十娘的美艳惊倒四方。她的出现惊动临船的一位巨富公子,叫孙富。

孙富对杜十娘一见倾心、心荡神弛,苦于无法见面,却天公作美,突然下起了大雪。这样,风雪阻渡,开不了船了,大家就纷纷出来赏雪。孙富就用尽心机,终于和李甲坐到了一个酒桌上喝酒聊天了。

俗话说得好:“酒越喝关系越近;牌越打关系越远。” 这李甲和孙富两个人在一起越喝越近乎,就无话不谈了。孙富就套取了李甲的实情。孙富对李甲使用了“欲擒故纵”、“疏不间亲”等等手法骗取了李甲的信任,又撺掇李甲把十娘卖给他,出价是一千五百两白银。孙富是这样说的:“ 兄把十娘卖给我,拿回一千五百两白银,老爷子就认为你不是那种迷恋烟花、挥金如土、弃家荡产之人,而是可以克绍箕裘、肯堂肯构继承祖业之人。从而父母欣慰,家庭和睦,父慈子孝,何乐而不为之?” 就这样,李甲在孙富的反复蛊惑下同意了孙富的意见。

杜十娘得知李甲的决定,心如死灰。她让孙富先付了一千五百两白银,然后拿出自己的百宝箱,当着众多乘客的面打开了箱子。百宝箱里都有些什么宝贝呢?

第一层:翡翠明珰、瑶簪宝珥价值黄金数百两。

第二层:玉萧金管。

第三层:古玉紫金玩器,约值黄金数千两。

第四层:有一小匣子,里有夜明珠一大把,是祖母绿、猫儿眼、奇珍异宝见所未见,价值无法评估。

在围观众人的喝彩声中,杜十娘大把大把地把这些珠宝纷纷投入江中。李甲追悔莫及,抱着十娘恸哭不已。十娘丝毫不为之所动。

原来,杜十娘所藏不下百万,她为了将来一旦李甲的父母不容,自己也不嫁他人,准备自己在外安家和李甲一生一世的生活费用也已经足够。杜十娘一片苦心却不想李甲中道见弃,辜负了她的一片真心。杜十娘最后说:“今众人各有耳目,共作证明,妾不负郎君,郎君自负妾耳。”

李甲羞愧难当,且悔且哭,方欲向十娘谢罪,十娘却抱着宝箱,纵身跳下了江中。一瞬间,但见云暗江心,波涛汹涌,十娘杳无踪影,众人捞救不及。杜十娘绝情一跳,留下了 “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耳!” 一句伤心欲绝的遗言。

看到这里, 我私自认为:夫妻双方最好都不要藏私房钱,也不要考验对方。否则,杜十娘就是前车之鉴。双方坦诚相待,无有保留,简单明了多好?尽管我能经得起考验,也发自内心的瞧不起李甲,但是我从来都不去考验任何一个人。捅破那层“窗户纸”有什么意思?留点念想不是更好吗?

对于李甲,人们觉得他碌碌无为之蠢材,无足道哉。只是对于十娘,明珠美玉一般本该觅一佳侣,共跨秦楼之风,却遇人不淑,被李甲所负。以致恩爱变作情仇,万种风情化作流水,实在可惜。正是:

不会风流莫妄谈,单单情字费人参。

若将情字能参透,唤作风流也不惭。

杜十娘虽身为青楼女子,却是为生活所迫,厌恶欢场的寻欢作乐,内心依然渴望纯洁的爱情,她的心是炽热的,是一个重情重义,对感情执着而忠贞的烈性女子。而那个她寄予了全部希望的纨绔子弟李甲,自私而懦弱,贪恋的不过是她的美貌,她的钱财,不堪 社会 的压力,竟为了钱财把她转让给他人。她看透了李甲的丑恶嘴脸和真实的面目,也为自己看错了人而伤心欲绝,对这个 社会 没有她的一席容身之地而深感绝望,即使有再多的金银财宝,也无法过上正常人的幸福生活。她不愿意原谅李甲,也不愿意再没有尊严的活着,所以她用死捍卫尊严,表达内心对人,对当时封建 社会 世道的绝望,让一江春水洗刷她的灵魂,归还她的清白。

