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是读《普门品》,《普门品》是赞叹观世音菩萨功德,赞叹观世音菩萨说,你遇到什么灾难,只要一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能救苦救难。经文上是这样说,你要知道,念观世音菩萨要至心,不至心不会来。如果你会修观的,念《普门品》的时候,你观想为什么观世音菩萨发这么大愿 我也要学他,读诵他过去所作的事情,也就是故事,那就是观世音菩萨他过去所作的事情。你读他,也要学他发愿。诵经的时候,要把观加进去,效果就大,那样才能断烦恼有的道友们曾经这样问过我说:诵《普贤行愿品》,已经诵了几千部,每天诵一部的话,我诵了十几年,但是,一点儿效果都没有。我说:你是怎么诵的 他说:拿着经本念就是了。对不对呢 对。我说:你所说的效果是要求什么效果呢 你最初发的是什么愿 在习诵的时候,你得发愿,你读哪一部经,或者读《地藏经》,或者读《普门品》、《普贤行愿品》,那就随顺地藏菩萨发愿读《地藏经》,你读《普门品》,就随着观世音菩萨发愿,读《普贤行愿品》要随着普贤菩萨发愿。你这样诵,效果就大了。你如果能够了解这部经的涵义,诵的时候,要是不起执着,没有能诵的我,也没有所诵的经,念经时读诵,你的心跟经结成一体,你的心跟观世音菩萨结成一体,你读哪一部经,就跟哪一位菩萨结为一体,那就叫入了不可思议的境界,这就是你读经的一个方式。读完了经,一定要回向。开始读的时候要发愿,读完了要回向,过程一定得做,这就叫修行。你读经,就是在这儿行菩萨道! 就是修行! 我自己坐在那儿念,我怎么行菩萨道呢你读经的读诵功德,加持回向给一切众生,特别是三恶道的众生,你发愿希望菩萨加持,度脱它们,免除它们的灾难。回向的意思,就是把我们心里的力量,我们所作事业的力量,所得的报酬,都拿去给他们。像我们打工,把打工赚来的钱,供养三宝。完了,看见穷苦的众生,布施给他,这种功德是很大的。但是,你不知道在读诵经的时候也如是,你所得到的报酬就是菩萨加被你,三宝加持你。希望三宝加持一切众生,无论有缘、无缘,这样你在读诵的时候,才能断烦恼。习诵的时候,能够除灭中大烦恼,得到无上智。否则的话,你照着经文,只念那个字,你是得不到的,读的时候、念的时候,要加上观想力,这样子才能够得到无上智。因为大家修定的少,念《药师经》是为了消灾免难,减除痛苦,使我身心健康不害病,乃至于已经有病了,使他除癒,菩萨加被除愈。你读《药师经》也得会读,同时你在读的时候,随经文的意思入观,定跟慧两者是相结合在一起的。你在读的时候,如果没有杂乱心,你读读会入定的。这可不是睡觉,读到昏沉也像入定一样,那就混淆了。所谓入定的意思,例如你读《华严经》,你会入到华严境界。过去有位老和尚就是这样,他是在定中读,速度很快,怎么样快呢 他是从天王殿到大殿的路上就读了一部《华严经》。大家知道《华严经》有八十卷,他才走那么一两百步,就读完一部《华严经》,他是在定中读的! 要普遍的读,那就是一即一切。后来侍者提出问题,不相信他,就找了八十个人,一人拿一卷,八十个人听着他读经,拿第一卷听到他读一卷,拿八十卷听到读八十卷,他就读好了。我们虽然还不到这种定力,但是我们可以从初浅的作起,你读《地藏经》,读到哪一品,就观想哪一品,知道这一品是什么意思,要懂得意思再去读,效果更好一点。乃至于读经的时候,不要把琐碎的事情都搁在脑子里头。读经的时候,不要打妄想,你很忙乱的时候,就坐在那儿读经,读一读就睡着了。这个情况也有,读一读,打妄想、昏沉,不知道读到哪里了。修定不许掉举,不许昏沉,读经也是这样,不能掉举,也不能昏沉。你要是掉举,这一部经看的是很少,你会读很长的时间也读不完,读一读,会生厌烦的,要是碰见一部长的经,你更是读不下去。这些是要防犯的过患,才能得到一切智。读经就是修慧,也是修福。《金刚经》讲般若空义,读《金刚经》,福德之大,超过用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的供养,比那个布施的功德都大,这就是福。而且能用、能得到慧,那就是慧。福慧双修,才可以得到般若智。