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的四川方言段子如下;
1,有个晚上成都先地震又狂风再暴雨的,超恐怖!凌晨了还满街都是人,我旁边一个男的在打电话给他朋友,说,“妈的,还整个地震套餐哦,又是地震又是风雨的!”
2,先吃点烧烤,不然遭埋起了咋撑100多个小时哇……多吃点,我们才好随时创造生命奇迹。
3,一汶川地震幸存者被俄罗斯救援队救出,记者采访他感觉怎样,幸存者说:“狗日的地震好凶噢!老子被挖出来看到外国人还以为把老子震到国外了。
4,有一个人被埋了50多个小时,被救出来时还很清醒,记者前去采访,他看到记者背着笔记本,忘了伤痛问记者,你的笔记本能上网吗?记者回答说能,他说:那你帮我看看大盘涨了没有。”
5,地震时,成都高楼四个老太太在打麻将,其中一个说:“为什么我感觉楼在晃啊?”另外一老太太起身看了看窗外:“没事没事,快出牌吧,别的楼也在晃呢。”
四川方言
是流行于四川、重庆(巴蜀地区)及周边省份临近地区的主要汉语言,包括汉语西南官话中源自古蜀语。四川话约有1亿6千万的使用者,数量次于日语,多于德语。
简介
现今四川话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运动时期,是由明之前流行于四川地区的蜀语和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成都话是川剧和各类曲艺的标准音,同时由于四川话内部互通度较高,各方言区交流并无障碍,因而四川话本身并没有标准音。
历史
四川话发源于上古时期非汉族语言的古蜀语和古巴语,迄今四川话的原始层中仍然保留了“坝”(平地)、“姐”(母亲)、“养”(您)等来自上古时期古蜀语和古巴语的词汇。之后四川话便随巴蜀地区的历史进程和移民更替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先是秦灭巴蜀后,巴蜀地区逐步形成属于汉语族但独具特色的巴蜀语。
1、今天我杀起个拖孩就上街(gai)哦!
外地人一没留神听着觉得可能是杀了个孩子?还拖上街?哎呦,可不得了哦,这是要出人命的呀!其实,这句话得意思就是:他穿着双拖鞋就上街了。
2、我硬是闯鬼了!
外地的小伙伴跟四川小伙伴在一起真是胆战心惊啊,经常都要遇到鬼。其实四川没有那么恐怖啦,闯鬼了是在遇到烦心事、接连不顺利的时候发出的感慨。
3、你在爪子哦,还没有搞杀割!
外地人一听这话可不得了了,又是杀又是割的,这手段也太残忍了吧。其实,这话的意思是为什么还没有做完、收尾等等,也就是结束的意思!
4、妹儿长得好巴适
当四川人夸你长得bus的时候,你千万不要以为四川小伙伴再说你长得像公共汽车。
巴适一词在四川的运用面之广泛,用在形容漂亮女子身上,意思就是乖、漂亮、有气质……
5、鲊起即撑腰、作后台、给人帮忙的意思。
过去属于袍哥话。袍哥是发源于四川的一种帮会组织,它既是反清的秘密结社,又是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政治、经济互助团体。由于它是非法的民间组织,因此一出现就受到清政府的严禁追查。
常用动词
共过来(挤过来),不扭老(不动了),莽进去(喂进去),咔(掐),款到老(碰到了),吹垮垮(聊天) , 达扑爬(摔跤) , 考可转儿(敲一下头) , 打王逛(精神不集中) , 扒到(紧挨着),瓦饭(舀饭),卡过来(跨过来) ,调(跑) ,翻羊角砖儿(翻跟斗) ,拈菜(夹菜) ,扯扑汗(打呼噜),副开 (移走) ,