在船上,杜十娘其实已经是进退两难。多重打击之下,只能是绝望跳江。

杜十娘离开了青楼就绝对自由了?非也。在那个年代,谁出面赎她,谁就是她的主人。

杜十娘可以给自己赎身?非也。必须有一户人家或者某个男人出面赎身,否则她出去了也没有合法的身份。

故事梗概

京师名妓杜十娘早就有从良的想法,为了保障以后的生活,她把平时积累的钱财存在了一个箱子里,这就是她的“百宝箱”。

为了考验男朋友,杜十娘隐瞒自己富有的事实,让李甲想办法借贷给自己赎身。经一番折腾,男朋友终于凑齐银子带着杜十娘离开。但这个李甲是一个软弱、自私的人,他一边舍不得杜十娘,一边又害怕来自于家庭和 社会 的压力。最终,坐船过江时,在富家子弟孙富的劝说下,李甲把以一千两银子的价格把杜十娘转让给了孙富。

看清李甲真面目后,杜十娘打开百宝箱,把所存金银财宝一批批的扔到江里。看到杜十娘居然是个富婆,李甲当即后悔求原谅,但杜十娘已死心,最后抱着百宝箱跳江。

杜十娘遭受的打击

01[男朋友居然会出卖自己] 李甲是杜十娘最信任的人。为了这个书生,她破釜沉舟自绝后路,甚至连赎身的银子也是她自掏腰包出了一半。杜十娘满心欢喜,以为即将脱离苦海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可到头来,她还是被这个男朋友无情的出卖了。

02[辛辛苦苦居然验不出男朋友真心] 杜十娘并不是脑子发热一时冲动。为了确保她看人没走眼,杜十娘多翻考验李甲之后,才放心的跟着离开。可没想到,她之前的努力没试出男朋友真心,反而是路遇的富家子弟孙富一顿酒菜加上区区一千两,就让李甲原形毕露。

03[再有钱也无力改变自己命运] 李甲一边是很喜欢杜十娘,一边是害怕家里不接受、害怕来自 社会 的议论。所以他嘴里说喜欢,可潜意识里还是嫌弃杜十娘,所以后来孙富要拿一千两买女朋友的时候,李甲如释重负……甚至还催着杜十娘快点。

杜十娘彻底绝望,哪怕自己再有钱,也改变不了她被歧视的命运。

为什么说杜十娘进退两难

赎身之后,杜十娘名义上就是李甲的人了,李甲是娶她或是卖了她,都由不得杜十娘做主。这就是青楼女子必须接受的现实,除了被人歧视,她们还得看主人脸色。正因为如此,杜十娘之前才会刻意隐瞒自己的富有,三番五次的考验李甲,怕的就是赎身之后被男人抛弃。你有钱归有钱,但名分上你还是别人的奴役。

被李甲转让给孙富之后,杜十娘进就是跟着孙富,退就是回到青楼(其实想退也由不得她了),这两者都是她极力排斥的。激愤之下,杜十娘只得以死来表达不满。

杜十娘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01[不思进取的男人不可靠] 李甲是一名在国子监读书的书生,可读着读着就读到青楼里去了,后来索性在那里住下了。这哪里还像一个书生的样子,简直比市井那些混混还要过分了。李甲读书没读出什么名堂,挣钱养家更没什么本事,他只会挥霍家里的钱,甚至没钱了的时候还得厚着脸皮靠杜十娘资助。用今天的话来说,李甲就是传说中的“吃软饭的”,可杜十娘却看上了他。

02[爱哭鼻子的男人不可靠] 李甲非常软弱,遇事动不动就哭。父亲不同意他找青楼女子,他哭着向杜十娘诉说;青楼老板给他十天时间凑三百两赎银,李甲听了之后没有想怎么做,反而一直哭。直到杜十娘说找亲戚朋友借,他才动身出去找人借;钱借不到,他干脆躲进了朋友家蹭吃蹭喝,一呆就是五六天。最后还是杜十娘派去的丫鬟揪着耳朵才给拉回来的;见了杜十娘之后,李甲又开始哭了起来……

03[无主见的男人不可靠] 李甲不仅软弱自私,而且很没主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第一次借钱,朋友说青楼女子不可靠,李甲听了觉得有道理,于是呆在朋友那里几天,全然不顾杜十娘等着他着急。坐船遇到对杜十娘有企图的孙富,人家说了青楼女子不能娶,李甲又开始觉得别人有理,于是嫌弃杜十娘。

为什么杜十娘宁愿选择投江自杀,也不选择原谅李甲呐?

