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点读书最吸引我的是受众针对的是女性群体,深挖女性群体的需求,发的文章大都是偏鸡汤但又有一定文采的治愈性文,且有语音版;
对于在十点这个时间点,经过白天的学习后,不想再碰一些专业的东西,看小视频又感觉虚度时光,这时候听治愈系文不仅可以听到一些知名女性对于人生的看法,还可以安下心来。
十点读书的粉丝量在文化读书类公众号上排名第一,它运营公众号方法、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一.精准定位
1市场定位准确。现在, 城市的生活节奏很快, 人们很难投入很大精力进行深度阅读, 引发了“快餐文化”的盛行。这样, 篇幅不长、精心选择过的优质文章就备受欢迎。“十点读书”恰恰满足了受众这一需求。
2时间定位科学。《微信生活白皮书》的数据表明, 每晚20:30-23:00是全民“网络high”时段, “十点读书”每天晚上10点推送文章, 契合了用户的时间和空间条件;而固定时间推送, 不仅有利于不仅有利于读者阅读习惯的养成, 也利于平台内容打开率的提升和品牌形象的塑造;同时, “十点读书”还自带温度感, 成为一个可以徜徉的文化空间:晚上10点, 繁忙的工作学习结束, 点开“十点读书”阅读美文是一件很温馨的事情。
3受众定位合理。“十点读书”坚持认为女性应该做到经济和人格独立, 所以一直把自己的受众群体定位为女性。
二.内容划分
1热点新闻类追逐热点事件并用敏锐的感知和独特的视角抛出新的话题。比如前段时间,吉林大学经济学教授李晓的一段演讲《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很火,所以就有了文章《985名校院长演讲火了:审美力,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2人情世故、个人成长类对社会现象与状态、个人成长中的问题与困惑以及为人处世等方面提出一些正能量的观点与态度。比如文章《心态对了,就不累了》、《成熟的人从来不这样发朋友圈》。
3女性话题,婚姻情感类即讨论女性的婚姻与情感,倡导新时代女性自立自强。比如文章《一个女人越活越好的三个迹象》、《女人自律起来有多可怕》。
4人物故事、名著解读类描述当下火热的明星或书中的人物并歌颂人物事迹表达自己的看法以及对名著或者名著的某些片段深究。比如文章《彭于晏:懂得自律的人生才容易开挂》、《红楼梦:高情商的女人都有这些特点》。
5生活方式、家庭教育等表达自己如何将自己的生活经营好,积极向上以及描述一些父母子女的相处和家庭教育等。如文章《妈,你就不能多挣点钱吗!母亲听后熬夜给孩子写了一封信》、《世界真的会惩罚不好好说话的父母》。
三 品牌传播“十点读书”的传播渠道包括移动端传播、PC端传播和线下传播三种形式, 搭建起了立体化的传播方式, 满足了不同的使用人群。
1建立社群, 组织线下读书会。“十点读书”在2015年4月开始构建社群, 建立了“十点读书微社区”“兴趣部落”和微信群等, 并组织线下读书会, 给受众提供线上线下的交流空间, 大大提高了受众活跃度, 增强了受众对“十点读书”的依赖性, 并提升了“十点读书”的品牌形象。至今, “十点读书”已分三批在三十多个城市开办了线下读书会, 组织了上百场读书沙龙活动。
2多平台传播。“十点读书”借助上千万的受众优势和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不断拓展新业务, 开发新平台。满足女性受众多且阅读喜好比较集中的特点, “十点读书”推出了“她读”微信公众号, 向受众推送小清新、治愈类、美妆类和时尚类文章和信息, 深受受众喜爱, 很快即拥有了上百万的受众群。满足一些受众对**的特殊需求, “十点读书”推出了“十点**”微信公众号, 将经典**的主要故事情节用十分钟左右的压缩视频介绍给受众, 受众可据此判断是否观看全片, 既满足了受众的观影需求, 也节省了受众的时间, 深受受众喜欢。另外, 它还孵化出了“旅物”“小袖子童书”“疯狂鸟窝”“十点读书会”等公众号。这些和“十点读书”有关的公众号和“十点读书”一起构成了其泛文化新媒体矩阵, 该矩阵总粉丝量已经超过了2300万。
3互动和话题营销。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营销还可以借助一些话题来展开:对时下的热点问题进行介绍和评论, 引导粉丝群体展开话题讨论。这些举措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吸引粉丝群体的眼球, 还可以增大阅读量, 扩大订阅量。“十点读书”开设了专门用于读者互动的栏目, 会不时地在公众号上发起一些主题讨论, 读者可以据此投稿并推荐书单, 充分参与到“十点读书”的内容生产环节。另外, “十点读书”在每篇推文下边会精选一部分读者留言展现出来, 作者也会与留言者互动, 此举既增强了读者的参与感和自豪感, 也增强了自身的读者黏性。
四.内容输出形式及风格
1输出形式:图文、语音,大多治愈系、小清新;文字虽然有点鸡汤,但文采好,对人的影响是正能量的;文章的语音朗读让人很治愈,声线优美。
2风格在文章风格上,是完全站在读者的角度,把读者或者听众们当成朋友一样,拉进了彼此之前的距离。
五.盈利模式
1主打品牌广告(1)定制广告原生广告:实现广告推广与内容资源的共生(2)软文植入
2社群化运营(1)入股融资(2)微社区
3电商(1)文创产品、手工制作品、畅销书作家的签名图书(2)图书出版
4特色增值服务(1)衍生的音频产品——十点电台在喜马拉雅FM、荔枝FM都有开设十点电台(2)会员缴费
文章拆解一:
选择:公众号—十点读书
题目:《锁麒囊》:你只管善良,上天自会考量
一、选题:
通过戏剧演员张火丁在林肯中心大卫·寇克剧场内的杰出表现,引出京剧中程派经典《锁麟囊》,它能在八十年前上海首演火爆,如今的美国之行,又大获成功。让读者对它一波三折的剧情好奇不已。
二、引入:
根据《锁麟囊》中“分我一枝珊瑚宝,安她半世凤凰巢”的博爱和大爱思想,引出文中主题词“善良”,并指出善心是从不失败的投资。