经文当中好像没有说修法,其实每部经都告诉我们方法,你得修习,习的时候就是学,你这样的读才能够得到受用。佛令这一切的众生,要是有大乘根机的,专门修大乘的,让他习读诵大乘,不但自己去习、去读,也劝别人去习去读。这样子就能够得到无上智慧,也因为读大乘经典,回向给一切众生,除一切苦,可以消除众生所有的苦难。你自己读,让一切众生也读,令他们趣入无畏城。无畏城,成了佛之后,有四无所畏,畏是畏惧的,我们现在惧怕的情形很多。有很多道友读《地藏经》,感应不同,或者看见鬼神,或者发冷,这并不是坏现象。这个时候你都要问一问,这是他有畏惧,不敢再读经。本来读经是消除畏惧的,但是他有了畏惧,由读经而感受畏惧,这种情况很多。不只是《地藏经》,读别的经也会有,你要先明了,读诵大乘经,就有护法护持,怎么会有这种恐怖感呢 本来读经的时候,能够趣向无畏,趣向没恐怖。佛的四无畏是一切智无畏,障道无所畏。你修道的时候,说清楚那些障道法。在说的时候,无所畏。只有佛才能说清楚一切的障道法,你要修道,有些障道必须跟你说清楚。说的时候,无所畏惧。还有,漏尽无畏。漏尽,就是再不漏落三界的意思,乃至不漏落一切众生,使他永远都得到解脱。第四是尽苦道无畏,说尽苦道无所畏惧,说的时候无畏惧,因为佛的智慧能够知道。这是求大乘的,求大乘的要想入佛智,达到佛的境界,除一切众生苦,在读诵大乘经典的时候,就能得到这些利益,这跟前面求利益、得定的时候是一样的。
梦参老和尚经典佛语
信是根,信久了产生一种力量。什么力量呢能够除一切邪知,依着正道的修行。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梦参老和尚经典佛语,欢迎大家阅读!
1、看到人家富贵,不要羡慕,多做好事,莫问前程。他人的富贵不是现生的,而是前生修来的。发财了之后,他的财用来帮助别人,来生才受这个报。你一生做任何事情都成功,就说明你的前生善业很重。 佛教一切都讲因缘,就是三世因缘,过去,现在,未来。因缘本身就是因果。
2、修行就是把口里所说的,身体所做的,心里所想的修理修理,把恶变成善。这种修理还不够,还有把善恶之见也修理修理,无我、无人、无众生相,要能达到这个目的,功力就到一定程度了,这个时候才能够自在。这个修理当中就是观,人骂你、赞叹你,能达到不动心,心不为外境所动,就有功夫了。
3、有智慧的人会如是观察,我们今生所受的,就是过去世我自己所做的。 明白之後,你看一切事、一切物、一切人,你会感觉到一切平等平等,没有不平等的,自己做的自己受,有甚麼不平等的呢 佛教所说的平等是这样的说法,在因果律方面讲平等,自做自受的平等。
4、平日里吃饭、穿衣、说话、做事,心能够经常观照,不让念头错失了,心永远定在阿弥陀佛上,定到极乐世界上,这叫三昧。我们说三昧加持力,谁加持除了诸佛加持,是你自己加持自己的。
5、什么才是信心成就呢觉知前念起恶,止其后念不起者。当第一个念头不对时,马上就能止住,不相续,就是信住、信位的菩萨了。对三宝一信入之后,这个菩提心不会动摇,不会变化。遇到自己有任何的艰难,宁舍身命也会保持菩提心的境界。
6、人在苦难当中,至诚心容易生起;一旦安逸了,虔敬心也就跑远了。求身体好一点,身体真的健康一些了,就忘了菩萨三宝,忘记生死无常又去放逸了,这种问题每个人身上都存在,这是必然的。除非修定成功得到禅悦法喜,心灵真正受到佛法滋养,“信心”才会不退! 否则,一切众生都一样会随习气业力退转。
7、平日吃饭、穿衣、说话、做事,心能够经常观照,不让念头错失了,心永远定在阿弥陀佛上,定到极乐世界上,这叫三昧。我们说三昧加持力,谁加持除了诸佛加持,是你自己加持自己的。
8、很多人学法学了很久,信佛也信了很多年,始终不知道怎么样修道、怎么样入道,那是因为他贪爱心、财色心始终断不了,每天都活在热恼当中,离道甚远无法进入。文殊菩萨教导 “善用其心”, 我们若能常时警醒,用般若智慧去观照、去对治,如是修学佛法的人很快就能与道相应。
9、调伏就是功夫,平常礼佛、拜忏、诵经,都含着调伏的意思。说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很不容易,大家试一试,让你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你就能慢慢达到一心不乱了。你能否每一念都从心起能不能念念都还归于心你说念佛容易要达到这种境界,不容易! 这就要功夫,就要平日的修与行。
