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炼石补天时,所炼之石剩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此石已通灵性,大小随心,来去任意,因未被选中补天常悲伤自怨。和尚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见其可爱,便将它携至现实。不知多长时间以后,空空道人经过这里,见石上刻着它那番经历,便从头到尾抄下,交曹雪芹披阅增删、分出章回。以下便为石上所刻内容。姑苏阊门外有个葫芦庙,乡宦甄士隐居住庙旁,可怜寄居庙内的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元宵之夜,甄的女儿英莲被拐走;不久因葫芦庙失火;甄家又被烧毁。甄带妻子投奔岳父,遭白眼,随跛道人出家。
贾雨村中进士,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林黛玉读书。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林如海求岳家荣国府帮助:林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黛玉进荣国府,除外祖母外,还见了大舅母,即贾赦之妻邢夫人,二舅母,即贾政之妻王夫人,年轻而管理家政的王夫人侄女、贾赦儿子贾琏之妻王熙凤,以及迎春、探春、惜春和衔玉而生的贾宝玉。宝黛二人初见有似曾相识之感,但宝玉因见美如天仙的表妹黛玉,便砸自己的通灵玉,惹起一场不快。
上一回说的是清虚观打醮,小说人物从贾珍、贾蓉到宝玉、黛玉都显得很躁,最后以宝玉、黛玉吵架摔玉结束。这一回调子没有变。这天是五月初三,也是宝玉丧气满满的一天。一呢,他本想和黛玉和好,然而不仅目的没有达到,还一不小心把宝钗给狠狠地得罪了。二呢,是和金钏玩笑了两句,被王夫人听到,一巴掌打在了金钏的脸上,吓得宝玉一溜烟跑了。三呢,下大雨淋成落汤鸡,丫鬟们只顾在院子里玩耍没有听到宝玉叫门,宝玉很生气。最后,袭人去开了门,宝玉没有看清楚是谁,一脚就踢在了袭人胸口上,自是后悔不迭。在文学功能的层面上,曹雪芹如此安排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决不是胡乱组合,还是我前面说到的,农村包围城市,逐渐向“宝玉挨打”这个高潮稳步推进。
宝玉是无论如何也禁不起冷战的。不管他跟黛玉如何吵闹,不管孰对孰错,他总是隔不上半天,一准前来负荆请罪。这不,黛玉正在潇湘馆闷闷的,宝玉就上门来了。黛玉一听宝玉来了,眼睛上的水龙头就打开了。我们来看一下宝玉是如何小心翼翼哄林妹妹的,钢铁直男们如果看到,也可以跟着学学:
宝玉笑着走近床来,道:“妹妹身上可大好了?”林黛玉只顾拭泪,并不答应。宝玉因便挨在床沿上坐了,一面笑道:“我知道妹妹不恼我。但只是我不来,叫旁人看着,倒像是咱们又拌了嘴的似的。若等他们来劝咱们,那时节岂不咱们倒觉生分了?不如这会子,你要打要骂,凭着你怎么样,千万别不理我。”说着,又把“好妹妹”叫了几万声。
宝玉的命门就是“不理他”。只要你掐住了这个七寸,按照宝玉的性格,肯定会被治得服服帖帖。但是这个操作因人而异,须谨慎用之。“冷战”是七伤拳,伤人必先伤己,很多时候一着不慎,一对情侣便不欢而散,甚是可惜。
黛玉对宝玉的“死皮赖脸”也没有招,只说:你也不用哄我。从今以后,我也不敢亲近二爷,二爷也全当我去了。
不知各位发现没,反正我是发现了。只要宝黛二人吵架,黛玉“宝哥哥”、“宝玉”之类的称呼一准不见,官方称呼“二爷”就会启用。曹雪芹是语言大师,又是恋爱大师,什么称呼用在什么场合,他心里门儿清。如果我们把黛玉的这句话换成:你也不用哄我。从今以后,我也不敢亲近宝哥哥,宝哥哥也全当我去了。味道变了,这哪里还是在吵架,分明是在撒娇了对不对,你让林黛玉在贾宝玉面前撒娇,那真是比蜀道还要难呐!
