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鸟雀在屋檐下的诗句

关于鸟雀在屋檐下的诗句,第1张

1关于屋檐的诗句

《听雨》

年代: 唐 作者: 王建

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

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

《踏莎行·葱草身才》

年代: 宋 作者: 申二官人

葱草身才、灯心脚手。闲时与蝶花间走。有时跌倒屋檐头,蜘蛛网里翻筋斗。水马驰来,藕丝缠就。鹅毛般上三杯酒。等闲试把秤儿秤,平盘分上何曾有。

《二感》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狸奴睡被中,鼠横若不闻。

残我架上书,祸乃及斯文。

乾鹊下屋檐,鸣噪不待晨。

但为得食计,何曾问行人。

惰得暖而安,饥得饱而驯,汝计则善矣,我忧难具陈。

《金陵即事》

年代: 清 作者: 钱秉镫

城郭人民迥未移,夕阳鼓角不胜悲。

屋檐几处添宫瓦,石路何年践御碑。

祠废已无官树禁,寺荒端为赐田追。

酒楼遍唱关东调,谁听秦淮旧竹枝?

《西征范田遇雪三绝》

年代: 宋 作者: 陈淳

夜宿荒村曰范田,声声频滴屋檐前。

朝来揭起柴扉看,满目青山白玉巅。

2描写麻雀的诗句有哪些

1、念奴娇·鸟儿问答

近现代:毛泽东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译文

鲲鹏展翅翱翔,飞上九万里的高空,上下翻飞盘旋羊角、扶摇。大鹏身背长空朝下俯瞰,都是人世间大大小小的城郭。炮火连天轰鸣,弹痕遍地,吓坏了草丛里的麻雀:怎么了得呀,哎呀我要往那高处飞。

请问你想飞去哪儿?麻雀答道:飞去有仙山琼台的地方。而且前年秋月朗,难道你不知我们订了三家条约?另外还有好吃的,烧熟的土豆,再加进牛肉。不必放屁,且看一看这天翻地覆。

2、行露

先秦:佚名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译文

道上露水湿漉漉,难道不想早逃去?只怕露浓难行路。

谁说麻雀没有嘴?怎么啄穿我房屋?谁说你尚未娶妻?为何害我蹲监狱?即使让我蹲监狱,你也休想把我娶!

谁说老鼠没牙齿?怎么打通我墙壁?谁说你尚未娶妻?为何害我吃官司?即使让我吃官司,我也坚决不嫁你!

3、野田黄雀行

两汉: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译文

高高的树木不幸时常受到狂风的吹袭,平静的海面被吹得不住地波浪迭起。

宝剑虽利却不在我的手掌之中,无援助之力而结交很多朋友又有何必?

你没有看见篱笆上面那可怜的黄雀,为躲避凶狠的鹞却又撞进了网里。

张设罗网的人见到黄雀是多么欢喜,少年见到挣扎的黄雀不由心生怜惜。

拔出利剑对着罗网用力挑去,黄雀才得以飞离那受难之地。

振展双翅直飞上苍茫的高空,获救的黄雀又飞来向少年表示谢意。

4、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宋代:苏轼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尽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译文

疏疏的篱笆上,满是冬天的麻雀。它们争着飞到梅花树,欣赏白玉一样的梅花。忽见一群吃酒客人,来到梅花树下,麻雀惊飞踏散梅花,梅花落到酒杯里。

使君痛饮又能诗,醉后的客人坐雪地,雪水融化也不知。酒已饮尽,花已赏够,春天悄悄来到人间。请看,离离一丝暖气,已经附着梅花枝。

5、空城雀

唐代:李白

嗷嗷空城雀,身计何戚促。

本与鹪鹩群,不随凤凰族。

提携四黄口,饮乳未尝足。

食君糠秕馀,尝恐乌鸢逐。

耻涉太行险,羞营覆车粟。

天命有定端,守分绝所欲。

译文

嗷嗷待哺的空城雀,生计是多么的戚促啊!本与鹪鹩为群,不随凤凰之类逐飞。提携、哺育着四只雏鸟,饮乳常常不足。吃人间的秕糠的时候,常常畏惧乌鸢来抢逐。以涉太行险为耻,羞于相随着覆车粟而飞往食之。天命自有定数,安守着自己的职分,不得不屡屡断绝自己这小小的欲望。

3描写“屋檐”的诗句有哪些

《听雨》

年代: 唐 作者: 王建

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

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

《踏莎行·葱草身才》

年代: 宋 作者: 申二官人

葱草身才、灯心脚手,闲时与蝶花间走。有时跌倒屋檐头,蜘蛛网里翻筋斗。水马驰来,藕丝缠就。鹅毛般上三杯酒。等闲试把秤儿秤,平盘分上何曾有。

《二感》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狸奴睡被中,鼠横若不闻。

残我架上书,祸乃及斯文。

乾鹊下屋檐,鸣噪不待晨。

但为得食计,何曾问行人。

惰得暖而安,饥得饱而驯,汝计则善矣,我忧难具陈。

《金陵即事》

年代: 清 作者: 钱秉镫

城郭人民迥未移,夕阳鼓角不胜悲。

屋檐几处添宫瓦,石路何年践御碑。

祠废已无官树禁,寺荒端为赐田追。

酒楼遍唱关东调,谁听秦淮旧竹枝?

