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汇家长学堂沙龙活动有什么建议

嘉汇家长学堂沙龙活动有什么建议,第1张

一、家长沙龙的模式

  (一)家长、研究人员、幼儿教师研讨式互动模式(以下简称家研园互动模式)

  笔者在对被忽视幼儿的干预研究中发现,在日常交流中教师就可能已经对幼儿存在的某些问题向家长提过一些建议,但是由于家长原有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主要表现在学历层次比较高的家长)或家长没有干预幼儿发展的有效策略与能力,使得此类家园沟通无效或效果不显著,而家研园互动模式可弥补以上不足。该模式首先是研究者、幼儿教师与家长共同观察与讨论孩子的日常行为表现,让家长确认孩子存在的一些发展问题,然后让家长陈述亲子互动或教育孩子的案例,研究者解剖家长的教育案例,让家长从要素上认识到自己在观念或行为上存在的问题,从而转变教养观念,掌握科学、有效的做法。例如,一名退缩型幼儿的家长经常用吓唬的方式要求孩子与他人交往:“一定要向老师说再见,不然就不让你回家。”“你一定要和别的小朋友商量,不然我就不要你了。”用明显不可能发生的后果吓唬幼儿,结果轻易地被幼儿识破,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在经过研究者、家长和教师共同分析之后,建议和鼓励家长使用正面的、非惩罚性的语言向孩子提出要求,很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对照两种不同的方式后,家长深有感触:“真的,我一直认为把后果说得越严重就越能把他吓住,没有考虑到孩子一旦认识到结果不可能发生就会导致教育无效。”

  (二)家长与幼儿教师互动模式(以下简称家园互动模式)

  在教育幼儿的方法和行为上,幼儿教师可以称得上是这方面的专家。通过教师与家长的个别互动,双方平等地探讨如何做更有效,此为家园互动模式。在与家长交流过程中,幼儿教师不能简单地给家长指出不好的地方,而是要向家长说明怎样做是合理的,怎样做更能解决孩子的问题。沟通的关键是让家长知道正确的做法是怎样的,正确做法的要素是什么,并且能使这种交流与互动分阶段地持续进行,直到家长掌握干预幼儿问题的方法。教师的讲解和举例要尽可能以幼儿现实生活为基点,特别是针对幼儿自身的实例进行分析,效果会更佳。家园互动模式是家园互动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因为研究者不可能持续在幼儿园“蹲点”,但家园互动模式为家园互动提供了一种行为范例。

  (三)家长之间互动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要充分调动家长的教育资源,通过教子有方的家长与教育观念或教育行为上有偏差的家长的互动来达到提高家长教育水平的目的。研究发现,如果信息由一个相似的人来传递,也会成功,不一定依赖于具有专门知识的沟通者。如果说幼儿教师和研究者主要触动的是家长的认知因寨的话,家长之间的互动则会因为彼此具有相似性而能够激起情感上的认同。所以,要充分利用家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提高家园互动的成效。

该称呼为外甥。

亲姐姐的儿子按照亲属关系,应该叫“外甥”;如果按照平时的叫法,就叫小名或者是书名。

“甥”属于姐夫族亲属称谓语,指姊姊或妹妹的子女。“舅舅-甥男(女)”对称时,称出嫁姊妹的子女为甥男或甥女。如湖南地区。

扩展资料:

同一父母的兄弟姐妹,合称为“同胞兄弟姐妹”,也称“亲兄弟姐妹”。父母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长者称为“兄亲”,也称“亲哥哥”。兄的妻子称为“嫂”。

父母的儿子中,比自己年幼者称为“弟亲”,也称“亲弟弟”。弟的妻子称为“弟媳”,或偏口语化称为“婶子”。

父母的女儿中,比自己年长者称为“姊亲”,也称“亲姐姐”。姐的丈夫称为“姐夫”。父母的女儿中,比自己年幼者称为“妹亲”,也称“亲妹妹”。妹的丈夫称为“妹夫”。

表哥或表弟。家庭称谓是指一个家庭,亲戚之间,历史形成了传统的亲族传承关系,互相之间根据辈分沿袭而固定成各种称谓,母亲的亲姐姐是姨妈,按照辈分称呼的话,姨妈的儿子应该称呼为表哥或表弟,根据两人的年龄大小再进行细分。