三、逻辑结构:以时间为线,划分四个阶段。
1、再富有,也不忘善良的本性。
富家**薛湘灵生的娇气,对于嫁妆物件事事挑剔,格外讲究精致与排场,却舍得在出嫁当日将颇为紧要的锁麟囊赠予赵家女。可谓怜贫济困,仗义慷慨。
2、再落魄,我依然选择善良。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六年过去薛湘灵携子回娘家途中遭遇洪水,沦落至此同难民一道领取舍粥,却还能将不易得来的一碗粥让给一位走路踉跄的老婆婆。世间悲凉,她却不舍真情和爱心。
3、人生无常,一边醒悟一边坚强。
她的善举被卢府仆人看到,从而得以进入卢府当差,照看与自己儿子年纪相仿的少爷天麟,想到贫富无常,亲人离散,薛湘灵百感交集,对小少爷尽心尽力,恪尽职守。最终因机缘巧合,在卢家看到自己当日送出的锁麟囊。
4、善有善报,时机已到。
薛湘灵因擅闯朱楼,要被训斥问话时候,通过锁麟囊与卢夫人相认,原来卢夫人就是当年的赵家贫女,得了薛湘灵的慷慨资助,夫妇苦心经营富家一方,却一直苦于报答无门。这时失散的官人和孩子也寻来一家人得以团聚,薛湘灵同卢夫人也结下结金兰之好,两家同享富贵,皆大欢喜。
四、立意总结:
世间所有的惊喜和好运,都是你累积的人品和善良。
五、写作风格:
全文以叙述为主线,用一个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戏剧故事,深入浅出地传递了善有善报的思想,行文流畅、十分精彩。
文章拆解二:
选择:公众号—慈怀读书会
题目:《你吃饭的样子,暴露了你的亲密关系》
一、选题:
人们在外打拼、漂泊历尽艰辛,唯有家是心中最柔软的存在。
我们的一切辛酸和付出,都是为了家,而家也给我们安全感和归属感。
要怎样珍惜自己的家,怎样维护和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是许多读者感兴趣的话题。
二、引入:
亲人是是每个人心里最在乎的,因此要珍惜家,维护好和家人的亲密关系。进而引出书籍《深夜食堂》第十五册。
三、作者介绍:
安倍夜郎日本知名漫画家,他是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的高材生,让他声名大噪的作品《深夜食堂》在日本四度被改编为日剧,在中国也备受追捧,翻拍的中国本土电视剧,也曾风靡一时。
四、逻辑结构:平行逻辑(3个分论点分别解读)
1、陪伴
阿智和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都选择了花时间和精力去陪伴至亲至爱之人。他们获得了亲情与爱,也重建了亲子关系。可见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2、包容
用泽村玄和妻子、张国立和邓婕一反一正两个例子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对于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家人可以多一些妥协和包容,包容不是懦弱,而是爱的智慧。
3、成全
用女孩小爱和妈妈阿蟹以及茉莉的故事告知我们包容的重要性,阿蟹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小爱,最终能悬崖勒马,放手让女儿做自己,收获了爱和良好的亲子关系,茉莉的妈妈最终却失去了女儿。真正的爱,是成全,让对方做真正的自己。
五、立意总结:
维护好的亲密关系需要陪伴、包容和成全。
六、写作风格:
文风没有脱离《深夜食堂》的确就像是深夜的一碗热汤面,不管是例子的引入还是观点的提出,都让人感觉温热舒服。
文章拆解三:
选择:公众号—十点读书
题目:《人生海海》:好好活着,比死更需要勇气
一、选题:
人们惯用“不怕牺牲,不怕流血”来形容英雄,似乎一个人不惧怕死亡才能称得上勇敢。
可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为何好好活着,比死更需要勇气,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二、引入:
他让莫言直呼着迷,让董卿看完感动到哭。这是怎样一个人物,既被人尊称“上校”,又被人贬损为“太监”?这样一个满身是谜题的主人公来自于《人生海海》。
三、作者介绍:
作者麦家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编剧。他说:“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
四、逻辑结构:用潮起、潮落、潮平三个阶段写尽主人公的一生
1、潮起,上校的传奇
上校出生艰难,惊险着来到人世,却生得伶俐,一路从手艺精巧的木匠到小有能耐的军官,因着私处受伤住院,竟然还无师自通习得一身医术成为身负盛名的神医“金一刀”。
他做过军统的特务,也做过川岛芳子的玩物,甚至还十分屈辱地被在肚皮上刺字。
解放后,他成了解放军的俘虏,却因祸得福,最终跟着解放军首长南征北战,成了朝鲜战场上战功赫赫的大英雄。
他的人生跌宕起伏,却也总能咬牙挺过黑暗。
2、潮落,时代的倾轧
战后,上校在医院任职,原本该当仕途坦荡,却被爱慕他的女军医诬陷,终被开除遣送回村。村里人风言风语议论他,用他的身体缺陷取笑他是“太监”。他不言语、不计较,一心侍弄两只猫,可奈何人们就是不肯放过他。
他被批斗、被鞭斥,坏心的小瞎子不断地想要探寻他生理上的耻辱秘密。最终他成了人们口中的大特务、大汉奸、大流氓和毒害革命小将的大凶手,他能做的只有挺着,活下去。
3、潮平,时间的和解
公开审判,人们起着哄要扒他的裤子,看他的耻辱。
上校疯了,谁都不认识,什么都不记得,唯一记得的只是曾经的屈辱。
当初诬陷他的女军医林医生来寻上校,她已知晓当年的上校是无辜的,他们在村里成婚,给上校的母亲养老送终后离开村子。
上校经过治疗,回到七八岁孩子的智商,也不再疯癫,像孩子一样无忧无虑的活着。林医生她爱过,错过,但终究与他重逢相伴一生。