宝玉一听这话,就问黛玉:你去哪儿?黛玉就说:我回家去。宝玉又说:我跟了你去。
按说两个人“打情骂俏”,这样你来我往本没有什么差错,反正说的又不是事实,顺着毛捋也不算欺骗。谁知黛玉来了一句:我死了呢?宝玉好死不死来了句:你死了,我做和尚。黛玉登时就放下了脸。这里须暂停一下,因为很多读者读不懂,为啥黛玉听到宝玉如此说就又拉下脸呢?因为这句话是那时候的情话,就相当于“我爱你”或者“我想和你在一起”。黛玉死了,宝玉你当表哥的为啥要去当和尚?董小宛死了,顺治伤心,才去五台山做和尚。被有心之人听到怎么办呢,我成什么人了?黛玉当然会为这样的无礼之言而生气。传统的红楼人物论都把宝玉、黛玉当成反封建、反礼教的人物,但是这么说是极为片面的。在很多时候,甚至是绝大多数时候,黛玉把“礼”,也就是规矩看得极为重要。她总在自由爱情和“礼”之间徘徊,她从心底里觉得跟宝玉这样不符合礼法,但是爱情又不能抑制得住,所以她在形式上要维持“礼”,非礼勿言。这也是每次宝玉一情不自已说出点情话的时候,黛玉就拉下脸来的根本原因。黛玉从小接受的教育、家庭的耳濡目染就是这般,你让她骤然更变,也是不可能的事。总是黛玉就是:你爱我,可以。但是请别说出来。
黛玉何等聪明,她怕边上的丫鬟们听出个所以然来,马上往回找补:
林黛玉一闻此言,登时将脸放下来,问道:“想是你要死了,胡说的是什么!你家倒有几个亲姐姐亲妹妹呢,明儿都死了,你几个身子去作和尚?明儿我倒把这话告诉别人去评评。”
本来是爱情之言,一下子被解释成了亲情,神不知鬼不觉,黛玉这是在四两拨千斤。我这么说不是在臆测,而是文本中底下紧接着一段,证实了我这种猜测。文学理论上有个“冰山理论”,大致意思就说是文字上表达出来的内容只有八分之一,另外的八分之七都在文本下面盖着呢,如果你不那个洛阳铲刨上一刨,极有可能错过宝贝。《红楼梦》它就是这样。我们来看底下这段话:
宝玉自知这话说的造次了,后悔不来,登时脸上红胀起来,低着头不敢则一声。幸而屋里没人。林黛玉直瞪瞪的瞅了他半天,气的一声儿也说不出来。见宝玉憋的脸上紫胀,便咬着牙用指头狠命的在他额颅上戳了一下,哼了一声,咬牙说道:“你这──“刚说了两个字,便又叹了一口气,仍拿起手帕子来檫眼泪。
“幸而屋里没人”六个字决不是可有可无,它为我上面说的这一大堆提供了依据。只有表白之言怕被别人听到,而不是做不做和尚。至于“你这——”,我斗胆给林黛玉补上,那就是“你这不长心的东西!”——饭可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啊。
宝玉看到自个说错话惹得黛玉哭,自个也哭了,也没有带手帕,就用袖子去擦泪。黛玉一看这,忙从枕边取了一方帕子摔在了宝玉怀中,“摔”字真是用得好啊,我虽然关心你,但是我还没有原谅你。至于这个帕子,又是曹雪芹埋下的一个钩子,里面又生出了一段故事,这个咱以后再表,在此姑且不谈。两人正这么着,王熙凤来了。原来她是贾母派来说合二人的,三人一同就来到了贾母房中,正好宝钗也在这里。宝玉见黛玉还是不搭理他,就同宝钗说话:
宝玉道:“姐姐怎么不看戏去?”宝钗道:“我怕热,看了两出,热的很。要走,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来了。”宝玉听说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宝钗听说,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便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二人正说着,可巧小丫头靛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罢。”宝钗指他道:“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说的个靛儿跑了。宝玉自知又把话说造次了,当着许多人,更比才在林黛玉跟前更不好意思,便急回身又同别人搭讪去了。