嗨得(吃得多) ,腰台/收秤/杀鸽(结束) , 板旋儿(耍赖) ,哈迹跟儿(挠痒痒),脚入老 (脚崴了) , 菊(吮吸) ,告哈儿(试一下) , 舌老(丢失了),琛过来/痴过来(伸过来),读脚(跺脚),咩(掰),逞下去(压下去),
壁(过滤),装起(补上) ,俺到(估计) ,雀到(看到) ,兑老(相抵了) , 马起脸(板脸) ,爪瞌睡(打瞌睡) ,爪球(踢球) , 杀铁(打扫)
用四川话夸妹子漂亮,有以下几种说法:
1、这个女娃子长得好巴适(最常规)。
2、这个美女长得好乖(漂亮)。
3、这个女娃子长得各种哪样(形容各方面都很完美)。
4、这个美女长得简直不摆了(好看的没有语言来形容了)。
5、这个美女很撑展(很利索,打扮得体)。
四川方言里其它夸人的词:
夸奖人一个身材好,可以用敦笃、拽实;
表扬小朋友长得乖,可以用乖稀稀、灵醒;
夸人皮肤好,可以用白白生生、粉嘟嘟;
夸老人精神状态好,可以用惊蹦。
1很讽”:意思是说这个人有点宝里宝气的,也和“驻鼻子“通用!比如:“那个人很讽哦,天天都去王爷庙去跳舞,都60几的人了!”
2、“匀尽”:就是比较舒服满意的意思。比如:
“你两口子这几年是整匀尽的哦!买了房子还有车子!还去旅游!”
“你生活过的匀尽哦!天天吃回锅肉!“
3、“下课”:就是本事不够该辞退的意思!球迷应该很有感触!
比如:“XXX 下课!XXX下课!!”
4、“假巴意思”:来源于假腥腥一词,表达这个人不老实,虚伪的很!
比如:“
“我知道你有,不要和我两个假巴意思的!”
5、“做尖做似”:意思是说一个人做事情故意的做作!
和前面的很讽有点相近!比如:“这个人有点做尖做似的!”
6、“眼睛下乡”: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看了不该看的东西!嘿嘿!
比如:“你眼睛下乡哇?该你出牌了!”
“今天和我去买衣服,在店铺门口你眼睛下乡了,给我说清楚,不然我给你毛起!”
7、“害怕会”:意思是不会的意思!或者你理解错我的意思了!
比如:“害怕会,我杂子敢嘛!”
8、“捡耙鸡儿”:意思和捡便宜相近,也有捡耙活的用法!
比如:“今天我是运气好,在单位捡了个耙鸡儿!”
“你不要天天想斗捡耙鸡儿,还是做点实际点活路!“
9、“妖艳儿活闪”:就是故意的的调皮,转移话题!装做不知道!装腔作势的意思!
比如:“你不要妖艳儿活闪,你今天给我说清楚!”
“你不要嘻皮笑脸的!等会我给你两个妖艳儿活闪的够你受哦!”
10、“吃混堂锅盔”:意思和浑水摸鱼,不了了之相近!比如:
“几天你休想再吃混堂锅盔,说清楚再走!”
“看来你是个吃混堂锅盔的人哦!”
11、“松活”:工作生活不忙不累比较轻松!比如:
“你干的这个活路好轻松哦!好久给我也介绍一下三!”
12、“经事”:指一个事物比较耐用。比如:
“今天我买的这个碗还比较经事,落到地上还没有打烂!”
13、“晕、晕不懂”:就是搞不懂,理解不到别人的意思,
通过自己反复考虑的事情而找不出答案。比如:
“没学过,晕不懂!”
“川戏我不会,晕不懂!”
“你晕没晕懂我的意思哦?”
14、“哈数”:就是心里有没有数,或者有没有把握。比如:
“这人还是有点哈数,不傻!“
“对于这件事情你有没有哈数哦?”
15、“关火”:就是表达一件事情稳当,比较有把握,或者是比较牢靠的意思!比如:
“这个人很关火!这个事情觉得关火!”