10、我们通常是做礼忏、念经、念佛,或者上早、晚课,这样修行是不够的。因为我们忽略了现实生活里的境界。我们修行的时候,所有外边的、现前的一切现象,都是我们对境炼心的助缘,跟我们所修的法都有关系。
11、要掌握时间,生命是有限的,谁也不能把握,谁也不敢说自己能活百年千年。但是,在你尚能做主之时,念念都要不离开佛法僧三宝,要好好的用功预备资粮。
12、有智慧的人会如是观察,我们今生所受的,就是过去世我自己所做的。明白之后,你看一切事、一切物、一切人,你会感觉到一切平等平等,没有不平等的,自己做的自己受,有什么不平等的呢佛教所说的平等是这样的说法,在因果律方面讲平等,自做自受的平等。
13、你要经常提起正念如理做观,经常在智慧光明之中。当你观想光明照耀你的周身,注入你的身心,有时候你观想从顶门注入你的身心,你的身心排出去的大概都是黑气,你业障消失了。经常这样观想,之后你就开始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是最好的修行法门。
14、要掌握时间,生命是有限的,谁也不能把握,谁也不敢说自己能活百年千年。但是,在你尚能做主之时,念念都要不离开佛法僧三宝,要好好的用功预备资粮。
15、对三宝一定得恭恭敬敬。现在有很多二宝弟子,信佛信法不信僧。这样一来,没信佛也没信法,为什么呢佛说的三宝,短了一宝,谁来传法啊若是没有那些老和尚传下来,法早没有了。有些老和尚用他的生命来护法,来换取法的存在,你为什么不尊敬他想修解脱道,只皈依佛、皈依法,你就解脱了吗
16、布施的时候要有舍心,什么都舍。要内施,眼、耳、鼻、舌、身、意都舍。意施怎么舍呢随人家的意愿。我有我的看法,人家有人家的看法,我就欢喜人家的看法,把我的看法收起来,让他高兴。布施包含内施、外施、财施、法施、无畏施。如果有人害怕了,能给他安慰,让他不害怕,这叫无畏施。
17、为什么心里不清净呢没有智慧,把一切法看成实有的,想求得到。大家念《心经》,可能只是念念而已,没有仔细注意。要「依般若波罗蜜」,怎么依般若波罗蜜呢般若波罗蜜就是有智慧,学着有智慧,做什么事都能成功,把惑业断了,也能得到解脱。
18、大家学佛经的时候,要是从那个最不理解的、最深入的地方入手,不论密宗的大手印,还是《华严》、《法华》,如果无法理解的时候,怎么办呢回过头来,从自己现在的一念心入手,如果把现前一念心掌握住,烦恼就是菩提,贪、瞋、痴就是戒、定、慧。
19、一引起法,净法也有,染法也有。佛已成就了,他是纯净法的,他说这些染法,是让我们认识的,让我们分析的。在我们身上存在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每一位道友都可以对照一下,你拿佛、法、僧三宝对照一下,这对叫修行。
20、要信你自己的心是清净的。心本来是清净的,是你后来给它增加负担,犯了很多的错误,给它增加了业,一生一生的,越迷越深,越深越造。你可以消除这个果报,从你现在的善念开始,善念逐渐增加,善果逐渐生起,恶果逐渐消失。
21、我们经常说佛、法、僧三宝,什么叫佛佛就是觉悟的觉。当你觉悟了,你就是佛;你没有觉悟,你就是众生。你现在在哪一道,就是哪一道的众生。所以你觉悟了,你就是佛。但是觉悟,有究竟,有不究竟,佛也有分证的。
22、不论你是学哪一个法门,也好,或是学五教华严,学四教法华;既使在西藏学密宗,学大灌顶,学圆满道次第,任你学那一法,都有个共同的基本要求,都要做到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如果没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不称为佛弟子;不称为佛弟子;你就不能够依照佛的教遵去做,你便不能领受佛的教遵。
23、如无健康身体,修道难! 没有健康的身体,不能拜佛,不能禅坐…种种逆缘很不容易修成道果。 照顾好身心健康 才可用这个身体借假修真。