《在普通高中推进亲职教育的实践研究》研究方案

一、选题缘由

(一)概念界定

高中阶段的教育,是通过普通高中的组织向本校学生的父母提供教养子女的知识技能、方法、观念以及态度等训练,使本校学生的家长更有效地了解并执行作为高中生父母的职责,促进高中阶段亲子关系的和谐,提高该时期的教养水平,使学生在该时期能受到更加健康的来自父母的教育,获得更好的成长。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亲职教育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欧洲,在20世纪初的美国成型,并在随后被我国的台湾地区所引进。我国大陆地区的亲职教育还处于刚开始发展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发展空间都相对较大。

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着重在四个方面:亲职教育对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有关亲职教育的各种支持活动,相关技巧和理论等方面,相关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人类发展》-作者:帕帕里(Papilla D .E .)和欧兹(Olds S .W .),《有效的父母干预能预防儿童问题行为》-作者:卡罗尔(K arol·L·Kempner ),《亲职教育与支持项目》-作者:鲍威尔(Powell )和道格拉斯(Douglas R.)(1990),《亲职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合著者:布洛克(Brock Gwyn.)、沃尔特文(Oaten M.)和康福尔(Caudal J.D .)(1993),这本书从理论、研究和实践三方面论述了亲职教育。因此,国外的亲职教育研究,无论是在目标、内容还是评价标准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Fine 和Henry 指出,亲职教育方案的目标和活动都不同,大致包含 “资讯提供、技巧介绍、问题解决和自我觉察”四个方面,并且在针对不同取向和对象,亲职方案内容设计的教育核心内容也不同。在亲职教育实施的研究上,戈登(Thomas Gordon) 于1962年创立了父母效能训练(简称P .E .T) 。之后出现了阿德勒取向的父母效能系统训练方案(简称STEP) 、沟通分析亲职教育方案(TA)、行为理论取向的亲职教育方案、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反应式沟通亲职训练。另外有很多学者对亲职教育的成效评估进行了研究,如增进青少年母亲的教养能力以及亲子交流,改善儿童行为问题,对儿童福利方面的影响等。

就国内来看,有关亲职教育的著作主要集中于台湾地区。例如,郭静晃、林家兴、王连生等,他们都共同强调了亲职教育的重要性,并对亲职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作了相关阐述,分析了有关亲职教育实施的一系列问题,如针对不同家庭类型的亲职教育问题等。

我国大陆地区学者主要对亲职教育的“定义、重要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建议、比较”

等几个方面开展了理论阐述。也有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研究,如学者田栋天对学前儿童亲职教育的研究,杨懿对小学儿童的亲职教育需求分析。王晓燕分别从儿童观、教养观、育人观和价值观四个方面对父母观念的建立做了具体的建议要求,桂智伟以上海某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为平台,开展了亲职教育课程开发管理的个案研究。总的来说,亲职教育日益被更多学者关注,并在不断引进新的亲职教育理论当中。

综上所述,国外对亲职教育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而国内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阐述或某一方面的介绍,少量的实践研究也集中在幼儿园和小学,普通高中的亲职教育实践研究则更少,这也正是本课题的动因所在。

(三)选题意义

开展亲职教育可以强化父母角色意识,提高父母效能感,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维护稳定的社会环境。然而,中国父母接受亲职教育的方式,多数是非系统的、非专业的。曾有调查表明,家长所掌握的家庭教育知识的渠道依次是:讲座(205%)、长辈(385%)、报纸(425%)、同龄人聊天(467%)、图书(587%)、电视(698%)。因此,在学校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推进亲职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要把这个美好的愿望落实到行动上,尤其是在普通高中学校推进亲职教育,我们面临着重重困难:

首先,普通高中对亲职教育认识不足。目前我市大部分学校的亲职教育仅是单方面传达学校信息或交流学生学习问题,并没有涉及到如何教会家长做更优秀的父母,显然,亲职教育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其次,普通高中缺乏亲职教育师资,比如多数班主任缺乏相关知识和能力,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不能对孩子的问题进行详细深入剖析并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另外,课程开发也需要强有力的专业支持。

第三,家长的亲职教育意识淡漠。普通高中的家长大多关注孩子的学业表现,对身心健康,尤其是情绪调节、社会适应和亲子沟通比较淡漠。而处于青春期的普通高中学生,他们除了学习压力外,同样也具有同龄孩子的青春期压力,容易出现逆反、厌学、人际障碍、沉迷电子产品等情绪或行为问题,可是有些家长会认为这仅仅是孩子需要去成长解决的问题,而不能意识到自身的教育行为和人格因素对孩子的影响。

因此,在普通高中推进亲职教育的实践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二、内容设计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基本思路是发挥教育行政作用、依托本地专家教师、整合资源,以学校为主体,促进亲职教育在普通高中的开展,探索出适合我市普通高中的多样化的亲职教育模式和内容,帮助家长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亲子沟通方法以及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技巧,优化家庭生态环境,提升家庭幸福指数,促进高中生健康成长。

(二)研究内容

1.整合资源,建立市级亲职教育指导小组。

整合各部门的力量和专业师资,建立市级亲职教育指导小组。指导小组争取在一年内培养一批亲职教育师资力量,开展家长和学生需求问卷调查,指导研发亲职教育方案,引领各校亲职教育的实践开展,为推进亲职教育建设长效机制。

2..建设一个亲职教育活动基地。

本课题组将在本市普通高中内选择一个硬件设施良好、师资力量有保障、亲职教育有基础的学校作为亲职教育活动基地,这个活动基地将是亲职教育课程方案开发、实施的主要阵地,是亲职教育的一个示范窗口,在全市具有示范和引领的作用。

3 开发亲职教育校本课程。

学校是亲职教育的主阵地,但目前各普通高中的亲职教育大多习惯于邀请外来专家进行大型讲座活动,所讲主题较随意性,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我们将在本市的若干普通高中里,依托校本师资,结合每个学校的自身特点,开发亲职教育系列课程,实现亲职教育校本化。

本课题组结合戈登的父母效能训练和人本主义的反应式沟通亲职训练,建构适合普通高中的亲职教育方案,并最终形成完整的校本课程。其课程目标是教导父母如何与子女有良好的互动、管理亲子冲突,将积极正向的情感传递给孩子并协助孩子获得真正的成长。在课程内容上,以学习沟通、教养和辅导的亲职技能为主线索,结合普通高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如学习压力、动力不足、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异性交往、生涯规划等。在课程形式上,参考心理工作坊的形式,以小组讨论、情境体验、模拟练习为主,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提高课程的实效性。以下是初步的课程大纲:

主题:智慧家长课堂

(1)走近高中生。鼓励家长倾诉其在教育子女上的期待、常见问题以及惯常的应对方式。引导家长探讨高中生的身心特点。

(2)读懂高中生。引导家长去觉察孩子的内心感受,看到行为背后孩子的情绪、渴望和期待,以提高亲子互动的质量。

(3)扣开孩子的心扉。引导家长认识到倾听在沟通中的重要性,通过练习提高积极倾听的能力。

(4)用智慧沟通心灵。教导家长沟通技巧的练习和“我信息”的使用。

(5)与孩子和解。探讨亲子冲突的应对和管理,引导家长在冲突发生后如何主动与孩子和解,创造亲子关系中的双赢局面。

(6)与孩子一起成长。引导家长自我觉察,深化家长自我成长意识。

当然以上大纲依然很不成熟,课题组将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4.探索多样化的亲职教育模式

现行的亲职教育模式比较单一,基本上以讲座为主,在这种传统模式下,授课教师是专家、权威,听课家长是学生、徒弟,家长需要藉由专家权威的告知才能实现对孩子的有效教

育。但这一模式忽视了每个家庭的独特性、忽视了孩子的个体差异、更忽视了家长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力求转变亲职教育模式,,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如:工作坊式,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家长通过现场观摩和情境演练掌握亲子沟通的技巧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家长论坛,由优秀的、经验丰富的家长作主题演讲,其他家长可提出共性问题加以深入交流研讨;家长沙龙,家长们在学习亲子沟通技巧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心灵成长;另外还可以有网络互动、家长读书会等。