16、“打麻轧符儿”:主要是欺骗和蒙混过关的意思。比如:
“今天你不要给我打麻轧符儿,昨天是不是你把我的钱用了?”
“你一天到黑的打麻轧符儿,还是做点实际点的事情。!”
17、“阴斗”:意思是悄悄的,达到自己某种目的而不让别人知道!比如:
“他经常是阴斗去菜市场,怕我们看见笑话他!”
“你不要老是阴斗阴斗的,耿直点!”
18、“哪干前”:意思就是哪里的意思!比如:
“你家住在哪干前?”“这是哪干前哦,没有印象。!”
19、“闯鬼啦”:意思是表达一个人倒霉,象遇见鬼似的。比如:
“我今天闯斗鬼了,着交警整了几道!”
20、“捡相因”:内江表达的是捡便宜的意思,也不劳而获的意思。比如:
“我今天买的东西捡了相因,”
“看斗来,盯斗来,相因卖,来捡相因哦!”
1、吹牛=冒皮皮
2、怎么回事=朗拐子搞
3、怎么办=杂个儿整
4、说话=开腔
5、打的=赶猪儿
6、全部=一哈
7、洗澡=搓夹夹
8、没关系=不成在
9、老公=老几
10、老婆=老捏儿
11、土豆=洋玉12、走路=甩火腿
13、膝盖=克西头儿
麻雀和乌鸦一起摆龙门阵。
麻雀说:你是啥子鸟哦?
乌鸦说:我是凤凰噻!
麻雀:哪有你龟儿子这么黑的凤凰哦?
乌鸦:你晓得个铲铲,老子是烧锅炉的凤凰噻。
四川方言是指代四川人说的土话,宋以前的四川方言和元代至今的四川方言有明显不同,依据宋代文献显示,当时的学者把四川方言与西北方言合称为“西语”,属同一方音语系。
上古时期,四川盆地中存在蜀族与巴族两个非华夏族的民族以及蜀国与巴国两个独立的国家,其不仅拥有各自独立的语言:古蜀语以及古巴语,还拥有被概称为“巴蜀图语”的独立的文字系统。古巴蜀语与当时的华夏语截然不同,与现今羌语、嘉戎语、彝语、纳西语和土家语等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
前316年,秦国相继灭掉巴蜀两国,逐步将中原华夏族的制度、政令推行到巴蜀地区,并开始大量的向巴蜀地区移民,巴蜀地区出现了古巴蜀语和华夏语并存并用、相互渗透的局面。之后随着秦汉时期大量的中原汉人迁徙入川,与四川地区原有的蜀族、巴族融合形成了具有巴蜀特色的汉族族群,并且在西汉末年形成了具有较为统一特色的巴蜀语。
《文选》卷四载左思《蜀都赋》刘逵注引《地理志》中记载:“蜀人始通中国,言语颇与华同”,同时根据扬雄《方言》中的记载,当时梁益地区(即巴蜀地区)的方言与秦晋方言已经较为接近,表明此时的巴蜀语已经属于汉语的一个分支。
西汉末形成的巴蜀语作为上古时期汉语族的一个独立分支,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声调与词汇两方面。在声调方面,陆法言《切韵序》有“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由平声似去”的记载。同时黄鉴《杨文公谈苑》中称:“今之姓胥、姓雍者,皆平声。春秋胥臣、汉雍齿旨是也。
蜀中作上声、去声呼之,盖蜀人率以平为去。”这说明此时巴蜀语声调具有自身特色。而词汇方面,此时巴蜀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吸收了来自非汉语的古巴蜀语的词汇。
扬雄《方言》以及其他一些历史文献中都记载了大量四川地区的特殊词汇,来自古巴蜀语的词汇包括“坝”(平地)、“姐”(母亲)、“不律”(笔)、“养”(您)、“曲鲙”(蚯蚓)、“阿婸”(我)等,其中“坝”、“姐”、“养”至今仍保存于四川方言之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