24、不偏不违,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为正;能使众生生起觉悟,轨生物解,任持自性,即为法义。 凡夫没有觉悟不能解,佛才令正法住世,令其生起觉悟。一切诸法无所住,不可执有,不可执无。悟到此能见到自己的本身,法身。
25、心里的烦恼、心里的垢染,你想顿断,一下就清净,像六祖大师一闻法便大彻大悟,这要善根深厚,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应该学习神秀大师的方法: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是渐修。学佛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渐修,一种是顿悟。要明白,顿悟也是从渐修中来的。
26、遇到有人对我不好、侮辱我了,或者骂我、轻贱我,夺我的利益,损害我,我们应当忍他、让他。佛教导我们要忍,这个忍并不表示我们卑贱,软弱,这个忍并不表示我们没有跟他奋斗的能力,这种忍是一种智慧,在让他的时候是在成就他,不让他再去造业,这里头就要有这种智慧和观修。
27、受过三皈依就不再堕三途了,但是这有个前提,前提是什么呢只有你停止造作恶业了,才不堕三途啊。
28、当智慧未开时,要远远避开世间名和利。地位愈高,名声愈大,就愈危险。要彻底放下,放得愈干净,愈容易成就。
29、神通,‘神’就是天心,就是你现前一念心、自然的心。
30、《心经》上的第一个字就叫你观,观就是思惟,思惟就是你想,你一天想什么经过你的想,经过你的思惟,经过你的理解,把一切诸法都看破了,生灭无常,无人、无我、无众生相,看破了、放下了,你才能自在啊!
31、一切诸法因缘生起的,因缘生诸法,因缘也能灭诸法,诸法的生灭都是因缘。缘起诸法没有实体,因缘所生没有实体的。一切诸法建立在什么上呢 空。所以我们说出家人是成为空门,所谓「进入佛教,顿入空门」,一般的是这样说。空门空不空空门不空,因为空门不空而建立一切法。这一切法是什么世间相。
32、佛教我们要慈悲喜舍,对一切众生有一个大慈悲心。这比我们保存的最宝贵的珍宝还珍贵,看见一切都生欢喜。这都是我们过去世的父母、未来的诸佛,我们有什么可骄傲的呢每部经都是这样教导的,一切众生都是未来诸佛、都是我们过去的父母,这样子你还能傲慢起来吗这就是转化你骄慢、愚痴、贪恋的心。
33、为何有的人会生病痛苦呢那是因为你过去杀生业很重!所以你今生经常害病,怎么办有对治它的方法,你可以放生。不要像别人讲的去买来放生,而是随时随地遇到你能做得到的,你就放生;这是对治多病短命最好的方法。
34、对于供养的功德,不要起执着心。我们很多道友都是务实主义,供养之后,就期盼着菩萨给我送来自己所求的,认为这才是真实的。他不明白,这是在用自己的信仰在谈条件做交易,这是错误的'。这就是执着心,贪恋心,都是没有正见的信心。
35、梦究竟是假的是真的呢全部是假的,没有真的。只有佛成了佛了,你所做的梦全醒了,因为现在以佛来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36、修行不容易,我有经验的。当年请弘一大师讲经结束,送他离开青岛以后,我就发心拜占察忏,拜了很长一段时间,身心安定,刚刚有点暖气儿日本人就来了,这是我的业呀!没办法,只好中断了。等到后来去藏地,住监狱就更没有因缘拜了。这就是修行的障碍,所以说修行不容易。
37、信是根,信久了产生一种力量。什么力量呢能够除一切邪知,依着正道的修行。信往前进一步,念念不悖三宝。警告我们,你信了佛了,相信是佛了,自己本具是佛。那佛干的是什么事,就是化身佛他一天做什么,那你应该做什么。精进心是让你把你念头看好。
38、菩萨是畏因,咱们众生是畏果。菩萨不敢造一点坏事,一起念马上就止住,觉知前念起,只须后念不起,不让它相续。众生不然,众生就是相续,众生他是非得发这身口七支,他在贪里头,他说:“我没做啊,我心里想啊,我不敢去做啊。”不敢去造业那也是止了,这是世间的因果。
39、无论修行哪一个法门,最大的障碍就是中断魔。为什么中断叫魔呢不能相续,修行力量中断了。再来又得从头做起了,不是那个力度了,修行也如是。过了这个机会,再想重复,恐怕很难了。