(三)研究步骤

(四)重难点分析

本课题将着重在普通高中亲职教育的内容和模式等方面进行行动和实践探究,如何形成具体可操作的、本土化的、有效的校本课程方案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三、预期价值

(一)实际价值

我们期望达成的具体目标有:建设一个亲职教育活动基地;开发一个亲职教育的校本课程;发展几种不同的亲职教育模式。

我们期待课题研究提炼的教育内容和行动方案将可以推广应用到全市普通高中的亲职教育活动中,使家长在亲职教育中不断改变、提升,进而使学生能够从亲职教育中受益。

(二)预期成果形式

1 主体研究报告。

2 形成校本化课程资源。

3 亲职教育个案辅导集。

4 在普通高中推进亲职教育影音资料集锦(含)。

5 家长和学生的相关问题调查(含课程反馈)。

四、前期准备

(一)理论准备:我们已经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具备了开展实践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实践准备:从两年前开始,我市已有一所普通高中开展了亲职教育行动,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教育模式和课程方案,这对本课题研究和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参考文献

1 王连生 亲职教育:理论与应用[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31-35

2 林家兴 亲职教育的原理与实务[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5

3 郭静晃 亲职教育理论与实务[M]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 21-54

4 钟思嘉 开明父母大学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 锦惠,吴俊宪编著,亲职教育概要[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11

6 谢娜 美国亲职教育研究:历史、现状及评价[D]华中师范大学,20107-40

7 桂智伟 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亲职教育课程开发管理研究——对上海S 教育培训机构

“正面管教系列课程”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8 陈志其 美国亲职教育的实施特点及其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J]早期教育(教科

研版),2016(4)15-18

9 吴佳妮 对我国亲职教育的反思[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5(4)241-243

王颖教育丨自由人生

王颖教育主动学习大教室

6月6日第十期家长分享沙龙

主讲人

梁小玲老师

分享主题

财富管理中的法税思维及应对措施

时间地点

6月6日(周四)9:00-11:00

王颖教育(蛇口)主动学习大教室

走进王颖教育

下面一起来分享梁小玲老师为大家带来沙龙分享

“因为职业的原因,结识了王颖老师与王颖教育;因为都是专业人,大家相互深深信任。王颖老师的教育理念让小玲老师发自内心的佩服,而小玲老师的财税专业与职道操守,也让王颖老师放心把财务交付。”

 

小玲老师从以下六大方面与我们分享财富管理思维及应对 措施:

一、 自我介绍

二、 认识 财富管理 的定义及意义

三、 了解企业家风险,风险从哪里来

四、 关于家庭教育与家族传承

五、 了解企业风险、人生风险与财富管理的关系

六、 应对策略

 

第一部份,小玲老师与大家作了自我介绍

两个男孩的妈妈,在培育两个孩子的同时,还是个职业女性,资深财务顾问,税务达人,财税专业非常过硬实践经验丰富。不同时期,根据税务环境及税务政策,给客户做不同的应对策略。在金融界,小玲老师还是私行理财特约培训师,MDRT美国百万圆桌会员的身份。专项擅长于企业风控与税务筹划、资产转移及涉税处理、股权设计及涉税规划、税务平衡及方案设计、企业所得税及个税筹划

第二部份,小玲老师与大家分享财富管理的定义

她说真正认识到所有金融工具和法律工具的功用,用它的法律属性来帮助每个家庭预防风险解决问题,用它的金融属性来管理资产,用它的契约属性来兑现你给家庭的承诺;选择理财产品,不是先看收益,而是看产品的法律属性,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谓财富管理,对工薪阶层来讲,是保值创收;对中产来说,是资产配置;对富裕阶层来说,是保障传承;对特殊家族来说,是隐秘转移;对不同财富阶层的人,是不同的功效。