《西征范田遇雪三绝》

年代: 宋 作者: 陈淳

夜宿荒村曰范田,声声频滴屋檐前。

朝来揭起柴扉看,满目青山白玉巅。

注释

《听雨》

听:用耳朵接受声音。

半夜:夜里十二点左右,也泛指深夜。唐王维《扶南曲歌词》之四:“入春轻衣好,半夜薄妆成。”宋苏轼《过莱州雪后望三山》诗:“黄昏风絮定,半夜扶桑开。”冯德英《苦菜花》第四章:“半夜里,姜永泉接到情报:敌人离此不远了。”

愁:忧虑。

落落:象声词。唐司空图《乙巳岁重阳独登上方》诗:“落落鸣蛩鸟,晴霞度雁天。”宋梅尧臣《三层瀑》诗:“山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

休:停止;完结。

作者

王建(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享年约六十七岁。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著有《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临川盐阜岭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文集》等。作品大都收集在王临川集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病逝于江宁(今南京市)钟山。

陈淳,1483年生,1544年逝世(另一种说法是1482—1539),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他的有些作品,所画质朴,可以看出受沈周画法的影响, 从他现存作品中即可见风格和用笔,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住。在绘画史上,陈淳与徐渭并称为“白阳、青藤”, 陈淳的绘画当属文人隽雅一路的,即“白阳”一派画家。

参考资料

4描写“水面平静”的诗句有哪些

1,《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宋代 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译文:春来,绿水新涨一篙深,盈盈地涨平了水面。水边芳草如茵,鹅儿的脚丫满跚,鲜嫩的草色,在微风习习吹拂里,染绿了河塘堤岸。

2,《钱塘湖春行》唐代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译文: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3,《苏幕遮·燎沉香》宋代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译文: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4,《雨后池上》宋代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译文:一场大雨过后池塘里涨满了水,非常平静,好像蘸水轻轻磨光的镜子照映着岸边房屋的倒影。东风忽然吹起,下垂的柳条袅娜起舞,柳枝上的水珠撇向荷叶中间,不断发出声响。

5,《江馆》唐代 王建

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

译文:微风轻轻拂过水面,远处传来夜市歌女那婉转悠扬的歌声。站在夜市旁边的水亭之中,放眼望去,在夜市的灯火之下,正活动着盛妆女子婉丽的身影。

5阅读周邦彦的《苏幕遮》,完成下列各题

(1)此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C、不是“直接抒发”,而是从友人角度落笔,抒写自己对家乡朋友的思念故选C(2)此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上片写景,突出风荷;下片抒情,“梦入芙蓉浦”,融情于景由此可知,联系上下两片之间感情纽带的意象是风荷(3)此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基本思路是:先答出所给字的意思,举,向上用力托起;然后代入句子,说明其在诗句中的含义:荷在风中举,随风颤动,写出了荷花的动态美;最后写出这个字的情感义:它把荷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出来,也表达了诗人对荷的喜爱答案:(1)(3分)C(2)(2分)风荷(荷花)(3)(3分)“举”代表向上的力,荷在风中“举”,随风颤动,写出了荷花的动态美;(2分)它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1分)(大意对即可)译文: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鸟儿东张西望的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杭州西湖荷花塘赏析: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是清真词中少数的例外词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引入故乡归梦,表达思乡之情,意思比较单纯上阕先写室内燎香消暑,继写屋檐鸟雀呼晴,再写室外风荷摇摆,词境活泼清新,结构意脉连贯自然,视点变换极具层次词中对荷花的传神描写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为写荷之绝唱下阕再由眼前五月水面清圆,风荷凌举的景象联想到相似的故乡吴门的五月的风物,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相思之情淋漓尽致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段落极为分明一起写静境,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凉之意,或暗示在热闹场中服一副清凉剂,两句写境静心也静三、四句写静中有噪,“鸟雀呼晴”,一“呼”字,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叶上”句,清新而又美丽“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则动态可掬这三句,实是交互句法,配合得极为巧妙,而又音响动人大意是:清圆的荷叶,叶面上还留存昨夜的雨珠,在朝阳下逐渐地干了,一阵风来,荷叶儿一团团地舞动起来这像是**的镜头一样,有时间性的景致,体现出荷叶的圆与青翠词句炼一“举”字,全词站立了起来,动景如生,描绘出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态美与荷花的茎的力度美这几句构成了一幅恬淡、清丽的美景这样,再看“燎沉香,消溽暑”的时间,则该是一天的事,而从“鸟雀呼晴”起,则是晨光初兴的景物,然后再从屋边推到室外,荷塘一片新晴景色再看首二句,时间该是拖长了,夏日如年,以香消之,寂静可知,意义丰富而含蓄,为下阕久客思乡伏了一笔下阕直抒胸怀,语词如话,不加雕饰己身旅泊“长安”,实即当时汴京(今开封)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都,以献《汴都赋》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但仍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故乡遥,何日去”点地点时,“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为不如归去之意紧接“五月渔郎相忆否”,不言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主客移位,更加衬托出我对家乡亲朋的思念,这是从对面深一层写法一结两句,“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即梦中划小舟入莲花塘中了实以虚构的梦景作结,虽虚而实,变幻莫测这首词风格清新活泼,境界淡远高超周邦彦的词以典雅著称,又被推为集大成词人,其词作固然精工绝伦,而其思想境界之高超,实尤为其词作之牢固基础。