40、凡受三皈五戒者,要发菩提心。什么叫发菩提心呢就是发利益众生的心。你受了三皈了就成为菩萨。菩萨是做什么的,是利益别人的。梵语菩提萨埵,翻译呢就是觉有情,让一切有情都能够学佛,皈依三宝。这就是你受了三皈五戒,发菩提心所应该做的。
41、《地藏经》说:你有千百万亿愿、千百万亿事,都可以向地藏菩萨求,地藏菩萨都能满足你的愿。但是总的说,你要愿一切众生得幸福,我们第一个回向都是法界众生。五欲的事儿少回向,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多回向得智慧,有了智慧你什么都能知道了,你什么都能成就了。
42、「佛」、「法」是两回事。佛是什么涵义佛就是明白,就叫佛。这个人明白了,是个明白人,给他标名,跟人不同,就叫佛。佛叫什么明白觉悟的人。我们还没明白、没觉悟,那就跟这明白觉悟的学,学什么呢学觉悟、学明白。那样我们渐渐就能达到觉悟明白了。
43、菩萨跟罗汉的区别在哪里都成了道,都了了生死。一个是利益别人,一个是只能自利。道在人弘。一切真正的道理要人去弘扬,释迦牟尼佛已经不在世了,快三千年了,如果没有人弘扬,断灭了、消失了;如果断灭消失了,我们这三千年来的弟子还能闻到佛法吗那就闻不到了。闻不到就得不到度了,不能得度了。
44、学佛修行就是要改正自己思想和行为。先以佛法改正不好的思想,然后以戒律改变错误的行为。现在我们思想不正,行为不正,都要纠正过来。行为要正,心更要正。一切都是由心主宰,由心带动,心正一切正,修行就是修一个正确的心性。心态放平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态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
45、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懂得这个道理,你说修行、拜忏也好、念经也好、干什么都好,先注重你的心在想什么如果你拜忏,拜「药师忏」、药师如来,你就想着药师如来!你在这里拜「药师忏」,心里却想地藏菩萨、想观音菩萨,这都不对,这叫妄心。还不说你想到世间,想到贪、嗔、痴上,那更不要说了。
46、每一部经、每一部论,都告诉你修行的方法,像我们念「金刚经」的,有没有想一想「金刚经」说什么你怎么样依「金刚经」修行不注意这些问题,只念文字而已,念了三年还如是,一点转变也没有。学佛法要用到你的心上,去变化你的心,变化你的态度,一切全变,真信不疑,你再用起功来,比以前增加百倍。
47、念佛法门怎么念呢不是那么简单的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好了,不见得这样子。你用哪个心念佛如果用嗔心念佛,用贪心念佛,用愚痴心念佛,只求自己得到好处,这样来念“阿弥陀佛”,你生不了极乐世界。你必须有清净心,如果你没有清净心,充满贪、嗔、痴、烦恼,这样子学法修法,是没办法辨别清楚的。
48、大家别认为受苦不好,越受苦你才能与道相近。所以佛教导我们,比丘不求无病,"无病则贪欲生",身心安逸就会助长贪欲。有了病了,苦;知道苦了,他才修行,他道心才会升起。好多道友,他没病的时候,懈懈怠怠,等到有病苦逼迫了,他才会很精进。这一精进不要紧,到临命终时,他有能力出离轮回往生净。
49、学佛是为了学乐,为了断苦,为了断苦的因。 以苦为师是古德警示世人的话。苦行,到山里行苦行,就可以成道吗 不是这样的。 所谓苦行,是为了磨练自己的道心和对世间物质的执着,为了让自己在面临逆境的时候不被境界所转,是这个意思。 四谛,苦、集、灭、道成就之后,永远就不会再受苦了。
50、八万四千法门最终没有离开这颗心,所以要把你的心修好。心是指挥身的,也是指挥口的,也能指挥这个妄想心。现在我们这是妄想心,要把它变成真心,“真心”是性空的,所有一切法是缘起的,能掌握好性空缘起、缘起性空,这是最大的修行。 ;
