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生经历看,弗洛伊德和毛姆所处相同的时代,两人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带给他们彷徨与无助感。于是,作为医生,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控诉这个世界。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提出,人的潜意识的性本能是支配个人活动的基本动力和决定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这无疑动摇了当时不少人对于道德和意志的信心; 而毛姆则是将这种情感付诸笔端,娓娓道来,控诉资本主义经济社会。
综上所述,弗洛伊德与毛姆的创作背景有一定的联系,由此,借助弗洛伊德理论来解读毛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的。下面将结合文本
1
“人屈从于感情,有如套上了枷锁;只有运用理智,人才能获得自由。”
《人性的枷锁》写于1897年,彼年毛姆二十三岁,刚取得医学学位,他的第一本小说《兰贝斯的丽莎》初涉文坛,就赢得一片赞誉,这使他坚定了要靠写作为生的决心。然而,当他把这本融入自身经历的自传体小说寄给出版社,却惨遭拒稿。毛姆随后接连试了多家出版社,均被拒之门外。最初这本书的名字叫《斯蒂芬凯里的艺术家气质》,对于描写人性成长,类似哲学性的书籍来说,这个名字无疑不够深刻。心情沮丧的毛姆将这本书稿收了起来,转而投身其他作品的创作。
之后,毛姆通过《弗雷德里克夫人》扬名立万,成了英格兰炙手可热的剧作家。名利双收的毛姆决计要为戏剧艺术奉献余生,却陷入了对往昔岁月的不尽回忆,那些记忆片断咄咄逼人,把他从紧张的剧作中剥离出来。此年毛姆三十七岁,距离创作《人性的枷锁》第一稿已过去了十四年。
十四年间,事业跌宕起伏,生活从未乏善可陈。
天性不安分的毛姆在这期间游历了多个国家,足迹遍布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希腊、埃及经历了多段感情,或男或女,对同性的痴迷,异性的吸引,经历之丰富,是当年二十三岁的毛姆不可同日而语的。加之阅读广泛,对宗教与哲学不倦的探索,以及在戏剧上的摸爬滚打,使毛姆洗去了语言的铅华,凝练出了一套质朴简明的叙事风格。
这时的毛姆怀念小说创作的无拘无束,感情无比充沛,渴望将过往经历编撰成书,希望通过书写的方式摆脱回忆的枷锁。于是,毛姆暂时退出舞台,开始了这本书的二度创作。
在坚持工作两年后,这本大部头的不朽杰作终于出炉。毛姆给这本书重新想了个更贴切的名字——《灰烬中的美》,无奈这个名字刚被人用过。最终,毛姆引用了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的《伦理学》第四卷的标题——“人性的枷锁”作为书名。
斯宾诺莎认为:“人屈从于感情,有如套上了枷锁;只有运用理智,人才能获得自由。”
这句话,仿佛为主人公菲利普量身定做的。
2
每个人都有缺陷,不是身体上的就是精神上的,世界好像一所病房,里面的一切既杂乱又无意义。
菲利普九岁父母双亡,被当牧师的大伯收养,一下子从温暖的母爱中被抛到了冰冷陌生的世界。大伯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实则自私自利,爱钱如命。
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牧师做完了谢恩祷告,动手把鸡蛋的尖头切下来。
“哎,”他说,把切下的部分递给菲利普,“要是你喜欢,可以把这块蛋尖吃了。”
菲利普很想自己能吃到一整个鸡蛋,既然没法那样,就只好能吃多少是多少了……
“你觉得这块蛋尖的味道怎么样,菲利普?”大伯问。
“很好,谢谢您。”
“星期天下午,你还可以吃上这样一块。”
不得不说,毛姆对于人物的描写生动到刻薄。通过这一段,立体的揭示了大伯冷酷、不尽人情的性格,他并不喜欢这个可怜的孩子,这一点小菲利普也清楚的意识到了。
路易莎伯母倒是很愿意收养这个不幸的孩子。她生性善良,不能生育,对陈腐专横的丈夫十分顺从。尽管易莎伯母真心疼爱菲利普,但她并没有养育孩子的经验,又羞于表达,她常常对这个冷静的小家伙手足无措。