  魏晋风度,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真正的名士风范,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由正始才俊何晏、王弼到竹林名士嵇康、阮籍,中朝隽秀王衍、乐广至于江左领袖王导、谢安,莫不是清峻通脱,表现出的那一派“烟云水气”而又“风流自赏”的气度,几追仙姿,为后世景仰。

  魏晋风度,它作为当时的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并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晋朝屡以历部尚书请官王右军,但遭屡拒绝。我想,正是因为精神的超俗,“托杯玄胜,远咏庄老”、“以清淡为经济”,喜好饮酒,不务世事,以隐逸为高等这样的人事哲学观,才能造就那传奇的《兰亭序》。

  然而,魏晋风度为什么在历代每每遭贬,究其原因,大略是这帮名士们饮酒过度,醉生梦死;再就是放达出格,有悖常理,另就是清谈误国。据传说“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纵酒佯狂,经常是抬棺狂饮,且身上一丝不挂于屋中,人见均嗤之,他却反唇相讥:“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裤,你们干吗要钻到我裤裆里来呢?这些名士们为求长生而炼丹服药,穿衣喜宽袍大袖且经久不洗,故而多虱,因而“扪虱而谈”,在当时是件很高雅的举动。

  其实以魏晋风度为开端的儒道互补的士大夫精神,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基础,影响的相当深远。可是,魏晋风度的所及,也带来了弊端,许多人赶时髦,心情也并非嵇康、阮籍似的沉重,却也学他们的放达。其实现在年轻人作为对人生的爱恋,自我的发现与肯定,与东汉末以魏晋风度的价值观念四一脉相承的。而现在年轻人在追求行止姿容的漂亮俊逸上个性上,又和魏晋风度的美学关相辅相成。

  一、“《广陵散》(注)于今已绝矣!”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屈原《渔父》

  数百年以来,人们一遍又一遍地描绘着竹林七贤的魏晋风度,称颂着他们在那外有五胡入侵,内有曹魏集团与司马氏之间的明争暗斗,以至经济凋敝,民怨沸腾的动荡社会中所保有的那份遗世独立与闲情雅致,但人们也一遍又一遍地为了一个人而扼腕浩叹,以示感慨之意,以抒悲悼之情。

  因了嵇康,《广陵散》万古流芳;因了《广陵散》,嵇康得以唱出了他生命里最后的一曲挽歌!

  聆听《广陵散》,有一种在金戈铁马的杀戮与征伐声中体悟生命的感受,喧嚣而寂寞,压抑而忧幽。但人们可曾知道这作为旷世遗韵的《广陵散》究竟响在了何方?!

  《世说新语·雅量》中这样写到: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悲则悲矣,壮则壮矣!“广陵一曲终遗世,三尺瑶琴不复弹。”!

  我看见……

  凄风苦雨。

  仅仅几尺的断头台上,几个魅影,显得阴森而狰狞。

  嵇康要来了他心爱的古琴,置于台上。

  宫商角羽徽,整齐地排列着。此刻,琴弦仿佛也弥漫着某种忧郁的气质,如临大敌般的肃穆。

  它没曾想到,在主人的挥洒之间,自己竟成了衡量万物与寂静,往昔与未来;衡量人类内心真实与生活着的这份现实的一杆标尺!

  它没曾想到,琴声嘎止之刻,就是主人从容赴死之时。

  那铮铮的琴韵声,伴随着昏黄瑟索的苍穹,骤然响起……。激越昂扬,悱恻侘傺。在那一弹一拨之间,我分明看见了他正忘情其中,恍若于山水之间般的诗意与沉醉。琴家(嵇康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与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是我国古代一组著名琴曲。)倾其毕生之余力演绎了音乐,而音乐高亢的唱吟也完整地为这个濒临绝境命若悬丝的生命阐释了它应有的高度!