梦参老和尚---顶礼地藏王菩萨,称地藏王菩萨圣号,念《地藏经》就可以了,专修地藏法门,因为地藏王菩萨发的愿能够满足一切众生的愿,你要是有一切愿一切诸愿,那么地藏王菩萨就加持你维护你,使你速得成就,不被业障障碍束缚,不被遮止,使你达到目的成佛,出三界、了生死都能做到,你求一点人天的福报,得一点人天现实的利益,还得不到吗一定能够得到。
有人问我说:“地藏王菩萨在地狱里度众生,地藏王菩萨住哪?还度不度人间”地藏王菩萨发的愿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并不是说他永远在地狱里度众生,人间就不度了,天上也不度了,并不是这个意思,这样理解就错了。你在人间造业,在天上造业,福报享尽了,还是要下地狱。他是说把你的罪业度清净了,你就不再下地狱了,那就再没有下地狱的众生了,是这个意思,并不是地藏王菩萨总在地狱里头。他到人间来也是住到人间,佛在忉利天说法,地藏王菩萨就住在忉利天。
在《占察善恶业报经》的下卷,地藏王菩萨住在什么地方?住在每一个境界,修的是二种观行,他终日度众生,并没有执着众生相,这个说的都是按众生分别心而说的。真正到地狱里的众生,哪有福德去见地藏王菩萨呢?已经堕到地狱了,连地藏名字都听不见,哪还看得到《地藏经》。地狱就是无暇,他受的痛苦一分钟一秒钟接续的发生,一点闲暇时间都没有,又怎么能见到地藏王菩萨呢?地藏王菩萨无处不在。现在我们这个会中就有地藏王菩萨,你信吗有时是可相见的,但你见到也不认识,你知道我们哪一位是地藏王菩萨化身无处不在,要体会这种法界相。
所以你要是想修无上的菩提,就是发了菩提心想成佛,乃至于我发的心就是出离三界苦,脱离生死苦就行了。有时我们发愿,愿心很小,佛给我增一点智能就行了。像小道友就增长一点智能,考试能考优等就行了,他没有特别的大愿心。像我们受苦,很痛苦了,也就是求地藏王菩萨免除现时的痛苦,哪还有成佛的心,脱离生死?并不是大家都发这个心的。
有人发心再也别受生死苦,永断三界,不要在欲界色界无色界流转了,发这个心的很少。不过以我自己的经验,大多数的人,或者家庭有什么困难,他的父母过去了,求佛菩萨加被,求地藏王菩萨加被超度,就是没有一个人像我说的:“我要离三界了,我求地藏王菩萨加持我!”我还没有碰到,乃至于说我要成佛。所以瞻礼地藏王菩萨,读诵《地藏经》,我不求现世福利也不求未来福利,也不求人天乘,也不求二乘,也不求权教菩萨,我求的是发大菩提心,增大菩提果,直至成佛,有没有人这样求的所以我们要发一个出离三界苦,究竟证菩提的心,这样才能彻底的解决问题,就像《占察善恶业报经》,我想要达到“一实境界”,就要修二种观行,这样才是发大心的众生。
是人既发大悲心,要是发了大悲心,要想成佛怎么办呢有一个方法就是礼地藏王菩萨,“先当瞻礼大士像”。你要想成佛,想离三界痛苦,也想让一切众生都成佛,让一切众生都离三界痛苦,这个心是大悲心。我们有时候为了自己离苦得乐,算不算大悲心呢?这个太狭隘了,只为自己就是狭隘,随时随地想到一切众生,想救一切众生的苦难,这才叫大悲心,才是菩提。
用什么方法可以达到呢顶礼地藏王菩萨,称地藏王菩萨圣号,念《地藏经》就可以了,专修地藏法门,因为地藏王菩萨发的愿能够满足一切众生的愿,你要是有一切愿一切诸愿,那么地藏王菩萨就加持你维护你,使你速得成就,不被业障障碍束缚,不被遮止,使你达到目的成佛,出三界、了生死都能做到,你求一点人天的福报,得一点人天现实的利益,还得不到吗一定能够得到。
但是有一种情形就得不到,你不信得不到,或者你信心不具足得不到,一定要至心至诚恳切的信。我们往往因为这种方便的情况反而使我们信心不具足,感觉这样太方便了,或是太浅显了,总想究竟一点,或深奥一点,或秘密一点不是更有成就念一声地藏王菩萨,礼地藏王菩萨就能够成佛,太容易了,信心不具足!信心不具足,你得到的利益非常的小,建立在信心上,地藏王菩萨能使你一切诸愿都能成就。佛不会打妄语的,而且这是佛对观世音菩萨说的,让观世音菩萨利益众生的时候宣扬地藏王菩萨,让一切众生称地藏王菩萨圣号,能够发起大慈大悲的心,能够利益众生。