有一次,大伯在午睡前要求菲利普在他睡醒后,一字不差地背诵出当天的祈祷文。这可难倒了九岁的菲利普,他看不懂,又怕背不下来受到责骂,因而偷偷爬到餐桌上哭泣,恰巧被窗外散步的伯母看到。
伯母恍然明白,这个看上去冷静的小家伙,内心极其敏感。他过得并不快乐,但出于本能又不愿意让别人看见自己的眼泪。路易落内心百感焦急,她说服丈夫,拿走了祈祷书,给菲利普换了一些图画书。从此,菲利普在书籍中找到了快乐。但 文字勾勒出来的虚幻景象,让现实显得更加惨痛。
伯母每天循规蹈矩,全身心服侍丈夫,至死也没能激发出丈夫多一点的温情。路易莎过逝,丈夫照常看报,大快朵颐地品评美味的蛋糕。他的血是冷的,路易莎四十年的付出,显然虚度光阴,毫无意义。 他们有着精神上的残疾。
而菲利普的残疾更为直观,因为左脚畸形,在寄宿学校受尽了同学们的讥笑嘲弄。受大伯影响,他相信万能的造物主可以治好他的跛脚。所以每天坚持祷告,为表虔诚,甚至在冬日赤身跪在地板上祷告。
也许耶稣太忙,没空搭理他。
他的跛脚仍是同学们取笑的焦点。至此,菲利普对宗教产生了怀疑,他觉得上帝简直是个大骗子! 曾被宗教枷锁束缚的思想开始信马由缰,自由驰骋。
3
那些裹挟着金钱、欲望、名利的枷锁,如同魔鬼,蠢蠢欲动。
由于学校生活的不愉快,中学毕业,成绩优异的菲利普不顾校长好意劝阻,毅然出走德国海德堡。他要离开这个恼人的环境,离开牧师公馆。在那里,他认识了外表潇洒、喜欢高谈阔论的海沃徳。
路遥曾在《平凡的世界》里写到:“生活中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喧哗不止的永远是自视高贵的一群”
海沃德属于后者。
他貌似才智超群,实则肤浅造作。他的精炒言论根本经不起推敲,他的思想也从来没落地生根。他把纵欲好色当作浪漫的情感,把优柔寡断视为艺术家的气质,把游手好闲看作哲人的淡泊宁静。他那理想主义、不切实际的言论,对十几岁的菲利普影响颇深。
即便随着思想日渐成熟,意识到海沃德思想空洞无物。可受海沃德风流韵事的鼓动,结束德国之行,回到牧师公馆的菲利普,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和朋友吹嘘的谈资,他竟对年纪可做自己母亲的威尔金森**发起了求爱攻势。
得手后,又将其厌弃。
随后二十岁的菲利普到伦敦会计事务所当学徒,坚持半年又对枯燥无味的账目工作产生了厌倦。又跑去巴黎学习绘画,幻想可以当一名响当当的画家。
在巴黎,菲利普结识了一群和他有着同样梦想的人。他们生活闭塞,活动范围狭窄,有些画家为了追求名声,辛辛苦苦二十年,生活穷困撂倒,仍没有成名。一起学画的范妮困于物质的枷锁,在既将饿死前选择上吊自杀,这对菲利普的冲击是巨大的。他重新审视自己的前途,他的遗产不多,假若十年他仍画不出一幅不朽杰作,他的下场不会好到哪里。
他征求画师富瓦内的意见,在得知自己永远只可能当一个平凡的画家时,名利的天秤开始摇摆,这一次他更趋向于理智。既然没办法成为瞩目的大画家,实在没必要浪费自己的青春年华。他已经二十三岁了,眼下就有富瓦内这样年至桑榆暮景,才发现自己之前的奋斗都是白费的活生生例子。他之前在海德堡的法语老师迪克罗,也是如此,迪克罗一生扑在政治运动上,到老才才现自己所作的努力,无非是给自己套上了一把枷锁而已。
这把枷锁诗人克朗肖也有,他们的生活实在遭透了。菲利普以前愁苦不幸的学校生活,使他具有极强的自我反省和分析能力。
及时止损看来是必要的。方向不对,只能离成功越来越远。
4
爱情有可能是天堂之光,也有可能是地狱之火;最持久的爱情是得不到回报的爱情
菲利普收到大伯的来信,疼爱他的路易莎伯母过逝。这使他平生第一次感到人终归难逃一死。在办完伯母的丧事,他带着一千六百英镑的财产,拖着跛足,开始了人生道路上的第三次闯荡。
“医生这个职业是唯一不受年龄限制、随时可以有机会用来谋生的职业 。”菲利普进入了伦敦圣路加医学院攻读医学,这是获得一份稳定体面工作的有效途径。不想,却陷入了情欲的旋涡。
对于不爱我们的人不能付出,一但付出,便罪孽深重 。
菲利普对样貌平平,谎话连篇,身患贫血的女招待米尔德丽德疯狂的着迷。明知道两人思想并不匹配,米尔德丽德举止矫揉造作,淡吐令人作呕。她那副傲慢不逊的样子,时常令菲利普想扇她两个耳光。可即使这样,他仍控制不住自己去思慕她,想亲吻她那两片薄而缺血的嘴唇。
唯一能解释这一愚蠢行为的就是:爱情!