这是有史以来,宝钗第一次“大怒”,第一次“骂丫鬟”。杨玉环不论在历史典籍中,还是在小说戏曲中都不是一个正面形象,宝玉也缺根筋,非得拿杨贵妃来比!我胖点怎么了,吃你们家大米了吗?你竟然如此取笑于我,况且旁边还有林黛玉、众多丫鬟呢,宝钗大怒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可是宝钗不能直接骂宝玉,一是大人们都在这里,宝玉毕竟是贾母疼爱的孙子,二是宝钗再生气,这点修养还是有的。那怎么办?曹雪芹有办法,他让一个丫鬟及时出现了,宝钗就可以指桑骂槐、隔山打牛了。我要声明一点的是,这个丫鬟不是按照事件本来的面目呈现,而是一种艺术安排。曹雪芹在很多回都用到了这样的技法,当情节需要转折,或者刻画主要人物的性格等,这样的台阶型人物就会出现,他们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主要的作用就是当个台阶。看着宝钗是在骂这丫鬟,实际上是在说宝玉,所以宝玉才更加不好意思。黛玉把发生的一切都看在眼中,就又调侃起宝玉来,说是:你以为所有人都像我这样笨嘴笨舌的啊,今儿个可算遇到厉害的吧。一句话说的宝玉无地自容,就无精打采地出了贾母房中。
瞎逛了一会,逛到了王夫人房中:
王夫人在里间凉榻上睡着,金钏儿坐在旁边捶腿,也乜斜着眼乱恍。宝玉轻轻的走到跟前,把他耳上带的坠子一摘,金钏儿睁开眼,见是宝玉。宝玉悄悄的笑道:“就困的这么着?”金钏抿嘴一笑,摆手令他出去,仍合上眼。宝玉见了他,就有些恋恋不舍的,悄悄的探头瞧瞧王夫人合着眼,便自己向身边荷包里带的香雪润津丹掏了出来,便向金钏儿口里一送。金钏儿并不睁眼,只管噙了。宝玉上来便拉着手,悄悄的笑道:“我明日和太太讨你,咱们在一处罢。”金钏儿不答。宝玉又道:“不然,等太太醒了我就讨。”金钏儿睁开眼,将宝玉一推,笑道:“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句话语难道也不明白?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去罢,我只守着你。”只见王夫人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子,指着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宝玉见王夫人起来,早一溜烟去了。
宝玉哪里能想到他只是想和金钏玩一会,竟然闹出了一条人命。所谓“金簪子掉到井里面”,就是说金钏跳井自杀。在我们读者看来,宝玉十二三岁,金钏大一点,十七八岁,两人这样说笑了一会没有什么大过错呐。可是在王夫人看来,这是在勾引我儿子啊,是天大的事,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能把金钏这祸害留在身边,执意要撵出去。对于一个在主家服侍了十几年的丫鬟,被主人撵了出去,无疑是没有活路的,街坊邻居的唾沫星子也会淹死你啊,金钏的结局不会比祥林嫂好到哪里去。这里我想说的是王夫人,王夫人是恶人吗?好像也不是,她吃斋念佛,对丫鬟小子也都很好,也乐得施善。但这样的母亲往往最可怕,一旦坏的事情落到了自己儿子头上,就都是别人的不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贾宝玉对金钏如何如何,主要责任是宝玉一方呐,王夫人这一巴掌应该扇在贾宝玉脸上,可是她没有。她在此时变成了双标狗,跟自己没有利益往来的,可以像菩萨一样善良,一旦牵涉到自己的痛楚,都是别人的不对,这样的人着实让人生畏呐。与其说是宝玉害死了金钏,倒不如说是王夫人害死了金钏,尽管王夫人并不想害死金钏。