  “斯人已远逝,空余黄鹤楼,白云千载空悠悠。”当刽子手刀落之前,和着这不散的悠扬余韵,嵇康的灵魂早已循身遁离,冲破尘嚣,旋伴在纯净而湛蓝的天宇,让生命回归到了它本该回归的原初穹窿。《广陵散》因此也就成了嵇康的“安魂进行曲”与生命的杳杳之音。

  绝响也响在了生命的尽头,响给了永恒的死神。也许,这是一种对死亡的献祭与嘲讽,也许这也是一种以“肯定之死”让“否定之生”彻底输掉的向死而生的决绝。

  唉,一切悲剧性的抵抗都源于这“耻与魑魅争光。”的天性!与这“夜已久,何不来也?形骸之间,复何足计”的超然。(据《太平广记》三百十七引《灵鬼志》)

  出于对自身人格的守望与对理想的执着,在魑魅魍魉的“浊世”中,嵇康“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至死不妥协于统治集团,而终致灭顶之灾;嵇康才华横溢,儒雅、清高与孤傲,但又有着“士人”所共有的强烈 “入世”情怀,“振朝纲,兴百姓”。只可惜的是,到头来却落了个弦断曲残的歌者行吟,令不少文人雅士几多惆怅,几多痛惜。这种自身命运与现实政治的疏离与悖返,这种骨子里充斥着的反主流的个体人格,不可避免地具有极大的毁灭性,从而也决定了他无力成为主流又必然被淘汰出局的悲剧命运。

  “英雄无奈是多情”亦是“英雄穷途是末路”。

  嵇康,这位“堂吉诃德”式的浪漫救世英雄,受“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的士大夫精神久沐,企以一身绝学而报之于天下,但可悲的是他所面对的竟是另一条荒芜英雄路?!

  叹只叹,在中国的历史与政治长河中又何尝鲜有这方面的先例?无非是 “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矣!”

  史书也曾记载下过关于他的这样一个故事:

  当嵇康到太行山问道时 ,很可惜道人什么话也没跟他说。嵇康很失望,当天就从太行山之颠下山,黄昏时,日薄西山,山间林木沐浴在晚霞之中,倦鸟劳作一天,从远处归巢……嵇康再也忍不住了,就对着远方的大山大叫了一声,但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忽然他听到了一阵长啸,从远处传来,犹如天籁之音 。那声音穿越山涧 、溪流、丛林,从远处而来,从道长那里而来 ,延绵不绝,嵇康的心灵就在此时皈依,他悟出了生命本身的意义。那是道人给他的回答。

  参透了生死,就本不该引来血光杀戮。但人间的烟火与情怀啊,太令他痴迷,太令他执着。终身研学老庄的他至死也没弄懂的却是“天有道,则仕;天无道,则隐。”的儒家道理,终不免有“《广陵散》于今已绝矣!”的慨叹与血溅断头台的结局……

  是啊,“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波诡云谲的历史又怎么会被人们所看清呢?生死可以了悟,惟历史不似如此……

  我无从看透这诡异的历史,也不想去看透它。但我看清了嵇康与《广陵散》的故事给我所昭示的一个人生命题——

  有一种价值,

  一种毁灭价值的价值。

  它揭示的是生命的存在并不是完全估价一切的前提!

  嗟乎!“凤兮凤兮,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楚狂接舆歌》)。

  魂兮归来兮!嵇康不死,广陵长吟!

  注:1、《广陵散》,古琴曲,又名《广陵止息》。其有两种源出,其一:据《战国策》及《史记》中记载:韩国大臣严仲子与宰相侠累有宿仇,而聂政与严仲子交好,他为严仲子而刺杀韩相,体现了一种“士为知已者死”的情操。其二:东汉蔡邕的《琴操》中谈到:聂政是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因为韩王铸剑,违了期限,被韩王所杀。聂政为父报仇行刺失败,但他知道韩王好乐后,遂毁容,入深山,苦学琴艺10余年。身怀绝技返韩时,已无人相识。于是,找机会进宫为韩王弹琴时,从琴腹内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他自已当然也是壮烈身亡了。(现一般是采用这个认知。)

  《广陵散》乐谱全曲共有四十五个乐段,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六个部分。正声以前主要是表现对聂政不幸命运的同情;正声之后则表现对聂政壮烈事迹的歌颂与赞扬。正声是乐曲的主体部分,着重表现了聂政从怨恨到愤慨的感情发展过程,深刻地刻划了他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全曲始终贯穿着两个主题音调的交织、起伏和发展、变化。一个是见于“正声”第二段的正声主调:另一个是先出现在大序尾声的乱声主调: 正声主调多在乐段开始处,突出了它的主导体用。乱声主调则多用于乐段的结束,它使各种变化了的曲调归结到一个共同的音调之中,具有标志段落,统一全曲的作用。《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

  2、“魏晋时期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那崇奉也不过是偶然的崇奉,如曹操杀孔融,司马懿杀嵇康都是因为他们和不孝有关。(注:司马昭的亲信吕馔奸污其弟吕安之妻,反诬陷吕安不孝,嵇康为吕安辩,钟会便借机怂恿昭,以不孝之名杀之。)但实在曹操、司马懿何尝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及药及酒的关系》)

  二、“膏火自煎熬,多才为患害(注)”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屈原《渔父》

  在竹林七贤中,惟一可与嵇康比肩媲美的就是被视为“命世大贤”(靳於中《阮嗣宗诗序》)“芳馨百代,领袖诸贤”(李京《重建阮嗣宗庙碑》)的阮籍。

  提到阮籍,自然就使我想起了酒。

  悲剧哲学家尼采这样说到:“艺术家不应当按照本来的面目看事物,而应看得更幸福,更单纯,更强健,为此在他们自己的生命中就必须有一种朝气与春意,有一种常驻的酒意。”(《悲剧的诞生》)

  《晋书·阮籍传》对此有颇为生动的说明:

  籍本有济世之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时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其罪,皆以醉获免!