他爱米尔德丽德,毫无理智,不求回报。可惜米尔德丽德并不爱他,这令菲利普痛苦不堪。他在她身上不计成本的挥霍钱财。为了不让米尔德丽德离开自己,放任她左右逢源,脚踏两只船。在她被有妇之夫米勒诱骗,搞大了肚子,仍把她奉为女神。
菲利普离开了真心爱她的诺拉,重新和米尔德丽德混在一起,帮她度过难关,幻想满足自己的情欲。想不到,米尔德丽德却和他的朋友格里菲思私奔了。
米尔德丽德和菲利普一样,都被情欲操控得失去了理智。
格里菲思玩玩的心理,米尔德丽德十分清楚,但她情愿为短暂的激情,飞蛾扑火。当菲利普再次遇到米尔德丽德时,她已经被格里菲思抛弃,伦为街边妓女。
菲利普再次出手相救。此时,他对于米尔德丽德不再抱有不可遏制的情欲,他觉得米尔德丽德的身体肮脏透了。对于她的感情仿若戒毒者的心瘾难离。
他希望和米尔德丽德来一场柏拉图式的相处。可她仍劣迹不改,虚荣懒惰,不思工作,他们之间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米尔德丽德无法理解男人竟然不像她那样迷恋肉欲,她压根想象不到世上还可能存在同情、慷慨和仁慈。她恩将仇报,砸了菲利普的家,毁了克朗肖送给他的那条隐藏人生奥秘的波斯地毯,消失了。
菲利普不得不吞下自己酿造的苦果。
这些年,在她身上浪费了大量的金钱,他那点可怜的遗产所剩无几。为了缓解经济危机,菲利普鬼迷心窍地投资股票,结果把仅剩的财产全部赔光了。
5
菲利普的人生准则是------尽可按自己的本能行事,只是得适当注意街角处的警察。
诗人克朗肖正是奉行了这套人生准则,结果晚年凄惨而死。而现在自己所受的困境,也正是因为奉行了这一准则。
看来人的本能是靠不住的。
没钱继续学业的菲利普,找不到工作,流落街头,被好友阿特尔涅一家收留。为了生计,菲利普经阿特尔涅介绍到百货商店做引导,这使他尝到了低层生活的艰辛。体会到了 “没钱会使一个人变得猥琐、吝啬和贪婪,他会扭曲人的性格,使人用庸俗的角度看待世界。”
他懊悔在米尔德丽德身上浪费的时间和金钱。如今,他要想从困厄中逃出去,重返医学院,只能等大伯死后继承遗产。因为只要大伯活着,是不会给他这个侄子一个子的。
到头来,菲利普仍没有摆脱对大伯金钱上的依赖。
大伯死后,菲利普终于结束了勉强糊口的日子,得以继续学业。回溯两年来所遭受的不幸苦难,他蓦地想到那块蕴含人生意义的波丝地毯。豁然明白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仿佛编织在地毯上的美丽图案。 无论欢乐与痛苦,好坏与否,都应坦然接受,它会给你的人生图案增添绚丽的色彩 。
有了这一层的认识,菲利普开足马力,刻苦学习。在担任助产士期间,他更深的了解到 对于穷人,最大的人生悲剧不是生离死别,而是失业。人很少因为爱情自杀,自杀的原因大部分与金钱有关 。
6
一个人一生必须越过一大片干旱荒芜、地势险峻的旷野,才能跨入现实世界
菲利普和阿特尔涅家保持着亲密的互动,这一家人善良好客。阿特尔涅有着快乐的性格,十分健谈,他不管说什么总是离不开演说家的华丽词藻,这与他的太太务实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
阿特尔涅有九个孩子,他那套夸夸其谈的空想,迫于生活的压力,只能屈尊降贵。菲利普是个喜欢生活什物的人,自然也喜欢家庭浓厚的氛围。
不过,阿特尔涅对西班牙浪漫气息的描述,感染了菲利普,他计划着当一名随船医生,这样就可以去西班牙旅行,满足他那颗不安分的心。
然尔,再详尽的计划,也抵不过突如其来的变化。