她用她从事财务管理法税管理多年的经验,学习及总结出来的以下简单的法商短句,让大家更加深刻的了解财富管理的意义:

1、无论一位企业家在外面有多风光,在商业的路上有多辉煌,但是如果没有很好的资产规划做底层保护,就很难说具备理性的财富管理思维。

2、在财富管理中,最重要的不是预测未来,而是时刻防范风险,提前规划,当风险真正到业时,可以从容面对。

3、在守富的路上降低损耗,就是在创富的路上增加资产。

4、不要用金钱去较量亲情,不要用闺密去试探爱情,更不要用财富去考验人性。

5、越接近财富,就越接近风险;越接近法律,就越接近人性。法律是最低层次的道德,法律从来不会减少你的麻烦。

6、被爱不被债,隔离不混同。

7、没有“守富思维”的“创富行为”,与裸奔没什么差异,财富在被创造的同时也在积聚风险,你所增值的未必是你拥有的,创造的财富要挤掉“风险的水份”才等于把财富刻上你的名字。

8、投资决定财富多与少,法律决定财富属于谁,学会用金融工具,懂法律合同才能做好有效的规划。

9、对于高净值人群来讲,智商与逆商助力他们的事业起步;财商与情商奠定他们的财富辉煌;而如果要实现基业常青的话,就一定需要法商与险商的助力。

第三部份,小玲老师教大家如何了解企业家风险,了解风险从哪里来。

小玲老师强调,创造的财富要挤掉“风险的水份”,财富才属于真正自己。她从从当下税务大环境与大家分析财税风险对企业家的影响,越减越多的税,是什么原因?是金三及CRS的布局,让大家的钱都在税务系统的监控之下,不管你的钱是怎样来的,只要没有完个人税收,个人所得税,不管存放于房产、股票、银行、保险、都是一样的结果:资产与税收不匹配。告诉大家经营一定要严把四流关,合规才能走得更远。

中国的企业家,有企业无家;不是在监狱里,就是真走向监狱的路上,提醒企业家不要把税务风险看太轻。

小玲老师再从自己的真实人生,父亲的创业故事与大家讲解,企业主及法定代表人的风险;成功赚来的钱,也许是时机的财富,也许是人口的红利、土地红利,但未必是长远的财富。

从父亲的企业被环保查封,60岁的父亲从企业主变成一无所有,父亲的失落与无法重来的人生,与大家分享如何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女儿,坚定的带着家人走出人生的低谷。

第四部份,小玲老师强调关于家庭教育与家族传承、财富传承的关系

小玲老师说,努力奋斗,是为了给家里最好的生活,但往往企业家因为奋斗,失去了很多。各种财富排行榜上企业家都是主力军。但是,他们牺牲自我健康、牺牲亲密家人的同时,也是踩着钢丝铤而走险,所以企业家都是弱势群体。作为孩子妈妈应当有怎样的思考与家族教育,而作为爸爸应当是怎样的创富思维?这是我们应当探讨的……

教育的本质一定是要有爱,独立与承担,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心态、言行 举止向善, 我认为这些是父母给我最美好的品质。

最好的老师是父母,是母亲的坚定、温柔、自信与智慧。孩子的爱来自母亲的安全感,而母亲安全感,来自孩子的父亲。而父亲用什么给孩子妈足够的安全感呢,孩子妈又如何才能让自己有足够的安全感呢?孩子爸在外面的经营情况与风险,作为孩子妈能知道吗?能控制吗?如何不能控制,应该怎样做呢?孩子爸给孩子妈足够的情感安全感及财富的安全感,包括财富的管理权,而孩子妈应该学会理财,智慧理财,管理好家庭财务,学会分散风险,教育子女智慧用钱、教会子女财商思维。

宝妈们如何做给家里好家庭教育、家族传承与财富管理的关系呢?