时光终究是饶过了他们,一切回归平静。
五、立意总结:
人生似海,潮落之后还会有潮起、潮平,再难也要好好活着,死不是勇气,经历过所有,仍旧活着才是真正的勇气。
六、写作风格:
叙议结合,金句频出,内容丰富而精彩,立意也深入人心,读后给人以满满的力量感。
文章拆解四:
选择:公众号—慈怀读书会
题目:余生,和聊得来的人在一起
一、选题:
王小波和李银河是文学圈的“神仙眷侣”,话说他们的爱情活泼而有趣。而文学家是如何谈情说爱的,也总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引入:
用王小波和李银河相识的一个小故事引入正题,讲述王小波对李银河一见钟情,展开攻势。写下一封又一封的情书,从而引出书籍《爱你就像爱生命》。
三、作者介绍:
王小波是我国一名特立独行的作家,他的作品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坛最美的收获”,甚至还引发了“王小波热”的文化现象。《爱你就像爱生命》是他和爱人李银河合著,收录了两人之间大量的情书。
四、逻辑结构:平行逻辑(5个分论点)
1、检验自己是否爱一个人,就看你有没有分享欲。
王小波在李银河去南方开会期间,频繁的给她写信,写多了的时候总说再也不写,可又自食其言,下一封如期而至。他对李银河爱的炙热,爱到了“那些话我只想和你说”的地步。始终对另一半保持着分享的欲望。
2、对的人,会让你变得更好。
王小波同李银河最初相识,身份差距悬殊。但是王小波,坚信自己会变得更好,不断让自己有所成长。那个让你变得更好的人,大概就是对的人。
3、不含责任的爱,都是“耍流氓”。
王小波认为,爱不是只有欢愉,也并非只有责任,而是要二者结合。慈心用身边朋友小溪的婚姻为例,论证了爱里都是责任,那就是不爱,可如果完全忘记责任,又是负心。
4、真正的爱是,你开心就好。
王小波等着忙于事业的李银河,等待很苦,等不到回信还会胡思乱想,可是他总想“你高兴我也高兴”。反观现在的社会新闻,多有因分手而发生的暴力伤害。其实真正的爱,是自私不起来的。
5、好的爱情,应该思想上要“门当户对”。
李银河写给王小波的信里,将爱人的心比作永不枯竭的泉,他们互相尊重、爱慕,他们的灵魂交织在一起。这正是他们身份悬殊却能走到一起,收获美满婚姻的原因所在,他们的思想是契合的。可见思想上“门当户对”,比物质上“门当户对”更重要。
五、立意总结:人生很短,要大胆一些找一个对的人爱。
六、写作风格:论点明晰,叙事真实而感人,不失为一篇美味的鸡汤文。
文章拆解五:
选择:公众号—慈怀读书会
题目:《真正拉开人生差距的,是面对孤独时的姿态》
一、选题:
人们的认知里,一个人代表孤单、寂寞,一个人的生活形单影只、无依无靠。
能一个人将小日子过得多姿多彩,不枯燥乏味,不凄凉落寞。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怎样才能做到,总会引起读者兴趣。
二、引入:
用人们认知里一个人的状态,与作者笔下一个人的状态进行对比,引出《一个人生活》这本书中,一个人面对孤独时不一样的姿态。
三、作者介绍:
谷川俊太郎日本当代诗人、剧作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和翻译家。他的作品中细腻纯粹的文笔,干净简练的语言,以及所要传达的独特智慧,都广受好评,著作也有口皆碑。《一个人生活》记录了作者在独自生活时的所见所闻。
四、逻辑结构:所有内容以逐层递进的形式,呈现为五个方面。
1、内心的丰盈,比生活的富余更重要。
消费主义年代,许多人为了眼前的体面,开始超前消费,为自己的“精致穷”买单。人们被物质和金钱牢牢禁锢着。作者却认为,要想从容、淡然必须先获得时间上的余裕。让内心更富足,让生活更有质量。
2、随性从容的生活,才更有意义。
作者以自己的父亲对事物过分的苛求为例,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道理,饮食和生活一样,过分苛责,自我意识过剩,除了影响人的心情没有任何好处。随性从容,简单快乐的生活才更有意义。
3、认清自我,才是人生的终极课题。
作者引用《无声告白》中的话:“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告知读者只有认清自我,才能更好地认清世界,感知世界和他人。
4、孤独,是人生的常态。
作者讲述了父母的爱情故事,通过解读母亲的孤独,他明白了灵魂只能独自独行,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我们要过好自己的生活,不管是有人相伴,还是一个。
5、死亡也是生命的一种形式,顺其自然就好
人们总是谈“死”色变,但是作者却用自己面对狗狗死亡的心路历程,论证了面对死亡应该换一个思维角度,放下执念,多一些体面和从容。人有生就有死,我们无法丈量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把握生命的宽度。
五、立意总结:
一个人面对孤独,可以不可悲,也不可怜。面对生活该当多一点坦然豁达。
六、写作风格:
作者用生活中很小的故事,传递着人生的大道理。文字干净简练,也透露着作者所说的随性和豁达。
文章拆解六:
选择:公众号—慈怀读书会
题目:《世上最好的爱情,是找到怦然心动的初心》
一、选题:
人们都在爱情的最初感受了美好和纯粹,可随着生活的一地鸡毛,人们渐渐变得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爱情也失去了它原本的样子。如何在生活的琐碎中重拾爱的信心,足以引起读者关注。
二、引入:
用一位读者的留言引入话题,引发阅读者对于爱情开始和结束的思考,提醒我们记得爱情最初的模样,最终引出书目《怦然心动》。
三、作者介绍:
文德琳·范·德拉安南,《怦然心动》是她的代表作,作品中她用轻快明亮的文字讲述了两个孩子在懵懂初恋中获得成长的故事,让读者看到美好爱情应该有的样子。
四、逻辑结构:以故事发展为轨迹,划分三个层级。
1、爱情从来都不是一厢情愿,而应该是两情相悦。