菲利普对阿特尔涅的大女儿莎莉产生了好感。莎莉娴静寡言,有着一双蓝色坦诚的眼睛,她冷静端庄,表情永远波澜不惊。她年龄不大,却散发着母性的光辉,这些都吸引着菲利普。
菲利普知道自己并不爱她,他对莎莉怀有特殊的情感,他喜欢有她做伴。当莎莉告诉菲利普自己可能怀孕了,他内心极具挣扎。倘若结婚,他就必须选择安定的生活。那么,他的西班牙之旅就要泡汤了。
菲利普彻夜难眠,他决定放弃远行计划,向莎莉求婚,他为自己做出的牺牲感到骄傲。一想到莎莉肚子里怀着他未出世的孩子,顿时又泛起对孩子的钟爱之情。这些情绪交织,使他意志昂扬。
可当莎莉告诉菲利普只是虚惊一场时,本该高兴的他,却很失望至极。他意识到驱使他向莎莉求婚的并不是什么自我牺牲,而是源于内心对家庭的渴望。
过去他总是生活在对未来的憧憬中,而错失眼前的机遇。这一次, 他要屈从于幸福、屈从于理智 。他不想离开她,也离不开她。他牵着莎莉的手,站在阳光里。
他要跨入现实世界,在自己人生的地毯上绘制一幅完美的家庭图案!
7
《人性的枷锁》全书共五十多万字,上下两册,讲述了主人公菲利普从九岁到三十岁挣脱宗教、情感、金钱的枷锁,逐渐走向思想成熟的过程。
故事基于毛姆早年真实生活加以精心构思而成,情感与思想是毛姆忠实坦诚的记录。这本书的精髓在于思考与自省。文中因阅读和思考凝结出的观点,有一定的哲学性和智慧性,直得人深思。
例如: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对社会有利的行为被称为善,反之,对社会有害的被称为恶行。在我们纠结善与恶时,却从未想过,其实善恶也是被附加上去的。
还有,毛姆借书中画师富瓦内之口说出的:“金钱好比人的第六感官,少了它,就无法完全发挥其他五种感官的作用……不要为了赚到一个先令而付出超过一个先令的代价。”
这让我想到了伍尔夫那句:“倘若一个女人决意要写小说,她必须要有钱,而且还要有一间属于她自己的房间。”
同理,倘若书中一心想当画家,最后因贫穷而上吊自杀的范妮明白这个道理,我想,她一定能免于厄运。
法语老师迪克罗、画师富瓦内、诗人克朗肖他们都属于一类人,他们都曾年风华正茂,怀揣梦想,但也都免不了桑榆暮景,影响难追。
主人公菲利普之所以能够摆脱痛苦、彷徨、失望、挫折,源于他的博览群书,和敏锐的自省分析能力。
莎莉这个人物代表真善美,同时也是理智与现实的化身。菲利普最后决定和莎莉结婚,寓示他摆脱了全部枷锁,最终得到了幸福。
此书寓意深奥,篇幅冗长,读时需要一点耐心。
读完 有一个有趣的发现,毛姆之后创作的《月亮与六便士》就是取材于这本书的某一章的某一个人。
具体是谁?不能说,要你自己去找。
就像菲利普问克朗肖:“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答案只能由你自己去找,否则便毫无价值。”
2018年7月25日22:47 家中落笔完稿
1、《刀锋》
这部作品让我爱上毛姆。读完这本书,会不自觉的思索“我要以怎样的方式度过一生?面对一生为追寻的又是什么?”。在本书中毛姆塑造了典型的极端理想主义、极端现实主义,平常人性选择、歧途少女,各种精彩各自悲惨,命途多舛又积极向荣,自我的坚持从不因他人的看法给动摇和改变。
他们无疑是最成功的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过完一生,让人不由得羡慕又嫉妒,而他们一举一动又那么的真诚坦然,像是身边触手可及的朋友,敬佩又欢喜。
在我看来,唯一的缺点就在于太过完美,一切都那么的恰如其分,连结局都给得刚刚好。
2、《月亮与六便士》