这样念地藏王菩萨,就是念你自性的地藏王菩萨,这种大悲心就是“一实境界”里发的真心,因为这个心把你含藏的无漏性功德都显现了,因为你就是地藏王菩萨,大家一定要有这个信心,乃至于你所救的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跟地藏王菩萨无二无别的,跟释迦牟尼佛无二无别的,跟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一切诸佛无二无别的。无二无别的就是没有两样,“一实境界”只有“一”没有“多”,乃至于“一”都是多余安立的,“一”是对着妄而安立的。
“有人发心念经典,欲度群迷超彼岸,虽立是愿不思议,旋读旋忘多废失,斯人有业障惑故,于大乘经不能记,供养地藏以香华、衣服、饮食、诸玩具,以净水安立大士前,一日一夜求服之,发殷重心慎五辛,酒肉邪*及妄语,三七日内勿杀害,至心思念大士名,即于梦中见无边,觉来便得利根耳,应是经教历耳闻,千万生中永不忘,以是大士不思议,能使斯人获此慧。”这一共是五个偈子,四五二十句,这五个偈子是说你想现在得到智能,能够有记慧,读经就能记住,另外有了智能了,才能相信得及,你希望不被感染,不被其他的境界所迷惑,必须得有智能;如果智能不具足,容易被现象所迷惑,也就是你信的不真诚。有人要想发心念经,不只是《地藏经》,也包括一切的大乘经典。为什么要发心念经呢想度一切众生,想把一切众生,都度到成佛。
彼岸就是成佛,此岸者就是苦恼,成佛就是究竟快乐,我们念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到彼岸,从苦海此岸到涅槃彼岸,靠什么呢得靠智能。智能是怎么来的呢“一实境界、二种观行”就是修毗婆舍那,因为修观,你的智能就能生得起,观什么呢不要多,观地藏王菩萨就行了。这部经推崇地藏王菩萨,要怎样观呢每天早晨你心里清清净净的,漱完口了洗完脸了,其他的事情不要做,烧完开水供了佛,地藏王菩萨面前供一杯水,到了明天清晨把这杯水喝了。在这中间让你做几件事,三个七不要杀害众生,包括吃肉,吃肉者也就是吃众生肉,不要再说瞎话,不要饮酒,不要邪*,这几件事一定要做到。妄语要特别注意,父母对子女千万莫说一句瞎话,要说真实的话,如果你三七天都能做到,就能感应到地藏王菩萨在梦中现身,或者灌顶加持,他现无边身,不一定现菩萨相或者来了这么一个人,跟你说都算是。
“有人发心念经典,欲度群迷起彼岸,虽立是愿不思议,旋读旋忘多废失,斯人有业障惑故,于大乘经不能记。”一共六句,这六句是一偈半,这是说什么呢刚才我说了,我过去做什么,虽然不知道,但是从你没有这个智能就可以知道,你有宿业障,根基很钝,人家一听就会,为什么你不会例如别人念《地藏经》,有的念四十五分钟,有的念一个小时,为什么你要念一个半小时,为什么别人听了经能懂你不懂,有的人要修行,有的不修行,为什么有这些差距这跟宿业有关,这一个半偈诵是说钝根的,钝根就依着钝根的方法去修行。
为什么说供养呢因为我们多生累劫来供养地藏王菩萨的事情也许做过,也许没有做过,为什么说做过呢因为你现在又能够见到地藏像,又闻到《地藏经》,你一定供养过地藏王菩萨;过去供养可能不够深入,所以现在智能不大;虽然智能不大,但还没有落到饿鬼、地狱、畜生;现在能够做一个人,很不容易,而且是六根具全的人。什么叫六根具全眼耳鼻舌身意,没有一根是坏的,不是瞎子不是瘸子不是跛子,都叫六根具全。意根就是神经失常。善根的大小就是你前生修的精进与不精进的关系,这里教我们这么一个修法,这个修法是开智能的一个修法。
我们现在穷,想转变成富有,也念地藏王菩萨,供养地藏王菩萨,持《地藏经》也能得到。以下两个偈子是说能够转贫为富,“贫穷众生及疾病,家宅凶衰眷属离,睡梦之中悉不安,求者乖违无称遂,至心瞻礼地藏像,一切恶事皆消灭,至于梦中尽得安,衣食丰饶神鬼护。”这两个偈子就是两种意思,一个要转贫穷成为富有,一个要转病苦成为快乐。现在我们修善因会得善果,这个善因是怎么修呢持诵礼拜地藏菩萨,就是你至诚恳切的瞻礼地藏王菩萨,能够使你家宅不如意的事情,转成如意,眷属要分散的可以不分散。
“欲入山林及渡海,毒恶禽兽及恶人,
恶神恶鬼并恶风,一切诸难诸苦恼,
但当瞻礼及供养,地藏菩萨大士像,
如是山林大海中,应是诸恶皆消灭。
观音至心听吾说,地藏无尽不思议,
百千万劫说不周,广宣大士如是力,
地藏名字人若闻,乃至见像瞻礼者,
香华衣服饮食奉,供养百千受妙乐。