小玲老师分享的几点:

1、关于家庭教育,我想中国文化的精髓说的是修身文化;

2、关于孩子教育,父母对我的教育影响很大,让孩子能够独立,能够自主,是我父母对我最直接的教育;培养一个自主的孩子,通过行为培养孩子对行为的自控,对内心想法的自控,对他自己人生的自控,犹如春天来播种,秋天来收获,孩子也一样。明理也好,自律也罢,都要达成从身体上、心理上、人生上都能够自控。自控的孩子将来就能够自主;

3、关于父母,缺乏心理营养的爸爸妈妈,养不出内心富足的孩子来!

父母是孩子的心理营养、精神粮食;母爱给孩子满足感父爱给孩子方向感 ;

孩子是敏感的,妈妈的不安,焦虑,所有未宣于口的情绪都能被孩子感知与接收,甚至潜移默化成为孩子自己的。唯有母亲在精神上财务上的独立,孩子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安全感,才敢于探索这个未知的、陌生的世界,所以我们要肯定父母各自分工的重要性。

4、关于家族的传承,对于家族的传承到底是财富传承重要,还是精神的传承久远呢?

就家族传承,传的应该是道行,而不是欲望。财富等有形的家产,是欲望的一个载体。我们要超越这种有形的财富,从物质的基础而上升到道行,这种道行是关于家族财富向善的一种精神。勤劳的,自律,自主的这种精神。

比严厉管教更重要的是温暖、鼓励,每当我遇到困惑或者挫折时,一股力量不离不弃在支持我:不惧怕、不逃避。我想这是父亲给我的一种精神上的传承。

5、财富传承是一门技术活,真正的财富管理,重要的不是管理财富本身,而是管理附着于财富主体身上的人性与精神。厚德载物,持财方有道;上善若水,渊远自流长。财富管理是一门有温度的艺术。有了精神财富,才容易驾于物质财富。

6、每个人都需要学习财富管理,除了学习法律、金融、财税之外,还需要学习如何有效地组合这些工具,利用这些方法,将自己的财富管理好,将自己的身体管理好,将自己的情㥩管理好,将自己的风险控制好。

7、财富管理不是单一的产品,而且法律工具的结合,利用法律工具解决财务担忧……

我的二个儿子,他们比较独立,不惯养。阳光、爱运动、不怕摔跤;

在孩子面前,我是什么都不会的妈妈,尽量让孩子作主决定他能决定的事情。我经常出差,旅行,我不会太想孩子,我相信儿子妈妈不在身边,他也会一样生活。我告诉儿子,妈妈也有妈妈的人生喜好,不能整天管着你们,所以你们学会独立。

我想,王颖老师的“做人的基本道理”,我认为这就是孩子教育的本质,王颖教育的五素养(补充)非常基础,却是做人的根本。这是我喜欢王颖教育的原因……最重要的是,王颖老师把我们仅仅是书面上懂的道理变成了可操实施作的具体方法,让我们不仅仅是讲道理,而是如何去执行,引导孩子自主。

第五部份,小玲老师用短句与大家谈谈企业风险、人生风险与财富管理的关系

1、看不见的风险是人生最大的风险;

2、财富终究应是为人服务,而不是反之。因此,财富管理就是要控制人的贪婪,消除人的恐惧,剔除傲慢与偏见,回归善的本初。人的管理才是财富管理的核心所在;

3、对每个企业家来讲他不仅是一个股东,他还是一个父亲,是一个儿子,是一个丈夫,他所承载的几个角色共同的问题就是现金流;

4、往往企业会有一个特点就是资产很重,现金流很差。这样企业一旦出现风吹草动,资金链断裂,最终面临的就是资产被动变现;

5、企业主往往为了扩大生产,没有进行分红,企业家的通病就是不愿意去分红,因为要交税;

6、企业的现金流和企业主的现金流是不同的法律概念,企业主必须要有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才能确保企业在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不会突然死亡,也就是企业主只要活着,企业总有一天还有希望;

7、可以用保单变现的方式弥补在危机到来前的债务和亏损,从而可以在面临债务时具备反应时间;

8、你所增值的,未必是你拥有的;你所拥有的,未必是你孩子的;你的孩子想要,未必是你所拥有的;

9、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往往忙于创富的裸奔,却疏于财富的传承;

10、企业家财富思考,给子女只留爱,不留债;孩子不用背父母着的包袱走,而是带着爱与祝福走,他的人生会更美好;