  也许正是因了酒,狄俄尼索斯的癫狂是否就是阮籍的真实写照呢?也许正像狄俄尼索斯一样,阮籍的醉酒会不会另有他最为癫狂的含义呢?

  有别于对嵇康的肯定,历史之于阮籍多有争论。

  史家对阮籍最为深恶痛绝的“罪状”有两点:一、阮籍撰写了《为郑冲劝晋王笺》;二、因有废立定策之功而封侯,后秉承司马昭之命沦为间谍(定策间谍之事见《魏志·高贵乡公纪》)。叶梦得说:“(阮籍)应为公卿作《劝进表》,若论于嵇康,自应杖死。”

  历史总是以主流的姿态来盖棺定论,而从不问其源发的究竟!

  黄侃在《咏怀诗补注·自序》中这样告诉我:

  阮公深通玄理,妙物达情,咏怀之作,故得包罗万象……。迹其痛哭穷路,沉醉连旬,盖已等南郭之仰天,类子舆之鉴井,大哀在怀,非恒言所能尽,故发于诗歌。

  阮籍为人在“竹林七贤”中最为复杂,心理状态也最为微妙。不像嵇康性格“峻切”惨遭横死,也不像山涛、王戎和向秀投靠了司马氏做了大官。他不隐不仕,又隐又仕,官也做,但又不是真做而是敷衍了事。谨小慎微,屈己成人,比之嵇中散可谓深得“全身远祸”之三昧。

  这是历史的障眼法!

  魏晋时期,正是名教儒学与老庄玄学相互辩难与分合的时代,竹林七贤大多信奉玄学。任继愈在《中国哲学史》中说到:“他们以宇宙的最高本体作为追求目标,希望自我与本体合而为一,得到某种境界,用来安身立命与苦难的现实相对抗,他们追求的本体就是自然。”这也即是由嵇康所倡导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从意识形态的范畴上说他们无疑是边缘者与异己者,因此,怀才不遇,醉心于山水之间,酣畅淋漓于杯中之物也就成了他们抒发个体情怀仅有的出路。“恨天低,大鹏展翅难高飞。”是不言而喻的,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悲凉心境呢?其实,“大哀在怀,非恒言所能尽”者,汉魏时代也并非阮籍一人。前有荀或,后有陶潜都是如此。生逢乱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正是道家的一种“大悲无泪,大音稀声”的无奈,一种痛彻肺腑的酸楚,这又哪能是诟病之后人所能领会得来的呢?我深深地理解了他,这个惆怅不已的末路英雄!

  纷乱与残酷的现实生活,迫使人必然作出两难的选择,要么沉默,要么抵抗。嵇康选择了后者,而阮籍则选择了前者。阮籍由儒入道,开始了追求一种庄子式的精神境界。“承命世之美,希达节之度”。疾病的折磨,生命的短促,政治的阴谋,仕途的险恶构成了他生命里最大的忧患意识。“但怨须臾间,魂气随风飘。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是其真实的写照。(《咏怀·三十三》)别无选择的他只能走回自己的内心世界,每日必饮,饮而必醉地“生活在别处”。

  这里再讲一则关于阮籍喝酒的故事:

  心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以诀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盹,饮二斗酒,然后吟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至灭性。

  愈是对生活失去意义的人,愈是对生命乃至对世界有着深厚的感情,也最容易转化为对生活特有的一种审美对待。

  阮籍何其痛苦从吐血中可见一斑。他既不愿同流合污,又缺少在政治上向司马氏集团挑战或明确划清界限线的勇气,所以对阮籍来说,醉酒或许是最好的摆脱政治困境的方法。因此,他骨子里的那种苦闷所展现的颓废人生或许也是他最为深刻的人生,而这种矛盾偏偏又加深着他的痛苦,周而复始,煎熬不已。他身虽在司马氏集团,但却依旧留恋曹魏政权,依旧体恤天下的苍生与社稷,他是个“游世者”,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游世者”。一般地,有别于淑世者的忧国忧民,负荷担道,志在通过修身齐家治天下的宏大抱负,游世者对于现实,对于人生持一种游戏的态度。汉末魏晋的游世者之作均源于士人对生死的参悟和对生命意识的“自觉”。阮籍是这样,但又不同于这样。他不乏真情流露,在旷达的外表之下,目睹浊世的浑噩不堪,面对好友的身首异处,内心痛苦至极,除了放声大笑,泪眼问天,他还能做些什么呢?历史是不是太苛求于他了?