因为李甲做了一件让人无法原谅的事。

话说进京赶考的李甲,被青楼花魁杜十娘的美貌才情倾倒,为见上杜十娘一面,千金散尽不足惜。

杜十娘,才情美貌绝色美女,名动京城闻天下,冰清玉洁,尚未接客,在古时真是价值千金,富贾官员求之无数,只能喝茶谈诗听乐曲,而杜十娘,外表美心里更洁,一心想出离这个醉生梦死的风花雪月场所,暗自存攒钱财,准备为自己赎身。

书生意气的李甲,文质彬彬,一心用情,不惜钱财,感动了杜十娘。日久生情,杜十娘与他身心相许,不知妒恨了多少达官贵人。而杜十娘的梦想就是有情有义的李甲成为她的终身伴侣。

两人恩爱无比,信誓旦旦,困顿的李甲几经周折,终于在朋友的帮助和十娘的自助下,获得自由,双双对对赶往回家的路。

在回家途中,回到现实世界的他,想到面临父母的责罚,内心无底,在严酷的世俗道德面前,内心充满了忧虑,虽然和杜十娘商量了一个应对之策,他的内心还是不安的。最后在坏人的挑唆下,彻底打破他脆弱的心灵,违心的做出了卖掉杜十娘的举动。

而杜十娘,自从她踏入青楼的那一刻起,她无时无刻不是忧虑的,因为她的周围大都是薄情寡义,寡廉鲜耻之人,而她内心的洁傲,却与身处环境不相容,她不想卖欢强笑,她多么梦想获得自由,过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遇见李甲,从他身上看到希望,到和他在一起,赎身回家的过程,以及她对李甲的考验,无时不在清醒的忧虑之中。在和李甲双双回家的途中,可以说忧虑虽在,希望却越来越大,因为前面的大的障碍都过去了,只剩下父母家庭这一关了。她也深深的爱着李甲,极尽女性的温柔体贴,当她发现李甲“情绪不对”的时候,不断安慰。李甲无法相瞒,对她说出了卖她的实情的时候,她既震惊又绝望。仿佛她所有的忧虑挂怀都消逝了!一切又仿佛都在预料之中。这个消息,告知她,先前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一切抗争都徒劳,她仍然成了被人交易的物品。无形之中已经被杀了!

虽然改变不了事实,她还念和李甲恩爱一场,念及他花费的银子,现在都可以还给他了,从此恩怨两清了,其实她这么做已经原谅他了!她以死明志,是不原谅自己。

所以,她异常冷静,梳妆打扮,等待李甲得到孙富交给他的卖身银子,才在众人面前,拿出自己价值连城的百宝箱,抛洒财宝,最后怒沉江水,完成最后的抗争。

对李甲,杜十娘已经仁至义尽了!不是她不原谅李甲,是李甲自己没有那个福分了。

这篇小说在许多文学史上定义为反封建反礼教的爱情小说,杜十娘的悲剧是黑暗的封建 社会 对她欺骗压榨所造成的。

这篇小说从整体结构来看,确实是不错的,以其细腻的笔触塑造一个执着追求自己心中美好愿望的女性形象,取得了非凡的卓越的艺术效果。

杜十娘是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女主人公,曾为青楼女子,深受压迫却坚贞不屈,为摆脱逆境而顽强挣扎,她将全部希冀寄托于富家公子李甲身上。然而她怎么努力也逃脱不了悲惨命运的束缚,李甲背信弃义,将其卖于恶棍孙富,万念俱灰之下,杜十娘怒骂孙富“破人姻缘,断人恩爱”,痛斥李甲“相信不深,惑于浮义”,愤慨自己“中道见弃”,更痛心她想过自由幸福生活理想的幻灭,于是“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不惜以一死来表示对压迫她的封建恶势力的反抗。把多年珍藏的百宝箱中的宝物一件件抛向江中,最后纵身跃入滚滚波涛之中。

十娘这种宁死不屈的行为,使我们进一步看出她性格的刚强与坚定,同时,也表达了封建 社会 身处水深火热中的女性,对自己痛苦不堪的悲惨命运的反抗精神与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谢谢!祝您生活愉快!

宁死不屈的捍卫自己的初心,维护女人的尊严。保全了一个女人的风骨跟硬气!

杜十娘此举确实是,使得活着的人感受到痛心,让自身的灵魂死得伟大!

红女子攀高枝是应得的结果,假若去与一贫穷男子结一姻缘肯定是不样的世界,但也不能携那百宝箱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498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