英俊少年布莱斯搬家至朱莉家对面,只是一眼,朱莉就对他芳心暗许。之后的日子里朱莉一腔热忱地追随者布莱斯,可布莱斯却对她心生抗拒,冷眼相对。一段好的爱情,不该是一厢情愿。
2、爱情不是聚焦一点,而是纵观全局。
朱莉在与父亲的交谈中,说到自己有多么沉迷于布莱斯清澈的双眼,父亲暗示她要抬头看整个世界。最终朱莉在“砍树事件”发生之后,开始重新审视布莱斯,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丝令人失望的懦弱。好的爱情不该是一见钟情的感性冲动,而是纵观全局后的冷静抉择。
3、爱情不是沉迷外在,而是欣赏内在。
经过一些事情朱莉感受到了布莱斯和他家人的傲慢与虚伪,听到布莱斯拿自己智商叔叔开玩笑之后,更是对他失望。可是布莱斯却听从外公建议,开始关注朱莉丰富的内心世界,看到她热爱生活,富有爱心,最终布莱斯展示出自己的蜕变和勇气赢回爱人。看来,爱情中美丽的外表总不及有趣的灵魂。
五、立意总结:
应该找回爱情的初心,两情相悦、谨慎抉择,最后与美丽的心灵相伴一生。
六、写作风格:
轻快的明亮的语言,讲述了两个孩子懵懂青涩的初恋故事。用治愈系的文字,给了读者关于爱情的憧憬。
文章拆解七:
选择:公众号—慈怀读书会
题目:《年过三十,人生半熟,去过一种经过选择的生活》
一、选题:
人身是个太大的课程,而三十而立的中年人,又总会面对人生里的第一波困惑。所以要取舍什么,逃离什么,又要找寻什么,太多人都想要一个答案,当然也包括年过三十的读者们。
二、引入:
用陶行知问弘一法师的问题引入:“您对人生什么看法?”弘一觉得自己忙于诸多应尽而未尽之事,根本没时间想。而《36岁,人生半熟》这本书中宽宽却思考并记录了关于人生的诸多困惑。
三、作者介绍:
作者宽宽,复旦硕士,在别人眼里她是事业有成,家庭圆满的一线中产,可她却做了一件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卖掉北京房产,前往大理。她究竟是怎么想的?是为了逃离什么优势为了找寻什么?《36岁,人生半熟》记录了宽宽重启的后半生。
四、逻辑结构:逐级深入的四个点,来记录作者的几次重大感悟。
1、财富,不应是生活的唯一追求。
宽宽原本的生活陷入了严重的财务焦虑中,为金钱所累。直到她停下来思考未来,觉得人生的追求不应该只有金钱,不能在财富里迷失自己,于是决定卖房子,前往大理。
2、内心没有归属,去哪都是流浪。
可是搬去大理之后,宽宽又开始迷茫。觉得自由舒适的日子过久了,结果一样是让人厌倦。她再一次陷入思考,她逃离表象忙碌的生活是没有用的,寻不到内心真实的渴望,人去哪里都是流浪,都不能获得归属感。
3、热爱,才是我们一生的追寻。
宽宽对自己做了自我解剖,如果在北京,他们绝不会为了写稿去开一家不赚钱的咖啡馆,可是在大理,他们更容易找到刚入社会时候的纯粹和任性,想做就做,热爱最大。
4、改变,从来不会太晚。
夕照一心想做幼儿教师,却因为家庭的执念,去做了另外一份瞧着光鲜的工作。可是几年过后,还是选择藏起来光辉,再次面试幼儿教师,只因为割舍不下心中的热爱。还有女孩朱婷,对排球有着极度的渴望,最终成为中国女排国家队员。只要愿意,只要坚持,改变就不会太晚。
五、立意总结: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我们可以追寻追寻自己内心,去过热爱的生活。
六、写作风格:
简单的故事情节,细腻的内心描写,带领着读者跟随者作者的心路历程步步向前,每一个分论点都更深一步的接近主题。
文章拆解八:
选择:公众号—慈怀读书会
题目:《曾国藩:最顶级的智慧,是做一个又稳又笨的人》
一、选题:
曾国藩大家都耳熟能详,他是一位成功的官员、也是一个成功的统帅,还是一个了不起的学者。他是一个好父亲,也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家,受他的影响,曾家子孙后辈人才辈出。所以他的智慧体系备受推崇,多数人会想要一探究竟。
二、引入:
梁启超和鲁迅都给了曾国藩极高的评价,甚至鲁迅认为曾国藩是一个值的我们终身效法的“完人”。曾国藩究竟如何担得起这份盛赞,这就引出了书籍《拙诚》。
三、作者介绍:
作者谷园深入传统文化研究多年,用近二十年的时间,提炼了研读曾国藩的干货。《拙诚》这本书,更是对曾国藩智慧体系进行了详细梳理和精华提炼。
四、逻辑结构:平行逻辑(从做人、做事、养生、读书、治家五方面谈曾国藩成功人生的秘密)
1、做人,谦卑含容。
曾国藩原本是十分傲气的,在进京做官之前,祖父就提醒他不能骄傲,他却没能听进去,结果与京城官场格格不入,创立湘军时与地方官也关系紧张,之后大悔大悟,晚年时候,经常用谦字来提醒自己和子弟。确实是满招损,谦受益。
2、做事,躬身入局。
曾国藩人生哲学特别代表性的一条是“挺经”,“挺经”就是坚持和担当,做事坚韧不拔,不达目的死不罢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旦决定方向一定要有担当,尽最大努力去坚持,去挺下来。
3、养生,顺任自然。
曾国藩体质并不好,一介文弱书生,他对养生有较多的思考,但是他的养生方法就是吃饭、睡觉、节制欲望、做不到的事情顺其自然,都是极为寻常的事情。可见保持规律的生活起居,顺任自然,才是养生的基础。
4、读书,以书为乐。
曾国藩读书的特色是,兼容并蓄,既深且博。他不提倡苦读书,觉得应该把心灵静静地浸润在书里,享受读书。还要学以致用,把读书跟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用书中道理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
5、治家,精微为本。
曾国藩喜欢研究历代家训,他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家书、家训。家书中为后人所熟知的有“八本”、“三致祥”。他认为凡事要守住本,做人要孝顺父母、勤俭持家、宽恕包容。
五、立意总结:
“傻”实在,敬畏天命,就是曾国藩的拙诚。
一、写作风格:
人物传记式地描写了曾国藩的人生智慧,文章内容情节性强,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好奇欲望,
五个平行逻辑,条理清晰,金句频出。
文章拆解九:
选择:公众号—十点读书
题目:《一个人真正的强大,是从沉默寡言开始》
一、选题:
人人都有说话和表达的权利和自由,但是克制自己不解释、不辩驳、不纠正别人却很难。鲁迅也说:“唯沉默,是最高的蔑视。”
二、引入:
从人们说话容易,可是克制自己沉默下来却很难,引入话题:越无能的人,越喋喋不休。但越强大的人,越喜欢沉默寡言。
三、逻辑结构:平行逻辑(三个分论点,分别解读)
1、强大的人无需自我解释。
用汉武帝的宰相,公孙弘的故事为例,他总被别人误解,却不解释也不澄清,汉武帝问及缘由他只答:“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汉武帝听后对他更加重视,论证了,信你的始终会信你,不信你的你多说无益,我们没必要和不重要的人纠缠不清。
2、强大的人不需要与人辩驳。
每个人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格局和境界读不尽相同,不同层次的人,是很难沟通的。文中以高僧与他人的对话为例,论证了,话要说给懂得人听,道理要讲给明白的人悟。不辩解,不反驳,我们只管做好自己。
3、强大的人不试图纠正别人。
引用了哲学家叔本华的话和卡耐基的经历论证了,一厢情愿地纠正别人是非常不明智的。不要好为人师,自作聪明,是成年人最大的克制和自律。
四、立意总结:
唯沉默,是最高的蔑视。
五、写作风格:
大小标题都采用鸡汤式,内容丰富,案例引入得当,叙议结合,十分精彩。
文章拆解十:
选择:公众号—十点读书
题目:《做人,要知理、知趣、知足》
一、选题: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不断成长,变得越来越强大,从而努力改善自身,做一个更好的人,而要做一个好人,就要知理、知趣、知足。
二、引入:
用德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话,引出人们想要努力改善自身的愿望,从而引出文章主题,怎样做人做到更好。
三、逻辑结构:
1、知理,就是懂得做人的道理,把握做人的分寸。
用乔丹小时候的故事引出问题,父亲是个聪明的教育者,他告知乔丹用正确的方式争取自尊,树立威信,来摆脱小孩子们的欺负,乔丹成长为了无数球迷们崇拜的英雄。论证了知理的重要性,知理的人,知世故而不世故,真诚待人,明理通达。
2、知趣,是处事把握分寸,能张弛有度。
著名登山运动员罗丽莉攀登珠峰半途而返,是把握了自己生命的尺度,明明离创造奇迹百步之遥,却还能毅然退回。做人也一样,凡事该当知趣有度,过则损。
3、知足,即不为物欲俘虏,满足以无为有。
明朝胡九韶,日子贫寒,勉强温饱,他却十分知足,感恩天赐之福。人生不易,越是聪明的人,越是不卑与现状,不囿于困境,知足常乐。
四、立意总结:
知理,进退有度;知趣,相处舒服;知足,心宽有福。
五、写作风格:
文章条理清晰,事例引用贴合度高,多出引用名人金句,不失为一篇富有营养的鸡汤文。
21堂写作课1期A02班 于怡然+1042386完成于2020年12月11日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婉兮,90后写手,目前是写手圈签约作者,以及十点读书签约作者、悦读特邀作者。其实名头都是虚的,在高手云集的写作江湖里,我还只是一个小菜鸟。要说讲课,其实也算不上,因为我还太年轻太稚嫩,资历根本不足以撑起一堂写作课。所以我就结合自己的经历,来给大家说点我的心得体会吧。讲得不好不到位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指正。
去年的现在,我还是一个跌跌撞撞走在写作路上地走着,想写小说,想写剧本,也想写散文,偶尔写几篇新媒体文,公众号十天半月也难得打开一次,结果便是哪儿都不顺,心里的挫败感和失落感就别提了。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一篇文章的诞生,我给它取的名字叫作《那些没被富养的女孩,后来怎样了?》。
我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呢?因为我结了婚,和我老公的大姐慢慢熟悉了起来,有一天她打来电话,告诉我们要去新疆摘棉花。我一听,这活儿多苦啊,就劝她不要去,但她觉得这算不了什么。那天正好我的表姐来找我诉苦,说自己工资低,感觉活不下去。这前后的鲜明对比,让我心里有了些不一样的感觉。当时,富养女儿这个话题特别火。我忽然意识到,我的大姑姐和表姐,都是被穷养的女儿,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我百感交集,趁热打铁写下这篇文章,迎来了写作生涯里的第一波小高峰。这篇小范围火起来的文章,每一字一句,都是我的认真思考和情感流露。我相信, 只有用心写出来的文字,才能让读者动情。 读者也和我们一样,是吃五谷杂粮的肉体凡胎,打动得了作者的东西,其实也具备打动读者的潜力。
所以, 能够吸引读者的文章,一定是写到了他们的内心深处,触摸到了最敏感温柔的那个角落。 你要让读者觉得,呀,这不就是我吗?他得到了共鸣,找到了问题的解决途径或是情绪宣泄口,就会对作者产生认同感,便会自然而然地为作者进行二次传播。
首先,你不能敷衍了事。 我见过有人总结公号文的写作套路,一个现象,一个正面例子,一个反面例子,一段情感升华,OK,一篇稿子出炉。可我觉得,这样的稿子就像流水线上出来的产品,工工整整却没有温度,就像快餐,可以吃饱肚子,却不会让人喜爱。我觉得她弄反了次序。
写文章,是有件事儿触发了你的思考,心里有不吐不快的东西。而不是你为了表现某个主题,去辛辛苦苦地满世界挖题材。这先后顺序前因后果弄反了,写作就成了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儿。所以,我一直奉行的原则是,不为写作而写作,要为自己的感悟和情怀而写作。比如这几天,大多写手都在撰文缅怀张国荣,可是我不是他的忠实粉,不了解他的生平。实在无话可说,便不去追这个热点。