  如果说《与山巨源绝交书》为嵇康带来了身后的殊荣,那么因《为郑冲劝晋王笺》阮籍遭到了最大地误解,这是阮籍的悲剧,也是历史的悲剧。他为何要留下这样的墨迹呢?不写岂不是无凭,而全节自身?但一切都与设想相反,历史如能为人们所设计它就不再成其为历史了。随之而来的便是死亡的讯息。据史书载,本该因书信而获宠的他,竟在此信写成一二月后亡故?!这样短的时间距离,不能不让我把死亡与书信连接起来。或许,他是因为自己的违心话语,而深感自责也未为不可猜测;或许《为郑冲劝晋王笺》成为了他生命的暂时保护神,又同时是促使其最后走向死亡的催命符。这是命数,还是造物捉弄?历史的逻辑有时也会在强权的威逼下失去它的缜密。暂且不必皓首穷经地去考证我这无由的历史猜想,一死而白了,人一死而万事皆空。终因郁闷成疾,阮籍“卒于景元四年冬”。

  士为天下担当者!誓为天下者担当!这是历代文士的最高宗旨,也是现实社会对于士人的基本理解。而阮籍没有这样?这里有的只是他自己所能体会到的悲哀和凄凉。一如我为嵇康的死而感到叹息一样,扼腕慨叹的也应该包括阮籍。含蓄隐晦的人生轨迹,随其波而不浊其流的孤独与落寞,只能使阮籍酒醉一生,咏怀一世,轻叹着“小人计其功,君子道其常,岂惜终憔悴,咏言著诗章。”以终老。

  我想到……

  阮籍因醉酒以明志,嵇康由绝响而致远;阮籍因醉酒以避祸栖身,嵇康由绝响而横遭屠戮。殊途同归者的遭遇竟是这样的迥异!

  生命若从阮籍的醉酒向前迈一步则为嵇康的《广陵散》,生命若从嵇康的《广陵散》向后退一步则就是阮籍的醉酒。这退进之间竟是生死的歧路!

  可惜了!都可惜,他们生错了年代,一代风流人物也就这样风流云散了。生者隐入迷幻,死者融进苍穹,留给后人的总是无尽的怅惘……

  "竹林七贤"指的是晋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们放旷不羁,常于竹林下,酣歌纵酒。其中最为著名的酒徒是刘伶。刘伶自谓:“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酒谱>>讲述刘伶经常随身带着一个酒壶,乘着鹿车,一边走,一边饮酒,一人带着掘挖工具紧随车后,什么时候死了,就地埋之。阮咸饮酒更是不顾廉耻,他每次与宗人共饮,总是以大盆盛酒,不用酒杯,也不用勺酒具,大家围坐在酒盆四周用手捧酒喝。猪群来饮酒,不但不赶,阮咸还凑上去猪一齐饮酒。刘伶曾写下<<酒德颂>>一首,大意是: 自己行无踪,居无室,幕天席地,纵意所如,不管是停下来还是行走,随时都提着酒杯饮酒,惟酒是务,焉知其余。其它人怎么说,自己一点都不在意。别人越要评说,自己反而更加要饮酒,喝醇了就睡,酲过来也是恍恍惚惚的,于无声处,就是一个惊雷打下来,也听不见,面对泰山视而不见,不知天气冷热,也不知世间利欲感情。刘伶的这首诗,充分反映了晋代时期文人的心态,即由于社会动荡不安,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统治者对一些文人的政治迫害,使文人不得不借酒浇愁,或以酒避祸,以酒后狂言发泄对时政的不满。另据史料记载,魏文帝司马昭欲为其子求婚于阮籍之女,阮籍借醉60天,使司马昭没有机会开口,逐作罢。这些事在当时颇具有代表性,对后世影响也非常大

#课件# 导语所谓多媒体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教学设计,并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课程软件。下面是 无 整理分享的高中高三语文上册课件:《说木叶》,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教学目标

 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

 二、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习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教学步骤

 一、说“木叶”

 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作者林庚是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三、给下列词语注音

 A袅袅()桔颂()灼灼()皋()

 B征戌()瘐()缠绵()褒()

 C翩()荃()干燥()漂零()

 D漂泊()迢远()桅杆()

 二、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繁茂的枝叶

 特树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

 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

 征木、干燥的质感

 意树:饱满

 味木:疏朗

 场树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

 合木秋风叶落

 2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说明诗歌语言的特质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意义。重点研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问题。

 (1)“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从字面上讲,“木”就是“树”,: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联想不同。“木”具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

 练习:

 一、指出下列诗句的作者与出处: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作者出处

 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作者出处

 3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作者出处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作者出处

 5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作者出处

 二、请补足下列诗句的上下旬:

 1秋月照层岭,。(吴均《谷柳恽》)

 2,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3柔条纷冉冉,。(曹植《美女篇》)

 4日暮风吹,。(吴均《青溪小姑歌》)