11、企业主创富能力强守富能力弱,很容易将企业的钱当作自己的钱使用,从而导致自己的法律责任和企业经营的风险连带在一起。

12、企业家追求自我的证明,也追求社会价值的实现。各种财富排行榜上企业主都是主力军。但是,他们牺牲自我健康、牺牲亲密家人的同时,也是踩着钢丝铤而走险,所以企业家都是弱势群体;

13、创富一代需要有四笔钱:东山再起的钱、应对外部竞争对手和税务的钱、应对内部高管侵占和 报的钱,养老和医疗规划的钱;

14、接班的创富二代需要一些专属资金做安排和准备。第一是创业基金,第二是守业基金,第三是抗婚变基金,第四是遗产税的税源;

15、企业家之所以不同于其他高净值人群,是因为他们不仅有家庭生命周期,而且还会有企业生命周期,当上述两个周期出现竞合,就会出现风险的叠加和裂变。

16、很多企业家都是在一个相对比较高负债的情况下运营家族企业,如果没有隔离规划,一旦风险来临,往往一个人倒下,全家倒下。

17、对赌协议不只是给公司带来前进的动力,还在企业的脖子上架了一把刀。

18、很多人等刮风下雨的时候他再去修修补补来不及了,马云给浙江企业家开半年工作会议的时候,说我们浙江的企业家一定要在阳光灿烂的时候修屋顶,千万不要等刮风下雨的时候再去修修补补,那个时候很容易摔死,一定要提前布局,去布局应对风险的一些举措。

19、开着有限责任公司,却承担着无限连带责任。如果您是企业主,以下8件事情千万少做:

1个人账户收取公司款项;

2费用报销获取家庭资产;

3股东借款代替分红获取资产;

4虚假出资,抽逃出资;

5虚假交易账目转移资产;

6股东对公司贷款担保;

7公司为股东提供担保;

8民间借贷,对外担保。  

20、关于癌症以及重大疾病所引发的一系列家庭现金流危机,被称为“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当意外濒临,除了好的战略战术以外,还要思考这场硬战需要打多久的问题。毕竟,谁能预判这不是一场“持久战”的开始呢?当意外先于明天到来,人品再好,一个中产家庭把希望寄托在朋友圈还是不太靠谱;能力再强,企业家的健康背后所牵扯的家庭、企业命运其实也很风雨飘摇。

21、重大疾病,是与生命的赛跑,一场生与死的交易。重大疾病保险,是在确定的现金之下,使断崖式的灾难转变成淡定和坦然的金融工具。在这场与生命的赛跑过程中,一百万起的重疾保险,是更合理的保险额度,对自己生命更尊重,对这场与生命的赛跑更尊重。1000万起的人身保障,是对家庭责任的高度,是对家人无限的爱护与保护。

第六部份,小玲老师与大家谈应对策略

1、 公司应对策略

1)活用政策让税务风险合法化,擅用国家财税政策降税负,擅用合同降税负,擅用财税扶持奖励降税负。

2)组织架构设计优化

3)股权结构优化税收及经营风险转移

2、 家庭的应对策略

1) 家业资产的有效隔离;

2)配置足够为医疗保险及重大疾疾保险、人身保险;能力再强,企业家的健康背后所牵扯的家庭、企业命运其实也很风雨飘摇。1000万起的人身保障,是对家庭责任的高度,是对家人无限的爱护与保护。

3)企业家应当增持隐性资产,拥有一笔“埋在地下的钱”,在危机一触即发时,用这笔钱应对企业经营、债权人追债、员工工资等不时之需。

4)、在经营顺利的时候,拿出十分之一的财富用于不时之需,用于风险管理资金,税务储备资金。

3、 综合的应对策略

专业的法税顾问及财富管理顾问

从专业到职业,每个企业家都需要一个职业的法税财富管理顾问!