其次,你要知道自己的读者是谁。 写童话的郑渊洁和写爱情的张小娴,文风写法肯定是有很大差异的。因为他们的读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群体,一个优秀的作者,必定了解自己那些读者的心理,在写作中有意无意地撩拨读者的心,让他们在阅读中身临其境,带入自我,产生共鸣。
拿我自己来说,我的公众号粉丝以女性为主,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这样我就大致确定了自己的写作方向,即以励志、婚恋为中心,以故事讲述、三观挖掘、方法论指导为基本点。为什么呢?因为北上广深的女性,大都奋斗在职场上,也纠结在婚恋里,她们感兴趣的内容,就是励志、婚恋题材。所以我的选材,大多以这些方面为主。
建议大家都去分析一下自己的粉丝户属性,或是分析心仪的大平台用稿风格。例如悦读和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前者注重女性修炼,后者注重提升中产阶级生活质量,如果要投稿,你就得有所针对性。大学时,我学的是新闻,老师强调过受众心理分析,其实这和之前许多写作老师强调过的,投稿前要摸清刊物的用稿风格是一个道理。
最后,语言务必要千锤百炼。 文章里至少要有一两句话,瞬间击中读者的心。举个耳熟能详的例子,一个卖橙子的老奶奶,写了一句甜过初恋的广告词,是不是就比卖橙子,又甜又大的橙子更有说服力呢?人人都会写字,为什么不能人人是作家?原因就在于作家的语言凝练精髓。而要做到这一点,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多读多看,丰富自己的语言系统,也深化自己的表达技巧。
前几天我和悦读的另一个作者聊天,我们聊到了现在的公号文现状,得出的结论是同质化严重,读者的阅读热情在逐渐丧失。而大部分作者,也都面临着选材艰难的问题。其实我不那么觉得,我的素材库里现在还有将近一百个选题,虽然有的只是我看书时偶然看到的一句话,吃饭时脑海里忽然冒出的新念头。但也说不准某一天,那无意中记录下来的一两句话会瞬间点燃灵感。
有人问过我,平淡生活里哪儿来那么多的内容可写?我觉得这又得绕回小时候学写作文时,老师常常提到的那句话,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对一个写作的人来说,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大脑,都是必备品。
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寻找素材的五种途径。
第一类素材是,那些触动我的事儿。
可能是因为我的经历比较特殊,心思也更为细腻敏感,所以总有许多事情让我觉得很感动,迫不及待想要写下来去告诉我的读者。比如冬天吃火锅,火锅呢,嘌呤高、热量高、口味也重,我的身体状况是不允许吃的。但我又特别馋,怎么办呢?我老公就自己用番茄做了锅底,自己配了调料给我吃。
我特别感动,于是就想到了一句话,我不爱做饭,但我爱你。然后就有了一篇文章的问世,读的人从我的字里行间想到了那个为自己做饭的人,心生感慨,明白了一粥一饭的爱和温暖,这篇文章就有了意义。
其实这些都是一些很细小的几乎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事儿,我相信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过许多一闪而过的感动。一个作者要做的,正是抓住这些感动,挖掘出让人感同身受的真善美。
文字有时候是匕首是利剑,有时候也是温暖和救赎。当然你也可以字字铿锵掷地有声,只要发自真心并能让人有所顿悟,便不失为有价值的文章。
第二类素材,是励志正能量故事及鸡汤。
我记得十多年前,安妮宝贝和郭敬明盛行那会儿,大部分作者写的都是45度仰望天空,明媚的忧伤什么的,为赋新词强说愁。转眼十年过去了,社会巨变沧海桑田,快节奏的生活和巨大的压力,使得新兴的自媒体成为了人们寻找慰藉和认同感的一个重要渠道。
有人鄙视鸡汤,可我觉得,有真材实料熬出的美味营养的鸡汤值得被提倡,文字的意义之一,就是抚慰心灵,让负重者前行。但是鉴于目前大家对鸡汤的诟病,建议写作时不时加个“勺子”,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论。
比如你告诉大家要利用时间,顺带就列举几个提高效率的小贴士;你告诉大家女孩一定要变美,不妨就说出几个美容小窍门。但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一个题材被太多人写过的话,就不容易出新,读者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例如美貌、读书这些,如果找不到好的角度,最好暂时搁笔不写。
第三类素材,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以小见大”。
随便打开一个公众号,你都可能看到下面这些类似的题目,比如……见人品,爱不爱,……就知道了。写的其实就是从细节里窥见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达到判定此人值不值得深交托付。
对为人际交际烦忧的现代人来说,这类文章其实就是一场及时雨,也是切中读者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轮回,从小芝麻里看出大天地,就是写作者的毕生修行。其实,这也是散文写作的基本手法。
第四类素材,需要你到别人的文章里去寻找。
其实我的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爆文《那个嫁了穷人的女同学》就是这么来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那时,公众文里铺天盖地的都是不和穷人谈恋爱。有一天我无意中看到一篇《穷人真的不配有爱情吗》,里面列举了一两个共同努力的贫穷男女。