宝玉一溜烟跑进了大观园,刚到了蔷薇花架,只见一个女孩子蹲在花下,手里拿着根绾头的簪子在地下抠土,一面悄悄的流泪。宝玉又一细看,原来这姑娘是在地上画字。宝玉用眼随着簪子的起落,一直一画一点一勾的看了去,数一数,十八笔。自己又在手心里用指头按着他方才下笔的规矩写了,原来就是个蔷薇花的“蔷”字。这就是《红楼梦》里很著名的“龄官画蔷”,将一个女孩子的心事通过单纯的白描暴露无遗。为什么这么简单的情节会让很多读过《红楼梦》的人念念不忘呢?其实很简单,因为这里的龄官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也曾经把喜欢着的人名字写在纸上,一遍又一遍,怕别人看到,就把偏旁部首分开写,只有自己认得是在写什么,那时写写名字觉得特别满足,仿佛你恋着的人就在你的身边。只不过我们长大了,很多事儿很多感觉都忘掉了,当有一个画面去唤醒这些感觉时,感动就出现了,审美就迸发了。
宝玉正在那看着呢,突然下起雨来,他就往怡红院跑。正好丫鬟们把出水口堵住,把一些绿头鸭,花鸂鶒,彩鸳鸯,捉的捉,赶的赶,缝了翅膀,放在院内顽耍,将院门关了。雨声太大,宝玉敲门敲得震天响,最后是袭人开了门。宝玉受了黛玉、宝钗的气,自己老妈又当着自己的面大金钏,自己又淋了雨,正是丧到了极点,就想着踢开门的小丫头子两脚解解气,谁想一脚踢在了袭人胸口。袭人多懂事呢,忙说不疼,可是宝玉因为踢了袭人自责,本来心情已经低落到了极点,又看到袭人大晚上竟然吐起血来,更是惶惶不安,这一回也就到这里结束了。
至于下一回宝玉如何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又如何相继把晴雯、湘云得罪了,咱下次再细细说来。
这是因为吵闹让彼此打开了心扉,不再有误会,贾宝玉看到了林黛玉的真心,林黛玉也看了贾宝玉的真情,感情自然就升温了,说成是升华点也不错。贾宝玉和林妹妹这样的吵闹是促进感情的催化剂,但是若是那种夹枪带棒的争吵,恐怕会起反作用,所以争吵也是一项技术活儿。贾宝玉第一次因为林黛玉摔玉是因为林黛玉没有玉,是在他们初相见的时期。
那时,贾宝玉见林黛玉第一面,便觉得熟悉。再问林黛玉有没有玉,在贾宝玉的心里,林黛玉必然是按有玉的,若是林黛玉这样的神仙妹妹都没有玉,那说明这玉啊,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当林黛玉说出没有玉的时候,贾宝玉就生气了,即刻将玉从金项圈上扯了下来,重重的摔在了地上,引得全屋子人来找。
第二次吵架是因为在清虚观打平安醮回来后,林黛玉处处说反话,将真心藏起来,贾宝玉对林黛玉的这些行为摸不着头脑,也有些生气,于是两人最后终于吵起来,贾宝玉要剪林黛玉送给他装通灵宝玉的篓子,林黛玉见此,便生起气来抢过贾宝玉的玉,要剪掉那篓子。林黛玉没有再怎么剪,也没有碰着那玉,可见林黛玉对贾宝玉是真心的,她比谁都担心贾宝玉。两个人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谁也劝不住,最后还将王夫人给招来了。
王夫人带走了宝玉,留下林黛玉一个人在那儿哭。其实这件事就是因为在清虚观,那张道士说出了金玉良缘这件事,林黛玉不高兴,才处处不给贾宝玉好。可是贾宝玉再怎么和林黛玉吵,第二天也总会去找林黛玉赔礼道歉,有这样的性子,也不怕林黛玉不原谅他了,而且贾宝玉又处处将林黛玉放在第一位,林黛玉不会感知不到。
贾宝玉对林黛玉一见钟情,见黛玉名中也有“玉”,便觉得身上一定有与自己相似的一块玉,但问后却发现并没有,于是想这天仙般的妹妹都没有玉,那这玉于我有何用!于是怒摔其玉,心中充满对造化的怨气。
在这几章中,宝、黛、钗之间的纠葛实在是令人印象深刻。黛玉因为宝钗二人关系好而吃醋难过,又被宝玉的丫鬟拒之门外,自然更是十分难过了。宝玉又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去劝,就这样,黛玉到花冢去葬花,原本落英缤纷是那么美好的场面,但黛玉却想到了自己死后的情景。再后来,元妃送来的东西中宝玉和宝钗又是一样的,黛玉却和其他几个姐妹相同。这暗示着元妃倾向于宝、钗二人成配,可贾宝玉爱的是林黛玉。但很显然,贾宝玉的婚事是利益的筹码,家里的很多人都支持宝玉和宝钗这种门当户对的婚姻。不免让人宝黛两人的爱情感到悲哀不已。