参与企业一些重大的商业决策,从法律财税金融角度提供最优决策及解决工具。让我们一起理财有道,“税”得安稳。

-END-

往期分享和预告

时间:每周五 9:00-11:00

地点:王颖教育主动学习蛇口大教室

主讲人:

3月15日,第一期,觉悟妈   「自主成就学霸娃」

3月22日,第二期,志明妈妈 「帮助孩子,从改变自己做起」

3月29日,第三期,自由分享 「漫谈幼儿爱的教育」

4月12日,第四期,多多妈妈 「掌握快乐的学习方法」

4月21日,第五期,高爸 「全家都是好老师,成就一个快乐奶爸的方法论」

4月26日,第六期,澜源妈妈 「养育孩子与自我成长」

5月10日,第七期,添添妈妈 「给予孩子正确而适合的鼓励」

5月17日,第八期,小小妈妈  「 学习 成长 蓄杯 有效陪伴」

5月24日,第九期,志明爸爸  「性格决定成败、能力决定未来」    

6月6日,第十期,梁**「理财有道,“税”得安稳」

6月16日,第十一期,志明妈妈「大自然的天然疗法-植物芳香疗法」

   ……

更多精彩

点击红色字体直接跳转至暑期夏令营。

用一个快乐的假期,培养孩子爱学的好习惯!王颖教育主动学习夏令营招生啦!

点击蓝色字体直接跳转至往期精彩文章。

王颖答疑 | 王颖答疑之-01规则篇

#王颖谈教育#:现在谁还拼爹?都在拼娃!# 之零起点与填鸭

家长分享丨发现 学习 成长 蓄杯 有效陪伴,5月17日第八期家长分享沙龙

家长分享丨 帮助孩子, 养育孩子与自我成长-4月26日第六期家长分享沙龙

精彩活动丨 圆桌对话智慧分享-首届蛇口智慧教育沙龙暨主动学习与拼图式教育对话圆满举办!

加入我们| 《家长走进课堂》第八期、第九期

更多资讯及学位信息

深入了解王颖教育,给孩子更自由成长的未来!

欢迎扫码咨询小助手

编辑 | 姚世伟

来源 | 王颖教育 

你都已经成年了,你妈妈对你没有养育义务了,你继父对你就更没有义务了。你需要尽赡养义务的也只是你的亲爸和亲妈。继父跟你没有半毛钱关系。即使他现在对你很好,你也真的拿他当爸爸。那也是说明你应该尽到一个养女的责任,要学会感恩。他对你付出的每一分你都要记在心里。人家不欠你什么,你不能拿你亲爸的标准去要求人家为你付出,因为法律不承认你对他有赡养义务,他现在对你的好以后很可能得不到回报,即使如此,他仍然愿意照顾你,养你。这就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的范围。你必须因此对他感恩。

对于你弟弟而言,他是需要受到抚养的,需要享受百分百父母疼爱的,因为你的介入,导致赡养义务他一个人的,但是父母的抚养却要分给你一半。这对他来说是不公平的。他会做这样的事很正常。当然,我不是说他这样做是对的,只是说对于一个6岁孩子,还没有正确的是非观,没有自控能力。出于本能做出这样的事是很好理解的。

在正常家庭里,6岁的孩子做这样的事很正常,该吵该闹也只是当时。过后也会和好。就因为你们是重组家庭,所以你因此对他有怨恨,甚至要求他的监护人来赔偿你,完全就是在区别对待,一方面要求对方付出亲爸的义务,一方面又和人家划清界限,你家是你家,你孩子没家教是你家的事。这对于他们父子两个人都是不公平的。他爸爸 你妈妈 6岁的儿子,他们才是正常的一家三口。而你是一个已经成年,却借住在她家的人而已。人家出于对你的爱纵容你,但不代表你能一直这样任性下去。

你如果真的想划清界限,搬出去自己住,看管好自己的东西,电脑坏了管你爸你妈要赔偿都可以。如果不想划清界限,就多体谅体谅你继父的难处,他一个人带一个孩子,教育跟不上也是没办法的事,你既然想当他的姐姐,也应该为这个家庭出点力,多给弟弟一些关心宠爱,主动去化解你们之间的矛盾。别再提什么爸爸的孩子造成的,要爸爸原价赔偿之类的话。那太伤人心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628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