我就想起了我一个远赴安哥拉的学长和家穷读了免费师范的学姐,他们在现实中不是一对,但各自的伴侣都没有出身富裕家庭,现在过得都不错。所以,我怀着一种为广大一穷二白青年说话的心理写了那篇文章。
根本没想到会火,后来我自己分析,这篇文章让无数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因为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人是多数,不虚荣不拜金的姑娘也大有人在这也算无意中“拨乱反正”,所以许多主流媒体都认可了它,包括新华社和人民日报。
我不喜欢某些所谓爆文,教你要自私、要不顾一切买买买、要男人把你宠成女儿,所以有时候会写一些观点相反的文章来表达。比如《爱的最高境界,并不是把你宠成女儿》。
也说不上谁是谁非,写文章其实也是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苦于素材的同学,可以留心一下别人在写什么。相近或相反的一个点,也许忽然就为你打开了题材的另一扇门。但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抄袭别人的文章中心点,更不要洗文抄袭。一个人的文章,其实也是他的人品。
第五类素材,热点话题与新闻。
前几天最火的新闻是山东的于欢刺死辱母者案,许多自媒体大咖各显神通刷屏朋友圈。对一个自媒体公号写作者来说,热点事件的爆发就是一次争分夺秒的写作大战,抢占头条和流量,是每一个立志做自媒体作者的必备素质之一。
可我,并没有写这个素材。因为这个素材涉及到司法、人伦与民间借贷等多个方面,从我的知识储备量来看,我无法写出一篇有深度有可读性且有内涵的文章。不如就放弃好了。因为扬长避短,也是我奉行的一大原则。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个热点事件,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可写之处也很多。但我觉得,无论哪个角度都该有正确的三观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否则可能会被键盘侠喷死。
当年学写新闻评论,老师让我们每天浏览门户网站和微博热搜。现在看起来,追热点自媒体,其实就是在做另一种方式的评论。老虎咬人也好、王宝强离婚也罢,自媒体人都是在表象之下挖掘人性和社会。
最近很火的词汇,富养、原生家庭、阶层固化……其实任何一个都有写不完的素材,前提是,你要真的学会思考,思考这些词汇,词汇的社会背景以及它们代表着的那些的复杂情绪。
总结一下,我的写作素材选择大概就是这么五点:
1、 打动人心
2、 励志温暖的世界观加方法论
3、 以小见大
4、 从别人的素材里寻找素材
5、 热点新闻与词汇
在这里,我要说的是,不想出爆文的作者不是好作者。因为写作并非一件孤芳自赏的事情,我们认认真真地码字爬格子,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念,自然是希望它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爆文的标配呢?虽然目前学术界还没开始研究这一类文体,但我们也读了许多,其实可以从中去寻找规律,总结出一些通用法则。就像做菜似的,基本的方法在那儿,油盐酱醋的添加和火候掌控,就考验各自的能耐了。
我来浅显地说一说我理解的爆文标配:
1)有好故事
数字化阅读讲究的是篇幅小、可读性强、便于理解吸收。所以许多作者都倾向于先用一个故事将读者引入。但这个故事与小说里的跌宕起伏还不一样,作者们选取的一般都是普通人身边最普通的那些矛盾、纠结和挣扎,比如辞职、离婚、吵架等等,为了便是让读者快速产生共鸣,激发他们读下去的动力。但是公号文的篇幅较短,所以这个故事你得讲得利落而动人,这是吸引读者的第一要素。
2)有一个励志的正面主题
写公号文千万不要伤春悲秋无病呻吟,因为这个时代太匆忙太焦虑,许多人玩手机为的是消遣,手机阅读,需要释放的正是那点压抑和苦闷。作为一个自媒体作者,你最好去抚慰这些徘徊的灵魂,而不是把阴暗面赤裸裸地撕开给人看。深层次的思考,更适合纸质媒体。
3)具备参考价值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让读者读了你的文章后恍然大悟,生活和世界都在瞬间不一样,那是写作者的大功一件。但纯粹的讲道理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你需要提供清晰明了的观念或具体做法,读者才可能买你的账。
4) 富含哲理的优美语言
这个就不用多解释了,文字优美才能让人想要读下去。文字这种东西,其实也讲究颜值。读起来口口生香回味悠长的文字,自然是胜过行文不通语法不顺的文字许多倍。
以上只是个人经验之谈,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使用上,就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吧。下面有几个小贴士送给大家:
1中心意思一样,但内容不同,就算是洗文吗?
这个主要看作者怎么看了,但是最好不要这样去做。
2我的阅读速度很慢,请问老师有什么好的阅读方法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呢?
看书类型很多,但主要集中在诗经、唐诗宋词等这些自己喜欢的书籍上面。看喜欢看的书,效率就高了。
3怎样才能,看懂一篇文章,带着什么样的思维,才能读懂?
第一遍看,不一定要看懂啊。就像小时候看《红楼梦》一样,第一遍看不懂,多看几篇就懂了。
4感觉女生写文有优势,作为男作者很多情感文,不敢下笔啊。
男性作者有男性的特点,理性分析是优势。
5老师我想知道你写文章是一气呵成还是要修改几遍才能完成?