若能以此回法界,毕竟成佛超生死,
是故观音汝当知,普告恒沙诸国土。”
这偈子是说你不论是在水里或陆地、空中,如果感觉有恐怖,只要念一万声地藏王菩萨圣号,这种恐怖心就会消失了。
“观音至心听吾说,地藏无尽不思议,百千万劫说不周,广宣大士如是力。”佛不但嘱托一切众生要至心,也嘱托观世音菩萨要至心。“百千万劫说不周”,一百劫一千劫一万劫想把地藏王菩萨不可思议的这些事情说也说不完。无尽就是他利益众生的事,众生是无穷无尽的,每个众生都有无穷无尽的愿望要求,一念地藏王菩萨圣号,地藏王菩萨就加持你,念得更多,还度你一直到成佛,岂止消灾免难。我即使用上百千万劫的时间来宣扬地藏王菩萨的不可思议的威神力量都说不完的,无穷无尽。
“地藏名字人若闻,乃至见像瞻礼者,香华衣服饮食奉,供养百千受妙乐,若能以此回法界,毕竟成佛超生死。”这是总说。就是见闻见像瞻礼供养,不是只求自己一点人天的福报,也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一切众生;把求地藏菩萨这个功德、成果,回向给一切众生。有什么效果呢那不仅仅是消灾免难了,能够了生死,证菩提、成佛的方便法门。
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说这是方便之中的方便,这种方便是地藏王菩萨愿力的缘故,他是方便之中的方便,可是往往过份方便了,大家反而不信,总想找一个不方便的,找一个神秘的、困难的,说那个修了才可以成,你又克服不了困难,有很多问题你又做不到。即身成佛,地藏王菩萨没有说即身成佛,只是说你要经过一段时间或经过很长的时间。
念地藏王菩萨就很容易,随时随地任何时间,任何处所都可以。我们虽然当不了百万富翁,也当不了亿万富翁,但是我们求个温饱总该可以吧!能够不受逼迫,就已经很好了,就把这个比喻成你念念地藏王菩萨,起码你暂时的现生安乐,地藏王菩萨又保证你不堕三涂,乃至于未来你多生累劫的修行,自然能成就佛果了,所以他说是毕竟成佛,能够超脱生死的。
“是故观音汝当知”,观世音你应当知道,这是佛的口吻,释迦牟尼佛对观世音菩萨说的。“普告恒沙诸国土”,你的缘特多,你的威力也特大,以你的神力来宣扬地藏王菩萨以及《地藏经》的功德更容易一些。
见闻利益就是,你见一见闻一闻都算,至于得到什么利益,我们说了老半天了,前面长行也说了,今天的偈诵也说了,就得到这么多利益。我再嘱托一句,大家要信别怀疑,我信了,有没有修,功德都在,你一定能得到利益;未来你一定了生死,成就佛果。不信,就是拒绝,你没有接受。信了,你就接受,我虽然没有做到,现在接受,我总有一天要做到的,就是这么个涵义。
地藏经讲地藏菩萨前生,为救母亲而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
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孝。
那么念地藏经,就要学习这种菩萨的孝精神。
并把这种孝的精神推及到六道一切众生。
佛在经书中开示我们:一切众生,过去生中,无不曾经互相做过父母。
在华严经中开示,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欢喜者,则令如来欢喜。
我们念经为什么,就是要生起戒定慧,学习佛菩萨的信愿行。这样才是我们念经的目的。这样才能真正的消业灭罪,增福增慧,解脱生死。
建议您也可以诵华严经普贤十大愿王,增加自己的慈悲之心。
同时,您见人就吵,未必就是念经引起的吧,要多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的错误观点。学佛要多学佛教经义,推荐广超法师的佛学基础知识和印光法师文钞。不可追求什么神通感应,要有平常之心。所有修行,不离戒定慧,不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修行要不紧不慢,不骄不燥,安定从容,中道圆融。
平时多念南无地藏菩萨或南无观世音菩萨,都可以除嗔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