这是最早读过的毛姆作品,故事本身不喜欢,一个典型艺术家的创作故事。但在这本书中毛姆的文笔锋利,语言犀利辛辣,尤其是对女性的心理描写方面特别细腻,很多自己都没有发现的小心思都被他二三笔的描绘出来,真是令我大吃一惊,甚至想要去怀疑他的性别。
3、《人性的枷锁》
这是我刚刚读完的作品,是一部半自传体传统式成长小说。相较于其他作品对话不够出彩,而且废话多,如果能适当的删节部分片段,无疑是最棒的了。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到“人是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然而如何区分哪些是不可跨越的而哪些是不必要的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本书便谈及了关于宗教、人生、爱情、道德等各方面的人性枷锁。看完之后不自觉反问“你的枷锁是什么?又是什么让你感到束缚和窒息?”。
除了这三本之外,《面纱》短篇小说合集等都没有太多的出彩表现。
“上帝的磨盘转动很慢,但是却磨得很细,”罗伯特说,颇有些道貌岸然的样子。
毛姆在这里流露出不忘低调刻薄的嘲讽世人的傲娇简直深得我心,而这样的感慨又是他情怀的一种体现。
“上帝的磨盘转动很慢,但是却磨得很细。”在这里,这句话是对高更抛妻弃子行为的一种价值判断。说的是高更这种不合常理的行为迟早会受到惩罚。而且是用道貌岸然的样子。
这种在大众中高度符号化的主流价值观,遮蔽甚至扭曲了人的真正情感(或者说高更那种价值情感本身高度太高),形成了一种情感暴力,而忽视和扭曲了人有对自己个体意志追求的权利。
社会本身就有主流价值观的,过什么的生活似乎都有一个标准。而当有些人违背了这个标准的时候就会受到传统价值观的批判,以此警戒世人不要学习这样的行为,不然上帝都看的到,是会惩罚他的。但相反,我觉得高更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反而更接近自我。
独立和自由是属于勇敢者的。对自我价值的追求需要听从来自内心的招呼,而不是世人的目光。唯有那些听到自己内心并且愿意为之追求的人,才能获得独立和自由。那些活在世人目光中的人永远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会放弃外人看似幸福的生活去追求什么所谓的理想。这与他们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是相违背的,所有他们会表露出自己的优越来证明别人的愚蠢,你看,叫你不要作死,你不信。
而毛姆在这里既对这样狭隘的想法暗戳戳的嘲讽了一下,当然他不需要歇斯底里的或故作矫情的求得每一个人的认同。自我意志的追求还有一点是不需要博得别人的认同,因为人不是为别人的话而活的。我们有时候太在意当我拥有这个东西别人会怎么看我,而不是真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毛姆在最后表达的情怀也是令人会产生共鸣的。追求自由意志的人总会遇上世俗的偏见,但这也是追求道路上必须经历的东西。
也希望我们不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人。
《月亮与六便士》看来一有空就得拿出来读,不然这世俗的偏见实在是可怕,很多人无力反抗,就连遇到的嘲讽都可以是那么绅士,而且还打着上帝的名号。
you want the moon?
我摘下来给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