 5,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三、鉴赏下面一首古诗:

 咏蝉①骆宾王

 西陆②蝉声唱,南冠③客思深。

 不堪玄鬓④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①注:这首诗作于高宗仪风三年(678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②西陆:指秋天。③南冠:指囚徒。④玄鬓:指蝉。

 试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方面鉴赏这首诗。

 答案:

 一、1屈原《九歌》2谢庄《月赋》3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4王褒《渡河北》5萧纲《折杨柳》

 二、1寒风扫高木2高树多悲风

 3落叶何翩翩4叶落依枝5无边落木萧萧下

 三、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涛人借对蝉的吟咏,抒发了自己虽有高洁的品性,但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还被诬陷入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的思想感情。

 唐诗中的“柳”

 柳,姿态婀娜,摇曳多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唐诗中的咏柳佳作更是不可胜数。其中当数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尚隐了。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的体态轻盈,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

 而《柳》是写秋日之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别。如戴叔伦的《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施肩吾的《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则别出新意: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另外,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用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临风立马图”,又是诗人的自画像: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而唐彦谦的《垂柳》诗又别有寓意: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这首诗不仅写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兴,讽刺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堪称“咏柳”诗一绝。

 

篇二

 教学目标

 1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总结归纳分析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4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

 1、分析课文,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总结归纳;

 难点:

 1、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歌中的同类现象。

 教学方式朗读法、探究法、分析与归纳等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

 讨论,结论:怀远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

 五、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说木叶》语文 教学设计 讲稿

 语文教学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教学辅助设备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也可以通过对比创设情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件是激发学生兴趣并给一堂课确定基调的话,要恰到好处,形式活泼,吸引人,打动人,让听课者回味无穷。下面是我整理分享的《说木叶》语文教学设计讲稿,欢迎阅读与借鉴。

 《说木叶》语文教学设计讲稿篇一

 教学目标

 1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总结归纳分析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4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

 1、分析课文,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总结归纳;

 难点:

 1、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歌中的同类现象。

 教学方式朗读法、探究法、分析与归纳等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

 讨论,结论:怀远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

 五、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说木叶》语文教学设计讲稿篇二

 教学目标:

 Ⅰ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Ⅱ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说“木叶”》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导入:

 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落叶,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板书课题)

 二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学生兴趣顿起,纷纷回答“树”)

 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

 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树木树木,树就是木。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有同学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

 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

 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这一段)

 总结: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在表示清秋的句

 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找找课文中古人用木叶写清秋的诗句。

 接下来我们看看“树叶”与“木叶”在暗示性意味上有什么不同林庚先生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你能否找到理论依据呢(见第5段)

 ⒌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

 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

 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空阔

 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饱满

 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疏朗微黄

 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繁润绿色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⒍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

 三迁移

 1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三诗,力求通过语言声音来表达情感)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字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

 比较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

 以上三首诗虽都是咏梅,但是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情境不同,导致其暗示性也不同

 同

 2柳的意象:柳-留,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但是柳树不单单有送别含义,还有一些暗示性的含义如:……(插入课件,给学生作练习)

 总结全文: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学习了诗歌的语言特点,然而这对于优美的古典诗歌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古典诗歌那蒙娜丽沙般的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对我们如何领略诗歌的微妙之处有所启发。

 不仅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而且生活中也有许多暗示性的东西。比如红色暗示热情奔放,兴奋,喜庆。

 绿色暗示青春,生命。玫瑰暗示爱情

 学生举例子。

 《说木叶》语文教学设计讲稿篇三

 教学目标

 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

 二、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习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教学步骤

 一、说“木叶”

 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作者林庚是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三、给下列词语注音

 A袅袅()桔颂()灼灼()皋()

 B征戌()瘐()缠绵()褒()

 C翩()荃()干燥()漂零()

 D漂泊()迢远()桅杆()

 二、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繁茂的枝叶

 特树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

 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

 征木、干燥的质感

 意树:饱满

 味木:疏朗

 场树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

 合木秋风叶落

 2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说明诗歌语言的特质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意义。重点研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问题。

 (1)“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从字面上讲,“木”就是“树”,: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联想不同。“木”具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

 练习:

 一、指出下列诗句的作者与出处: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作者出处

 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作者出处

 3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作者出处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作者出处

 5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作者出处

 二、请补足下列诗句的上下旬:

 1秋月照层岭,。(吴均《谷柳恽》)

 2,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3柔条纷冉冉,。(曹植《美女篇》)

 4日暮风吹,。(吴均《青溪小姑歌》)

 5,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三、鉴赏下面一首古诗:

 咏蝉①骆宾王

 西陆②蝉声唱,南冠③客思深。

 不堪玄鬓④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①注:这首诗作于高宗仪风三年(678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②西陆:指秋天。③南冠:指囚徒。④玄鬓:指蝉。

 试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方面鉴赏这首诗。

 答案:

 一、1屈原《九歌》2谢庄《月赋》3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4王褒《渡河北》5萧纲《折杨柳》