《红楼梦》里面贾宝玉有两次摔玉的经历,第二次在第二十九回中宝玉因放心不下黛玉的病,赶来潇湘馆探望。偏偏黛玉又提起“金玉”之说,宝玉气不过,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便发狠气得摔玉。偏生那玉生的异常坚硬,竟纹丝不动,宝玉便拿东西砸。黛玉哭道:“你砸那劳什子作甚?你有气来砸它,不如来砸我!”后来黛玉将吃的解暑汤吐了出来,又因袭人的话剪了玉上她缝的穗子。最后婆子们见宝玉发狠摔玉,黛玉大哭大吐,便报告了贾母等。最后还是贾母来带走了宝玉才算完。
两次摔玉是宝玉的真情流露。宝玉摔玉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反对封建势力,反对“金玉良缘”而抗争的宝玉。的宝玉,坚定了宝玉与黛玉知己般的感情。
二十七回:由于林黛玉之前吃了“闭门羹”,又看见薛宝钗从贾宝玉的房间里出来,心里边产生了误会,想到寄人篱下的苦楚,暗自伤感。而后宝钗看见宝玉去找黛玉,为了不便和避嫌便独自离去,表面上她之后的戏蝶表现了她的活泼,开朗,可她的心里可能会由于产生醋意而生气,看见翩翩起舞的胡蝶便泄气,想要拍散蝴蝶暗喻拆散宝黛。之后的黛玉葬花由于得知宝玉要扔掉花,为了不想它们被污浊污染,所以想把它们埋在土里,依然保持清香,体现了黛玉高洁脱俗的品质。
林黛玉在26回时,因担心贾宝玉被贾政教训,所以前去探望贾宝玉,因为听见了薛宝钗来看望贾宝玉,又因为晴雯迟迟不开门,所以心中觉得自己无依无靠,伤心的哭了。在27回中,林黛玉因为没有消除自己的猜疑,又觉得自己孤苦,自己-个人跑到了葬花处哭了起来,随口说出了一首“葬花吟”。从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来看,作者将林黛玉的性格写的十分明显,因自己-个人寄人篱下,从内心上始终难以把贾府当作家,所以便导致了林黛玉性格上的孤独,脆弱。而林黛玉在葬花处完成“葬花吟”,言辞悲凉,在葬花处哭泣,可见林黛玉的真性情,而这也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共同之处,也是可贵之处。
第27回卢静文:
此一回前后讲述的是林黛玉春困发幽情、众姐妹春日祭花神、薛宝钗戏蝶躲尴尬、林黛玉葬花吟伤曲、贾宝玉掏心诉衷情等事情。这个弱女子一身幽思,胸襟总是难以放开,因此每次总会抑郁而潸然泪下。第二十六回中,林黛玉听见贾政叫了宝玉去了,一日不回来,心中也替他忧虑。晚间便去怡红院欲问问他情况,结果因晴雯和碧痕的争吵而吃了闭门羹,因此悲戚呜咽起来,只道是“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从这里看出,尽管贾母等人百般疼爱,黛玉也始终难以把贾府当作自己的家,不忘记自己是一名栖居他家屋檐下的人,因此沉默往往就发生在自卑的前提下。这也就造成了她总是难以抒发心中抑郁的原因,只有宝玉尚或知道一点,只可惜宝玉本是痴情种,奈何多情散落各芬芳。这也就不由得黛玉不为之伤心难过了。
第28回常榛:
上一回提到黛玉因晴雯不开门一事错怪宝玉于是借景抒情念了几句葬花吟被宝玉听到大哭不止黛玉听到哭声后寻声而来见是宝玉本欲走的她被宝玉拦住解开了误会二人回府后遇王夫人几人聊了聊黛玉的病打趣几句后到薛蟠处聚会饮酒行令其中蒋玉菡与宝玉互有好感交换礼物却不想拿走了袭人的汗巾元妃给众人赏赐只有宝玉宝钗两人的礼物一样黛玉又不高兴了。这一章更能看出宝玉的风流前脚刚哄好黛玉后来在宴会上又盯着宝钗的脖子看想着这个脖子长在黛玉身上就好了。直把宝钗看的脸红从而也映射出其他富家子弟不学无术只知道风流潇洒为后文贾府没落埋下伏笔。
第29回张云泽:
二十八回行酒令时,宝玉所作要文雅一些,但我们想说的倒不在这些方面。在酒令中,“喜”、“乐”只是“女儿”眼前生活情景的反映,是陪衬;而“悲”、“愁”则同后来的情节发展有关,是藏有深意的。如首句“青春已大守空闺”即成了后来宝玉出家、宝钗守寡的预言。
次句“悔教夫婿觅封侯”看似随便借用了大家最熟悉的唐诗,其实是非常确切地暗示了宝玉弃宝钗为僧的原因——以“仕途经济”那一套来“讽谏”宝玉的人,终至使宝玉憎恶而与之决裂。时曲只从女儿悲愁来写,可见也以暗示将来结局为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