我写一篇文章要写2-3天,中途要修改四五次。
6前期写作的时候因为无人问津,内心会觉得孤独而煎熬,有时候会质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写作这块料,但是自己很清楚自己喜欢写作这件事。如何度过这段煎熬期?
放下来,多多看书,慢慢走过煎熬期。
7如何做个牛逼的标题党,又不讨厌?
不好意思,我现在都不算一个合格的标题党,我属于起标题困难的。
8老师好,我想问一下,你写作先有框架,还是跟着感觉走?
看写什么方面的内容了,写公号有框架,写散文跟着感觉走。
9一般走在路上听见别人说话或者突然想到什么 就有灵感 但还是无法顺利地完成这个灵感。
有灵感,先记下来。感觉暂时写不好的时候,先放一放。等感觉有了框架以后,再写。
10你的文章,能写多长时间,灵感来了,很快就完了吗?
我一篇文章至少要花2-3天。
11十点读书的签约作者怎么申请啊?都有什么条件?
我是他们编辑主动来找我的。因为投稿了几次文章,他们感觉我的文章比较适合他们。如果想成为十点读书的签约作者,建议多向他们投稿。
12怎么提炼好的标题,有时候文章写好了,题目不好取,怎么办?
我属于起标题困难的。每次写文章,取三个以上最合适的,让编辑或者朋友投票来选择。
13有很多故事自己都被感动流泪,可是写出来就索然无味?
多看一些书,多学习一些大家的表现手法。
14老师,我写东西总是因为生活中的一些事突然有灵感了就是那么一小段,不足以撑起来一篇文章,怎么破?
表明灵感还不够,先放下来,做一些别的事情。
15是全职写作吗?
不是全职写作,本职是做企业宣传。如果把爱好当做工作的话,生活就会有很多压力和乏味。
16投稿大号有什么技巧和经验吗?求指点一二。
开始的时候还真没有,后来中得多了和编辑熟了就会好一点点,但也只是一点点。
17感觉女生写的情感文,已经越来越类似了。长此以往,会不会产生审美疲劳啊?能否在现有的类型文上,开拓出一些新路子呢?
会审美疲劳啊,所以要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18关于读书。
我觉得需要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比如红楼梦,优美的诗词歌赋,以及一些哲学书籍。每天读一本书,然而快不了,积累是过程。我现在在看中国哲学史 苏菲的世界
19关于投稿受挫。
我向意林读者青年文摘都投过稿,但没中过。有时候觉得自己的文章还可以,怎么编辑就不欣赏呢!很受打击啊,很长时间没投了。有个词叫越挫越勇。网络投稿我早期投写手圈和悦读。
20关于灵感。
其实没有这么刻意,感觉有的东西忽然就涌上心头了,主要还是多看多写多想。
作者其他热门文章
这个时代的你,千万要相信读书能够改变命运
到“雄安新区”去炒房?省省吧
读写人生是一场最美的修行
如何优雅地摧毁自己的梦想?
连载极简个人成长课:总目录
嘻哈写作课连载目录
我爱读书
从小,我就喜爱读书;如今,读书更是我的一大嗜好。读书真棒!这是我内心的真切感受。
书是传播人类文化的使者,从印刷术发明以来,这事实就一直存在着,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用思维接触文字,用大脑去想象,用心灵去感受。书贵在读,贵在捧在手中的那一份珍惜,打开读时的那一份虔诚。当你读书时,你的思维在书中神游,你的情感在书中起落,在书中你可以体会到任何喜怒哀乐,书的魅力便在于此。
我的成长离不开书,书使我成长的更快。课堂上的本本厚书写满了难题,记满了深奥,我喜欢读,因为它使我学到很多,人世间的书写满了艰辛,记满了沧桑,我更爱读,因为它使我了解到更多……
当我坐在课堂里,聆听老师的讲解,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使我的大脑日益充实。课间,我喜欢和同学为了某道数学题和同学争的面红耳赤,对了,成功的喜欢让我笑,错了,失败使我得到经验。学习是艰苦的,可我乐意,因为读书是享受,我爱读书。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书琳琅满目。我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街头而哭泣,为岳飞将军的壮志未酬鸣不平,为阿Q的悲惨遭遇而叹息,又为***横渡长江打垮国民党而喝彩。甚至金庸老先生的武侠小说,琼瑶催人泪下的言情小说,都让我流连忘返。我喜欢它们,因为在这里,我可以学到课本上没有的东西。
书是收获希望的土地,我要辛勤耕耘,以获得更多的粮食。
我爱读书,因为课堂的书让我学习,让我思考,课外的书让我了解,让我思索,而人生的品读,更让我成熟,让我成长。我爱读书!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曾说过:“好书使人终生受益。”读书不但能增加知识,还能提高阅读水平。书是我的爱好,我从小就喜欢看书。
在我家的书柜里,摆放着一套书,这是我最喜欢看的一套书了。这本书名叫《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原文是Cuore,翻译为心)原名《一名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是通过埃·亚米契斯的儿子的日记改编的。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三年级安利柯的眼光,讲述了从三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还包括父母为他写的许多劝诫性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9则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通过塑造一个个看似渺小,实则不凡的人物形象,在我的心中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使爱的美德永驻我的心中。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自1886年该书诞生到1904年的短短20年里,就印刷了300多版。100年来,始终畅销不衰,目前已有一百多种文字的译本,并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连环画、影响遍布全世界,成为一部最富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是世界公认的文学名著。
不仅如此,本书实际上还涉及到9-13岁的孩子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如何为人处事,如何成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不仅是对家庭,还包括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小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我记得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
我爱读书,读书使我的人生充实而从容,悠闲而舒适,安静而丰富,读书使我快乐。现在,书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好朋友,我在书的海洋里漫游,从书中得到了莫大的快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