 二、1寒风扫高木2高树多悲风

 3落叶何翩翩4叶落依枝5无边落木萧萧下

 三、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涛人借对蝉的吟咏,抒发了自己虽有高洁的品性,但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还被诬陷入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的思想感情。

 唐诗中的“柳”

 柳,姿态婀娜,摇曳多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唐诗中的咏柳佳作更是不可胜数。其中当数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尚隐了。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的体态轻盈,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

 而《柳》是写秋日之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别。如戴叔伦的《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施肩吾的《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则别出新意: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另外,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用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临风立马图”,又是诗人的自画像: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而唐彦谦的《垂柳》诗又别有寓意: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这首诗不仅写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兴,讽刺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堪称“咏柳”诗一绝。

说 “ 木叶”

原文已将重点说的很清晰了。你看看

林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 《九歌》 )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 ” 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 萧纲《折杨柳》 )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陶渊明《拟古》 ) 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柳恽《捣衣诗》 )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沈佺期《古意》 )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 “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 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 周邦彦《满庭芳》 ) 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 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 曹植《美女篇》 ) 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 吴均《青溪小姑歌》 ) 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篇一

 教学目标

 1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总结归纳分析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4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

 1、分析课文,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总结归纳;

 难点:

 1、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歌中的同类现象。

 教学方式朗读法、探究法、分析与归纳等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

 讨论,结论:怀远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

 五、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篇二

 教学目标:

 Ⅰ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Ⅱ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说“木叶”》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导入:

 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落叶,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板书课题)

 二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学生兴趣顿起,纷纷回答“树”)

 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

 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树木树木,树就是木。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有同学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

 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

 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这一段)

 总结: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在表示清秋的句

 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找找课文中古人用木叶写清秋的诗句。

 接下来我们看看“树叶”与“木叶”在暗示性意味上有什么不同?林庚先生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你能否找到理论依据呢?(见第5段)

 ⒌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

 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

 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空阔

 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饱满

 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疏朗微黄

 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繁润绿色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⒍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

 三迁移

 1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三诗,力求通过语言声音来表达情感)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字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

 比较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

 以上三首诗虽都是咏梅,但是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情境不同,导致其暗示性也不同

 同

 2柳的意象:柳-留,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但是柳树不单单有送别含义,还有一些暗示性的含义如:……(插入课件,给学生作练习)

 总结全文: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学习了诗歌的语言特点,然而这对于优美的古典诗歌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古典诗歌那蒙娜丽沙般的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对我们如何领略诗歌的微妙之处有所启发。

 不仅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而且生活中也有许多暗示性的东西。比如红色暗示热情奔放,兴奋,喜庆。

 绿色暗示青春,生命。玫瑰暗示爱情

 学生举例子。

 

篇三

 教学目标

 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

 二、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习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教学步骤

 一、说“木叶”

 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作者林庚是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三、给下列词语注音

 A袅袅()桔颂()灼灼()皋()

 B征戌()瘐()缠绵()褒()

 C翩()荃()干燥()漂零()

 D漂泊()迢远()桅杆()

 二、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繁茂的枝叶

 特树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

 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

 征木、干燥的质感

 意树:饱满

 味木:疏朗

 场树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

 合木秋风叶落

 2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说明诗歌语言的特质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意义。重点研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问题。

 (1)“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从字面上讲,“木”就是“树”,: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联想不同。“木”具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

 练习:

 一、指出下列诗句的作者与出处: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作者出处

 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作者出处

 3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作者出处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作者出处

 5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作者出处

 二、请补足下列诗句的上下旬:

 1秋月照层岭,。(吴均《谷柳恽》)

 2,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3柔条纷冉冉,。(曹植《美女篇》)

 4日暮风吹,。(吴均《青溪小姑歌》)

 5,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三、鉴赏下面一首古诗:

 咏蝉①骆宾王

 西陆②蝉声唱,南冠③客思深。

 不堪玄鬓④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①注:这首诗作于高宗仪风三年(678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②西陆:指秋天。③南冠:指囚徒。④玄鬓:指蝉。

 试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方面鉴赏这首诗。

 答案:

 一、1屈原《九歌》2谢庄《月赋》3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4王褒《渡河北》5萧纲《折杨柳》

 二、1寒风扫高木2高树多悲风

 3落叶何翩翩4叶落依枝5无边落木萧萧下

 三、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涛人借对蝉的吟咏,抒发了自己虽有高洁的品性,但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还被诬陷入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的思想感情。

 唐诗中的“柳”

 柳,姿态婀娜,摇曳多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唐诗中的咏柳佳作更是不可胜数。其中当数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尚隐了。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的体态轻盈,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

 而《柳》是写秋日之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别。如戴叔伦的《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施肩吾的《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则别出新意: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另外,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用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临风立马图”,又是诗人的自画像: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而唐彦谦的《垂柳》诗又别有寓意: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这首诗不仅写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兴,讽刺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堪称“咏柳”诗一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730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